登陆注册
27093600000005

第5章 吕不韦之死

“假父”已死,“仲父”需存?

秦王政九年九月(即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干掉了嫪毐及其党羽,不仅一举铲除了这个庞大的摄政集团,也为自己铺平了政路。

仅仅过了三年,即秦王政十二年(即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就将魔爪伸向了另外一个人。

这一年,在河南洛阳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内,一位头发凌乱、无比落魄的老者,正在痛苦地喝着酒。回想当年,自己叱咤风云、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而今,却身败名裂、孤苦伶仃、洗颈就戮。

此时他的手中,还握有秦王嬴政送给他的绝情信。虽然这封信全是谴责之词,并无谋害之意。但是老者很明白,这封信处处绝情、字字诛心,这根本就是一封“催死信”。

看着这封信,这名老者不由得老泪纵痕、失声痛哭:“想我当年,辅佐两朝国君,兼并六国,创不世之伟业,如今却落得如此的下场。罢了,罢了,与其遭受严刑、身首异处,不如自行了断。”

说完,这位老者饮毒酒自尽,享年63岁。

这位老者,就是那位传奇富商、大秦仲父——吕不韦。

对于吕不韦的死,秦王嬴政没有丝毫的同情,甚至对于他来说,这个老东西早就该死了。

为什么嬴政这么恨吕不韦呢?这笔烂账,我们还得从头开始说。

《战国策·魏策》中记载,早在秦王五年(即公元前242年)的时候,为了统一六国,在魏国信陵君死后不久,吕不韦就命蒙骜出兵,攻打魏国。

这次军事行动异常顺利,蒙骜一口气占领了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余座城池,并建立了东郡。

东郡的建立,不仅成为秦国插在韩、魏身上的一把尖刀,更成为了秦国马踏中原的跳板,它的意义,不言则明。

这场战斗,魏国损失惨重,为了不亡国,魏国君主就想到了一个“最好”的老办法:割地求和。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魏国君臣居然发生了争执。

理论上,秦王嬴政还没有登基,国家大事全部仰仗吕不韦,所以这种外交谈判,应该去找吕不韦。但是魏国的大臣们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应该去找嫪毐。

首先,吕不韦是一个标准的主战派,他的目标就是统一六国,所以跟他谈判,无疑是与虎谋皮,能解决魏国一时的安危,却无法解决一世。

而嫪毐就不一样了,论势力范围,嫪毐有赵太后撑腰,他完全可以与吕不韦抗衡。论政治目的,嫪毐就是一个傻子,他什么都不懂。他的目的,就是摄取权力,疯狂揽财。如果咱们把地献给他,赵太后肯定会欣赏魏王,进而与魏国交好。如果大王能够提高嫪毐的地位,那么天下人,都会抛弃吕不韦而去投靠嫪毐,吕不韦一失势,咱们的大仇也就报了。

魏王一听,乍看很有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嫪毐的势力范围有那么大吗?大到可以与吕不韦抗衡吗?

面对这个质疑,群臣立刻回答道:“您不知道,如今的秦国,上到朝堂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他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该投靠吕不韦,还是该投靠嫪毐呢?所以您的问题,根本就是多虑了。”

魏王听后大喜,马上依计行事。后面的事情,就跟魏王预计的一样。嫪毐知道魏国来向自己示好后,他异常高兴,不仅签订了休战协议,还发誓永不讨伐魏国。

知道了这件事情,吕不韦异常愤怒,他立刻去找赵太后评理,但是由于赵太后根本没有主意,反而“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吕不韦也无可奈何。

从那以后,一直到秦王嬴政登基,朝中所有事情都是嫪毐说了算。每每想到这些,吕不韦都能跳起脚来骂街,他恨不得生吞了嫪毐。

但是吕不韦不知道,还有比他更愤怒的,他就是秦王嬴政。

“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老子才是这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吕不韦和嫪毐算什么东西,就是我养的两条狗,为了自己能独揽朝纲,必须彻底铲除他们,一个也不留!

因为这个理由,吕不韦和嫪毐,都必须死!

如果您相信了这个理由,那么恭喜你,你就中计了。

吕不韦的死亡原因,要比这复杂得多。

结党营私,独断朝纲。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唐、宋、元、明、清,那么嬴政这么激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个时代是战国,天下还没有统一呢,何况是人的思想。

战国时期,是一个“强者为王”的时代,大王要是不行,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根本不存在结党营私、勾结叛国的思想。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在法家思想的渗透下,人人遵从君主,绝无二心。即使仆人想变成主人,小狗想变成饿狼,只要君主弹指一挥,这些叛乱者立刻就会灰飞烟灭,嫪毐之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退一万步说,两大集团钩心斗角、拼死争夺的场景。对于统治者来说,正是嬴政需要的,甚至是他一手策划的。只是嫪毐太嚣张了,嚣张到嬴政忍无可忍,这才干掉了他。

但是你会说了,不结党隐私,他们都有3000多门客,这就是铁证,如何解释呀。

要知道,门客这个问题,是战国时期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甚至可以说,它是战国时期必须出现的产物,没有可不行。因为这些门客,涉及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发掘人才。

门客的那些事儿

任何时代,人才都是极其稀缺的资源,为了发掘人才,古有伯乐,今有猎头。但是怎么发掘人才呢?马路上邂逅,那是连续剧;世袭传递,三代必死。要想发掘出优秀的人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就这个问题,所有的名人都讨论过。春秋时期的齐景公与大臣晏婴,也曾经这样交流过。

晏婴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重要的大臣,他有着丰富的智慧和直言纳谏的勇气,深得齐景公的信赖。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婴:“要想管理好国家,统治好百姓,必须要有贤良的人才,但是如何找到呢?”

对于这个问题,晏婴回答道:“简单,大王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分析他们交友的对象,分析他的言谈举止和习惯爱好,不要选择那些目中无人、故作姿态、哗众取宠的人。要看他得势后,说些什么话;失势后,又干了些什么事情;富贵时,看他拒绝什么;贫穷时,看他想要什么。”

“出类拔萃的人才,一般言行举止都比较谨慎,不会轻易进入仕途,即使进来了,也很容易隐退;次一等的人才,言行举止都一般,会轻易进入仕途,也会轻易离开;最次品质的人才,言行举止杂乱无章,一旦进入仕途,就会把仕途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也绝不离开。”

“大王,您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拔人才,肯定就不会错了。”

晏婴的这番话,我才疏学浅,不予评价,但是我可以用一个字理解:蒙。

晏婴的理论,无疑是用“吃喝嫖赌”来辨别一个人的好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就全完了。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一个人有没有本事,是不是好人,跟他的品行、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外表衣冠楚楚的主,也可能一肚子男盗女娼;表面纨绔成性的富二代,也可以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人。

所以人才这种资源,不能片面地去比较,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智者,也在马谡身上吃过大亏。

为了发掘人才,秦朝后面的朝代,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选拔人才系统,从汉朝的“兴太学,举贤良”,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从隋朝一直沿用到民国的“科举制”。这些选拔人才的系统,虽然有利有弊,但是对于国家来说,都能大大降低“蒙”的概率,能让更多的人才为自己服务。

但是秦朝没有这些完善的系统,难道人才都要去“蒙”吗?所以才有了门客制度。

我们可以理解,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开战,身为一国之君,肯定是忙得不行,哪里有闲工夫去发掘人才,就是现在公司的董事长,也没有工夫天天盯着招聘网呀。

董事长没时间,国家又要长盛不衰,这可怎么办?简单,把招聘人才的工作,交给手下的部门经理,让他们去找,找来以后为国家、为君主、为自己服务,多好。

所以才有了门客制度。

但凡想出人头地、出将入相的人才,都会去这些部门经理的住宅,让他们给自己面试,如果发现人才不错,国家也有合适的岗位,就留下来为国家干活;如果发现人才不错,却发现国家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也要留下来,当个秘书、经纪人、管家、智囊,给我出谋划策,处理一些事情,我按月给你工资,反正就是不让你走,不让你去为别的国家服务。

所以门客制度,就是国家借用大臣的房间,作为自己的孔庙、国子监。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拿大臣的家,作为自己的一个国家储备干部的基地。

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种背景下诞生的门客制度,是当时最好的产物。何况,它还有三大好处:

第一,按照秦朝法规,举荐者与举荐人有连带责任。

根据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果举荐的是一位旷世奇才,他建立了什么功勋,举荐者也可以收到相应的赏赐。反之,如果举荐的是个庸才,办事失败,或者干出什么蠢事来,举荐人也会受到举荐失察之罪,必须一起跟着遭殃。所以嫪毐捅了这么大的娄子,吕不韦也必须跟着遭殃受罪。

第二,不怕造反。

对于秦王而言,你们老板都是我雇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所以你们这些门客,不过是我的木偶的木偶,好使就用,废了就换,大不了重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家还不用掏钱。

招揽门客的行为,完全是个人的行为,这叫“个体经营”。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指标,也没有这方面的需要,自然不会拨款。

要想养门客,不能指望国家掏钱,只能自己去垫。当我每每读到“战国四公子,门客三千余人”时,我都会全身不寒而栗,发自内心地感慨道:“这得需要多少钱呀!”

要知道,门客也是人,他们要吃饭,要买房,要养老婆,还有生娃。所以养他们,必须按月给工资,而且不能少。没有黄金美眷垫底,万贯家财支撑,我们还跟着您干啥?

这么多的人,钱从哪儿来呢?简单,战国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垄断柴、米、油、盐、酒这些东西,没有国企,私企无比繁荣,私人垄断某个行业,不就有钱了吗。

战国时候的四公子,除了在国家当官外,他们都有自己的副业,齐国的孟尝君就是一个盐贩子,楚国的春申君是一个倒米的。而另外的两位,历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根据门客的数量情况,这哥俩肯定也有不少的外快。

有了钱,才能招募到门客,但是招聘的门客越多,质量就越参差不齐。招到毛遂、侯生这样的旷世人才,固然是一件欣喜若狂的事情。但更多的门客,则是像嫪毐一样,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泛泛之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讲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把这些门客的丑陋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平一战时,赵孝成王听信谗言,廉颇被迫下岗。廉颇一失势,他手下的门客立刻一哄而散,再也不见了踪迹。后来,赵孝成王重新任用廉颇,他官复原职东山再起后,这帮门客居然又恬不廉耻地跑了回来。

看见这帮忘恩负义的无耻小人,廉颇这个气呀,他大吼道:“滚,老夫不想看见你们。”

看见廉颇毫不客气地哄人,这帮门客不赶紧说一些好听的、请求原谅之类的话,反而义正词严、振振有词地说道:“哎!你凭什么轰我们,天下人都是这么干的,你有势力的时候,我们跟随你,你没有势力的时候,我们当然会走,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简单道理,你有何怨言?”

后面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没有记载,但是我相信,以廉颇将军的火暴脾气,他一定会狠狠地揍这些人一顿。

这就是门客的生存之道,虽然很龌龊,但也很现实。有权有势时,誓死追随,无权无势后,立刻树倒猢狲散。吕不韦死后,李斯也没去巴蜀;战国四公子死后,也没有一个人去殉葬。

人情势利古犹今,穷则冷落富则亲。

富时多少人亲近,其中几人是真心。

对于这么一帮傍大款、傍大官的人,别说3000人了,就是3万人,30万人,又有何惧哉?所以吕不韦的“结党营私,独断朝纲”的罪名,根本不成立。

并且吕不韦为人低调,也不像嫪毐那样嚣张,但为什么还招来杀身之祸呢?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一本书。

这是一本吕不韦亲自主持编纂的,一部被称为“古代类百科全书”的传世巨著——《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嫪毐招募门客,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是为了自己玩。而吕不韦招募门客,一方面是为秦国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则是一个更宏伟的目标:“著书立传,永垂青史。”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他知道自己的文化有限,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可以保证他招募的那些满腹经纶、舞文弄墨的文人,帮自己实现抱负和理想,成就一本旷世经典名著。这样,他不仅可以天下闻名,还可以流传后世,永垂青史。

由于吕氏门客来源复杂,因此《吕氏春秋》一书,和先秦诸子的著作有明显的不同,它汇集了当时所有的儒、墨、道、法、兵的学说思想,集百家于一身,内容兼收并蓄,却又各有侧重。这些内容,共同汇集了一本通晓“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即使是一本汇集所有思想的书,《吕氏春秋》里最侧重的思想,还是道家的学说。

为什么以道家学说为主呢?一方面,是因为吕不韦手下的门客中,道家的信徒最多;另一方面,道家讲究顺应自然,以德治民、以民为本,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西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扛过了秦末战争,扛过了七国之乱,扛过了武帝伐匈奴,最终持续了211年。秦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就只扛过了一个零头。

可见,重视道家学说的《吕氏春秋》,是多么伟大的一本书。

《吕氏春秋》编完后,为了精益求精,也为了扩大影响,吕不韦的商人本性再次爆发。他把这本书悬挂在咸阳城门上,并放下狠话,如果谁可以修改上面的一个字,我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

当年包装异人的时候,吕不韦全部家产才一千金,如今炒作自己这本书,修改一个字就赏一千金。可见,为了这本书,吕不韦是真敢投本。

对于吕不韦的这种行为,秦王嬴政毫不介意,不就是自我炒作吗,别说“一字千金”,就是“一字万金”,你的相国位置给改书的人,我都没用意见。但是,后面的事情,我就很有意见了。

吕不韦撰写《吕氏春秋》,除了让自己著书立传、永垂青史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他想以此书为媒介,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秦王嬴政,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家的思想,成为一位“无为而治”的千古明君。

嬴政,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作为你的“仲父”,我希望在我死后,你会成为一个千古明君,流芳青史。这样,到了九泉之下,我亦当含笑。

但秦始皇不这么想,他有自己的办法。

你想用道家思想治国,而我一定要用法家思想。

这就是我的“办法”。

一本书引发的血案

战国时代,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时代。一方面,天灾不断,战事连连,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为了结束这个该死的乱世,各种能人异士层出不穷,他们编织着自己的信仰、未来的幸福,人们的精神又处于一种极其丰富的时代。这些在战国时代孕育而出的思想,甚至影响到了几千年以后的我们。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根据思想界的光荣传统,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必定会有门派。战国时代最鼎盛的时候,有学说门派上百种,在这些门派中,以儒、墨、道、法、兵这五大门派流传最广,最为强大。

虽然都是强大的门派,但是他们之间侧重点不同,治国救世的思想也完全不同。对于统治者而言,要从他们中间选择一套合适的治国理念,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种学说中,“兵家”就是行军打仗,与治国一点关系也没有,因此被排除掉。在治国方面,墨家讲究“兼爱非攻”;儒家讲究“以德服人”;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这些理论都不错,都有治世救国、安邦定民之效,但是对于统治者而言,他们更偏重于“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说的严谨点,就是建立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说的通俗点,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封建集权制。

封建集权制,光听这个名字,咱们就知道了,对于想大权独揽,“家天下”的皇帝们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呀。

为了完成这套“封建集权制”理论,法家将自己的思想分为三步,即“势、法、术”。

所谓的“势”,即君主的权力与威势。

法家思想认为:要不断地夸大君主的绝对权威,给人一种必须承认和绝对服从的感觉,所谓的“大势所趋、天命所归”,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但是“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如果主帅没有“势”,军队就会各自为战;如果君主没有了“势”,国家就会大权旁落,为了维护政权不被颠覆,就需要“法”。

法家的“法”,指的是法律,但是这个“法律”,与现在我们熟知的法律完全不同。

现在的法律,都是建立在平等和正义的基础上的,它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益,限制特权的存在和发展,进而培养全体国民的奉公守法精神。而道家的法律,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权,所以这种法律,根本没有平等和正义。在这种法律下,君主的每一句,都是“圣旨”,至于是否公正,是否道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必须绝对服从,绝无二心。

但是一个国家太大了,如果某些人有自己的思想,就是不服管,导致国家的法律无法执行,那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术”了。

“术”是统治者控制其臣下的技巧,全称“御人之术”。一般来说,“术”和“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比成一个公司,“有法无术”,光有规章制度,却没有人去执行,那还有什么用。“有术无法”,拥有很多的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却没有标准和规范,一样完蛋。

而法家的“术”,与它的法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产物。法家的“御人之术”,是建立在人性追求利益、疯狂拜金的基础上的,根本没有任何道德可言。为了控制人们,统治者会用各种利益、荣誉去诱导人民办事。比如法家的“军功爵制”,就是用战功、嘉奖和官职来刺激士兵奋勇作战。

以上就是法家的思想。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是一种不问对错、只要忠君,不问缘由、一律照办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下,君主权力过于膨胀,因此很容易诞生出一位独断、专制、暴虐、刚愎自用的昏君。

如果身处乱世,用各种利益驱使人民奋战,进而开疆扩土,富国强兵,法家思想绝对是首选。但是如果想建立太平盛世,光靠严刑和法律去统治人民,法家思想就力不从心了。

天道轮回,上天有好生之德。

不管老百姓死活的国家,是不可能存活的。

可惜一代帝王秦始皇,他一直到死,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饮鸩自尽。

吕不韦是明白的,法家思想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一个极端实行法家之术的国家,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

所以吕不韦在执政期间,或多或少地开始衰减法家的势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改变商鞅的“军功爵制”。

“军功爵制”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斩杀人头来换取财富,所以在吕不韦执政前,秦国的战争动不动就杀戮十几万人。“军功爵制”固然可以调动士兵的积极性,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师,但是它的弊端,也在不断地显现。

六国人民也是人,打仗被屠杀,战败被屠杀,投降还是被屠杀,反正都是死,老子凭什么要被你宰杀!

从“军功爵制”建立以后,秦国的每一次进攻,都会遭到六国人民的强烈抵抗,并且这种抵抗越来越强。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也慢慢地被无限延长。

面对这种现象,吕不韦心里跟明镜似的。因此,在他执政期间,吕不韦采取儒学的办法,强调以德为本,赢取民心,以后秦国的每一次战争,都注意减少对六国人民的屠杀。

吕不韦的这种调整,大大减少了六国人民的抵抗,客观上保全了很多秦国的士兵,加速了统一天下的步伐。但是他不知道,这种忧国忧民的好政策,却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秦始皇是一个标准的法家拥护者,现在是,将来是,到死都是。在他眼里,法家才是他统一天下的武器,只有利益和诱惑,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士兵的积极性,而吕不韦的儒学思想,无疑是在蛊惑人心。

除此之外,秦王嬴政对于儒学、道学、墨学的那些思想,根本不屑一顾,看看这都是一些什么玩意儿?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天下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言论,这些文字,对于崇尚法家的秦始皇来说,不是天道公理,不是治国良言,而是赤裸裸的挑衅!这些“以德治国、平分天下”的政治思路,根本就是在挑战秦始皇的忍耐底线。

现在的这两个人,一方主张仁政、崇王道、以德服人;另一方却要残忍、崇尚强权、严酷律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还怎么谈?

吕不韦的这些努力,不仅没有改变秦始皇的治国方针,还为他以后的焚书坑儒,彻底埋下了隐患。至此,君相两权发生严重冲突,并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此时的吕不韦,就跟嫪毐一样,秦王嬴政要不要他死,主要是看他自己的表现。而此时的吕不韦,根本不知道危险,他还在继续干傻事。

为了劝导嬴政,吕不韦主动献上自己的《吕氏春秋》,希望能感化这位“中毒”极深的主子。

我相信,当秦王嬴政翻看这本书,看到这页时,他一定会彻底宰了吕不韦。

这一页,是《吕氏春秋·骄恣》的开头: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则召祸,专独位危。”

亡国的君主,一定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轻视待物。自以为是就会轻视别人,自作聪明就会专制独裁,轻视待物就会被人蒙蔽,被人蒙蔽就会招来灾祸,你的宝座也就危险了。

当然了,秦王嬴政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他也一定能看懂,这段话背后的潜台词:

“不要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姓吕的,你有种,不杀了你,我就不是秦王!

秦王政十年十月(即公元前237年),在车裂嫪毐十三个月后,秦王嬴政终于下手了。他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位,让他回自己的封地洛阳闲居。

面对这种结果,我们不禁要问:“残忍地杀死嫪毐,软禁自己生母的秦王嬴政,为什么对吕不韦如此仁慈呢?”

不是秦王嬴政仁慈,他很想杀了吕不韦,但是不敢杀呀。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我是想杀了吕不韦,但是一堆人求情,还搬出了我的老爸,这叫我如何动手?

此时的秦王嬴政,一定非常郁闷:自己只能目送着吕不韦逃出咸阳,却什么都不能干。

就在秦王嬴政想办法杀掉吕不韦的时候,同样郁闷的吕不韦,不仅没有改过自新,反而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彻底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要知道,这件事情,是秦王嬴政绝对无法原谅的。

回到自己的封地后,曾经风光无限、不甘寂寞的吕不韦,还以为自己是大秦的相国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去闭门谢客,反省思痛,反而打开府门,招揽天下豪杰。

一时间,六国的使节络绎不绝,他们争先恐后地来到吕府,不仅送来了很多的金银首饰,还给吕不韦带来了一份新的工作,希望他去六国担任宰相。

对于这个问题,吕不韦觉得没什么,毕竟强大的秦国也挖了不少六国的墙脚。如今六国宰相来秦国上班者,也是大有人在。既然他们能来,我为什么不能去?

你当然不能去!

强国挖弱国的墙脚,和六国挖秦国的墙脚,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如果保罗·艾伦去了苹果,微软的比尔·盖茨能干吗?如果肯德基的首席大厨去了麦当劳,哈兰·山德士上校还能睡得踏实吗?

吕不韦同志,你连这么肤浅的道理都不懂,这么些年,你是怎么混的呀?

何况你还是大秦的相国!

当六国要挖吕不韦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王嬴政勃然大怒,吕不韦位高权重,这些年独自把持朝纲,他知道秦国所有的秘密,如果他去了六国,为六国服务,后果不堪设想!

盛怒之下的秦王嬴政,立刻给吕不韦送了一封信,一封无比绝情的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巴蜀!”

“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让我每年给你十万户的俸禄。你对我有什么恩情?凭什么让我喊你大爷。从今日起,你和你的家属都迁到巴蜀。”

巴蜀就是现在的四川和重庆。在战国时期,那里可不是风景优美的桃源胜地,而是一个荒芜至极,毒虫、沼气无数的地方。

这根本就不是流放,而是要吕不韦去死。

看到这封信,想到自己未来的处境,吕不韦老泪纵痕,心中百感交集。

想我执政秦国期间,五次伐魏,一次攻韩,一次攻赵,攻下大小城池三十余座,还在函谷关一战中大败五国联军,这一场场胜利,难道不是我的功劳?

除此之外,我命令郑国修河道,灌溉关中八百里良田,又招揽旷世奇才李斯,助大秦统一天下、问鼎中原。我干的这些事情,历历在目、件件可查,大秦的强盛,难道没有我的功劳?

想你父亲,昔日一邯郸落魄公子,如果没有我的解囊相助,何来的秦庄襄王。而你身在襁褓之中,就已有杀身之祸,如果不是我买通赵国看门官,何来你今日之秦王?

这种种政绩,条条伟业,就凭你两句话,居然全部被扼杀。

君何功于秦?

君何亲于秦?

秦王嬴政,你真不愧为“千古一帝”,即使是忘恩负义,你也是人间的极品,誓要做“白眼狼”中的“白眼狼”。

我一直相信,吕不韦真正的死因,不是他惧怕嬴政的报复,而是被这封信活活气死的。

秦王政十二年(即公元前235年),一代名商、大秦相国——吕不韦,在家中饮毒酒自尽,享年63岁。

吕不韦死后,他那些忠实的门客,偷偷地将他的尸体运到北邙山下,与他的妻子合葬。今天从洛阳城向东面走,在大约二十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大冢头村,那里有一个吕母冢,据说就是吕不韦之墓。

半成熟的政治家

根据历史的记载,吕不韦除了嬴政这一个“儿子”外,再无其他的子女,他出殡的时候,应该很凄凉。

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是成功的。

在中国这片“重农抑商”的神奇土地上,吕不韦不仅开启了“官商一家”的先河,还干了一件让全世界震惊的事情。你要知道,他的这笔生意买下的对象,不是一块土地,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国家,整整一个朝代。这种气魄与胆识,放眼世界,绝无仅有,古往今来,仅此一例。即使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精明、最会精打细算的犹太人,与吕不韦相比,也难望其项背也。

作为一名政治家,吕不韦只有一半是合格的。

身为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将兼并六国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值得表扬的。而且,他还在没有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应该承担的使命,这些也是值得表彰和歌颂的。

但是,当秦王嬴政登基以后,吕不韦政治不成熟的方面,就显露无遗了。

即使吕不韦是嬴政的恩公,是嬴政的仲父,那又如何?在权力与利益面前,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亲情和友情。俗话说:生意场上无父子,何况还是“天下”这么大的一个利益。

这么简单的道理,初出茅庐的嬴政都懂,商场上行走多年的吕不韦,居然忘记了!

如果上述这些,只能算是吕不韦第一个不幸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不幸,就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吕不韦再牛,他也是臣,嬴政再弱,他也是君。中国所有的君主,都要大权独揽,何况还是“千古一帝”嬴政。要知道,嬴政需要的是乾纲独断,而不是一个“仲父”在自己面前指指点点。当吕不韦试图去改变嬴政想法的时候,他的命运已经注定。

秦国的前任相国范雎,就比吕不韦聪明得多,当秦昭襄王病逝后,范雎立刻称病辞去相位,放弃所有的荣华与权力,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最后善始善终。

如果说忘记身份是吕不韦第二个不幸的话,那么嬴政的性格,则是他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不幸。

即使吕不韦犯下了错误,但他的本意是好的,如果嬴政是个性格温和、生性孝顺的人,或许吕不韦还能避免厄运。但是,秦王嬴政,恰巧是一个不记恩情、残暴成性的主儿。

即使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姬,嬴政也毫不犹豫地予以囚禁。那两个留着母亲血液的弟弟,他也毫不留情的“囊扑”。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吕不韦,没第一时间杀你就算不错了,还斤斤计较什么。

犯下这样三个不可原谅、低级无比的错误,只能说明吕不韦是一名合格的商人,却是一个蹩脚的政治家。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古往今来,君主从来都是为自己着想的动物,他们是标准的人面兽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把任何生命和感情当做棋子。这个世界上,相信什么也别相信这些冷血的皇帝。

如果在秦王登基那天,吕不韦选择隐退,也许他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了。但是,他真的愿意放弃权力吗?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主动放弃的例子,少之又少;至死方休的案例,倒是可以堆成山。

“功成名就”,固然让人自豪,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全身而退”呢?

按照某位史学家的观点:“用权而不恋权,到位而不越位,这其中的取舍与进退,确实耐人寻味。”

吕不韦就这么死了,他的那些治国安邦的理论,也都成为了泡影。

神奇的是,嬴政虽然恨吕不韦,但是他写的那本《吕氏春秋》,居然被保留了下来。

更神奇的是,即使经历了焚书坑儒,经历了秦末战争,经历了楚汉争霸,这部旷世的经典名著,居然还是流传了下来。最后这本书,传到了西汉统治者的手里。而西汉的统治者们,更是视此书为神物,这部书的理论思想,成为了西汉初期的主流理论。

如果嬴政能够读懂《吕氏春秋》,那么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也许会慢上10年、20年,甚至50年,但他一手创建的这个庞大的帝国,绝不会仅仅过了15年就彻底土崩瓦解。

如果嬴政能够看懂这本书的话,历史绝对会改写。

可惜,在历史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如果”……

秦国的祖先,弼马温是也收拾完了吕不韦,加上之前的嫪毐,昔日把持朝政的两大集团,全部灰飞烟灭。年轻的秦始皇终于大权独揽、唯我独尊地走进了这个舞台。从这一刻起,历史开始了它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此时的嬴政,是大秦帝国的第36位国君,他将继承列祖列宗的遗志,统领这个无敌的超级强国,去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这个无敌的超级强国,就是秦国。此时的秦国,太强大了,强大到沃野上万里,兵甲上百万。毫不夸张地说,那个时代的秦国是这个世上唯一的超级强国。

但是强大的秦国,也不是一朝一夕变成的,正如同不可能一夜变胖子一样。这个无敌的超级强国,是耗费秦国35位国君,历时600多年才形成的。而在600多年前,秦国的大当家的,不过是一个养马的小官。

从一个小小的“弼马温”开始,最后变成了一个强大的超级帝国秦国,这其中的辛酸往事,又有多少人知道。

同类推荐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猛虎权臣袁世凯:民俗学家正说袁世凯

    猛虎权臣袁世凯:民俗学家正说袁世凯

    晚清重臣,民国元首,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跨越两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窃国大盗,乱世奸雄,他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百年骂名。于乱世安天下,于治世起波澜。到底是长袖善舞,还是首鼠两端?是弄权小人,还是务实机变?本书聚焦一代枭雄袁世凯,拨开历史迷雾,拂去岁月尘烟,带你走近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靠签到成为世界最强

    靠签到成为世界最强

    时间来到2100年,蓝星早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超级强大的格斗体术,还是美轮美奂的魔法技能,早已不是梦想!但是,人类也面临着极度的危险。。。书友群940636199,喜欢作品的进来一起聊聊剧情的走向吧!新书《我在修仙界直播修仙》已发布,荟萃了作者的无数心血,保证内容好看精彩!
  • 满级杀手

    满级杀手

    陈鑫,一个无业游民,23岁。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尘封已久的书籍,当他打开后,迎接他的不是文字,而是一道奇怪的光芒……
  • 易烊千玺之谁的等待错逢花开

    易烊千玺之谁的等待错逢花开

    彼岸花,永远在彼岸悠然绽放;此岸心,唯有在此岸兀自彷徨。多少烟花事,尽付风雨间;多少尘间梦,尽随水东转。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开到茶靡,花事了。留下的记忆不过是一地花瓣,风吹走了,就没有了…彼岸花开彼岸落,叶凋纷飞舞飘零。飞叶飘零幽彼岸,残花葬落夜未央。正所谓:彼岸花,开彼岸,叶纷。愿你可饮最烈的酒,也能放开该放的手…他和她从小被认为是天生的一对,但只有他们彼此知道,他跟她之间的距离有多大……直到她遇见了另一个男孩儿……
  • 星光璀璨:繁空恋

    星光璀璨:繁空恋

    你就是天上遥不可及的星允许我流一点眼泪,让我看清楚,然后告诉自己拼命坚强,努力微笑这辈子,我累了,下辈子换你喜欢我,好吗?
  • 《水浒》是本管理书

    《水浒》是本管理书

    说《水浒》是本管理书,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它暗含了团队管理的三大难题。宋江,文也不能文,武也不能武,无形象、无学历、无背景,他却能领导梁山好汉扯旗造反,轰轰烈烈地开展“山寨事业”……为什么?梁山公司,一个县处级单位,居然有36个正处、72个副处。这100多个高管(高度难管),品流复杂,野性难驯,动辙来个亲密接触,搞点流血事件。可是在宋江的安排下,梁山公司秩序井然,人人爱岗敬业,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什么?梁山公司的领导更替,充满了十足的火药味儿……为什么?答案就在《水浒》中,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幸运的是,赵玉平已经帮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不用熟读《水浒》,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三大难题。
  • 年少轻狂的梦

    年少轻狂的梦

    这不是斗气,这不是魔法,这是天尘令,八种境界:风花雪月梅兰菊竹,还有新的境界即将展开。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却不乏幻想的世界,这是一个年少轻狂的梦,因为我们都曾年轻。主角穿越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画卷即将展开。谁才是强者?白云但与新旧友,日久悠闲解郁愁,依慰关怀不恨少,山花还放曲长流!尽人皆晓情难久,黄鹤楼前更浩渺,河岸惊涛吹气浪,入秋何改壮志酬?海存知己比邻近,流水犹吟少年游,欲把千秋齐唱响,穷荒绝漠爱长流!千杯绿酒何辞醉?里外精神意不收,目远当观千年后,更得聚上一层楼!
  • 黑科技从文科生开始

    黑科技从文科生开始

    杨哲怎么都想不到,他以为用处不大,只能考试时拿来做小抄的罐子,竟然被他开发成了一个信息学神器。信息的时代,从脑中之缸到缸中之脑,虚拟的世界不断扩张变化,观测现实,推演未来,他引导人类踏上进化的阶梯,登临神域的彼岸。本书无女主。黑科技+学霸,半幕后。
  • 异能排位系统

    异能排位系统

    通过排位获得异能。真人版穿越火线、英雄联盟、扣扣飞车...这是一个平行世界-蔚蓝世界挑战从此刻开始
  • 神话是阴谋

    神话是阴谋

    如果所有的神话人物都是一场阴谋?这天地何以摆脱?
  • 综漫之1官桑的位面旅行

    综漫之1官桑的位面旅行

    扑街作者折纸星人书中的主角水间月,为了让自己的世界重新动起来,在不同的位面间旅行,寻找拯救自己世界的契机的故事。前任警官在不同世界中旅行,满身外挂暴打小朋友的故事。 因为节奏很慢的缘故,目前就是一本魔禁同人。 目前的更新节奏是周更,每周日尽可能更新。 预计的旅游路线,学园都市,冬木圣杯四战,冬木圣杯五战,黑弹,绯弹,游戏人生零,英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