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8200000082

第82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8)

11日黄昏后,我军对洛阳城发起总攻。12日零时40分,华野三纵首先由东门突破,攻进城内。后续部队迅速从突破口进入城内,积极向纵深发展。陈赓兵团第四团和十三旅三十七团强攻南门,经过艰苦激烈地战斗,至12日15时,攻城部队突破洛阳所有的城门。各路大军会师城内,对敌人进行分割围歼。洛阳之战打响,国民党军南线胡琏兵团遵照蒋令“监视待命”停在原地不动,而东线孙元良兵团则没有完全按照蒋命办事,只派一个旅走到黑石关便停住。为什么只派一个旅滞留黑石关呢?这是孙震的命令,一则担心兵团陷在洛阳,粟裕乘虚攻郑州;二则对蒋的调遣不满。洛阳原为孙震辖区,曾设有前进指挥所,胡宗南硬派裴昌会率部出潼关,也把前进指挥所设在洛阳,孙震一气之下撤了指挥所,发狠说豫西既有胡宗南管着,我孙震从此不过黑石关。这回原定孙、胡兵团会战洛阳,而今南线胡兵团原地待命,却要孙兵团单独西出,这种指挥毫无道理,难道郑州不重要,孙兵团就应该单独冒险。不过他给南京的报告是“偃师敌两个纵队扼守,孙元良部受阻于黑石关”。

援军既然不来,我军遂改变部署以主力大部攻城。邱行湘将外围据点主动撤掉,依靠坚固城防打防御,亲临一线指挥,解放军多次突到近前都被击退。邱行湘蛮有信心,对部属说:“洛阳会战一两天之内必定打响,共军一个也休想跑掉。”但是3月10日就该会师的两路大军到12日仍无消息。守城部队连保安团在内总共不过3万。解放军把从祝王寨金刚寺缴获的大炮拖来,大炮小炮不停地轮番轰击,蒋军战斗减员激增,兵力不敷调动,士气逐渐低落。3月13日西门南门同时被突破,进入逐巷争守,形势急骤恶化,邱行湘呼救不应,只好直接给胡琏发报:“孙元良兵不过黑石关,请伸出援救之手,否则3万将士休矣。”胡琏以骁勇泼辣闻名,对“土木系”情深义重,得报立即派杨伯涛率整编第十一师驰援。邱行湘放下心来,答谢胡琏:“将士闻讯,勇气倍增,誓死固守,迭挫凶锋,市内重要据点大部夺回。”

14日16时半,我军突然开始总攻敌军核心阵地。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集中了几十门大炮、100多门小口径曲射炮,一齐开始对敌进行毁灭性地轰击。伏在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只觉得耳边如同巨雷滚滚,眼前万条火龙闪耀,脚下大地抖动。敌人核心阵地上空,立即烟雾弥漫,泥石冲天,楼房成排地炸毁,围墙纷纷倒塌,整个阵地变成一片火海。陈赓兵团各种口径的大炮,也都集中起来轰击敌人。炮兵们将大炮推到距敌只有数十米的地方,抵近射击,将三层楼房的据点及几个主要碉堡摧毁。第十旅山炮大队第三连一班,虽然伤亡得只剩两名老炮手,但仍然坚持战斗,以仅有的3发燃烧弹,准确地射向敌碉堡,有力地掩护了步兵的冲击。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毁灭性的轰击极其猛烈地延续了40分钟,朝着百米见方的小小阵地上,甩出了1万多发炮弹,顷刻间就把五所坚固的楼房轰成一片废墟。敌人被打倒了,震呆了,被我军强大的炮火压得哑然无声。17时20分,进攻信号一响,华野部队第三纵队的第十旅由南向敌人的巢穴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总攻。霎时,炮火连天,杀声震耳,激荡着整个洛阳城。勇士们从四面八方冲进炮火打开的缺口,把震昏了的敌人从工事里拖了出来。从南面攻击的第十旅,分兵两路冲向敌人核心阵地。第二十九团二营突击连从东面进攻,首先冲过桥头,从炮火打开的大缺口里突击过去。迎面敌人一个碉洛阳之战解放军发起攻击,战士攀登洛阳城墙堡,正以炽烈的侧射火力,拦阻我军冲锋。战士魏方刚带着一个互助小组扑向敌人,用手榴弹塞进敌枪眼。乘敌人枪声被打哑的瞬间,该连勇猛地冲过去,仅在碉堡周围就俘敌120多名。第二十八团五连只剩30多人,仍然坚持战斗,在敌师部附近,通过喊话争取90多名敌人投降。从西面冲击的一路,遇到敌人的顽抗。他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炸弹和四面的侧射,在外壕上架好跳板,战士李秉禄首先冲到缺口里面。这时敌人一个连长带了3个士兵,从里面猛冲出来,直扑向他。李秉禄往旁边一闪,一刺刀把前头的一个挑下外壕,接着又把后面的敌人刺倒。突击队乘势涌进了围墙。敌人还想作最后的挣扎,从楼上不停地投下浸着汽油的火珠和炸弹。战斗英雄王保田率领突击队,把手榴弹像雨点般投到正面和左右的工事里去。敌人被压倒了,战士们像潮水般从四面涌进核心工事。火焰越烧越大,照耀得夜空如同白昼。烟火熏得难以睁眼,被燃着的弹药箱响声连天。到处是人声喧嚷,敌人陷于极度混乱:“突围队”像惊散的羊群一样乱跑,邱行湘像疯子般又跳又叫,接连枪毙了好几个军官,仍然无济于事,他的头部被打伤了,偷偷换上了一顶士兵帽子,跟老鼠一样钻进地下室。

邱行湘诨名“邱老虎”,在蒋军中以残忍暴戾而出名。他在《保卫洛阳告将士书》中说:“洛阳的安危关系整个战局成败”,追令士兵“不是成功即是成仁”。当敌分别由登封、偃师赶来的两路援军被我军顽强阻击,没有预期赶到洛阳时,邱行湘急了,他电告南京:“天不佑我,非我之罪,誓与洛阳共存亡。”蒋介石见电便下命令派飞机去接:“洛阳可以不要,邱行湘一定要接出来!”俞济时知道飞机场早落敌手,别说飞机无处着陆,即便落下去恐怕已无处寻觅邱行湘了。但是他还是把飞机派了去。飞机在洛阳上空呼叫,邱行湘哽噎道:“请转告校长,邱行湘绝不辱使命,唯一遗憾的是不能继续效忠党国、效忠领袖了。”

邱行湘指挥二〇六师从城外打到城内,从外围打到核心,又从地上打到地下。暗暗的地道里,邱行湘已然与外面失去联系,仍然鼓励官兵坚持着,盼望奇迹能够出现在面前。然而奇迹终于没有出现,出现在他面前的是炸开通道冲进来的解放军,他想拔枪自决都来不及了。只见他歪着帽子,穿着肥大的士兵服装,浑身是土。这个原来被青年军士兵畏如凶兽的“邱老虎”,往日的那种威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邱行湘在3月14日午夜被俘,洛阳守军全被歼灭。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却在15日又炮制了一通谣言,胡说什么“国军坚守核心阵地,寸土必争,屡建奇勋。现我国军劲旅已抵洛阳,匪处于内攻失和,外受包围,有被歼之命运矣!”直到3月17日,南京出版的《中央日报》还发表中央社来自郑州的电讯:“此间戡乱建国运动员会顷电坚守洛阳卒败匪众之国军师长邱行湘,表示敬意,并另募大批慰劳品,准备前往犒劳。”

就在中央社躲在南京大吹牛皮的时候——3月15日早晨6点钟,惊魂未定的邱行湘和他的副参谋长符绍基一起,被押送到设在洛阳参议会的我军第十旅司令部里,恭候陈赓将军的召询。这个曾经威风一时的“邱老虎”,蒋介石“御林军”的高级军官,头上裹着我军给他包扎的绷带,耷拉着脑袋在客厅的一个角落,如坐针毡般等待着。刚巡视过战场,浑身尘土的陈赓和他的随行参谋人员走进客厅。参谋拿出一张邱行湘的照片给他。陈赓看看照片,又看看邱行湘,把照片递还参谋,吩咐立即为邱行湘头部伤口换药。

“你是邱行湘吧,”陈赓在客厅正中的一张楠木雕花椅上坐定,望着惶惑不安的邱行湘说:“黄埔五期的吧!我们是同学呢,我叫陈赓。”邱行湘抬起头来,惊奇地望着陈赓,只见他约有四十来岁,穿一身灰色粗布棉军服,眼光正锐利地盯着自己,不禁又把脑袋耷拉下去。这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但是陈赓传奇式的事迹,他和黄埔军人的历史渊源,久为人们广泛传诵,在解放军攻占洛阳东车站。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中几乎无人不晓——他们当中那些资格最老的将领,在黄埔军校是陈赓的“同窗”,在战场上是陈赓手下的败将。邱行湘自然也早就闻陈赓的威名,这次又在洛阳亲自领教了陈赓部队的铁拳,可称得上是“老相识”了。如今面对这位仪态英武、击败自己的对手,邱行湘羞愤交集,默默无语。

毛泽东:东总诉苦运动搞得好

当许光达建功于西北,罗瑞卿建功于华北,粟裕忙于进行宿北战役全歼敌整编第五十七师时,1947年9月12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称赞“东总”诉苦运动搞得好,并亲自修改向全军批转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进行诉苦运动的经验。这个诉苦运动就是由罗荣桓同志主持、由谭政组织政治部,有声有色搞起来的。谭政深知,“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我国古代兵书《孙子》里这句话中的“聚三军之众”,说的其实就是一个建军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组织起一支强大的、装备精良、斗志旺盛的武装力量,以便指挥他们克敌制胜的问题。可见,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军事家就已经把建设军队作为三军统率的一个主要职责来看待了。后来,这一基本原则并没有变化。当然,对于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运动来说,它已经有了全新的含义,那就是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的著名论断:“没有一个人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而使人民军队了解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必须有先进的政治灌注于军队之中不可。

谭政身为政治部主任,平时说话不多,但遇事却深思熟虑,能够抓住主要矛盾,看问题能关照全局,讲问题能点到要害处。在分析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形势和面对大决战的现实,他认真组织政治部机关学习东北人民解放军兼东北军区党委所作“七七决议”精神,谭政特别注意组织大家反复学习领会这样一个精神,即:“应向全党全军明确指出现时的斗争和战争的目的。”“自卫战的目的,是为实现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民主而斗争。在经济上,是为劳苦人民争得土地、房屋,以及分粮、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免除失业、发展生产的民主而斗争;在政治上,是为推翻敌伪残余和特务、警察的统治,反对大地主资产阶级的独裁,由人民自己掌握政权的民主而斗争;在军事上,是为反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队、警察和政治土匪的压迫,为组织人民武装的民主而斗争。”“七七决议”是谭政同志直接参加调查研究后同政治部一起酝酿起草的。他在调查中了解到,东北我军各部队除完成作战、剿匪、做群众工作等任务外,对部队的阶级教育和战争目的教育不够,从而使迅猛增加的人民解放军的新成分,思想尚未得到高度统一,情感尚未得到最大的凝聚。他在带领工作组调查中,发现不少部队忆苦思甜等阶级教育搞得好,部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于是,他把这些经验提炼升华,引为决议的重要内容。为此,各部队按照“七七决议”,加强了阶级教育和战争目的的教育,其主要方法,是采取诉苦运动的形式,提高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斗争观念,明确战争的目的。谭政和政委罗荣桓同志一起亲自抓辽东军区三纵队的诉苦运动并取得经验在全区推广。

谭政在部署诉苦运动的干部会议上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哀兵必胜’的道理,古往今来的军事家都是懂得的。但是,像诉苦运动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受剥削受压迫的贫苦人民的仇恨集中于一个焦点——旧中国三座大山的总代表蒋介石反动集团的群众性的阶级教育,也只有真正代表广大劳苦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动起来。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阶级觉悟空前提高,战士们懂得了为谁当兵打仗,胸怀阶级恨,满腔复仇火,千百万人自觉服从于一个意志——彻底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求解放,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奔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一支有着崇高政治理想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怎能不打胜仗?”其实,这是谭政主任的经验之谈了。三纵的诉苦运动,早在1947年夏季攻势以前谭政就已经参与组织、总结,并逐步推广了。在这以前,其他解放区也有过诉苦运动的经验。东北我军中的诉苦运动早在1946年就出现了,当时驻北满海伦的警备二旅就开展过。谭政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时,曾亲自组织总结《关于部队坦白运动与诉苦运动的经验》,并发向各政治机关,加以推广,并在自己报上发表了社论《从诉苦运动谈到部队政治教育的改革》。所以,当谭政刚一听到辽东军区政委陈云讲三纵队进行以诉苦为主要方式的阶级教育颇有特色时,立即进行了调查,并亲自指导。三纵队进行以诉苦为主要方式的阶级教育,首先是在三纵队七师二十团九连开始的。他们结合土改教育,选择了苦大仇深的战士房天静、任纪贞和被我俘虏后参加我军的“解放战士”罗玉祥,向大家诉说他们入伍前所受的苦难,启发大家回忆各自的苦。然后分班讨论,引导大家都来“倒苦水”“挖苦根”,开展“磨刀杀敌”“复仇立功”活动,号召大家练好兵,学好技术战术,提高杀敌本领,准备随时投入战斗。这种把土改教育、阶级教育同战斗动员相结合的方法,空前激发了部队杀敌立功情绪,收到很好的效果。战士们一面诉苦、一面咬牙切齿地表示要和蒋介石算老账。“解放战士”也迅速提高了阶级觉悟,纷纷检查自己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时“不知本,忘了本,忘了祖宗父母所受的苦,忘了天下穷人的苦”,表示一定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九连还注意调查农村的阶级斗争情况,随时收集材料,充实部队的阶级教育。九连驻在鱼亮子村时,一位姓张的佃户有件破棉袄穿了六七年,棉花没几团,补丁叠补丁。指导员带着破棉袄上了课堂,大家都很奇怪。指导员问:“这是谁穿的?地主穿的吗?”战士说:“地主擦屁股也嫌脏。”又问:“国民党能不能给他们换这破棉袄?”战士答:“国民党是地主老财的党,不能给他换。”又问:“谁给换?”战士又答:“只有咱们的队伍能给穷人换破棉袄!”接着,指导员讲了中国穷富不均、阶级压迫和剥削的道理,说明我军是为穷人争翻身、争解放的队伍。这时,战士赵洪山哭了。问他为什么哭,赵洪山说他父亲也是穿这样一件破棉袄,还被警察打瞎了眼睛,想到父亲受气受穷,他伤心落泪了。指导员叫他当众诉了苦,战士极受感动,一致表示决心革命到底,“为天下穷人换下破棉袄”。有一次晚点名,队伍集合后,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百姓都跑来听,接着又唱《谁养活谁?》: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

没有咱劳动,粮食不会往外钻;

耕种锄割全是咱们下力干,

五更起,半夜眠,一粒粮食一滴血汗。

——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

谁养活谁呀,大家瞧一瞧:

没有咱劳动,棉花不会结成桃;

纺线织布,没有咱们做不了。

新衣裤,大棉袄,全是咱们血汗造。

——地主不劳动,新衣穿成套!

同类推荐
  • 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咳咳...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随苍老师的脚步......特种兵间谍苍龙首次回国,却意外进入学校成为一名老师,且看他如何处理学生关系同时完成惊天任务。
  • 景礼

    景礼

    一场游戏一场梦,一次意外改一生。醒来后已然身处异世,人生何去何从?数风流人物,且看今朝!
  • 暗战龙城

    暗战龙城

    抗战时期,苏中龙城市。一群当年的大学同窗作为我党地下工作者和军统特工相继来到龙城,因共同的爱国抗日志向而紧密协作。另一名同学留学归国后,本只求个人家庭平安,但切身经历信仰感召、同窗影响、日寇挑衅和生活磨难后,逐步实现思想升华,最终成为抗日志士。经过与鬼子、叛徒、汉奸斗智斗勇、殊死暗战,他们先后取得了夺取药品、截获日军军事计划、铲除叛徒、救治我军重伤、解救被抓妇女、击杀日军战略专家、营救被捕人员等一个个行动的胜利。
  • 我团长叫李云龙

    我团长叫李云龙

    赵小龟在看电视剧“亮剑”,莫名其妙的竟穿进电视里了……
热门推荐
  • 穿越上古当码农

    穿越上古当码农

    苦逼程序员加班猝死,穿越上古时代,神魂化为强悍电脑。自此天机我掌,上古功法、惊世丹道、无敌阵法,唾手可得!带齐人马,起于微末,步步登临至尊!大道神仙九重天,我以我血杀神仙!无尽灵海中,方然倚剑而立,淡然一笑:“我战百神愁,准你选个死法,这是我最后的慈悲。”
  • 翡翠不语下红尘

    翡翠不语下红尘

    金壳集团总裁刘娅蕾重回海南开会,故地重游回忆像潮水般涌来。建省初期的无序发展,创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一旦经济泡沫破灭,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强烈冲击。也许是青春热血,也许是初创草莽,规则未建,野蛮生长,感情事业丢盔卸甲一片狼藉。欢迎读者参加小说讨论群,本小说的讨论群为“翡翠小说群”群号为:425284300
  • 祖庭指南

    祖庭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证道歌

    证道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洲经

    九洲经

    江湖是一场夏雨。大人物是那大的雨点儿,玉珠般落在荷叶上,天晴后,总有点微光。麦芒似的雨点儿,则像那数不尽的小人物。打在湖泊,山丘,帽檐,衣角上,也无关痛痒。且看那从洛阳城中走出来的形色人物,如何在那座庙堂与江湖之间翻云覆雨。
  • 我的时光机

    我的时光机

    他是科学怪才,发明时光机。却迷失于时光机中,开始了一段段惊险离奇的经历。他通过时光机,穿梭于各个世界之中,过去未来。有时他是武者,有时是修真者,有时是手持激光武器的未来人。他不择手段,用一切可行的,不可行的,来挽救现在,追寻曾经在记忆里的美好时光。
  • 那十年的等待

    那十年的等待

    林萧然爱了何億10年,为了拉近与何億的距离,为了能配得上何億,原本成绩不出众的林萧然开始努力的学习。8年后,大家都长大了。何億身边出现了一位女人,打得林萧然措手不及,夜里到酒吧买醉,好不容易说出了藏在心里的那份爱,没想到却遇上了车祸。
  • 读懂1~3岁宝宝心理

    读懂1~3岁宝宝心理

    本书主要对1-3岁宝宝各个阶段的心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涉及宝宝的性格、情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智力等诸多方面。
  • 美人恩·第一部分(张恨水文学经典)

    美人恩·第一部分(张恨水文学经典)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小南后被杨柳歌舞团领班相中,从此在爱情上见异思迁,先后甩掉洪士毅、乐师王孙,最终落入纨绔子弟陈四爷之手,导致常家家破人亡。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兔女孩的间谍生涯

    兔女孩的间谍生涯

    兔女孩从扶疏的花木间走来,她在暗流涌动的世界中淡然微笑,好像春天的一只蝴蝶飞过厮杀屠戮中的战场。K计划的第一批间谍,那个起初只有四十二人的班级,到后来只剩下八个,后来这些人都死了。所有的人都死了,只剩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