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3600000053

第53章 医疗卫生(4)

战国时期的庄子,把导引概括为养气和养形二者的结合。在《庄子·刻意》篇中,肯定了“导引术”是既包括吐故纳新的呼吸运动,又包括类似熊、鸟活动姿势的肢体运动,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病延年的目的。

西晋以后,有关“导引术”的书和图解不断出现,它的内容和名称也日益丰富。由“导引术”衍生出来的各种保健运动更是各具特色。人们现在熟知的太极拳、八段锦、十二段锦等,都是由此流传而来的。

华佗的五禽戏

“五禽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术,对体内的气血、身体的骨骼筋肉都很有好处,它是我国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而创章的。

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应该经常劳动和锻炼,但不能过度。运动助消化,使血脉流通,不生疾病。所以古代的仙人创造了‘导引’的功法。我也创造了一个方法,叫‘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通过做‘五禽戏’,使身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自然就会轻松,食欲也就随之增加。这样,疾病就会消除。”

吴普按照华佗的方法去做,果然效果很好,到90多岁时,也能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后世人据此受到启发,在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章并发展了多种流派的五禽戏。

五禽戏与现代体操的差别是有无气功,五禽戏是一种结合气功的肢体运动,而今天的体操则没有气功。经验证明,结合气功锻炼能有较显着的收效。

定心丸究竟是什么药丸

现在,“定心丸”一词常被人们用来形容起安心作用的人或事,但在古代,“定心丸”却是一种军队中的必备之药。

古代的战争激烈残酷,刀光剑影,一场激战下来,伤员很多。受了战伤,痛苦自不必言,那生死肉搏时的场景,足以使人胆战心惊。所以,要治好战伤有个起码的条件,首先要恢复心神安定。于是民间的医生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丸药,取名“定心丸”。

明朝末年茅元仪所辑的《武备志》中,记载一种定心丸的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份,母丁洋减半”,效果奇佳。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是一个大家都会用的词,用以表示一个人道德行为败坏到了极点。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砂、雄黄、礐石、慈石。在这五种药材中,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砂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

一般认为,所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砂、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具体的作法是:将这五种药材放置在坩埚之中,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之后产生的粉末,即是五毒的成药。此药涂抹患处,据说有相当的疗效。很显然,“五毒”之名虽然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说是五毒,却可以毒攻毒,最后却成了五味良药。

中药一词的由来

我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现存的传统医药典籍中却没有“中药”一词,而只有“本草”或“药”。那么,“中药”一词是何时才开始出现的呢?

这要从西医的传入说起。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方近代医学逐渐传入我国。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西药开始流入我国。传统医药和西药都是取材于自然界的天然物质。不过,传统医药在制法上落后于西药,基本上停留在生药阶段,导致传统医药在某些方面逊色于西药。

为了振兴祖国医药,许多有志之士远离祖国,漂洋过海,学习西医药。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西药教育。辛亥革命后,西药学教育在我国逐渐推广。

到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中西药相互鼎立和并存的局面。人们为了同西医、西药相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之为中医或汉医、中药或汉药。正是由于西药的传入,才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中药”一词。

中药缘何称本草

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一词经千百年的沿用,已有了特殊的含义,它已经成了所有中药材的统称。有些中药材是动物和矿物,为什么统称中药材为“本草”呢?

五代时期的韩保升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材统称为“本草”的公认的解释。

古代以“草”或“草本”作为植物的代称,而中药里又以植物药为主,所以说这样的解释是合情合理的。但若从药物的起源来看,认识还可再深入一步。

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某些动、植物的医疗功效。由于人类对植物接触最多,认识最早,起初寻找药物时只是在植物中进行,所以最初的药物只有植物。

《说文解字》中说:“药,治病草也,从草。”反映了最初只有植物药的状况。虽然,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动物药、矿物药,但这一概念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后世把药物称为“本草”。

中药史之最

(第一部)医学经典着作——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第一次出现的剂型——商代的药酒和汤液。

(第一部)药物学专着——先秦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中药麻醉剂——东汉末年着名的医学家华佗创制的麻沸散。

最古老的医方书——公元3世纪末的《五十二病方》。

(第一部)制药专书——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

(第一部)由国家颁发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专着——唐朝苏敬等人章成的《新修本草》。

最早的食品营养和食品治疗学专着——唐代孟诜章成的《食疗本草》。

第一家官办药局——1114年宋代开设的医药和剂局。

(第一部)中成药制剂手册——宋代成药配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现存的(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宋代的《图经本草》。

(第一部)饮食营养学专着——元朝忽思慧章着的《饮膳正要》。

最早记录提取生物碱(乌头碱)方法的书籍——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章着的《本草纲目拾遗》。

第一个设立药科班的学堂——1906年清朝的陆军医学堂。

我国最早的药匠

早在汉代,江宁就有“药匠”开始卖药了。宋朝《景定建康志》记述:“汉,李南……卖药自给,寿八十五。”李南便是见于史载最早以卖药为主的“药匠”。

《景定建康志》中记载,南宋时江宁府有官办药局3个,下属中药铺11家。元、明、清历代沿袭,并有所发展。被誉为全国四大药店中的汉口叶开泰、芜湖的张恒春等中药店,都是江宁上元人在明、清时期创建的。

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龙都之民善卖药。”江宁“药匠”最多,分布最广,名扬大江上下,盖源于湖熟——龙都一带。溯江西上至芜湖、九江、汉口,顺流而下到镇江、苏州、上海,从城市到县镇,都有江宁“药匠”从事药业。

据1931年3月20日《南京市国药业同业会第一届当选委员名册》中记载,南京市国药业同业会共有委员16人,其中13名是江宁人。据调查,南京市药材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老药工有80%以上是江宁“药匠”。

我国最早的官办药店

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诞生了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药店。

这第一家官办药店是王安石批准创建的。王安石在施行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很多病者缺医少药,甚至有人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

于是,有人提出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研制各种剂型成药,由国家专门出售,不许个人或其他部门私自制作;在瘟疫流行时,给百姓发放药剂。

这一建议非常适合当时的需要,王安石当即采纳并组织专门人员落实。不久,在京城开封便出现了“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它就是现代中药店的前身。

“太医局熟药所”成立后,既方便了病人,也为政府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许。所以,王安石变法未能成功,但“熟药所”的“生意”却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到宋徽宗崇宁2年(公元1103年),药所已增开到7所。几年后,5所“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2所更名为“医药和剂局”。与此同时,类似的药局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

宋代官办药局的组织结构相当完整,有专门人员监督成药的制造和出售,由专人管理药材的收购及检验,有人专门从事药物炮制配伍的研究工作。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当时的药局内,还建立了很多制度,如规定夜间要轮流值班,遇到急病如不立即卖药材,要给予“杖一百”的处罚,对陈损旧药要及时毁弃等。

同类推荐
  • 婚冠丧祭

    婚冠丧祭

    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并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晶。
  • 思想课堂-科技笔记

    思想课堂-科技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秦腔名家

    秦腔名家

    陕西地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我极赞同王绍猷先生的论点。他在《秦腔记闻》里对秦腔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他说:“考诸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上可为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之价值。”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闪光的金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闪光的金牌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闪光的金牌的动人故事。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热门推荐
  • 双灯记

    双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当代游侠消亡史

    当代游侠消亡史

    我叫杨东,这是属于我的当代江湖故事。因为一连串的意外和一个游侠一般的男人,我误打误的成为了一个演员。在那个武侠剧兴盛的年代里,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展开了属于我们的荧屏江湖故事。
  • 怜子心

    怜子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执厥中。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讲述白莲宗师一生的爱恨情仇。
  • 超级明星经纪人

    超级明星经纪人

    修真穿越者来到都市,凭借双手的异能,成为最牛B的明星经纪人,打造属于自己的明星!傲娇御姐,呆萌萝莉,成熟女神,想要变美吗?想要有钱吗?想要做明星吗?找哥直说啊!
  • 蜜婚宠妻顾少的心头宝

    蜜婚宠妻顾少的心头宝

    都知道顾家大少爷十分痴情,对小时候亲了那位自己的小姐,念念不忘结果突然冒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小魔王来,京城的姑娘咬牙切齿原以为自己有机会毕竟小时候的是小时候的人找不到那也便找不到了,自己可以趁虚而入,没想到……“老公,他们说我配不上你”“别听他们的,是我配不上你,宝贝我们生个孩子吧。”“……滚”“好嘞”当一层层马甲被褪去,人们才发现顾少放在心尖尖上的人也不好惹!!!会死的!!!
  • 后宫折花宿命

    后宫折花宿命

    我拿我的真元救了你,你不感激我就算了,居然还想休了我!简直太无耻了!你说你是皇帝?皇帝又怎么样!我还是妖怪呢!
  • 这个魔头不正常

    这个魔头不正常

    夏天开局就当上了魔界之主,诸天最强大反派,可他表示:“我只想做一个好人呐。”“可是他们都不相信我,还要组团来打我,我太难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本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合集成册。以大开本,大字体的形式出版。是合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方便查询的案头工具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品凰女

    一品凰女

    传言,王爷俊美迷人,不仅智谋超群,而且性格柔善,堪称全城男子膜拜的典范……而她,一朝苏醒,却对上他森冷的凤眸,还没来得及回神,就被强行灌下毒药!她抵死挣扎,却屡次被擒,捏着她的下巴,他嘴角扬起戏谑的笑意:鸾儿,你逃不掉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