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3600000058

第58章 天文历法(2)

在甲骨卜辞中,新星被称为大星,而“客星”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如《汉书·天文志》中记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这是公元前134年出现的一颗新星,也是中外史书均有记载的第一颗新星。

自商代至17世纪末,我国史书共记载了新星、超新星大约90颗左右,其中大约12颗属于超新星,这么丰富而又系统的超新星纪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我国史书所记载的新星、超新星中,最精彩的要算《宋会要》中的一段记载:“至和元年(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为太白,芒角四出,凡二十三日。”意思是说:有一颗客星出现在现今金牛座的区域,白天都能看到像金星那样的光芒,其亮度维持了23天。

银河的传说

夏夜的晴空,满天星斗,一道宽宽的银白色的朦胧光带横贯天宇,这就是“银河”。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织女耐不住神仙生活的寂寞,便偷偷地溜到人间,和勤劳的农夫牛郎结了婚,还生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这件事触怒了天宫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他们派来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可怜的牛郎挑着一对儿女,一直追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只一划,眼前就出现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把牛郎、织女分隔在河流两岸,这就是“银河”,又叫“天河”。

不过,他们坚贞的爱情最终还是感动了天帝,天帝同意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农历)夜晚见一次面。

可是,银河那么宽,过不去啊。这时,好心的喜鹊便都飞到银河上,翅膀连着翅膀,搭成一座美丽的鹊桥,让牛郎、织女踏着鹊桥相会。

古代太阳黑子的记载

清晨或者傍晚,当太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人们可以在太阳中看到一些暗黑色的、不规则的斑点,科学界把它称为“太阳黑子”。

公元前2000多年,我国就发现了太阳黑子的存在。我国古代神话说,太阳里有只三脚的乌鸦。从甲骨文到现代楷书,“日”字中都有那么短短的一横,就是表示这只“三足鸟”的存在的。所以,我国古代文学家又把太阳称为“金乌”或者“阳乌”。

《汉书·五行志》,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的一天,“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举世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而欧洲的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在800年后的公元807年。

事实上,在这以前,我国还有更早的黑子记载。在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中,就有“日中有跋乌”的叙述。跋乌,也就是黑子现象。

古代日食的记载

我国古代对于日食的最早记录是在《书经·胤征篇》中,据考证,这次日食大概发生于夏代仲康元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

在此后的古籍中,有关日食的记录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纪事就有5次。

在古书《诗经·小雅》中,也有日食纪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据考证,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

到了汉代时,古籍中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录日食发生的时间了,而是对日食时的太阳位置、起止时刻、见食时间、食分(即日面所食部分占整个日面的比例)以及日食初亏所起的方位等,也多有详细的记录。

在《汉书·五行志》中,就这么记载了一次发生在汉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公元前89年9月29日)的日食:“不尽如钩,在亢二度,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次日食食分很大,光亮的太阳圆面只剩下一个钩形了,食起于西北方向,这时太阳位于亢宿二度等。

据统计,仅春秋时代记载的日食就有37次,其中33次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靠的。如果从春秋时代起算到清乾隆年间为止,我国记录了大约有1000次左右,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了。

古籍中的飞碟

在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早就已经有了关于飞碟的记载。

在《梦溪笔谈》的“异事”卷中,沈括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嘉佑年间(公元11世纪)的奇事:“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处,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

有不少人认为,沈括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记述应当是可信的。何况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他的友人、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游金山寺》一诗作印证:“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有人进而认定,这首诗中所说的长江中的“火炬”肯定是UFO无疑。既然这位大诗人在镇江也亲眼见到了这种飞碟,镇江与扬州相距不远,只有一江之隔,不是相互可以印证吗·

此外,又有人考证,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上所记载的17种“异星”中,至少有5种是飞碟。之后,中国古代UFO记录真是可以用“不绝史书”来形容。如《汉书·天文志》中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二月甲申,晨有大星如月,有众星随而西行。”“阳朔……四年(公元前21年)闰月庚午,飞星大如缶,出西南,入斗下”……直到清代,这种记载实在多得无法一一列举。

何谓石氏星表

星表,是天文观测者长期观察后,将大量测得的恒星以坐标系统性的汇章而成的图表。

我国古代最早的星表是由战国时代的魏人石申(约在公元前4世纪)章制而成的,他章的《天文》一书共八卷,被后人誉为《石氏星经》。可惜至宋代后失传,还好在唐代《开元占经》中可看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并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宿距星和一百余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

依据岁差规律推算证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纪测定的,远比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纪章制的星表还早。

最早的天文学着作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着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着作。后人把这两部着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在《甘石星经》中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121个恒星的位置已经测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发现了它们的出没规律。相传石申着有《天文》八卷,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800个。

观星台的由来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观星台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建筑,高9.46米。观星台台体平面近于正方形,四壁有明显的收分,台基每边长16米余,台顶每边仅长8米余。在台顶北部,现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年)增建的小室,全台连同小室高度达到12.62米。台的北壁中部有一凹槽,槽底连接向北伸展的石圭,二者之间有36厘米长的间距。

石圭,俗称“量天尺”,圭座用砖砌筑,上铺设青石圭面,共铺青石36方,全长共计31.19米,宽53厘米。北高南低,北端高62厘米,南端仅高56厘米。圭石的厚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石面上刻有平行双股流水渠。

观星台的主要作用在于测量太阳的影长,即所谓“测景”(影)。但历代记载都称之为观星台,可见我国古代,观星和测影常常是互相配合的。

在近代,登封观星台屡遭破坏,石圭面上的青石也只剩下35方。抗日战争时,观星台建筑又遭日本侵略军炮火轰击,残损严重。现在这座古天文台已经修复,石圭面上散失的一方青石也已找回复原。

小谈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系统,天干也叫“十干”、“岁阳”,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文字符号的总称。地支也叫“十二支”、“岁阴”,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文字符号的总称。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干支纪法的发明者是谁?最早出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民间传说中说: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到处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的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的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那么,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在《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十天干的含义如下: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着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盏;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记可辨;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十天干又叫十母。

十二地支的含义如下: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开始萌芽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的意思,指阳气在上而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

卯是茂的意思,指万物生长繁茂;

辰是震的意思,指万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的意思,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的意思,指万物皆成有滋味;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之衰老;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指地上的万物,与太阳息息相关,因此,十二地支又叫十二子。

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办法是,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办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甲申年又称猴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猴。

西周春秋时期,开始有了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以午对马;《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以辰对龙。这都是与现在通行的对应关系完全相同的。

人们以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是因为受了上古动物图腾崇拜的影响,所以总是习惯于把各种自然现象与动物联系起来。在古代天文学上,就有孔雀、巨蛇、狐狸、狮子、天猫、蝎虎、飞马等星座名称。在同样的心理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标识那些抽象的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从而形成了十二地支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根据前些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可以推知,在战国时期,人们不但用干支纪月、纪日,而且已经开始直接用来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政府正式颁布法令通行干支纪年。

出现了干支纪年,将与之对应的十二样动物作为年的代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慢慢地,人们认为生在某年就肖(象)某动物,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十二生肖就这样形成了。

至迟到了南北朝时期,文献里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当时叙事述人每每称人的属相,如“东昏侯属猪”、“崔慧景属马”等等(《南齐书·五行志》)。

到了唐代,十二生肖更为流行,出现了将它作为纹饰的铜镜,有的墓葬中还出土了成套的十二生肖俑。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有的说,轩辕皇帝要选十二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托老鼠代为报名,但老鼠忘了,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有猫,猫从此成了老鼠的天敌。也有的说,某次动物比赛本身,最后剩下武艺高强的象、鼠、牛等十三位。老鼠钻进了象鼻,弄得大象狼狈而逃,于是十二生肖中没有大象,老鼠占了第一。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在中国汉代,人们就用十二地支配十二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十二生肖。人们先是用此法区分每天的十二时辰,后来发展到用此法纪年。王充的《论衡》中就记载了以十二禽兽配十二地支的方法。

子时(夜11~后半夜1点):在深夜时分,老鼠最活跃,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3点):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5点):寅字可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害怕的动物是百兽之王——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7点):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亮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9点):传说此时是群龙兴云行雨之时,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1点):据说蛇喜欢在此时利用青草掩护自己,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下午1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之时,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3点):据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5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吟,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7点):此时正是日落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9点):此时正是夜晚的开始,犬要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同类推荐
  • 温古知今

    温古知今

    2010年,一个权威智囊机构评选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荣登第一。温家宝每次在重要谈话上都会引经据典,使人眼前一亮,那些诗句无不闪耀着总理的博学和智慧,让我们追随那些诗句,再次感受那些经典诗句所散发出的无尽的魅力。《温古知今》辑录了温家宝总理在历次谈话中所引用的古语和古诗句,并追根溯源,加以评析,更有对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谈论当下问题的妙语点评,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饱含着大爱而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总理。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全书共收录来自多家高全国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2009年“中国(宝鸡)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所提交的论文和有关文章。
热门推荐
  • 妃同小可:妖孽个个太嚣张

    妃同小可:妖孽个个太嚣张

    什么?我不就是喝个酒么,咋就来到了鸟不拉屎的古代。还有没有天理了啊!虽然这里美男多多,但全都是腹黑的种啊!而天真单纯的我,被他们耍的团团转……老天爷,你放过我吧!我只想睡睡赖觉,耍耍美男啊!这点要求你都不同意吗?呜呜……
  • 特工王妃升职记

    特工王妃升职记

    卧底特工穿越唐朝,斗得过文武权臣,讨得好高冷太宗,平定得了江山社稷,城府后宫又如何,倾国倾城一帘幽梦。
  • 女主在线黑化

    女主在线黑化

    宋微光出嫁前,低调内敛。人人夸宋三姑娘是个懂事乖巧不惹事的闺秀。出嫁后。人人都说她心如蛇蝎,心狠手辣!宋微光冷冷的勾起唇角: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不坐实名头岂不是对不起各位了?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 带走王一博

    带走王一博

    带着一份炽热和真情实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生物天堂

    生物天堂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母上饶命

    母上饶命

    当一个当妈系统带你穿越到异世界,面对一切强者都如同自己的孩子。“叮,母神系统以开启,恭喜您获得母神光辉”…………
  • 至尊神王

    至尊神王

    龙组强者萧云飞重生异界,却成了浪荡公子哥,受尽鄙视。世间冷眼、群狼环伺,无法磨灭快意恩仇强者之心,传武道,融功法,逆天改命,任你宗门林立强者如云,我自有华夏神功傲绝异界。
  • 他和她的青春

    他和她的青春

    欢迎来到她的世界,这里不纯情。刘心沁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她过早地接触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世界的另一面没有她想象中的美好,初恋的女朋友脚踏两只船;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人自己又不喜欢,世间的残酷莫过于此。刘心沁开始适应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真是可怕,而人的适应能力更可怕。」她想。她逐步戴上了自己亲手打造的面具,穿上防护服,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可是她没有注意到:「爱若是病态,他愿意陪她一起疯狂。」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的书评支持。
  • 直播之打造史上字数最多的书

    直播之打造史上字数最多的书

    本书旨在,打造起点字数最多的书,本书旨在,打造一天更新500万的字数的书!(好吧,以上纯属扯淡……请各位闲得蛋疼的读者大大强势围观!)(嗯哪,就是这样~~~~)(看到的,请点击收藏,围观神话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