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1800000008

第8章 争锋篇(3)

县官本想来个下马威,杀杀王岩的锐气,没想到出师不利。马上又吟出上联:

王时王氏忘仕枉食;

王岩听罢,知道县官用谐音联向自己发难。想到这里抬头细看,只见县官戴一副厚厚的眼镜,顿时想到下联:

今世进士尽是镜士。

县官一听,很不是滋味,两个回合下来,不但没有使王岩出丑,反而被他戏耍。他皱着眉头苦想一阵,出了个自以为绝妙的上联:

霜降降霜霜冻孀妇双足冷;

王二戏官不假思索高声对道:

寒露露寒寒袭焊匠汗手热。

王岩针锋相对,对答如流,妙趣横生,才学不凡,弄得县官直冒冷汗,只好甘拜下风,打道回府。

解缙斗对

明洪武二十二年春天,解缙进京参加会试。明太祖朱元璋知道这位从江西来的矮个子进士,不但文才超群,而且从小就很会对对,于是经常宣他进宫,陪自己谈古说今,吟诗作对。

有些老臣见皇上宠爱新来的解缙,觉得很不服气,总想找机会煞煞他的威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纪纲。

纪纲是宫廷内锦衣卫的头头,为人阴险、毒辣,朝中不少文武官员对他又恨又怕。可是,解缙却不买他的账,甚至还经常顶撞地。因此,纪纲老羞成怒,多次想找机会侮辱解缙一番。

有一天,解缙与纪纲恰好同时参加一个宴会,纪纲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在席间摇头晃脑地吟出了两句:

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呷呷;

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趴趴。

纪钢是从侧面谩骂解缙长得矮小,又经常干涉他的事。解缙听了并不气恼,心想,何不趁机教训他一顿,也好替大家出口憋气。

于是,他离席踱到客厅中央,当着大家说:“纪大人刚才吟的对子确实不错,我这里也有一副好对子,特别是用在纪大人身上十分贴切。”说着就朗声念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纪纲听后,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好发作。他发誓,日后一定要找机会,重重地整整解缙。果然,后来解缙就是被纪纲用麻醉酒醉倒后,再被投入雪堆中冻死的,享年仅四十七岁。

半月依旧照乾坤

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刘凤诰进京应试,考中了第三名进士。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皇帝在放榜前,要亲自会见新科进士,并进行殿试,然后才以御笔,点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刘凤诰相貌平常,小时候贪玩伤了一只眼睛。殿试时,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相貌,心里有点不愉快,本想取消他的探花资格,但又怕被议论以貌取人。于是,特出一联,试试他的真才实学。

乾隆皇帝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听了,知是针对自己的相貌出联的,立即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皇帝听了,又惊又喜,因为下联的意境深远,说明刘凤诰不但有文才,而且更有抱负。顿时兴来,又以四方星辰为题,再出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马上对出: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皇帝心花怒放,喜上眉梢,欣然命笔,点他为探花。

梁启超对张之洞

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有一年,梁启超到广州投刺,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兴办新式书院,开展洋务运动。

梁启超锐意改良,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张之洞见投刺,落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大不高兴,于是出联斥难。联文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联文是: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门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湖北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本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为儒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

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才洞为之叹服不已。

乞丐对状元

明朝某地有个才子,自小家贫。但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时常挑灯夜读。终于学有所成,连试连捷,成了状元。

衣锦荣归之时,家中当然盖了座大房子。状元十分高兴,大排筵席,遍请亲友乡绅。席上,那状元回想自己的出身,兴致勃勃,挥笔写下一条上联:

解会状连中三元,五凤楼前朝圣主;

状元以此求下联,但谁也不敢对。一则这上联口气极大,二则是状元所出,对低了惹人耻笑,对高了又恐得罪状元。

状元索句不成,闷在家中。数天后,忽地仆人禀报有人上门对句。状元大喜,却见来人原来是个乞丐,状元心中不屑,信口说道:

奈何乞儿身世;

乞丐嘻嘻一笑,答道:

本是相公口才。

状元大奇,心想此人出口不凡,定必有真才实学。立刻请那人上座,奉上香茶及文房四宝。乞丐也不推,提笔写下:

嫖赌喝误此一生,十字街头喊老爹。

状元见下联虽然粗俗,但却十分工整,而且悔意溢于言表,便赠他白银三百两,助他脱离乞丐生涯。

联结姻缘

明朝时有一尚书,其女儿姣美贤淑。但已年华十八,仍待字闺中。尚书暗自为女儿的婚事着急,但又不能觅得门当户对,品学兼优之士。

和女儿商量之后,女儿出了一上联,贴在门外,能对者不论家势,招为夫婿。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此联一出,满城喧腾,很多人都争相来对,但没有一个能对出满意下联。转眼已经数月,仍没人能对上。

一天,忽然有个化子登门求对。旁观的人冷笑说:“化子也想癞蛤蟆吃天鹅肉。”

那化子冷笑一声,提笔写了一副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家丁连忙将下联呈给尚书及小姐看,二人皆拍案叫绝。问及何人所对,知是化子,尚书满心冷战。

小姐却说:“爹爹,此人虽然穷困潦倒,但满腹才气,他日必定飞黄腾达,爹爹乃堂堂尚书,不便食言,还是成全了女儿吧。”

尚书无奈,只好成就了姻缘。拜堂之日,化子表明身份,原来是新科状元,回乡途经此地,闻得尚书以联招亲,便乔装成化子一试,不想成就了美满姻缘。

联斥道士

明神宗时有个木匠,除了有好技术之外,还善于对句,人们笑称他为儒生。当他的名声越大之时,却招来一个道士的妒忌。那道士想了个鬼主意,便叫木匠到观中干活,乘机要他对句。

当木匠埋头苦干之时,那道士走来说道:

匠称儒匠,君子儒?小人儒?

木匠正在干活,本不想作答。但道士这上联实有挖苦之意,木匠便想教训一下这个道士,便缓缓答道:

人号道人,饿鬼道?畜牲道?

道士讨了没趣,木匠却担起工具走了。

为山河制联

陈细怪,清末湖北民间奇才。一次,他步行到黄州参加府试,“经竹港,过麻桥”,在巴河等渡船的时候,有几个正在等渡船的考生认出了他。这几个考生一嘀咕,便围着陈细怪,非要和他斗对联。

一个考生说:“陈先生,我们这里有个地名联,多少年来一直没人能续得出下联,今天幸会陈先生,务请你续个下联!”接着念道:

大崎山小崎山二山相连;

陈细怪听了,稍事沉吟,即手指巴河对道:

上巴河下巴河一河可通。

这上下巴河,都是巴河,上游称上巴河,下游称下巴河。陈细怪就地取材,信手拈来,以名川对名山,谈笑间即妙联山河之秀,说话时已然是舌笔生花,不由人不佩服!

渡船来了。在渡船上,又一个考生看见船老板头上长有疤子,又出了个地名联,要陈细怪续下联:

巴河疤哥摆巴渡;

陈细怪想起自己刚经过麻桥的时候,看见那里有个卖麻花的女人,脸上生有麻子,顿时灵机一动,对道:

麻桥麻姐卖麻花。

下了渡船之后,大家在长堤上往黄州走着,陈细怪见状,便也出了一个地名联要这几个考生对:

仙女散花浠水流来黄石;

这里的“仙女”,是今黄石市西塞山下的仙女庙。“散花”即今黄石对江的散花洲,相传为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周瑜获胜后吴王犒军处,又名吴王散花洲。

“浠水”今仍名浠水,它源发英霍,流经浠水县全境,出兰溪,入长江,过黄石,而后浪下三吴。“黄石”今仍名黄石。

陈细怪舌吐珠玑,珠串妙联,联中有联,一语双关,文辞俊美,逍遥自然,仿佛“仙女散花”的动人时刻,又重现人们眼前!

这几个考生此时只有赞叹佩服陈细怪的份儿,哪里还有文胆与陈细怪斗对联?因此,个个红着脸对不出来。

陈细怪笑着说道:“那就只好我自己出联自己对啰!”接着自续下联道:

观音扬叶回风吹到兰溪。

下联中的“观音”,指的是现在鄂州与黄州江面上的观音阁,此地古称按渡石,相传为伍子胥奔吴时的下船处。“扬叶”,指今鄂州境内的杨叶洲,每逢春江水涨之际,此处江涛滚滚,杨柳依依,煞是一派壮阔的泽国风光。

“回风”即今燕矶,古称回风矶。“兰溪”今仍名兰溪,为浠水县治下的所在,于燕矶隔江相对。

这下联对仗之工,文采之艳,神思之巧,似乎让人们于缥缈之间看见了观音菩萨手托净瓶,挥洒甘露,恩泽这一带黎民百姓的情形。

一考生听后,失口叹到:“哎!我怎么没想到呢?要是我想到了,这下联并难不住我呀!”

陈细怪瞄了一眼这个考生,问道:“你是哪个县的人?”

“黄冈县。”这个考生答道。

“好!就算你刚才没想到,现在,我再给你出个上联,你慢慢想个下联罢!”陈细怪接着念到:

土货未烧,黄缸(冈)虽大终无用。

这个考生一听,晓得陈细怪在嘲笑自己,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陈细怪把他比成是一个未进窑的黄泥巴水缸坯子!但他并无才气续联反嘲。

刁难李元度

三楚怪才陈细怪游馆到湖南平江,忽然想起大名鼎鼎的李元度就是这里人,便去拜访。

李元度刚辞官归隐在家,见陈细怪衣衫破旧来访,误以为不过是寻常的落魄文人,借拜访之名来讨几个路费的,未见得有什么真才实学。陈细怪见状,也误以为李元度门缝里窄看人,便冷笑一声,拂袖要走。

李元度一惊,心想:“噫!这人好骨气!”于是,他一把拉住陈细怪,请到家中款待酒饭。席间,李元度用筷子挟住一片笋子往口中送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妙对,要陈细怪对下联:

筷子夹笋,笋夹笋,老笋夹嫩笋;

陈细怪稍一想,便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送进嘴里嚼个不休,并不开口答对。李元度以为陈细怪对不出下联,便宽厚地一笑说:“莫急,你以后慢慢对吧。”

陈细怪赶紧将肉吞下肚里,答道:“我不是早就对出来了吗?”他指指嘴说:

嘴巴吃肉,肉吃肉,活肉吃死肉。

这一来,李元度对陈细怪大为佩服,硬留他住了好几天,天天在一起吟诗联对。陈细怪走的这天,李元度送了一程又一程。来到一处青山,但见云雾缥缈,景色很是迷人。

陈细怪问:“李先生,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呀?”

李元度答:“连云山。”

陈细怪重复着“连云山,连云山”,忽然,歪过头来对李元度说道:“李先生,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于是念道:

连云山上山云连;

李元度心里好笑:“这个对子小时候我舅父就考过我的,我答对‘踏水桥下桥踏水’,舅父还夸奖过我哩。”

正想脱口而出时,又发觉不行,陈细怪的“连云山上山云连”,反顺读都一样,我小时候对的这下联“踏水桥下桥踏水”,却只能顺读,不能倒念呀。李元度心里一急,越发对不出来。

陈细怪一笑,说道:“你莫急,慢慢对吧,什么时候对出了下联,寄到蕲州株林河给我看看就行了。”说罢拱手而别。

据说,李元度到死也没有对出下联来。

唐伯虎戏对陈白阳

明代画家陈道复,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号白阳山人,有一次,他与友人唐伯虎一起外出游玩,来到一座花园里,唐伯虎出对戏道: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庄子”在这里是一语双关,一是说庄园,一是说战国哲学家庄周。陈白阳看见墙上有无名氏题字,忽得一对句: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汉书”也是一语双关,一是说“汉子写的”,一是指汉族文字。

接着,他俩又到一座道观,道童用锅煮茶招待他们。唐伯虎又出对道: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观主);

陈白阳略加思索,对道: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师姑)。

说罢,两人抚掌大笑。

同类推荐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孤独大多数

    孤独大多数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话题兼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是天津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的以空中视角俯瞰天津的航拍纪录片,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形象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航拍系列题材纪录片之一。
热门推荐
  • 锁心之非你不可

    锁心之非你不可

    “权潇,我们的眼睛都不通透了”“白纸,清澈无痕,吸引了那些想要爱护纯洁的人,但是那些人却不知道,纯洁要想永久储藏,只能远观,当触碰了之后,就污染了原有的纯,即使他们知道这污染是来自他们自己,可是也无法忍受,只能抛弃。”“是啊,从此,白纸再也摆脱不了这些污渍而回到从前,不管愿不愿意只能带着这些污渍继续生活,而这些污渍却可以随意随心的再去寻找下一张白纸,如此反复。其实最苦的是白纸”有的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有的人,不是你想忘就能忘。、爱情,要么就纯美的如同神话,要么就残破之后的凤凰涅磐;当爱情来了,不要躲避,跟着它的脚步,苦也好,甜也罢,不需要停下。本文就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吧
  • 我穿越了我自己

    我穿越了我自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直到一天,白少棠发现自己穿越了,但意外的是穿越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于是,一场风骚而追逐自由的旅程开始了。这是一个自由抗争的故事。问,装逼打脸何时停;恨,故事曲折路难行。一誓向人,摧命毁运留真身。问,命运巧合为何存;恨,自己未来不由身。二誓向地,妖氛涤尽自由起。问,悲喜哀怒控自身;恨,台上大剧戏中人。三誓向天,故事未完人独行。唯,自由最高。论,送创造者称孤道寡,是谓千岁大总管。PS:取天问三誓改,做主角的座右铭。PS1:这是一个高举自由旗帜造反的故事。PS2:这是一个角色抗争作者和读者的故事。PS3:这也是一个沙雕故事,你就当真的看。书群567816022,欢迎大家加入
  • 落花饰

    落花饰

    她说,我只是个平凡人,一切与我何干?他说,浮名虚的,一切那么虚。沉浸于自己世界的两个人,如何相知相遇。
  • 天启一方

    天启一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混沌初开,一气始成。阴阳调和,四象更新。五行轮回,万物方生。如斯英雄,天启一方。
  • 封剑斩妖录

    封剑斩妖录

    一个莫名出现在妖界的奇怪少年,一柄插在剑池之中的古朴长剑。一人,一剑,却因巧合而相遇。且看少年如何仗剑天下,在这波澜壮阔的仙侠世界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每天知道点处理客户异议技巧

    每天知道点处理客户异议技巧

    在销售中,你要想提升你的销售业绩,就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攻心,正确处理客户异议,真正明白心理学对销售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成为销售行业中的一名佼佼者。
  •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

    “圣祖聪明雄断,威豪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赤炎四出,周旋险夷。扫东吴,平曹魏,翦辽东,荡西羌,南蛮荷担,北夷削迹,廓定四表,混一四海,其为功也大矣,而后煌煌大治区区十余年,创科举,开运河,通西域,经略辽海,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废丞相,定新制,修【大学】,议【汉律】,皆为后世所效,遂使中兴汉业,神武雄略,光迈百王,岂非神睿经纶,事当命世?”【三国志·圣祖本纪】陈寿“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今孤俱得之,何惧曹贼?今天下可卧而取之!”正值三国风云激荡之秋,在偏远的山林小城临沮,重生的刘子扬发出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手持三尺青锋,奋袂而起,率领一手创建的虎贲之师—赤炎军,为了夺回当世第一美人甄宓,与曹氏父子展开了跨度数十年的交锋,堪称三国版的特洛伊之战!QQ群:928631596
  • 筑林诀

    筑林诀

    纯良女儿,痴心男儿。自相逢,魂梦与君同。家仇国恨,儿女私情,当时心境不复。待到尘埃落定,仅丛花株柳之隔,竟已是天涯海角之别?“阿陌一生所愿,不过山林结庐。乱世已定,臣请辞去平远王,携妻远去山林,草庐结篱。”惟愿,筑万物为林,与君诀。
  • 虫掌乾坤

    虫掌乾坤

    (每天保底三更,上架后看情况加更)偶得虫皇,掌控天下万虫从此就连蚂蚁都有了难以想象的妙用那么蚂蚁究竟可以用来干嘛呢?踢球如何?什么球?自然是足球了然而,踢球只是副业,蚂蚁的任务是战斗!像蚂蚁一样去战斗,去战斗···从此蜈蚣,蟾蜍,毒蝎,毒蛊,毒蛇,一个个的要么倒在蚂蚁的脚下,要么死在蚂蚁的眼前,当然了最多的还是趴在蚂蚁的身上最后,再来屠龙若何?这最后也许讲的是一个屠龙的故事,而屠龙者也许是人或许是蚂蚁
  • 星辰变之十二叶华莲

    星辰变之十二叶华莲

    化华莲之身纵横星辰变。致敬我追的第一本小说《星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