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8400000014

第14章 “道”之真论

在关系哲学看来,研究物与物关系和谐(真)的,当属于认识论即狭义哲学;研究人与人关系和谐(善)的,当属于伦理学;研究人与物关系和谐(美)的,当属于美学。哲学作为真善美的统一,自然也是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统一。

前面我们已经将“道”还原为宇宙关系,接下来我们将立足于真善美三大关系的角度,梳理道哲学中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三者最终也统一于“道”。

道哲学中的两个“先天缺失”(即纯粹真知识的缺失、君权合理性的缺失)话题,将在本卷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增补——类似文物修复式的增补而非伪造。

——卷首小语

道哲学中的“真”论,即为道哲学中的认识论。按现代哲学术语,当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它们的研究对象都可以被描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都可以被描述为“真”,真即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将价值论归人“真”论,也是将价值论中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都作为“物”进行描述,着重描述价值客体之符合价值主体目的性的物与物关系的和谐。

至于道哲学纯粹之“真”的先天缺失,本章里将尽力予以修补。也即依据道哲学的现有主张,加进去关系哲学的思考方向,将先天缺失的“真”找回来。被找回来的“真”,因此成为道哲学应该有却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

一、“道”之本体论

道哲学的本体论有两大内容,一是关于“道”自身的本体论,二是关于全部存在的本体论。

(一)“道”自身的本体论

1.道的时间本质:道出现在所有个在之前

道“先天地生”,“象帝之先”,且“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出现的时间不仅比“天”早,甚至比创世纪的天“帝”还早。道哲学中的天“帝”甚至是“道”,同原始宗教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道同道路神崇拜之间的渊源关系即可佐证。在原始宗教背景中,天“帝”当属于创世纪者。由此而来的结论是,道出现的时间比创世纪者还要早。这样的一个矛盾,实际上是时间“二律背反”的朴素形式。

将上述观点还原到当代宇宙学背景中,则道出现的时间起点就是宇宙的时间起点。再依据“周行而不殆”句,则可推断道和宇宙全程同时。将宇宙转换为宇宙关系,则道和宇宙关系全程同时。时间,也因此成为道的本质规定。

2.道的关系本质:道是宇宙关系而非个在

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存在的本质是关系,存在的形式才是个在,所有的存在都是以个在的形式表达着关系的本质。道当然也不例外,“关系”也因此成为道的本质规定。

但事情远不止于此,否则道就成为一般的存在物了。道哲学中的“道”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道既能化生万物,又能“玄同”万物,自己却“独立而不改”,即不会将自己也变化为某一具体个在物。因而,道可以被描述为“道与全部存在之间的关系”。第二,道本身不是具体的“有”即个在,而只能是一般的“有”即存在,其存在形式却是“无”,此处的“无”即“非个在”即“关系”。尽管道是可以说出来的存在(道可道),但又不能像说某一具体个在那样地将它说出来(非常道)。

由此我们推断,道不是任一个在,就是宇宙关系自身。此时再结合道的“时间本质”,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道就是宇宙关系的时间形式或时间形式的宇宙关系。

如果从存在的角度看宇宙关系,则宇宙关系可描述为“全部存在之间的关系”,道则相应的表述为“全部存在之间的时间关系”。因为这里的“全部存在”,就是宇宙和宇宙关系本身。

3.道的时空性质:从太阴而出周行不殆

按照《老子》的说法,道从太阴而出,因大而逝,因逝而远,因远而返,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道的时间本质在这里同宇宙空间结合为道的时空特性:道和宇宙全程同时,且呈现为无限循环的时空过程。这正是《易经》哲学中的循环时空观在道哲学中的翻版。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道哲学中的循环时空观是相对于地球上的人而存在的,人成为循环时空的中心。第一,向前的时间箭头,是由“负阴抱阳”的空间方向规定着的,而“负阴抱阳”的空间方向来源于华夏祖先“坐北朝南”的空间定位。第二,古人对循环时空的认识,也来源于四季和昼夜更替的朴素观念,最终也是以地球上的人的生活为参照系的。它和现代宇宙背景中的循环时空观(宇宙爆炸收缩再爆炸再收缩)有着根本区别:前者是被人定义的循环时空,后者则是独立于人的循环时空。道作为被人污染了宇宙关系而非纯粹的宇宙关系,由此也可得到证明。

4.道的结构特性:玄之又玄而绵绵不绝

玄之又玄说明道是无形的,绵绵不绝说明道是连续和离散的统一。以上两点共同规定了道的结构或形式特性。

依笔者看来,“玄”的本意是黑色,延伸意为“无形”,因对象的黑色而不见形状。通过“玄之又玄”即不断抽象化和无形化的认识过程,就能到达“众妙之门”——宇宙间全部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都源于此。当然我们也就认识了道,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源泉。

即使道在化生为“一”之后,也依旧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且“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它“似或存”似乎不在(因为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因为化生万物),又能“玄同”万物将万物同化于无形。道从太阴而出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说明道的形状是连续的,在整个宇宙中连续着;“若存”意同“似或存”,说明道是无形的;“用之不勤”是说道化生万物永不穷尽。这样的状态被道哲学描述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所谓“恍惚”就是指“无形”之“有”,真实地但却无形地存在着。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此处“有”就是指由道化生的“一”,所以“有生于无”,此处“无”就是指无形的道。道本身就是“有”和“无”的统一。

5.道的无为本质:化生万物而不自生

将道的上述规定综合起来,就能推导出道的无为本质:化生万物而不自生。所谓“不自生”,是指道不为自己存在,不显现出自己的存在形态。倘若道也“自生”,那道就同时显现为个在,道也就不再是宇宙关系了。正因为道是宇宙关系、而非个在,所以道不“自生”。

万物皆源自于道。道化生万物,所以道“无不为”;但道因为不“自生”,所以道不为自己为即“无为”。道的“无为”和人的“无为”是不同的:前者是指道不为自己为,所以道对自己来说是“无为”;后者是指人在道外无为,人顺道而为,所以对道来说是“无为”——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什么。道的“无为”,决定了道不是个在;人的“无为”,则实现了人向自然的和谐。

正因为道的“无为”和不“自生”,所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的“无名”、“希言”和“弗居”等也因此而顺理成章。

(二)其他存在的本体论

1.道是一切存在的来源和本质

道化生万物,万物得道而生,顺道而久,失道而亡。转换为关系哲学的语法,就是万物因宇宙关系而存在,万物也只能是存在于宇宙关系之中。当存在获得具体的个在形式,即意味着它在宇宙关系中的某个具体层次上获得了一组个在关系(此即道哲学所说的“得道”)。其个在关系如能实现同宇宙关系的和谐(即道哲学所说的“顺道”),该个在就能长久。其个在关系如不能同宇宙关系实现和谐甚至产生冲突,最终会导致该个在关系的被解体(即道哲学所说的“失道”),该个在也就随之消亡。

道不仅是存在和存在者的来源——万物来源于道,也是存在和存在者的本质——道是万物的灵魂。所谓“道生之,德畜之”和“道者,万物之奥”,即是说道构成万物的本质规定。而“一阴一阳之谓道”和“万物负阴而抱阳”两句,则是上述观点的形象化说明——存在者不断“负阴抱阳”的过程,就是得道和守道的过程。

2.存在在关系的个在化中获得形式

从宇宙关系到具体的个在是需要转化过程的,它既是宇宙关系的个在化过程,也是个在获得其具体形式的过程,该过程被道哲学描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万物最终又能在道中同化于无形,即万物最终又能实现和道的统一与连续。转换成关系语法,则个在同宇宙之间是连续的和统一的。个在只是宇宙关系的偶然形式,个在作为关系也只是宇宙关系的某个偶然层次。

道哲学将存在的个在化描述为“道生之,德畜之”和“物形之,势成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获得个在化的内容。“道生之,德畜之”可以理解为:宇宙关系(即道)在个在层次上的积聚,德则是个在关系的完成形式——从宇宙关系中得到了个在关系。宇宙关系因此成为个在的本质和内容。第二个阶段获得个在化的形式。“物形之,势成之”中的“物”和“势”都属于个在的形式规定。

宇宙关系(即道)个在化为具体存在的过程,本身也是连续着的。这种连续的状态被描述为“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3.个在就它自身来说是完备的

但道哲学同时认为,个在就它自身来说是完备的,即每一个存在都是完整的存在。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说的就是存在者的完备性。

如果以人的角度来看,弯弯曲曲的东西总是不完满的,但如果就存在者自身来看,它也是完满的。人眼中的歪歪斜斜肯定是不直的,但就存在者自身来看也是直的。人眼中的坑坑注洼肯定是不盈满的,但就存在者自身来看却又是盈满的。人眼中破旧的东西肯定不是新的,但就存在者自身来看也是新的。

如结合下文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则个在的完备性命题可翻译为:所有的个在都是完整的“一”。人的“抱一”当理解为“以一观一”,以此个在观此个在,以自己观自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认识看到个在的完备性和自己的完备性,进而就能为对象物和自己守住“一”,守住全部存在者与自身的和谐。此时我们就已经进入到认识论话题了。至于有人将“曲则全”解释为“委屈就能保全”,也是将存在论误认为认识论和价值论了。

二、“道”之认识论

道哲学认识论集中体现了道哲学的逻辑智慧。整体逻辑构成了道哲学认识论的基础和观察方式,道哲学不走进客体对象的内部条分缕析;类比逻辑构成道哲学认识论的基本方法,并衍生出以一观一和以道观道的认识论命题;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建立起道哲学认识论中的推理关系,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得以贯通;否定逻辑决定了道哲学认识论的立场和目的,人向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道哲学的追求。

(一)以一观一,以道观道

为何要以一观一呢?因为德的准则就是“得一”,“一”就是任一存在者自己,得一就是存在者得到自己,也即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谐关系。这样的存在者当然也是完备的。你为了确保自己关于存在者的认识也是完备的——既无残缺也无多余,那就只能是以一观一也即“抱一”。

但是道作为“一”有其特殊性即“惟恍惟惚”,所以观道之人必须“惚兮恍兮”或“窈兮冥兮”,才能看到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即人只有将自己类比为道,使得具有道的“恍惚”特性,才可以在“恍惚”中观察到道中的象、物、精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人对道的运动规律(道之动)和道化生万物的规律(道之用)观察的结果。

至于人为何能做到以一观一?道哲学没有明说,但可推测出来。因为人本身也是“一”,且处在道、天、地、人这样一个连续统一的结构层次中。通过整体逻辑和类比逻辑,人就可以达成对万物乃至道本身的认识。

(二)以道观物,微妙玄通

道作为万物的来源和本质,当然也就成为道哲学认识论中的主要参照坐标,人的以道观物也就成为必然。以道观物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达成对万物的认识,描述存在者在道中的存在状态,二是达成对万物是否顺道而为的判断,为人的守道行为提供依据和借鉴。两者合称为“微妙玄通”,意即洞察到事物变化的细小、精妙、无形和相通于“道”,认识到万物在道中的连续和统一,并成为“善为道者”的行动指南。

与该命题相通或相近的命题有“玄德”(认识道的无形大德),“玄同”(认识万物能同化于无形之道)等。

将以道观物的诸多命题串联为一体的,是道哲学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和等命题,既有时间逻辑,也有空间逻辑。如“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则侧重于空间逻辑。如“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等,则侧重于时间逻辑。所有以道观物的命题,都在道哲学的时空结构中融合为一个整体。

(三)学益道损,至于无为

将人的肆意妄为移植到道哲学认识论中,即可得出“为学日益”的结论。如果你所学的是儒家的仁义之说的话,则意味着不仅其内容是一种“多”,而且是越学越多,离道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这样的学习——无论其内容和过程——都属于人的肆意妄为。

“为道日损”因此成为必然要求。将“人向自然和谐”的本体论命题移植到认识论中,就能得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命题。你在道中所“损”(即所抛弃)的,恰恰是在学中所“益”的内容。你将这一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就能认识到“无为”。

道哲学认识论本质上是一种趋向“无为”的认识论,这是由道行学的否定逻辑决定的,也是由当时社会现实决定的。

(四)知常、微明、知不知、不我知

道哲学认识论中的“知常”命题,可以看成是对整体逻辑的把握,所谓“知常”当理解为对道运行整体过程中的规律性和恒定性的认识。“微明”命题可以看成是对道运动过程中转折先机的预先把握,凡事物极必反,能洞察事物逆转前的细微变化就叫“微明”。“知不知”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否定逻辑,知自己有所不知,不仅属于“自知曰明”,更属于“病病”(即自我批评)。世人“不我知”是因为他们对道的“无知”,因为没有对道的认识,所以就不能理解我的主张。以上主张共同构成了对道哲学认识论的补充规定。

三、“道”之价值论

价值(作为关系)可描述为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和谐关系,价值的本质是价值客体符合价值主体的目的性关系。主体的目的作为一组关系,构成了价值内容;客体的合目的性作为一组关系,构成了价值载体。客体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客体,就在于其价值载体关系恰好承载了价值主体的价值内容关系。价值客体以自身的价值载体关系承载着主体的价值内容关系,并最终与价值主体实现了和谐统一关系,则该价值关系就得到了实现。因此,客体的价值是相对于主体人而言的,也只有人才有资格谈论价值话题。

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任何存在都是真善美三大关系的统一体,也是真善美三大价值的统一体。面对任何客体,主体可自由选择实现真善美三大价值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价值,也即主体可自由选择对待客体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态度——或以之为真、或以之为善、或以之为美。

以真善美三大价值相统一的观点考察道哲学的价值论,就能发现道哲学作为伦理实践哲学的本质特征,道哲学更多地关注伦理实践价值,也即善的价值。

(一)道哲学属于伦理实践哲学

下面我们将从道哲学的哲学关注、社会关注和价值核心三个方面,考察道哲学作为伦理实践哲学的本质。

1.哲学关注:人在宇宙关系中的时间量度

道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在宇宙关系(即道)中的命运问题,其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哲学第二矛盾,即人同宇宙关系和谐统一的关系矛盾。道,既是人同宇宙关系实现和谐统一的形式,也是人实现自身同宇宙关系相和谐统一的工具。顺道而为,人就实现了同道即宇宙关系的和谐,也就能实现人在宇宙关系中的长生与长久。

人在宇宙关系中的长生与长久,体现为主体所拥有的时间量度即寿命。

2.社会关注:伦理关系同宇宙关系的和谐

那么道哲学是不是追求人通过修炼而达至在宇宙关系中的长久目标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道教追求的目标而非道哲学追求的目标。人通过修炼行为达至长生目标,属于追求人体系统内的物与物关系的和谐,实现同宇宙关系间的和谐。

道哲学的本意是劝喻统治者同底层人民的和谐,主张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伦理关系,要效法道的无为特性,要效法水的善下特性。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最终要效法物与物之间的宇宙关系。伦理关系向宇宙关系的和谐,成为道哲学的社会关注,决定了道哲学作为实践伦理哲学的本质特征。

3.价值核心:和谐之价值关系的时间量度

或许人们会问,伦理关系向宇宙关系和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样的和谐又有什么价值呢?道哲学的回答是:为了人在宇宙关系中的长久和长生。一是国家、宗庙和社会的长久与长生,二是个人生命的长久与长生。

时间,因此成为道哲学价值论的核心,也成为道哲学的价值核心,成为个人(主要是指圣人和侯王们)、宗庙、国家和社会追求的价值核心。这样的一个价值核心,被后世统治者演绎为“长治久安”。

如追究其原因,可能既与远古人类的时间崇拜有关,也与宗法制度有关,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道的时间特性由此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二)道哲学价值论的具体观点

认识了道哲学伦理实践哲学的本质,就为进一步讨论道哲学价值论的具体观点准备了一个理论语境。下面,我们将讨论其中的七个主要观点(当然远不止于这些):利有用无,守弱用道,无为之益,损益相对,不欲以静,知止知行,无死地。其中前四个讨论客体价值的生产与保有(不减损),后三个讨论客体价值的消费与使用。

1.利有用无

《老子》第十一章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即利用事物的有形形式进行劳动,利用事物的无形空间作为使用功能。有形形式只是事物的物质存在形式,有形的物质才能成为劳动的对象物;无形空间才是事物的功用所在,也才是劳动的目的所在。概而言之,就是“利有用无”。“利”只是手段和过程而已,而“用”才是目的和宗旨。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事物的“利”和“用”都可以描述为客体之符合主体的目的性(即价值客体的价值)。两者有所不同的是:利,是价值关系的过程和形式;用,才是价值关系的内容和本质。

从道哲学的角度看,客体的物质形式关系与客体的价值功能关系融为一体,有和无也融为一体。进一步的结论是,无之道才是本质和内容,而有之物只是过程和形式。由此可证,道哲学价值论与道哲学的基本观点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2.守弱用道

《老子》第四十章说“弱者道之用”,意即只有处在柔弱状态和起始状态的道才可以为人所用(“道之用”)。为了用道,你就必须守弱。并在第七十六章强调“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内含有“能守弱者方能处上,处上者必然守弱”的结论。处上、守弱、用道,三个命题最终合而为一。

与守弱命题相呼应的还有守小、守初、守微等命题,套用《老子》的话说,四个命题(即守弱、守小、守初、守微)当是“同出而异名”,即同出于道“负阴抱阳”和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名称而已:或偏重干能量之弱,或偏重于体积之小,或偏重于时间之初,或偏重于形式之微。弱、小、初、微,都是事物运行的起始阶段,也是事物生命力最为旺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阶段,最终还是拥有时间价值最多的阶段,所以也就是道最具有利用价值的阶段。人如果能长期守在这一阶段,就能长期实现与道的和谐。

3.无为之益

《老子》在第四一!一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段话的本意是讲主体“习德”的方法。因为道(即宇宙关系)无处不在且无所不为,所以人也要向道学习,像道那样“至柔无为”。

如改从客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就能洞察出其中的价值论思想:因为道无所不在且无所不为,所以人的“教”与“为”都是多余的,反之人的“无为”对客体的价值是有“益”(不损害就是“益”)的。如果你坚持人的“教”与“为”,就会损害客体的价值。

4.损益相对

《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中提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一章的本意是说,尽管万物“负阴抱阳”,但并不意味着“阳”越多越好,而是顺道而为最好,因为事物的规律就是有时被减损反而会增益、被增益反而会减损。此为“损益相对”说的本意。

如果将此命题移植到价值论中,结论则是:价值客体的价值并不因为人的增益行为而增益,也不会因人的减损行为而减损,因为在《老子》看来,价值客体的价值大小及其增益和减损趋势,也不受人为的影响,而仅仅只受道的影响,被道即宇宙关系所规定。

最终的结论是:客体的价值虽然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但其价值量的大小则取决于道,并不受人为的影响。人对客体价值的损益行为,与客体价值最终的损益结果没有必然的关系,有时还会呈现为相反的结果。

5.不欲以静

《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主张通过客体的“无名之朴”,达成统治者“不欲以静”的个体价值,最终实现“天下自定”的社会价值。

朴因此成为客体的价值,这里的“无名之朴”当指道即宇宙关系,“朴”是道的客体价值。客体的朴向主体转化,即生成为主体的静,静则成为统治者的个人道德价值。统治者的静进一步向社会辐射,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定”,定因此成为全社会的政治价值。

与之相对立的是“欲”,欲不仅损害个体的道德价值,也会损害全社会的政治价值。而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消除“欲”,即能使侯王们“不欲”。“不欲以静”因此成为主体在伦理实践中直接消费“无名之朴”(即道)的价值所得,体现的是道本身的伦理价值。

至于道哲学中的伦理价值主张,则属于第十章《“道”之善论》的话题了。

6.知止知行

知止和知行均属于道哲学的认识价值。认识主体消费的内容是客体所承载的道的知识(即知),认识主体在消费中获得的价值则是该知识对伦理行为的指导意义(即止或行)。

《老子》在第三十二章和第四十四章中谈到知止,其中第三十二章中“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不殆”句,王张事物被道所规定,事物被道所规定处即为事物的界限,面对界限顺道而为者当知而后止。这就好比河堤规定着水流一样,河堤之内,水当知堤坝而后止。本章中的“知止”是从道同万物相和谐的关系中推定出来的,属于知“道”而后止。

四十四章中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句,则是先基于主体在认识上的“知”之得(即“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进而提出主体在实践行为中的“止”行。因而属于知“德”而后止。

综合以上两点,道和德都要求主体“知”而后“止”。

《老子》在三十三章和六十五章中间接地谈到知行。其中第三十三章中的“自知、自胜、知足”谈到了“知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自己、第二阶段是战胜自己,第三阶段是要知道满足。第六十五章则重点谈到了“稽式”,也即顺道而为的法则。

止和行都是为了实现同道即宇宙关系的和谐,差别就是一为消极和谐,一为积极和谐。其前提都是“知”,都必须以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为基础。

7.无死地

在道哲学看来,道还可以帮助主体获得应对客体世界威胁的彻底自由,即“无死地”(见第五十章)。需要说明的是,道哲学所描述的“无死地”只能算是一种审美意象,所谓“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的神奇景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而它所主张的内容也只能算是道相对于主体的审美价值。

至于道哲学中的其他审美价值主张,属于第十一章《“道”之美论》的话题了。

同类推荐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本书上篇按照学派分别论述中国哲学大师对人生的理解: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法家崇尚规则,佛教崇尚空灵。在中国人的眼里,人虽然也是动物,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即人有道德心。而动物没有。中国人把人性分成善与恶两方面,诸子百家就人活着是为了惩恶还是扬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管是惩恶还是扬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德心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道家、墨家和佛教也是如此。下篇按照年代顺序合科学逻辑地展开论述西方哲学大师不同的人生观:古希腊崇尚理性,中世纪崇尚灵魂,文艺复兴崇尚肉欲,近代崇尚自由,现代则崇尚人文关怀。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经历颇丰,从翩翩公子,到老师,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门,可以说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传奇。弘一法师讲佛学结合实际,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他讲佛学,不仅是叫我们如何学佛、做佛,也教我们如何做人。愿更多的人们,从书中进一步认识法师,于惕历自省之余获得一份清明。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磨牙小相公:诱人妖女

    磨牙小相公:诱人妖女

    天降大任于妖女也,必先啃男人之骨血,强男人之身体,磨男人之心智,占男人之钱财。谁知半路杀出个柳下惠,任由她气他,恼他,骂他,咬他,他都无动于衷。不仅如此,她还倒贴一耙,陪了清白又折功力。而他的脸上却始终挂着偷腥得手的欠扁笑容。他会说,夜儿,你越是恨我就表示你越爱我,乖乖的,不要反抗了,躲到我怀里来,到时候人是你的,钱也是你的……好吧,既然都自动送上门来了,不要那是傻子。
  • 宇宙修真者

    宇宙修真者

    浩翰而神秘的原始宇宙、掌控者那毁天灭地的威能。神界的众多强大种族、让人向往的仙界和魔界。仙与魔的永恒之恋、遭神妒而被封印的月之女神。凡间的东方修仙者和西方古老的魔法师。奇异穿越的地球旅行、爱恨情仇的人生之路。《宇宙修真者》带您走进奥妙无边的奇幻之旅!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乂市

    乂市

    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由于那天是全球生物的末日所以没人记得那天所有的人也都不敢想起那天。。那天,一场被人们名为末日元素的大雪,同时落在了地球上的每个地区,整个地球被暴风雪连下一年。这一年不单只没有太阳,落在地面的雪粒也都慢慢变成细菌。被这细菌感染的生物,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 大空劫

    大空劫

    天地大变,修道之路何其漫漫!大劫重重,远看仙圣奇谭。吴珺在世间沉浮,追寻这世界的真相,只是那一个个真相越来越远。
  • 玄无崖

    玄无崖

    ”剑道,日月,乾坤,唯有日月变化,才有乾坤,剑道便由此而来“他,本是剑宗之子,不料却出生后便被玄武门夺去,完成其复活计划。后被安插在剑宗,杀兄弑父,名震江湖,正当他逐渐知道自己的身世时,却发现一个惊天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 神女重生:撩上冷面师尊

    神女重生:撩上冷面师尊

    【师徒文前宠后虐结局甜】她丑陋,她废材,她无能……她唯一的美好,便是遇见了他,而她前世今生最大孽,却是做了他的徒弟。她对他,爱了一生恋了一世,到头来,她只是他的替代品。然而当她心如死灰,这一切却非她所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作为人文社“有价值阅读”丛书系列之一,选录冯骥才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体现冯骥才的整体创作风貌。篇目包括,短篇:胡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楼顶上的歌手、雕花烟斗、老夫老妻、炮打双灯、苏七块、酒婆、张大力、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认牙、死鸟、小杨月楼义结李金,中篇:神鞭,以及部分代表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