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2400000010

第10章 刺痛心目的唐山震后景象

这是一个丁字路口。

一位穿着上衣有四个口袋草绿军装的年轻军人,腰里扎着咖啡色的人造革腰带,右肩左斜地挎着一只手枪,手里还拿着一只小红旗,挽着裤脚,一身泥水。他站在直行方向的路中间,挥动手中的小旗指挥车辆向左转。我们下车向他讲明来意,并出示了我们的介绍信,“老呔儿”又说他家就在市里住,他才同意我们进去并且说,不是不让进去,是因为里面太脏。开始我们对这个“脏”字都不理解,但后来的经历使我明白他说的脏是什么意思了。

地震的时候抑或震后下雨,据当地人说,29号下雨。30号晴。是夜天空晴朗,空气却不清新。

挥别解放军同志,继续向里走。不远,一条裂缝横贯马路,路面发生隆起和凹陷,最宽的地方约一米,张师傅不敢过,怕车轮陷在里面。我们让张师傅用车灯照着,下车去看。走到裂缝处用手电筒向裂缝里照,有些地方黑黢黢的,似乎深不可测。小型越野车辆的轮子太小,肯定过不去,幸亏我们开的是大型货车,轮子大。我们一个人在车头前引导,张师傅小心翼翼不断变换着车身的方向,左前轮先轻轻滑入裂缝,加油驶出裂缝,再将右前轮缓缓驶入裂缝,照此,再将左右后轮驶过裂缝。以后我们才知道,这就是此次大地震主干断裂造成的地表裂缝。

此时我并没有感觉到了极震区,因为还处在城市的边缘,在天空的微弱星光的映衬下,隐约可看到倾斜的电线杆,低垂的路灯和似乎伸向地面的电线。“老呔儿”告诉我们进入了市区,但却听不到声响,整个城市一片漆黑,死一般沉寂。这时我突然感觉到一阵恐惧,意识到我们进入了受灾严重的城市。

走了不远,路两边出现了尸体,几个一排地放在一起,离尸体不远,出现了用棍子斜撑着或塑料布、或床单、或席子的小棚子,三三两两的人坐在棚子下面。坐在棚子下的人,目光呆痴,似乎都麻木了。看来他们不一定是一家人,而只是街坊邻居。那些尸体几乎都用塑料布、床单或凉席从头到脚包裹着,脖子处、腰部、膝盖处和脚腕处都用各种绳带、布条捆扎着,两只手也同时被捆在腰部。

难怪那位解放军干部说里边很“脏”呢。七月的北方正值盛夏,加之震后天雨,高温高湿、腐尸、蚊蝇、遍地的生活物品……怎一个“脏”字了得。

不幸在那时是家家都有,人人都有的平常事了,相互见面第一句话是“你家死了几口?”人们的眼里已经看不到眼泪,叙述那难忘瞬间的语调也很平静,只是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老呔儿”们的话语中少见他们惯有的爽朗和诙谐,更多的是欲说还休的无奈。“老呔儿”找不到自己的家

街道两旁的房屋都倒塌了,本来就不宽的路变得更窄了。走着走着,“老呔儿”也不认识路了,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来的路上他还滔滔不绝,现在却默默不语,两眼只盯着车窗外的景象,也许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似乎隐约感到家里发生什么。

走到一个较为宽敞的路口,“老呔儿”说,我家就在这附近,你们等我,我先过去看看。

整个城市一片寂静,一片漆黑,但我们的车灯前总有人影出现,可以想像整个城市几乎无人入眠。

看到我们是外地车,有人围了过来,问我们是不是救援人员。

有两位年轻姑娘,一位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朝我们走过来。告诉我们她俩是卫校的护士,怀里的孩子是卫校接生的,孩子的母亲已遇难,她们把孩子抱出来,希望我们能收留这个孩子。那时我不到20岁,不知道这种事儿该如何办,老霍和张师傅都40多岁了,他俩对两位姑娘说,我们是来唐山执行任务的,不回家,而且我们也没有吃的东西,无法养活这个孩子。后来那两位姑娘抱着婴儿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老呔儿”终于回来了。只说了一句“不找了,咱们走吧!”看着他一脸的汗水,不安的表情,我们心中充满不祥的感觉,但什么也不敢问。过了一会儿他才说,他家住在一个胡同里,倒塌的房屋把街区的所有胡同都抹平了,人也生死不明。倒是碰到了一个邻居,可人家也说不清他家的情况。

“老呔儿”叹了口气说:“走吧,我带你们去找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

毕竟是当地人,虽然城市、街道已面目全非,“老呔儿”凭着记忆,依靠车灯的照耀带我们一路找去。

路边停着几辆大客车,车窗透出微弱的煤油灯光,一辆大客车车体上挂着的红色条幅,上写着“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我们心中一阵喜悦,赶紧下车跑向挂着条幅的大客车。

大客车的小桌上摆着一盏马灯,昏暗微弱的灯光里坐着几个人,我们递上介绍信并说明来意。对方接过信看了一下略带苦笑地说:“我们是唐山市革委会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只负责市区内的救灾工作,你们是不是到地区革委会去联系一下?”

人们现在更需要的是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而不是我们携带的地震仪。

“老呔儿”又带我们去找地区革委会。

车灯的照耀下,一路的景象几乎完全一样,一个小棚子里坐着几个目光呆滞的人,这些人似乎也不都是一家人,小棚子旁放着一排包裹好的尸体。一路走下去,都是这样的景象。路边摆满了尸体,我们只好睡在车上

在“老呔儿”的指挥下,车子拐上了一条更加漆黑的路,这条路还比较宽,但路边四处摆放着尸体,也没有人和小棚子。正在纳闷儿,进去不多远,车灯照亮处,一大堆建筑物废墟上摆满了尸体,估摸着有上千具,是白天集中摆放在这里的。张师傅嘴里嘟囔着“不找了,不找了。”说着就向后倒车,退回到进来的路口处。

路边被倒塌的房屋占了一多半的人行道上被小棚子和尸体占满了,我们只好睡在车上。

此刻凌晨3时许,距地震发生46个小时。我们终于知道自己已身处极震区

5时许,我在睡梦中被轰轰隆隆的声音吵醒,草绿色的解放牌军车挤满了道路,满街都是活动的人群,交通已经完全堵塞。一问是救援部队到达了唐山市。

一辆解放军的宣传车开了过来,高音喇叭里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慰问电:“……我国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这时我们才明白自己已身处极震区。离开家时,我们只是从国家地震局发来的电文上知道震中是在一个县城附近,没想到地震摧毁的是这样大的一个城市,而不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或村落。同来的人只有老霍到过邢台地震灾区,但是像这样的景象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天亮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汽车尾气和莫名的腐烂气味儿。举目望去,除了远处一个小山(好像叫凤凰山)的另一边有些楼房还在,整个城市竟可以毫无障碍地一览无余。那时唐山的房子主要以平房为主,几乎全部倒塌,只有一片一片隆起的废墟可依稀分辨出原来街区的轮廓。或许是为了救人,或许是为了到倒塌的房子里去找什么东西,从道路向废墟深处挖了很多像战壕一样的沟,使得那现场看起来更像战场。

解放军宣传车上的大喇叭里不时的在广播着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令,因道路边的狭窄,交通严重堵塞,为了让城里的机动车辆迅速驶出市区,号召市民将尸体集中到指定的区域。

路边有个游泳池,池子里的水只剩了一半,颜色已经发绿,不断有人用绳子拴着水桶提取池子里的水,也不知他们是拿去洗浴还是饮用,真替他们担心。那时我们还有少半桶消防车给的清水,我们几个在一起说,就是再渴也不能喝这种水。

街上还有孔雀和猴子,据说那是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

那时食物和清洁饮用水是最急需的东西,因为是暑期,衣物还显得不那么重要。

紧靠路边的土坡上有栋居民楼,没有全部倒塌,底层还在,从楼头可以看到底层的顶部有三层水泥预制板摞在一起,上两层已经不见了,看来这栋楼原来有三至四层。我们的车停在楼头的坡下,离那个楼约有五六米远。突然,张师傅从驾驶室伸出头来手指着那栋居民楼朝后面车厢上喊:“小侯,你看那里!”抬眼望去,在摞起来的预制板中间夹着一条大人的腿,大腿往上的部位看不见,压在预制板里面。

可以想像,这时唐山所有倒塌的建筑物下有多少这样的情景。

解放军的救援车队也和我们并排着时走时停。有人从后面偷偷揭开盖在军车上的篷布,发现车上装的是帐篷和食品,就开始一哄而上,抢夺物品。

我不想说这些人是强盗或是流氓,人到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有些行为是可以原谅的,但他们的哄抢行为的确让我有些愤怒。解放军战士发现后下车与他们发生了争执,毕竟一个车上只有两名战士,阻挡不住这些灾民,还是被抢走了部分物资。

路上的人们匆匆来去,目光不断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各式各样,有些是崭新的,有些穿在身上极不合体,甚至性别特征相反。

车又停下来了。路旁有个倒塌的小店铺,门窗歪斜地立着。一个只穿着小裤衩,一只脚穿着拖鞋,另一只脚趿拉着一只大人的布鞋的小男孩走过来,伸头向歪斜的门里看了一下,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钻进去很快又出来了,手里提着一袋子东西,是透明塑料袋包装,好像是炒面。小家伙出门就跑,被一个迎面来的老头看见了。老头压低嗓音喊了一声“干什么?放下!”小孩胆怯地望着老头,慢慢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身跑掉了。老头见小孩跑远了,又四下张望了一下,俯身提起那袋炒面,慢慢地走了。我原以为老头是这个店铺的主人,但他那四下张望的惊慌动作和眼神否定了我的善良。我当时想,这老家伙真不是个东西。

同类推荐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OlympicGames,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 今生经视,相伴相知

    今生经视,相伴相知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该频道人物专访栏目《程程访问》的部分精彩篇章。程程是浙江观众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一位资深主持,年轻时就是许多人追逐的偶像,现在是这档知名栏目的主访人。她访问的对象大多是某一时期与热点事件紧密相关的国内精英人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演艺、学术各行各界。程程的人物访问,既知性又个性。有人称她的访谈在温婉细腻中不乏深沉透彻,在蜻蜓点水处不失机敏话锋。而且在处理人物信息时重视挖掘事件人物的内心故事、切身感受,善于以事件人物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来温暖、烛照、激励更多人的心灵。这也使开播仅一年的《程程访问》,在观众中迅速赢得很大的影响和很好的口碑,成为一档很有市场号召力的名牌栏目。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 社会发展的逻辑

    社会发展的逻辑

    本书包括了“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古代社会:权力支配型社会”、“近现代社会:资本支配型社会”、“未来社会:超越资本支配型社会”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本书由章笑刀编著。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热门推荐
  • 魂兵将

    魂兵将

    乱世当起,家族被灭,流武也被乱军杀死。然而死亡并未意味着结束,流武重回五年前。此时距离乱世还有三年的时间。就让我们看看流武是否能够力挽狂澜,阻止灭门惨案的发生。
  • 习惯挣扎

    习惯挣扎

    只有习惯了挣扎的人,内心才能变得平和。这是一部全景式描绘周远程工作生活的作品。里面有许多鲜艳的故事。
  • 百味物语

    百味物语

    生活中,可有一种味道让你念念不忘?或许念念不忘的是一个人,一段往事,一件物品?当香味传出,那些封存已久的故事,就会一点一滴重现。一起品尝吧,这正是属于我们的,酸甜苦辣交织的百味人生。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TFBOYS之女主保卫战

    TFBOYS之女主保卫战

    啥子,看个女配逆袭小说也能穿越!?还是过气的女主身上!?看了那么多女配逆袭的书有毛用!?系统你给我出来,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行,穿不回去,本小姐就好好陪你们玩!丫丫的,女主不发威,女配都来逆袭了,看我不把你们打回女二的位置上去!!(这篇文章字数较少,完结较早,所以……就没有所以啦~就当我懒……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勋鹿之初夏

    勋鹿之初夏

    他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这种事,可是这种事却偏偏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堂堂总裁一见钟情的居然是一个小职员,况且还是一个男的。某男:“我不是同性恋啊,你走开”!!某总裁:“没事,我可以把你扳弯的嘛,于是之后某总裁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追“妻”之旅……
  • 田园辣妻:货郎相公掌心宝

    田园辣妻:货郎相公掌心宝

    意外穿越,沈秋成了货郎家的小媳妇,病母幼弟,家徒四壁,还有时不时蹦出来的奇葩亲戚打秋风。要想生活过的去,发家致富是必须,沈秋撸起袖子做肥皂,开铺子,小日子过的风生水起。
  • 我终是等不到那束光

    我终是等不到那束光

    “秦逸,这次就罚你再也见不到我……”是什么可以把一个脾气有点暴躁的人磨得一点脾气都没有,是什么让她变得那么温柔……黑暗里待久了就不会渴望光明和救赎.
  • 冰火神王

    冰火神王

    这里是冰与火的世界。冰与火的故事在这里演绎。冰与火之歌在这里奏响。苏炀。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却是响彻了整个冰火大陆
  • 再战世界之巅

    再战世界之巅

    一代战神污渍退役!被无数职业选手都奉为偶像的天才AD终究陨落?无一S赛冠军终究被人诟病?退役,只是身体的因素。实力,终究还是顶尖!休息一年,然后回来!看第一AD污渍再战世界之巅,登顶荣耀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