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33500000013

第13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2)

列车继续前行。铁桥连着隧道,悬崖连着深渊,白云从峭壁中飘过,山鹰从岩缝中飞越……我们饶有兴趣地数起来,究竟有多少条隧道,有多少座铁桥,1、2、3,10、20、30,100、200、300……竟然多得数不过来。最后只好请教列车长。他告诉我们,整条成昆铁路共有429座隧道,991座铁桥,隧道与铁桥总长400多公里,占铁路全长1100公里的四成多。其中,3000米以上的特大隧道铁桥就有9座。坐落在悬崖之中的大田菁特大桥就长达1207米,位于沙马拉达的隧道长达6383米,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隧道。全线共有126个车站,不少车站就坐落在隧道口或者桥梁上。一条并不算太长的铁路,竟有如此多隧道、桥梁,这难道不是世界一绝吗?

更奇特的还在后面。我们正凭窗远眺,忽然,在列车正下方的渊底,有一列小积木般的火车,正从悬崖中钻出来,立马又跨上一座也像小积木的铁桥。"怎么回事?"我们惊呼起来。列车长走过来,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上方:"你们再看看这儿。""哟!"不知谁大声叫起来,"上面还有一列!"我们循声看去,果然在直耸云天的高山边上,也有一列小积木般的火车在盘旋。"这难道是盘山铁路?"我不由得疑惑起来。"对了,你真聪明。"列车长说,"只有在高原转到盆地的地形上修建的铁路才有这种情景。你想想,列车不可能从几千米高的云贵高原一下子直泻到海拔平面的四川平原,就只能这样兜圈子了。例如,白果与越西车站之间,虽然直线距离只有8公里,但由于两站海拔高度相差近200米,就必须建造一条马蹄型的拓展线,螺旋式地转两个半圆,形成三层铁路同过一个村庄的奇观。"这回我们可真是叹为观止了,盘山公路看过不少,但盘山铁路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难道不是又一个世界一绝吗?

不用我多说,你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修建这条铁路是何等艰巨,何等卓绝。铁路北起四川成都,从川西平原出发,傍峨嵋山麓东下,逆汹涌的大渡河转牛日河而上,攀越崎岖连绵的大小凉山,通过海拔2300米的岷江与雅砻江的沙马拉达分水岭,连接攀枝花矿区,再溯龙口刑江上爬滇中高原,穿越滇池地区的丘陵和淤泥地带止于昆明。经过了汉、藏、白、傣、傈僳等多个民族聚居地。由于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沿途充满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山体滑坡、岩溶岩灼、有害气体等多种恶劣地质,不少地名为"一线天"、"天下第一柱"、"世上无双壁"等,足见其险峻程度。这些情景,令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名句。可以说,这是一条在险山恶水中穿肠过肚,从大山腹部里"掏"出来的铁路。偏偏这么一条奇伟的铁路,又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到1970年间修建。那时,不但我国的铁路技术十分落后,而且还受到不少人为的干扰。然而,在吕正操、宋维栻等将军的带领下,30万铁道兵战士和民工5年日夜奋战,钻山破洞,跨江踏桥,硬是用一锹一铲把它敲打出来。

思索间,又一道闪亮的风景线映入眼帘。在远处山峦上,一字型地排着几十座垒得圆圆的坟墓,墓前立着方正的石碑,而且每穿出一个隧道口,都看到远处山脊上,又是一排坟墓。如是连绵不断,从昆明直铺到成都。当年的铁道兵战士不但亲手创造了世界奇迹,也给大山留下了血肉之躯,令山山肃立、水水呜咽。据说,整个工程牺牲的战士达1000多人,平均每公里牺牲1人,甚为壮烈。老百姓说,"这里每一根枕木都是一座墓碑,每一座桥墩都埋着战士的忠骨。"

我的眼眶里早已充满了泪水,我的双手紧紧扳着外面结着冰块的窗舷,手心攥满了汗……

(发表于2007年6月2日《南方日报》)

外一篇:成昆铁路线上的奇特镜头

在《山水铭记英魂》一文中提到的同一次行程中,我还看到两个与之大径相违的奇特镜头,始终萦绕在心,不吐謂之不快,仅以记之。

其一:行程那天是1992年4月30日下午,第二天便是五一节。当火车驶离昆明,很快就进入隧道。一进隧道,除了外面一片漆黑,还感到格外闷热。那时候还没有空调车,车箱窄,旅客拥挤,连过道上、厕所便全堆满了临时上落的人,大大小小的包裹乱七八糟的摆放着,汗味、烟草味混合着杂七杂八的气味直呛鼻际。没坐一会,便感到身上热烘烘的,让人难受极了。

每节座位的顶部安装着一把几寸的风扇,看样子是摇头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顶扇都歪着身子硬邦邦的,一动也不动。

旅客们很快便吵吵嚷嚷起来:"风扇都坏掉了?怎么都没开?""列车长跑哪里了?没人值班的吗?"

吵嚷声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用铁器敲打着车窗。乘务员这才钻出来,满脸堆笑地说:"各位旅客请安静!风扇没坏!"

"那为什么不开开?快成烤猪了。"

"不是不开,是上面不给开。"

"什么道理?"旅客全给激怒了,"是哪个官?列车长吗?把他揪出来,看他敢不敢?"

乘务员慌了,说:"不是列车长,是铁道部有规定,五月份以后才能开风扇。"

旅客们这才明白,便说:"原来如此,那现在离五月份没几个小时了,提前开开得了。"

"那可不行!"乘务员斩钉截铁地说,"执行铁道部的制度绝不能有半点走样!"

车厢里一下子炸开了:"真搞笑,这么一件小事竟要铁道部管,铁道部闲得发慌了?""真他妈的死板!就不会变通变通?""铁道部哪知道得那么细,开不就得了?""还把旅客当人看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热死了人还负不负责?"……

然而,尽管车厢里一直吵个不停,风扇始终归然不动。等到人们吵累了,闹够了,抵御不了旅途的疲劳,开始昏昏欲睡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让一股丝丝的凉风悄悄地搜索着衣袖,顿时浑身上下都透满了舒服。人们惊喜地睁开眼睛:"风扇开了!"正想从心里感谢一番,谁知道一看表:12时0分0秒!还是得老老实实地等到五月份。幸亏今天是30号,要是早几天,就得给焖死。

多年来,人们常说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议论铁路系统的种种不是,包括高铁的追尾事件。其实,从那小小的风扇一事起,就已见端倪。问题在于能不能引起人们尤其是行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其二:列车穿过环山铁路,终于下降到成都平原,车窗外一片绿油油的田园风光,田畴小路四通八达地穿过村庄树林。

正当我们欣赏着这幅画卷,突然间,前面的窗口处闪过一道白光,我们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大的包裹从窗口往外扔出去。"有行李丢了!"同行正要大声呼喊,突然,又有一个大包裹被扔了出去。还来不及细看,只见越来越多的车厢,都有人往外扔包裹。一包,两包,五包,十包,二十,三十,五十……怎么回事?我们正在纳闷,有人指着窗外说:"哟!全是人!"果然,随着快速奔跑的节奏,看到靠近火车的路边、田基上,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显然,他们各是有目标地对着某一节车厢,当包裹扔下去时,立刻接住就跑,整个田间仿若蚁行蛇爬,接包者摩肩接踵,比比皆是,车上车下就像是一个繁忙不堪的接送大工场和源源不断的流水生产线,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到差不多回复平静时,我大致算了一下,列车没跑半个小时,被丢下的包裹足足有好几千。

这究竟怎么回事?看着我诧异的神色,车上有个本地人笑着说,这都是小菜一碟,司空见惯了,那包里全是云南生产的纸烟。因为云南省生产的纸烟省内外销售有价差,所以云南省对纸烟出境给予控制。"那么说,"我不禁说,"这是走私?""差不多,"这个人说,"你看每个包裹都有两米多长一米多宽,一袋可装三大箱香烟,每箱五十条。每天就这样的好几千包,可以偷运多少啊?就算每条烟赚十几二十元差价,也够盆满钵满了。不要说这些,你看临时坐车的,还有不少水客?一趟来回赚个一百几十,不比干农活舒坦?"

"哦--"我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但还是疑惑不解,心想这又不是偷偷摸摸、小打小闹,而是大张旗鼓,大送大接。每天穿梭来往者那么多人,自然不乏政府人员,既然是堂堂的政府控制的行为,为什么就没有人发现和制止?况且,当初上车时,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大件包裹,那些包裹是从何处突然冒出来的呢?铁道部门不应该对这种行为起监管作用吗?

正想着,只见一个缩头缩脑的人转到乘务室门口,把乘务员招到一边,递给她一叠票子,说:"拿着,三千,数数!"乘务员不由分说地接过来,便往兜里塞。我们刚上车时,觉得这个女乘务员服务态度挺好,有说有笑,跑前跑后,我们还在意见簿上给她写了个好评,这下子全给颠覆了印象,仿佛见了个丑陋的狼外婆,我们把意见簿扯下来,把那一页狠狠地撕了下来,才好像解了点狠。

--我每每想起这两个镜头,总情不自禁为修建成昆铁路而牺牲的战士们鸣不平,总希望这种现象尽快改变。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相信这种镜头已经不复存在,至少有极大改观。但愿烈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亲人的蓝头巾在船尾飘扬

我徜徉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街头,贪婪地欣赏着这座历史并不久远却充满着古朴风情的美丽城市。这里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海岸和涅瓦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气候湿润河网交错土地肥美,有着世界上最独特的"白夜"景色(即夏天一天24小时全是白天)和与意大利威尼斯媲美的"水城"美称(全市有数十个小岛由423座桥梁相连);这里有在欧洲最具特色的艺术性建筑,如举世闻名的冬宫、夏宫、彼得罗巴普洛夫要塞、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斯莫尔尼宫等鳞次栉比交相辉映,富有欧陆风情的涅瓦大街与阿娜多姿的涅瓦河情人般相依相偎;这里还是俄罗斯重要的科学文化商业与工业尤其是军工业中心,各类大学、科研机构与工厂港口商场遍布全市,曾孕育出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普希金、果戈里等名流伟人。

这是圣彼得堡留给世人温馨秀丽的面纱,但我更看到她的另一面,那就是与战争相随、与革命相伴、与灾难相连的奇特的遭遇。

她始于战争之需。正是由于位于与瑞典王国一海(波罗的海)相望的位置,使她的地位一夜之间变得显赫起来。为了抵御瑞典的东侵企图,为了控制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703年5月,雄心勃勃的沙皇彼得大帝一世剑戟一指,就在这曾经是荒漠一片的土地上修建彼得保罗要塞。十万多工匠被派到这里,全国所有石头都运来舖地基;外地来的船只交税,不是用黄金首饰而是石头;民间来往捎来的,也不是面包牛油而是石头。无数块石头在沼泽地上垒起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厚实基础,在强势的欧洲面前矗起了无以抗衡的坚固屏障。更令人扼腕而叹的是,卓有远见的彼得大帝并不满足建一个小小的要塞,强盛又充满火药味的欧洲是他称霸东方的最大障碍和心病。于是他的剑戟又是一指,这里不仅是边防前线的一座哨所,又成了俄罗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不仅是插满刀枪的剑鞘,又是风景秀丽的胜地。建城伊始,就站在当时欧洲建筑水平的高端,匠心独运地绘制了一幅瑰丽的城市画图。彼得大帝还下令所有建筑不得超过四层,永久保存古朴风格,从而使得尽管历时二百多年,始终古风淳淳,秀色可餐,令人漫步街巷陶醉于斯,却丝毫嗅不到掩映其间的火药味儿。就在这块天鹅绒般的地毯下面,彼得大帝建立了强悍的波罗的海舰队,制定了周密详尽的进攻计划,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的争霸战争,以至于战争情结的痕迹,直到现在还到处可辨。不要说凯旋门头插满剑戟的标识,也不要说冬宫一进门的两幅巨幅画像以及喀山大教堂前的两座巨型雕像就是俄法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库图佐夫元帅及与其齐名的巴克来德托利元帅,更不要说这些战神墓碑上挂满的在战争中被攻陷城市的市旗与钥匙,光是看遍布车站码头的俄罗斯"双头鹰"国徽,象征着一头注视着西方一头觊觎着东方,就足以显见战争意念蕴含之深。虽然现在这块土地已一度衰落,但看到这些,你相信这块土地的主人便会从此甘于世后、不思重振了吗?

圣彼得堡与革命的缘份是举世闻名不言而喻的。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政权落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把持的临时政府手上。4月,列宁从国外秘密回到这里(已改名彼得格勒),直接部署和指挥推翻临时政府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现在,炮轰冬宫的阿芙乐尔巡洋舰还停在涅瓦河边,发出十月革命第一声炮响的大炮还昂首指着冬宫,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依然巍然耸立。这座城市曾被苏联政府命名为"英雄城",1924年也改名为列宁格勒。尽管现在又改名回圣彼得堡,但留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形象和伟大历史又怎能轻易抹得掉呢?

在圣彼得堡上演的灾难中,最为惨烈的一幕莫过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长达900个日夜对该市的围困。1941年6月,德军调集40个师6000门大炮1600架飞机,妄图从这里撕开占领苏联的缺口,希特勒扬言"让彼得堡从地球上消失"。在强大攻势面前,苏军从战略考虑已作了最坏打算,不排除放弃城市。政府大规模组织妇女儿童撤退。面对这座美丽城市即将毁灭的命运,没有一个人不心潮澎湃,感慨万端。在这时,著名词作家丘尔金和作曲家瓦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把城市比喻成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谱写了著名的《海港之夜》。曲调没有任何惊惶失措,而是用抒情、爱恋的旋律表达了人民对城市的留恋,对重逢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歌词也没有半点战火硝烟,而是描绘了告别前的那幅美丽夜色和依依之情:"快来歌唱吧,亲爱的老船长……明天要航行,航行在夜雾中……晚风轻轻吹,月色闪银光,静静海港上,水波在荡漾。夜雾弥漫着海洋,浪花冲击着故乡的海岸,远远的手风琴声悠扬。""再见吧,可爱的城市,明天将航行大海上。明天黎明时,亲人的蓝头巾在船尾飘扬。"歌声唱出了浪漫主义的宽广情怀,唱出了藐视强敌的英雄气魄。据说,这首悠扬抒情的歌曲不但响遍列宁格勒的每一道街巷和每一个阵地,也一时风靡全苏联,成为激励苏联人民奋勇抗敌的进军号。在铁桶般的围困封锁和地毯式的狂轰滥炸下,列宁格勒军民同仇敌忾殊死抗敌。他们每人每天只有半両面包,不少人饿死冻死。但他们开辟了新的运输线,在广场上种卷心菜,在废墟上修工事,在地下室造枪炮,在剧场照开音乐会。终于以牺牲70万人和全城变成瓦砾场的代价,顶住了德寇的进攻,迎来了1944年1月的苏军大反攻。灾难常常是社会与人生的砥石。然而,多年过去了,这灾难的历程现在还会留在多少人的记忆中呢?

同类推荐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尘封日记

    尘封日记

    这是一本尘封了八十年的日记,原作者乃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有意无意地将那个年代里的大学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大学生本该是一个朝气磅礴、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群体,而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里的那群大学生却生活颓废,毫无进取心可言。他们上课不为多学活用,却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生活中充满了抱怨,他们比拼的不是谁的成绩更好,而是谁的衣着更时髦,谁的打扮更摩登。学生是这样的一群学生,而他们的老师又是一群什么样的角色呢?要么是封建的卫道者,要么是文化的强盗,尽是一群学校里的关系户。他们道貌岸然,与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剥削学生。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 圣经文学二十讲

    圣经文学二十讲

    指点圣经文学的精微玄奥,揭示先知作品的异象神性,阐述人文精神的深层意识,钩沉博爱文化的极致华章,探索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根源。
  •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集结,他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在自序中,作者释题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
热门推荐
  • 我家娇妻不听话

    我家娇妻不听话

    第一次见面他笑笑,顺手拉过刚刚上楼的她揽在怀里,佯装暧昧深情地看了一眼,“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贱内!”他对她似乎从不懂温柔,可是她委屈了他会心疼,她等得久了他会舍不得。他会小心翼翼地拢着她的发,说话像是水一样的温柔,她爱上他了,可是幸福和她开了个莫大的玩笑……
  • 创魔王者

    创魔王者

    创造与魔法,游戏小说,创造与魔法简称创魔
  • 论一个女配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女配的自我修养

    李娉婷自我介绍:女配一名,重五十,上得了刀山,下得了火海。打得了女主,当当得了祸害……但儿女情长什么的,真的很影响我行走江湖。(直白点:我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白栖吾:吾虽是反派,但吾只想做你一人的太阳,在你心底的每个角落发光发热。李娉婷:……我怕晒黑!白栖吾:不当太阳也行,那吾要做一直站在你身旁的那个人,李娉婷:……我不缺门神白栖吾:不想要命就直说(备注:吾是个反派)李娉婷:呵呵,开玩笑的,当然是要你(命)。
  • 白衣剑仙噬血剑魔

    白衣剑仙噬血剑魔

    一个孤儿,被一个老人捡到。跟着他练剑十七年,十七年后仗剑天下
  • 爱恋有点甜

    爱恋有点甜

    一开始,他讨厌她,后面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喜欢上她,也许爱一个人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她躲他,只因太爱了,所以偷偷地藏起来,只怕这是一份见光会死的爱。你跑我追,甜追。
  • 穿过树的风

    穿过树的风

    我的脑海里全然不管这些。不管是后来的安排到教室最角落也好,让同学们欢迎我也是,都没有任何的想法,仅仅是感觉到了虚伪。现在想的,只有她的脸,重复我说话的声音,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恶作剧得逞时快乐的欢跳。那时候的她是怎么样的。黑色的长发,比现在短一些,总是带着便利店售卖的洗发水香气。额头上面带着一点青春痘,她会害羞的藏在刘海后面。然后哪?是高挺的鼻梁上面是有神的眼睛,左眼的眼角带着一颗美人痣。耳垂圆润,在自己有理的时候说话会指高气扬,喜欢盯着被人眼睛,小嘴微微嘟起。撒谎的时候眼神很飘渺,还想努力掩饰的可爱。再之后哪?我还能想起一些细节,只有左脸有酒窝,那时候笑起来还很浅。下边牙齿向右数第二颗牙齿不是很齐。总是喜欢摘下发卡在手里玩弄,反复整理干净整洁的头发。喜欢学着别人说话的语气来重复别人说的话。记得是整个夏天和秋天的事情,整整142天,我认识她的时间。我经常和她在公园散步,绕着人工湖一圈一圈走,看着湖接着河流,流到远方。湖是和淮河相连接的,我在这里做了一个长久的梦。梦里一直是一片树林,槐树林,夹着几颗银杏。醒来,自己就靠着槐树上。那时候,我恋爱了,初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豆浆配油条

    豆浆配油条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你说呢”
  • 剑客白离

    剑客白离

    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身手高明,剑如流星。他是一团迷雾,没有人能够看清他的真实面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嬉笑怒骂中斩人于剑下,却没有人知道他身上背负着的沉重命运。终结宿命地征程就此开始。
  • 纪年可有晴天

    纪年可有晴天

    如果我知道那是你,我一定更爱你童年两人的单纯长大相遇在娱乐圈,一个小角色,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着。一个当红最有价值男演员兼影视CEO,一个单纯温和如流水,一个冷冽冰寒如寒冰。性格不同的他们,谁拿得住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