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62900000015

第15章 爱岗就是要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4)

2007年1月15日早晨7点零5分,大兴村村委会主任袁永富的手机响了。他一看是邓书记的电话一点都不奇怪,一早一晚给村干部打电话交流工作是邓平寿多年来的习惯,奇怪的是邓书记的声音气若游丝:“你们村的桑树栽得怎样了?要栽好……”

听惯了邓平寿粗声大气说话的袁永富没回答,只连声问:“邓书记,你怎么了?”“你莫管。”三个字后,电话里只剩下“嘟嘟”声。呆立半晌,袁永富迅速拨通了他在虎城中心卫生院工作的三姐的电话,消息如平地惊雷:邓书记病了,昨晚送到了重庆大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袁永富心里明白,邓平寿在病床上还给他打电话,还在牵挂着大兴村争创“桑蚕万担村”的事儿。

此后,袁永富固执地一天数次再拨那熟得不能再熟的号码,已无人接听。此时的邓平寿已陷入深度昏迷,之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人民的好乡长——曾潮州

1996年6月25日下午,云霄县和平乡乡长曾潮州正和乡干部研究工作。忽然,传来呼救声,他立即率10多位同志急奔出事地点。原来,放学后,和平中学初三(2)班学生吴伟超、吴学俊和李龙钦3人到乡政府附近的苦溪水坝洗澡。由于刚下过大雨,溪流骤涨,吴伟超不慎滑落旋涡里,前去施救的吴学俊也被无情的急流裹进旋涡,束手无策的李龙钦向乡政府办公室方向飞奔呼救。当曾潮州赶到水坝时,两名落水学生已不见踪影,只见从上游冲泻而下的山洪沿着十几米宽的堤坝直落坝下深潭,浪花飞溅,水声隆隆,激起一个个旋涡,令人望而生畏。

熟谙水性的农场职工李联火一下水就被急流冲倒,差点被卷进旋涡。

怎么办?曾潮州和农场场长张志达一合计,让大家手挽手筑成“人排”趟向深水区,寻救两名溺水学生。一番探寻,仍未见两名学生。曾潮州心急如焚,喊道:“这样不行,水里两条生命要紧,要潜下水去救!”说罢,他毅然挣脱“人排”,深吸一口气,潜入急流翻滚的深水中。他一次次潜入急流,仔细搜寻溺水学生,由于体力消耗过大,不幸被卷进旋涡里,动弹不得。农场职工吴聪强见状,急速扑入急流去救曾乡长,但没有成功,反倒被一股迎面而来的浪头击得不省人事。

恰在此时,个体户吴清宝赶来助战,他看到曾潮州正被旋涡卷出水面,立即扑下水中,借助水势和惯性把曾潮州推出旋涡,同志们迅速把他和吴聪强拉上岸,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县医院抢救……在场的同志和闻讯赶来的群众继续寻找两名溺水同学。

在县医院病房里,吴聪强脱险了,曾潮州却没醒来。他走了,永远离开了这块他深爱着并为之奋斗不息的红土地!

乌山垂泪,苦溪呜咽,和平乡人民失声痛哭,他们失去了一位一心为民的好乡长!

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曾潮州为抢救溺水学生而光荣牺牲的壮举,绝不是偶然的,纵观他走过的48个春秋,这是“偶然”中的“必然”。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成为他心中坚不可摧的信条,在每一次抗洪救灾中,他总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1995年夏,4号台风袭击云霄,造成洪水泛滥,曾潮州的家里也漫进了大水。他顾不上照料家人,带着乡干部奔赴受灾最重的地区。他带领大伙锯断被风刮倒的大树,排除路障,检查水利设施,逐村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当他们来到乌山脚下的内洞村时,已是满身污泥,疲惫不堪。村干部过意不去,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烧汤。曾潮州只同意村干部去买一瓶几元钱的尖庄酒,每个乡干部喝两小杯后又上路了。他们要赶到更边远的山区去察看灾情,协助救灾。过度的劳累,使曾潮州病倒了,高烧不退,昏迷了几天。

1995年10月27日上午11点,和平乡田仔苏地区发生火烧山。时值秋季,风大草干,火借风势越烧越猛,整座山头笼罩在一片火海和烟雾之中。曾潮州身先士卒,带头冲向地势最陡峭、火势最凶猛的地段扑火,头发被烧焦,脸被烤起泡,手脚被划伤,但他全然不顾,带领干部职工奋勇扑火。他们从白天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终于扑灭了山火。已经十几个小时滴水未沾的曾潮州和大家一起仔细检查每一处隐患,直到确信山上已没有一点火星,他们才放下心来,带着一身的疲惫,蹒跚地走下山。

工作突出,政绩显着

和平乡位于云霄、平和、诏安3县交界的乌山山脉一侧。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云霄县的一个贫困乡。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又低,部分干部不安心工作,千方百计往外调。1986年10月,曾潮州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和平乡任党委副书记。1992年3月任乡长。到任不久,他便把老母亲、妻子和儿子都接到乡里安家落户,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扎根山区埋头苦干的决心。至牺牲时,他已在这个贫困老区乡奋斗了10个年头,和平乡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这10年间,曾潮州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帮助老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他兢兢业业,竭尽心力,努力办好产业结构调整、道路建设、科技兴农、教育兴乡等大事、实事。

——调整产业结构。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曾潮州深入各村区调查摸底,走家串户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实地考察,形成共识: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高优水果品种。

为了落实种植面积,曾潮州踏遍了全乡的山山水水,逐村逐区、挨家挨户发动开山种果。如今,和平乡万亩果林场已粗具规模,平均每个农户3.6亩果林。

那漫山遍野的果树,犹如一座座绿色金库,使世代贫困的老区人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激发起新一轮开山种果的热潮。

——修筑致富路。曾潮州抓山区公路修筑,从资金筹措到实地勘测、组织施工乃至质量检查,一一躬行,一丝不苟。牺牲的前一天,他还在工地上忙碌。

——科技兴农。曾潮州十分重视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带头学习科技、外贸和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靠刻苦自学取得函授大学的大专毕业证书。

1995年4月,曾潮州来到和平乡最边远的贫困村水晶坪通贝村蹲点,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想方设法帮助该村与县科委、闽南蔬菜研究所和益民城市信用社等单位联系,在该村建立起反季节蔬菜基地,并成立了水晶坪联合反季节蔬菜有限公司,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今,水晶坪反季节蔬菜,走俏云霄,老区群众也从中获得实惠,纷纷称赞这是曾乡长培育的一株科技兴农之葩!

曾潮州亲自兼任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积极组织村民学习科学实用技术,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80期,受训人员达23400人次。该校被省教委定为百所联系校之一,3次被省教委评为办学先进单位。

——教育为本。曾潮州每年都把教育经费预算作为乡财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尽可能从有限的乡财政收入中挤出资金用于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每逢新学期开学,他都要到各所中小学去了解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老区青少年的就学问题。

1996年正月初三,当曾潮州听说和平中学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出现问题时,立即带领乡班子成员到和平中学开现场会,同校方一起分析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随后,由乡政府发出了《关于组织辍学学生复学的通知》。同时,他深入各村区进行督导,检查落实情况。

一次,当曾潮州得知水晶坪一名学生因家境贫困外出打工时,立即与乡民政办的同志赶往学生家,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送上救济粮和救济款,使家长深受感动,随即通知儿子回校复课。

经县教育局检查,和平中学1996年度初三年段学生巩固率达到98%,符合“两基”达标的要求,在全县排名第二。这一项项成绩,凝聚着曾乡长多少心血呀!他还是那句朴素的话:“再穷,也不能让山里的孩子没书读!”

曾潮州为了贫困乡早日迈上小康路,奋力拼搏,殚精竭虑。原本健壮的身体日渐出现毛病,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

1988年的一天,曾潮州来到桢树村。同行的人看到鲜血从他的裤子里渗出来,就劝他找医生看看,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痔疮出血,等忙过这阵再说,又带着大伙忙开了。1991年6月的一天上午,曾潮州下村检查工作时,突发腹痛,他硬撑着坚持工作。晚上,回到乡政府宿舍时,痛得难以忍受,在床上直翻滚,当他踉踉跄跄想打电话去叫人时,一头摔倒在楼板上。幸好同志们发现了,把他送到县医院抢救,经诊断,他患的是急性胰腺炎,医生说若晚来半个钟头就没救了。

曾潮州突出的工作表现和显着的政绩,得到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他先后14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

克己奉公,两袖清风

曾潮州是个好党员、好干部,他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在任期间,他为老区群众办了很多好事,而他家三代五口却一直住在一间21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

他牺牲后,连个像样的安放遗像的地方都难找。在和平乡任职的10年里,曾潮州没有向乡里要过一分钱去维修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一下雨屋顶就漏水,四周墙壁上常常结着青苔。为了防漏雨,就在瓦片下铺上塑料薄膜,有时薄膜破了,家人只好顶着斗笠在厨房里做饭炒菜。1996年春节后,阴雨连绵,家里漏雨越发厉害,妻子要求他换新薄膜,他答应了,但因工作太忙,直到牺牲也没来得及换上。面对简陋的居住条件。曾潮州总是安慰家人:“一年没有几天下雨的,克服克服,相信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曾潮州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21英寸的福日牌彩电。一只陈旧的衣橱,是他1970年结婚时购置的,孩子长大了,衣服放不下,只好用装茶叶的软木箱来装。家里的办公桌和床铺,是他10年前分别花15元和20元从县里的单位处理品买来的。到过他家的人无不惊叹,如此简陋的摆设,哪像个90年代的乡长之家?!

曾潮州从不讲究衣着。他一生中仅拥有过一套西装,那还是他开服装店的外甥女见他总是衣着陈旧而特意为他购买的,平时他舍不得穿,只有外出开会或参加重大活动时才穿。当他入殓时,家人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为他下葬。他只有两双鞋:一双解放鞋,是下村和抗洪救灾时穿的,一双是已穿了十来年的旧皮鞋,鞋面上已有几条裂痕,鞋底也磨平了,他就用旧轮胎底垫上,继续使用。

曾潮州家里的伙食也十分简单,平常吃的菜,都是他妻子自己栽种的。有段时间,乡财政十分困难,他和妻子每人每月只领一百来块钱,又得供养老母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女,拮据程度可想而知。但曾潮州总是对子女说:“和平乡群众的日子还很苦,我们家与特困户相比,还是很不错的嘛。”

曾潮州负责云霄县“先行工程”和平路段的建设工作期间,许多工程队的头头纷纷上门拉关系,有的甚至带来了礼品和红包,但都被曾潮州一一拒绝。他不为金钱所利诱,坚决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保证了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

心系老区,赤诚为民

曾潮州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关心老区群众的疾苦,因而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995年4号台风肆虐时,和平乡径仔村贫困户陈茶香家仅有的100多棵香蕉全部被风刮倒,这些香蕉是她家赖以维持生计的希望,全家人因此唉声叹气。正在村里了解灾情的曾潮州把救济款送到陈茶香的手中,并想办法帮助她树立信心渡过眼前的困难。临过年时,曾潮州从自己不多的奖金中拿出100元钱,托人带给陈茶香。听到曾潮州牺牲的噩耗,陈茶香失声痛哭:“老天爷呀,你怎么这么不长眼睛,曾乡长是世间少有的好人,你怎么能把他叫走呢……”她含泪把卖扫帚得来的31元钱塞到曾潮州妻子的手中。这31元钱,对平常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等钱买米下锅的贫困农妇来说,这包含着她全家人对曾乡长的一片深情厚谊!

水晶坪的特困户张进发老两口都已70多岁了,家中两个儿子又都是残疾人,起码的生计都难以维持。曾潮州十分焦虑,他来到县个体协会,向个体户们详细介绍了张进发一家情况,激发起个体户们的同情心,促成县个体协会每月向张进发一家提供50元生活补助费,使张进发一家的生计有所着落。

通贝村“五老”户吴开根和他的儿子相继去世,留下老伴和儿媳、孙女,生活窘迫。曾潮州经常去看望她们,嘘寒问暖,多次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20元、50元不等给吴家贴补生活开支。一次,曾潮州与村干部一起背上25公斤大米,冒着瓢泼大雨送到吴家,老人热泪盈眶,握住曾乡长的手,连声说:“好人啊好人!”

曾潮州无论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哪里,他心系老区,赤诚为民,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

1985年6月,曾潮州在县委组织部工作时,参加抗强台风救灾工作队,来到峰头水库库区的车墩村,帮助转移库区群众。当时,他的妻子正患着重病。曾潮州把对妻子的爱和关切深埋在心底,毅然奔赴救灾第一线。

曾潮州走后不久,家里出了大事。一棵榕树被大风刮倒,把他家的房屋压坍了一角。卧床的妻子心急如焚,病情进一步加重。更不幸的事接踵而至,他那4岁的小儿子因无人照料,跑到外面玩水,不慎跌落池塘,当路人发现时,小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县委组织部立即派专车把曾潮州从车墩村接回家。看到家里一片狼藉,活泼可爱的小儿子已经闭上了眼放在一块木板上时,一向刚强的曾潮州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放声大哭。他抱起心爱的儿子,一遍又一遍地擦洗着儿子的脸蛋和身躯,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他强忍巨大的悲痛,安顿好家事,重新奔向救灾第一线。

就在牺牲的当天,曾潮州抽空回了趟家。妻子见他回来,非常高兴,要求他多坐一会儿,说有很多话要跟他讲,并问他:“今天是什么日子,记得吗?”曾潮州翻了翻日历,才想起今天是妻子的生日,就歉疚地说:“乡里还有事,我去一下,今晚争取回家吃饭,我们再好好说说话吧。”他的妻子、儿女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走却成了永别!

人们争相传颂曾潮州的先进事迹,媒体也纷纷做了报道。1997年3月5日,漳州市委召开学习曾潮州同志动员大会,并组织了“曾潮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

赴各县(市、区)巡回报告。6月,又分别在漳州市和云霄县举办了曾潮州同志先进事迹专题展览会,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深深地缅怀曾潮州——这位人民的好乡长。

同类推荐
  • 大学素质教育论

    大学素质教育论

    本书揭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质和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其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认识,推动大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童话故事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童话故事

    《促进青少年的千万个成长故事》一书,在故事的海洋中,为你精心挑选了若干个精彩故事,它们或睿智、或感人、或生动,它们将会在你人生的航程上,点燃你的心灵之灯,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使你成功地迈入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 教苑拾遗录

    教苑拾遗录

    本书按文体分为两类:第一辑论文,包括“谈《龟虽寿》《短歌行》的生命意识”、“谈《长恨歌》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冲突”等;第二辑小说及其他,包括“算帐”、“张嫂买鱼”、“组织部长的笔记本”等。
  • 教育与永恒

    教育与永恒

    《教育与永恒》以诗性的感悟,直觉的捕捉,自问自答式的内心独白和质疑,探寻教育、人、永恒之间的关系。从人生中的教育、时代中的教育、空间中的教育、社会中的教育到家庭中的教育、技术中的教育、终身教育,涉及面广,泛着思维的理性和哲学的碎思。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军事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军事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无尽混沌之旅

    无尽混沌之旅

    无尽的混沌世界,嗜血残忍的异族,散播恐怖的魔神,夹缝中生存的弱小人类,外域入侵的威胁,我们的主角将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甚至成为世界上又一个恐惧源头………
  • 血天大陆

    血天大陆

    三百根盘虬卧龙的铜石巨柱,星罗密布,遮天蔽日,高达数十丈,在这片石柱林之上,乃是黑压压的一片,那是嘉雁城最宏伟的三大建筑之一,曾经的天门,如今的北宫武馆。今日的北宫武馆,云台登天处人群密集,而平时用来训练的攀岩铜柱和攀天网也多了许多血士在攀爬,似乎,北宫武馆有大事发生!
  • 星河有卿承一诺

    星河有卿承一诺

    一觉醒来,程七七火了,还是被黑火的那种!原因是国民男神唐铎更新的微博自拍照中,她充当了两次背景板。被黑得无法出门的她只得去闭关半月的游戏里消遣,不巧的是又遇到了游戏里的前夫……
  • 深入莫测

    深入莫测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的破,买空成都府。一首藏银诗,勾起人心贪念,一件金丝的龙袍戏服,牵扯出什么样的离奇故事。千年前的预言到底什么意思。末法劫是什么,儒释道,三家骨又是什么。这些经历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做梦一样。当我过去了那么多年再一次回想起来终于能够平静的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写下来了。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命运修改师

    命运修改师

    命运,什么是命运?难道命运真的是不能修改的嘛?答案是,能!
  • 首席星妻有点甜

    首席星妻有点甜

    推新书《大佬你有桃花劫》 林家三小姐,因为一场算计,异国他乡遇到樊城太子爷。传言,寒北城生性薄凉,不近女色,却在樊城灯火阑珊处将她揽入怀抱。“林小姐偷了东西就想逃?”男人风清霁月,嘴边噙笑。“我偷了什么?”“心!”……他宠她入骨,他助她事业有成。她成为了娱乐圈里的新晋影后。她以为她拥有的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谎言被戳破,昔日柔情也就成了打脸的手。登顶影后的庆功宴上,恢复单身的她笑魇如花,成了男人们追捧爱慕的对象。暗影里,他将她抵在墙上,轻吐烟圈,“林影后,闹也闹够了,是不是该回家了?”
  • 守身如玉之许你一世安宁

    守身如玉之许你一世安宁

    “夜庭那边的人按时间算,等了一个多小时没见阿笙回去,就开始去酒吧街寻找,结果没找到人。”林天义继续汇报着说。“怎么会没找到!”夜雷不明白了,一个大活人怎么就找不到了,凭他夜雨笙自身本领,想要打他主意的人都很难下手,况且,酒吧街又是他夜雷的地界,到处都是自己人,这种情况下,一个大活人又怎么能凭空消失……林天义语速很快,条理却很清晰地继续汇报着,却突然结巴起来。“后来,我查了那一片的监控……显示……”夜雷很是不满林天义的表现,直接打断接话道:“显示什么?”“显示阿笙非礼一个姑娘,然后被那姑娘打晕带走了。”语毕,正要上车的夜雷脑子突然打了结,满脸疑惑地转身看着林天义。“啥?”林天义很是谈定且认真地继续说道:“我也觉得太离谱了,就先亲自看了监控确认无误后,才来向您汇报的。”“不可能!”
  • 长恨歌

    长恨歌

    《长恨歌》,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 “现代上海史诗”。
  • 哀家只是个孩子

    哀家只是个孩子

    夏云卿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米虫生活,或许这愿望太过强烈,一觉醒来居然成了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太后,夏云卿只感叹:老天终于开次眼了!夏云卿虽然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米虫生活,但做为新世纪女性,也不能太过颓废,于是她又励志,她要做一只有文化的米虫。然后,她便为自己选了一个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的老师。直到她一身鲜红华贵的凤冠霞帔着身坐在喜房中,看着身旁俊美如斯仿若谪仙的丞相大人时,脑中仍想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她到底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