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8800000010

第10章 开罗——尼罗河的恩典

在人们眼中,埃及是个神秘的国度。金字塔的宏大、狮身人面像的传说,还有古代法老的诅咒,都令埃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开罗,文明的摇篮,埃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大熔炉。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它是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通枢纽。过去和现在在这里交汇碰撞。在它的西部,坐落着埃及古城孟斐斯和世界七大奇迹中惟一现存至今的——金字塔。实际上,穿越开罗的旅行是一次能穿越时空的经历。

尽管历史悠长,在埃及人眼中,开罗仍然是年轻的,因为仅仅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之后,现代开罗才逐渐形成。

开罗最著名的景观是沿沙漠西部的边缘而排列的60座金字塔。和人们的普遍想法相反,并不是三座大金字塔,而是只有胡夫的大金字塔才被列入到世界七大奇迹中。这座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大约在公元前2560年建造的,以此作为他死后的墓地。大金字塔在建成时的高度是145.75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高度已经降低了10米。世界最高建筑物的桂冠在它头上戴了有4300年之久。金字塔在历史上曾经激发了人们无尽的想像力。当拿破仑在1798年进军埃及时,他的骄傲之情不禁溢于言表:“将士们,四千年的岁月在金字塔的顶端注视着我们啊!”

这就是开罗,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放射着迷人的光辉,现代卓越的成就更增添了这个城市的魅力。

这就是开罗,文明的摇篮,文化的源泉,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交融之地。

这就是开罗,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在为世界各国的和平和全人类的利益而积极不懈地努力着。

生命的履历——金字塔

金字塔的尖顶在望,我们距离金字塔还有10里。这次航行剩下的时间里,我伫立在甲板上遥望这些陵墓,随着我们的船只逐渐驶近,金字塔越来越显得高大,直到耸入云霄。

我承认,乍见金字塔,我心中只有赞美。我知道,哲学家看见人类建造的最伟大的建筑是坟墓,也许会感叹或嘲笑。可是,为什么把胡夫金字塔仅仅当做一堆石块和一具骷髅呢?人决非因为感到自身的微末才筑起这样的陵墓,他们这样做是由于本能地意识到自身的不朽。这座坟墓决非生命历程完结的界碑,而是进入无限生命的标志。这是通往永生世界的不朽的大门。第欧杜尔·德西西里说:“埃及人都认为生命极为短促,而且是无关紧要的。相反,他们十分重视让德行在身后留下永久的纪念。为此,他们称人世的住宅为客栈,人们在那儿不过是匆匆来去的过客。但他们称死者的坟墓为永恒的住所,那是人们最终的归宿。所以帝王对兴建宫殿似乎漠不关心,但他们为建造自己的坟墓耗尽了全部精力。”

今天,人们希望一切建筑物都有明确的用途,而不考虑对人们来说存在一种更为崇高目的的精神用途。难道坟墓不会使人得到任何教益吗?如果坟墓可以使人领会一点哲理,为什么非难一个国王使这样的教益变得永久?宏伟的建筑物是所有人类社会的灿烂光辉的主要组成部分。除非认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能否留下名字无关重要,人们不能非议这些成为一个纪念那些虽已泯灭的民族,却使它在后代中间得以永远存在的建筑物。那么,这种建筑物是圆形剧场还是陵墓式的又有什么关系?对于一个已经湮灭的民族,一切都是坟墓。一个人死后,他的生命的建筑物比他死亡的建筑更加虚妄。坟墓至少是他遗骨的归宿,而宫殿能够保存几许他逝去的欢乐呢?(夏多布里昂)

有些博物馆卖的是建筑,像美国或日本地区由富豪所建立、占地惊人、由名建筑师设计的博物馆,也许馆藏都是从世界各地东拼西凑而来,但还是值得一看,因为它的“壳”本身就是可以传诸后世的艺术品,比如洛杉矶的盖洛美术馆和日本的雕刻之森,拜访的人至少有一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有些博物馆大隐于市,让人心疼的是一段坎坷离奇的身世历史,一走进去,历史的滋味便沁入肺腑,像秘鲁的黄金博物馆、埃及的开罗博物馆,就是这一族的翘楚。

没有一个博物馆比开罗的埃及博物馆更令人一见倾心,特别是在坐了一趟尼罗河游轮之后,恍恍惚惚从晃漾的感觉回到清明。一路从亚斯文、路克索、阿布参贝回到开罗,看了大大小小的神庙、废墟、金字塔、女王殿、法老陵寝,大致领会了古埃及雕刻和壁画以及象形文字的奥妙之后,踏进埃及博物馆,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那些金字塔和陵寝里头被偷走的就是这些东西!

我方才悟到,尼罗河畔那一串雄伟建筑所提供的震撼教育,似乎只是骨架而不见细节,数千年来,来自各地及埃及本土的盗墓者猖狂到可以公开出版《盗墓须知手册》,公元前2000年也有这样的记载:连法老国王自己也曾加入盗墓的行列……所以古迹里头,保持得再完整的,也只剩下搬不走的东西。法老的陵墓相当集中,金字塔目标又显著,使得埃及政府有能力保护古迹之时,里面的文物几乎荡然无存。

还好有一位早夭的国王图唐卡门二世,他的陵墓“不幸”被另一位法老王的陵墓挡住了出口,让我们除了历史的场景之外,还可以看见3500年前精致得让人仿佛发现“埃及人可能是外星人”的证据。当法老王拥有任何现代工匠也做不出来的精致座椅时,我们的老祖宗才刚刚离开彩陶或黑陶文化时期呢。古埃及人已然在尼罗河畔建立了一个文化优美的帝国!幸运的是,我刚好碰上“木乃伊特展”。想进入博物馆中的特展,必须另付昂贵门票,我看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自恋狂拉曼西斯二世(大约3250年前在位)的木乃伊。埃及古迹中现存的雕像,绝大部分都是他生前令工匠为自己树立的。他东征西讨,宠妃无数,荣华享尽,也不可一世,有鹰钩鼻的他和最爱的一位妃子却被后人当成历史遗迹参观,如果天上有知,会不会心甘情愿?

埃及博物馆处处惊奇,但到埃及,不能只看它的馆藏而已。如果没有目睹那些壮观的金字塔与神庙,无法想像那一个时代的繁华伟丽,尽管许多神庙已成残垣断壁,但我回忆中的尼罗河畔,却是历史给我最慷慨的赠予。

贝宁城——非洲艺术的圣殿

尼日利亚历史名城贝宁城,是古代强国贝宁王国的都城,以青铜雕刻和木雕著名。这里依然保留着传统的非洲古老城镇的鲜明特色。古代贝宁城废墟、藏品丰富的贝宁博物馆、古老的贝宁王宫、奥吉亚门酋长故宫大厦及阿索洛酋长祠堂会让你领略独特的非洲风情。

尼日利亚历史名城贝宁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曾经是古代西非强大的贝宁王国的京城,是当时非洲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持续800年时间。贝宁王国是中世纪的一个非洲人王国,著名的非洲古老文化之一的贝宁文化便产生在这里。贝宁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人认为可以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艺术品相媲美。贝宁文化的杰出代表除青铜雕刻外,还有象牙雕刻、木雕等。贝宁城还以传统的铜器制造业而闻名,其原因是公元15世纪同欧洲的贸易往来频繁,不断从欧洲进口金属。1897年,英国殖民者入侵这里,城市遭到很大破坏。尼日利亚独立以来,贝宁城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尼日利亚南部工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但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古城风貌。

贝宁城内名胜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是古老的贝宁王宫。贝宁王宫又称奥巴宫,始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迄今保存完好。王宫建筑风格独特,高大的宫殿和众多的宝塔组成和谐的建筑群体。宫殿大厅的梁柱和回廊上装饰有青铜雕像和浮雕,其内容多为描述战争场面和狩猎情景。宫内还有圣殿和神龛等。那些宝塔的顶端有大鹏展翅状的青铜制品。王宫四周以红色围墙环绕,围墙上有众多的浮雕,其内容多为描绘重大的历史事件,精雕细刻的人物形象逼真。王宫的大门采用橡木板镶嵌而成,庄严高大,坚固实用。贝宁王宫已成为古代贝宁王国的重要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心中的贝宁古王国

从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向东200公里,就是埃多州的首府、百年王国贝宁所在地——贝宁城。我蜷坐在黄色中巴窄小的座位里,沿着年久失修的高速公路,去参加贝宁王国遭英国殖民者入侵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经过了3个小时的颠簸后,中巴驶进了一座宁静的小城,不高的建筑都掩映在高大的树木后面,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贝宁古国吗?

贝宁古王国是非洲黑人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始建于10世纪,曾经兴盛一时,存在时间长达800年,在非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贝宁古王国的文物。驻站期间,我曾多次去过拉各斯岛上的尼日利亚国家博物馆,那里的一座青铜雕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高贵的国王身旁,居然有一个西方人模样的雕像,而他的身份是奴隶!能使唤洋奴的国王何其了得!虽然年岁久远,无法考证这个西方人是如何混进王宫的,但这个雕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贝宁古王国当年的强盛。

安顿下来后,我便出门去探访古王国的遗迹。一堵厚重的墙显现在我的眼前:赭黄色的墙体好像伸向无尽的远方,几人合抱的大树静静地守在大墙旁边。王宫到了。王宫前的广场就是此次百年庆祝活动的主会场之一。

1897年2月,正是大英帝国在全球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之时,他们在西非也加紧了殖民步伐。在对贝宁这片沃土垂涎已久、不能得手的情况下,英国人悍然动用军队进入贝宁腹地,贝宁人民与装备精良的英国军队激战7天7夜,终因寡不敌众,贝宁城沦陷。英军侵入后,将王宫中的青铜和象牙雕刻艺术品洗掠一空,并流放了贝宁国王奥巴。的确,贝宁王国的青铜和象牙雕刻艺术品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是贝宁文化的代表,也是贝宁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在100年前英军入侵时,存放在王宫和神庙中的5000多件文物都被掠走,贝宁文化遭到了灭绝性的损失。100年来,英国军人当年掠夺的大批文物已经散失在世界各地,有相当一部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之中,目前尚有至少3000件存放在各国的博物馆里或被私人收藏。

贝宁文化让我感到,在英国人入侵之前贝宁王国的文明是多么发达。黑人的祖先在这片大陆上创造了多么灿烂的文明,这都是人类无可估量的文化遗产。也许今天的贝宁人在迈入21世纪时,应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祖先们几百年前就能做到的,他们现在也可以做到。(佚名)

贝宁王国的艺术

贝宁城是王国的都城,也是善于铸造铜器和制造木器的城市。贝宁王国的美术,突出表现在雕刻方面。贝宁雕刻是世界艺术中的典范之一,完全可与希腊、罗马的雕刻媲美。早在1280年,为了帮助贝宁用青铜铸造雕刻品,伊费国王派铸工专门传授这种技术。贝宁王国从伊费获得铸造术之后,在贝宁城建立起青铜铸造作坊。伊费雕刻对贝宁的影响颇大,甚至有些作品好像是直接模拟的。13世纪以后,贝宁匠师传承伊费衣钵,雕刻技艺很快超过了伊费,并做出了独特的创新。

贝宁美术的高峰出现于15~16世纪初,正值奥巴埃瓦雷和埃西吉统治时期。贝宁青铜雕刻艺术是奥巴的宫廷艺术,它表现王宫贵族,颂扬国王权利,并着力塑造他们的武士和盟友形象。一些优秀的匠师被集中到宫廷里,有些名工巧匠还被国王封为贵族,因此他们创作的雕刻品都归国王所有,成为王室珍宝。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是为宫廷铸造的头像、小雕像和浮雕。

16世纪,贝宁城已经成为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当时,贝宁王宫建造十分宏伟、富丽堂皇。奥巴宫殿是贝宁城内的一座王城,建筑规模宏大,里面有很多大广场,广场四周筑有壮丽雄伟的回廊,经过4个大广场才能到达金碧辉煌的深宫内院,院内宫门重重,四通八达。宫内柱廊和宫墙上镶嵌着表现王家题材的青铜浮雕。宫内宝塔林立,塔顶以展翅的朱鹭、头部下垂的大蛇等动物雕刻作为装饰。王宫内院的宫墙上,还装有一排排供奉祖先和神灵的壁龛,里边安放早期国王的青铜像,两旁伫立着侍从们的小青铜像。在谒见宫门口,伫立着一只巨大的青铜豹,它是王权的象征。贝宁国王还特制一些小青铜豹作为王国使节身份的标志。整个贝宁城十分壮观,城墙高大,街道宽阔,两旁住宅整齐,房顶还饰有动物雕刻的小尖塔。这些房屋建筑和装饰足以体现出非洲人民精湛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此外,贝宁青铜雕刻作品还有各种姿态自然的雕像,诸如有纪念意义的头像、装饰浮雕、小型面具、动物雕刻、腰间佩带的作为官职证物的小装饰品以及各种祭祀器皿等。

雕像作品大多数是表现国王、王后、太子、显贵、猎人、乐师和传教士的,还有表现历史人物,或为神造像的。国王雕像头顶王冠,满戴胸徽,有时还用鳗鱼作腿──象征他们是海神奥洛贡。武士雕像则是右手持矛、左手拿盾、全身披挂的立像。一般说来,青铜雕像是静态的,讲究匀称协调,尺寸大小依被表现对象的身份地位而定。

青铜头像是多种多样的,所表现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一种风格极其优美,椭圆形面庞塑造得生动活泼,目光炯炯,嘴唇线条逼真,造型以写实为基础;而另一种风格则具有象征性特点,面部表情庄严肃穆,造型粗犷,简朴美观。

贝宁的青铜动物雕刻十分出色,其题材有豹、鳄、鸡、蛇、鸟、鱼、虫等。贝宁雕刻家在创作动物形象时,有时竭力准确地表达可视的形体,有时则绝妙地塑造动物的特征。

贝宁青铜雕刻的发展,对尼日利亚艺术有着很大影响。当时,贝宁的青铜圆雕和浮雕,在铸造的技术上和雕刻的技巧上,已经超过同时期的欧洲雕刻水平。

突尼斯——北非的古城

突尼斯,一块在地中海和沙漠的夹缝里生长的绿洲;突尼斯,一座连接非洲与欧洲的桥梁。在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冲刷下,它融合了迦太基、古罗马、阿拉伯、奥斯曼等多个帝国的文化精髓。游走在被收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七处遗址上,突尼斯的伟大和神奇令人惊叹。

突尼斯城是突尼斯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湾,阿拉伯古老的建筑艺术与先进的现代建筑格调相互映衬,又交相融合,大放异彩,这一切,使突尼斯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提起突尼斯城,人们马上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北非的历史。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为纪元前迦太基国家所建。关于这个城市的兴建,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其中一种是这样说的:由于争权夺利,腓尼基泰尔王国王室内部相互猜忌,互相残杀,年轻美貌的公主艾丽莎为了逃避这场纠纷,泛舟海上,长期漂流,历尽艰辛,最后在突尼斯登陆。这位东方公主向当地柏柏尔人某部落的首领马西塔尼请求借一张牛皮之地作为栖身之处,马西塔尼听说只借一张牛皮那么大一块地,满不在乎地答应了。然而,聪明慧巧的公主,却把牛皮切成很细很细的皮丝,再连接起来,在紧靠大海的山丘上围起了一块很大的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后来,城市逐渐扩大,成为当时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占地300多公顷,拥有成千上万的住宅和剧场、体育场、浴室。公元前264年起,罗马人与迦太基人发生了三次激烈的布匿战争(因迦太基人被罗马人称为布匿人,故名),公元前146年,迦太基人战败,首都迦太基也被攻破,罗马军队纵火焚烧全城,相传熊熊烈火整整烧了六天六夜。后来罗马人以此作为屯兵驻扎的营地,迦太基又慢慢重建成新的城市。公元647年,阿拉伯人开始征服北非,为防止罗马军队从海上断绝陆地给养,于公元698年再次火烧迦太基。现在,突尼斯市区东北郊17公里处的迦太基遗址就是当时历史变迁的见证。这里,现存有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那石筑的渡槽高达数丈,长约百里,形成一条气派雄伟的“天河”。那圆型阶梯式古罗马露天剧场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上,可容纳万名观众。突尼斯独立后,剧场修缮一新,一年一度的迦太基文艺节就在这里举行。

突尼斯城既具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又富有欧洲现代化情趣。旧城是由商业、手工业、民用住宅组成的具有民族传统色彩的古色古香的城区。这里,最高的房屋也只有两层,大多为拱形顶盖。街道狭窄弯曲,市场一个紧接一个,店铺一个紧挨一个,往往一条街就是一个行业,铜器、金银首饰、香料、地毯、木雕品、皮革、马鞍、嫁妆等等,应有尽有,样样俱全。从早到晚,人如潮涌,热闹非凡。这一切,再加上四处手工作坊的锵锵声、小贩的叫卖声,散发出浓烈的阿拉伯风土气息,使人仿佛进入了《天方夜谭》所描绘的世界之中。

北非古城探秘

谁要是到过北非的古城,漫步其间,他就会永远保持着曾经体验过的美感:在那里,他不仅看到过去的文明遗迹,还能感觉到时光的流动,各民族文化传统相互影响,观点、趣味、希望、探索、历史……

北非曾经有过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被严重破坏的艰难岁月,它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这里有大撒哈拉沙漠、举世闻名的岩石壁画、优美的罗马古城废墟、基督教教堂、拜占廷城堡的遗迹、摩尔人的著名建筑艺术以及柏柏尔人技艺精湛的工艺制品。

在漫长的富于戏剧性的历史中,许多民族曾经争夺非洲北部,自古以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三者命运休戚相关。

对古代非洲的有系统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几十年。法国考古学家率先进入这片蛮荒之地,他们的研究成果己写成经典著作。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片广袤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发生浓厚兴趣,尤其是建筑和雕刻艺术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在一个由美术学院组织的假日考察小组带领下,我踏上了这块向往己久的遥远、陌生、神秘的大地——突尼斯。

突尼斯位于非洲最北端,早在10000多年前就有原住民族,称之为巴巴里人。3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来到这里,从事商业、贸易、军事。之后经历了动荡漫长的历史岁月,三次迦太基战争,东罗马帝国时期又被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法国人等轮番统治,直至1957年创建共和国。

由于它地处北非,古代曾是中亚人、地中海人赴欧洲之前的聚集点。经过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突尼斯人与来自撒哈拉大沙漠的各部族通婚、繁衍后代,已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融合。

北非人早在2世纪就开始大量使用从希腊、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小亚细亚运来的大理石,采用平砌方法,用巨石建成连绵不断的住宅区。罗马时代的古城建造得十分牢固且富丽堂皇,古城布局的“骨架”被时间残忍地暴露出来,两旁石柱林立,城市力求整齐统一规划严谨:笔直的大马路穿过市中心正方形的生活区,用于庆典、集会的大广场,以及剧场高高耸立的大拱门则反映出罗马精神的城市生活特征。

在罗马占领者统治时期建造的古城,体现了罗马精神和生活方式:考古发掘者发现了神殿、斗兽场和公共浴室。

我们在这些永恒的石块群中漫步,中午轻飘的烟雾笼罩着古城,巨大的石块上闪着深浅不一的暗影,激起人们无尽的幻想……

建筑上还饰有镶嵌画、彩色图案、铜像和石像。非洲人发展了罗马艺术曾经有过的那种生动感人的元素。这种缕刻的本身就以其严格高超的雕技、韵律和理性美令人赞叹!

沿着大马路不仅可以看到建筑和雕刻的城墙断片,而且街道本身也是逐渐高起来的。街道路面平坦宽阔,可以想像当年的情景:隆隆的战车和从市郊来的农民货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奴隶们用轿子抬着富有的主人穿过,市场上神殿旁挤满了五颜六色的人群。

这些大理石柱廊雕刻在城市中起了不少作用,经过了几千年看上去还是活生生的,这些雕刻大多数都是古代希腊文明衰弱时期的雕刻原作的仿制品,它们描绘了帝王贵族的生活,歌颂帝国的强大威力,在一些浮雕和石棺上还有表现人物鲜明性格的肖像。

可是再没有什么能比存留在原野中大量的镶嵌画使北非古城更显得生气盎然了!这些画被用来装饰建筑物和私人住宅。非洲镶嵌艺术是在悠久的古代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地的匠师们熟练地运用早在希腊文明衰弱时期就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广泛流行的题材和造型范本。这些作品描绘了现实生活的场景:打猎、捕鱼、收获节日、赛马、斗兽……所有这一切被表现得饶有兴味、详尽无遗,它们是非洲土地上最富时代美、最生气勃勃的事物,它们透过遥远的时代,仍闪耀着纯朴的永不消逝的美。(刘璇)

来突尼斯之前就听说:“若到突尼斯,必游迦太基。”迦太基古城遗址离突尼斯市不远,它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坐车来到比尔萨山丘下,这里只剩下残垣断壁,但昔日市井的繁华、殿宇的巍峨风韵依稀可见。

迦太基帝国距今已近3000年了,相传这样一个奴隶制强盛帝国的创始人竟是一位名叫艾丽莎的漂亮公主。为了逃避同胞哥哥的追杀,她带着随从,乘船西渡,来到现称做迦太基的地方,看到这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控制地中海交通要道,于是决定在此地建城。然而他们的举动触犯了土著人的习俗,根据当地柏柏尔人的习俗,禁止外来人占有超过一张牛皮大小的地方。聪慧的艾丽莎成功地运用这条法律,把牛皮剪成一根根又细又薄的皮条,用皮条围圈,使她得到了所想要的地盘。

沿西面坡路攀上山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圣·路易大教堂。它雄踞在丘顶北部,是1890年为纪念远征北非而死在此地的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而建造的。大教堂的东侧毗邻着一座宏伟建筑,是迦太基文明博物馆,专门展出迦太基考古区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资料。馆内一块刻有腓尼基文字的巨石吸引了我。石上的字迹至今清晰可辨,传说就是这古老的字母后来成为希腊和阿拉伯采用字母的根源,从而流传到世界各地。

站在山顶,地上零星地洒落着一些古迹残痕。厚大的石块砌成的墙基、粗大断折的花岗石圆柱显示了当年巨型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原殿堂廊厦中雕有花篮形、卷叶形、铃形、荷花形、棕榈叶形、兽形、扇形等各式形状的花岗石柱头,雕刻精细,逼真生动。这里曾是迦太基帝国的政治中心。

虽然迦太基帝国在这儿曾经辉煌过,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消逝,特别是它在“罗马——迦太基百年大战”中以失败告终,巍峨的皇宫、繁荣的市井、固若金汤的城池……都随着帝国的灭亡而灰飞烟灭。因此,现在看到的残存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其占领时期重建的。山脚下有恢弘壮观的安东尼公共浴池和可容纳几万人的古罗马剧场,剧场现成为当今一年一度著名的“迦太基国际联欢节”的主会场。迦太基,这块古老的土地,不但收留了柏柏尔人、腓尼基人,而且接纳了古罗马人、汪达尔人、拜占廷人、阿拉伯人和奥斯曼人,它承载的历史太多太多。神游故国,是多少人的梦想。

蒙特利尔——小巴黎

走进蒙特利尔,你会慢慢发现,这是一块北美洲大地上最与众不同的神奇土地。渊源流长的历史,留给蒙特利尔丰厚的文化遗韵;浪漫的法兰西风情,让人随处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悠闲宁静;温存友善的法裔人,以其善良、宽容和热情,包容着来自世界的各种文化。斯的伟大和神奇令人惊叹。

作为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的法语居民占多数,体现出独特的法国文化底蕴,被认为是北美的浪漫之都。它也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约在350年前由法国人建立,尔后欧洲其他各国移民纷纷涌入。因此,在所有的北美大城市中,当属蒙特利尔的欧洲风情最浓郁。蒙特利尔的市旗图案是由四朵小花组成的,分别代表最早建设蒙市的英格兰、法兰西、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

市区内处处充满了法国情调,这里是典型的英法双语城市。蒙特利尔的城市景观别具风格,市内有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堂——圣母大教堂,因为全市的哥特式教堂繁多,所以蒙特利尔又有“尖塔之城”的美誉。

与这些传统风格的建筑相比,蒙特利尔的新城区更富有现代气息。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无不体现出其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蒙特利尔是一座高科技的城市,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无限的便利。在文化方面,蒙特利尔可以称为“艺术之都”,它完美地融合了北美、欧洲和古老的东方文化。其浓厚的艺术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走进蒙特利尔,你会慢慢发现,这是一块北美洲大地上最与众不同的神奇土地。渊源流长的历史,留给魁北克丰厚的文化遗韵;浪漫的法兰西风情,让人随处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悠闲宁静;温存友善的法裔人,以其善良、宽容和热情,包容着来自世界的各种文化。

悠闲浪漫的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浪漫而世故甚至奢华的城市,人称“小巴黎”。我没有去过法国,无从知道相像到什么程度。只是它与走过的加拿大其他城市都不相同,却是第一时间就会感受到的。在法语中,“蒙特”的意思是山,“利尔”的意思是皇家,蒙特利尔是“建在皇家山上的一座城市”。蒙特利尔确实有一座山叫皇家山。皇家山顶是浏览蒙市全城的极佳去处。秋高气爽,放眼望去,圣劳伦斯河温暖地缓缓流淌,金色的哥特式尖顶在湖光山色中熠熠生辉。一片静谧中略带些陈旧的气息,不由得让人生出些许沧桑感。

蒙特利尔最明显的文化特色集中地体现在古老的建筑风格上。再具体地说是体现在众多的教堂上。雄伟的圣约瑟夫大礼拜堂依皇家山而建,据说是奉祀给加拿大的守护圣人——圣约瑟夫的,完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著名的圣·让·巴普蒂斯教堂则是典型的巴罗克式建筑,而圣帕特里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位于市中心的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圣母大教堂金碧辉煌,一踏进大门,就浸入浪漫奢华与庄严肃穆的奇怪混合之中。宽敞高大的大厅,每一个装饰细节都充满艺术气息,都体现了“上帝”的富有。大厅通向更多的小厅,小厅则更为奢华。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建成于1829年,内有一个宗教博物馆,陈列的馆藏中当以精美的银器最为夺目,人们在教堂中小声地说话,静悄悄地行走,相互感染着肃穆的气氛。

如果说蒙特利尔众多的教堂是法式文化的体现,那遍布街头的咖啡馆就是情调生活的体现了。这些咖啡馆装饰浪漫,但享用咖啡和休闲时光的人们更浪漫。记得在美国看到的喝咖啡的人们比较模式化,一杯咖啡与一份报纸是很标准的配套。这里的人们则更偏爱若有所思地享受,报纸不多出现。即便年轻的情侣,也多是亲昵而安静。那好像不在乎时光的流逝,静静地看着满街行人的眼神,仿佛在期待什么。

蒙特利尔有一种让人迷醉的松弛和悠闲。临街的酒吧、咖啡馆里,大白天也会坐着谈天说地的人群;在人行道上往来的人们,没有纽约或多伦多的行色匆匆;黄昏降临,衣着时髦的女子在大街上组成一道风景线,多了些巴黎或威尼斯的秀丽和娇柔。到了星期天,在灯火辉煌的夜晚,圣·登尼和圣·凯特琳街两旁的酒吧里总是挤满了人,他们用悦耳动听的法语谈论文化和艺术。

一切都在不经意间轻轻流动。小店里虽然人来人往,但丝毫没有嘈杂和喧哗,人们围坐在桌边轻声交流,他们用眼神和表情透露着对生活的感恩和满足;也有人捧一本书在一隅独坐,任咖啡的香味与书香在手边蔓延,静静享受着这浮生世界的安宁。小店里淡淡地播放着席琳·迪翁的畅销曲,就像手中已经变得温热的咖啡,在心中慢慢荡漾,悄悄激起无限情愫。

人们常常感叹生活繁忙、工作紧张。年轻时幻想的浪漫与情调离我们似乎永远遥不可及。其实,浪漫有时不需要金钱的堆积,有心的人即使在繁忙的时候也能停一停脚步,用心去触摸一下眼前看似平凡的景色,感觉一下身边的人和物,体会难得的悠闲,就会有不寻常的收获。

充满法兰西风情的蒙特利尔是喧嚣的北美现代化大都市中一块难得的净土。洁净明朗的天空,人们善良的笑容,悠闲的生活节奏,让你情不自禁地放慢匆忙的脚步,和那些热爱生活的法裔人一起,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宁静和心灵的荡涤,在也许并不富有的生活中找一份浪漫和充实。

底特律——汽车城

自从1896年生产的第一辆福特轿车问世以来,100多年过去了,各种福特车源源不断地从底特律开出,开往世界各地。可以说,底特律就是那个“给世界装上轮子”的地方。

这是一座汽车城,在这里,汽车工业在人们的血液里流淌,生产线富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了这座汽车城的旋律。汽车使底特律成为美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美国是一个“装载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工业是美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城底特律更是富庶、美丽。

上午七点半,底特律充满烟尘的天空下,响起了上工的汽笛声,此起彼伏,一阵紧似一阵。如果从北郊的布卢姆菲尔德山上用望远镜看去,整个大汽车城都苏醒过来。成千上万的甲壳虫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蠕动着。车流和人流缓缓移动,从许多叉路汇集到干线上,然后再从干线分散到各家工厂里。福特的、通用的、克莱斯勒的,还有其他一些没有老大哥那么出名,然而也颇具规模的公司,已经开始了早班的工作。人很乏,汽笛声已经使他们麻木了。但是,一到自动线上,他们就立刻像一部自动机器的齿轮一样开始转动。在这一天,尽管美国东西海岸之间有近4个小时的时差,但是,美国的工业齿轮已经开始运转了。

在亨利·福特博物馆触摸历史

到闻名世界的汽车城底特律游览,如果没有参观亨利·福特博物馆,会是一种遗憾。

对于“福特”这个姓氏,世界上有汽车“奔驰”的地方,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人。从1896年生产的第一辆福特轿车问世到今天,100多年过去了,各种福特车仍源源不断地开出工厂,开往世界各地。亨利·福特不仅奠定了底特律汽车城的基础,也为美国汽车工业及整个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美国人心里,福特是一个奇迹,关于他的传记、书籍有20种左右。为了纪念他,在福特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底特律建造了这座博物馆。

占地9英亩,以他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展品必然会反映出福特汽车公司的发展及美国运输业历史的嬗变。有1909年的Ford Model T,有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机火车头。同时还展出了各个时期福特生产的不同用途、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各种汽车。展品还有美国其他制造业的成果:家用电器、印刷、农业、矿山机械等。漫步在一件件展品前,能够清晰地看到美国工业史的脉络。

正像博物馆简介中说的一样,在这里你可以发现一些非同寻常的历史物证:林肯总统遇刺时坐的椅子和肯尼迪被暗杀时乘坐的汽车。它们使亨利·福特博物馆成了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标志,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氛围,也成为博物馆内最吸引人的一部分。

1963年,肯尼迪在达拉斯市街头遇刺身亡。他当时乘坐的是一辆黑色的林肯牌总统用车,其发动机为福特公司生产。这辆比普通轿车长、宽许多的车有前后两排坐椅。前排坐椅的后边拥有宽敞的空间,保证了舒适性。它还具有防爆、防弹功能。那天肯尼迪坐在敞开车篷的车内向群众致意,被子弹击中,写下了一页惨痛的历史。

林肯总统在1865年被暗杀时坐的椅子是整个博物馆内惟一一件与科学、技术无关的展品。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不几天,林肯总统去华盛顿特区的福特剧院看戏时遇害。后来他坐着看戏的椅子被联邦政府作为物证保管。几十年后,它被归还给福特家族,再后来被福特家族放在了博物馆中,以示后人。这把红色缎面的摇椅,经过100多年时光的侵蚀,缎面已破损,露出了浅色的内里。在它的旁边还同时展出了当年林肯总统所看剧目的广告。

林肯与肯尼迪有着相同的政治信仰:人人拥有平等与自由。有意思的是,林肯就任总统100年后的1961年,肯尼迪成为美国第35届总统,而两人遇刺的时间则相隔了98年。在美国历史上,共有4位在位总统被暗杀(16、20、25、30届)。林肯、肯尼迪又是其中最受爱戴的两位,他们的死与“福特”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联系,是不是一个巧合?

走出博物馆,历史的重量仍显示在心灵的天平上。既然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希望和平、美好生活的人们一定不会让惨痛的历史重演。(蒋蓓)

他“给世界装上了轮子”

当被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这个普遍的误解正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是他使千千万万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可能。

虽然人们普遍承认汽车是在欧洲发明与诞生的,但在19世纪末,有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实验者们同时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誉,因为是他使汽车不再遥不可及,甚至可以说是他“给世界装上了轮子”。他的指导原则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这种远见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诞生。

20世纪初,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底特律的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就是亨利·福特。亨利自幼便喜欢摆弄机器,15岁离家来到底特律当技工。经过无数次艰苦的试验,他终于在1896年试制成功第一辆“四轮车”。1913年,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开始使用由他发明的装配生产线,从而把制造一辆车需要的时间从14小时减为93分钟,效率提高、产量激增。而大批量生产又使单位成本大幅度下降,不过当时福特的生产线情况很差,能忍受生产线上的噪音和节奏超过两三周以上的人寥寥无几。但由于高薪的吸引,人们还是不断涌向底特律。

美国历史学家诺曼·麦克雷这样描述说:“亨利·福特在广告中说,他将付给工人每天5美元的报酬,这是前所未有的。正如我经常说到的,底特律是许多人的希望之地,尽管时代不同,但情况一直是这样。这一次正是黑人试图摆脱南方的种族隔离、私刑和奴役等逃往北方的时期。

“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星期天去教堂时通常都佩戴厂徽,而且都要吟唱一首赞美诗,诗中唱道:‘我们的父亲在底特律,他的名字叫亨利·福特。’”

为福特工作不仅仅是工作,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亨利·福特聘请社会工作者教这些移民雇员英语,并建学校教男孩子们汽车知识。到20世纪初,汽车工业已改变了底特律的整个社会结构,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美国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消费社会。汽车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到处都有可以自由驰骋的开阔公路。汽车最受欢迎的州无疑是加利福尼亚。

加利福尼亚人对于汽车非常偏爱,汽车杂志记者蒂姆·康西丁就常开着他的1950年造的老式福特V8型汽车在洛杉矶贝弗利山兜风。蒂姆·康西丁也说:“我们的汽车文化发展迅速,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汽车。是福特让人们认识到汽车的重要性,汽车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表明我是谁,我们是谁,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而在加利福尼亚州,尤其是南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上就是这方面的中心和先驱。汽车是极为重要的,我的意思是说,他们可以先不买别的东西,但必须先买车,可以没有地方住,但不能没有车。”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神游三国

    神游三国

    三国,仅是数千年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从汉末军阀割据,三国鼎立,直到“一片降幡出石头”西晋灭吴天下统一,前后不足百年,可是战争却从未间断,这就构成三国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其间留下的大量残垣断壁等历史遗迹,也就构成三国文化的一大人文风貌。
  • 乘着火车游西藏

    乘着火车游西藏

    从未到过西藏的人,提起那片热土,脑海中常常会根据传说浮现这样一串的景象:谌蓝的天空,幽绿的湖水,五色的玛尼堆,虔诚的朝拜者,深居简出的喇嘛僧人,载歌载舞的雪顿盛会,一望天际、天地相接的荒原大地,高高耸立、人迹罕至的圣水神山……其实,这些只是西藏风光极少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数不胜数的秀丽景观、民俗风情和宗教圣地,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曾几何时,西藏之行因交通不便,山高路远,而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 心灵的驿站

    心灵的驿站

    每个人会与许多不同的好书相遇,这是人与物的牵绊,也是人与人的牵绊。每个人与好书相遇都在上演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当然你也不例外,现在你也与一本好书相遇了。这本书中有优美的英文及美丽的中文,她会给你山泉般甘甜的知识,待你畅游你未曾游览过的景致,而你又将与她上演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由公元前4世纪起,中国西南部已有一条通往今日缅甸、印度、阿富汗的贸易商道,被称为“身毒道”,它比西北丝绸之路出现得更早。重走古道途中,川、黔、滇古物古风一一再现。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竟然想出以火攻岩石的办法,使之变脆,大大提高开凿五尺道的功效。算起来,这条古道已然在风霜中走过2000多载,马踏人踩,多有残损,它真的老了。深达五六厘米的39个蹄印,撒落在古关口最陡峭处;诸葛亮南征孟获,班师回蜀走的也是这条五尺道。在苍茫天野间独立的石门关前,怆然涕下的情愫陡然升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公主为君

    公主为君

    用八年的时间长成了璟王府无可替代的继承人,雍黎不知道自己是该后悔还是庆幸。她庆幸遇见他,与他同行一路,却又苦苦挣扎于家国天下。凤起惊澜,归来时宁。她和他,一个是九旋之渊步步为营,一个是履正清修思谋千里;一个是上璋青凤亦有往事磨折,一个是长楚亲王却含隐秘身世。她道,“前进之路,磨折重重,可愿同行?”他道,“凤归之邀,幸甚至哉,安敢不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轻柔交响乐

    轻柔交响乐

    今年十六岁的周牧筱来到了交大少年班,遇到了年少成名的人气演员许别。高智商才女和人气偶像的火花会怎样?尽情期待。
  • 浴血悲歌

    浴血悲歌

    2980年,所有国家被统一成世界联盟,发展成了一个全面变成科技世界的时代,因为人口急速增长地球上已经变成了百分之九十为陆地的世界,至于资源,全都消失不见。-世界大乱斗,一样能争一席之地!-上门挑衅者!陷入绝境困兽之斗!-昔日的仇家,欠我的必须还回来!-挥洒汗水与血的荆棘之路,成长过后发现世界比想象中的更加宽广!【女主很强,不是金刚不坏之身东方不败,不虐心,成长型爽文,一对一,女强男更强,拒绝借鉴,抄袭必究,大改动中,勿入】
  • 恋爱进行曲:拽丫头的爱情

    恋爱进行曲:拽丫头的爱情

    “啊!你干什么?”某女指着某男问。某男傲娇把头一甩答到:“不干什么!”“那你为什么亲我?”某女迷茫的问,某男说:“牙痒,磨磨而已。”那你为什么用我牙的磨?找别人啊!你的甜,而且你是我未婚妻她是夏家千金,因为在一次事故,无缘无故消失了。他是冷氏集团的继承人,紫因学院的校草。她和他原来是青梅竹马,却因为在那次事故分开,在次见面他们是否还认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她有点绿茶

    大佬她有点绿茶

    苏沫是个不知名的游戏主播,整天靠“嘤嘤嘤”骗路人小哥给她打赏维持生活,直到一天,一个系统找到了她,要把她改造成·真·大佬
  • 被小三孽缘:逃离女重归

    被小三孽缘:逃离女重归

    自爱上她之后,他从不强求她,只默默地守在她的身边,尊重她的一切决定,及时给她最有力的支持,他想她终有一天会看到他的好……的确,她最后终于看到了他的好,可命运弄人,一场误会生生推开了两人,夹杂着爱与恨的分离,五年后再见,她已是巨星,他已成为赫赫有名的楼氏集团之主,伴着爱与恨的遇见,究竟如何?
  • 橘味儿

    橘味儿

    “诶,把你微信给我吧!”第一次见面顾华年就很不要脸的去要了江一弦的微信,江一弦把顾华年当神经病,理都没理。“帮我补课吧。”顾华年又一次不要脸的让江一弦帮自己补课。“诶,你长得那么好看,给我亲下可不可以啊?”顾某人更加恬不知耻,江学霸的回答用实际行动同意了顾某人不要脸的要求。(首次写文,写的不是很好,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