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5700000011

第11章 第四辑 慈悲做人,大善的人有大福

慈悲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慈悲心是一个人的基准心态。南怀瑾告诫我们,为人处世,应该注重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 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做人要有几分菩萨心肠有人可能会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越是善于玩弄手段的人越能赚到钱、越能“逍遥”,这其实是不对的。

——南怀瑾南怀瑾说:“有人可能会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越是善于玩弄手段的人越能赚到钱、越能‘逍遥’,这其实是不对的。人的眼光不应放得如此短浅,只要稍微向远看,就不难发现这些善于玩弄手段的人,不是妻离子散就是家破人亡,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关算尽’

者的共同命运通常为:以害人始,以害己终。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南怀瑾的话很容易理解,不是吗?一个人有了敦厚之心,有了救脱他人出苦境的良好动机,若要达到目的,有时还需要几分菩萨心肠。比如那些和尚、尼姑,不吃荤腥,不结婚,放弃世俗的享乐,舍身成佛,更是弘扬佛家的高境界。

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虔奢尼婆梨的国王,慈悲为怀,爱惜百姓,他的仁政感化了天神,所以他的国家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全国老百姓视国王如慈父,感恩戴德。

一天,国王心想:“我现在已年迈老朽,最重要的是寻觅真言妙法,才能使百年后众生民永无灾患,永享幸福。”于是,他出榜招募能讲真言妙法的人。

不久后,劳度叉闻讯来到王宫,宣称能讲真言妙法。但他又说:

“我这真言妙法来之不易呀,怎么能让你毫无代价地得到呢?”他提出条件,八天后,要在国王身上剜一千个洞,点一千盏灯。

国王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犹如晴空霹雳,纷纷赶到国都苦苦哀劝国王不要听信劳度叉的鬼话,更不能剜洞点灯。然而国王心铁意坚,毫无悔意。

到了约定的日子,劳度叉操起一把寒光闪闪的尖刀,在国王身上从头到脚挖了一千个密密麻麻的小洞,然后,又在每个小洞里分别插上油脂灯芯。国王任凭尖刀剜割,面不改色。百姓们悲痛得撕肝裂胆,有的昏倒在地,有的磕头祷告,为国王送终。

这时,国王对劳度叉说道:“望大师垂怜见爱,先给我阐说真言妙法,然后再点火燃灯。”

劳度叉点点头,说了一谒:“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然后用火点燃了国王身上的油脂灯芯。霎时,烟焰弥天。

国王站在烟火中间,笑容满面,心里默默发誓:我真心实意地求法,如果将来能成佛,首先要用智慧的火炬普照大千世界,使众生不再愚昧无知。佛光不息,乾坤永远光明。

国王的誓言和诚心感动了天地。一时间,空中挤满了神仙。天神们感动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仙女们翩翩起舞,抛洒五彩缤纷的天花,徐徐落在国王身上。

这时,天帝释来到虔奢尼婆梨国王面前,说:“国王啊,心疼痛吗?你感到内心痛苦吗?你现在是不是有点儿后悔?”

国王说:“没有!”

天帝释又问:“你嘴说不痛苦、不后悔,但是谁能相信呢?”

国王发誓说:“我从始至终心里没有丝毫悔意。如果有的话,我身上的伤痕就不能愈合,如果没有,我身上的伤痕就会立刻愈合,恢复如故。”

话音刚落,国王身上的累累伤疤不见了,身体平复如故。这时,天神开颜,仙女们欢歌起舞,全国臣民一片赞扬之声,载歌载舞。

南怀瑾在评价这段公案时说,这就是学佛之人的舍身精神。只因心里有一个普渡众生的高尚动机,就不畏任何艰难困苦。

如果不想学佛,只想做个人间英杰,该当如何呢?也要有高尚的动机和自我牺牲精神。比如过去那些革命者,为了救广大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在敌人的刑具、屠刀面前,无所畏惧,意志如铁,其精神境界不是跟虔奢尼婆梨国王一样吗?

1935 年6 月,36 岁的瞿秋白被荷枪实弹的国民党押赴刑场。路上,他手夹香烟,顾盼自若,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经过一公园门口,看见一乞丐,衣不蔽体、蓬头垢面。他回视乞丐良久,神色威然。

这就是英雄!他自己就要失去生命了,还在同情一个乞丐的苦难,这样的人就是一尊活菩萨啊!

如果一个人以造福天下为目标,以为社会大众造福为动机,他就有了终生绵绵不尽的奋斗动力,他就会不辞辛苦,焕发出自身的潜能,创造出常人望尘莫及的价值。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

——南怀瑾《优婆塞戒经。 自他庄严品》中说:“别人对我有一点点恩德,就应想着怎样大大地回报他。对怨恨自己的人,要总是怀着善心。”南怀瑾说,这段经文就是教人行善事、做善人的箴言。

中国有句关于处世之道的古话叫“与人为善”,是说人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以善的一面对待别人。南怀瑾强调,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是极易做到的,它并不要你刻意去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就行了。

有一次,猴子、狐狸、兔子在一起玩。正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饿得快要发昏的旅者拖着疲惫的脚步走了过来。

这三个动物都很可怜他,就四处为他寻找食物。结果,猴子和狐狸都找回了很多吃的,只有兔子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于是,兔子跃身跳入火中,将自己的身体献给旅者当食物。就在这时,旅者化为佛陀,感动于兔子那种舍己为人的慈悲心,而把它送入月亮的世界,所以以后才有兔子住在月宫的传说。

这个故事,彰显了精神的施与比物质的施与更令人尊重,同时也强调如何奉献比奉献什么更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芸芸众生无非是想丰富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来自于你是否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他人喜爱的充实感。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随意指责,百般挑剔,人为地造成矛盾。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了这样的情操,我们的行动就有了指南,人生杠杆就有了支点。

市场经济,似乎地位、金钱、利益决定一切。于是有的人便认为与人为善的精神已变得陈旧而失去了光泽。其实,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只要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就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就能求得长远的财富。

在很多时候,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这就教育人们要待人如待己。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延伸出另一个善行。

慈悲是化解仇恨的药人世间,正是由于仇恨,才有了人和人之间的残杀,才会有了那么多可歌可泣如专诸、要离等等的故事。

——南怀瑾南怀瑾认为,人世间,正是由于仇恨,才有了人和人之间的残杀,才会有了那么多可歌可泣如专诸、要离等的故事。但是,每个人都不喜欢这些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因为正是这一代代的仇视敌对,才让这个世界的暴力多过于美丽、宁静。因为仇恨并不能为任何人带来荣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痛苦,只有毁灭。

为什么人类会变成这样呢?南怀瑾指出:人类进化的结果就是自相残杀、伤害、毁灭,人和人之间的仇恨其实也并不是非报复不可的,因为这个世上还有很多种情感都远比仇恨更强烈、更高贵。不过在仇恨的意识中,有时还包括了了解与尊重。但只可惜可爱的仇恨不多,在这个世界值得尊敬的仇恨更少。

仇恨有时候就像是种奇异的青草,虽然能残害人的心灵,却也能将一个人的潜力全部发挥,使他的意志更坚强,反应更敏锐。但是不管怎么样,人们总认为心里没有仇恨的人,日子会过得好些。所以人们经常在想,如果人间能够彼此之间少一点仇恨,多一点友善,这个世界一定会可爱得多,因为那样人类的痛苦会减少许多。

城里有一对冤家,一个叫加里曼,住在城的西头,是城里最有名的律师;一个叫理查得,住在城的东头,是城里最有名的法官。每当城里有什么案子,总是理查得负责审判,加里曼负责为人辩护。两人从来都是针尖对麦芒,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长期下来,两人由于工作上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个人的恩怨,最后竟如同仇敌一般。

加里曼和理查得在乡下都有土地,而且紧挨着,纠纷不断。两人在城里又都有店铺,加里曼开的是药店,打着救人性命的旗号。而理查得开的是棺材铺,专门做死人的生意。两个人就如同前世的冤家在今世又重逢。

有一天,海外的一艘商船路过这里。从船上传出这样一个消息,说在离这里9 天路程的一个孤岛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树木,如果把它用做药材,能够使人起死回生;如果用它来做棺材,死人的尸体永不腐烂,而且面色红润,栩栩如生。

加里曼和理查得都听说了这个消息,两个人唯恐对方先得到,纷纷赶往码头,准备出海去买这种树。结果两人几乎同时到达码头。可是,两个仇人说什么也不肯坐在一条船上,两个人便坐在码头上打起了心理战,盼望着把对方耗走。

就这样,从日出等到日落,两个人谁也不走。而且都吩咐仆人回家取来吃的、穿的,甚至连被褥都拿来,准备夜战。

从日落又等到日出,两个人熬了整整一夜。眼看着码头上出海的船只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条小船,两个人对望了一眼,无奈地登上这只小船。加里曼坐在船头,理查得坐在船尾,互不干扰。

小船起航了,驶向神秘的孤岛。小船行驶到第三天,海上起了大风暴,狂风裹着巨浪排山倒海般地向小船袭来。这汪洋里的一叶孤舟眼看就要倾覆了。这时,加里曼问水手,船的哪一头先沉,水手回答说,是船尾。加里曼兴奋地说:“我将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死亡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痛苦了。”

而此刻,理查得也在问船尾的水手,船的哪一头先沉,那里的水手告诉他,船头先沉。

加里曼高兴地说:“如果能够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我就不后悔出这趟海。”

两个人正说着,一个巨浪打来,小船骤然翻了过来,加里曼和理查得双双落入汪洋大海之中。

仇恨会让人失去心智,做出疯狂的举动,结果是害人害己。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付出宽容,你得到的将是整个天空。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拔起一棵碗口粗的小树砸它,不料,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与别人发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如若斤斤计较,任由怨恨的情绪滋生膨胀,便走进了死胡同,永远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摩擦,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宽。

做人百善孝为先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

内心很伤感。

——南怀瑾有一次,南怀瑾讲课时,曾谈到自己的这种心情:“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当年我离开家乡,一晃几十年,没办法和亲人联络,父母生死不知。一二十年也没消息,所以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内心很伤感。别人问起你的父母现在怎样?实在不敢答复,根本不愿去提,怕讲了会悲伤、会难过。”

后来,大陆与台湾之间稍松动,但并未实行“三通”。南怀瑾接到老母身体欠安的信,却无法回去探望,睹信思人,只能化作一声哀叹:

“恐怕等不到与母亲见面了!”这句话不幸言中。后来,两岸实现了“三通”,他有机会回到故乡,母亲却早已亡故了。真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在”,古人言之不虚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温州准备兴建温州到金华的铁路,但苦于缺乏资金。当时的市长刘锡荣知道南怀瑾在国外有不少学生,就想通过他争取海外投资。刘锡荣得知,南怀瑾是一个孝子,就想请高明之士,用南母的头发绣一幅南母的肖像,送给南怀瑾。因为正好南怀瑾在大陆的妻子,当年为婆婆梳头时,有心留下了不少南母的头发,所以,这幅肖像得以顺利绣成。

当时南怀瑾已移居香港,刘锡荣决定到香港与他会晤,事先没有告诉他要送肖像,想给他一个惊喜。见面后,刘市长揭开镜框外的绸布,南怀瑾一看见母亲的肖像,激动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当他得知肖像是用母亲的头发绣成时,更是激动不已,当场慨然允诺,一定为筹建金温铁路竭心尽力。后来他果未失言,为金温铁路作了很大贡献。

时至今日,南怀瑾虽已九十高龄,对父母的孝心仍然不减。他每天早晚必给父母念经。他说:“事情再忙还是要念,经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觉都睡不着。”

而且,因为母亲的缘故,他从不过生日。有一次,一个学生提着蛋糕去祝他生日快乐,他却不理不睬。他认为,生日即是“母难日”,是母亲受苦的日子,有什么好庆祝的呢?

南怀瑾说:做儿女的孝敬父母,不要等时间,不要等空间,不要等环境,尽力去做就对了。我今天住草棚,那就住草棚孝敬父母;只能买得起一根油条,我想吃,爸爸妈妈也想吃,我不吃,拿给爸爸妈妈吃。

我只有这个力量,就尽到这份孝心,这也就是“孝之至也”。

在《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 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传开后,街坊邻居人人都夸奖黄香。

9 岁的小黄香就这样孝敬父亲。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长大后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中国古代将“孝”作为考察人的一条重要标准。古人认为,一个对父母讲孝心的人,一定能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忠诚服务。所以,“孝”就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而那些对自己父母不孝的官员,就会被除官,或者治罪。

孝心是爱,孝心是美。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思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了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父母的亲子之爱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无私、伟大。他们可以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愿付出一切。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如果对赋予自己生命、哺育自己长大的父母都不知报答,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做人的良心,没有道德可言。试想一下,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去爱别人呢?可见,人世间一切的爱都需要从爱父母开始。

做人,一定要有孝心,因为孝心是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孝心,让每一个家庭弥漫最温馨的气息。孝心,让你品尝生活的芳香时,也承担一份责任,这责任是一种幸福。

孝敬父母是天下最不能等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

——南怀瑾南怀瑾指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万事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等古训,说明传统孝文化早就把孝敬父母放在优先的位置;现在又有了比尔。 盖茨“孝敬父母是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说法。这表明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

南怀瑾常说:“佛向性中作,莫朝身外求;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尽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有个青年人离别母亲到深山,想去拜访菩萨修得正果。

在路上,他向一个老和尚问路,寒暄之余,青年人说明动机,希望能得到老和尚的帮助,但老和尚却表示:“与其去找菩萨,还不如去找佛!”

年轻人大感兴致,忙问:“哪里有佛?”

老和尚说:“你回家的时候,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着鞋来接你,记住,那就是佛!”

年轻人听从了老和尚的话,急忙返回家乡。到家已是深夜,母亲已经睡着了,但她一听到儿子敲门,高兴得来不及穿好衣服,仓促间披上毯子,反穿着鞋子就出来开门。

年轻人一看到母亲的狼狈相,热泪盈眶,立即大悟。

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时候,就已经步入老龄。此时,他们生活上、精神上越来越需要子女孝敬,而且这种孝敬主要在亲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钱或雇个保姆来替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也就逐渐减少。商机之类错过了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时不再来,会遗憾终身。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工作太忙了,实在没工夫看父母。这与比尔。 盖茨相比,就显出很大的差距,差距就在于没有把孝敬父母放在最不能等待的位置上。

人,从生命诞生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倾注自己毕生的心血来浇灌儿女这棵生命之树。作为儿女们,首先要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能把父母的养育之恩看做是应尽的义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若待父母去世后,想着尽孝难上难。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第一,在学习上要勤奋,积累知识,苦练本领,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回报。第二,在生活上绝不能比吃、比穿、比玩。第三,多与父母交流,理解他们在工作中、社会中及家庭中的艰辛。第四,对长辈,尤其是对父母,要有礼貌,不随便插话,不打断他们讲话,在平时态度上尽量平和,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这样,你就是一个孝顺的人了。

施与者有福“舍得”一词,讲的是万丈红尘中人类扑朔迷离的欲求,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却。

——南怀瑾南怀瑾认为,“舍得”一词,讲的是万丈红尘中人类扑朔迷离的欲求,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却。舍与得互为因果,总是要先舍而后得。你付出的越多,收获的自然也就越多,所以乐于施与的人有福,那些只想占便宜而不愿付出的人最后只会一无所获。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中就该学着多付出一点,多帮助别人,多善待别人。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善良往往被当成容易被人欺负的根源,因此,很多人往往藏起自己的善良,拿出一份恶来保护自己。失去善良,这是人生中最严重的缺失,因为无论一个人是多么有才华,要是他没有慈善的心,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只要心存善念,做善事,说不定幸福就会从天上掉下来。

有一天深夜,一对夫妇来到一家旅馆住店,可遗憾的是房间已经满员了。当时,不仅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且外面还下着大雪,怎么办呢?前台的服务员面对这个局面似乎显得很为难。就在这对夫妇要转身离去的时候,其中的一名服务员叫住了这对夫妇:“二位请留步,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你们今晚可以住在我的房间里,因为今夜正好是我值夜班。”

“那太好了!”这对夫妇的脸上马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这位善良的服务员就马上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换好干净的床单、枕头,收拾好后让这对夫妇睡下了,而他自己却趴在柜台上睡了一夜。

老夫妇很感动,认为这个青年人很不错,在离开的时候,这对夫妇只对这个年轻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看你的善良能使你有足够的能力管理更大的一所旅馆。”

原来,这对夫妇就是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他们膝下无子,于是这个服务员就做了希尔顿家族的接班人,后来成了希尔顿饭店集团的老板。

这就是善良给人带来的奇遇,这位服务员凭借着自己的善良,在无意中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所以,站在你面前的,不论是个不名一文的乞丐,还是个腰缠万贯的富豪,也不论他是个不懂世事的孩童,还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对他们都要持有一颗慈善的心,给人一个微笑,帮人一个小忙……这些充满善意的行动,往往就是一个人走向幸福的开始。

其实,舍与得的问题,还有点哲学的意味。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舍是得的基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无舍尽得谓之贪。贪者,万恶之首也。领悟了舍得之道,对于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处。做人,应该抛弃贪婪、虚伪、浮华、自私,力求真诚、善良、平和、大气。做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禅师住在山上的禅院里好多年了。他为人豁达,好善乐施,周围的人们都很敬佩他。有一年,老禅师出去布道带回来几株菊花,让弟子们把菊花种在院子里。菊花越长越多,三年后,院子里开满了菊花,香味一直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来禅院的信徒们都要欣赏一下院子里的菊花,也都禁不住赞叹一番:“好美的花儿啊!”

有一天,山下的村子里有个信徒觉得这菊花太香太美了,就想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也要种上几棵。于是就开口向老禅师要几支菊花苗,老禅师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并亲自动手挑了几株花开得最艳、枝杆最粗的,连根须一起挖出送到那人手里。

消息传开后,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来,老禅师则高兴地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帮助每个人挑选花种,挖出来送到人的手里。

要花的人越来越多,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都被老禅师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菊花都被挖走了,满院没了花香,忍不住对老禅师说:

“本来我们这里应该是满院花香的,现在都送给别人了,我们什么也没有了,太可惜了!”

老禅师微笑着告诉弟子们:“这样不正好吗?你们想想,这些菊花长在我们院子里,香味只在我们的院子里。把它们送给大家,三年以后,就会是满村的菊香了啊!”

弟子们听了老禅师的话后,才明白了老禅师的用意,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禅师告诉弟子们:“我们应该与别人分享美好的事物,让人们感受到它的美好,让更多的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我们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

老禅师的这种“与人方便”的做法,貌似可惜,实则十分智慧,因为他在 “善待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方便了!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吝啬给予!你在帮助别人、方便别人的同时,你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方便自己。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在选择中走向成熟。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抉择。倘若因一时贪婪而不肯放手,结果只会被迫全部舍去,这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即使最后也能获得什么,那也是得不偿失,何苦来哉?

真正的慈悲表露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南怀瑾南怀瑾说:“当我幼年读书的时候,读到这一段(孟子评论齐宣王“以羊代牛祭钟”),觉得一位圣人和一位皇帝谈话,不谈天下国家大事,却谈拿小羊换大牛的事,似乎孟老夫子未免小题大做。可是经过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读书、做人,累积起来,才知道凡是人,都离不开这种心理行为的范围。不但是齐宣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心理行为上,即使一个最坏的人,都有善意,但并不一定表达在同一件事情上。有时候在另一些事上,这种善意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种既不是真正的仁爱,也不是伪善,只是妇人之仁而已。”

南怀瑾认为,古人说“妇人之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人们的慈悲不要走小路线,要发大慈悲,具大仁大爱,所以才用妇人之仁——看见一滴血就尖声惊叫的“仁”来做反面的衬托。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齐宣王看见一头牛发抖不忍宰杀,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

鲁迅先生的诗说得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先生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1929 年9 月,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生育一男孩,取名海婴。海婴生性活泼,经常缠着父亲。鲁迅喜欢饭后靠在藤躺椅上,把零食放在桌边,一边慢慢地吃,一边悠闲地看书。海婴经常从藤躺椅下钻出来,毫不客气地抢父亲的糖果、饼干。鲁迅只是微笑地看看儿子,从不呵斥。海婴也从来不怕父亲,有时还会跑到他的身边,轻轻揪他的胡子玩,更喜欢的是骑马一般坐在他的身上。由于鲁迅对自己幼年受的束缚人性的封建教育十分不满,所以他不愿让海婴重蹈覆辙,因而他喜欢孩子“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天性,愿他做一个活泼而真诚的人。

一次,鲁迅告诉来访的朋友说:“这小孩淘气,有时弄得我头昏,他竟问我:‘爸爸可不可以吃?’我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为好。’”友人听了发笑,说孩子正处于幻想旺盛时期,所以会闹出这样的笑话,鲁迅点头称是。后来,他作了一首《答客俏》的诗,写出了他对孩子的一片爱怜之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和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矜觅。

鲁迅爱怜其子,意在期望他成为虎虎有生气的栋梁之材。不料海婴刚满7 岁,鲁迅便撒手人寰,鲁迅在去世前嘱咐家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学家。”

鲁迅一生,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对人的奴役与压迫。他的语言锋利如剑,入木三分,即使受到攻击与迫害,也绝不妥协,绝不饶恕,他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真豪杰。但是他却是侠骨柔肠,如此怜爱自己的孩子,让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如此,先生的这一番怜子情怀并没有损害他的硬汉形象,相反却使其更加可敬可爱。

佛教讲慈悲,爱一切生命。慈悲是什么?说到底,慈悲是一种关怀,是无条件的,南怀瑾就是一位十分懂得去关怀生命的人,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在他的眼里也是值得去尊重和关怀的。无论多么卑微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滴水和尚19 岁时来到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开始时,他的差事是替和尚们烧水洗澡。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兑一下。他便去提凉水,然后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教训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无数蝼蚁、草根等生命,这么烫的水下去,会坏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浇花多好。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却又为何!”

滴水和尚无语,但从此心有所悟。

将一颗爱心、慈悲心惠及蝼蚁,可说是仁慈的极致。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为人处世,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播种爱心,不仅能够得到内心的安静祥和,还能够让别人获益,记取你的那份善良与美好。

达到美好的境界,而且上善若水,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播撒爱心,幸福触手可及,心中有情有爱,世界才会风光无限。仁爱之心如一盏明亮的灯,它可以照亮我们的人生。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心存爱心,即使还没有去付诸实践,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

行菩萨道,发慈悲心活佛、活菩萨、活罗汉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或者说,有佛心、有菩萨心、有罗汉心的人世上很多。

——南怀瑾在佛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渡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

菩萨,南怀瑾的解释就是“觉悟有情”。也就是说,自己觉悟了,又发善心度人。他说:“自立立他,自觉觉他,牺牲自我,普济众生,这才是大乘菩萨永不退失的行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菩萨已经悟透了“五蕴皆空”,因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还没有成佛,但他们却发愿将众生超度到更高层次,也就是让众生成佛。

菩萨自己还未成佛,却想让众生成佛,这是什么境界?

修佛有成者,有三种很高的境界:罗汉、菩萨、佛。

罗汉是“无情”的,正如南怀瑾所说,他们觉悟了,就“脚底抹油溜了”,去享受他们的“极乐”去了,不再理会我们这些尚在红尘中挣扎的人。

佛在有情无情之间,对芸芸众生,在管与不管、度与不度之间。他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导我们自度,不肯亲手帮忙。好比一个父亲看见孩子摔在地上,不扶他也是爱他、帮他。

只有菩萨是“有情”的,她有时会亲手度人。我们能从菩萨那里看到实惠,自然就感觉亲切些。这种心情,如同孩子感觉母亲比父亲更亲。但是,菩萨毕竟不是世人的母亲,她的“有情”,不是“人情”,是“大情”。人、鬼、畜生她都要管。她的“有情”,不是爱憎之情,而是慈悲之心。她无爱亦无憎,自己觉悟了,却悲悯后进者被贪、嗔、痴的枷锁所系,想做一些事,帮助众生挣脱枷锁,同臻极乐之境。

在这个世界上,佛、菩萨、罗汉是否真的存在?你可能要说,不要迷信了,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行。

但是,南怀瑾说,活佛、活菩萨、活罗汉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或者说,有佛心、有菩萨心、有罗汉心的人世上很多。活佛境界太高,虽然他们存在,我们也看不见——站地平原上的人,哪看得见珠穆朗玛峰顶上那个人呢?而罗汉、菩萨则较易看见,比如,陶渊明不就是一尊活罗汉吗?他自己觉悟了,就跑到深山老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世人做事要有几分菩萨心肠才好。一位财大势大的董事长,他原本拥有好多个矿山,家产富足。但是却恃富而骄,贪迷五欲,财大气粗,对人刻薄无情,对朋友无义,更不知体恤工人。天有不测风云——后来,矿区频频出事,他也发生车祸、撞断了腿。他为了医治腿,找遍名医,但皆无效,医到后来,矿山、房子都卖光了,事业也一败涂地。以前认识他的人却说:“这是报应!”可见,平时为富不仁,落难时也难得他人同情。

还有一个平时爱花钱的老板曾说:“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每人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不慷慨,到底我哪里不慷慨?”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道一桌的酒席费用,可让暗角的众生,维持很久的生活费用;在他一掷千金、纵情享乐时,有许多住在破茅屋中的老弱贫病、孤儿寡妇还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数万元酒席的钱,在医院中也许可以救回一条人命。他只是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顺于生死的众生。

谁才是真正的“菩萨”?是那些怀有一颗善心去做一件件小事的人。

比如那些勤奋敬业的老师,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非常有限,却愿意用自己的肩膀将学生们送到更高的境界,这不正是“自未得度,先度他人”吗?比如那些奔波于各地的社会志愿者们,自己尚且工作难保,却愿意拿出有限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比如一个乞丐,到处要饭,却愿意把自己讨来的钱捐给希望小学。他们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有一位哲人问他的学生:“对一个人来说,最需要拥有的是什么?”

学生们给出很多答案,哲人都摇头否定,但有一位学生的答案令他露出了笑容,那位同学答道:“一颗善心!”哲学家说:“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东西。”

为人处世,要完全做到“自未得度,先度他人”的菩萨境界非常困难,但是,存几分菩萨心肠,对他人、对这个世界有所奉献,自可感染他人、感化他人。它是人类温情的源泉,它使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这不正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吗?“菩萨心”能净化心灵,使世界变得澄清。

同类推荐
  • 做自己想做的人全集

    做自己想做的人全集

    在生活中,有这样三种人:一种是只想不做,另一种是只做不想,还有一种是善想会做。三者何为上?第一种人是空想家,这种人可以把所有的梦想和目标都放在脑中,就是看不到一点行动的痕迹,结果终于使那些美丽的梦想和目标枯萎至死;第二种人是苦干家,这种人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精神可嘉,但思路不灵,不能寻找成功的捷径;第三种人是聪明人,一边思考一边行动,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思考,能够修补自己的人生方案,确定适合自己的最巧人生战术。那么,你是哪一种人呢?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本书告诉读者一个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的人,不是因为运气多好,而是因为他很少计较。因此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不应斤斤计较。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潇洒、更舒畅。
  • 高贵的个性

    高贵的个性

    青年成功文库。林语堂推荐给每一位有志青年的“成功圣经”。钢铁般的意志力,成功者的进取心。没有什么比现实中的传奇经历更为浪漫感人,没有什么比穷途末路之际的崛起更为催人泪下,没有什么比从一穷二白到非凡成就更不激动人心,也没有什么比这些来自于现实的经验对年轻人更有教益作用。《高贵的个性》在这些方面为年轻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事例、建议与启示。
  • 安住这颗心

    安住这颗心

    《安住这颗心》以星云、弘一、净空、圣严等佛学大师的人生智慧、佛法真言为指引,对大众的人生定位、得失、困境、生活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人们在生活中安住这颗心,凭着正念、正勤、正道为人处世,培养耐心、诚心、清净心,抛却诸般妄想,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安抚,从而把握住眼前的幸福。
  • 激励你一生的好故事

    激励你一生的好故事

    喧嚣浮世,多希望有个宁静的港湾。世事沉浮,多希望留住永恒的瞬间。当身处险境难关,多希望有个人能为我们呐喊助威。当形影相吊,孤寂难耐,多希望有个人,能为我们打湿的心灵,撑起雨伞。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绝剑天涯

    网游之绝剑天涯

    我要伸手遮天,覆手遮雨;我要改写历史,扭转乾坤;我要走遍天下,崛起辉煌;我要策马奔腾,快马加鞭;我要手握神器,斩妖除魔;我要这一切负担,烟消云散;我要这天下苍生,臣服于我!
  • 重生千金:复仇势不可挡

    重生千金:复仇势不可挡

    前世被最深爱的男友背叛,把她推向了地狱。重生后的她成为了豪门的富家千金,而且还是家族的第一继承人。前世欠她的,这一次,她一并要回来。今世属于她的,谁也别想夺走。--------------------
  • 狂兽战神在都市

    狂兽战神在都市

    【热血经典,免费爽文】因重伤同学而被迫逃亡海外的墨尘,突逢身体发生惊天异变,从此获得滔天神力一朝崛起,纵横于海外七年之后决定回归都市,只为查明自己身上的秘密……
  • 寒泉记

    寒泉记

    百虎临门,一个睡在棺材里的少年挺身而出,一部风云跌宕的仙魔传说拉开了序幕。
  • 斗无不胜

    斗无不胜

    **********************************************************斗杀任何可恶之人无视一切魔兽对头不放所有异界美女胜利最终属于主角**********************************************************公布两个书友群:12317610,25138162
  • 重生之登仙途

    重生之登仙途

    重生为家族里唯一的女娃娃,爹不疼娘不爱不说,还被卖给大家族做丫鬟。幸好关键时刻觉醒金手指,不然还不得做一辈子丫鬟啊!
  • 拾荒野的眼睛

    拾荒野的眼睛

    描述的,是一个土生土长在大西北二十年的95后男孩眼里的世界和所闻所见。活在这本书里的人们,他们只是换了个姓名继续活在现实里。
  • 凌宵国

    凌宵国

    现代生物工程学研究生穿越去古代,求死扶伤
  • 通缉单上的赏金

    通缉单上的赏金

    浩瀚星域充满无限可能!一群少年只为寻找一个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