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5700000005

第5章 第四辑 多积口德,远离世间是非之门

很多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信马由缰,一点也不知道小心谨慎,直到招来灾祸时才后悔。所以,大师告诫人们:“修养自身以保持内心的清静最为重要,经历世事应该把说话谨慎放在第一位。”

把说话放在首位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李叔同李叔同说:“修养自身以保持内心的清静最为重要,经历世事应该把说话谨慎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内修时,应该以清静的心情去修炼,修养自然会提升;我们进行外修时,说话要谨慎,才会少受挫折。李叔同在平时训导众僧时,就劝诫他们“以戒为师”,此外,对于世俗朋友,他也是这样劝告他们的。

俗话说:“祸从口出。”此言不假。言语不谨慎,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祸害。因此,说话谨慎是我们涉世处事的一条重要原则。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以放牛为生,有一段时间为了果腹还出家为僧。他虽然出身贫寒,却有大志,后来参加了元末的农民起义,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担心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让自己丢面子。不见吧,人家会说自己富贵了就不念旧情。思忖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见一见。

那个老朋友一进大殿,立刻就行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

消息传出去以后,另一个当年一块儿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了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一番“叙旧”使得已经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又气又恼,十分尴尬,他喝令左右:

“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砍了!”

面见皇帝,不管以前和他关系如何亲密,现在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言语就要谨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前一个求见的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说话谨慎,很讲究技巧,博得了朱元璋的欢心;而后一个人说话,根本没有仔细考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让朱元璋下不来台,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如此看来,实际生活中,说话谨慎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实,有许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说话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这样做往往会得罪人,而他自己却还不知道,等到察觉过来,已经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说话谨慎的习惯,要做到能够不说的就坚决不说,非说不可的一定要想好了再说,以免祸从口出。

管住自己的舌头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李叔同“安宁没有比知足常乐所带来的更长久的,危险没有比话说得多所带来的更大的。”李叔同的这句话真是金玉良言啊!知足常乐,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对于“话多危险大”,很多人就有疑问了。难道说话说多了就危险了吗?不是说爱说话的人吃得开吗?这样的理解有偏差。舌头有时就如同一头笼中野兽,如果一不小心让它溜出来,就很难让它再回到笼子里去。古人云,言多必失。就是说,别有用心的人会根据你说的话刺探你的秘密,或者利用你的话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时,话多真会引来灾祸。唐朝的功臣刘文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牢骚话太多而丢了性命。

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谋,在后来进军长安时,又立了大功,说他是唐朝的开国元勋,那是当之无愧的。裴寂是经刘文静的介绍才得以认识李世民的,他在起兵的过程中虽然也起过某些作用,但他更主要的是善于讨好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同李渊酒肉不分家,并且将归自己管辖的隋炀帝的宫女私自送给李渊,是李渊的一个酒肉知己。

李渊称帝以后,对裴寂的宠爱异乎寻常,授他以右丞相之职,每次上朝时,必令他同登御座。退朝之后,又相携入宫,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赏赐无度。而刘文静呢,则不像裴寂那样受宠,官职只达到尚书这一级,比裴寂低了许多,不免感到不公,因此在朝上议事时,故意同裴寂唱反调,两个人因此有了隔阂。一次家人集宴时,刘文静以刀击柱,发誓道:“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话被他一个失宠的小妾上告朝廷,朝廷在审问时,刘文静如实相告:“当初起兵时,我与裴寂的地位相同;

如今裴寂被授以丞相的高官,赐以甲等的住宅,而我的赏赐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我每次出兵打仗,家中老小都无可托付,的确怀有不满之心,酒醉时说些过了头的话也是可能的!”

李渊据此斥责刘文静谋反,许多元老重臣一致不同意,李世民更是据理力争,指出首先策划起兵反隋的是刘文静,裴寂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现在天下平定了,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发些牢骚,也是人之常情,没有必死之罪。可李渊对刘文静一直比较疏远,对他的政治能力也不大放心,裴寂看出了这一点,再一想刘文静曾经说过一定要杀死自己这样的话,于是乘机进谗说:“刘文静的才智谋略的确是当代之冠,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若是赦免了他,必有后患。”

这话正好击中了李渊的心病,就这样,刘文静被杀掉了。临刑时,他叹息道:“如果当初我少说几句话,今天绝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啊!”

李叔同还说过“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老子也说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子还说过“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些话的意思相近,就是告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少说话,管住自己的舌头。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就是很难做到。

很多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如悬河,信马由缰,一点也不知道小心谨慎,直到招来灾祸时,才后悔,这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舌头,少说话,牢记“言多必失,话多危险大”。

闲谈莫论人非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李叔同一个人独自静坐的时候,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别人聊天闲谈的时候,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这个道理我们已经很熟悉,李叔同对此的理解比常人更深刻。关于“闲谈莫论人非”,我们来看看李叔同的理解和做法。

《南山行事钞记》中有这样的警训:“推直于人,引曲向己;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李叔同对此是严格遵守,虽然他德行高尚,修为日进,声望很高,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却更加严格,从不轻易议论他人是非。

他既这样严于律己,也是这样训导别人的。

一年春天,李叔同准备去无锡慧山。弟子们送他下山,其中一个弟子随口对他说:“现在的僧人,大多数污浊庸俗,并且很少修行,使人看了都憎恨厌恶,外人看了怎会信佛?——虽然知道不应该妄加评论别人的长短,但是他们这些人已经到了积习难除的地步,真不知道将来如何治理这些事情?”

李叔同听后,严肃地说:“说人过失,已经是很不应该了。出家的僧人,修为有高有低,向来就是不一样的。我们既然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又怎么能够随便去议论呢?况且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如果这样看待问题,恭敬尚且不够,又怎么能够怠慢呢?”一番话说得那个弟子面红耳赤,惭愧地低下了头。

既然李叔同教导我们“闲谈莫论人非”,那么,我们有意见和想法时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一定要当面说出来。

在这方面,西汉时期的汲黯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汉武帝脾气不好,同时又是好大喜功之人,所以大多数臣子碍于天子的权威,对他都是当面极力讨好,而背地里却常常说三道四。但有一位叫汲黯的大臣偏不这样,他有什么意见就当面给汉武帝提出来,而私下从不和别人谈论汉武帝的是非。

汲黯在汉武帝时官至右内史,列于九卿,属于权臣。当时,汉武帝常常招集一大帮文学儒者,大家在一起说的都是一些仁义道德的话。对于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大多数大臣都是当面夸赞汉武帝是多么仁爱、多么英明,私下里却免不了议论。汲黯对汉武帝的做法也不赞成,但他不是在背地里小声嘟囔,而是敢于当面给汉武帝提意见。

有一次朝会时,汲黯对汉武帝说:“你内心里有那么多满足不了的欲望,口头上却说要行仁义,像你这个样子难道也想像舜、禹那样使天下大治吗?”这一番话弄得汉武帝不仅无话可说,而且连脸色都变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暗暗地替汲黯捏了一把汗,幸而汉武帝没说什么话。等他下朝后,汉武帝对身边人说:“真厉害呀!汲黯这股子憨劲。”

有人责备汲黯不该当面指责皇上,他说:“天子设置公卿大臣辅佐他治理天下,难道是希望大家都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只会阿谀奉承,把他往错路上引吗?我们这些人既已就其位,就应尽职尽责,有什么话就当面说出来,如果只是在私下里议论,皇上又怎么会知道呢?如果人人都只顾明哲保身,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连汉武帝自己也说:“古代有所谓社稷之臣,像汲黯这样子的大约也没有多少。”

像李叔同、汲黯这样的君子,在背后是不会谈论别人是非的。通常,在别人背后议论是非的人,就算他不是小人,但也算不上是君子。

因为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真正的君子如果对人有意见会当面提出来,让人改正。那种当面说一套、背后说另外一套的人,长期下去离小人也会不远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为人,应该做到光明正大,有想法和意见就当面提出来,努力做到“闲谈莫论人非”。

遇谤不辩不争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李叔同有人问李叔同:“用什么方法来制止别人对你的诽谤呢?”李叔同回答说:“不用去辩解”。“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别人对你的怨恨呢?”李叔同回答说:“不用去争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面对别人的诽谤和怨恨,我们应该怎样做?不要和别人进行争辩,来为自己辩解。因为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俗话说,“越描越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默,不去争辩。

理是不辩自明的,李叔同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受到别人的诽谤而急于辩解。

1936 年12 月,李叔同由鼓浪屿日光岩寺移住厦门南普陀寺。有一天,李叔同看到高胜进在厦门《星光日报》为自己出了特刊,介绍自己的生平事迹。看了以后,李叔同没有说话。到了晚上,才皱着眉头,对随侍弟子传贯说了一番极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胜进他们虽然是出于好意,但其实是对我的诽谤。古人说:‘声名是诽谤的媒介。’看来,我以后在闽南恐怕难于容身了。”说到这里,静默了好一会,又转了语气说,“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辩。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辩解释,多受了亏。你不分辩,一谤便罢,更无余患。”

接着,李叔同又回忆了当年在日本,为要公演《黑奴吁天录》,曾读过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那时候领导解放黑奴的林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倘若我要尽读报纸对我的诽谤,势必没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办事,这办公室就只好关门了。我尽我所知而认为是最善的,便尽我所能去做。我就这么拿定主意直做到底。倘若结果是错误的,那么称赞我,于我无益;要是结果是对的,那么,即使现在有十个天使人人说我坏话,也于我无损。我们为人做事,要有成效,必须宁静以致远。要训练自己任劳任怨,置诽谤于不计。

此后不久,即1937 年晚春,李叔同应邀去青岛湛山寺讲律,头一天开示《律己》时,也讲到了“息谤”。他说,怎样息谤呢?就是“无辩”。人要是受了诽谤,千万不可分辩,因为你越分辩,诽谤反而弄得越深。比如一张白纸,偶然误染了一滴墨水,这时你不要再动它。你不动它,它就不会再向四周晕开。倘若你立时想要它干净,一个劲儿地去揩拭,那么,结果墨水一定会扩大面积,玷污一大片。

李叔同把这个道理阐述得非常透彻,如果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是不可能有这样深的感受的。在平时,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褒奖,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诋毁和非议,这很正常。真正能够做到毫不在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然,时刻想获得进步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就不能和常人一样,如果做不到比常人更好,那你也不会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功。要知道诽谤和误会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而且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是,如果你懂得不辩自明的道理,那些流言飞语和诽谤自然而然就会停止。

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话同样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我们还要做到“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但是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了。

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议论别人先想想自己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李叔同李叔同说:想要议论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想要了解别人先要了解自己。 有些人很喜欢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谈论的话题,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却从来不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李叔同提醒这些人,自己做得好尚且不应该议论别人,更何况很多时候自己做得还不如别人呢!

春秋时期,子产对申徒嘉的身体残疾横加指责,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同时也恰恰暴露了自己德行的浅薄。

申徒嘉是个被砍掉了一只脚的人,有一天他跟子产一同去拜伯昏无人为师。第一天的时候,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第二天,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的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是留下呢,还是不留下呢?你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却不知道回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这执政大臣一样吗?”

申徒嘉说:“伯昏无人先生的门下,都是他的弟子,哪里有什么执政大臣呢?你津津乐道自己的执政大臣的地位,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吗?我听说过这样的话:‘镜子明亮,尘垢就不会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明亮。长久地跟贤人相处便会没有过错。’你拜师从学追求广博精深的见识,正是先生所倡导的大道。而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完全错了吗?”

听完申徒嘉的话,子产冷笑了一下,讥讽他说:“你已经如此形残体缺,你估量你自己的德行,受过断足之刑却还想着要跟唐尧争比善心,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吗?”

申徒嘉回答道:“自个儿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不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整体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为是命运安排的,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像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用完整的双脚笑话我残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脸色陡变怒气填胸,可是只要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我便怒气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态。真不知道先生是用什么善道来洗刷我的呢?我跟随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同时在伯昏无人先生的门下,整天听闻先生要以德相交的教诲,而你却一直在拿外在的形体来指责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

听完这话,子产的脸刷地就红了,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不好意思地对申徒嘉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往往在议论别人方面很有本事,却从来不低下头看看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反之,有些人却从不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而是时时刻刻反思自己,并通过反思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进步。在这方面,唐太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唐太宗说过:“身为国君必须先以人民的生活安定为念。压榨人民而自己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无异于割取自己腿上的肉来吃,虽然吃饱了但是身体也糟蹋了。倘若希望天下安泰,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姿态。迄今为止,尚未听说直立的身体却映出弯曲的影子,也没听说过端正的君主治理下的政治,百姓会胡作非为。”他以这种态度来处理政事,率先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虽然已经十分努力了,但他仍然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彻底。有一次,他向魏征表示这种不安:“我一直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古代的圣人,因此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世人嘲笑。”

别人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你自己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心思都放在反思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上,并且努力想办法提高自己才是当务之急。当你想对别人发表一番议论的时候,还是先把嘴巴闭上,好好看看自己吧。

带着厚道评论人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李叔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常常犯这样的毛病:在评论别人的时候,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从来不愿意换位思考,总想找出别人的毛病。找出别人的毛病之后,又极力夸大这个毛病,把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把大毛病说成一无是处,这就是不厚道的表现。

李叔同也说,在评论别人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厚道,别总是把别人的坏处夸大,没有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你的毛病其实比别人的还要大。

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多或少有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别人身上的错误和缺点,也要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样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这种做法才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乾隆皇帝在用人方面很有才能,这和他能够对下属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关。

乾隆二年,宗室德沛到任湖广总督后,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暗中调查总督史贻直,结果发现他在任内有接受盐商贿赂的嫌疑,于是便向皇帝请示可否公开查处。史贻直当时已经内调回京任工部尚书,此人熟悉政事,有办事能力,因此乾隆指示德沛“史贻直身为大臣,朕不忍扬其劣,当别有以处之”。

乾隆三年,管理苏州织造的郎中海保遵旨秘查苏州巡抚许容,并向乾隆皇帝报告说:“苏州巡抚许容,从前历任,具有刻薄之名,观其到任以来,操守廉洁精细明白,实心任声,声名亦好。”乾隆批到:“此奏至公之论也。”

乾隆四年,湖广总督班第遵旨调查湖北巡抚崔纪。班第经过察访得知,崔纪这个人并没有劣迹,只是性情乖僻、做事偏激。乾隆认为班第的调查是“俱秉公议”,给予充分肯定。后来发现崔纪曾挪用公款给亲属使用,又听任百姓买食私盐等事,遂将其撤职查办降级使用。

乾隆十一年,湖北巡抚开泰报告说,他遵旨密查湖广总督鄂弥达,知其虽然年老体衰,还能正常办理公务,听说他的家人有接受贿赂之事,数量不多,鄂弥达好像不知道。乾隆为此告诫开泰:“不仅仅是这样!鄂弥达察访湖南省的时候,曾经让他的儿子去拜见当地的官员,期间也有收取贿赂的时候,如此检验兵士就全然不去仔细查看,我已经下旨责备他了。只是他的这一过错还算小,我从来对官员不求全责备,但是如果知错不改,继续欺骗我而且胆子越来越大的话,那就不能宽恕了。”乾隆让开泰继续监视调查鄂弥达。

大臣有了过错,乾隆并不是一味地贬斥他们,而是充分肯定其优点,当他们的过错还不至于影响工作的时候,就大度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有当臣子的行为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才公事公办,这充分显示了乾隆作为一代帝王的气度,也是他拥有过人智慧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论人须带三分浑厚”,胸怀放宽广一些,尽量去包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去多想想别人的优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

巧妙指出别人的过错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李叔同“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这是李叔同最欣赏的话,意思是说:指出别人的过错要能够使他从心底里感到惭愧,这样小人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指出别人的过错采用过激的方法,君子也会变成小人。

面对犯了错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常人的做法是:上来把对方大声训斥一顿、骂一顿,批得体无完肤,直至对方无话可说为止。岂不知,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本来你的初衷是好的,指出别人的错误,帮助别人来改正错误,可是,由于你的这种过激的方式,别人不但不会感激你,而且会对你产生怨恨,因为这种过激的方式严重损害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你的过激行为,致使他根本无法认识错误,更别谈改正错误了,因而他还会继续犯这种错误。

李叔同因而劝诫我们,不要做“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的事,那么怎样做呢?大师强调,要掌握方法,做“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

的事。

苏东坡,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优越的客观条件对他后来成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苏东坡长大以后,无论文诗词画,样样精通,且各有超人之处。

苏东坡在湖州做官三年以后,进京述职,先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午睡,苏东坡就在书房里等候他。他突然发现砚台下放着一张未写完的书稿,题目是《咏菊》。就看见上面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大为惊异:西风,一般是指秋风;

黄花就是菊花。菊花在深秋盛开,秋风又怎么能吹落呢?老相爷满腹经纶,才华横溢,难道真的应验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遗憾之余,又不禁诗兴大发,便提笔依韵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写完,依旧放在砚下。又等了一会儿,仍然不见王安石醒来,苏东坡便告辞回府了。

王安石一觉醒来想起《咏菊》诗还没写完,便信步来到书房。取出书稿一看,两句已成四句。仔细一看笔迹,知道是苏东坡写的。一读,不禁思绪万千:苏轼自视才高,过于放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凭臆断妄下结论,今后如何担当重任?我一定要通过这件事,让他悟出一些道理来!主意一定,王安石便令人查明湖广缺官册,奏明皇上,就将苏东坡调到黄州作团练副使。

苏东坡到黄州后,因为团练副使是个闲缺,无事可做,便常与友人登山玩水,饮酒赋诗,不觉将近一年。重九过后,连日大风。一天,风息后,有友人来访,苏东坡忽然想起后院的菊花开得正好,于是两个人就去后院观赏。一到花棚,苏东坡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见菊花尽落,满地金黄!

不久,苏东坡因为公事再次进京,又特意去了一次相府。苏东坡一边跪拜王安石一边说:“学生在黄州目睹了秋落黄花,才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从今以后,我将不再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要谦虚谨慎,举一反三,以求真知灼见!”王安石喜笑颜开,急忙搀起苏东坡,并说了许多劝勉和激励的话。

教育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怒斥、训斥别人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别人很可能不会接受,甚至产生怨恨;滔滔不绝的说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可能会使人听起来厌烦,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像王安石这样不动声色巧妙地用事实去教育人是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很巧妙,在事实面前错误会显露无遗,而且还能够避免因为训斥等过激方式给人造成的心理伤害。

其实教育是一门学问,正如李叔同所说:“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这就是一种巧妙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妙,就妙在无声胜有声,能够让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加以改正。这不正是我们原意看到的吗?

使用言辞要慎重激之而不怒者一定有大量,必有深机。

——李叔同“用过于激烈的言语对待别人,而那个人却不动怒,那么这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特别宽广的话,就是极有心机。”李叔同提醒我们:使用过激的言辞时一定要小心,因为你所面对的可能是心胸宽广的人,也可能是极有心机的人。当然,如果是胸怀宽广的人,就不要紧,因为他不但不会生气,而且还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遇到极有心机的人,你就很危险了,他们即便表面上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其实心里却对你恨之入骨,总在寻找机会来报复你。

嬴政刚即位时,无论是对臣还是对民都很谦恭,在用人方面,他从不计较某个人的出身和经历,并能充分听取臣下的意见,这自然使手下人对他十分忠诚。

公元前236 年,各国诸侯力图合纵抗秦,尤其是韩、魏、赵三国居于诸侯七国中央之地,是秦东进的主要障碍。且燕国与赵国相邻,若此四国合纵抗秦,必会对秦构成重大威胁。为了离间四国合纵,秦王嬴政忧心忡忡。这时,有一位叫顿弱的人出现了。

顿弱是秦国的一介平民,但他富有智谋,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惯用离间术。嬴政听说此人之后,很想单独与顿弱谈话,想看看他对国政有什么见解。但顿弱知道嬴政性格狂傲,不易服人,于是他便故意端起架子,让人传话给嬴政说:“我生来就不会向别人下跪参拜,如果大王能允许我参见时免去跪拜之礼,我就可以去面见。不然的话,我是不会去见他的。”嬴政不但不因顿弱提出的条件而生气,反而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见到嬴政,顿弱张口就说了一句让嬴政摸不着头脑的话,借以吸引嬴政的注意力。他说:“天下有一些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人,也有一些无其实却有其名的人,还有一些无其名且无其实的人,大王您知道吗?”

嬴政果然对此大感兴趣,他很干脆地回答:“不知道。”

顿弱解释说:“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便是商人。商人不种田不种粟,但家中却囤积谷米,所以说商人是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人;无其实而有其名的人是农民,农民虽有生产粮食的名声,但家中却没有积粟,所以说农民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人;无其名又无其实者是大王您啊!您虽登上了王位,拥有万乘车马、天下财富,却不能供养父亲,得不到孝子之称,自然也无孝子之实,所以,大王便是既无其名也无其实的人。”

听到这里,嬴政勃然大怒,顿弱明明是在挖苦他!但怒言未发,只听顿弱又说:“山东有六个诸侯国,以大王的威力不能征服他们,可是却把威风撒在母后头上,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啊!”顿弱这里所说的母后之事,是指嬴政亲政后因母亲有私宠行为而被他赶出宫的事情。对于顿弱的考问,嬴政听了虽然生气,但还是忍住了,并转移话题问顿弱说:“山东的六个诸侯国该怎样兼并呢?”

顿弱见嬴政未恼,便将话切入了正题,他献策说:“六国之中韩国所处的位置,好比天下的咽喉;而魏国所处的位置,好比天下的胸腹。

大王可以给我万金,让我去韩、魏游说活动,收买韩、魏两国所信任的王戚贵臣,让他们为秦做事。秦若在他们国家有了内应,那么取两国就易如反掌。而韩、魏到手,天下也就会成为大王的天下了。”

顿弱的话正合嬴政的心意,他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便采纳顿弱的计谋,赐给他万金做资本,先后迫使韩、魏、赵、燕四国服从于秦。种种辉煌战果,都是因为嬴政能够做到激之而不怒,而以国事为重所致。

人有七情六欲,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听到不顺耳的话时,难免要发火、动怒,这是很正常的事。嬴政是个胸怀宽广的人,他能够做出别人不能够做到的事,虽然很恼怒,但是为了秦国的大业,他能够忍住怒火,采纳别人的意见。假如顿弱遇到的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君主,后果恐怕就不好说了。

由此看来,我们在使用激烈的言辞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另外还要看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同类推荐
  • 习惯决定成败

    习惯决定成败

    大部分人努力奋斗,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功。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成败》列举了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影响着每个职场中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你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受老板欢迎的员工、一个受同事欣赏的员工。希望本书对在职场奔波的人士能有所帮助。
  • 世界如此残酷我们要内心强大

    世界如此残酷我们要内心强大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遭遇不公平对待而气愤不已?你是不是曾经因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而暴跳如雷?你是不是曾经因为不够自信而导致事情一败涂地?你是不是曾经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儿小事而闷闷不乐?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态。《世界如此残酷,我们要内心强大》作者马银文以“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为核心,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面对各种情况、各种环境要怎样战胜自己,以及怎样培养建设一个强大的内心。
  • 唤醒心中的巨人(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唤醒心中的巨人(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潜能。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有效的训练,每个人的潜能从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任何一个大脑健全的人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 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本书提供了中国人生智慧的一种现代版本,它的努力在于参悟人生,吕读人生,进而获得人生。本书对每个人的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的条件与理想人生作了详细的论述。
  • 女人20多岁很关键

    女人20多岁很关键

    20多岁的你,可能还没有体会到,人的一生中,人脉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当你战胜一个巨大的困难,或者抓住一次绝好的机会时,总会提到有“贵人”相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身边总有很多这样的“贵人”,人们总会说你人缘好,或者有福气在无数次新的相识后,以前的“贵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只有少数人留在身边。只有能牢牢抓住所有“贵人”的人,才是最有福气的人。
热门推荐
  • 碧落生存法则

    碧落生存法则

    碧落是一片野蛮之地,灵仆则是这片野蛮之地上流传几千万年的传说,灵仆若为鬼,要宿主必为尸。但又何必把人逼上绝路呢?“不许人间见白头。”一曲传言流传百万年不朽。一朝为王,万人唾骂,辱其名“昏君”,宁死不为奴。一生为一人,一世误江山。野蛮就有野蛮的活法,野蛮就有野蛮的法则。妖怪族生来好斗,都是妖怪,为什么要把这种本性用道德和人性抹去呢。
  • 步步诛仙:每天征服一个情敌

    步步诛仙:每天征服一个情敌

    诸子百家、朝堂野史、后宫秘闻,当今社会的丑小鸭,魂穿圣女,偶得天书,记载“征服情敌系统”,欺负着未来的小王爷,征服着男神的迷妹,宠溺着萌新的小徒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怎么又害羞了

    你怎么又害羞了

    【已完结】邢竹韵作为一个超级闷骚女学霸,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纯情小学弟,她自然是不会错过的!【相识】“学、学姐,我看你这伞很大,能不能躲我一下?”男生的声音很小,几乎要被雨声给淹没。邢竹韵看了一眼男生红透了的耳垂:“好。”默默上前一步,挡住了男生被淋的身子。【相熟】“学弟,你看学姐我大学三年也没谈过恋爱,不如你委屈一下,让学姐我也尝尝这甜甜的恋爱,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小学弟的脸蹭地一下红透了:“学姐,我,我……”断断续续,话也说不全。“好了,就这么说定了。”邢竹韵轻拍了一下学弟的肩膀,一本正经地道:“男朋友,我饿了。”【相爱】“我说,都过去这么久了,你怎么还动不动就脸红啊?”女孩好奇地问道。学弟委屈巴巴:“我……”“好了,”女孩大手一挥,“我又不嫌弃你。”他该说他很高兴没被嫌弃吗?————————————【ps:都说一时撩一时爽,但,一直撩一直爽啊!本文女宠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孺慕生欢

    孺慕生欢

    慕生欢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很多很多银子,早日脱离慕槐的魔爪……——恩人说:“欢欢,我这刚好有五百两,先借给你吧。”她真不是那种见财眼开的人,这五百两她日后一定会还的!——慕槐一脸铁青的看着正在翻墙的某人,很好,胆够肥,看来真把自己当杏花了!“元绍!把院墙砌高点,若是让那没出息的再爬出去,我唯你是问!”——“欢欢,你花了我的钱,还与我一夜春宵,如今拍拍屁股就想走吗?”不是,你们别误会,我一定会对他负责的,呸!不是,我啥时与你一夜春宵了?——慕槐冷笑,一夜春宵?很好,小三都找上门了,他今夜就要看看她的春宵还在不在!
  • 妖魔灭世传

    妖魔灭世传

    一个你所熟悉的世界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妖魔乱世,谁来维护人间秩序?谁来斩尽妖魔?一个平凡又不普通的青年,踏上了一段又一段玄幻冒险之路,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一般的故事。
  • 作精御灵妃大魔王别跑啊

    作精御灵妃大魔王别跑啊

    白月吟十五岁后觉醒灵根,成为了御水大陆的第一天才,再加上两个宠女狂魔,宠徒狂魔的护着,在御水国从来没怕过谁,可是那个动不动就翻她家墙的混蛋,你是怎么回事?被叫作混蛋的某人:“呃~不是你叫我来的吗?”
  • 师尊看看我

    师尊看看我

    仙门师尊逸尘重生后,改变自己最后被自己徒弟亲手杀死的结局,但在重重事件中,发现当年的事情有所蹊跷......
  • 史上无敌狂暴系统

    史上无敌狂暴系统

    穿越者洛家少家主洛尘万众瞩目的天王灵根被自己族人亲手所夺夺,终身不得修炼!但偶然情况下得到了系统,终是少年报仇雪恨?还是永远堕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