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78200000002

第2章

且说匡胤在洞中歇了数日,身子骨恢复如初。这天闲得无聊,便到绝顶游了一回,不觉叹道:“天下竟有如此险峻之山!能得此一游,也不枉此生了!”又转身北望,只见渭河平原空旷无边,大河南来,渭河东去,气势磅礴,置身于此,大有雄鹰搏击长空,鲲鹏揽月九天之感。遂有雄踞天下、面南称尊之意。匡胤坐下歇息片刻,便一步步往东峰转来,登上峰顶,只见远山叠翠,四下空旷,便狂啸一回,回音传响,犹如平静水面,一石激波,袅袅袭人。正待回身下山,却见东南向一小峰之上有一凉亭,亭内对坐两人,似在下棋。匡胤欲前往一观,又见怪石嶙峋,无从下足,但想自己棋艺不错,他人能去,我何输能。便小心翼翼,寻步下来。越过鹞子翻身,到得跟前,才见陈抟老祖与一老者下棋。匡胤到来,那两人似不曾看见,依然聚精会神博弈。看官!这下棋亭乃有名华山博台。相传汉武帝时,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及其子度世到华山去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上,因而又名“博台”。古往今来,多少贤人逸士在此博弈,风雅无比。

且说匡胤看了许久,才见老者挪一步子,不由焦躁起来,竟指指点点,甚而动起手来。陈抟老祖道:“观棋不语真君子,莫非客官也懂棋路?”匡胤道:“岂止懂得棋路,曾在乡中立擂,百日之中无对手!”老祖道:“甚好,下一盘你我对弈一局如何?”匡胤道:“爽快!”须臾,老者速决,移坐观战。棋子摆好,老祖道:“你我赌一局如何?”匡胤道:“如何赌法?”老祖道:“银三百两。”匡胤自知无银,但又放不下面皮,又忖或许赢他三百两,也好做下山盘缠。便道:“也罢。”二人整棋开战。下到局中,匡胤略占优势,便面带笑容,沾沾自喜起来。谁道老祖将过河小卒横了一步,棋势立变,匡胤一看,急切无应对之举,面色涨得通红,脖后冷汗顺着衣衫流入脊沟。眼见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又走不数步,老祖胜出。匡胤不服,又连弈两局,依旧败北。只得认输。老祖道:“既已服输,赌物拿来!”匡胤道:“在下实是无有!”老祖道:“这却坏了历来规矩。也罢,既无银子,不妨写个字据来。”匡胤道:“好吧!”老祖道:“慢!你如何写来?”匡胤道:“欠你纹银三百两。”老祖道:“罢了,三百两银子谁知你何时能还。不若把这华山卖与老夫罢了!”匡胤听了,心下暗喜,自忖:“这华山又非我家所有,竟要我卖与他,这等痴道。也罢,就写一字据卖与他,我倒落得干净!”遂使童子取来笔墨,写下字据,交予老祖。那字据道:东京赵匡胤,为因无钱使用,情愿将华山一座,卖与陈姓,言定价银三百两。永远为陈姓之业,并无租税。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看官!你道老祖这等愚钝,使匡胤如此搪塞。非也!原来陈抟老祖乃上界太上老君大弟子下凡,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赵匡胤为宋朝开国皇帝,他早已晓得,故预先借得华山宝地,以为存身修道之所。赵太祖卖华山遂成千古传奇一段佳话。明袁宏道有《博台》诗写道:云中转转试钩梯,棋路分明似界畦。

便欲与君修一局,只愁石栏水流西。

却说赵匡胤日后得了天下,志得意满,不由想起陈抟老祖救命并卖华山一节,哑然失笑,然又思陈抟老祖究非凡人,便派起居舍人殷超稽书前往,欲邀其来京辅佐朝廷,以安天下。谁知殷超奉诏来到华山,寻至希夷洞,却见老祖长睡不醒,又等数日,依然如此,问那褚元:“老祖睡的几时?”褚元道:“已然三年有奇。”殷超自忖,这却如何是好?又等数日,只得告别褚元,自回东京回复太祖去了。太祖料想求之不得,只得作罢。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不觉到了仁宗一朝。此时陈抟老祖已一百余岁。忽一日,华阴县吏前来收取租税,老祖令褚元取出当年字据,县吏看了,目瞪口呆,沉吟道:“竟有此事?”似有不信,径回华阴禀明县令,县令亦奇之。速使人报与朝廷,仁宗看罢华阴县奏书,也颇不信,又使户部差人探访究竟。差人来报说,山石上确刻有字据,索原件不予。仁宗大怒道:“妖道惑人!”复使大将狄青带五百军兵前往,若然不惬,拿将来朝讯问。

却说那狄青带了五百军兵,非止一日,到了华山,寻到希夷洞,只见褚元一人。便问:“妖道何往?”褚元道:“师傅数日前升仙去了!”狄青无法,只得回朝复命去了。你道那陈抟老祖真的升仙去了?非也!陈抟老祖算定朝廷必来寻事,自往江西龙虎山,去与那张天师论道去了。

陈抟老祖不一日来到龙虎山,张天师下山迎接,二人执手同步上山。山道上,陈抟老祖对张天师道:“昔日太祖将华山卖于我,且救他一命,如今朝廷却不认账!”张天师笑道:“人间事都是如此,理他则甚。”老祖道:“不认账也就罢了,还派兵前去,甚是无理!”张天师道:“可奈你何?”老祖哈哈大笑,道:“我自逍遥,不问人间事了!不过,数月之后,你将有事了。”张天师道:“又要下山走一遭。”老祖道:“且妖魔不久之后就要出世了!”天师笑道:“这也是师兄功劳!不过我这道观也难逃一劫!”老祖哈哈一笑道:“天意如此!”自此两位仙人在山上论道。

忽一日,陈抟老祖在观中又呼呼大睡起来。天师知其所以,也不唤他。谁知老祖昏昏中起身,步出观外,驾起祥云,直往天界而来。到了南天门,守关将士倒也认识,也不阻拦,他便直奔兜率宫,参见师父太上老君。行礼毕,站在一旁。太上老君问道:“徒儿在华山修行,何事而来?”陈抟上前一揖道:“徒弟在华山救了宋太祖赵匡胤一命,又与他下棋,赢了华山一座,而其后人不仅不认账,还派兵前来问罪,望师父指点!”老君哈哈一笑,道:“本来大宋稳稳当当三百年天下,既然无信,麻烦不久了!”陈抟问道:“弟子当何为?”老君摇了摇头道:“无需了。你去吧!”陈抟老祖悠悠忽忽返回龙虎山。次早起来,来见天师。天师道:“师兄这一觉,半年有余。”老祖道:“我梦中到天界一游,有道是‘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不想这一觉竟半年有余。”陈抟老祖时常长睡不醒,其多为灵魂出窍,游天宫去了。自此陈抟老祖在龙虎山闲居不题。

且说大宋仁宗元佑三年三月,春至阳生,正值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不料一场瘟疫席卷全国,上至太医院太医,下至民间郎中,用尽各种良方,仍医治不住。这日仁宗天子驾坐早朝,宰相赵哲、参知政事文彦博、范仲淹、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等齐齐跪在丹墀之上,高声奏道:“启奏陛下,现今天下瘟疫盛行,军民人等,损伤甚重,臣等令天下名医多方医治无效,伏乞圣上从早计议,以救万民!”仁宗道:“这便如何是好?”班中闪出礼部尚书韩琦,上前奏道:“启奏陛下。臣闻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乃汉天师之后,可宣来朝,设醮祈祷,奏明天帝,方可保万民无虞!”仁宗道:“也好!不过朕从未涉江南地,意欲借此江南一游,一则显朕至诚之意,二则趁便游历诸景!”包拯奏道:“万万不可,陛下万圣之尊,恐失威仪,且瘟疫正盛,万一龙体欠安,臣等之罪也!”仁宗道:“不妨事。多派太医随朕前往便了!”众大臣见阻挡不住,只好叹罢。

次日,令太尉洪信先行打前站,又将京中之事暂交太子及宰相赵哲打理,再由礼部安排下龙舟仪仗,并令参知政事文彦博与十数名太医随驾,浩浩荡荡向江南进发。经汴水东下,转运河直达扬州。这扬州自隋唐以来富庶繁华,天下闻名,且美景无数。仁宗在此盘桓数日,几乎忘了龙虎山之行。还是文彦博多次提醒劝谏,帝方恋恋不舍,登舟西行。不数日,又到金陵建康府,这里有“六朝金粉”之称,仁宗又游了秦淮河、紫金山、玄武湖、燕子矶等处,方才继续西行。话休嘘烦,仁宗在路游历了庐山胜迹、南昌滕王阁等,这才舍舟登陆,逶迤向龙虎山行来。数日间便来到龙虎山下,但见:山披霞光,树掩玉露。风和日丽,草长莺飞。喜鹊枝头喳喳叫,野兔坡前跃跃腾。危岩猿猱越深涧,长空紫燕穿层云。古木参天崖道窄,豁然开朗天地宽。

仁宗一行来到山下,停下车仗。只见一条崎岖小路蜿蜒伸向山凹之中。文彦博来至驾前,奏道:“此即龙虎山!”仁宗道:“为何这般时候洪信还未前来接驾?”文彦博尚未开口,只见山洼里转出一彪人马,为首正是洪信洪太尉。洪太尉来到驾前,跪在仁宗面前奏道:“微臣接驾来迟。望乞恕罪!”然后把数日前上山事宜说了一遍,并将在山上遇到大虫、蟒蛇一事说与众人听,道:“真真吓煞微臣了!”而后又奏道:“数日前,臣到山上时,童子告知微臣,张天师已下山多日了,不知去向。这却如何是好?”仁宗道:“既来之,且到山上一看,再做道理。”洪太尉奏道:“车驾无法前行,请陛下坐二人滑竿。”仁宗道:“既来求人消灾,就要有点诚意,不若步行也罢!或许天师有试我等之意。”洪太尉道:“那就委屈圣上了,好在山路不远。”众人逶迤前来。初时仁宗犹能撩开脚步,抖开精神,哪知走不上二三里,已气喘吁吁,两足不由得慢了下来。你想这仁宗何时行得这等远路,平时都是銮驾伺候,前呼后拥,奈何方才口许虔诚之愿,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向前挪动,好不容易登上山顶。早有童子前来迎接。童子道:“不知圣上驾到,有失远迎,家师数日前下山去了。请到观中拜茶。”仁宗道:“甚好,走了这一晌也累了,暂且歇息一下再做道理。”话说这一干人来到观中,歇息了一会儿,喝了茶,仁宗道:“既来此处,也到各处看他一看如何?”众大臣道:“谨遵圣命!”于是仁宗与众大臣到山前山后游玩了一回,在观中吃了随驾带来的酒肉等食物,又歇息了一会儿,仁宗又道:“山前山后去了一遍,却不知这观中有何宝物?众爱卿不妨随朕细细一观。”随起身就观中四处走动,两个道童前面引路,先后游看了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太乙殿、三官殿等十余座殿宇,最后来到三清殿。进得殿门,只见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都塑得金身闪烁,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殿中罗帐飘飘,金碧辉煌。仁宗走上前去,拱了拱手,说道:“老官们,朕看你们来了!”而后,转身摆了摆手,只见随驾太监将御香点燃,插进正前方大香炉里,又将一大包金箔冥币在火盆里燃了起来,众大臣正要躬身下拜,谁知火势太大,将两边罗帐燃着,这下慌得仁宗忙往外退去,急呼“救火”“救火”,众大臣也顾不得许多,同道童们一同去到院中大水缸中汲水扑火,大约折腾了一个时辰,才将大伙熄灭。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是满脸灰烬,官服不是烧破,就是被水浸湿,真个是狼狈不堪。仁宗也坐在太监们摆好的蒲团上喘息不定,说道:“今番惹祸了,但愿天师不计较!”少顷,仁宗又站了起来,又要到殿后走动,大臣们劝阻不住,只好又随仁宗从殿后小道上行,约有一箭之地,来到一处殿宇前。众人抬头一看,上书三个大字“镇魔宫”。门上却是一把香炉般大小的大锁锁定,锁上锈迹斑斑,不知何年何月锁定,仁宗问道童索钥匙,道童直说不知。仁宗又问道童:“可有铁锤?”道童问:“不知作何用?”贴身太监吼道:“教你拿,你就拿,啰嗦甚?”道童道:“铁锤没有,砍柴的大斧倒有一柄!”太监又吼道:“速去取来!”少顷,道童取斧来。仁宗道:“与朕将这铁锁砸开。”众大臣这才醒悟过来,忙上前劝阻。文彦博道:“陛下不见上面悬挂着‘镇魔宫’三字,不知何年何月哪代天师锁着何等妖魔,陛下不可走了妖魔!”仁宗道:“哪来妖魔,道家最善弄玄虚。即便真有,想朕乃堂堂一代天子,何等妖魔敢来冲撞朕。众卿家勿要拦朕,朕倒要看一看是何等妖魔!”众大臣见阻拦不住,无可奈何。那贴身太监举起大斧,砸砍有一刻钟,也未打开,又在侍卫中选了一个力士,砸了半个时辰,仍未砸开。这时,还是洪信上前,只三斧,那锁便跌落尘埃。门打开,仁宗就要进去,众大臣依旧拦住,先让一名太监进去查看了一番,觉得无妨,方才簇拥着仁宗鱼贯而入。只见正面一通石碑,上面蒙着一匹锦缎,锦缎上挂着一道符,符上几个大字,无人认得。再往下看,却有八个方寸大小篆字,文彦博同众大臣都认得:“遇洪而开,遇仁而出”。大家看了半晌,无人解得何意。仁宗道:“既是镇魔宫,魔鬼必在碑下,众卿与朕推翻此碑,朕倒要看看是何妖魔!”这时众大臣纷纷跪倒尘埃道:“万岁万万不可,如妖魔出世,恐于国家不利!”仁宗哈哈大笑:“想朕受命于天,管理国家,几个小小妖魔都奈何不得,今后如何统治万民?”众大臣看看劝阻不住,只得让几个武功非凡的侍卫,护住圣上,方才使几个道童用镢头掘碑。这时,侍卫中有一个膀大腰圆的说道:“道童退下,看在下的。”他将上衣脱下来,露出上身疙疙瘩瘩的肌肉来,而后朝手心吐了口唾沫,先向后退了两步,继而将两手对准石碑上部中间,用力冲了过去,但见石碑晃了一下,并未倒地,他脸上红了一下,但人们并未觉察,他见一下未推倒,便又退了一步,用肩膀扫了过去,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迎门靠”,只见石碑轰然倒地,石碑下边露出一块铁板来。众大臣堆里嘁嘁喳喳,只听有人道:“好气力!”这时,仁宗早已不耐烦了,喊道:“快挖、快挖!”几个道童七手八脚挖了起来。须臾间,铁板被挖起,抬了过来。洪太尉凑了过去,向下一看,倒抽了一口凉气,转过身向仁宗禀道:“万岁,是口井,只是深不见底!”仁宗才准备向前一观,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深井中四股黑气从井中喷出,直冲云霄,到了天空,又向四方散去。只惊得仁宗和众大臣目瞪口呆,仁宗情知不妙,软瘫了下来,众大臣连忙围拢过来,几个内侍扶着仁宗坐在一内侍放好的软墩上。还是文彦博早就料到会有不测,神气稍定,说道:“天意!天意!”道童们却哇哇哭了起来:“这却如何是好?师傅来了可咋办?”这情景谁还顾得上道童,眼见得仁宗气喘吁吁,面色煞白,几欲昏厥,众御医有人捶背,有人摩胸,有人把脉,又叫人递上水来,饮了两口,仁宗方觉得气喘稍平。众大臣张罗着将仁宗抬下山来。到得山下,将仁宗安置在馆驿中,众御医才得审慎会诊,重新服药调理,看看仁宗病得愈重,文彦博只好安排快辇回銮,星夜向东京奔来。方入河南境内,于道上遇见王彦龄、包拯等众大臣前来迎接。原来,张天师已于月前到达东京,设下罗天大醮,祈禳已毕,天下瘟疫已然少敛。然天师对太子和众大臣道:“圣上此去,恐有不祥,快安排接驾!”太子慌了,遂安排王彦龄、包拯带了数百人前来迎接。到得东京,仁宗已昏迷数日,至此病体日重,众大臣轮班侍驾。忽一日,仁宗醒来,口中喃喃道:“朕这是在何处?”包拯道:“万岁在宫中,愿我皇圣体康泰!”仁宗道:“朕看来不行了。方才朕游遍天庭。玉帝告朕,说朕自寻麻烦,天下不久将有魔王出世,扰乱民间,并说朕病体难以康复,大限将到!朕去后,众卿要尽心辅佐太子,朕无忧也!”此话一出,太子哭倒在地,众大臣扶起太子,仁宗又道:“这也是定数!今后你要励精图治,或可感动上天,降幅人间。”语毕驾崩。纵观仁宗天子在位四十二年,期间举贤任能,政治清明,爱民如子,百业俱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算是一位好帝王。然酷不信神,屡次冲撞仙家,使本来拥有五十四年江山,却折了一十二年。这些都不在话下。

且说众大臣见仁宗晏驾,国不可一日无主,慌忙扶立太子就灵前登基,于日后再举大典。说起这太子出身,原不是仁宗之子。但因仁宗所生三子尽皆夭亡,不得已立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宗实为太子,并赐名曙。今即位,是为英宗。英宗主持大丧,因仁宗在位期间,少兴刑狱,恭俭仁恕,亲贤远佞,勤于治国,故宋史官誉为仁主,庙号仁宗。然因临末几桩鲁莽事,毁了大宋天下,也折了自己一十二年江山。而因生前有德,身后英宗、神宗、哲宗三代时有贤臣辅佐,天下方宁。但妖魔也已出世,日渐长成,不久为祸人间。

正是:前朝不管后朝事,古人未忧今人难。毕竟不知后来出现何等妖魔,为祸人间,且听下文分解。

褚先生语:《水浒传》中宋江常说:如今皇上圣明,只是被奸臣所误,蒙蔽圣聪。果如此么?既圣明,何以蒙蔽?何以宠用奸臣?逻辑上也说不通。是故世乱之源在朝廷。根在赵匡胤,错在宋仁宗,坏在宋徽宗。妖魔为仁宗所放,非洪太尉所误也。

同类推荐
  • 汉末弄臣

    汉末弄臣

    穿越汉末三国,闻人杰摇身一变成了汉献帝身边弄臣。只不过这个弄臣很忙,正逢乱世,东奔西跑,为了保住汉献帝的江山,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终于……
  • 重生之汉室宗亲

    重生之汉室宗亲

    曹阿瞒奸诈多谋?刘循:我虽无谋,奸诈曹孟德不及我万一!刘大耳人心所向?刘循:我为宗亲,登九五之位乃世之所愿!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循:孙家小二,孙文台之后类缩头乌龟!野心狂妄称帝者?此子幼有光武之志!
  • 异界大唐厨神

    异界大唐厨神

    美食与时代的联系!天下初定,新皇登基。内忧外患,且看厨神林云用他的厨艺和丰富的后世知识慢慢改变这历史的轨迹……
  • 踏尽公卿骨

    踏尽公卿骨

    “我回不去了。”周文身体再也撑不住,瘫倒在地。周围的流民依旧机械地往前走着,佝偻脊背,蹒跚步伐,对于将死的周文没有多看一眼。有流民停了下来,看过来,目光幽幽。周文认识那种目光,那是看向食物的眼神。我要死了,成为别人的腹中餐。大汉光和七年一月,穿越者周文侥幸未被饿死,并且暗暗留下自己终生的誓言:“终有一日,铁骑踏尽公卿骨!“
  • 唐朝工科生

    唐朝工科生

    玄武门发生了点小事情,没过多久,大唐就换了一个新皇帝。而一只野生的工科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来到了此刻的长安。原本因为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牛沾亲带故,想要混吃等死,但没想到大牛不要几年就会嗝屁。于是,这只闯入大唐的野生工科生,决定发奋图强,争取有生之年做一台小霸王学习机出来,好名留青史。他已经想好了,他的墓志铭上会这么写: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热门推荐
  • 白衣我来了

    白衣我来了

    这本书,会记录作者如何成为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人大家来感受一位平凡的人是如何成为医生的!
  • 紫与粉:我的极品闺蜜

    紫与粉:我的极品闺蜜

    为了逃避叔父追捕,上官紫玥来到艾尔莎贵族学院,在这里她结交了爱撒娇少女司徒菱并到后来发现她竟然是自己以前的网上闺蜜。到后来,与司徒菱各种冒险,捉鬼……上官紫玥:“冰菱,秀恩爱死的快。”司徒菱:“没事哒,我帮你找了一个!”上官紫玥:“死开!”……等等!以上只是冰菱自己幻想的而已!上官紫玥:“你把我写得那么笨,你丫故意的吧?”司徒菱:“嘻嘻,安啦安啦!”
  • 戏子之御锦坊

    戏子之御锦坊

    当你一梦醒来身处他方,是选择持续这个美丽的梦还是拼命找到梦醒的方法?是选择继续留下等待腥风血雨,还是回到故地继续挣扎?在这个异度里,你是选择朝堂之上的呼风唤雨,还是选择江湖之中游戏人间?当你明知道梦终究会醒来,你还会大胆地选择爱么?当你明知道你爱的是唯一朋友“爱”的人,你还会努力追求么?在这样一个迷局里,到底怎样做才好?御锦坊,不是红楼,胜似红楼。结局,会否是“一曲红楼终是梦,情天情海幻情身”?而她,最终身归何方?
  • 他似影似梦

    他似影似梦

    爱拿着手机看言情小说的楚瑶,没想到手机会变成人…还说那么令人羞耻的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桃花劫:废材逆天邪王的倾城仙妻

    桃花劫:废材逆天邪王的倾城仙妻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被至亲之人背叛身亡。她在异世重生,却变成了臭名远扬的废材花痴小姐。待她在次睁开双眼,那双冰冷聪慧的眸子不知入了谁的流年。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绝色倾城,有着亿万年修为的女子扮猪吃老虎的故事,却不小心惹了某只更大的boss,反被剥皮拆骨吞吃干净的悲催血泪史。
  • 妖尾之被动无敌

    妖尾之被动无敌

    魔法!用钱创造快乐!......
  • 穿无所息

    穿无所息

    霉女的伤神的穿越。名满天下的绝世佳人、来历不明的乞丐侠女以及考场暴毙的倒霉考生,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以一种古怪离奇的方式并存一体。身份、身体以及思想的高度不和谐,惹来麻烦无限,而十三年前的江湖风波及十年前的朝堂密案,又让女主卷入一浪更比一浪险的风波之中。麻烦多多,意外频出,有爱有恨,有泪有笑,爱情、亲情、友情,江湖、朝堂、宫廷,且看迷糊霉女如何逢凶化吉、笑傲风云。
  • 低调坏女人

    低调坏女人

    她漠然?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她腹黑?谈笑间的算计,把你卖了你还在帮她数钱!她身世普通?九岁丧母,父亲不明,孤儿一个!她生活精彩?你认为你在一层一层剥开她、了解她,其实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到底——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 愿望是活着

    愿望是活着

    借一种平平无奇的方式,观察所能触及的世界。也许也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抑郁患者自我和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