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66200000002

第2章 二代名医学贯中西

时氏中医世家的第二代传人、著名中医学家时振声教授,1930年2月11日生于江苏镇江。他幼承家训,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随父学习中医。1949年时高中毕业后即随其父时逸人先生侍诊,并就读于前中央国医馆附设的中国医学专修科(后改为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1951年毕业。1952年在南京通过了国家统一考试,取得了中医师资格,并领取了南京市卫生局颁发的中医师开业执照,此后即正式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1953年10月又赴山东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西医5年,于1958年毕业后留该院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59年10月时振声教授由中央卫生部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集中精力从事中医的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同年又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第三届中医研究班的系统学习,1961年12月毕业。先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传染病研究室、消化病研究室、肾病研究室从事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1983年开始又担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医师。

时振声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成就非凡,然因积劳成疾,不幸罹患脑瘤,医治无效,于1998年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时振声教授是我国卓越的医学科学家,同时也是中医肾病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内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审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理事及内科专业学会委员,香港中国针灸协会名誉顾问,天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海军总医院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心顾问,国家教委老干部保健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其业绩相继被载入《国际名人传记大辞典》等工具书之中。时振声教授的不幸早逝,实在是中医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时振声教授既禀家传,又经师授,博学多研,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特别是他继承父亲时逸人先生“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顺利进入西医院校,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全面掌握了西医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实可谓胸藏锦绣,学贯中西,这种知识结构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医40多年来,时振声教授坚持以中医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原则,医术高超,疗效卓著,活人无数,享誉海内外,颇受同道赞颂,堪称医坛巨匠,一代宗师。

时振声教授是我国杰出的中医肾病学家,他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后,对肾病的中医证治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性进展。他曾是国家七·五课题“慢性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课题组组长,由他所研制的“保肾冲剂”,具有保护与恢复肾功能的良好作用,并能促使蛋白尿消失或减轻;“滋肾止血片”对消除肾小球性血尿卓有疗效。时振声教授还对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进行了许多规范化研究,率先提出了以正虚为主,兼顾邪实的辨证分析方案,有效地指导着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活动。他积长期的临床经验,先后总结出了多种治疗肾脏病的有效方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由于他为我国中医肾病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突出贡献,因而被誉为中医肾病之泰斗。

在外感热病领域,时振声教授继承父业,先后对伤寒、温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不但在理论上有许多有益的建树,而且在临床上也确有良效。他运用伤寒与温病理论对临床上各种急性热病进行治疗,均能迅速使体温恢复正常。在传染病的治疗中,尤其对中毒性痢疾、急性肝坏死、乙型脑炎昏迷之患者等,均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

在内科杂病领域,时振声教授特别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尤其重视“证候”的动态变化;在治疗上他非常注重“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时振声教授认为,对慢性虚损性疾病,必须调理肾中真阴真阳,尽力使之归于平衡。如他在治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运动神经元疾病时,常以补肾活络法收效;治疗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常以补肾纳气法取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肠功能紊乱经久不愈者,常通过补肾固涩法奏效;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常以补肾通利而获殊功。

时振声教授乐于笔耕、勤于著述,先后累积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编著有《伤寒论串解》《外感热病证治要义》《肾炎的中医证治要义》《时门医述》《中医诊断和辨治纲要》(日文版),主编了《时氏中医肾脏病学》,参与编著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等大型中医工具书及学术著作,主审了《中医肾脏病学》等书,为祖国医学宝库的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时振声教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先后培养内科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14人,并指导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数百人,外籍留学生数十人,通过他的精心培育,相继为中医肾病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时振声教授还多次应邀赴台湾、香港、泰国、比利时、荷兰、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和诊疗活动,深受海外同仁的欢迎和好评。

时振声教授一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严谨的治学风范而著称于世。他光明磊落,爱党爱民,不计私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志,生活俭朴,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情操。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呕心沥血,贡献出了毕生精力。纵观时振声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医学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外感热病的贡献:首先,时振声教授合理阐释厥阴病,发前人所未发。他在伤寒、温病的研究方面,继承父业,对《伤寒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尤其是对厥阴病的认识,可谓别开生面,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伤寒论》中关于厥阴病的条目最少,且其提纲性论述又模糊不清,故历代各家或随文附衍,或见仁见智,总不得要领,似如一潭浑水。此如陆渊雷所说:“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篇中明称厥阴病者仅四条,除首条提纲有证候外,余三条文略而理不清,无可研索。”

时振声教授借鉴现代医学中急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以阴阳消长的内在关系,合理地诠释了厥阴病的本质与治疗。他说:“从临床上来说,厥阴病是六经病的最后阶段,病情危重,是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因此,我认为厥阴病的本质是阴或阳衰微到极点,阳气衰微到极点则发生寒厥(阳衰阴盛),阴气衰微到极点则是热厥(阳亢阴竭)。因此厥阴病的现象必然是以‘厥’为主,没有厥则不是厥阴病。有了这个前提,厥阴篇的内容就好理解了。”

时振声教授认为,急性热病发展至热厥或寒厥阶段,多伴有神志昏迷的表现,可以用邪入心包来解释,所表现的四肢厥逆,可以用肝失条达、气机不能通畅,以致阴阳不相顺接来解释,因此热厥与寒厥(包括脏厥)完全符合厥阴病的病变特点,而且也代表了厥阴病最本质的东西。至于其它的厥,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还是与厥阴病相鉴别而列入厥阴篇的,这样就将厥阴病中记载的杂乱无章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时振声教授认为寒厥都是大汗、下利或大下利后引起的,按照现代医学观点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脱水性休克),一般预后良好,阳回则生,热厥转化而来的寒厥,按照现代医学观点属于暖休克转化为冷休克,往往见于感染性休克的晚期,预后很差。由热厥转化而来的寒厥,与大汗、大下利等脱水所形成的寒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从中医理论分析热厥是真热假寒,热厥转化为寒厥当是真热真寒,即将阴竭阳亡,阴阳离决,故预后不好。

至于热厥,时振声教授认为临床所见热厥,在厥的同时,身必高热,甚至谵语。一般是厥、热、利同时并见,类似现代医学之中毒性肠道感染的感染性休克,因此厥阴病中的热厥并不少见。

时振声教授认为,后世医家认为《伤寒论》中,厥几日热几日是寒厥的厥热胜复,这是不恰当的。《伤寒论》厥阴篇中,先厥后热或先热后厥,都是热厥;唯有厥无热,甚至一厥不复热者,其厥方为寒厥。而寒厥不存在厥热胜复的问题,寒厥阳回阴生,阴寒自当消退,不存在什么阳复过度的问题。热厥属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可分为高心输出量低血管阻力型(暖休克)及低心输出量高血管阻力型(冷休克)两类,两种不同情况的形成与感染性休克的发展阶段有关。初期属暖休克,在此阶段通过泻下予以治疗,预后较好;晚期则逐渐发展为冷休克,预后不好。

再则,时振声教授融伤寒、温病于一炉,发展了新的热病学说。长期以来,人们局限于伤寒从皮毛而入,由表及里,须横看;温邪由口鼻而入,由上及下,须竖看。伤寒的病因是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温为阳邪,最易伤阴。伤寒始于足太阳,传足不传手;温病始于手太阴,传手不传足。伤寒的治疗宜温宜热,温病的治疗宜寒宜凉。时振声教授认为,这种将伤寒与温病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与临床实际是不相符的。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研究的客体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外感热病。只不过二者分别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辨证方法与学说。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用于急性热病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用于急性热病的辨证方法。由于拘泥于门户之见,以致对本来应该是统一的研究客体却被人为地分成了两个,斤斤计较于伤寒与温病之异名、异源、异治,以致伤寒学者不善于用温病学说之长治疗急性热病,温病学派也不善于用伤寒之法去治疗急性热病,这显然不利于外感热病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因此,时振声教授力求将伤寒的六经辨证与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统一起来,以形成新的热病学说。

为了探讨三种辨证方法的内在联系,时振声教授分别从脏腑经络学说、临床证候学说乃至热病传变的规律等方面对三者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了下列结论:伤寒太阳病主表,与温病的卫分病、上焦病是统一的;伤寒阳明病主里属胃,与温病的气分病、中焦(胃)病应该是统一的;伤寒少阳病主里属胆及三焦,与温病的气分(胆)病、三焦病是统一的;伤寒太阴病属脾,与温病的中焦(脾)病、气分病应该是统一的;伤寒少阴病属肾,与温病中的下焦(肾)病、营血病应该是统一的;太阳厥阴病属肝与心包,与温病中的营血病、下焦病应该是统一的。由于研究客体的统一性,三种辨证学说必然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其治疗方法也必然能够相互沟通与借鉴。这就为统一理论和发展热病学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对肾病的研究与贡献:在中医病因学研究上,关于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在急性阶段可以有风邪犯肺、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等情况;非急性阶段则以正虚为主,如脾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及三焦气滞、气滞血瘀诸种。如果水湿滞留日久,又可出现湿郁化热的情形。一般可根据病机的演变情况予以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则更能切合病情。

慢性肾炎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变证,如酸中毒、心衰、抽搐、出血、昏迷等等。其病机的本质是脾肾之虚发展为脾肾衰败,湿浊大量产生,且不能排出体外,以致酿生溺毒,泛溢肌肤,充斥三焦,侵犯肝肾,或逆传心包。

在慢性肾炎向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诱发因素(诸如外邪、劳累、饮食等)起到诱发急性发作,加重病情的不良作用。

时振声教授指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往往虚实互见,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由于浊毒停留,难以外泄,可以形成寒化与热化。寒化是脾肾阳虚之极,湿浊水邪犯肺,可见形寒咳嗽、喘促气急;水气凌心,可见心悸喘憋;湿浊蒙蔽心包,可致神昏嗜睡;脾不统血,可见呕血黑便;最后出现肾阳衰败,则无尿或少尿,气息不续而死亡。热化是邪热湿浊互结,痰浊壅肺,可见咳嗽气急、痰声漉漉;邪热妄行,可见出血;邪热耗损肾阴,热闭于下,亦可见少尿或无尿,终至死亡。

在证候学研究方面,因为肾脏疾病最突出的症状为水湿内停,肢体浮肿;而水(湿)为阴邪,得阳始化,因此一般认为肾阳不足,不能温肾化气,往往是水肿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肾病中医界早期的证候学研究多从肾阳不足、水湿泛滥立论。1965年全国慢性肾炎中医临床研究座谈会(重庆)将肾阳虚、肾阴虚与阴阳两虚作为慢性肾炎的主要证型;1977年10月北戴河肾炎座谈会第一次提出了气阴两虚的问题,但包括在气虚之中,与临床并不相符。时振声教授根据大量病例的临床证候分布情况,发现气阴两虚证型在慢性肾炎病例中约占27%,到慢性肾衰阶段该型则可上升到58.5%。遂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这一证候类型,并提出慢性肾炎的辨证应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此后,兰州的刘宝厚、南京的王刚等相继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至此,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逐步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并于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学术讨论会将气阴两虚证作为慢性肾炎的证型之一提交讨论并获通过。嗣后,关于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的研究不断深入,时振声教授最早对其证治规律、证候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在治疗学研究方面,时振声教授首先提出了肾炎治疗十一法。①疏风宣散法:适用于急慢性肾炎风邪犯肺,或为风寒,或为风热,皆宜此法治疗。如属风寒者可用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消水圣愈汤;如属风热者可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水肿严重者可合用五皮饮、五苓散等。气虚者可与益气固表之剂如防己黄芪汤合用。②健脾益气法:适用于慢性肾炎属脾虚湿困证候者,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卫阳不固者可用玉屏风散;水湿停留者可合用渗利水湿之剂,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外台茯苓饮等。③健脾固肾法:适用于急慢性肾炎属脾肾气虚者,常用水陆二仙丹、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五子衍宗丸等化裁治疗。④温补脾肾法:适用于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患者,常用附子五苓散、直武汤合五苓散、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化裁治疗。⑤滋养肾阴法:用于慢性肾炎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患者,方如六味地黄汤、麦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杞菊地黄汤等。⑥气阴两补法:适用于慢性肾炎既有脾气不足,又有肾阴亏损者,方如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等。⑦阴阳两补法:适用于慢性肾炎阴阳两虚证,可用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地黄饮子等。⑧清热解毒法:适用于肾炎由皮肤疮毒引起,或经常有咽部红肿疼痛等患者,常用银蒲玄麦甘桔汤、银翘败毒散、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⑨活血化瘀法: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而有瘀血证候者,方如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当归芍药散等。⑩渗利水湿法:用于急慢性肾炎有水肿者,多与其它各法合用,常用的淡渗药物有茯苓、猪苓、薏苡仁、滑石、通草等,常用方剂如五皮饮,上半身肿加麻黄、杏仁;下半身肿加防己、厚朴;汗出恶风加黄芪、防风;畏寒肢冷加附子、干姜。祛风胜湿法:用以治疗顽固性水肿而属脾虚湿胜者,常用方如羌活胜湿汤。

再则,时振声教授又提出了治疗尿毒症14法,分为扶正与驱邪两个类型。由于与慢性肾炎的11法有雷同之处,故仅列提纲如下。用于扶正的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滋养肝肾、益气养阴、益气固脱五法;用于驱邪的有祛水除湿、通腑泻浊、化浊降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宣散解表、清营解毒、镇痉熄风、开窍醒神九法。

与此同时,时振声教授还主持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慢性肾炎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在实践中发现气阴双补方有保护和恢复肾功能的作用,促使蛋白尿减轻或消失;滋肾化痰方有治疗和消除肾炎血尿的作用。由他研制的“保肾冲剂”、“滋肾止血片”、“肾炎2号冲剂”、“肾衰胶囊”、“益肾祛浊口服液”等系列制剂,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三,对其他疑难病症的贡献: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时振声教授将哮喘分为虚、实、寒、热四种类型。属于寒证者治宜温肺化饮,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桂术甘汤等;属于热证者,治宜清肺化痰定喘,方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二母宁嗽丸或自拟经验方(旋覆花、枇杷叶、知母、贝母、黄芩、枳实、连翘、杏仁、厚朴、栝蒌、白前、橘红、泽泻);以阳虚为主者,治宜温阳降气,方如苏子降气汤、参茸卫生丸、金匮肾气丸、河车大造丸等;以阴虚为主者,治宜养阴敛气,方如七味都气丸、麦味地黄丸、人参蛤蚧散、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生脉饮等;以实证为主者,治宜豁痰降气,方如苓桂术甘汤、二陈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重症肝炎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炽盛化火,呕吐者治以清泄胃热,方如橘皮竹茹汤、小半夏加伏龙肝汤、苏叶黄连汤等,宜少量多次频服。出现腹水而热重者宜清热利湿,方如茵陈四苓汤、二金汤;湿重者宜温阳利湿,方如茵陈胃苓汤、实脾饮;体实者可配合攻水之剂,如舟车丸、禹功散等。

急性菌痢比较难治,初起多用葛根芩连合小承气汤,另服青宁丸,3~4剂后去小承气汤或青宁丸,单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亦可初用葛根芩连汤,2~3天后热退,则改用白头翁汤或芍药汤加减。加减法:热重者加银花、连翘;暑湿重者加藿香、佩兰;气滞重者加木香、槟榔或枳实、厚朴;血多者加当归、地榆;食滞者加山楂、神曲等。

总而言之,一代名医、著名中医肾脏病学家时振声教授不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高深的造诣,而且在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方面也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肾病研究方面,业已走出了一条成熟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说体系。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时振声教授对祖国医学事业的最大贡献,值得我们努力继承,深入研究。

同类推荐
  • 实用普通外科诊治与护理

    实用普通外科诊治与护理

    专科护理丛书的编写是以护理基础知识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框架,中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总是,结合新的护理理念,更深层次地探讨,论述临床各专业各专科护理的理论知识,技能与前沿发展。
  •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本书共选编古方近百首、治疗病证150余种、病案举例60余例,按脏腑经络表里、由上而下的次序编写,对中医,临床有比较切实的指导作用。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师、在校中医专业学生参考学习。
  • 读经典学名方

    读经典学名方

    本书共精选方剂50首,每一方剂的知识点都按原文、注释、译文、按语、病案举例、解析、结语顺序编写。通俗易懂,实属学习方剂的上佳读本。同时能带我们走进仲景既古奥又朴实的临床世界。
  •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书主要内容: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治疗、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妊娠、老年人糖尿病、儿童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与感染。
  • 肝胆病名家医案

    肝胆病名家医案

    本书通俗易懂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案例教学时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中西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我在王府当宠妃

    我在王府当宠妃

    问:这世上真有互相暗恋这回事儿吗?答:互相暗恋谈不上,互相暗算倒是有。没穿越的时候,她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全球第一杀手,没人疼没人爱,还被人抓去做实验,最后折磨致死。一睁眼,穿越乱世。风波诡谲的碧波万顷之上,她与他初相遇。他是傲娇阴郁的九皇子。她是卑微低贱的小女奴。九死一生,联合作战,死里逃生,却被迫分离。从十二岁到二十岁,他倾尽天下之力满世界寻找她整整八年!八年时间,从孤傲少年到权倾天下的鄞州之王!他苦心孤诣,费尽心力,却始终没有她的踪迹!就在他以为她已经死在八年前之际,蓦然回首——等等,那个趴在箱子上吭哧吭哧数钱的背影是谁?原以为她死了!却没想,那人却不知何时躲在他鄞州王府的后院里,稳稳当当的做着他名义上的“宠妃”!花着他的钱!用着他的人!还霸占着他的宠妃之位!寻妻八年的鄞州王忍不住哭唧唧:本王现在流的泪,一定是当年脑子进的水!!!女主厉害冷酷霸道拽上天,爱情不是唯一,专心致志搞事业,升级打怪成就霸业,。男主腹黑毒舌傲娇占有欲强,霸业在手,娇妻我有,专业宠妻无极限。双强,一对一,只宠不虐欢喜冤家,求点赞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荐么么哒!
  • 浮世里的崛起

    浮世里的崛起

    苏梨与唐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接受家族训练,传说某高中发生一起群架案,据几十个被害者说对方有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身穿绿色大衣,女的全身黑,警方在现场墙角找到了一只“狐狸”图标,该年次月世界第三银行被抢劫,留下了“狐狸”标志、接着大西洋就出现了特大组织海盗,每个被抢劫的船只都有“狐狸”标志……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那一阵子闹得人心惶惶,而令人闻风丧胆的两人被社会成为为“狐”。次年娱乐圈便出现了一位女大佬,商界也出现了一位“神”唐出对苏梨的爱就像包裹糖果的皮,不让糖果受到任何伤害,保证剩下的都是甜的。在苏梨18岁被接回家族的那个晚上,苏梨坐在桌子上,脸色羞红地低着头,唐出抵在苏梨头旁的手轻轻抬起她的脸“你喜欢我吗”女孩吱吱呀呀羞得还没说出话,嘴唇便一软
  • 峭壁

    峭壁

    我的臆想,在这个妖精的世界。你虽然无情的把我埋下,但是我是一颗种子,我会发芽。当他离山顶越来越近,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上继续攀爬还是灰溜溜的离开。峭壁之上,身不由己。俯瞰四野,悄然生息。
  • 你怎么还不来爱我

    你怎么还不来爱我

    一名网络小说作者被自家粉丝一步步拐走的故事。五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打上了羁绊的符号。五年后再次相遇,故人不识。“晚安。”“嗯?”“晚安。”“什么?”电话那头失笑,“安安,晚安。”顾晚安红着脸挂断了电话,扑到床上蹭了蹭,“啊啊啊。”好丢人啊。……“顾晚安,你看我们的名字都这么般配,有什么理由不和我在一起。”“我们天生一对,注定在一起。”“顾晚安,你在怕什么。”……“时星诚,我们分手吧。”……“顾晚安,你怎么还不来爱我。”原来我们,至始至终都是相互救赎。本文1V1,甜宠中带点小虐,欢迎入坑!
  • 封妃天下

    封妃天下

    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鬼医世家少主叶汿一朝穿越成为大祭司府的废物养女穆寒笙,从此废物变纨绔,生活逍遥,痛快打脸,太子宠爱。某魔看不下去了:“你能不能离太子远一点?”某女:“为什么呀?”某魔:“男女授受不亲。”某女:“那你靠这么近干嘛?”某魔:……
  • 《妃本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妃本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一朝穿越成灵越国第三世家沐家的庶出五小姐,及笄之日下嫁传说中的纨绔风流成性的墨王爷,新婚之夜"墨王爷,你看我没脸没胸没屁股还爱吃喝嫖赌,要不你在找个呗"某位爷一边深思一边道:”虽然你没脸没胸没屁股,但也能凑合凑合,我墨王府还有点家业吃喝赌不成问题,况且本王长得可比那些小倌好多了,要不娘子你嫖我吧"某人黑线,这招不行看来只能翻墙......再次相见“墨王爷,别来无恙啊"某位爷眼角带笑"娘子,你还欠我一个洞房。”...........
  • 一羽仙门

    一羽仙门

    行越万丈高山,踏遍万里深坑万缕青丝念白发,不见南墙不回头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顶尖坑爹大神再从一个坑神到一个守候一方的帝皇羽化的修仙道路可谓是是曲折离奇一步一个深坑
  • 古风虐恋集

    古风虐恋集

    短篇故事,或许没有长篇那样有许多情节,但也有吸引人的地方新作短篇虐恋,请多多支持。
  • 终是叶落无痕

    终是叶落无痕

    彼岸花开,物是人非空断肠……“你以后可是一界之主,需拯救苍生,如果要你在众生和我之间选择,你会那个啊?”“我选你啊,众生自有佛来普渡,我可是你的盖世英雄,没了我,你怎么办?”“你最后还是选了苍生,也对啊,你可是一界之主,又怎会弃众生而不顾,可你是我的盖世英雄啊!”自那以后,她仿佛变了个人,每天都会在奈何桥边瞧那朵物是人非的彼岸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