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6700000052

第52章 投资大师——巴菲特(1)

巴菲特,被世人尊称为“股神”、“投资大师”、“最负盛名的投资家”、“世界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者”。他以微乎甚微的100美元起家,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巨额资产的世界首富,是世界上单靠投资发家而成为世界顶尖富豪的唯一人。自1993年荣登世界首富后的十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2007年,巴菲特以520亿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上第二位,仅次于首富比尔·盖茨的560亿美元。2008年,根据3月5日《福布斯》财富榜的最新报道,巴菲特的净资产增长了100亿,达到了620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而比尔·盖茨的净资产增加了两十亿,达58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商场犹如战场,成王败寇。从普通人成为富翁,是无数人的梦想;从平凡人成为世界富翁,更是无数人想所未想,通过投资实现发家为这个梦想提供了一条捷径。巴菲特因其仅仅通过投资成为世界富翁而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他的投资方向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金融市场的“风向标”;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以繁荣一个市场,亦可以衰退一个市场;他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被全世界广泛关注和研读,对世界金融领域的投资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节)天才初长成

1,少年投资英才

当我们今天用羡慕的眼光瞻仰世界首富巴菲特时,我们更应该思考自己。“十年磨一剑”,“宝剑锋自磨砺出”的中国式名言警句,用在巴菲特身上十分贴切。他所以在商场上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可以说是从其孩提时开始的磨砺积累起来的。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奥马哈,是当地有名的证券经纪人,也是使巴菲特成为投资大师的启蒙之人。

巴菲特从小就显示出不凡的经商潜质。5岁时就在自家门前的路边上摆地摊卖橡皮糖,后来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周边的数条街道上;再后来,他还到朋友们居住的闹市区去卖柠檬水。6岁时,聪慧的巴菲特观察到小伙伴都喝同一个品牌的可乐,他就经常从他祖父的店里花25美分买6瓶可乐,然后再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出售给小伙伴,从中赚得5分钱的利润。这个品牌的可乐就是后来巴菲特大量购买并持有20余年的世界知名饮料——可口可乐。7岁左右时,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到球场捡被丢弃的高尔夫球,然后再转手倒卖。8岁时,巴菲特便开始阅读他父亲的有关股票市场的书籍。上中学时,巴菲特利用课余时间做起了报童,此外,他还与小朋友们合伙买了弹子球游戏机,然后向理发店老板出租从而赚取外块。

10岁时,巴菲特就已经对炒股入了迷,像成年人一样,他努力学习和掌握股票投资知识,探索股价运动规律。11岁时,巴菲特就开始在他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哈里斯·阿浦汉姆公司开立证券账户,并购买了生平第一支股票——市政服务公司优先股。14岁时,他用自己攒下的1200美元在内布拉斯加买下了40英亩农田,然后转手租让给一个农田承包人。

小生意练就大智慧。一个小小少年从5岁就开始从事多种投资和生意,积累商场生意经,砺练做生意的本领,这并非一般人都能做得到的。不是投资天才也颇具投资天分,巴菲特注定要有不平凡的投资人生。

2,师从格雷厄姆和费雪

在巴菲特一生中,对其影响重大的导师当属本杰明·格雷厄姆和菲利浦·费雪。这二位大师的投资风格迥异,但都深刻地影响了巴菲特,并指导了巴菲特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上叱咤纵横,为巴菲特辉煌的投资生涯奠定了基础。

1947年,巴菲特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财务和商业管理专业;两年后,他转入了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后,他又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攻读金融专业,师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被认为是金融分析的开山鼻祖。1894年生于伦敦,后来移居纽约。1919年,格雷厄姆与别人共同组建了一家投资合伙公司,年仅25岁的他年薪高达60万美元。1934年,他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该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众多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教科书,并且是有史以来再版次数最多的畅销书,也是很多投资人心目中的“圣经”。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是:第一,注重数量分析,强调可以通过测量对各种因素进行量化;第二,研究范围仅限于公司档案和年度报告,而不像其他投资家那样去拜访公司的顾客、竞争者或管理人员;第三,他提出了“安全空间”190的概念,这也是指导他和巴菲特投资的至关重要的原则,他的兴趣仅在于研究出一套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接受的安全投资获利方法;第四,为了减少风险,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将投资组合彻底多元化;第五,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价值。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投资知识和诀窍,而巴菲特也很快成为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1951年,巴菲特以罕见的最高A+的成绩顺利毕业。

对巴菲特影响颇深的另一个人是菲利浦·费雪。费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曾在旧金山巴黎国民银行担任分析师,并于1931年开办了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他的投资理念是:第一,重视对企业特质的了解和掌握;第二,主张投资于优质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第三,选择投资对象时,他十分看重经营管理层的行为准则。费雪属于定性分析家,他重点强调的是可以增长公司内在价值的因素,如发展前景及管理能力等。相对于格雷厄姆仅对寻找安全空间并购买便宜股票感兴趣,费雪购买那些有长期内在升值潜力的股票。和格雷厄姆另一个不同点是,费雪偏向于投资组合集中化而不是多元化,即投资组合中仅包括几种股票,格雷厄姆则主张投资组合应尽可能地分散化。

两位大师迥异的投资风格分别对巴菲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巴菲特称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作为格雷厄姆最得意的弟子,在格雷厄姆言传身教多年后,巴菲特深得其导师价值投资策略的精髓。在他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巴菲特也认识到格雷厄姆捡便宜货的投资方法的不足,并在好友查理·芒格的影响下开始吸收费雪投资优秀公司成长股的长期价值投资策略。通过投资《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优秀公司,他逐步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策略与费雪的优秀公司成长股长期投资策略完美地融合起来,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投资风格。

3,第一桶金

大学毕业后,巴菲特一直与格雷厄姆保持密切联系,并以他为师指导自己的投资。到1956年,巴菲特投资在格雷厄姆创办的纽约投资信托公司股票的金额已经从开始时的9800美元增加到了140,000美元。同时,年少气盛的巴菲特还宣布自己要在30岁时赚到100万美元。“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随后不久,他与另外七位合伙人共同筹集了105,100美元,由巴菲特作总负责人,成立了一家合伙制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公司合资资金中有巴菲特自己的100美元,这是巴菲特最初的创业资金,也是巴菲特日后成为世界首富的点金石。

做了老板的巴菲特整天躲在家中收集、整理、分析各种资料,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买进、持有,等待价格攀升后从中获利,这正是格雷厄姆教给他的“安全空间”的投资秘诀。那些远低于其真实价值的股票果然为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62年巴菲特有限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他顺利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合伙期间,巴菲特一方面采用购买少数股权的方式进行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购买股票,控制了7家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其中包括当时处于困境之中后来闻名于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1964年,巴菲特掌管的合伙公司资产已高达2200万美元;1965年,合伙公司资产达2600万美元,而此时他的个人财富也达到了400多万美元。

1965年,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完全接管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在巴菲特的管理下将其发展成了今日美国的保险业巨头和巴菲特发家的“旗舰店”。1967年3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出资860万美元收购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巴菲特终于有了自己的保险公司!

1969年,巴菲特决定结束巴菲特有限公司的投资合伙关系,把自己的资产全部转移至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此时,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的股权增加到了2500万美元,在公司股权比例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足以控制整个公司。从此,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开始了在巴菲特领导下的非凡成功之路。

从1962年巴菲特开始收购、控股、拥有,到最终将它改造为一家专业性的保险和再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年底的1084,19亿美元;股票价格也从1964年每股7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2月29日的每股最高14万美元!目前,伯克希尔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第六大市值公司,仅次于埃克森美孚、通用电器、微软、AT&T和宝侨,并一直保持着全球最昂贵股票之一的头衔。

(第二节)保险大厦三部曲

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加大供应量;而当市场供应量充裕的时候,我们略欠竞争力。当然,我们不是因为要做稳定剂而遵循这个政策,是因为我们相信:稳定的价格政策是最合理的、最有利的企业经营方式。

——沃伦·巴菲特

1,纺织巨头踏上保险之路

商场犹如战场,风云变幻不定,百年的经营历史,也不能扭转亏损的命运。巴菲特结束了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并带领它走上了保险之路,开始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辉煌征程。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原来是一家成立于1889年的棉纺织公司,在经营四十年后,公司与其他七家纺织品公司合并,发展成为了当时新英格兰州最大的纺织公司之一。195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与哈撒韦制造厂合并,但是合并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景气,甚至开始亏损。在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公司经营亏损就超过一千万美元,股东权益下降了一半。

巴菲特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非常符合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于是在1965年通过巴菲特合伙公司接管了这家公司。在之后的20年的经营中,尽管巴菲特与纺织分部的经理们竭尽全力扭转公司的亏损局面,但情况仍然不乐观,公司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一直未超过10%。

由于纺织产品不具有差异性,纺织企业的运营需要不断补充相当大的资本投入,同时还面临国外厂家雇用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致使纺织业很难实现高水平的盈利,巴菲特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最终于1985年7月果断结束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项拥有百年历史的主打业务。

从这次纺织部门经营的失败中,巴菲特悟出一个宝贵的教训:将一个已病入膏肓的亏损企业成功扭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此他改进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不仅仅投资那些存在“安全空间”的便宜股票,同时公司还要具有健康完善的体系和后继发展的潜力。

1967年3月,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出资购买了奥马哈的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将伯克希尔引上了非凡的保险之路。

60年代后期,保险业发展相当迅速,多数保险公司获得了突破性的业绩。1967年,伯克希尔旗下的国民赔偿公司收到了1680万美元的保险费,并从中获得了16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到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的保险费收入增加到了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220万美元。经营保险业的成功经验促使巴菲特在这个行业不断扩大阵营,并在70年代购买了3家、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在保险业务经营上,巴菲特有自己独特而成功的一套经营原则。70年代后期,保险公司由快速发展进入到了恶性竞争阶段,其他保险公司纷纷降低保费,甚至以低于预期成本的价格出售保单,以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却始终坚持公正合理的价格,坚决不参与这场恶性竞争,不做赔本生意。因为巴菲特注重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经济实力,宁愿少发行保单,也不愿像其他保险公司一样把保费价格降得过低;另外,公司投资组合的总价值与保费总额的比例是当时同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巴菲特独特的经营之道犹如稳定器一般,当其他保险公司因为害怕现期的损失纷纷从市场上退出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却固若金汤。到了90年代,这场残酷的价格竞争、持续的保险损失以及微薄的投资收益使整个保险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岌岌可危,而巴菲特则继续把财务稳健作为公司运营的重点,从而使它能够在这场恶性竞争中依然叱咤风云,鹤立于同业公司。

2,再上新台阶

巴菲特对保险业的钟爱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正在哥伦比亚商学院读书的巴菲特狂热地模仿导师本·格雷厄姆,在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资组合进行了同样的投资。当他在一本叫做《名人词典》的杂志上查到格雷厄姆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的董事会主席时,便亲自去华盛顿拜访了GEICO的总部。在那里,巴菲特遇到了GEICO公司职员戴维森,并与他共同度过了被巴菲特称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下午”。在戴维森的讲解下,巴菲特获得了很多保险认识,对GEICO及保险业的运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七大汽车保险公司,格雷厄姆当时任GEICO的董事长。巴菲特对GEICO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在1951年先后四次总计投资10,282美元买入GEICO的股票,并在1952年以15,259美元的价格将其全部卖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轻松赚了5000美元,投资回报率将近50%。虽然大赚了一笔,但当20年后巴菲特再次回想这次投资时,却为此举感到深深后悔,因为那些股份在1972年已经升值到1300万美元!

同类推荐
  • 豪门兴衰

    豪门兴衰

    香港的商业文明是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与东方古老商业伦理结合的产物,香港商业肌体中中西两股血脉交替博弈,共同推动商业历程的演进。百年来,一些行业日落西山,一些行业几度春秋,一些行业风头正盛……其中沉淀了太多的故事。没有永远的繁荣,也不存在永恒的萧条,商业成败的秘密蕴藏其中。本书通过邵逸夫、李嘉诚、包玉刚、何鸿燊、霍英东、马应彪等香港商业巨头及他们的家族的兴衰故事,探寻几代香港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传承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客观的角度梳理这些企业家的兴衰成败,试图展现香港商业环境对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揭开华人企业创建、兴盛到衰落的秘密。
  • 金志国管理日志

    金志国管理日志

    本书用“日志”的形式,从价值观、企业文化、战略转型、国际化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商业领袖代表金志国的精彩思想进行解读,并做了翔实的背景分析,同时配有实战性的行动指南,相信对众多读者和企业家都是难得的借鉴和启迪。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中国式管理的38个关键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8个关键细节

    本书考察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结合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运用古代思想中的管理理论精华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见解。本书分别从企业战略实施、企业决策管理、企业文化造就、企业形象策划、企业用人之道、企业人文管理、企业管理机制、企业营销策略八个方面形象生动地做了讲解,希望本书有助于企业领导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运用古代思想精华,在不断深入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中国企业一定能够在企业管理上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之路。
  •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是国内首本系统论述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全面揭秘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结合当前的最热事件与高速成长企业背后的成功法门,深刻而系统地解析12大核心互联网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
热门推荐
  • 江山异闻录

    江山异闻录

    “老爷子现在什么朝代?东汉?貂蝉,嘿嘿嘿。不行我可是要争霸天下的阿。不能这样...”穿越了,穿越了!!这么狗血的剧情,竟然被我碰到了。可是我回不去阿,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 斗罗之天师府

    斗罗之天师府

    张笑天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斗罗大陆,携带着天师系统,创造新的修炼体系,从此斗罗大陆又多了一个势力“天师府”。于是,斗罗大陆风起云涌,进入从未有过的修炼时代。
  • 末世之我成了系统

    末世之我成了系统

    末世蓦然降临,上官乾源作为人间界最接近神的存在,却戏剧性的成为了末世感染源,为了自身的利益,他化作救世主系统开始了坑害主角的道路。
  • 百年余生

    百年余生

    我不是来自于未来,我是来自于从前。我是你的祖先,我想回家。然后那个放荡不羁却又辗转反侧的男人,闭着眼睛双手一指,肆意狂妄,你哪来的家?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不是叛徒,我只想在这样一个乱世寻的一个保护,你的大义你的名誉你的民族与我无关。谁说于你无关?男人的气息慢慢靠近,压迫着她低头,这江山是我的,也是你的。
  • 屌丝男与废材神

    屌丝男与废材神

    他,陈诚一个典型屌丝,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校外被流氓欺负,在家族被亲戚欺负,在他正要跳湖自尽时偶遇废材神仙。。。。
  • 星河创世纪

    星河创世纪

    星空再起争端,宿命早已点燃。全新的机战世界,符文机甲来袭,齐天降临!一个退役三年的电竞选手,再次操控起机甲,站立世界的顶端。ps:《英雄联盟王者为神》的后记,带你领略不一样竞技网文的精彩。
  • 我的异世界卡牌

    我的异世界卡牌

    一个意识中充满消极的人,意外穿越异世界,获得卡牌系统,用自身消极化为系统点,称霸异世界!
  • 卫王破阵曲

    卫王破阵曲

    隋末唐初,卫王李玄霸,仗剑破阵,铁马金戈,英雄儿女,谱写一曲《破阵曲》
  • 无敌在西游

    无敌在西游

    新人初做,不喜勿喷,谢谢……嗯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嗯,就这样
  • 无妄之河

    无妄之河

    世存无妄,何以渡。以凡人意志,超脱彼岸,待见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