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3200000012

第12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

东汉灭亡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分裂时代。除西晋曾短暂统一中国外,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同时存在多个帝国,相互攻战。各帝国内部也纷争不断,谋朝篡位的故事,隔几十年就来一次。

曹操:我可以对不起你,你不能对不起我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东汉)曹操。这是曹操的心灵宣言,并且一生都知行合一。

毋庸赘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和“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一样,几乎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做人基本常识。这句话的版权所有者,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

曹操的父亲曹嵩,为了升官,认了东汉末年十大宦官之一的曹腾为干爹。曹操可能就是依仗老爹的人脉关系,进入官场的。正史说,曹操从小就机警,成人后有权术谋略,仗义疏财,几乎没有积蓄。公元184年,黄巾军革命,曹操在镇压黄巾军革命中,表现出色,被提升为高级武官(校尉)。189年,丞相何进与军界大佬袁绍邀请西北军区司令董卓进京,目的是逼迫当时的实际领导人何太后诛杀宦官群。但董卓进京后,在杀掉宦官群的同时,居然用武力占领了洛阳城。曹操义愤填膺,拿着宝刀潜进董卓卧室,准备一刀结果了董卓,但被董卓发现,曹操急中生智,说是献刀。就这样,曹操不但没有大功告成,还赔上了一把宝刀。幸好董卓反应迟钝,居然把曹操放走,当他醒过神来,派兵去抓曹操时,曹操早已溜之大吉。

曹操匆匆逃出洛阳城后,举目四望,后有追兵,前途黯淡,所能做的只是拼命逃跑。跑到中牟县(河南中部)时,曹操终于落入董卓布置下的天罗地网。当地长官陈宫,多年前曾到洛阳城跑官,跑的对象就是曹操;可曹操这人正派,把陈宫连同陈宫的礼物堵在了门外。为此,陈宫恨恨不平好多年,今天捉到曹操,多年的怨气终于一消。

陈宫笑着对曹操说:董将军有令,捉住罪犯曹操者,赏千金;窝藏者,杀。这真是富贵逼人来啊。

曹操虽然已成阶下徒,但凛然气质仍在,他看着陈宫,问:“你这个小县长,每天也就是审理一些泼皮村夫鸡鸣狗盗之事,还能有什么作为。”

陈宫当年也是胸怀过大志的,至今还有点大志渣滓在心底,听到曹操的嘲讽,拍案而起,说,“你有什么大志?”

曹操说:“我是想让你跟我一起打天下,功成名就,青史留名。”陈宫被这大志吓得又坐回去,曹操继续说:“你跟着董卓那老东西,只是一时安稳,他没有政治才能,只有勇夫之力,现在又名不正言不顺的,在洛阳城里挟持天子,人神共愤,他倒台的那天可立而待,你要为将来考虑啊。”

用宿命学家的说法,陈宫是命中注定要跟曹操去白手起家的,所以,听了曹操的鼓动,陈宫真就放了曹操,两人结伴,亡命天涯去了。

两人一直逃亡,风尘仆仆地逃到了曹操的好朋友吕伯奢家中。老吕并不知道曹操是通缉犯,所以努力准备酒菜,觉得没有大餐对不起曹操,霉运当头的老吕就让家人把家里养的一头猪杀了。

半夜三更,磨刀声声。曹操自从逃亡以来,神经极为敏感,耳朵也超级灵敏,听到后厨有磨刀声,又听说要杀什么东西。他拎着刀就冲了进去,三下五除二,就把吕家上下杀了个一干二净。

陈宫要阻拦时已经晚了。看着满房间的尸体,又看到后厨房门拴的一头猪,曹操明白过来,这真是神经错乱害死人啊。陈宫埋怨说:“人家好心好意请你喝酒吃肉,你却把人家都杀了。这太不人道了!”

曹操只是后悔了一会,就擦刀入鞘,说:“咱们正处危机存亡之时,稍有不慎,就是尸骨无存。宁可让我辜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辜负我。所以,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危险和可能危险的人。”

【读懂历史】

虽然“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版权是曹操的,但历史上也有不少人以实际行动,对曹操进行了盗版。

一个自私的人,总想占人便宜;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会病态地要占人的便宜,包括别人的生命。曹操辩解称自己是防患于未然,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这种人没有安全感,神经过分过敏,只要杀机一起,立即动手,不给自己留下任何挽回错误的余地。

具有这种自私心理的人,另一方面又会对“负”他的人和事,铭记在骨子里,睚眦必报,即使海枯石烂都不会更改。

【延伸阅读】睚眦必报的范雎

战国末期,秦国宰相范雎,提出了人类外交史上最为光辉的战略之一——“远交近攻”。该战略的精华点是,在实力允许下,与远方的国家亲和友好,而与近处的国家,则拳脚相加。

这个战略的发明人范雎,就是典型的曹操式“自私”模式的信奉者。

范雎本是魏国人,在魏国政府兢兢业业,唯一的理想就是混入决策层,兜售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范雎不能一蹴而就,只好委身于大臣须贾门下做幕僚。某次,须贾受命出使齐国,齐国人对须贾态度冷淡,却对范雎极为热情。齐国国王还单独接见了范雎,交谈之下,发现此人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忠君爱国,道德水平也很高。临行时,齐国国王挽着范雎的手,就在须贾眼皮子底下诉说衷肠。须贾醋意大发,回到魏国后,向宰相魏齐谗构范雎,说他里通外国。魏齐不加审察,立即拘捕范雎,要他承认与齐国的暧昧关系。范雎不承认,魏齐就痛下杀手,让人打断范雎的肋骨,又让所有在场官员往他身上撒尿,范雎昏死过去,魏齐叫人看守,范雎买通看守,逃亡到了秦国。

秦国当时如日中天,野心勃勃。范雎趁机贡献了他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秘籍,由此为秦国创造了一个外交奇迹。范雎因而荣升宰相,而且是天下最强国的宰相,正是坐在这样尊严的位置上,范雎无时无刻不想起当年在魏国的耻辱遭遇。他决定报复那些曾经辜负他的人,第一个自然是须贾。

范雎以强大的秦王国对魏国发动军事打击,魏国打不过,请求和解,派出的和谈使者正是须贾。当须贾一本正经地准备拜见秦国宰相时,愕然发现宰相宝座上的,居然是当年被他中伤的范雎。他魂飞魄散,但范雎有报仇的限度,他只是让须贾当众把一筐喂马的草料吃进去而已。但范雎要须贾给魏国国王带话,在规定期限内,把宰相魏齐杀掉,否则,秦王国的军队就会对魏国再次擂起战鼓。

须贾狼狈地回到魏国,先把话带给了当事人魏齐。魏齐一吓之下,收拾细软,赶紧逃亡去了。但是,天下固然很大,哪个国家又敢收留秦王国的头号通缉犯呢?没有人敢得罪虎狼秦国的宰相,最后,魏齐只好一死了之。

范雎给我们留下“远交近攻”这个外交史上的奇迹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睚眦必报”这个成语。这是典型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自私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当事人对那些负己的人必须采取严厉的打击。对方如果跑上天去,报仇的人就化成老鹰啄他;对方如果逃进水里,报仇者就化作鲨鱼吞噬他;对方如果钻进泥土里,报仇者就化成铁锹挖他。总之,逃到哪里都必须付出代价。

个性名片

姓名:曹操

乳名:曹阿瞒

生卒年:155-220

所处时代:东汉末期

职业:丞相、军事家、文学家

最得意的事:挟天子以令诸侯

荣誉:史上奸雄代表

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睚眦之怨必报。

——(西汉)司马迁。这是司马迁评价秦国后期明相范雎的话。睚眦必报的人,让人不寒而栗。

个性名片

姓名:范雎

所处时代:战国后期

职业:秦国丞相

特长:外交思想家,提出了“远交近攻”这一非凡创意的外交战略

标签:睚眦必报

陈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东汉)陈琳。陈琳在袁绍手下当文秘时,曾写文章大骂曹操。后来陈琳被曹操俘虏,问他为什么骂人这么狠,陈琳于是有此语。

东汉末年,文坛上涌现出七位笔力强劲、才气超绝的人,他们被称为“建安七子”。七子中,有一位叫陈琳,江苏淮安人,因为写信骂过奸雄曹操而使人印象深刻。

汉灵帝时期,陈琳受到中央政府中军统帅(中军校尉)袁绍的邀请,进入袁绍幕僚团,由于智谋百出,袁绍就提拔他做了中军统帅的主任秘书(主簿)。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太子刘辩即位,但这孩子不能处理政务,所以由何太后亲政。当时,宦官专权干政,东汉政府里大凡有点想法的官员,都想铲除宦官这群毒瘤。袁绍就找到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希望他能跟太后沟通,允许大臣们放手铲除宦官。何进就去找妹子,结果,何太后认为风险太大,不答应。

袁绍问何进:现在宦官们太猖獗了,你想不想彻底清除这些混蛋?

何进说:我当然想啊,就是因为这些宦官,弄得我这宰相一点权力都没有,我当然想大权在握啊。

于是两人开始商量,商量的结果是,请地方上的军界大佬董卓带兵进京,胁迫何太后,要她下达诛杀宦官的命令。

陈琳认为,这个意见糟糕透顶,他对袁绍说:“有句谚语叫‘闭着眼睛捉麻雀’。对微小的事,尚且不能靠欺诈的手段永远取得成功,何况是国家大事,岂能用欺诈的方法行事?而今将军您总揽皇家权威,手握重兵,诛杀宦官,好比用烧旺的炉火去燎毛发,太容易不过的事了。想干就干呗,何必非要去请外人动手,请神容易送神难,那些军阀老粗,可不是什么善茬,这样做绝对不会成功,只会招致大乱!”

袁绍有些害怕了,跟何进商量,何进不听,派人去请西北军区司令董卓带兵进京。事情正如陈琳所料,董卓进京后,的确把宦官们都杀光了,但董卓也就此赖在洛阳不走了,他废掉汉朝皇帝,自己做起了无冕之王。

袁绍逃出京城后,联合各方军区司令,组成了讨伐董卓的联军。董卓被消灭后,各个军区司令胆大包天,开始各自为政,于是,形成了东汉末年群雄林立的局面。

后来,军阀之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曹操,把在洛阳被各路军阀冷落的汉献帝接到了根据地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认为自己才应该是老大,对曹操百般看不顺眼,于是双方爆发战争。

陈琳这会还在袁绍府里,对曹操的宣战书,主笔就是陈琳。在这封宣战书中,陈琳把曹操和曹操的祖宗骂了个体无完肤。据说,曹操当时神经性头痛发作,正在卧床,可看到陈琳主笔的宣战书后,精神一振,居然从床上跃起,大嚷:这是人才啊!

袁绍的智慧远不及曹操,在官渡会战中,袁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惨败给了弱势兵力的曹操。陈琳也做了曹操的俘虏。

曹操迫不及待地见到这位骂人高手,问他:“你小子写的宣战书里,骂我也就够了,怎么还把我的祖宗也骂了?”

陈琳毫无惧色,回答说:“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左右的人都劝说曹操杀掉这个骂人的小子,但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居然还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官职。

【读懂历史】

陈琳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堪称是做错事后最经典的辩解词。陈琳是想告诉曹操,当时自己的处境艰难,袁绍是他老板,他如果不写,那就是辜负了老板的信任。他就是一支“箭”,在老板袁绍的弦上,不得不发。

这句话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通俗的表述方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很多人做出一些荒唐而丑恶的事,但这可能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形势所逼迫,由不得人有选择的权利。

历史小背景

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末年建安年间(196-220)的七位杰出文学家,成员除陈琳外,还包括孔融、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是除曹操父子之外,最优秀的作家,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都与曹操关系密切。

孔融嘲笑曹操:抢人家老婆有传统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东汉)孔融。这是孔融讽刺曹操的儿子曹丕强娶人家老婆的话,这样恶毒的话,谁能受得了?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的死就是咎由自取了。

东汉末年的孔融,是典型的个性文人。这种人在权力大亨那里无可避免地以悲剧收场。孔融和他老祖宗孔子一样,有才华,为人也很正直、忠诚。但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孔子温和知进退,但孔融却经常跟领导搞激烈对抗。

有一次,曹操攻下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今河北临漳)后,他的儿子曹丕就把袁绍的一个儿媳妇给抢来做了老婆。远在首都许昌的孔融,知道这件事后,马上给曹操写了封信说:曹丞相,您知道吗?当年周武王打下商朝的首都后,就把纣王的一个漂亮妃子抢来,送给了弟弟周公。

这是孔融看不惯曹操父子的所作所为,而瞎编的一个故事。曹操虽然也是个饱学之士,肚子里装了很多书,但这时也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这故事是真的呢。回到首都许昌后,曹操就赶忙把孔融叫过来,问:小孔,你能告诉我这个故事是哪本书上的吗?我把我家里的书翻遍了,也没找着!

孔融微微一笑说:曹大人,别找了!这故事是我推测的。你想嘛,今天有些人攻下了一座城,就收编很多美女。周武王那时代虽然离现在很远了,但人性是永恒的,这事他老人家肯定也干过!

一听孔融的这番高论,曹操的鼻子都气歪了。

孔融的“找碴”活动还在继续,有一次,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曹操就下令禁止全国酿酒、喝酒。但偏偏孔融又是个酒徒,于是他就给曹操提意见说:我的丞相大人!天上有酒曲星(又是瞎编),人间有酒泉,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要禁是禁不住的。要说喝酒能误事,那女人还有亡国的呢,您是不是也把女人给禁啦!

这话说得更厉害,曹操的脑袋都给气歪了。

孔融的这种做派,无疑地给自己树立了不少敌人,不久,就有人检举孔融经常在家请客,一帮“狐朋狗友”喝了几杯酒后,就对政府的方针政策说三道四,他们肯定是在策划颠覆现有的政权;孔融还曾经说,父母对子女根本就没有恩情,因为子女不过是他们快活的副产品。如果父亲不好,就算有饭,宁愿给别人吃,也不给父亲。作为堂堂孔圣人的后代,竟然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实在是罪大恶极,请求司法部门对孔融加以严惩。

那些事、那些话都是真的,但意思被严重歪曲,也远远没到判死刑的程度。但曹操可不管这些,他就下令处死了孔融。

[读懂历史]

老话说得好,“干得好不如沟通得好”,沟通,是一门太重要的学问了。知识分子饱读诗书,提批评意见时,不直接、正面来讨论,而总是耍小聪明、绕着弯,道理总是一套一套的,典故总是越老越僻才觉得好,总之是变着法儿欺负人没文化,让领导没法反驳。这种情况多了,就算意见提得再好,领导也会觉得反感。孔融之死,便是教训。

个性名片

姓名:孔融

生卒年:153-208

所处时代:三国

职业:皇帝秘书

特长:善于抨击时政,文才一流,建安七子之首

标签:因总是跟曹操对着干,结果被曹操所杀

刘备:如果阿斗扶不起来,刘家江山就请诸葛丞相笑纳了

君才十倍于曹丕,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刘备。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的话,千万别当真,这是刘备的最后一次吊诡表演,逼诸葛亮就范。

同类推荐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一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一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行刑司

    行刑司

    我叫白锅,不叫背锅!不是背锅!!算了,背锅就背锅吧……作为行刑司的一员,怎么就这么难呢?
  • 大明浮萍

    大明浮萍

    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开创了大明天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开创了大明盛世繁华,也有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倾覆大明半数国运。笑看天下,谁人江山永固?立身戍边关,身死魂尤存,且看这大明江山,浮萍波折。
  • 望聊生

    望聊生

    公元316年,西晋亡。五胡乱华失中原,衣冠南渡保政权。民不聊生何去处,求生一处桃花源。世外桃源终散去,只留遍地桃源劫。
  • 历代帝王智谋故事(上)

    历代帝王智谋故事(上)

    《历代帝王智谋故事》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翻开浩瀚如烟、博大精深的史籍,我们犹如置身于巨大而辉煌的舞台上,与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黎民百姓直面交流,这边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那边是“血淋淋败者成寇胜者王”。每一次王朝的更替,总有谋略在其中屡建奇功,让人敬佩折服;而每一次时代的变迁,又总有智慧在其中大放异彩,让人叹为观止。当天下大乱、群雄纷争时,总会出现明君慧帝顺天承运,问鼎皇位;而当社会动荡、内外生变时,又总会出现智士谋臣应运而生,力挽狂澜。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画骨倾城

    花千骨之画骨倾城

    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生不灭不老不死。
  • 网王论如何捕猎男神

    网王论如何捕猎男神

    面对男神,一向放荡不羁的莫小迟就更加的荡漾了,撒娇卖萌扑倒上下揩油那是居家必备。“龙马,人家不开森啦!”“……为什么”“因为龙马今天没有亲亲人家!”“……”“人家要龙马亲亲才开森啦!”
  • 重生之然然从心开始

    重生之然然从心开始

    这女娃这一世重新开始,创作,唱歌,写作,学习一样不落
  • 莫王绝宠:穿越之爆笑璃妃

    莫王绝宠:穿越之爆笑璃妃

    穿越,萧璃儿表示很无语,自己不就是捡到个免死金牌嘛,都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呢!就来到了这个历史上没有的王朝,虽然很伤心回不去见爸妈了,但也没办法,那就看我萧璃儿怎么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吧!——不过……这人是怎么回事,老管着她,不让她做这也不让她做那,于是萧璃儿忍不住破口大骂:“你怎么管那么多,连我爹都不管我,你是我谁啊!”某人勾唇一笑,妖孽非凡,“为夫当然是你的夫君了。”萧璃儿……
  • 怪物之屋

    怪物之屋

    这里是怪物之屋。在这里,你可以你的灵魂作为交换来换取一个要求,死后你的灵魂将成为这里的收藏品,永世不能超生。
  • 从低级系统到创世级系统

    从低级系统到创世级系统

    低级系统林辰的打工升级之旅其实更本不想打工
  • 刀剑系统

    刀剑系统

    作为一个顶尖的黑客,无夜同学华丽丽的穿越了,而且还是带着《刀剑神域》的系统穿越的。---------------------------------------------------------------什么?你要跟我比帅,我有桐人那张万用娃娃脸,你拿什么跟我比。你要比装备?我的莉兹贝特武器店专属打造会比不过你的渣渣?你说要比召唤兽?来,西莉卡酱,放小怪兽咬他。偶尔刷刷怪,偶尔挖挖宝,偶尔搅11(我呸)。无夜同学表示,系统大哥,让我抽个萌妹纸怎么就这么难呢!!
  •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相对于国际上汗牛充栋的拿破仑研究,孙中山学还有很多谜底有待揭晓。透过孙中山,关注孙中山周围的陈炯明、戴季陶、胡适诸人,可谓连成一片,满目桑田。人物研究的曲曲折折,个案与事件层层推进。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史上的枢纽式人物,经验与智慧超凡脱俗,为人行事往往逸出常轨;其活动与思想能够勾连同时代的大事要人,对研究者的见识与功力极具考验。作者在深入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虚,通过了解孙中山周围的人事及其内在联系,具体掌握其每一言行的殊境、思维、潜意识甚至无意 识,力求达到了解之同情的境界。
  • 神器之殇

    神器之殇

    纵横平行世界却不好世事的十大神器之主在仙魔大战中由于仙魔的贪心而不幸陨落,却以此为契机开启了一段因缘。前世的爱,今世的恋,伴随着无尽的利益与黑暗,像他袭来,波澜起伏的生活,他到底能否守住这黄金般的日常。扬起幽蓝的羽翼,畅游三界,逍遥六界千年的轮回,只为一次平凡的生活,当平凡降临时却又那么突然、美丽。新人出道,多多指教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更新稍慢。
  • 神雷临

    神雷临

    随心而至,随势而成,放飞心灵,游于天际。冥冥之中,又该如何?天命如此,随我流动!聂凡随我流的性格能接受一切,如溪水般,留下源泉给周身经过的生命,却一直流向前方没有留恋。崖且孤高,嫣慕明月。人且平凡,敢惹鬼神。豪情万丈,嘶吼于天,神雷临世,熯天炽地。聂凡丰富的情感洒脱整个异界,促使出他对强大的渴望,心之所向再无阻难,终究成为另类的雷神。——————————————希望问海呈现的异界,能让各位看官眼前一亮。还望支持,跪拜之,求点击,求收藏,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