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3200000007

第7章 秦汉(3)

但这一次萧何犯傻了。刘邦平定黥布以后,回到长安,只见一路上全是告相国萧何状的百姓,老皇上那个美呀,心想:行,这老伙计有眼神!但千不该万不该,萧何在刘邦拿出所有状纸给他看的时候,说了那么一句:“长安这个地方狭窄,可耕的地不多,而上林苑却有那么多的空地闲着。希望皇上能把它让出来给百姓,并免征赋税。”刘邦一听就怒了,你小子还没懂我的意思!马上把萧何下了大狱。

不知道萧何是真没领会刘邦的意思,还是真心实意想为老百姓做点事,但不管怎样,这次他的老上司是动真格的了。最后在大臣的劝说下,刘邦还是释放了萧何,不久刘邦也就去世了。

惠帝初,萧何去世。萧何这一生,除了这次牢狱之灾,可以算得上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善始善终。他之所以没有落得韩信、彭越、黥布那么悲惨的命运,那是因为他的忠诚和谨慎,多疑的高祖也只能放手。但萧何生前肯定也非常痛苦,你想想,上司一天到晚对你疑神疑鬼,而你还没得选择,谁受得了!

韩信临死感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将来

悔不听蒯通之言!

——(西汉)韩信。韩信临死时的后悔之语,早年蒯通劝他自立门户,和项羽、刘邦三足鼎立,韩信不听,帮助刘邦胜出,结果刘邦把韩信杀了。

刘邦封战神韩信为楚王后,很不放心,特别是越到晚年越惦记。于是,他就准备要对韩信采取措施。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告韩信谋反。接到这封举报信后,刘邦非常紧张,找来大臣陈平(秦汉之际着名的参谋)来商量。陈平告诉他这样做:假装南下考察,走到楚国边境时,让韩信来汇报工作,利用这个机会,一举将韩信拿获。刘邦点头同意。

刘邦的召见命令一到,韩信很恐惧、很纠结。不见吧,那中央肯定会给自己安个谋反的罪名;见吧,又怕中了自己老上司的奸计。这时有人就建议他说:“你把钟离昧杀了,带着人头去见皇上,这样肯定没事!”韩信就真的去找了钟离昧说这事。钟离昧,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下大将,也是韩信的好友。楚汉相争时期,钟离昧多次差点要了刘邦的小命,所以刘邦非常恨他。等刘邦做了最高领导后,钟离昧就来楚国投奔了韩信。

明白了韩信的意思后,钟离昧非常悲愤。他说:“汉朝中央政府,之所以没发兵来灭你,就是因为有我在。如果我死了,就怕你老人家也活不长了!最后还说一句,韩信你不是个东西!”说完就用剑自杀而亡。

以为出卖了自己的朋友就能免祸,韩信也太天真了!是,杀了钟离昧,刘邦肯定会高兴。但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的眼光绝对没那么浅,除掉韩信才是他最看重的目的。韩信杀朋友讨好,只能加强刘邦除掉他的决心。

果然,韩信一献上人头,刘邦就命令武士把韩信绑了,扔在随行的车上。韩信非常的懊恼,心想自己白当了一回小人,于是就冷冷地说了一句:“真的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兔子没了,猎狗就得宰了涮火锅啊!”

刘邦听后说:“废什么话!有人告你谋反!”就这样,韩信被带到了首都长安。一开始,刘邦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由王降为了侯。因为此时的韩信,一无兵二无权,危险性已经很低,刘邦就想成全他一条性命。

但韩信非常愚蠢,已经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了,他还不知道收敛,一天到晚骂骂咧咧,牢骚满腹,谁也不看在眼里。最后,刘邦的老婆吕后找了个借口,终于把韩信给杀了。在外打仗的刘邦听到这个消息,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死了的人才是最安全的。难过的是,韩信毕竟立下过那么大的功劳。

个性名片

姓名:韩信

生卒年:前231-前196

所处时代:秦朝、西汉初

职业:将军

荣誉:“汉初三杰”之一,另二位是萧何与张良

特长:非常能打

标签:战神,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周勃:别拿小人物不当人物

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西汉)周勃。驰骋沙场、对西汉立下了开天辟地之功劳的大将周勃,出狱后,由衷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汉朝名将周勃,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跟随刘邦起兵后,久经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刘氏子弟马上靠边站,刘家江山因此差点变了颜色。所以吕后一死,周勃、陈平等一帮老臣们发动兵变,对吕氏势力进行了大扫除。当尘埃落定,周勃又迎接在外地的刘姓王刘桓回首都登基,是为汉文帝。

周勃不知道,自己迎回来的是个外表温柔、内心阴毒的皇帝。汉文帝是意外登基,功劳都是周勃等一帮老臣的,心里本来就有点发虚,再加上周勃等认为自己对大汉有再造之功,在领导面前总是桀骜不驯的样子,汉文帝这个心里,苦啊!想来想去,不行,得立立威,必须要找个人当次鸡,杀掉来吓唬吓唬那些猴子。

汉文帝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已经担任第一宰相的周勃。一天上朝,文帝先拉着他问道:“你是咱们大汉的丞相,公务员的头头,那你知道全国现在的钱粮有多少吗?”

周勃愣在当场,半天都答不出。怎么办?总不能说自己没看书没复习吧?他支支吾吾,许久才回道:“皇上恕罪,臣不知。”

“什么?你居然不知道?”文帝显得有些惊讶,又问道,“那你知道咱们去年一共审理了多少个犯人吗?”

此刻的周勃恨不得躲到墙角画圈圈,可惜他是当朝丞相,那样做太没面子了。虽然心里早就哀嚎不已,但他依然强撑着面子回道:“皇上恕罪,臣还是不知。”

文帝长长地叹了口气,缓缓道:“不知道就算了,你退下吧。”话语中难掩失望,听得周勃心惊肉跳。

下班后,周勃跟另一位大臣陈平诉苦:“老哥啊,我今天太惨了,被皇上考察业务来着,可是我一个问题都答不上,会不会被炒鱿鱼啊?”

陈平笑笑说:“我们在朝为官,都讲究各司其职。丞相的职责是管理好国家的官员,皇上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针对你的,丞相答不出来有什么关系?只有相关部门的官员答不出来才是犯错啊。”

周勃这时才恍然大悟,叹道:“我虽然当了丞相,但还是不如你啊。”之后,他便主动请辞,推荐陈平做丞相。文帝见他还算识时务,就欣然应允了。

陈平坐上丞相之位没多久,便去世了,周勃又回到了丞相的老位子上。周勃其实挺郁闷的,他知道自己的功劳太大,本来就有抢皇帝风头的嫌疑,现在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丞相,这不明摆着要当靶子吗?

果然,十个多月后,文帝又开始发牢骚了:“唉,最近京城里人满为患,地价物价都飞速飙升。朕为了安定团结,就下达了一个命令,让那些封了侯的官员们回到自己的领地,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动身呢?”

周勃刚要宽慰几句,文帝又抢先说了:“对了,朕记得,丞相你也是封了侯的吧?”

文帝冷不丁的一句问话,又把老实人周勃吓住了,当场就跪下发誓:“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快离开!”于是几天后,周勃的丞相之位又被撤除,而他也打包行李,带着家眷前往封地去了。

然而,事情并没就此了结。回到封地的周勃依然每天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时间一长,他的精神越发紧绷,再加上那时没有心理医生疏导,他的被害倾向就日益严重了。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也经常身披铠甲,带着一大帮家丁护卫时刻跟随。如果要出门见其他官员,他更是召集人马,让士兵们带上武器,再三强调不能离开自己半步。

周勃很紧张,官员们也不安起来了。他们都私下议论,说这侯爷怎么不管是上厕所,还是吃饭、睡觉,都不离兵器呢?该不会是有造反之心了吧?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文帝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可没工夫研究周勃的心理问题,而是直接把对方给怀疑上了。

文帝一声令下,周勃就被五花大绑地抓回了长安城。他心中苦啊,有口难言。他明明是担心皇帝加害自己,才昼夜防范,现在被人抓住审问,难不成要说实话?不说别的,文帝只要高呼一声:“周勃这厮陷害我,毁我名声!”他还能有活路吗?

周勃有口难辩,在狱中的日子也很不好过。狱卒们看他失势,都不拿他当回事,闲着没事时,不是羞辱他就是拿他当笑料。周勃是一代名臣,做将军做丞相好多年,什么时候求过人呢?这会儿无奈之下,终于想到了花钱打点关系,打点的对象,就是这些小小狱卒们。周勃出手很是大方,当千两黄金摆在狱卒面前时,对方笑逐颜开,忙在木板上给他提示:“老丞相你可真傻,你儿子不是驸马吗?可以去找公主帮忙嘛。”

于是,公主出马请来了太后。薄太后就去对自己的儿子说:“皇儿啊,你就别再欺负老实人了。你想想,人家周勃要是有心造反的话,还用大老远地把你从代国迎进皇宫吗?”

文帝见到老妈开口了,也不好违逆,只好答道:“造反这事的确是子虚乌有,朕马上就让人把周勃放了。”

周勃终于得以出狱,深感自己犹如再生,不由地叹道:“我曾经只当率领千军万马就是厉害的了,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一个小小的狱卒也有比我强的地方啊!”

【读懂历史】

歌里唱得好:别拿村主任不当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政治斗争的事情咱们不去说它,最值得注意的,是周勃出狱后的那句感慨,那是一句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最真实的人生喟叹。人生可能就有那么一天:一个芝麻大的小人物,也是你得罪不起的,不管你做过将军还是丞相,也不管你家儿子是不是现任驸马、政府高官,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还有一句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历史上,难缠的小鬼可是不胜枚举,小人物也有大能量。

历史小背景

汉高祖刘邦死后,儿子刘盈继位,即汉惠帝,但汉惠帝是个软心肠的主,实际权力都掌握在老娘吕太后手里,从而产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吕氏专政。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人当政的人物,汉惠帝不满母亲的做法,抑郁而死。之后,吕后继续当政,前后掌权近15年之久,她压制刘氏王室和功臣势力,大封吕家人为王。等吕后一死,周勃、陈平等联手诛杀诸吕,扶持刘氏子孙。据说刘邦临死前曾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周勃也果然实现了刘邦的预言。

汉文帝:一百金,太多了,能省则省吧

百金,中人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西汉)文帝刘恒。汉文帝要建一露台,听说需要很多钱,立即打消了。得民心其实很简单,别把纳税人的钱不当钱。

理论上,对于统治者,得民心轻而易举,但就是有很多统治者都把民心失得一塌糊涂,最终在民众反抗的汪洋大海中,船覆人亡。汉文帝得民心的故事,对于那些失败的统治者来说,不啻为一支清凉剂。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开创者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二任帝汉惠帝刘盈的弟弟。惠帝驾崩后,吕后执政;吕后也去世后,忠于刘氏的大臣们发动政变,铲除吕氏,迎接了在外当藩王的刘恒到长安,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生性简朴,懂得慈悲为何物,做了皇帝后,克勤克俭,宽厚爱民。

其实,是人就不可能杜绝欲望,汉文帝自然不例外。但他超出一般人的地方是:能够以理性压制欲望。有一次,有可能是为了晚上看星星,或是炎炎夏日乘凉,他想造一座露台,也就是在平地用土石筑起的高台。他叫来工匠,计算了一下花费,一算要花百金(一百斤铜)。汉文帝就立即打消了这念头,说:“百金,那可是十个中等人家的家产啊!我继承先帝留给我的宫殿楼阁,常常还觉得太奢侈了,何况是一个有没有无所谓的高台呢!”

大钱要省,小钱自然也难逃。

汉文帝身上穿的绨衣(古代一种粗布料制成的衣服),不说是地摊货,至少也不够档次。这对于一个君临天下的君主来说,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他有一个宠幸的女人,叫慎夫人。汉文帝要求她衣不得曳地(古代贵妇人的衣服都很长,一般要拖地很多),帷帐也不能有刺绣,以示俭朴,为天下的老百姓做个表率。

对于自己百年后的归所,他也是一切以节俭为原则。不起高冢,以山为陵。地宫里的陈设全部用瓦器,不用一丝一毫的金银铜锡,目的就是省钱,不给黎民百姓制造负担。

史书在汉文帝的传记最后总结说:“汉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意思是汉文帝比较注重以德治国(包括自我约束和教化他人),最后导致国家富强兴盛,人民彬彬有礼。

有“文景之治”的美称,汉文帝被千古传颂。这全是因为汉文帝懂得珍惜民力,把争取民心当成是工作重点的缘故啊。

个性名片

姓名:刘恒

绰号:汉文帝

生卒年:前203-前157

出身:汉高祖的儿子、汉惠帝的弟弟

职业:皇帝

特长:守成

标签:“文景之治”,“文”即汉文帝

最宠信的人:邓通。邓通为文帝吮疮吸脓,文帝很感动,让他发了大财,但有相士说,邓通会穷困而死,大家都不信。文帝死后,景帝即位,没收了邓通的家产,邓通果然穷得饿死。

廷尉吏:你就算活着时不造反,死了后也会反

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西汉)廷尉吏。周亚夫在监狱里死活不承认自己谋反,但审讯官员用这句话彻底打垮了他:你就算活着的时候不会反,死了后到阴间也会造反。

西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但最终还是被平定了。能取得这样的胜利,得感谢一个人:周亚夫,这次平叛他的功劳最大。

周亚夫这次立了大功,景帝非常感激。他先是让周亚夫做了三军总司令(太尉),几年后,又把他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但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接来下发生的一件事,使两个人的关系有了改变。

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景帝早年立了个太子叫刘荣,这个少年问题倒不大,但他妈问题非常大:既无知又骄横,最后惹得景帝大怒,直接把她打入冷宫。汉朝一般的规矩是这样的,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现在母亲废了,景帝就想搂草打兔子——捎带把接班人也给换了。这个提议遭到了周亚夫的强烈抗议,但架不住景帝坚持,所以最后还是换了太子,君臣之间也因此有了隔阂。

人,一旦心里闹下了疙瘩,看事情的眼光就会发生“折射”。有一次,景帝老娘窦太后不知是搭错了哪根神经,突然对儿子说:“你的大舅子王信,你可以给他封一个侯嘛!”

景帝说:“老娘!这恐怕不行吧!爹以前在世的时候,不也没封舅舅们嘛,还是等我上台了才封的,我这个大舅哥就让他等等吧!”

见儿子有点犹豫,窦太后就接着说:“人生在世,时间不长啊!像你大舅,你爹没封,等你上台后要封,可人已经死了,有什么意思!到现在我一想起这件事,还感到非常地遗憾!所以,你应该赶快封你的大舅哥!”母亲追得紧,景帝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但他还是委婉地说:“这件事就算要办,也得跟丞相周亚夫商量一下!”

跟丞相商量,可丞相没得商量。一听皇上要封他大舅哥,周亚夫就来气,他心想,我们在战场上,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才弄了个“侯”,现在你大舅哥就因为有个好妹子,你就要给他封侯,那还有天理没有!于是,他激动地说:“其他的我不管!我只记得你爷爷高祖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是姓刘的不能当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有谁违背了这个原则,天下的人都可以起来灭了他!现在你大舅子,一没功二没劳。如果封侯,那你把你爷爷置于何地!”爷爷都搬出来了,景帝只好默默不作声,但心里却跟周亚夫更不对劲,认为这老头仗着有功劳,老是摆出一副臭脾气,跟领导唱对台戏,一点也不懂得体谅领导的难处。

同类推荐
  • 那年夏天,我的星空绚烂

    那年夏天,我的星空绚烂

    梁山好汉柴进,穿越到三国时候,邂逅貂蝉,展开一段腥风血雨的冒险故事……解不开的三国情结,解不开的水浒梦……万万没想到,我也开始写网路小说了……为了更好地写我的纯文学,为了糊口,我的网络小说之旅,就此展开!
  • 西汉复辟

    西汉复辟

    当西欧大陆还处于古罗马时代,遥远的东方大陆就已经响起了机械的轰鸣声……
  • 野史杂谈司马迁列传

    野史杂谈司马迁列传

    写写司马迁的故事,看清一个时代的历史。这里有热血、有谋略、有智勇相搏。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了解回族

    了解回族

    回族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她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元代回回落居中华大地,就高兴地说:“居斯土也,服食斯土也,斯土之人与居也。”(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三《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这反映了落居中华大地的回回人热爱中华大地的喜欣之情。东来的回回人载负着伊斯兰文化入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回回人又学习汉语汉文和儒学文化,这二元一体的文化构建了回回人的隐陛和显性文化。中华文明哺育了回族,而回族的一些杰出人才以其成就和贡献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进行了回报。
热门推荐
  • 腹黑校花撞上恶魔校草

    腹黑校花撞上恶魔校草

    她们是冷酷无情的杀手,她们是名门望族的千金,她们是第一帮派的帮主。他们是冷血至极的杀手,他们是名门望族的少爷,他们是第二帮派的帮主。四岁那年,她们和他们因为家族原因,去了不同的国家,临走前他们对她们说:等我们回来。好,她们记住了。十六岁那年她们霸气归来,又遇到了他们,会发生什么?
  • 蜉蝣及夕而死

    蜉蝣及夕而死

    多年以后,闵识卿梦魇里一直出现那朵绽放在郁匪席左胸口的血花,还有他手里捂着的那本红色的结婚证,他说那里有属于他郁匪席的妻子,他的阿卿,他的家……她以前曾说要活着看他的报应,孰不知最后竟是她向他开了枪,把那朵血花和他葬在了那片湛蓝的海底。
  • 净世转轮

    净世转轮

    极地北原,地下冰层中,一尊大佛,盘坐于莲花台之上,历经千万年不腐不朽,栩栩如生。而莲花台下一个巨大的法阵,流转不熄。貌似镇压着什么……法阵光华流转,金佛隐现,经文密布。时不时有灰色雾霭之气从法阵的缝隙流出...尘世间一片哀嚎...
  • 驱魔大师方世祖

    驱魔大师方世祖

    讲述了在一个妖魔鬼怪,灵兽仙兽,人类修真者共同存在的修仙世界,在经历了维持八万年的三方势力平衡后,妖魔鬼怪势力突然兴盛,妖魔当道,祸乱横行。无父无母的方世祖在一位名叫青师傅的收养下成为了一名驱魔师,不断斩妖除魔最终拯救世界的故事。
  • 一般公共设施保护法律法规

    一般公共设施保护法律法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 劫灭之神

    劫灭之神

    神落九天,仙家争位。邪神横行,鬼仙乱世。一个大时代即将展开!本是小人物的秦武发现能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因此改变了他本来的命运轨迹,开启了从默默无闻到时代之神的蜕变过程……
  • 法则之天玄

    法则之天玄

    据传在浩瀚无垠的恒光大星界之中,有遍布空间,无所不在的法则之墙,世上所有的功法,秘技,魔法,但凡触碰法则,都将和法则之墙相召呼应,引起共鸣,从而获取与之契合度的法则力量。不为人知的身世,背负着血海深仇,林玄的强者之路注定坎坷不平~书友群:875996062,欢迎进群探讨~
  • 玄天荒古

    玄天荒古

    芸芸众生皆平等,莫欺外表平常之人。上位者不一定世间无敌,真正的强者皆很低调,敬人之心,当人人有之!
  • 重生长公主,将军追妻攻略

    重生长公主,将军追妻攻略

    重生归来的清阳长公主这辈子最想干的事就是及时行乐,逍遥快活,老娘这辈子都不嫁人了,怎么高兴怎么来,怎么快活怎么整。这辈子自已要抱紧皇帝和太后的大腿,和那个道貌岸然、虚伪自私的齐轩死磕到底。总之是他若不好,我便高兴。这个突然出现的性情鲁莽、长相粗糙、说话还不会拐弯儿的左卫将军萧彻是怎么回事儿,老娘说了,我不嫁人,别缠着我!什么?嫁给你可以继续过我的逍遥快活赛过神仙般的日子,那还可以考虑,不过要约法三章。一、成亲后不许干涉公主的生活。二、未经允许不许进入公主的房间。三、如若做不到以上两点乐阳公主可以无条件和离。萧彻有些蒙,条件太苟刻。好兄弟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又说好女怕缠郎,最后总结傻人有傻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北京老街

    北京老街

    北京古都,长安落日,一条老街,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