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60600000035

第35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

西安事变前的形势

九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后,中共中央为力促蒋介石停止内战,早开谈判,实现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派潘汉年于9月24日携带中共中央起草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离开陕北,前往上海,并准备派周恩来作为中共全仅代表,同国民党谈判,签订《抗日救国协定》。然而,蒋介石对于中共的倡议却不予与日俱增。在平息“两广事变”以后,蒋介石立即增兵陕甘,“围剿”红军。他在谈判桌上翻云覆雨,态度强硬,企图以军事进攻与政治谈判双管齐下,一举解决西北问题,实现其“溶共”和收编红军的野心。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军队猛力进攻之下,一方面,“从各方面造成停止进攻红军的运动”,“以此迫蒋停止剿共”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张闻天致潘汉年电,载《文献和研究》1985年第4期。;另一方面,于11月下旬组织了山城堡战役,显示红军的声威。在谈判中,则“并不坚持过高要求”,同意“红军改名受蒋指挥。”1936年11月12日毛泽东致潘汉年电,载《文献和研究》1985年第4期。然而,蒋介石仍一意孤行,反而严厉督责张学良、杨虎城“进剿”红军。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促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政策,实行抗日救国,在多次进谏无效反被斥责后,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杨联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们在西安东面的临潼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在西安市内囚禁了从南京来的陈诚、蒋鼎文、卫立煌、张冲等十几名国民党军政要员。

中共中央派驻在张学良那里的代表刘鼎在行动前一刻(12日12:30)发电报向驻在保安的党中央报告西安即将发生重大事变的情况。

张、杨在事变后立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政治主张。

怎样处置这个突发事件,一时之间成为国内中种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和国际上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12月13日上午,张闻天在保安自己的窑洞里召集并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西安事变后的形势与应对、处理方针。由毛泽东作报告。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分析,肯定西安事变是抗日的义举,革命的行动。据这次会议记录。但是,对处理事变的方针,由于事起突然,情况还不甚清楚,认识不完全恰当,也不说一致。应该说,这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

像通常一样,在这次会上,张闻天是倾听了报告和讨论后才发言的。针对报告、讨论中的意见,他论述了西安事变暴露的主要矛盾和中国共产党应该采取的基本方针。张闻天在1936年12月13日常委扩大会上的发言,载《党的文献》1988年第3期。以下叙述张闻天发言中涉及的别人的发言内容,均据这次会议记录。

在张闻天看来,会上有两点相互关联的主张是不妥当的:一、在政权的问题上,主张以西安为中心,建立实质的“政府”,以西北为抗日前线,影响全国,领导全国抗日。二、在对蒋介石的处置问题上,主张反蒋,提出审蒋、除蒋。认为应该在人民面前揭破蒋的罪恶,要求罢免蒋介石,交人民以审。

张闻天在讲话中指出,在抗日问题上,主要的矛盾是抗日派同“民族妥协派”(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矛盾。张学良在西安的这一“突变”“是开始揭破民族妥协派的行动”。这个行动的意义是使整个局势“向着全国性的抗日方向发展”。从对西安事变矛盾性质与发展趋向的分析出发,张闻天提出了处理事变的根本方针:“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并预见到我们党的工作也将有一个转变:“要转到合法的登上政治舞台”。在政权问题上,张闻天明确表示,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实际是政权形式)”。张闻天认为张、杨提出的“改组南京政府的口号并不坏”,我们的正确策略应该“把抗日为最高旗帜”,“在军事上采取防御,在政治上采取进攻”,“发动群众威逼南京”,以促成“改组南京政府”口号,而不是也不可能“控制南京”以至“打倒南京政府”。至于对蒋介石的处置,张闻天明确主张“对妥协派应尽量争取,与分化、孤立”,明确提出“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这里所说的“妥协派”即“民族妥协派”,是与“亲日派”、“投降派”、“卖国势力”相区别的,当时往往用来指蒋介石嫡系势力,其代表人物就是蒋介石。这里所说的“南京政府正统”,自然首先包括扣留在西安的蒋委员长其人在内。

会上,对张闻天提出的策略和方针,常委们相当重视。但这次会后的文电,如当天中午毛泽东、周恩来致李毅(即张学良)电,14日红军将领致张、杨电,15日红军将领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16日的《红色中华》报,反映出最初几天并未实行张闻天提出的策略、方针,没有离开以“西安为中心”与“审蒋”的设想来处理突出的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决策的逐步形成

事态的发展与各方态度的明朗,很快就证明按“以西安为中心”和“审蒋”的设想来处理是不能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事变爆发后,国内外反应强烈而复杂。南京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等亲日派力主“讨伐”张、杨;亲英美派(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为保全蒋,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地方实力派担心引发更大内战,大多数对张、杨不表示支持,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的自由。各国态度不一,日本极力挑动中国扩大内战,得悉南京决定“讨伐”,兴高采烈,坚甲利兵,引满待发;英美力求维持蒋氏统治,认为可以同共产党合作以对付日本;苏联《真理报》、《消息报》连发评论,指责张、杨,也希望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应张、杨之邀决定派代表前往共商大计。12月17日周恩来等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西安,与张、杨先后会谈,并连续致电中共中央,报告西安局局势变化,国内外对西安事变的反应,陈述自己对解决事变的意见。蒋氏被扣以后,事实上对蒋如何处置成了南京与西安对立的焦点。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等根据对事变形势的进一步观察,逐步形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

12月18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指出“贵党果欲援救蒋氏,则决非调集大军讨伐张、杨所能奏效”,“武力的讨伐,适足以杜塞双方和解的余地”。此电提出“停止一切内站、一致抗日”、“蒋讨伐张、杨与进攻红军的中央军全部增援晋绥”等五项条件,申明“如贵党能实现上项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自由当亦不成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中央电》(1936年12月18日),载《文献和研究》1986年第6期。

确定和平调停的策略方针

12月19日,张闻天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二次正式讨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时,西安事变已经过六天。正如张闻天在会上指出的“在六天之中,这事件的现象与本质都[表现得]更充分”。此处及下文所引述的张闻天1936年12月19日在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载《党的文献》1988年第3期。19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同13日的会议不同,它是在党中央领导核心意见一致,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和平调停”的决策后召开的。

会议由毛泽东作报告。他着重分析了事变影响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光明的方面,“更能促进抗日亲日的分化,使抗日战争更为扩大”;一方面是黑暗的方面,因为捉蒋,南京“把张、杨一切抗日的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内战有爆发与延长的危险。他又进而分析由此而来的西安事变的两种前途:胜利的前途或失败的前途,说明我们应该“分两手”;一是“反对内站要求和平”,一是“把阵线整理好,打击讨伐派”。他还说:“现在发表的通电与前次的致电是有区别的,更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说公道话。”毛泽东在报告中说明了党的策略方针是和平调停,使内站结束。

张闻天在这次会上的讲话同毛泽东的报告相得益彰,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西安事变的两个前途,张闻天认为:“一是全国抗日的发动,一是内战的扩大。”关于处理方针,指出:“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争取成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其二,坚定地主张抗日而不反蒋。张闻天强调:“我们应把抗日为中心”,“不站在反蒋的立场”。他批评:“要求把蒋介石交人民公审的口号是不妥的”。可见,他是最早把对蒋处置同抗日全局联系起来的、在这个问题上坚定不动摇的党中央领导人之一。

其三,在避免内战扩大、争取全国抗日的策略方面,张闻天发挥了毛泽东报告中“分两手”的思想,提出“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我们应与张、杨靠近,应打胜仗,扩大影响,准备以防御战来反对内战”。张闻天将我们的“两手”概括为“和平调解”与“防御战”,成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

其四,对苏联的态度表示看法。西安事变后共产国际16日指示因电码错乱没有译出,重发的电文这时尚未到达(20日到),而苏联报纸从14日起对张、杨横加指责。如何看待苏联舆论成为统一内部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张闻天对此解释说,苏联有难言之隐,“只能这样说”,否则会引起“与南京对立”,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指出,“这样的舆论,自然对局部的利益是有些妨碍的”;并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当然不能采取苏联这一主张。在当时情况下,这样解释最有利于统一内部思想,从这里也可以明白地看到,和平调解的方针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独立作出的决策,决非如长期流行的一种错误说法是所谓屈从于苏联的压力或听命于共产国际的指示。

19日会议产生了两个主要文件,一个是公开发表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通电》,一个是党内发布的《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成为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纲领。从会议记录、文风等方面研究,大致可以判定,“通电”系毛泽东手笔,“指示”为张闻天所写。

提出六项条件,确定“放蒋”方针

19日会后,张闻天为争取实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特别值得一书的是21日中央书记处致周恩来电。

这个电报精辟地分析目前局势是“日本与南京右派联盟,企图夺取蒋系中派,造成大内乱,另方面是南京与各地左派企图调和,而中派在动摇中”;我们与西安的策略“应扶助左派,争取中派,打倒右派,变内战为抗战”。提出初步改组南京政府,讨伐军退出陕甘,保障民主权利,停止剿共政策并与红军联合抗日,与同情中国抗日运动之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等同蒋介石、陈诚等“开诚谈判”的六项条件,要求在此条件下“成立和平”,“在上述条件有相当保证时,恢复蒋介石之自由”,以转变整个局势,达到“中国统一,一致对日”。这个电报确定的“放蒋”方针,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一招。电文中提出的条件同17日周恩来、张学良商定的五个条件相比,有所发展,更为具体、实际,也更全面。这六项条件随即成为西安与南京双方都同意的谈判基础。谈判结果,这些条件也为蒋与南京来人(宋子文等)“完全承认”,蒋氏最后口头正式承诺的六项条件同中共中央书记处12月21日电中提出的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日本皇室间谍:川岛芳子

    日本皇室间谍:川岛芳子

    在她被战争和命运捉弄的一生里,有多少人被她诱惑?多少人被她毒害?又有多少人情愿被她诱惑?多少人甘愿被她毒害?又有多少秘密,多少精彩的故事伴随着这个可叹、可悲、或恨、可耻的川岛芳子呢?本书全面介绍了川岛芳子这位“格格间谍”如何从一个王室公主变身为东洋谍花的心路历程,也从大的横断面勾勒了这位间谍的斑斑劣迹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末路人生。
  • 美国酒王传奇

    美国酒王传奇

    我那时大概只有四五岁吧。那正是8月中旬前后——加利福尼亚的收获季。我从未见过我的祖父祖母,因为他们留在意大利。我只记得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和一些工人在葡萄园摘葡萄,放进木筐里,然后倒到马车上。那是很累的活儿。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当我在葡萄架下来回跑累了的时候,祖母把我放进木筐里,推到葡萄架下的荫凉处。她沿着一行一行的葡萄架往前走时,也拽着我跟她一起走。夏日的炎热、一串一串的葡萄和那弯弯曲曲的葡萄藤,以及外婆慈祥的笑容,这一切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 为什么是毛泽东

    为什么是毛泽东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最终中国的领袖会是他,而不是有钱有枪的蒋介石,也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学历、更大声望的人,比如周恩来,比如陈独秀。历史无法重演,伟人更加无法复制,但我们仍不会放弃学习他,研究他,因为哪怕我们从他身上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足以让我们游刃于战场、商场、名利场。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也许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点。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群星璀璨

    群星璀璨

    本书收文章百余篇,按照各市的顺序编排,反映辽宁省个体经营经济的发展成就和广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者的时代风采。
热门推荐
  • 只为你而写

    只为你而写

    这是我以你我之间的事来改写的,在那个校园我认识了你,我爱你——陈宁
  • 我真没这么伟大啊

    我真没这么伟大啊

    得到了情绪值系统,但肖途似乎从一开始就点错了发展路线。他是万人崇拜的道祖,教化天下,无私奉献,也是抵御天魔入侵的发起者,永远抗争在黑恶势力的第一线。肖途捂着自己的胸口,平淡的开口道:“良心这东西,痛着痛着就习惯了。”
  • 灭宋

    灭宋

    这欺人孤儿寡妇得来的天下,这所向皆跪的赵家,还是赶紧亡了吧!一斧在手,天下我有!这是一个斧头狂魔,在宋末砍翻一切不服的故事。
  • 天昊传奇

    天昊传奇

    人乃天地之灵,人脑中藏有天地之秘,但正常人只能开发使用其中的三分之一,真正藏有天地之秘的三分之二,却被一道神秘的门锁住了。世人只知争名夺利,相互残杀,却没有人去研究开发那三分之二的大脑。真正的力量,真正的神奇,就这样,一直沉寂,一直埋没在那三分之二的大脑内。终于,晶星的江博士对此有了兴趣,并开始了开启神秘之门的旅程。但在脑中做实验,那是要以生命为筹码的,数百个活生生的地球人,被这个江博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一个美丽的情人节夜晚,主人宫冷天昊,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不幸也被他捉去了。而冷天昊本来普通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巨变。
  • 神尊无道

    神尊无道

    天生道眼,后天觉醒,昔日欺我辱我,何人可逃?
  • 重生之医品商女

    重生之医品商女

    “师傅,从今天开始,不给你银子了。”叶笙说道。“为什么我没有,他有?”云逸委屈。“我二师兄他还要攒钱娶媳妇,当然得给他存银子了。”“哼!”云逸不高兴了,他一会儿就去偷林木的银子。“娘子,我们以后生好多哥孩子怎么样?”苏瑾深情款款的看着叶笙。“要生你就自己去生吧。”叶笙扭头就走,臭男人,她可是一代女侠,以后要行侠仗义,威震江湖的。“我这不是,不能生吗?”
  • 凤帝云昕

    凤帝云昕

    她原是九天之上最尊贵的圣女,却因识人不清落得个人破家亡的下场重来一世,她定让这九重天血债血偿
  • 请你乖一点

    请你乖一点

    天界最闹腾的小魔王泠希临危受命要下凡帮助钟离殿下,天界的仙君们都嘴角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玉皇大帝一脸慈祥:泠希仙子啊,我儿子特别乖,这次下凡他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下凡后:……泠希:玉帝你个骗子,我要找你算账,你儿子哪里乖了,我要回家!!!当小殿下是只小奶狗时,泠希:好可爱,好乖一只,带回家养起来。当小奶狗露出自己的本性时,泠希终于害怕了,钟离邪魅一笑:怎么,撩完就想跑。他偏执地将她禁锢在怀里,永远都别想着离开他。泠希可怜唧唧的扯着他的衣服:不离开,不离开。(这是一个小狼狗一点一点的套路沙雕女主的悲伤故事。)【沙雕爱美泠希X偏执腹黑超会演钟离】
  • 穿越修仙文女配

    穿越修仙文女配

    话说不就是喜欢看修仙文嘛,何必让我去亲自体验一下呢,说什么看在你这么诚心拜读文章的奖励。穿越成自己看过的一本修仙文,还成了女配,清芷打算和女主搞好关系,避免原著中的下场。然而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原著,她与女主成为真正的姐妹,结识了身受重伤的老凤凰,先女主一步来到凤舞大陆,成了凤舞第一家族嫡系传人的师父……额头神秘的梅花敕文,未知的身世之谜,不知用处的神器丹域……事情到底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语文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语文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