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1600000023

第23章 神农架“野人”之谜(1)

很多年以来,一个神秘的影子一直笼罩在神农架当地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着一个名字:“野人”。“野人”究竟是人还是动物?它和人类有渊源吗?直立行走却又遍体生毛,也许这神秘的“野人”和人类的原始祖先有什么亲缘关系?或者,所谓的“野人”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传说?

早在1974年5月1日,就有一起目击“野人”事件。那天,与神农架相邻的房县桥上大队的农民殷洪发,在去青龙寨砍葛藤的途中,忽然听到背后有响声,便大喊:“哪一个?”喊了两三遍,不见回答,殷洪发便抬起头向脚步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满身长着灰色长毛、两脚直立走路的人形怪物披头散发飞快地从坡下向他奔过来,转眼间,就跑到他的面前。他吓了一跳,想退后躲开,可是那怪物却伸出手来抓他。情急之中他抡起砍葛藤的弯刀就向怪物砍去。那怪物被砍中了头部,嘴里发出“啊——啊——”的嚎叫,飞也似的向坡上树林跑去。他怕这怪物的同伙再来,赶忙回家了。据殷洪发说,这个人形动物约14米高,头发下垂到颈部,眼睛是圆形红色,鼻子位置略比人高,眉骨突出,嘴比一般人宽,手臂及腰,手大指长,两腿上粗下细,两脚前宽后窄。

而最早引起政府重视的目击事件发生在1976年。那年5月14日凌晨1点多,司机蔡先志开车从十堰返回神农架,在经过海拔1700米的椿树垭时,突然公路下有一动物躬身向车走来。蔡先志一面叫醒同车的人,一面加大油门向动物撞去。动物闪身躲过,惊慌地向边坡爬去,由于边坡既陡又高,那个家伙没能爬上去,反而摔了下来趴在地上。他们赶忙下车围住它,双方相持了一会儿后,其中一个人用石头砸了下那只动物的屁股。那家伙慢慢醒来后便惊慌地朝旁边跑去,最后消失在漆黑的树林中。据目击者之一佘传勤回忆,那个动物毛色鲜红、细软,腿长,大腿有碗口粗,小腿细,前肢短,眼像人,眉骨突出,脸上大下小,嘴略突出,但不像猩猩,没有尾巴,身高约13~14米。

由于这次目击事件的5人中有3人是当地领导,次日林区政府就发电报向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作了报告。1976年9月23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奇异动物考察队——“野人”考察队在紧靠林区的房县成立。这次考察的结论是:“在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和房县一带,确实生存着一种大型的、能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它可能比世界上已知的四种现代人猿要进步。”但由于时间关系和气候影响,考察队只到达了最深密、最原始的老林边沿地区,有的只从中心地带穿插了一条线,所以并未揭开“野人”之谜。

1995年4月的一天下午,在神农架一座名为唐家坡的山上,正在打猪草的农民陈安菊忽然发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奇怪动物背对着她在那里吃果子。就在陈安菊遭遇不明动物半年之后,75岁的小学教师赵坦在回家路上也与一只奇异的人形动物不期而遇。据赵坦讲,此动物有黑色的长头发披在肩上,看不到它的耳朵。

2001年10月3日,几名游客在神农架林区猴子石一带目击到了“野人”。在距离几百米远的地方,几个目击者不仅看到了一只两脚直立的大型人形动物,而且还拍了照,但遗憾的是由于相机的关系,照片很难看清楚人形动物的真正模样。专家们在“野人”现身处的背后山坡下200多米的一个背风的巨石后面发现了一个睡窝。经鉴定,这是一个高达2米以上的动物睡卧的地方。这与目击者叙述的体形高度完全相符。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在神农架不止一次发现这种用箭竹柔软的上部铺成的睡窝。经鉴定,已知的高等灵长目动物均不可能拥有如此高的工艺水平,而猎人非但不敢孤身光顾于此,也绝不会把床做得如此粗糙,更不会在周围不留下任何痕迹。

在离睡窝不远的地方,专家们又发现了动物留下的粪便。这几处粪便都是一种动物分几次排泄的,而且相对集中,绝对有别于一般的动物排泄方式。而且大便的地方跟睡窝离得比较远,因为这些大便跟人的大便一样臭,所以要离窝远一点,别的动物并不这样。从目前发现的多处“野人”粪便中可以初步了解它的食性。1980年在神农架枪刀山发现的粪便最像人粪,螺旋形打转,大小像牛粪,里面有竹笋、野果和小动物毛,说明“野人”不仅食素,而且食肉,是杂食性的,与熊、猴、猩猩的粪便均有不同,与人的粪便也有明显区别。但在2001年发现的粪便中没有找到能够提取DNA的血小板等元素,只做了一般的观测和分析,令研究者大为失望。

2003年6月29日,神农架林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新的一次目击“野人”事件。那天下午3点40分,神农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天门垭景区所在的209国道附近,一小车内有4人看见一个身高160厘米左右、浑身呈白灰色、佝偻着腰、直立行走的人形动物。据车内的乘客、神农架林区干部何永兵及14岁的中学生周江说,看到这个人形动物前后持续约5秒至7秒钟。或许是听到车响,“野人”迅速向路边密林中逃去。他们急忙下车追寻,在进入森林不到15米的地方发现了6个“野人”脚印,脚印清晰,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他们还在脚印处做了记号。在公路上“野人”呆过的地方,还发现一大块未干并散发着臊味的尿迹。对于这次的“野人”再现一事,目击者言之凿凿,怀疑者嗤之以鼻。

自1977年以来,目击“野人”事件已达一百多次,约四百余人看到一百多个这种似人非人、似猿非猿的奇异人形动物。目前惟一在第一线考察神农架“野人”的张金星肯定地说:“神农架‘野人’是客观存在的。”长期以来,他收集了很多关于“野人”的证据,但是他从未见过“野人”,至今也没有任何人捕获到一个活体“野人”。“野人”究竟在哪儿?如今,它们在什么地方偷度岁月?这个谜我们还要多久才能揭开?

云南有“野人”出没?

中国云南的沧源是个多民族聚集的佤族自治县,与耿马、西盟毗邻,西南与缅甸接壤。境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繁多,野果累累,在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中有无数的岩洞,为“野人”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环境。

勐来乡四永小学佤族教师李应昌是个有名的猎手。1980年春节后,他在大黑山集体狩猎中击毙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外貌酷似人形,但他却因此遭受众人谴责。他的思想压力很大,惟恐政府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从不愿讲述此事。后经公社党委书记的耐心解释,他才认识到把这一问题搞清,是对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他和妻子把猎获奇异动物的情况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回忆和讲述,并把珍藏下来的左掌标本及少量脑髓交给有关部门。

事情发生在1980年1月20日左右,勐来乡翁黑村田阮勐,背着水枪,到村后的大黑山南麓的山地里守护庄稼。他也是全村着名的猎手,在多年的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地头上搭起了一个高高的嘹望台,便于随时观察野兽的动静。这天,他坐在高高的窝棚上,边吸烟边观察,好像看到什么。他爬下来向地边的森林走去,发现了许多新鲜的马鹿脚印,凭他多年的狩猎经验马上判断这是一群马鹿刚从这里跑过。于是他提着枪,抄小路,爬悬崖,迎头赶到岔路口等候,他相信马鹿定会从这里经过。不出所料,一队马鹿依次跳跃而过,他蹲在大树脚下隐蔽,端着枪,刚准备射击第一只马鹿时,第二只又跟着来了;准备打第二只时,第三只又跑来了。此时,一个奇异景象出现了:在第四只最大的马鹿背上骑着一个浑身长毛的人形动物,同时发出响亮的叫声,右手抓着鹿颈上的毛。很快,其余的马鹿一一从田阮勐的身边跳越而过。当时他被这从未见过的奇异景象吓呆了,半天才清醒过来。他回忆说,那个人形动物身形为八九岁小孩那么大,但脸形却像十三四岁的男孩、毛发较长,红黄色。

春节过后,田阮勐组织寨子里的七八十个青壮年到村后的大黑山原始森林围猎。他挑选了十多个枪法好的人间隔埋伏在西北部的山头上,特别把李应昌安排在他碰到奇异动物的永爪岔路口上。李应昌等着,忽然左前方丛林里响起嗦嗦声,跑来一个奇异动物。李应昌迅速瞄准其胸口,一枪把它打倒在地,它滚下山坡死在山沟里。听见枪响,人们向李应昌围拢过来,李应昌指着猎物。人们一看,大吃一惊,责备他为什么要打这个“达”(佤语:爷爷),因为打死的动物并不像一般的野人,却是一个极似老头的人形动物,它的头发很长,浑身毛发灰黑色,个子较高,约15米左右,脸白皙,有前额,眼大,眉脊和颧骨突出,鼻和嘴部稍凸,牙齿洁白整齐,有双肩,胸扁平,腰粗壮,无尾,属雄性,生殖器与人的相似。于是全村破除惯例,没有分食这个奇异动物。李应昌把猎物交给妻子,妻子按佤族人的习惯从猎物的每个部位上割下一块肉来,煮成一锅,但十分腥臭,无法下咽。后来李应昌将肉剔去,仅留下颏骨、左掌做纪念,留下胸髓做药。1982年因工作调动,他又将这个奇异动物的下颏骨连同其他兽头一并烧毁。所留的下左掌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动物研究所、上海华东师大、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鉴定,一致确定为合趾猿。

合趾猿是各种长臂猿中最大的类人猿,原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此次在中国是首次发现。该标本的主要特征是趾尖呈菱状球形,趾细长,大趾粗壮发达,对掌,趾甲尖而上翘,二三四五趾短于长臂猿,第二、三趾的第一关节有皮膜相连。由于它个体高大,又与人极其相似,因而当地部分群众就把它误认为是“野人”。

1982年8月,班列佤族社员包老大用铁夹活捉了一个怪物,佤族人称它为“古”,在家里饲养了两个多月,于10月因伤势严重才死去。这种佤族称为“古”的奇异动物,既不同于猴类,也不同于一般的猩猩:其貌酷似老人,面白,有额和下颏,眉骨、颧骨和嘴部稍突出,个头高大,约14米左右,毛发灰黑,长及肩,手、脚已基本分工,似人,看不到尾,只有一寸左右的无毛肉团,似一种尾巴蜕化形式;有喜怒哀乐和怕羞的表情。另据当地着名猎手告知,他曾于近年内捕获过3个“古”,有雌的,有雄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并在森林中做过详细的观察。“古”除上述特征外,它还会到河里捉鱼、抓螃蟹,会搬动树干、捉土蚕,七八十个群居,基本生活于地面,偶尔会爬树,但不能跳跃。有极强的集体感,相互关照,若同伴不幸被击伤,就集体帮助转移;若被击毙,则一同把它背到隐蔽地,挖土掩埋,实行“土葬”,两性关系固定、隐蔽等等。这些都说明,“古”是一种我们现在还未知的类人动物,其形象与李应昌捕获的合趾猿极其相似,是否同类?还是其他未知的灵长类?这些都有待于专业人员深入考察。

新疆阿尔金山“大脚怪”之谜

1999年春节前,一条简短的消息在《新疆经济报》上刊出:有人在阿尔金山发现一种神秘的“大脚怪”!据称,这是些“脚印有一只羊腿那么长,步幅有成年人的一倍多”的诡秘怪物。这一消息迅速在天山南北引起轰动。人们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动物?它同前苏联和尼泊尔的“雪人”及中国着名的神农架“野人”有无关系?各传媒记者带着这些疑问,纷纷赶到现场进行采访。

阿尔金山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南部,系昆仑山支脉,呈东西走向。这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属第三纪末地壳变动形成的封闭型山间盆地,群峰巍峨,峡深谷幽,丛林莽莽,人迹罕至,是各类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十几年前,国家在这里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在这个国家保护区里,生息着野骆驼、斑头雁、雪豹等珍禽异兽50多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多达15万余头。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动物王国”里,突然冒出个叫“大脚怪”的神秘之物。一时,把许多动物专家惊得目瞪口呆。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阿不都逊介绍,在一个风雪弥漫的傍晚,当地维吾尔族牧民买买提·内孜在阿尔金山一带放牧时,突然发现一个直立行走、上肢摆动、身材酷似“篮球巨星”、没穿任何衣服的巨大“怪物”。他隐隐约约发现,这怪物通身无毛,披头散发,在雪野中行走如飞。由于风大雪浓能见度低,无法辨清其毛发色泽。不一会儿,这个“怪物”就消失在鹅毛大雪之中,当时牧羊人买买提·内孜既紧张又感到十分好奇,当他沿着这个“怪物”行走过的踪迹仔细观察时,发现它的脚印“足有一只羊腿那么长,步幅是成年人的-倍多”。

自称见过“大脚怪”的一些牧民,对这个神秘来客的描述大体相似,有人甚至把这种“怪物”称为“雪人”或“野人”。综合这里的各种传闻,这个“大脚怪”有如下特征:高2米左右;喜欢在雪天外出活动但不像别的猎食猛兽那样爱袭击人;身体看似笨重但反应灵敏,跨越轻盈,能轻而易举地跃过1米多高的障碍物。但这毕竟都是当地人的一些传闻,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事实上,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追寻野人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据有关资料透露,北美地区为解开巨足野人之谜,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组织已达数千之多,每年都有成吨的研究书籍和期刊杂志出版,包括光盘、录像和电影资料,但他们还没有捕获过一个真正的“野人”,这就使得这些神秘事件缺乏实据,因而免不了会有人提出许多的质疑。

那么,阿尔金山的“大脚怪”是不是仅算一种传说,或者它压根儿就不存在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早在1984年10月8日,人们就偶然发现过它的踪迹。当时,新疆登山队的4名运动员在攀登阿尔金山穆孜塔格峰的前夜,曾在一个海拔约5800米的冰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帐篷四周竟布满了一个个巨大而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一直向前延伸,最后消失在一个巨大的冰川里。事实上在这种雪海“寒极”里,常人是根本无法涉足的,这也许就是“大脚怪”长期以来难以被人们发现的主要原因。

当时,跟随新疆登山队的摄影师顾川先生,还在穆孜塔格峰下一个海拔近5000米的沙地上,拍摄到了一些十分清晰的大脚印,并当场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这些脚印的长度为50~267厘米,宽度为13~15厘米,深约4厘米,最深的约为65厘米,步幅一般超过15米,最大跨度近2米。这些尺度令众人惊讶不已。

居住在附近的一位叫阿孜古丽·克尤木的维吾尔族牧民说,她经常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就像她在电视里听到过的猿猴似的“喔卟……”的叫声,特别是在风雪天,而且多数是黄昏时分容易听到这种声音。她说,这可能就是“大脚怪”发出的声音。

同类推荐
  •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史是人类历史史册上的一宏伟篇章,从木船的制造到帆船的出现,以及之后大型油轮,舰艇、航空母舰等民商用船和军用船舶的发展,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的增加以及航线的不断拉长,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轨迹和航海家们的足迹来遨游广阔的海洋,了解发生在浩渺大海中的那些点滴过往!
  • 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风流人物

    本书系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所著“中学生必读的五位中国大诗人”之一种。从天赋人生、奋发人生、坦荡人生、潇洒人生、苦难人生、圆通人生、悲悯人生、安详人生、旷达人生、艺术人生、智慧人生等多个层面描绘伟大诗人波澜壮阔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 老木箱中的皮影儿

    老木箱中的皮影儿

    嫣然和两个伙伴冒险进入死亡沙漠罗布泊。路上,一个赶着骆驼的怪人神秘地告诉他们,在一座古墓中,他见到一个眼睛绿幽幽地可怕幽灵,在古墓里,伙伴们一会被古怪神秘人穷追不舍,一会进入画中的街市斗龙伏妖,一会又与僵尸共赴晚安,最后,当他们被古墓主人逼入绝境时,希望却与绝望不期而至。
  • 武术大师

    武术大师

    孩子挑食怎么办?如何教孩子自律?如何让孩子向善?如何教孩子…….最好是用有趣的故事潜移默化孩子。这里的每个故事都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信息密码,为教子立人之本,成功幸福之经。父母可在睡前用微信读书让孩子听这些故事,也可自己给孩子读讲这些故事(可用自己孩子名字替代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并就每个故事提问,跟孩子探讨故事意义,再鼓励孩子对人讲这些故事。这是真正的故事,读后永生难忘,听后终生获益。
  • 森林王子

    森林王子

    这是关于一只小老虎的冒险和成长故事。为了保护红霞大山的动物们,也为了寻找自由,动物园刚出生不久的小老虎力力和妈妈力雅决定到森林里生活。不料,坏家伙却把力力从动物园里偷出来,准备卖给马戏团。在路上,力力逃脱了坏人们的魔爪,不小心掉进了老爷爷的奶桶里。老爷爷以为力力是只小猫,把力力带回家。农场里的动物也以为它是只猫。但是,力力一直坚信自己是只老虎。随着力力一天天长大,寻找妈妈和寻找自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最终,力力决定离开农场到森林里去生活。力力在寻找的过程中由迷茫、轻信慢慢变得勇敢、睿智啊,成为真正的森林王子。
热门推荐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激励你一生的好习惯

    激励你一生的好习惯

    做人的习惯:每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事的习惯:有条不紊地做事情是孩子在生活中的重要能力。学习的习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人怎样使用他的智力。交往的习惯:在全球化成为21世纪重要特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孩子必须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
  • 御琴之偏不为仙

    御琴之偏不为仙

    古老的古武琴世家,因为一本古老的祖传琴谱而自相残杀,嫡女琴留仙拿着琴谱跳楼,一道闪电开开启一个未知的旅途。
  • 后宫里的那些小女子们

    后宫里的那些小女子们

    一群正值妙龄、如花似玉、性格迥异的小女子,她们本是位列仙班百花女神中的十二位花仙,被玉帝当做特殊的礼物,赏赐给了下界的一代明君,令她们侍奉其左右;她们来自天南地北、三教九流,却因命中注定的人生归宿,最终都走到了紫奥城中;她们不甘心被命运所摆布、权贵所欺凌,缔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姊妹联盟;此书的前传《梅靥公主复国记》正在连载。文笔更加成熟,情节更加紧凑。请多多支持!多多收藏!谢谢!
  • 网游之神将三国

    网游之神将三国

    林枫和他的兄弟在上一款游戏中失利后,再一次踏上征途,看他们如何统一这个乱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语:碎镜

    梦语:碎镜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王尔德幼小心灵的摧残,种种祸因的开端,在时间的流逝下,助长成犯罪萌芽,即将到来的不是杀人,而是人心的巨大突变。当你拿起屠刀你是恶魔,当你放下仇恨你是圣人。小七需要支持,需要鼓励!
  • 双神子

    双神子

    在无穷的星域,有一个神秘的大陆,这里是一个没有规则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强者为王,为帝,为神!只有更强者才能决定弱者的命运!这世界中秦幻将携四大神兽传承闯荡天涯!
  • 老祖有令

    老祖有令

    老祖宗有令,挖坟。掘的还是她自己的坟......天知道金江扶氏一族这一天经历了什么。本来好好的一场扶氏子弟每三年例行一次的追思祭辰仪式,竟然变成了诈尸现场。扶云路从棺材里一醒来就一众子弟惊叫。“吾族后人,怎么这点定力都没有?大呼小叫,成何体统?”这一番言辞,说的是颇有气势。可惜。没人理她。跑的跑,逃得逃。一时间,鸟兽都散了......还有人惊恐之余,还朝她脸上丢了个牌位,还好她躲得快。......“喂,谁来帮在下一把啊?到底是哪个杀千刀的把在下棺材建的这么高的啊!!!”
  • 我叫时坚强

    我叫时坚强

    时卿回到了遇见陈陶之前,见或不见,是一个问题,当然要见,一切都还未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就算知道结局,依然选择开始,因为是你,我舍不得,我以后的世界里没有你 是你把我从一个七年的执念拉出来,亦是你,让我陷入另一个执念 陈陶,你的名字,是我不能言说的痛 你问我,‘时光带走了我最爱的人,所以,在这偷来的时光里,每一瞬,我都无比珍惜’是什么意思。 我的回答,“就是感觉,时光会带走我最爱的人,所以,在它带走之前,我会加倍珍惜。” 你却笑着对我说:“傻丫头,时光带不走最爱的人。” 但你知道吗?它带走了你…… 反转来的太突然,谁能告诉我,原本爱我死去活来的陈陶,怎么对我毫无感觉??? 坚强的小时重生、治愈之旅开始啦! 滴滴~欢迎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