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4200000016

第16章 秦都咸阳与始皇陵兵马俑坑(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始皇为了防止封建贵族割据,把缴获的六国兵器和没收的民间武器销毁,铸成十二个各重千石的铜人(金人),立于咸阳瑰丽的皇宫前;又把六国富豪强宗12万户迁到咸阳,置于秦王直接控制之下;他还颁布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便于征收租赋兵徭;实行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交通等的整齐统一制度,采取这些措施,巩固其政权。同时以咸阳为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都城规划相当庞大,涉及到关中许多地区,人口近百万。京城中心和宫殿区在今咸阳以东10公里左右的窑店镇以及胡家沟至刘家沟之间。当时这里矗立着高大雄伟的“冀阙”和富丽堂皇的“咸阳宫”。解放后发掘的秦宫遗址,是咸阳宫建筑群中高台建筑遗址之一。它位于秦时就存在的一条上原谷道(今名牛羊沟)的两侧:西侧的编为一号宫殿,东侧的编为二号宫殿。其实是分跨谷道的两部分。经过发掘与复原研究,这是一组东西对称的高台建筑。由跨越谷道的飞阁连成一体,是富有魅力的台榭复合体。一号宫殿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一层台高6米,平面呈L形。南部西段一列5室、西边4室为卧室,是嫔妃居住的地方。最东一室有取暖的壁炉、地漏、排水管,是浴室。大台周围有回廊环绕,是连接各室的通道。大台中央是主体宫室,长13.4米、宽12米,南北墙各开2门,东墙居中1门。地表为朱红色,即当时的“丹地”。这是最高统治者所用的厅堂。厅堂东侧连接卧室,内设壁炉。厅堂两侧,有慢道通至厅的楼层。大台的西侧还有大卧室,大浴室和贮藏室,也是嫔妃、宫女居住用的。朝北也有宽敞的厅堂。朝南有大露台,可以俯瞰全城。它南临渭河,北枕高原,与秦岭终南之阙遥遥相对。咸阳还建有具有六国宫室特色的北阪上的建筑群。秦始皇还在渭河南岸建造了庄严肃穆的“信宫”;扩建了游乐的“甘泉宫”、“上林苑”等。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利用囚禁的罪犯在今西安市西5公里处,修建阿房宫,工程浩大。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王者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公元前209年,未及宫殿完成,秦始皇亡,秦二世胡亥嗣位,继续修建。三年后项羽入关,焚毁殆尽。西汉时称“阿城”,尚存宫墙。武帝扩建上林苑,阿城被纳入苑中。南北朝时期,阿房宫前殿殿基上曾建大型佛寺。至今遗有石佛像,佛座,石灯等物。现存前殿遗址是一座巨大夯土台,最高处达7米以上,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450米,夯土层纯净均匀,密实度甚高,每层厚约8厘米,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版筑工艺水平。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中曾发现有规律的柱础,水道遗存,显示出部分建筑布局;1975年在殿基东北进行发掘,确定该处为“北司”遗址。历年来,遗址上曾出土箭簇和车马器,铸造镌嵌十分精致。

古都西安以东20公里是临潼县城,在县城东南不远就是着名的骊山。骊山自古为名胜之地,留有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和唐玄宗、杨贵妃游乐的华清官、华清池等古迹。

在骊山北麓,有一座巍峨的土丘,这就是闻名古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故乡就在秦始皇帝陵东侧1.5公里的西杨村。

最初的发现似乎出自偶然。

1974年3月,秦川黄土地上一片旱情,西杨村的村民们为抗旱在村南的柿树园中打井。一天早晨,当井挖到一米多深时,意外地出现了一层坚硬的红土。村民们误以为挖到了砖瓦窑。凿穿大约30厘米的红土层,井很快挖到了近四米深。

3月29日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兵马俑的第一块陶片出土了。很快,人们又挖到了人样的陶制身子和面容怪异的陶制人头。随着镢头的挥舞,一个个武士俑头,一截截残腿断臂陆续出土了。井挖到离地面约五米深处,人们又发现了青砖地面、残缺的铜弩机和许多青铜箭头。遗憾的是,村民们误以为挖到的是普通的神庙废墟。于是,破碎的陶俑成为孩子们的玩意儿,青砖也被各家随意搬抢,有人还将青铜箭头卖给了废品收购站。

最先意识到异样的是管理水利建设和水源利用的晏寨公社水保员房树民。他了解打井情况时来到这里,立即向县里报告。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赶赴现场,四处收集散失的陶俑、陶片等文物,运回县文化馆进行修复。

两个月后,回家乡度假的新华社记者蔺安稳无意中发现了文化馆中的陶俑,职业敏感和历史知识促使他写出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文章。1974年6月,《人民日报》将此文刊登在内参上,引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妥善保护好这一重要文物。”7月,经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组成以省文物局长于哲吉为首的秦始皇陵秦俑坑发掘领导小组,以袁仲一、杭德洲(兼)为队长的秦俑考古发掘队。7月15日,考古队来到俑坑旁,本世纪一项重大壮观的发掘由此揭开帷幕。

开始发掘的俑坑被定为一号坑。

袁仲一等考古队员们本以为这是个陪葬俑坑,十天半月就可发掘完,谁想半个月后,连俑坑的边都没找到。钻探的结果让人目瞪口呆,这是个东西长200余米、宽度超过60米的陶俑坑,其规模前所未见。

大规模的发掘开始了。工地发掘人员除从当地招收的几十名民工外,还有驻军的百余名战士和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几十名学生。

至1975年上半年,已发掘965平方米,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全部揭露出来。共出土身高1.8米左右的大型陶俑500余个、木质战车6辆、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24匹,以及大批青铜兵器和车马器。其中一把镀金的银白色青铜剑,光亮如新,寒气逼人,长91.3厘米,宽3.2厘米。此剑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构成,坚硬锋利,可划透19张纸,表面镀上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化合物氧化层。

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4.5米至6.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埋藏着六千余件兵马俑和数十辆木质战车。俑坑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坑,四周各有5个斜坡门道,正门朝东。俑坑内四侧有长廊环绕,坑中有9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与过洞之间以夯土墙相隔。在隔墙两侧和土坑四周密集排列着木立柱,木立柱顶端横架木梁,构成框架。框架上搭架木板,覆盖着一层芦席或竹席,席上铺垫一层胶泥土(厚10-30厘米),其上再覆盖黄土。俑坑早已塌陷,出土的陶俑、陶马基本上已破碎。这表明,俑坑在建成不久就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在一号坑9个过洞内是战车与步兵俑相间排列的庞大军阵,均为立姿,全部面向东方。军阵前面有前锋步兵俑,后面有后卫步兵俑,两侧有翼卫步兵俑,这些俑面向外环列,起着护卫主体部队的作用。步兵俑有的手持弓弩,背负箭袋,有的手持戈、矛、戟,昂首挺胸,巍然屹立。战马、战车驾具齐全,御手俑紧握马缰绳。一列列武士,按兵种不同而身穿红色或绿色战袍,外披黑色或褐色铠甲。

1975年7月21日,新华社播发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的消息,世界为之轰动。8月,在聂荣臻的建议下,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向国务院打报告请示在秦俑坑建博物馆,李先念主持的国务院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建立“秦始皇马俑博物馆。”1976年元月,一号俑坑展览大厅基建工程开工。

秦俑考古队继续对秦始皇陵东侧进行勘探。1976年4月,在一号俑坑东端北侧,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二号坑为近似曲尺形的地下建筑,通长96米,宽84米,深约5米,总面积6000平方米。结构为4个单元。第1单元位于东端,放置立式和蹲跪式的弩兵俑。第2单元位于坑的右侧,排列64辆战车。第3单元位于坑中部,排列着战车、骑兵和步兵。第4单元位于坑左侧,排列着骑兵。坑内埋藏木质战车89乘,陶俑、陶马二千余件,青铜兵器数万件。这是一个由弩兵、轻车兵、车兵、骑兵4个兵种组成的特种兵集团军阵。

1976年5月11日,在一号坑西北25米处,又探出三号兵马俑坑。三号坑是一个形制和内容完全不同于一、二号坑的奇特的地下营帐。平面呈凹字形,面积只有520平方米,埋葬着战车一辆和卫兵俑68个。正面(东)为长方形的车马房,房中有彩绘木质战车一辆,战车后有4件陶俑,中间的御手俑和军吏俑呈一前一后排列,两个车士俑位于左右。车马房两侧与南厢房、北厢房相连,排列着两两相对的武士俑。三号坑虽小,但地位重要,它是秦俑坑的统帅部,这是迄今世界考古史上唯一发现的古代军阵指挥部完整的实物形象资料。

在一号俑坑的北侧20米处,还发现了一个未建成的兵马俑坑,即四号坑。

一、二、三号坑和未建成的四号坑,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代表着军队的左、中、右三军和1个指挥部。

一号坑在发掘修复了一千多件兵马俑并复位后,于1979年对外展出。三号坑在全部发掘清理完毕后,于1989年对外展出。1994年3月,二号坑全面发掘展开,在刚刚发掘时就对外开放,边发掘边展出,现仍在发掘过程中。不久的将来,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就将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秦兵马俑坑在出土前早已遭到焚毁。一号坑全部和二号坑的一部分,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塌陷的。陶俑、陶马身上的彩绘经火烤大都脱落,被砸后断成数段,或成为碎片,完整的很少(现在展出的兵马俑都是技术人员精心拼接修复而“复活”的)。这场劫难是如何发生的?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秦亡后,项羽率大军来过秦始皇陵并火烧陵园地面建筑,兵马俑坑作为陵园的一部分在劫难逃,遭到洗劫焚毁。但这难以解释“俑坑内堆积14层淤泥”这一现象。此外,还有“沼气自燃说”、“葬礼仪式自焚说”、“汉代牧童焚毁说”。但这些说法都没能令人完全信服。

为什么要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巨大的兵马俑坑呢?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陵园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其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兵马俑坑一是显示皇威,表彰军功,象征秦王朝的军事力量。二是辟邪压恶,防神驱鬼。也有人认为兵马俑象征驻扎在京城内外的宿卫军,有人认为它们是送葬的俑群,还有人认为它们是秦始皇陵园东门大道以北的丛葬坑。

甚至有人认为兵马俑坑不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而是属于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建筑物,或认为秦俑坑与秦始皇无关。但这些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

秦是战国时着名军事强国,拥有上千辆战车,数万匹战马,百余万雄兵。秦始皇凭借这支强大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出土的兵马俑,使人们亲眼目睹威武壮阔的营阵场景,了解秦军将士的风采,窥视深刻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思想的脉络。

中国步兵是古代诸兵种中最早诞生的兵种。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内都有独立编制的步兵俑。其中一号坑有536个,二号坑有332个,三号坑有64个。一、二号坑步兵俑作军阵式排列,是正规的作战士兵。三号坑步兵俑是警卫士兵。从装备上看,可分为两类:一是轻装步兵俑,有261个。一是重装步兵俑,有641个。

轻装步兵俑身上没有防护装备,不戴头盔,不穿铠甲,装束轻便,行动敏捷。有的俑护腿质地厚重,好象夹有棉絮,可能是古代的“絮衣”。

重装步兵俑身穿铠甲,头上的装束有圆髻、扁髻和介帻的区别。圆髻铠甲俑数量占绝大多数,有立姿和蹲跪式两种。扁髻铠甲步兵俑只有6个,梳扁髻可能与头上准备戴盔有关。介帻是一种软布小帽,多为红色,上部有一尖顶,下部齐及发际,头发正好全部罩在帻内。重装步兵俑的军吏俑,有高、中、低之别,区别的主要标志是铠甲和冠饰的不同。高级军吏俑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及前后胸甲上缀有彩色花朵,戴冠。中级军吏俑腰际佩剑,头戴双板长冠。下级军吏俑戴单板长冠,甲衣与一般战士相仿。

战国时期,重装步兵是步兵的主要作战力量,而轻装步兵兵员较少。从步兵俑在军阵中的位置来看,轻装步兵俑位于前锋,重装步兵俑为军阵主体。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战。

秦俑坑出土的兵器基本上都是青铜兵器,种类有弓弩、矛、戈、戟、殳、剑、弯刀等。弓管是远射兵器,矛、戈、戟、铖、殳等是进行白刃格斗的带有长柄的长兵器,剑、弯刀是护卫身体的短兵器。秦俑的武器配置,一是长短兵器相杂;二是弓弩放置于军阵的前锋和两翼。弓弩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武器,在战斗中,持有弓弩的步兵总是摆在突出的地位上。在二号坑以334位弓弩手编成一个独立的小方阵,方阵四周均是持强弩的立姿射手,放置中心的则是持弓的跪姿射手。当敌人接近时,立姿射手先发强弩,继之跪姿射手再发弓箭,一起一伏,迭相交换,使敌不得接近而毙命。

同类推荐
  • 名胜探奇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名胜探奇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 雪豹悲歌

    雪豹悲歌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心理学家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心理学家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
  • 龟大伯卖缸

    龟大伯卖缸

    童话的魅力来自于作家所构筑的一个个奇幻的故事。我喜欢在这个世界中遨游,让思想插上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所有这些奇思妙想,是一般文学作品难以表现的;唯有童话,给我留下漫无边际的想象空间。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润滑着我的思维,让我变得像孩子一样天真,敏捷。
  • 走进科学·科技前沿

    走进科学·科技前沿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里千寻

    梦里千寻

    那一瞬的心动,只为那一世的爱恋。穿越千年的孤独,只为百年的守候。
  • 神魔群英传

    神魔群英传

    在十万年一次的鬼族,妖族,兽族,人族大战前,生存在人界的修者爆发了一场又场大战。天鸿大战之后,书中男主角黄铁铭,裘铁义开启了他们的传奇人生,从毫无经验的修真之士,逐渐成长为人界柱梁的修真大士。一卷感言:若您喜欢一开始就要见到主角,可以直接看第二卷。但为了更好的了解书中恢弘的世界,建议还是从第一卷看起。
  •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就好像我们在最初认识飞机时一样,我们先认识了飞机由机头、机身、机翼等部分构成,飞机内部有驾驶室、客舱等组成部分。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部形态上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从外部形态上看,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不小心在凡间成了大佬

    一不小心在凡间成了大佬

    女主在仙界不小心把眠玉丢到了凡间……玄武:侄女啊,你自己下凡找去吧!秦冉颖:老汤,小心我告你!结果,女主在学校遇到了男主。陆淮: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秦冉颖:可是我又不喜欢你。陆淮:这可由不得你。
  • 愆年

    愆年

    塔西泽大会之上人才辈出,一种比灵力更为可怕的力量骤然扩散,古老的暹洲战火四起,上演三国之战,两种力量的对决,王者的博弈。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这是一场宏篇的史诗,是谁在激荡的长河之上激扬起自己的浪花?剑尖所指,所向披靡,黄昏至中又是谁的眼眸悄然睁开?法术,战术,权术,在这古老的大陆上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魔神开始苏醒,一切将何去何从?战争没有罪,发动战争的人也没有罪,有罪的是,不能给战争一个好的结局的人。
  • 为你承受,仙灵之苦

    为你承受,仙灵之苦

    “如果有一天我失忆了,你们给我唱《约定》好不好?”“好,我永远记着。”“嗯,那时候,我一定会想起来的,不许忘了!”“好,那你也不许忘了我们。”当初的承诺,想实现一变的不易。
  • 谁才是幸存者

    谁才是幸存者

    这个世界究竟是善人多还是恶人多在世界末日下人的善恶皆被放大现在最该防的,是人心
  • 网游之天之神判

    网游之天之神判

    天月是什么?是《世界》里最顶级的游戏设备!全世界仅此一件!华秋渐渐地发现天月有很多隐藏的功能……比如可以不用吃饭,不用下线休息去上厕所……甚至可以修改装备属性!随着《世界》的维护与升级,天月还能,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