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1300000021

第21章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1)

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培养出一个天才,至少要是人才,这就要发挥教育的重要性了。教育的艺术是给予孩子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孩子的翅膀充分地成长,然后展翅高飞。孩子能飞多高,一个关键是孩子自身的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家长给予孩子的天空到底有多大,这甚至可以弥补孩子先天条件的不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然而我们很多家长并没有懂得教育的真谛,他们为孩子震开的天空只有巴掌那么大,于是我们的孩子也只能在那样狭小的空间里成长,自然是无法像苍鹰一样飞翔。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孩子翱翔天空,家长首先要给孩子那样广阔的天空。而这样的天空是要依靠家长的教育方式构建起来,所以,家长们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从下面这些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我们的家长是否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呢?

一、鼓励——建立人生路上的灯塔

我们时常在心里设定了理想孩子的模式,然后把自己的孩子同这个标准比较,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理想的人才——当然这种人才的标准是由家长们自行规定的。但事情往往并不遂人的意愿,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现实总是存在那么一个小小的距离。于是很多家长感觉自己的情感受到了打击,对孩子很多做法和特点也是越来越不能容忍。这种怒火积压到一定程度总会爆发出来,于是我们时常看到父母对孩子大加指斥。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

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真正的人才,倒不如多多鼓励孩子比较容易些。孩子是很容易被鼓动的,只要你给予他鼓励和肯定,他一定会在这些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你鼓励孩子向什么方向发展,孩子就会成什么样。雨果的母亲把握了孩子的特长,加以鼓励和肯定,最终雨果的母亲鼓励出一个世界级的大文豪。

我相信哪个家长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批评责备不出一个天才来。

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成功经历跟他母亲的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雨果从小就很喜爱写作,在母亲的支持下,小雨果的写作很快就崭露锋芒。

法国着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征诗大赛,小雨果和母亲既盼望又激动,但正当他为参赛创作诗歌的时候,他母亲病倒了。小雨果一点创作的心思都没有了,只好把一首从前写的、自认为不是写得最好的《凡尔登贞女》送去参赛。几天后,母亲从昏迷中醒来,一看见小雨果,就立即询问他参加征诗大赛的情况,小雨果没办法,只有告诉母亲实情。母亲吃力地拉住儿子的手,轻声地说:“维克多,你不该在难处面前退却。记住,永远不该。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别奖,你要把你创作中最好的诗送去。”

虽然母亲的声音很小,但小雨果听出了希望和期待。因为时间紧迫,小雨果还是感到很为难,低着头,对母亲说:“但是,恐怕来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母亲突然提高了声音说:“不,好孩子,来得及。今晚就写,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妈妈最不喜欢碰到难事就畏缩的人。”于是,小雨果不再犹豫,坐在病重的母亲身旁,在母亲压抑着的咳嗽声中不停地写着、改着,一夜之间写了120行诗。

在这一对母子共同的努力下,半个月后诗歌大赛的结果揭晓,这120行诗使维克多·雨果得到了“金百合花”特别奖,《凡尔登贞女》也同时被评为“金鸡冠花”奖。儿子的成绩是母亲最好的补药,雨果母亲的病,果真很快就好了,小雨果感到了莫大的鼓励和希望。

获“双奖”的事情很快就成为过去,但是母亲对小雨果鼓励的坚定话语,却一直在雨果脑海中萦绕,一直激励着他用更大的热情投人到文学创作中去。

1820年2月,美文研究院又组织征诗大赛,雨果的《摩西在尼罗河上》又被评为“金鸡冠花”奖。由于文学创作的成绩突出,年仅18岁的小雨果被聘任为研究院的院士,一年后的法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的时候,雨果还被邀请为该协会的会员。这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而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他亲爱的妈妈。这位刚刚20岁的年轻人,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引起了法国文坛的瞩目。母亲的心血和期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后来,雨果相继创作了《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名着,成为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母亲的教育和鼓励能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命运,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是雨果的骄傲,更是这一位伟大母亲的骄傲。其实在某些时候,母亲就像是孩子的上帝,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和期望,就是孩子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你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期望?你怎样对待孩子属于自己的那份爱好或者天赋?其实,无论是多么高明的钢琴老师、多么知名的舞蹈老师,对于孩子成为音乐家或者舞蹈家所起到的作用,很可能都比不上你的十分之一。或许你不相信,但是事实上,古今中外,母爱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

鼓励孩子的艺术就在于:

1.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一个对孩子失去了信心的母亲,无论她怎样掩饰,怎样打起精神来鼓励孩子,都可以从她的话中听出一些苍白无力的疲惫和厌倦。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从家长的语气可以轻易判断出家长的态度。孩子又是脆弱的,如果他感觉到连自己的父母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2.发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比如孩子考试进步了,家长就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哪怕只是孩子在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了,学会自己起床叠被了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得到了表扬的孩子总是兴高采烈地投入到其他事情中。

3.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要夸大。有时候家长为了鼓励孩子,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有意无意中将事情进行了夸大,孩子在自卑心理的作祟下,可能就认为你在挖苦他,所以,鼓励也是需要掌握好“度”的。

二、支持——铺平成长的道路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有爸爸妈妈的相伴,在孩子成长的脚印的两边总也少不了两行大脚印,孩子就是在爸爸妈妈的衷持下渐渐长大的。当孩子刚刚出生时,他蜷缩在妈妈的怀里,汲取着母体的温暖和营养;孩子学走路时,又是爸爸妈妈陪在身边,给予保护和支持的。

这些是母爱的本能,任何一个母亲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给予孩子照顾和帮助。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了,他们需要发展自己的潜力,需要知识,需要自由,需要空间。对于这时候的父母而言所要做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阔的空间中支持孩子的发展。

也许你贫穷,也许你懦弱,但不论你怎样,只要你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创造过发展的条件,你就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这崇高的称呼。

罗曼·罗兰的母亲虽然贫寒,但是她所做的,已经足以让我们这些催促孩子学习、上辅导班的父母自叹不如而汗颜。

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着名现实主义作家。

罗曼·罗兰虽然是以其文学创作闻名于世,但是众所周知,他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最为着名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写的就是一个音乐家的一生。

他曾说过:“在我生命的历程中,音乐占有了我,它是我最初的爱,也可能是我最后的爱,我像女人爱孩子一样爱它。”

他对音乐的深挚的热爱,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跟母亲的启蒙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罗曼·罗兰出生成长在法国的一个小城市,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宽裕,也不可能像巴黎的那些有钱人一样,从小就有专门的音乐老师。但当母亲发现他对音乐的兴趣之后,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他弹钢琴。虽然母亲不是很专业,但教了儿子不少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他对于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后来,他们全家搬到了巴黎,母亲发现儿子不只是对音乐感兴趣,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天赋。母亲担心他因为音乐而耽误了学业,在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之后,还是被孩子对音乐的执着打动了,决定全力支持儿子学习音乐。但刚到巴黎,人生地不熟,这并没有阻碍母亲为儿子寻找老师和学习音乐的好场所,在那一段时间,打听这些消息就成了她工作的重心。打听到哪个地方有音乐家,她一定就会亲自拜访,用她的诚心打动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儿子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一段时间之后,她很惊喜地发现,儿子的琴艺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之前教过他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她就想着该为儿子找一个更好的老师。她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学琴的一个老师,就住在巴黎,叫约瑟芬·马丹,这位钢琴家不仅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而且还认识着名的作曲家肖邦。于是,她便去拜访自己小时候的这位老师,恳求她指点儿子。果然,后来罗曼·罗兰从她那儿受益匪浅。

平时,母亲还从家用钱中挤出一部分,坚持每个星期给儿子买一张夏特音乐会的门票,让他去听音乐家巴德鲁、科洛纳、拉穆勒的演奏。多年之后,他想起往事,都会很感激以前母亲每周给他的这段美好的时光,因为这几个小时,可以让他完全忘记一切。在这儿他会为被莫扎特无邪的快乐、贝多芬的雄伟强大、普格的温和所深深吸引,他还领略到巴黎最新的音乐信息和音乐知识。

就像罗曼·罗兰自己说的那样,“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母亲用自己的努力和支持让他的天赋及时得到了教育和完善。虽然他最后成为一个文学家而没成为音乐家,但音乐给了他极大的创作灵感。我们现在的父母虽然也很重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希望孩子能成为书法家、音乐家、画家的也不在少数,但你是否也能跟罗曼·罗兰的母亲一样为了儿子的爱好遍寻名师、费尽周折呢?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要想发挥好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就应该及时地利用家庭的实际资源,为孩子做好准备,这是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根本和基础。

给你的建议:

1.不要因为自己所提供给孩子的便利条件有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培养和发现。有些父母经济状况比较好,那尽可以有选择地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发展广泛的兴趣和能力。当然也会有一些父母经济条件不理想,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省去对孩子的培养,并且更要慎重地发展孩子的潜力,因为我们提供的条件有限,所以我们的培养要更有效。

2.给予孩子最坚定的支持,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如果孩子真的有兴趣,那么我们的家长就要做出家长的样子来,做孩子的支持者。

3.量力而行,不要攀比,不要虚荣。有些家长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处于一种要超过某某的心理,那会直接导致你对孩子的支持选错了支点,强求的结果是就着这个支点把孩子推翻了。

三、放手——让孩子去爬自己的台阶

所有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习惯:爱自己的孩子,挂念他,担心他,时常梦到他。是的,我们作为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爱他们爱得太长久了,以至于都成了一种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天气变凉了,我们都会这样想,也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加衣服,天凉了,千万别冻着,生病了怎么办,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药吃。我们都在心里反反复复念叨,反反复复担心,想给孩子打个电话,又怕孩子不方便,可是不打电话,心里总也放不下。

反反复复思量,反反复复忖度……自从孩子出生,我们的心就大部分时间不再安然地停在胸膛里,而是追随着孩子走遍了天涯,时常被孩子牵动。

然而无论我们怎样担心、牵挂,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的怀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纵使再舍不得,孩子也要走向社会,我们终究要放手的。我们能够担心的是他们能否很好的照顾自己,他们能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为了孩子离开我们的怀抱后还能很好地生活,我们的家长现在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去锻炼,去探索,我们要从现在起就培养他们的能力。

在美国,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教育方式。在美国人看来,人一辈子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一个是教育,另一个就是独立。

美国的教育方式跟我国很不一样,尤其在教育孩子独立方面。我们教孩子走路,一般总是在床上或者是在地上铺上垫子,让孩子在上面慢慢学会走。但在美国,我们在他们的公园的水泥地上经常会看到父母带着孩子学走路的身影。有些孩子看上去很娇弱,常常摔倒在地。在夏天,有些孩子裸露出来的膝盖有时会磕出一片暗红的血印,但是他们的父母并不会跑过去抱起来好好地安慰和抚摸孩子,而是用希望和期待的目光看着孩子,并鼓励说:“要不要再试一次?”……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而是去鼓励和勉励孩子独立地面对以后的生活,而不是一切都代办。

同类推荐
  •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书360多个哲理小故事,分别从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宽宏仁爱、机智勇敢、忠诚守信、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等多方面为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持续农业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提出的,它概括了当代农业的一系列先进思想,代表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接受的理想发展模式。然而,由于各国或不同地区自然的、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差异,以及持续农业发展本身内涵的广泛性,不同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者对持续农业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
  • 石鼓文诠释

    石鼓文诠释

    在石鼓身上,记载着鲜为人知的秦人发展壮大的历史,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它填补了历史的空白。首先,石鼓文字是“金文之嗣”,是“小篆之祖”,是秦统一文字依据的母体。它承载着中国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
热门推荐
  • 回到过去变成猫

    回到过去变成猫

    楚华大学东家属区大院门口,门卫大叔接了个电话之后,拉开窗子朝不远处的小树林中气十足一声吼:“黑炭,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嗖——一只黑猫从小树林那边茂密的草丛里冲射而出,朝某栋楼跑去,眨眼间便消失在楼道口。在它之后,一个个猫头接连从草丛那边冒出来。饭点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人说,猫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整个种族都是神经病的动物,元芳你怎么看?------------------无修真,想看修真的可以点“X”了。——————新书《未来天王》已发。
  • 小鱼仔

    小鱼仔

    连城的巨头白野看上了一个家境普通的女孩文案1:温语在的姐妹每次都会调侃温语在说她男朋友不行温语在永远一笑而过,那个比她大5岁的男人之前无意间听到她说不行时,她的腰疼的三天都直不起来
  • 我家狗狗是妖怪

    我家狗狗是妖怪

    “小白,来,叫两声,汪汪~”白色的小狗抬起头,鄙夷的看了罗川一眼,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睡觉。。。。。唉,小白可能是个哑巴狗。罗川双眼里充满了同情和可怜。
  • 后宫戚妃传

    后宫戚妃传

    命运从一开始便定好了一切,躲不开的就勇敢的去面对。戚家的女儿,终究逃不过这一片四方的天。一场无法避免的女人之间的较量,至此展开。豆蔻年华,花容月貌,也终归于那一捧黄土。繁花缭乱,百花争鸣。几年此起彼伏,后位终究鹿死谁手。从王府庶妃到高高在上的皇贵妃,命运之神还能眷顾多久?她,戚照,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年少时的誓言,还作数吗?曾经的守护,难逃不过一句戏言。三段令人为之动容的情意,不止于爱情。#花落繁华,达到巅峰,亦止于巅峰#
  • 夏日有枫

    夏日有枫

    本文为坑,不再更新夏晓到了灵叶高中,倒霉地撞到了校董事长之子叶枫泽,学生会长兼叶枫泽好友的韩熙及时劝解,这才避免了悲剧。即便如此,夏晓在灵叶高中的生活还是坎坷不平。叶枫泽喜欢上了夏晓,并且告白了,然后他们开始了一段小说式的恋爱。高中最后一学期,叶枫泽突然休学了……韩熙则在叶枫泽休学后的日子里给了夏晓很多帮助。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那时的夏晓在努力学习,偶尔也会和韩熙出去玩;韩熙也在另一个大学努力着。五年后,叶枫泽又重新有了消息……
  • 反舰导弹科技知识(下)

    反舰导弹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此间的旅馆

    此间的旅馆

    旅馆坐落在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地方。面朝大海,四周被森林围着。“人”们不知道从何而来,意识到时,已经在去旅馆的路上抑或已经到了旅馆的入口。这里是一个灵魂的停歇地,“人”们到达这里,住下一些时日,再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大叔老板打理着这家旅馆。有天来了一个年轻人,选择留下来当他的助手,并倾听来来去去的“人”们那些或悲或喜的前尘往事。而他,也怀揣着一个心愿,在这里默默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 林肯传

    林肯传

    美国历史最伟大总统的传奇一生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倾心之作富含智慧,启迪人生的经典作品。林肯的主要功绩有:打响南北战争、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浮夸派将领薄柏、激烈的内阁争斗、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壮烈的葛底斯堡战役、传奇将军格兰特、连任总统、南方军投降等。
  • 曾经有一片莲塘

    曾经有一片莲塘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块地方,存放着没人要的旧东西,“生命黑箱”,说穿了也没什么稀奇。
  • 沙漏之时光倒流

    沙漏之时光倒流

    当人生变成一只小小沙漏里的刻度,你会想要改变什么?是回到过去,还是把握未来?当她身处如今,心心念念的却尽是过去的美好与痛楚,当她跳进记忆漩涡,想要看清楚事情背后的故事,却发现,人生远远不似想象中简单。爱你的人有两面,恨你的人亦并非全然丑陋。只有自己,能在漂浮不定的人生中慢慢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