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0700000011

第11章 财富全由自己把握(2)

古耕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年,有位中间商,向古耕虞借钱,到川北收购了1万多张羊皮。不料运输途中遭到水渍,损失很大。这个中间商心急如焚,去找古耕虞想办法。古耕虞算计了一下,心想如果向对方逼债打官司,那么这个中间商就只得宣告破产,甚至上吊。因此,古耕虞不仅没有向中间商追债,反而主动放帐给他,叫他马上再去川北,继续收购好羊皮。这次收购的数量比上次多了10多倍,运到上海后卖出了好价钱。本来中间商要亏本1万多元,经古耕虞帮忙,反而赚了4万多元,这使他感恩戴德了一辈子。

凡是成功的企业家,都信奉这条准则。中国的火柴大王刘鸿先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你要发大财,—定要让你的同行,你的跑街和经销人发小财。”“最愚蠢的人,就是想一个人发财,叫别人都倒霉。”

所以生意人绝对不能精明过了头。如果说商人的真理是赚钱,那么精明过了头,这个真理同样会变成荒谬。你到处叫人家吃亏,就会到处都是你的冤家,到处打碎别人的碗,最后必然会把自己的饭碗也打碎。其实处世为人何尝不是如此?你损害了朋友的利益,也必损失了你自己的利益;你照顾了朋友的利益,也就等于照顾了自己的利益。

赢薪秘诀

海威希大学毕业后到一家石油公司做了个小职员,那段日子他过得不错,爱上了市长的女儿,两人结了婚。但很快就发生了经济大萧条,许多职员都面临着解雇下岗。海威希也不例外,他除了能做个小职员外别无所长,只好去挖铺设石油管道的壕沟,工资是每小时4毛钱。他努力寻找机会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他知道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技能太少了,很难靠这些来挣钱。这时他又被石油公司聘用了,工作是在会计部门办理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但他对会计一窍不通。

海威希认识到要生存只有努力学习,他利用晚上时间到一个会计学校的夜间部去上课,很快适应了会计工作。

3年后,他已经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老板为他提了薪水。他并不满足这些,又接着到夜间部的法律系上课,4年内修完全部课程,获得学位,通过了律师考试,成为合格的开业律师。

海威希仍不满足,他又到夜间部去学习高等会计,并进修公共演讲课。现在,他除了在自己开业的律师事务所执业外,还在一所学校教授会计的法律课,收入是当年挖壕沟时的12倍。挖掘财富,自身是最有潜质的,所以要以提高自身条件为本。自己的筹码越多,社会给你开出的价码自然也就会相应提高。

钱要动起来

小冯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小冯到美国后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小冯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3个月就可以了。”

朋友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以为他在开玩笑。

3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填表盖章,很快,邮差给他送去了绿卡。

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到绿卡?”

小冯微微一笑,说:“因为钱。”

“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

“10万美元。”

“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

“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3个月内,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投资,一直在使用和流动。这个,在我交给移民局的税单上已经显示出来了;而你的100万美元,一直放在银行里,没有消费变化,所以他们不批准你的申请。”

原来如此。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

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对个人来讲,金钱只有用来投资和消费才能显示出其根本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金钱的流通是金钱发现它所衡量的财富的关键,像血、水和精神也都是这样。

如果我们将挣钱作为任何努力的目标,我们就看不到金钱被发明出来的原因,也就看不清金钱究竟为什么服务。在家庭中,金钱的使用可以为家人带来好处,使家人一同分享食物和爱;在商业中,金钱的流通可以为生产活动带来便利,可以促进财富的生产以提供给整个社会。如果我们只是把我们的能量,我们生产活动的成果贮藏起来,我们就会所得甚少,我们也就从自己那儿偷去了我们和他人以及社会的联系,而正是这些联系使生活充满意义。

找喜欢的事做

乌姆贝托像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茫然地迎接了大学毕业。他完全不能肯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他担任了一所小学的社会工作者的职位。由于他喜欢与人打交道,因此他对这个工作还算满意。在这之前,他作为家里的独子,处处受到呵护,接触面很狭窄,而这个工作却使他接触到了前所未知的众多生活层面,增长了阅历。但是,几年后,他对社会工作感到厌倦了。他认为自己有兴趣和才干,也有独创性和精力,应该把这些优势用在更有成就感的事业上。因此,他想找一个对他来说正确的职业。妻子也鼓励他立即辞掉工作,但他不愿意让她独自承担每月数目不小的生活开支。因此,他决定等确定真正兴趣后再更换工作,免得跳来跳去。后来,他终于明白自己最乐意做的就是款待客人。

他辞掉工作,成为一家快餐连锁店的职员。他的工资比原来掉下来一半还要多,但他的家庭已作好了节衣缩食以度过暂时难关的打算。此后的18个月是乌姆贝托一生中最艰苦,然而却又最愉快的日子。他进步很快,终于成了连锁店中最大的一家零售店的经理。

获得经营餐饮业的经验后,他决定创办自己的事业,办起了一家有20名职工的“宫殿”

餐厅。

几年后,“宫殿”成为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餐厅。

我们认真地审视自己从事的工作,清楚地分析出自己为何要从事这项工作,而这项工作的终极目的何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你的潜质和才能,我们都有体验,若是感兴趣的,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而这正是成大事所必须要的状态。所以要时时弄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而这份快乐,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朋友,更大的财富。

精打细算

节俭是商业成功的必需条件。商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浪费,不论是在私生活上,还是业务上。要先赚钱,再考虑花钱。

19世纪石油巨头成千上万,最后只有洛克菲勒独领风骚,其成功绝非偶然。有关专家在分析他的创富之道时发现,精打细算是他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洛克菲勒踏人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泰德的公司当簿记员,这为他以后的数字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他在该公司的勤恳、认真、严谨,不仅把本职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还几次在送交商行的单据上查出了错漏之处,为公司节省了数笔可观的支出,因此深得老板赏识。

后来,洛克菲勒在自己的公司中,更是注重成本的节约,提炼加仑原油的成本也要计算到第3位小数点。为此,他每天早上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关净值的报表送上来。经过多年的商业洗礼,洛克菲勒能够准确地查阅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以及损益等各项数字,并能从中发现问题,以此来考核每个部门的工作。1879年,他质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9厘1毫?”就连价值极微的油桶塞子他也不放过,他曾写过这样的信:“上个月你厂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本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洞察如微,刨根究底,不容你打半个马虎眼。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洛克菲勒是统计分析、成本会计和单位计价的一名先驱,是今天大企业的“一块拱顶石”。

现今大多数人对这种精打细算的节俭作风不以为然,认为太迂腐,太苛刻自己,他们认为“钱是赚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但是,我们要增加积累,必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这是无数成功人士告诉我们的。

小气生财

尼克森奉行大萧条时期“用到坏、穿到破、没有也要过”的信条已经有许多年了,他觉得简朴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他曾编辑、出版了一份《吝啬家月报》。

每个星期天,尼克森还主持CFRA电台的“省下来的就是你的钱”节目,与听众分享“吝啬”之道,并当空中顾问。他说,那些从30年代活过来的人,有些东西总是一用再用,能用多久就用多久,实在看不惯现在这个随用随丢的社会。

他在月报里提供了十一项省钱致富的小秘诀:

1不断从薪水中拨出部分来存人银行,5%、10%、25%都可以,反正一定要存。

2搞清楚你的钱每天、每周、每月流向哪里,也就是要详细列出预算与支出表。

3检查、核对所有的收据,看看商家有没有多收费。

4信用卡只保留一张,能够证明身份就够了,欠账每月绝对还清。

5自带饭莱上班,这样每周约可节省45加元的午餐费,每年就可以省下将近2200加元付房屋贷款或存作退休基金。

6与人合乘或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节省停车费、汽油费、保险费、汽车的耗损以及找停车位的时间。

7多读些有关修理、投资致富的实用手册,最好从图书馆借,或从因特网下载,省钱。

8简化生活,房子不应太大,买二手汽车,到廉价商店或拍卖场等处购物。

9买东西时别忘了想想“花这钱值不值得”。便宜货不见得划得来,价钱贵的也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10绝对要砍价。你不提出,店家绝不会主动降价卖给你东西。

11少去超市购物。在超市的自由选择,很容易拿上计划外的用不着的商品。

与尼克森致富方式相仿的还有另一位“吝啬专家”叫达希·珍,别号“狂热节俭家”,自费出版《完全守财奴月报》已达6年之久,向读者提供了无数省钱致富的生活小秘诀,包括如何自制营养可口又便宜的浓汤,配上面包,当作一餐。

这两位另类致富专家强调,你省下来的一块钱,大于你赚进的一块钱。达希·珍说,如果你想赚钱,不外乎“找更高薪酬的职业”和“多省点钱”两条渠道。她说:“我的不少读者告诉我,他们都采取了第二条渠道,实现了梦想。”

为什么高薪职业不见得让人富有呢?尼克森举了一个例子:一位部长助理级的官员有15万加元的年薪,但为了维护高官的面子,花在衣着、汽车、应酬、停车、保险、豪宅上面的钱所占比例实在太大,其实存不下钱。

尼克森指出,想通这一点以后,他辞职另谋“低”就,过简单一点的日子,反而比以前存了更多的钱。真正有钱的人不会住在最扎眼的高级地区,而常常住在普通住宅区;也不会开昂贵的豪华汽车,并且不到最后关头不会换新车。更重要的是,有钱人都懂得节省投资。

达希·珍还建议,为了节省棺材和丧葬费用,干脆连身体都捐给科学界,以作解剖研究。

同类推荐
  • 女人天生爱面子

    女人天生爱面子

    本书从外表、心态、欲望、缺陷、失败、爱情、家庭、职场等十几个方面对女人应该如何“爱面子”进行了阐述和解析。
  • 绝对胜出

    绝对胜出

    本书抓住现代职场人士的心理和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给读者朋友们开一条出路,让你们明白:到底该怎样看待眼前的工作?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怎样让老板赏识自己?怎样才能快乐地工作?怎样才能具备职场精英的条件?怎样看待最难搞定的“上下关系”?怎样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的职场难题,为读者打开职场心结,带领读者走入其实并不复杂的美丽职场。
  • 怎样有个好人缘

    怎样有个好人缘

    什么叫好人缘?说到底是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好,招人家喜欢,办事便一路绿灯,平常人们所说的“结人缘”意思便是这样。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地,都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共事。好人缘可以给你创造机遇,好人缘可以延伸你的能力,好人缘更是你用之不尽的资源财富。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本书选取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精辟有趣的引导,让青少年在软弱的时候变得勇敢,在骄傲的时候变得谦虚,在颓废的时候变得积极,在痛苦的时候变得乐观。
  •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忙碌的都市人,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怀念过去的美好,希冀未来的自在,唯独忘了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渴望快乐,但却陷入烦恼的泥沼、欲望的深渊,舍不得、放不开。其实快乐就在你的内心,就在当下。本书从舍得、宽心两方面,交给你修炼快乐心灵的秘诀,指引你活在幸福的当下。
热门推荐
  • 篮球痞子

    篮球痞子

    一个家庭破碎后自我封闭的少年,因为篮球而重获新生。搞怪,恶作剧,调戏妹子,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痞子;突破,大灌篮,终结比赛,球场上请叫他神!谁说痞子就不能与篮坛巨星们一起战斗,争夺NBA总冠军?手握篮球的他只坚信: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了我,我还有篮球。只要终场哨声没有响,我们就要像疯子一样战斗下去!
  • 人间折子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人间折子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你相不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灵?你知不知道,这纷乱人世,不止人有情。你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它们也曾导演自己的戏,贪念嗔痴,爱恨情仇,该被人铭记。每周六,让我来为你讲一折它们的戏,你有不凉人心,它们有不灭魂灵,请温柔善待。
  • 暗杀游戏

    暗杀游戏

    "欢迎您加入暗杀游戏!这是一场现实中的杀戮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不管是金钱、名声、还是地位您都有机会得到,只要您不停地厮杀!并且遵守游戏规则,否则您的亲人以及重要的人都将因此而遭到抹杀!您自己也将性命难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幸运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运背后的心理秘密

    一个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过着没有任何奇迹的生活方式,一种是过着一切都是奇迹的生活方式。幸运只会降临在相信幸运的人身上,不幸只会发生在相信不幸的人身上。幸运和不幸都是人们进行的解释,解释会塑造经历。你的人生会根据你的期望扩张或萎缩,假如把思想比作一个杯子,那么你的人生就是空气,不管你拿出多么大的杯子,都会被填满,所以要拿一个大杯子。
  • 浮尘

    浮尘

    郝萍为女儿有更好的环境携女出外打工,最后的结局却是女儿惨死……
  • Hunting Sketches

    Hunting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醉挽清风

    还醉挽清风

    那年,我们在街上遇见了,你是一个乞丐,我却不曾想,你会是我人生中一个大劫。一次联姻,美梦破碎,一个真相,缘起缘灭。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又如何为情所困,不得善终?
  • 过路人的不凡路

    过路人的不凡路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百无聊赖中,一个黝黑不失明亮,沉稳不失睿智的少年口中衔一根溪草,有意无意的絮叨这所谓不错的顺口溜。有的人活着碌碌终身,而有的人活着走的必然是不凡路,即使是个过路人……
  •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是入门浅但学问深的行当。一个入门很久的人不见得能在11年内爬到塔尖,同样一个初入龙门的人占据高位也不见得非用11年。到底该怎么做运营?如何做运营才不至于让自己忙死累死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把握住处于塔尖20%的核心用户?如何强敌逼阵时快速找到突破口?如何挤破头皮提高转化率?在这本书里,类类以自己常年战斗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予了有效而真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