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1500000037

第37章 鼓励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任何名胜,游览一次又一次的情趣,再游便另是一种风光。

——梁实秋

达尔文的父亲是英国一位有名的医学博士,母亲苏珊娜是位有见识的女性,她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职责。从达尔文一岁时,苏珊娜就注意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尤其是常带达尔文去花园散步。在这里,小达尔文看母亲嫁接果树和培植花草树木,同时帮助搬移花盆。母亲一点一滴地教他认识和观察花草,告诉他怎样根据花蕊来识别花草,怎样记住各种树木的名称。有时,小达尔文还跟着父亲去郊外采集花草植物,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大自然,知识领域也不断地扩大。

苏珊娜很懂得爱护儿童的好奇心。一次,她给树苗培土,小达尔文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给树苗培土?”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他又提出诸如:“泥土为什么长不出小猫和小狗呢?”等一连串的问题。苏珊娜为孩子能提出问题而高兴,她对达尔文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对于我,对于你爸爸,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还是一个谜,妈妈希望你长大后自己去找答案,做一个有学问有出息的人。”

不幸的是,在达尔文8岁时,病魔夺去了这位伟大母亲的生命。但对达尔文来说,苏珊娜循循善诱的教诲,启迪了达尔文幼小的心灵,激发了他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父母认为他们要集中全部精力来学习,觉得像到大自然中去这类活动会耽误学习,孩子也容易玩疯了,影响学习。其实并非如此。热爱自然的人也容易热爱学习。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行万里路的读书,是死读书。

在大自然中跋山涉水,需要意志与勇气,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一位探险家曾说:当我爬过喜马拉雅山后,我常常拿出爬山时穿的那双军靴来看,每到这时我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我穿着它爬上了那么高的山,那么任何山我都不会再有畏惧。把这样的想法带到生活中来,往往就会豪情满怀,觉得任何困难我都不怕。由此可见,在大自然中可以培养人的勇敢精神。

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在回忆马克思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星期天是我们全家最高兴的日子,他(马克思)和妈妈常常利用星期天带我们去动物园和郊游。郊游时,他和我们一起捕捉蝴蝶、采集野花、观察鸟类。在伦敦居住时,星期天全家人一同去普斯泰特荒僻游玩。那里长满了花草树木,使人心旷神怡……”

马克思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完全是在逆境中创造的。他不但热爱革命事业,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庭。他的家庭充满了革命的生气,同时更富有人生的无限乐趣。他不管工作多忙,总是把星期天留给孩子,在大多数星期天都是带孩子去郊游。正因为如此,爱琳娜在回忆中深情地写道:“他(马克思)是女儿们最理想的朋友和最可爱的同伴。”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故事。那个时候,作为孩子的爱琳娜对郊游的兴致如此之高,在今天的孩子恐怕是不难体会的。同一百多年前相比,现代化给我们生活在都市的孩子带来许许多多的享受,有越来越大的彩电,有不断增高档次的玩具,有包装越来越漂亮的食品……然而,现代化又剥夺了都市孩子们应该享受的许多东西。

大自然的博大、神奇、变幻和美丽是增长知识、开阔胸怀、陶冶性情,并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机会。

那么,怎样鼓励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博大、神奇、变幻和美丽。

2.适当指点孩子如何观赏自然。当父母带孩子外出观赏自然风光时,一定要加以指点,用语言来指导孩子如何去观看和欣赏,让他们充分体会自然景色的美。

3.要有目的的欣赏自然之美。通过欣赏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动物、保护花草树木的情感,使孩子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才是欣赏大自然的真正目的。

4.鼓励孩子写生、拍摄自然风景照片。到自然景观里绘画、摄影,既是艺术活动,又是提高欣赏自然美的必要手段。

培养孩子热爱关的生活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作家苏杭是这样教育孩子欣赏生活之美的:

我的女儿很爱美。看到一些小朋友着装艳丽,就不免流露出几分羡慕。有一次,她看到圆圆涂了红指甲,悄悄问我:“圆圆涂红指甲好看不好看?”我抓住机会告诉她,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

我没有限制孩子在穿戴方面的选择,也从不硬性规定哪些可穿或哪些不可穿,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防止她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妈妈没有能力打扮她就限制她追求美。我想,不能因为我的不幸,就剥夺了女儿爱美的权利。

一次,我花了10元钱买了5公斤毛线头,那是毛衣厂的下脚料。我把五颜六色的线头一节节接好,给孩子织了十来件衣、裙、裤、背心,利用颜色俱全的特点,精心设计出富有儿童情趣的款式和图案。比如,有件毛衣构图新颖奇特,下摆织成红色线加白色线的“砖墙”,胸前露出半张顽皮三毛的脸,左右两只胖乎乎小手正扒着墙头,在寻找着什么,哦,原来是袖子上的一只小乌龟!小乌龟是先用绿色线头缠好,缝上去的,活动的头和尾别有一番情趣。女儿穿上这件衣服,平添了几分聪颖、活泼。小朋友围着她,摸摸小乌龟,揪揪三毛的头发,羡慕极了。好多阿姨都借这件毛衣做样子。

我那时因病坐不住,躺着织得很艰难,致使胳膊肘流血结痂,孩子在她的诗作《母爱》中也撷取了这个镜头:

“两肘,/磨破后结出层层铁皮。/谁能相信,/十二件精美的毛衣,/是躺着的妈妈,/用碎毛线头,/艰难地编织,/人们都欣赏它的奇妙设计,/可我却懂得了,/豪华的,/不一定珍贵美丽。”

我以母亲深挚的爱,像春风化雨般地润泽着女儿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我问女儿:“你还要贝贝的粉缎子棉袄和项链、戒指吗?”她赶快说:“不要不要,像个小大人,多俗气!那不是真正的美丽!”

过年了,女儿不让我花钱为她买新衣,建议利用家里的剩下的条绒布拼成灰绿色罩衣,由女儿自己设计选择补花图案,她选择了一个小卡通小姑娘。于是,我们找出各色花布,女儿负责剪纸样,全家三口人剪剪贴贴、拼拼补补,一起缝制,整整干了两天一夜,大年初一才完工。我们把它挂在衣架上欣赏,那奇特的效果,简直令人心醉!美得我们全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件衣服在女儿身上有了轰动效应,路人多行注目礼,女儿几次到电视台录像都穿着它,从6岁一直穿到小学三年级仍舍不得丢弃。女儿在一篇作文中说:“即使我住进了宫殿,享遍富贵荣华,不管走到哪里,永远不会丢弃它。”

这么多年,女儿在衣饰和学习用品等物质享受上从不与人攀比,她不是有意无意地压抑自己,而是具有了审美的自信心!

苏杭用她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审美。有些家长用名牌、进口货等方式来建立孩子的审美自信心,有些家长则用艰苦朴素的观点来压抑孩子对美的渴求。苏杭,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富于个性的协调美,并让孩子用自己的心和手去创造美。美,在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心灵里。

父母要做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孩子才能受到积极的影响。生活中的事情,都能让孩子潜移默化;父母也可以试着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美丽和可爱。

美是和谐,是真与善的统一。爱美是一种天性,是人所特有的精神向往。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热爱美的生活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教会孩子去发现美。美是无处不在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发现和欣赏它们,只有会发现美的人对美才会有更多体验,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欣喜。

2.创造优美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还包括精神环境。带领孩子打扫卫生,进行居家布置,使孩子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美化了自己。

3.丰富家庭娱乐。健康愉快的活动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并使孩子在娱乐中受到艺术感染。

4.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爱美观。告诉他们美不仅表现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心灵美。要教给他们什么是美,如何体现美。

5.塑造美的心灵。父母不仅要引导孩子对外表美的认识,还要抓住孩子爱美、要美的心理,塑造孩子美的心灵,告诉他们讲文明、懂礼貌是美的;尊老爱幼、扶困济贫是美的;爱护树木、关注环保是美的……力求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仪表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

同类推荐
  • 这是最好的我们

    这是最好的我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从岁月的那头到岁月的这头,串起我们所有的人。透过岁月的红尘,我们依稀看到前面似有无数龙钟老人正伴夕阳西下,也有无数初生幼儿正刚呱呱坠地——我们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我们“80后”和“90后”流行语中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滩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迈,有令人费解的冷漠,也有一丝难以言状的淡定!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办事是一种生存智慧,属于社交中的一个环节。仅仅把一件事做好,称不上会办事,能够通过办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会办事。办事,与我们常说的“做事”是有很大差异的。办事更强调一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它是人际交往、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应酬公关、做事效率、个人形象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办事过程中涉及时机、分寸、变通及方圓之术的运用,这些都需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揣摩、体会和实践,从学和用两方面入手,用阅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办事效能,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 学生文明礼仪指南

    学生文明礼仪指南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最优秀的新时期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最优秀的新时期党员

    党的事业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想出来的,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干是真理、是真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际行动;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只有干出来的干部,人民才信得过,自己才立得起,路才能走得稳。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
  • 生活需要界限感

    生活需要界限感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前女友的深夜微信该不该回?家人欠的赌债该不该背?在外应酬,老婆为什么会怒打48个电话查岗?为大龄闺女嫁不出去操碎了心,总希望替儿女“把把关”?在单位里当老好人,辛辛苦苦包揽了全部门的活?逢年过节都要被七大姑、八大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催婚”“催生”?……界限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有界限,才会让对方有愉悦感,使彼此感到安全。把握分寸,守住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必备修养。
热门推荐
  • 民国国学文库:李后主词·苏辛词·周姜词

    民国国学文库:李后主词·苏辛词·周姜词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49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权威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
  • 反派好帅我好爱

    反派好帅我好爱

    【1v1高甜爽文,甜度100%】苻苏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穿书的狗血剧情会轮到她自己!穿书就算了,怎么是恶毒女配,说好的女主光环呢???系统:“啊!我亲爱的主人,我们只有一个任务:攻!略!反!派!”可是反派他好帅啊www!
  • 萌宠养成记:养只小蛋蛋镇镇宅

    萌宠养成记:养只小蛋蛋镇镇宅

    你还记得一只叫蛋蛋的萨摩耶吗?它很笨很萌,号称“撒手没”和“雪橇三傻”中的第三傻。你曾以为,它呆是呆了一点,但,撒手没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它却真的撒手没了,那时候的你,疯了一般的找,然而,它却好像故意躲着你,再也没出现···但我相信,你仍然“再”找它,一只叫蛋蛋的萨摩耶。
  • 天价婚宠之权少追妻

    天价婚宠之权少追妻

    她,凌千梵。暗夜的幕后掌控者,全球前三强凌氏集团的千金,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罗刹,站在巅峰上的女人。一朝隐瞒身份,跟他相恋。他,慕容寒夜。全球前三强慕容集团的二少爷,冷酷无情的权少。本是一段令人羡慕的绝世爱恋,却因凌千梵隐藏自己身份,慕容家的人不知道她就是那个凌氏集团千金。逼迫慕容寒夜和她分手,使他们之间多了很多误会。且看权少慕容寒夜如何追妻,开启那段绝世爱恋。
  • 创业沉浮记

    创业沉浮记

    平凡的三对中年夫妇的家庭,老婆失业后,如何扶持创业的老公,教育年幼的孩子,挽救在滚滚红尘中颠簸的家庭的故事。这是平凡人的故事,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故事。芸芸众生,成功者几何?或许我们不够成功,或许我们不够轰轰烈烈,但我们真实的存在过,真实的生活过,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 武侠版大学生创业:江湖见闻..more

    武侠版大学生创业:江湖见闻..more

    江湖中的见闻,混乱里的天下,命运轮转,谁能左右?
  • 怎能料到遇见你

    怎能料到遇见你

    17岁前,我从没想过会遇见谁。但从火车上瞥见战戈侧脸那一刻,我,莫粒,就注定心甘情愿把自己活成他的模样。于是从此之后,我走到那里都会情不自禁想到他;于是从此之后,我的人生偏离了原本设定好的轨迹;于是从此之后,我就像生活在海洋边缘的鱼,虽已苟延残喘,却总是渴望能找回那曾经属于过自己的,来自海洋的怀抱。17岁前,我从没想过会遇见谁。17岁时,我怎能料到会遇见你。
  • 我家小店通神庭

    我家小店通神庭

    意外穿越的陈寻成为能去往神庭的杂货店主,然而白雾弥漫,无边无际的神庭没了神灵,只有一卷天枢图,一根倒塌半截的玉柱。荒凉的神庭,还成了众多天魔觊觎的美食……
  • 武破战天

    武破战天

    远古,以一己之力,战修罗,闯天下。如今,凭孤身之魂,武青天,破乾穹。修炼之道,从我开始!我乃转轮,我欲创世,热血沸腾,奋战苍天,遇佛杀佛,见魔斩魔!一代轮回,灭前世之仇,结今生之怨,惜古今之情!睥睨天下,谁人笑我?
  • 转世飞仙

    转世飞仙

    一心想修仙的寒沁被师妹伤害导致结婴不稳,但意外的结成了元婴,却肉身已毁。本来毫无希望的她却因为意外修成的元婴飞到异界而活了下来。活下来的元婴成了李氏家族唯一的掌上明珠李若月,若月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自己所珍视的,绝不让它们再次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