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2600000032

第32章 “我已无家,君归何里?”

1937年8月13日,吴淞口炮声隆隆,日军把侵略的战火延烧到锦绣江南,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

旧中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城市。据1936年官方统计,苏、浙、鲁、粤、闽及上海、南京、天津8省市的工厂共317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的70.75%。特别是上海的工业,无论是数量、设备、资本或技术力量,都居全国之首。日本人首先从这里开刀,摧毁中国的工业基地。

但当时的上海毫无准备,“八一三”前几天日军调动迹象已很明显,但中国人等着挨打!

当局模仿京剧《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山人胸中自有雄兵百万”,鹅毛扇一挥,十分潇洒。“七七”后,只派资源委员会下属技术合作委员会、技术合作委员会又下面的机械组的一名工商界委员到上海,转达“上峰口谕”:“让上海在野人士自动组织起来,准备内迁。”如此大事,政府不出面,没有具体打算和办法,简单捎句话:让民间自行组织,仿佛工厂内迁,比老百姓搬一次家还要便当,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此时的政府确实也正忙得昏天黑地,要成立名目繁多的“战时机构”,每个机构都有若干把“交椅”,光分配哪路神仙去坐哪一把“交椅”,就够操心的,这就是“抗日大计”。至于工厂内迁,只能交给平时无权无势,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资源委员会去办理。7月24日,资源委员会开会讨论,决定企业内迁,再组织财务、矿冶、机器、棉业等8个小组分别研究。

事情往往经不起“研究”,一经“研究”,没事也会“研究”出事情来。果然,在7月28日的分组会上,有人说,上海民营工厂规模小,不值得搬;有人说,时间太紧迫,来不及搬;有人说,民营工厂规模虽小,但一切现成,搬到内地就可投产;也有人说,不妨先把技术骨干转移到内地再说……经过一通颇为热闹的争论,最后结论是:先派员去上海调查,看看有没有内迁的可能,估计一下,内迁总费用需要多少?

兜了偌大一个圈子,结论是从南京移到上海去“研究”。在中国官场,最不值钱的是时间,时间在研究和争论中悄悄溜走了。但负责上海工厂内迁的资源委员会专员林继庸,却是个注重实干的人,他日以继夜地风尘仆仆奔波于京沪线(今为沪宁线)上,经过下面讨论,上面研究,各种文件足足可出一本厚厚的书。等到政府的《迁移须知》出台,通知内迁企业前往登记时,有些企业已经不需要内迁了。此时“八一三”事变爆发,工厂最集中的闸北、虹口、杨树浦都陷入战火,不少企业已被炮火摧毁无遗,“断壁残垣”是毋需搬迁的。

更困难的是,“八一三”战火一开,铁路全部用于军运,公路没有车辆,不久江阴长江要塞被封锁,惟一的水道,是从上海用小木船经内河到镇江,再从镇江用小火轮拖到汉口。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第一家内迁厂顺昌机器厂于8月22日用民船内迁;25日上海机器厂的民船出发;27日,新民机器厂和合作五金厂,用11条民船装载了150余部机床和80余名工人启航;30日,大鑫铁工厂和更多的内迁厂出发了……

这些内迁工厂的木船,为了躲避敌机空袭,各船保持半里左右距离,船上盖着树枝、茅草等简单伪装,船四周放些钢板,防止弹片。船到镇江,这里的火轮都已用于运输军用物资或机关搬迁,他们只得仍乘木船划向武汉。万里长江,风高浪急,只只木船张帆挂橹,顺着风力逆流而上,仿佛蚂蚁般地蠕动,在那些行动笨拙得可怕的木船里,竟满载着无数吨的机械。转移最现代的机器设备,使用原始的运载工具,历史仿佛在这里停留,那长江的水啊,不知是在东流?西流?还是不流?

就靠这些木船,中华辗铜厂从上海到汉口走了2个多月;中国实业机器厂从10月下旬出发,到汉口已是第二年1月中旬。

但更多的厂却无法内迁。1937年8月,行政院批准用56万元作为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津贴,但财政部迟迟不拨款。当时战火已起,兵荒马乱,装箱、运输、旅费不断上涨,无一不需现金,各厂业务往来均已停止,进出款项也中断,一时无法自筹大笔现款。几经催求,财政部才于9月15日拨出15万元,已经耽搁了一个多月,但支票刚刚开出,财政部又下令各家银行暂停兑现,并宣布限制提取存款。准备内迁的企业别说迁移经费没着落,一些大厂甚至连伙食也难维持。

如华生电器厂收支相抵尚余40多万元,但战争期间欠账讨不回,工厂日常开支不能间断,内迁要用钱,不去的工人要发遣散费,而银行里的存款,每星期只限制支取150元,老板束手无策,惟有“坐以待毙”。美成印刷厂总经理坐在机器旁边,哀叹道:“机器搬不动,要搬也得花上万把块钱,美成没有这笔现款,只好听天由命,我准备坐在机器旁边,跟机器共生死!”

敌机轰炸,炮声隆隆,政府当局原来拟定先迁走与战争有直接关系的机器、化工、橡胶等工业。然而执行起来障碍重重。由宋子文控制的上海运输委员会,强占了许多车辆、船只,并向兵站调拨了200余艘船只和30余艘小火轮,大量搬运私人财物,连门窗木板也都带走,即使是可从事军火生产的民营工业,也无法得到吨位,最后只分到2%的民船,其余要各厂自行解决。

内迁工厂离开上海,需上海警察局的通行证,经过上海外围军队防区,还要各防区的通行证,上海四周河道停满被扣留的内迁工厂船只,头顶飞机在扫射,地面上两军在交火,内河两岸,丢满了军队检查后散失的机器、原料和成品。后来转请上海市长出面,总算向淞沪前线总司令部领取到100张能够通过各军队防区的“护照”。这也称得上是“空前滑稽”,在本国土地上行走,居然用起了“护照”。不料,运输委员会派出的青帮喽们来个拦路打劫,100张“护照”只给留下1张,已算是“哥儿们讲交情”。

为解决内迁津贴兑现,听说财政部次长徐堪驾临上海,资源委员会代表好不容易在一家大饭店里找到“部座行踪”,徐大人正睡午觉,不许他人打扰,他们饿着肚子等到下午3点,等徐堪睡醒后,在财政部早就开出的15万元支票上签了名,这杯水车薪的部分“内迁津贴”才算兑现。

无穷的扯皮,无穷的委屈,无穷的损失。1937年8月14日,大中华橡胶厂经理徐福基,为迁厂湖南湘潭到处奔走,乘车经过“大世界”时,因日机轰炸,不幸受伤,抢救无效,伤重逝世,这位从日本回国发展民族工业的实业家,想不到竟死于战火。

1937年9月16日,上海著名民族工业巨子荣宗敬、刘鸿生等32名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联名向政府写信请求内迁,但这封呈文到了南京,一转了之,连个回音也不给。

同月,上海轻工团体推举美亚织绸厂蔡声白、华生电器厂叶友才等前往南京面陈一切,请求内迁。但是,政府连上海重工业工厂都准备抛弃,对轻工业哪里会感兴趣?

从“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前的3个多月,上海内迁工厂近数百家,其中在资源委员会插手下内迁的工厂只有148家,其余都是自发内迁,没有要政府“津贴”1分钱,他们历尽艰辛,有的分段转移,机器设备丢失殆尽,几年后才到达四川。

但奇怪的是,在1939年的重庆,居然有些官方人士说:

“战争开始时,政府即努力于工厂内迁的运动……不过工商界人士多半看重本身的利益,眼光也很浅近……因此工厂的内迁未见大效。”把“内迁未见大效”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了“工商界人士”头上。也有些惯于“贴标签”的朋友,套用现成语句,“深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买办性”以及他们“对帝国主义经济的依附关系”,所以“贪图一时之利润,不愿内迁”。一右一“左”,异曲同工,相映成趣。

中国民族工业为此事背了多年“黑锅”,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过去被湮没的许多官方文件档案、经办要员的书信、日记陆续披露,特别是各地修纂地方志,整理厂史,渐渐才真相大白,还历史一个公道。

在抗日救亡热潮中,上海工商界始终是一支活跃的力量。早在“一·二八”淞沪战争中,上海各机器厂就停止订货,改制军火,源源不断地将制造的手榴弹、地雷、迫击炮弹、穿甲弹等运往前线。如中华铁工厂生产了迫击炮弹5000枚和手榴弹5万个;十九路军修筑工事急需抽水机,新中工程公司立即赶制50台,不误战事。机器同业公会负责人、新中机器厂总经理胡厥文,日夜奔走于前线和各厂之间,忙得“须髯盈颊,无暇剃除,遂留髯以记国难”。

诚然,资本家的工厂内迁,不比小民搬家,他们面对一个极其不负责任、已不能取信于民的政府,当然顾虑会更多一点,加上工商界也良莠不齐,企业内部也很复杂。有些人使用惯常的推理方式:资本家私心重,私心重就不会抗日,不抗日就是反动。在他们心目中,资本家的财产最好被炸个精光,拎个小铺盖卷上山“打游击”,那才算是“进步”。在这些“私心不重”的人群中,还有一种奇妙的思维定式:“你有钱,我没有,你反动,我光荣!”“你懂技术,我不懂,你落后;我进步!”这种阿Q现象,是一个古老的农业社会循环往复的古老悲剧。

工商界中也有败类。如上海龙章造纸厂的董事傅筱庵,他早年投靠盛宣怀,后成为孙传芳手下红人,北阀胜利后他长期潜居大连,在日本人的庇护下,后来成为汪伪政权的上海特别市市长。他坚决反对内迁,但经理赞臣力主迁厂,由于傅的干扰,龙章厂到10月21日才开始内迁,这时苏州河已断航,结果只搬出部分机件。不过,像傅筱庵那样死心塌地当汉奸的,在民族工业资本家中,毕竟是个别的。在当时政府要员中,不也出了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一大堆汉奸吗!

历史已表明,在这场浩劫中,绝大多数的民族工业资本家,都无愧于“中国人”的称号,他们拒绝和日本侵略者合作,历经劫难,有的倾家荡产,有的损失惨重。特别是那一场悲惨壮烈的内迁,展示出他们同祖国、同民族血肉相依的中国特色。

他们迁到武汉,但还有更多苦难在前头。正如《送春》一词中所写:“我已无家,君归何里?”“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同类推荐
  • 中国森林旅游文化

    中国森林旅游文化

    本书包括:森林旅欧文化总论;森林旅游文化;神话传说、宗教文化与森林旅游;饮食文化与森林旅游;民俗文化与森林旅游;生态文明与森林旅游。
  • 2014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4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本书作为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一年度发布的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白皮书,已连续多年在我社出版。2013年白皮书主要内容包括:宏观政策和发展环境、社会和谐和人民生活、项目建设和改革创新,以及2014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等。
  • 跟我学当会计

    跟我学当会计

    本书从基础问题开始一步一步教你会计从何做起,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解决你的实际困难,让你对会计工作得心应手。
  •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

    本书收录中国经济学家2008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文章,内容包括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等。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热门推荐
  • 异界复仇:你好,魔法废材小姐

    异界复仇:你好,魔法废材小姐

    沂水昕的爸妈死后,沂水昕遵寻她爸妈的遗言:出去后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不然,就会有危险,如果有人问起来,就告诉他,你是一个魔法废材。沂水昕一个人在人类世界浪尽天涯,浪着浪着,不小心踩到某男的脚,便落荒而逃。第二次与某男见面时,某男在沂水昕的嘴上吧唧一口:“你好,我的废材小姐。”沂水昕大怒:“我什么时候变成你的了!?”某男笑得不怀好意,扛起沂水昕就回家:“哦?既然如此,我就让你变成我的”
  •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本书从如何调动情感、如何激发状态、如何强化执行这三方面出发,选取了16个最为经典的管理定律作为每一课的讲述要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 儒雅随和镇国公

    儒雅随和镇国公

    这本该是儒雅随和的陆遥,彬彬有礼、以德服人,建设美好大周的故事。直到皇帝带着钢铁军团御驾亲征,太子指挥着无敌舰队经略四海。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的陆遥长叹一声:“本公真是太难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生洛泽

    缘生洛泽

    感谢你,让我在孤独的人生之旅中与你相遇。
  • 兵王世界

    兵王世界

    特种兵吴铮在一次行动之后,意外收到了失踪多年的父亲的来信。他毅然选择转业回乡。而当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时,父亲却再次离奇失踪。为了寻找父亲,吴铮开始调查父亲曾经的工作单位,走过父亲走过的城市,踏上了寻父之旅。
  • 花心使者

    花心使者

    有这么一个人,姓林名皓外号一八,上辈子好事没干过几件就莫名其妙的被呜呼哀哉了,他很不忿,他不想睁着眼睛和阎王爷面对面,不过可能阎王爷也不想看他那张二五脸,就随便把他安置个新身体撒手不管了……然后,他醒了,醒的莫名其妙,醒的很不是地方……当他从太平间里重获新生后,一段艰辛的寻凶之途开启,不得已间,装萌卖傻吃猪扮虎打二百五调戏寡妇,悲叹这辈子报个仇也太不容易了的同时还贱贱地想求一支解签:桃花运怎么破?(求发光、求发热、求推荐、求收藏!)
  • 总裁太宠我怎么破

    总裁太宠我怎么破

    多年前的绑架案,把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紧紧系在一起,,他们都想拼命挣扎,可是命运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让他们一步步直到彻底沦陷。。。。。。
  • 犀皮记

    犀皮记

    单纯质朴的大龄剩女遭遇渣男陷害,事业爱情该何去何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这本书的后记《玉蝴蝶》写的太好了,连我自己也忍不住读了又读。如果读者没有兴趣读正文,那么一定要读一读后记,这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不读太可惜了!12月15日将发布新书《相顾再相见》,敬请关注!
  • 惊天帝妃之废物大小姐

    惊天帝妃之废物大小姐

    她,乔若馨,凤临国有名的将军府废物大小姐,虽娇蛮任性,丢尽了将军府的脸面,家人却把她视为掌上明珠,被自己暗恋之人的追求者打成重伤,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她已非昨日的废物大小姐,一手惊世骇俗的医术,让她轻而易举的踢走渣男,弄残白莲花,轻轻松松的契约个上古神兽,再顺带再拐个美男做夫君,携手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