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2600000009

第9章 宰相子孙办厂及其他

早期的民族工业资本家,有的来自旧营垒。他们原是阀阅门第钟鸣鼎食之家,在那风雨飘摇的封建末世,深感政局难测仕途艰危,不得不另谋进退,或脚踏“官、商两条船”;或在封建废墟上重起炉灶。孙多鑫、孙多森和他们的通孚丰资本集团,就是如此。

安徽寿州孙氏,是个“五子四登科,一门三及第”的大族。与翁同騄同为光绪师傅的孙家鼐,是咸丰状元,历任工、礼、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侄儿孙传鼎任江西临江知府;另一侄儿孙传樾为江苏候补道。传樾的儿子多鑫、多森,前者是举人,曾为江苏补用道、直隶候补道,钦加二品衔;后者贡生出身,官至直隶劝业道,二品。一门中顶戴花翎几大箩。孙氏大族占有寿州一半土地,人称“孙半城”。

孙家势大财大,已属惊人。况且,孙多森、孙多鑫兄弟的外祖父、安徽合肥人李瀚章,时任两广总督,为封疆大吏;外叔祖李鸿章,更是红极一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就使寿州孙氏家族分外显耀煊赫,花团锦簇。它有趣地告诉人们:旧时官吏的计量单位,不应该是“一个个”,似乎应该说“一串串”……

孙多鑫曾跟随外祖父在两广总督府学幕,李瀚章卸任,孙多鑫北返扬州经营盐务。但这时盐务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时局不宁,盐运有风险,于是他和二弟多森商量另辟新路。他们从海关进出口货物的调查中,发现外国机制面粉进口数量多,利润丰厚,我国大量白银外溢,又风闻英商在上海创办增裕面粉厂,中国商人也在天津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和芜湖益新机器磨坊。他们既不甘心中国人的银子让洋商独赚,也想借此为孙氏家族创下一番新业。

宰相子孙办厂,气派果然不凡。他们先派家人宁钰亭去芜湖、天津、上海调查,宁钰亭从扬州购买小麦300石,委托上海英商增裕面粉厂加工面粉,结果出粉率约合八折,只是粉质较潮。结算成本,除去麦款、运输、加工等费用外,净赚320余元,显然是本轻利重。于是,孙氏兄弟集资30万两银子,在上海建办阜丰面粉厂。30万银两,当时合银元41.7万元,相当于后来荣氏兄弟初办面粉厂资金的10多倍。其中,孙氏家族占70%,身居清王朝军机要职的孙家鼐,自己不便出面,而以儿子孙传蓕的名义入股。

接着,孙多鑫雇用了翻译同去美国考察,以2.2万美金(约合5万银两)购买美国机器,按美国图纸建造厂房,由美国技师负责设备安装,以每月200美元高薪聘请美国技师指导生产。阜丰面粉厂于1900年开业,是上海滩第一家华资面粉厂,日产面粉2500包。

当时阜丰面粉厂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洋商。由于孙氏兄弟不懂经营,产品竞争不过洋粉,第一年就亏损了7万余两银子。亏损,是割去了他们的“心头肉”,纵然是簪缨门第宰相苗裔,也会觉得心疼,不像有些官家企业的头儿,亏损100年也无动于衷,依仗着“等、靠、要”,只要保住自己那把“交椅”就行。孙氏兄弟吃一堑,长一智,他们狠抓产品质量,“阜丰”生产的“自行车”商标面粉(俗称“老车牌”),其色泽、口感都与洋粉不相上下。在市场推销方面,他们“薄利多销”,洋粉每包49斤,“老车”粉每包足秤50斤;洋粉每包售价1.6元,他们每包只要1.2元;而且对经销商先提货后结账,佣金回扣从丰,不久就夺得洋粉的江南市场,从此逐年盈利。

孙氏兄弟稳扎稳打,他们发家后并没有另办新厂,而是通过增建厂房添置设备来扩大企业的规模。说穿了,是防止“大权旁落”,保持权力的高度集中,封建制“官场”多年积累的经验,移至商场同样适用。1904年,“阜丰”增建厂房购进美机,日产增加到5000包面粉;1927年和1932年两次扩展,到1936年,日产面粉能力已达到2.6万包;账面资本从办厂时的40万元升值为300万元。他们于同年投资建造了自动化圆筒麦仓,当时被号称为远东设备最好的面粉厂。

孙氏兄弟办实业打开了局面,但他们并没有忘掉官场。据说,当官也跟抽鸦片一样,是会上瘾的,官场上人离开官场久了,会觉得孤独寂寞,这是“官之常情”,无可非议。庚子事变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他通过天津道周学熙(也是一个安徽人)物色办实业的人才。这时,阜丰面粉厂业务已日趋稳定,于是应周学熙之邀,阜丰厂副经理孙多鑫于1904年北上天津进入袁世凯幕中,不久被委派为直隶官银号总办,成为北洋财政实权人物,北洋早期实业的创建,他是重要的策划者。但他只活到41岁,于1906年病故。

袁世凯又将孙多鑫的二弟、上海阜丰面粉厂经理孙多森调到天津共办实业。开始他担任北京自来水公司协理和启新洋灰公司协理,1908年袁世凯罢官回乡,周学熙丁忧离职,孙多森升任直隶劝业道,掌管北洋各官督商办企业;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委派他为中国银行总裁;1915年,袁指令财政部总长周学熙拨款成立托拉斯性质的通惠实业公司,举孙多森为总裁,“通惠”上下,顿时全部是孙氏家族成员和上海“阜丰”的原班人马。从此,孙多森和周学熙这两位“皖系同僚”,为了各自家族和个人利益,矛盾日益激化,他们既有官场的权位之争,又有商场的利害较量,最后终于分道扬镳。

孙多森“官商两栖”,做官像官,在商言商,运作娴熟,水乳交融,将寿州孙家的传世格言“朝中无人莫做官,家门无官莫经商”发挥到最佳境界,为后世官员的“下海”、“上岸”、“半上岸半下海”、“明上岸暗下海”,提供了赖以传世的“蓝本”。他当了几年“北洋财官”,孙氏实业迅速扩展,1915年他在北京创建官商合股的通惠实业公司;1916年在天津开设中孚商业银行,并拆迁上海阜丰部分设备办山东济宁面粉厂;1918年在烟台办通益精盐公司,同年又在哈尔滨办了通森采木公司……这些企业以通惠实业公司、中孚银行、阜丰面粉厂为主,故通称为通孚丰资本集团。

和一般地主官僚家族不同,寿州孙氏家族培育后代思想很开放。自从孙多鑫于1899年访美回国后,就将孙氏子弟陆续送往美国留学,在1900年左右的留美学生名单上,孙氏子弟就占6名,年龄最长的,是20岁的孙多钰;最年幼的孙震方只有16岁,而当时即使在江浙一带留学生仍是凤毛麟角,这不能不说是“开风气之先”。以后的孙家子弟绝大部分都曾留美读书,回国后各自在孙氏企业中独当一面。孙多森于1919年8月病故,就由他六弟孙多钰任中孚银行总经理兼通惠公司总裁,多钰在美国学的是铁路工程,回国后在铁路部门工作多年,曾任宁湘、沪宁铁路管理局局长,但为了继承孙家事业,不得不挑上这副重担。在抗战前后,控制孙家南北事业的,是留美回国的孙晋方和孙豫方。

孙氏阜丰企业的设备,都是当时一流的美式机器,是“正宗”的大机器生产。但其企业体制却是家族统治,全厂上下都采取封建官僚式的管理方式。早期的阜丰面粉厂,像座知府衙门,厂门上方悬挂虎头牌,对每个进厂者张开狰狞的血盆大口;左右两边竖着“肃静”、“回避”高脚牌,使人望而生畏;两侧还陈列着红头军棍,不知是揍工人还是打顾客的?只有去问站在厂门口的一个个巡丁了。厂内也是如此,办公室门前也是虎头牌高挂,红头军棍“肃立”,仿佛跑去谈生意的人时刻要准备着“挨揍”!所以,当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刚筹办茂新面粉厂,跑去参观阜丰厂时,就被挡驾门外不准入内。

辛亥革命后,阜丰厂的虎头牌、军棍不见了,1915年孙元方(也是留美学生)任总经理时,取消守门巡丁,但以印度巡捕(上海人俗称“红头阿三”)代替;以后又改雇用白俄巡捕守卫。“换汤不换药”,似乎这样就能表示一种“气派”,使工人俯首,小民心惊,真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胎里毛病”。

阜丰厂主要股东是孙氏家族,创办时只吸收了极少数非孙氏股东入股,如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颜惠庆的兄弟颜子庆、宋子文的父亲宋耀如等。厂内管理大权都在孙氏手中,“父业子承”、“兄亡弟接”,在抗战胜利前,阜丰厂的历届总经理和协理,都是“清一色”的孙氏子弟。除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人员不得不聘用外地人员外,即使是招收工人也都限制在本族、本乡范围以内,负责招工的,是代孙家管理田产收取地租的孙绥之,厂内管理工人的“大工头”,是孙绥之的儿子孙以芗。全厂职工中安徽人占90%,形成了安徽帮派,总经理就好像是“族长”,下层职工又仿佛是个帮会,层层控制,滴水不漏。

很难想像,一个又一个留学生所控制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却施用最原始的管理制度,俨然是个小小的封建王国。可见,“洋面包”和“洋墨水”,可以使马褂变成西装,或者让咖啡代替老浓茶,甚至生活上全盘西化,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一个可爱的“洋名字”,然而,却很难改变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底色”。

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合适的管理制度,对深深植根于小农经济土壤中的土地占有者来说,你能指望他们还能使得出什么“新招”来呢?

不仅孙氏企业如此。企业中的家族统治和“家长制”管理,始终是影响我国企业现代化进程的毒瘤。“打架要靠亲兄弟,上阵全仗父子兵。”只靠父子兄弟上阵对垒,毕竟成不了大气候。遗憾的是,孙氏模式的游魂,至今仍在有些私营工业企业中游荡,“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此,我不敢说三道四。但在一些集体企业中,也常常看到,来一个厂长,换一班人马,特别是有些乡镇企业,上下左右几乎都是厂长的兄弟叔侄姑表姨舅,甚至连基建承包、物资采购也都“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这些企业里,耳濡目染,总会觉得企业虽然姓“公”,但实际上早就成了私家天下。

在跟着“升天”的同伙中,也许不乏能人,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者更多,上一辈含辛茹苦创下的企业,到了他们手里,不消几年,就“露出下半世光景”,结果是“富了和尚穷了庙”。所以,和孙氏家族相比,我们也不必苛求前人。

几乎和孙氏家族同一时期,是湖南衡山的聂氏父子兴办的民营工业。

聂氏办厂也是脱胎于洋务派的官办实业。聂缉是后起的洋务派官员,大名鼎鼎的曾国藩的女婿。他担任上海机器制造局总办,于1890年升任苏松太道,在官商合办的华新纺织新局中,占有股本5.4万两。在开工后的五六年中,由于竞争对手少,每年有盈余。甲午战争后,外资纷纷在华办纺织厂,华资纺织厂也增多,规模小设备旧的“华新”渐处下风,连年亏损,债务缠身,多数股东无意经营。精明干练的聂缉从困境中找到机遇,1904年,他支持他的内账房汤葵生出面组织复泰公司,承租“华新”,次年春,汤葵生病死,聂家继续收买“华新”股票。“复泰”经过改组,聂缉派他的儿子聂云台任总理,另一个儿子聂管臣任协理,聂家控制了“华新”。

但聂缉此刻的身份是“官”。他于1894年调任浙江按察使,以后又署理江苏巡抚,1903年改任浙江巡抚。1905年因浙江铜元局舞弊案发被撤职。他这才结束了“官商两栖”生涯,1909年以32.5万银两买下“华新”的其余股票,改为聂氏独资经营的恒丰纺织新局,后称恒丰纱厂。

企业从“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改为个人民营,是所有制的改变,今人称为“改制”。聂氏家族买下“华新”厂,什么时候拿出多少银两?史料都有记载。但是多数改制的官办企业却并非如此,因为清帝逊位后,中国就陷入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这些洋务派企业改制时,其中“官股”交给了谁?语焉不详。更何况,不少收买企业的实业家,就是昔日企业中的官方代表,公有资财“流失”到他们的口袋里,当时根本无人追究,真是一笔糊涂账!

但话又说回来,开始洋务派企业的“改制”,多数是经营不善办不下去;以后是清王朝的灭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处理这批企业的归属,就像“落市的青菜,三文不值两文钱”,谁有资格去买到这批“便宜货”?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就促使一些洋务派官僚,后来成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正如现在有些集体企业的经理厂长们,本来无所作为,连年亏损,但一旦“改制”后自己成了工厂主,就有声有色地大展身手,其中的道理谁都清楚,但谁也说不清楚。

聂缉的儿子聂云台,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企业家。他13岁中秀才,此后在上海跟随外国人学习英语、电气、化学工程等西学,他和母亲曾纪芬朝夕相处,深受曾氏家学熏陶,集中学西学于一身。他于25岁出任“华新”总经理,当时企业亏损,经营艰难,他抓住日俄战争前后日纱进口减少的短暂一瞬,新官上任放了“三把火”:

聂云台以“行家”的眼光和胆识,改革生产技术,他在华资纺织业中,第一个用电动机代替传统的蒸汽锅炉;购进20台40英寸的钢丝车,淘汰了旧有的37英寸钢丝车;又将原有的细纱车罗拉、车头、钢领等关键部件,统统换成新式产品。他致力于聘用和培养技术人员,他聘请光裕洋行技师来厂,教练润滑油加添方法;聘用德商瑞记纱厂的英籍工程师为工程顾问,随时到厂查看机器保养和指导修理。从1909年开始,他连办8期技术人员训练班,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当时,“恒丰”一般工人月工资7元左右,膳食自理;但技术工人月工资可得20元,由厂方供给膳宿,从而刺激普通工人都要有“一技之长”。

聂云台技术革新的成果是:每枚纱锭的日产量由0.5磅增加到0.9磅;每台布机的日产量由1匹增加至2匹,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畅销。在此基础上,他果断地废除了包工头制度,建立原料采购基地和产品推销网点,疏通灵活的融资渠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恒丰纱厂的“黄金时代”,资本由60万两增加到108万两,纺锭1.5万锭增加到18.1万锭,布机从350台增加到450台。到1921年,他又新建恒丰第二纱厂和布厂,棉纱生产能力扩大4倍,棉布生产能力增加1.5倍,成为一个有职工3千余人的大厂。

聂云台的成功,不仅使他成为聂氏家族的中心人物,而且也成为上海工商界的巨子,1920年他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在全国抵制洋货的实业救国潮流影响下,他于1919年6月创办大中华纱厂;于1921年和张謇、荣宗敬、穆藕初、杨翰西等人发起创办中国铁工厂。他还发起创建以外贸经营为主的中美商业公司,在崇明开办大通纺织公司、上海纱布交易所和恒大纱号,在长沙创办协丰粮栈等企业,形成初具规模的聂氏企业集团。

在创办大中华纱厂过程中,聂云台再次显露了他的经营才干和改革精神。他引进世界一流设备,纺织机器由英美最新制造,发电机系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投入资金近300万两。投入之巨惊人,但它平均每万纱锭成本费为60余万两,和当时一般纱厂每万纱锭成本费至少70万两以上相比较,节省了很多资金。而且,全厂职员只有60余人,程序简捷,办事效率高,并率先在财务上实施成本会计制度,严密而精确。“大中华”开工初期仅开动2万枚纱锭,但3个月就获利3.8万余银两。它有力地表明:只有上规模重科技的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外商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条经验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为一个又一个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所反复证实。它告诉人们:多灾多难的中国人,生活可以满足于梦寐以求的“小康”,倘若是企业,特别是现代化生产的企业,一旦满足于“小康”,往往是滑坡甚至覆灭的前兆。

这,是“能人”和庸人的分界线,也是创造农业文明和创造工业文明的区别所在。

然而,颇具独创精神的聂云台,仍然无法挣脱家族经济的桎梏。他的经营活动受着家族利益和人事关系的掣肘,聂家于1904年在湖南洞庭湖畔开垦5万多亩淤田,建成一个大农庄,名曰“种福垸”,一直拖到1916年才算基本完工。从1904—1915年,上海恒丰纱厂共汇去资金60余万两,使得恒丰纱厂在10年中没有得到发展。特别是恒丰和聂氏家族之间家厂不分,任意取用,竞相拖宕,其利润大量用于消费和挥霍,无法积累。此外,“恒丰”高级职员都是湘籍,培养和使用的工程师几乎全是湘籍,连招收的工人都是来自两湖。狭隘的家族、乡土观念,势必不能广用人才,加上家族内部的权利之争,也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此外,摊子过多,延时过久,举债过大,促使他们在战后卷土重来的外资冲击下全面败北。

对这个历史时期民营工业的衰落,人们往往归咎于列强的经济侵略,这是个决定性因素,纵然思想再开放观念再更新,也无法改变铁的事实。然而,同样的历史条件同样的环境背景,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渡过难关而有的却难逃此劫?这不能不从“内因”中去探本求源,几千年赖以构筑封建大厦的宗法制度这块基石,并未因清王朝的垮台而灰飞烟灭,它们的游魂代代相传,成了人们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当然,这不是提倡“六亲不认”。有人正根据西方“洋家族”模式来研究剖析中国家族制企业,但愿能获得成果。孙、聂两家经历表明,只有扬弃那陈年老屋里的坛坛罐罐,才有可能面向更广阔的世界。

聂云台的事业失败了,但他在当时工商界仍享有盛誉。这并不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而是在他引进工业文明初期的勇于变革和创新、进取。

同类推荐
  • 货币的逻辑

    货币的逻辑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从一般等价物到金融投资再到掠夺大众财富和垄断控制的工具,不是在“进化”而是在“变异”。你以为你听懂了,往往都是错的。危机时,无数真假专家都在“告诉你”,如果你不懂货币,他们告诉你了,你能分辨吗?这是一些常识: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一切都在急速变化,你必须不断地学习。这是一部简史:货币的“变异史”,关系我们的现在,决定我们的将来。这是一本辅导:读“货币战争”,看“金融危机”,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进阶读本。这是一种眼光:以货币为放大镜,看懂世界格局和中国经济。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通过隐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人类的行为。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密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寓言和经济学是共通的。 本书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道理。
  • 美国人的致富经

    美国人的致富经

    《美国人的致富经》为了想要创造财富的人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它为想在当今经济形势严峻,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人,提供了可以立马付诸实践的引导。无论你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学生,还是想要再创新高的职场老将,本书都将为你提供职场升迁和取得成功的技能建议。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从诸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和施乐(Xerox)公司的安?茉尔凯这样的商界大亨,以及大家熟悉的私人企业主的生活轨迹中获得启发。全书分为十章,每章都将用富人们——也就是已经追逐过并已实现新世界梦想的人们——他们所拥有的技能,向你发出挑战。
热门推荐
  • 极道高手

    极道高手

    他是浣月星鸿的老大,他救过S姐,救过王鸡。他是蒋天演的得力干将,是朱雀组,东星必杀的人物。但是他的哥哥,却是浣月警方打入洪兴的重要卧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最后的时刻,他选择了离开浣月,离开浣月极道,他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流中……
  • 斗龙战士之冰晶祝福

    斗龙战士之冰晶祝福

    这是本人最喜爱的动漫所改编的小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小甜哦!
  • 简单爱着你

    简单爱着你

    不管你记得与否,我还会默默爱着你
  •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之逆天侍女

    至尊之逆天侍女

    她一朝穿越到青楼,改头换面,身份很尴尬。可是那又怎么样!大陆女人地位低微,我偏要逆世而行,立于男人之上。打破这诅咒,创造属于我的不败传奇。女人会仙术,谁都挡不住!终有一天,当纵横千载无双,男人?我会让你们俯首称臣!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敌是吃出来的

    无敌是吃出来的

    “第一个月吃一万份水饺我忍了,第二个月吃一万只炸鸡我也忍了,第三个月吃一万份麻辣小龙虾我还是忍了,第四个月,你让我吃一万份拉面,还是一乐拉面那么大一碗的,不是人才能吃得下。”‘霸王色霸气香不香。’“香。”‘仙法木遁香不香。’“真香。”‘皇阶力量香不香。’“特别香。”‘那还不快点滚去吃一万份拉面。’
  • 曾经的爱情梦

    曾经的爱情梦

    在实际生活中,和八戒同样开朗乐观的人也有许多,他们被人们嘲笑为乐天一族,被人们误解为玩世不恭,不懂思考分析的人。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学家发现:乐观的人的工作效率比多愁善感的人的工作效率要高要强。生活是美好的,只有被称为人的这类动物歪曲生活之美。因为人美并未像其他万物生灵那样循着天定正途、大自然的引导和真主的启示生活,而是按其自定法则生活,这些法则乃是其依据惟我主义、狂妄自大和个人好恶所随意制定的。所以,他常对同类行恶,与异类为敌。
  • 星际旅行无限战争

    星际旅行无限战争

    这部作品是讲述男主一行人,如何在众多星际文明之间的纷争之中,守护人类文明,为人类文明寻求生存而努力的故事。
  • 这个金手指它针对我

    这个金手指它针对我

    某一天,站在了修炼巅峰的燕小北看着下面采访的记者,骚气的回道:“我,燕小北,世界最强,不服来打我啊……”书友群:1037602999,方便大家水水群,催催更什么的……
  • 修仙世界创建魔法学院

    修仙世界创建魔法学院

    这是什么鬼?我居然要创建魔法学院还是修仙世界你是不是有病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