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1400000007

第7章 李季兰与朱放、陆羽、皎然、刘长卿:爱情像花儿一样

李季兰生于盛唐之始,卒于盛唐之后,亲身经历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场剧变。她的诗也不失盛唐气象,丰采华丽,后人曾有定语: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这么高的评价,就是与同时代的男诗人,诸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相提并论,也不是什么过分事。而在女诗人当中,她作为状元魁首则是实至名归。就是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女诗人,一生的感情经历却十分复杂、坎坷,她的爱情像花儿一样,绽放时姹紫嫣红,轰轰烈烈,凋谢时花容失色,凄婉低迷。花开花谢,在怦然心动和无尽期望中悄然完成,只是女诗人不自知罢了。不同类型的男人走进她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与她有始有终,相伴一生,不亦悲夫!

蔷薇吟·心绪乱纵横

大唐盛世是个敞开怀抱的时代。盛唐诗歌的圣殿中,不仅男儿自横行,女子亦不让须眉,李季兰女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时人称为“女中诗豪”。红袖秉笔,诗中自然多了如许的细腻和柔情,爱情和风流,也为浩瀚诗海增添几页蕴藉和浪漫的传说。

温柔是她的气质,仿佛空谷幽兰,清香自远;情怀是她的笔力,就像春风吹拂下的秾艳的桃花,炫耀枝头,多情顾盼。温柔内敛,情怀外露,成就了一位至今看来仍不失为奇女子的诗人。

李季兰女士是个当之无愧的美女。《唐才子传》中说她“美姿容,神情萧散”。

容貌当然美丽,尤为难得的是萧散的气质,外表冷峻,内心狂热,敏感而多情,流露出来却是不着痕迹的散漫。她不会失去任何爱的机会,爱情来临的时候,仍会方寸大乱,魂不守舍。

她从小不爱针织女红,却喜欢操笔弄墨,格律诗写的一级棒,抚琴鼓瑟也出类拔萃,难有匹筹,这些爱好注定她不能成为相夫教子的女贤人,况且这也不是她的追求方向,她是大才女,诗情才思俱都一流,这样的女子,古往今来,人生和爱情之路注定坎坷崎岖。

红颜命薄,尤其是堪称才女的红颜,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看似一句讽刺、戏谑、恶毒的话,却可以为天底下所有的才女红颜作最终的归结。

李季兰女士是个女冠。女冠者,女道士也。女道士的出现是唐朝的一大特色。

这要从道教说起,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对先秦著名道家学派的鼻祖李耳先生顶礼膜拜,奉为祖师,李耳先生所撰的《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经典。

到了汉代,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李耳先生的哲学思想遭到扭曲,并加以利用,遂产生了有组织的宗教——道教。道教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不可混淆的两种不同的理论。

道教祈求长生之术,教人驱邪免灾之法,受到上至贵族下到平民的广泛信奉。道士,都穿着八卦道袍,头戴香草道冠,或进出公府,与王侯分庭抗礼,或隐遁世外,藏迹于名山大川,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

唐朝建立后,因为帝系和道教的祖师同姓,故而道教盛极一时。在君权神授的观念作用下,李耳先生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亦谓为国教,举世推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和宗室都崇奉道教,全国上下自然趋之若鹜。因此奇异的景象出现了。后妃公主也好,名门闺秀也罢,甚至普通人家的子女,都争相修道,挤破了道观的大门。女道士头戴黄缎道冠,故被人称为“女冠”。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冠名义上出家修持,实则照样出席各种俗世的社交礼仪。有的甚至把沙龙办到道观里,一时间,道观成了社会名流云集之所,为李季兰这颗诗与容貌俱佳的新星升起提供了舞台。

李季兰女士成为女冠,是因为一则诗谶的故事,说起来荒诞不经,似乎也不可信。

她是浙江吴兴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清丽的山光水色造就了她的玲珑妩媚,眉如远黛,面似桃花,一种沉静的美丽,很难跟她以后的经历联想到一起。她喜欢读诗,汉代乐府,南北朝的民歌,齐梁余韵,初唐四杰,诗的灵动和意蕴在她的心壤扎根。

六岁的时候,正是懵懂无知的冲龄之年,对于外界事物的观察还处于幼稚阶段。小季兰的早慧使她摆脱了这种状态,她运用自己微小细腻的心思,发出对周遭万物的感叹。

小小的她,看到满园的蔷薇花开放。蔷薇花纵横生长,墙上,亭子上,秋千架上,没有章法,没有雕饰,阵风吹过,花香袭人,人好似蝴蝶蜜蜂一样,沉醉在蔷薇花浓郁的馥香中,想象自己就是那片蔷薇花,孤芳自赏,略带点点的忧愁。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低声地的吟道。

恰好父亲从旁经过。诗句传入耳中,心中顿时泛起异样的感受。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有如此的诗情造诣。只是诗的立意使父亲颓唐。架者,嫁也,冲龄之年竟然春心萌动,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诗谶的想法在父亲的心底升起,难道小季兰将来要成为一个有失妇德的女人吗?

说起诗谶,读者上帝可能觉得匪夷所思,它科学吗?不管科学不科学,它有市场,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存在即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在里面。

谶语是一种诅咒,是一种带有恶毒性质的预测。诗谶,顾名思义,就是诗句中包含了带有诅咒性的谶语,或是给人一个明显的暗示,而这个暗示则是不好的,带有不祥的色彩。这好像是一种迷信,但作用却是令人伤感沮丧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红楼梦》。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元春来大观园省亲,让各姊妹制灯谜,贾母让贾政猜来与她听。贾政不敢怠慢,就下去一个个的猜来,当猜到宝钗所制的灯谜的时候,谜面是四句诗:“有眼无珠腹中空,荷花山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贾政看完后,心内暗自思忖:“宝钗小小的年纪作此等言语,更觉不祥,看来皆非福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是垂头沉思。”

这就是诗谶起作用了,不是诗不美,而是一种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暗示,使人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再看第七十六回中,也出现了可怕的诗谶。

贾母带领荣宁二府的族人在凸碧山庄赏月,赏桂花,但情趣索然,宝玉因伤感晴雯之事而落落寡欢,黛玉因身体不适而中途早退,在湘云的陪伴下,清冷的望着月色,触景伤怀,忽然桂荫下传来如泣如怨的笛声,令黛玉潸然泪下。

湘云便上来宽慰黛玉,要求应景联诗,以排遣愁绪。黛玉执拗不过,就遥映月色,趁着凹晶馆的清幽景致,与湘云联起诗句来。夜幕渐深,月色也渐渐的越发明亮,清辉洒满天宇,照亮宇宙。黛玉和湘云两位小姐妹,在清冷的月光下,望着照在碧池中的月影,掬一口四处飘荡的挂花香味,心醉如饴,嘴下的诗句也源源不断喷涌而出。

最后有一只惊鹤,掠水而去,鹤影临在池中,与月影遥相呼应。惊鹤之飞,带下片片桂花撒落水上,逐水而逝。湘云触景而来灵感,吟出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心思敏感,随即接曰:冷月葬花魂。

联诗到这个份上,可谓前无古人。只是湘云对黛玉说,你在病中,不该出此不祥之语。妙玉也从假山后转出来说,这两句太悲凉了,不要再往下联,寒塘冷月两句虽好,但太过颓败凄楚,从我们这样年纪的人的口中吟出,恐怕关人气数,故出来制止。

妙玉的意思非常明显,只是没有直说出来。关人气数,大有一语成谶的意思。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曾有如此观点:黛玉乃落水而殇,并非如程高伪本中所说的那样,焚稿而亡,呕血而死。如此,“冷月葬花魂”一句竟成了林黛玉的诗谶。

这是小说中,现实中诗谶的故事也不乏见。

初唐的时候,“四杰”中有一个叫做卢照邻的诗人,他曾做诗曰: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后来因人生失意,无意留恋,自投颍水而死,正如诗中所说的那样。

唐朝最著名的女诗人薛涛,她八九岁的时候就能做诗了,而且诗思才情颇高。他的父亲引以为豪。有一天,他的父亲想考一考薛涛的才能,就指着庭院里的大梧桐,随口吟出一句:庭中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让薛涛接下句凑成一首诗。薛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她的父亲听后揪然久已。为什么呢,因为薛涛的父亲从女儿所吟之诗中,听出了谶语的成分,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不是风月场上的营生么?他料定女儿长大后必沦为风尘女子,故而揪然久已。

可见诗中含谶对人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似是一团阴影,笼罩心中不散。你可以说它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人的感情和精神却不是简单的用科学一词就可以涵盖的。人有的时候更相信感性。

小季兰的父亲就是这种情况,既惊叹女儿的咏絮之才,又深深的为女儿的提前萌发的春情暗自担心。父亲跟她的母亲说,咱的女儿,富有文采,然而将来必让我们蒙羞。作为女儿,什么能使父母蒙羞呢,无非是感情上的不检点而已。

母亲深以为然,当李季兰女士长到十一岁的时候,父亲把她送到剡中的玉真观作女道士,在父母看来,青灯、古卷、罄音、黄冠,或许能对女儿的春心有所约束,道观清虚幽静的氛围也会对小季兰的将来大有裨益。

殊不知事与愿违,父母的做法南辕北辙,当时道观的环境不但无益于教化,反而藏污纳垢,成为春情暗涌的风流世界。李季兰女士身处这样的环境,加上天赋的资质,加速的奔向了父母所担心的方向,也在情理之中。

清溪岸·行人断肠时

李季兰女士被迫送到了玉真观,过上了她想都没想过的生活。

十一岁的年纪,不过小学三年级,就要远离俗世,参悟经文,是何等的苦事?在常人看来,道观生活清规戒律不胜其烦,一条又一条,一旦进入其中,则意味着自由的丧失,而且不能胡思乱想,发表议论,又意味着思想受到钳制,此中种种约束,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怎么受得了?

然而世事原非想象中的那样,一切都是花非花,雾非雾,表征下面另有堂奥。

小季兰在玉真观眨眼就是五年,出脱的亭亭玉立,少女的气息和美丽仿佛道观里盛开的海棠花,摇曳多姿,含苞欲放。

她所经历的道观生活也大大的出乎意料,清规戒律是有的,但没人虔诚遵守,也没人刻意要求,平平常常和家里过日子一样。观中主持是社会名流,经常与当地贵妇级别的人物组织沙龙聚会,热闹非凡。道观也并非清修之所,游人如织,都是摇头晃脑的书生才子,寻找自己相好的,秘密的幽会。

总之,小季兰眼中所见到的一切,都与自己想象中的道观迥然不同,精神偶像高高地端坐在上,信徒们却隐藏在偶像的怀抱中,做一切想做的事,造一切想造的孽,没有人是来修行的,也没有人教给你怎么修行,这里的人都在赶时髦,不是为了虔诚的信仰,而是为了沾花惹草,寻找刺激。

玉真观位于剡中,就是今年的浙江嵊县一带,物华天宝,风光旖旎。玉真观建在幽谷之中,景色殊绝,兰花阵阵飘香,小溪潺潺动人,尤其是春天,远远望去碧油油的一团绿浪簇拥着一座宝相庄严的古刹,香火缭绕,钟磬袅袅,丝丝缕缕传入耳中,使人忘忧绝愁。

底子里却不是这样,小尼姑个个花枝招展,脸上洋溢出来的春色,比道观中的桃花更加艳丽。她们正在春情萌发的岁数,什么也阻挡不了追求爱情的那股子劲,何况这里原本就没有阻挡,要是有风情有颜色,恐怕还能博得一个花魁的彩头。

李季兰女士也不例外,十六岁的她已经成熟了,风姿绰约,眉目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深切渴望。她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把自己送进这么一个地方,仅仅是因为自己那首“心绪乱纵横”的诗吗?现在真的怀春了,真正到了乱纵横的时候。

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那里繁花似锦,那里有人人向往的情爱。很难想象一个浪漫多情的少女能够容忍清修的生活,周围的姐妹都有自己相好中意的心上人,为什么自己却没有?孤独和寂寞笼罩心间,外界些微的风吹草动都能引起这位多情少女的心潮波动,如果再有风流名士挑逗和撩拨,怎么经得住呢?

《诗经》有云:少女怀春,吉士诱之。相爱的法则就是彼此倾慕,朝思暮想,先来一个人招惹,另一个人正中下怀,两相都出示好感,渐渐的花前月下,鱼雁传情,情浓时山盟海誓,爱深了互为血肉,再难分开。爱情就是这么寻常,又是这么不寻常。

李季兰女士对来自外界的招惹,不但没有羞耻的感觉,反而满心欢喜,恨不能马上就开始一段恋情。这是长期压抑的结果,道观生活虽花花绿绿,但那时成熟女子的世界,对于少女来说,年龄尚小,一切都在培养酝酿之中,道观生活反而琐碎腻味,除了诵读经书,就是习诗练琴,最缺乏青春少女所需要的感情生活。

遭遇了感情荒漠,李季兰女士过着一种苦不堪言的生活。她强烈的渴望拥有爱情,渴望拥有一个爱自己的人,此种希冀像是两股巨大的推力,迫使她渐渐地离经叛道。

朝云暮雨两相随,去雁来人有归期。

玉枕只知常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仰看明月翻含情,俯盼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灿若桃花的年华,锁在道观的清规戒律中,春情在心底荡漾,镌刻脸上,成为永难消逝的愁容,深夜里,无尽的寂寞袭来,泪水打湿枕巾,艳丽的花朵生长在幽寂的角落,春风难至,就连蜂蝶都少来眷顾,寂寥的生涯,心如刀割。

时光如流水,韶华难以挽留。眼见着青春一天天的流逝,却不见尽头,怎不教人寂寞复相思?孤芳自赏是一种痛苦,李季兰女士对于爱情的渴求,仿佛正要拔节的禾苗等待一场酣畅淋漓的雨露一样。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李季兰女士苦苦盼望着能够解救自己的人儿,这种焦渴的心情让人同情。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引在此处,这好说明了李季兰女士这种要人识,更要懂她的人识的迫切心情。

道观就是那锁人心扉的深闺,李季兰女士为了逃离憋闷的环境,决心打破一切羁绊。得不到我想要的,毋宁死!没有爱情,毋宁死!

暮春午后,趁着主持春困之际,李季兰女士偷偷溜出道观。她要向世界展示她的才华和美貌,让世界为之震惊。她来到剡溪,坐在一叶兰舟上,桂桨扬波,涟漪像女诗人的心情一样荡漾开来。

两岸修竹掩映,鲜翠欲滴,小舟行在溪中,清波扬起微浪,撩拨着寂寞女诗人的情怀,今天会不会遇到可心的人呢?溪水清澈婉转,照见她一片绯红的脸庞,舟在溪上,人在舟中,羞在人脸,醉在人心,这种状态艳遇的机率最大。

当李季兰女士飘然若飞的时候,沿着溪岸走来一位青年,瘦削的脸庞,眉清目秀,布衣芒鞋,一派隐逸风流。一边走,一边看山看水看美人,左右流连,前后不舍,满脸沉醉的表情。到了小舟近前,看见舟上女子之美正好和这青山秀水相称相映,原来沉醉的心情更加沉醉,好像饮了千坛醇酒,仿佛醉死一般。

李季兰女士也同样沉醉,这位气质不凡的男子莫非就是老天派来与我款通心语的?心中不由怦怦跳动,脸上羞得火烧云一样,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心眼早将这位男子上下打量了千遭万遍。走得近了,她大胆而热烈的说,先生,若不嫌弃,何不舟上一叙?

这位男子一听,受宠若惊,飘身登上小舟,落座后与李季兰女士攀谈起来。原来,他就是隐居剡溪的名士朱放。

两人一见如故,兴趣相投,非常乐意的相约一起游览剡溪,都十分钟情于两岸的秀丽山水,兴致起时,唱和联诗,见到了绝佳的风景,李季兰女士还要引吭高歌。

朱放先生击节相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李季兰女士有了迷醉的感觉。热烈,豪放,多情而又无所顾忌,这就是朱放先生心目中李季兰女士的形象。

爱情在美丽的邂逅中诞生,但相遇毕竟短暂。谈笑间,夕阳已经照射在溪面上,红鳞闪耀,片片都在诉说离情,点点都流露出难分难舍。临别之时,朱放先生写了一首赠诗,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爱慕之情: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李季兰女士如愿以偿,一次偶然的出游,竟然遇到了今生第一份爱情,她的心里怦怦乱跳,她喜欢这种感觉,对这种感觉渴望已久。

以后的日子,就像电视剧里的情节一样,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狂野冲动,时常在剡溪的兰舟上约会,游山玩水,小酌赋诗。

发展到后来,两人都沉浸在热恋当中,不顾一切。朱放先生打着游访的幌子,到玉真观中与李季兰女士幽会,品茗谈心,抚琴吹笛,必定是百般温存,万般恩爱,度过了一段让人艳羡的恋爱生活。

怎奈天意弄人,热恋之际,突生波澜,宛如碧蓝如洗的夏日天空,突然吹来一阵飚风,乌云不知从什么地方围拢过来,越积越重,霹雳一声,大雨倾盆,原来的美丽不复存在。

朱放先生被朝廷征召,外放江西为官。从此天涯海角,两地相隔,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逢。告别时,李季兰女士挥泪如雨,朱放先生也潸然落泪,不知如何安慰季兰。

天涯海角寻思遍,唯有鱼雁知相思。双方无休无止的相思之情,只靠一纸薄薄的短笺传递,字里行间写满了自别后哀怨寂寞的心情,斑斑泪痕,点点烛光,常常是一个刻骨相思的人儿,捧着远方的来信,贴在心口,看了又看,读了有读,纵然读过一万遍,再读时,仍像是新寄的,心中充满了热切的渴望。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何日何时,良人来归?

李季兰女士的内心充满了焦虑。相思之情日渐深刻,可终不见朱放先生回归的影子,老天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使她又重归寂寞复相思的境地。慢慢的,重逢的希望也成为了镜花水月,遂使相思变成绝望,泪水也流干了,嗓子也哭哑了,爱情也结束了。

然而毕竟是初恋,李季兰女士的心中对这份感情看得很重,深深的珍藏,就像藏起儿时的小玩意一样,小心翼翼的,生怕别人发现,东藏西藏的,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藏哪了,但记忆却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因此时常想起,时常痛苦。

身染恙·欲语泪先垂

初恋成了没有结果的风月情债,李季兰女士伤感之余,又回到昔日黯淡、了无生趣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一旬又一旬。

春秋代序,时光飞驰,当沉醉于盛夏的浓荫碧水时,时间的长脚已经悄然迈进了初秋的清冷,稍不留神叶子开始摇落,开始染黄,提醒敏感的人们,中秋到了。

秋情凄惶,不胜寂寥,中秋更是天上地下俱团圆的时候,可怜的李季兰女士深夜无眠,感叹自问,为什么月圆人不园,狠心的朱放你在哪里呢,你不知道有人在守候你么?想了一会子,还是算了吧,终究是负心人,现在不知道跟谁团圆呢,因此不免伤心一场。

夜渐深了,月满西楼,月光投下窗牖的剪影,映出黑夜的沉寂和无声。李季兰女士躺在清冷的床上,泪痕早已染满了枕巾。她的心里不能平静,认为自己很傻,这样子等下去只会把心等死,把泪哭干,等待是没有尽头的,到头来,枉费一番心血,远方的他可能早把她丢到天涯海角,另结新欢。

枕着月色,她迷迷糊糊的浅浅入梦,梦境中新的身影取代了旧的身影,新的恋人走来,从远及近,正要仔细分辨时,天色已晓。

李季兰女士慵懒的起床,浑身没有力气,伤心了一夜,身体透支,精神头自然打不起来。款步来至梳妆台,对着菱花,细看镜里的容颜,喃喃自语道,唉,你瘦了,面容也憔悴了,双眉紧蹙,堆满了愁绪,这样下去怎么可以?

正自怨自艾呢,忽有小厮来告说,龙盖寺的陆羽先生来访。

李季兰女士的心中掠起异样的感觉,这位被誉为“茶神”的陆羽先生原是她的老相识,只是自己被送进道观后,便没有了来往,这次来访时隔十几年了,难道他还念及旧情,并没把我忘却?

李季兰女士虽然不怎么到外面游玩,但消息灵通,那些来道观赏心悦目的游人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带来。前一阵子,人们都谈论一本书,虽未定稿,已经争相传抄了,书名叫做《茶经》,就是这位陆羽先生所作。

现在的陆羽先生远非昔日可比了,他因精通茶道而成为大名士,育茶、制茶和品茶都有独到的领悟,大作《茶经》也被视为茶道中的经典,一时洛阳纸贵。

陆羽先生原本是个弃儿,父母生下他后,不知什么原因丢在小溪边上,一根颀长的竹子下面。正巧碰上龙盖寺的僧人主持智积禅师从此经过,于心不忍,大发慈悲,将小娃娃带回龙盖寺,因智积禅师俗家姓陆,便让这个小娃娃也姓作陆,因他来的不明不白,也不知身世背景,更不知父母为谁,像是一根羽毛从天飘然而降,来这尘世经历一遭,故智积禅师给他起名叫做陆羽,寓意其身世飘零孤苦,无依无靠。

智积禅师身为大和尚,不便抚养孤儿,小孩子要吃奶,还要哄着玩耍,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出世修行的有德禅师来说,实在是有些费劲,因此想了一个主意,把小陆羽寄养到离玉真观不远处的一户李姓人家,巧的是,这李家的户主正是那位听女儿吟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便心生惊悸的李员外,小陆羽和小季兰也算得上有缘,一起度过了快乐无邪的童年岁月。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位小朋友彼此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童年无忌的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天真幼稚的家家九游戏,郎君娘子的真情投入的角色扮演,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失去联系,这一段美满姻缘倒是天做成的。

后来,李员外举家要迁回原籍湖州,小陆羽无奈,只好回到龙盖寺,当了一名小杂役,因为人小鬼灵精怪,智积禅师很喜欢,就让他跟随自己读书学习,尤其智积禅师雅好茶道,小陆羽深受影响,对茶道产生了浓厚兴趣,渐渐的渊博起来。

再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陆羽先生已经长大成人,辗转来到湖州,寻找李员外一家,怎奈战火硝烟使百姓流离失所,找了好些时候,才从老乡嘴里打听到,李员外已然故去了,孤女李季兰女士在玉真观做了女道士,青灯古卷,孑然一身。

陆羽先生不禁感慨,没想到天真烂漫的小季兰竟会沦落到这种境地,因此心中思念得更紧,一刻也不耽误的寻到玉真观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此刻正是李季兰女士失恋后空虚落寞的时候,陆羽先生的到来使她的寂寞情怀一扫而光,相思之情也被拦腰斩断。她的精神陡然一振,赶忙嘱咐小厮让陆羽先生稍等,自己对着铜镜,细细的化起妆来。

化完妆,款移莲步出来,发现陆羽先生正在低头饮茶。忙叫了声,羽兄,真的是你吗?陆羽先生闻声抬起头来,心中一阵激动,过去拉住季兰的手说,小季兰,是我,你还好吗?没想到你我竟在这乱世中相逢,真是天意弄人。

一句话说的李季兰女士落泪下来,泪眼中她开始细细的打量这位十几年没见的羽兄,比小时候更丑了,其貌不扬,但个性十足,一股子超然飘举的英迈之气,风度翩翩,虽丑也不失名士风流。

陆羽先生眼中的李季兰女士却是另一番样子,出脱得更加温柔美丽了,像是空谷幽兰,自然流露一股清香怡人,又像雨后芭蕉,鲜嫩欲滴,点点滴滴都醉人心,只是眼角眉梢都挂满愁痕,纵然尽量掩饰,也逃不过陆羽先生敏锐的眼光。

两人一下子重新拾起旧日的感觉,没有多少婉转和含蓄,感情很油然地就过渡到那种情人间既微妙又热烈的境地。

陆羽先生心头有一种强烈的失而复得的情愫,经过十几年的离散,又经历了频仍的战乱,此时此刻彼此能够拥有、相守,今生再无所求;李季兰女士又找到了当年与朱放初逢、约会时的感觉,不同的是,陆羽先生更加体贴温柔,那种细腻的心思是朱放万个不及其一的。

第二份爱情来得正是时候,李季兰女士再也不用过那种“玉枕只知常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的愁苦日子了。墙角的那朵风情万种的花儿,从此又得以敞开胸襟,把撩人的春风揽入胸怀。

爱情使女人滋润,如同雨露浇灌禾苗一样,没有雨露的禾苗会枯死,没有爱情的女人也会因寂寞孤独而死掉,幸好陆羽先生及时出现,使李季兰女士免于这样的下场。或许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李季兰女士从伤感中突然站起,一下子跌落到疯狂喜悦的乐土,此间的巨大转变,虽让人大感安慰,但从中医角度来讲,是非常不宜的。

中医讲究平衡,主张不可大喜大怒,一下子悲伤到了极点,又一下子欢喜到了极点,转变之迅急,来回之神速,对身体非常不利,一旦感染秋气,寒冰入侵,身体肯定会吃不消,严重的甚至会垮掉,但没能引起李季兰女士的警觉。

时光很快从中秋过渡到深秋,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过后是秋霜,天气渐渐寒冷,李季兰女士因为有失调理,大喜大悲无常,故大病不起,几度昏迷,不得已搬出玉真观,移居到燕子湖畔调养。

陆羽先生知道后,日夜守候在燕子湖畔情人的床侧,替她煮汤煎药,呵护备至。女人常常为男人的细心所感动,此时李季兰女士名声远播,甚至名动长安,可以说是大红大紫的明星人物,但周围有多少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呢?有多少知冷知热的知交呢?

李季兰女士望着陆羽先生为她忙前忙后,不辞辛劳的身影,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他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儿,在她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日夜相伴,这就是温馨,一个女人最普通也是最梦寐以求的情感诉求。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泪水里浸着幸福,含着一个女诗人的感动,爱情需要细节的呵护,因为爱情很少遭遇天塌地陷,生死诀别,更多的时候只是平常。因此,细节才变得重要。

后来李季兰女士受到叛将朱泚的牵连,德宗皇帝盛怒之余下令扑杀,这是后话,这里略表一下,李季兰女士死后,对陆羽先生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意志消沉的状态,不问世事,隐居深山,一心扑在茶道上,借此逃避因心爱之人的死而带来的伤感。

陆羽先生一生仅存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名曰《会稽东小山》的,表面上是抒发吊古情怀的,实则寄托了李季兰女士死后,他的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处境:

月色寒潮入剡溪,

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水,

空见年年江草齐。

昔人已逐东流水,空见年年江草齐。可以想象,陆羽先生不止一次来到剡溪岸边,凝望这悠悠的流水,碧绿的江草,耳边响起哀怨的猿啼,就这样一直徘徊流连,不忍归去,希冀着奇迹的出现——小季兰会从竹林深处飘然而来;可惜可叹,直到寒冷的月色撒下漫天的清辉的时候,奇迹也没有出现,陆羽先生只好踏月而归,心怀惆怅。

禅心冷·天女来相试

有个有德的大禅师,名叫皎然,乃是陆羽先生的知交,经常在一起品茶论诗,而且还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大名士,颜真卿、韦应物等大书法家、大诗人都跟他诗词唱和,诗词文章写得十分俊丽,连皇帝都高看一眼,敕命出版他的诗集。

皎然和尚俗家姓谢,单名一个昼字,谢昼,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因为陆羽先生与李季兰女士相爱,皎然和尚又是陆羽先生的好友,皎然和尚与李季兰女士之间难免发生一些绯闻,尽管到头来终归是子虚乌有,但总能引起读者上帝的兴趣,这里不妨戏说一下。可以保证,这里不会玷污古人清白,更不会横生是非。

李季兰女士初恋失败后,得到了陆羽先生真挚的爱恋,品茶谈论茶道,互相唱和诗词,过着舒心惬意的生活,后来陆羽先生介绍皎然和尚与她认识,她见皎然和尚飘然世外,不染尘滓,谈吐高雅隐含禅机,总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因此心旌动摇,暗生倾慕之情,总想一试禅心。

唐朝观念开放,对于李季兰女士的想法,陆羽先生不是不知,但欣然接受,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妒嫉和气恼,或许他知道李季兰女士大概只是玩玩而已,抑或他知道皎然和尚乃是有道高僧,必不为其所动,因此放心大胆的采取放任的态度,甚至从中穿针引线,积极促成这段佳话。

这段小插曲要从皎然和尚寻陆羽不遇这件事说起。

那是一个秋日,天空明净晴和,秋风爽飒,黄色的菊花片片开放,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那句“待到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诗句,不知道陆羽先生的家酿熟了没有,正好前去探访,博得一醉,共赴陶然,有一点可以肯定,茶肯定是泡好了,平生不饮陆羽茶,纵是爱茶也枉然,老衲算是有福人,心里想着,皎然和尚美滋滋的进山来。

沿着小溪走,溪岸竹林摇荡,凉风从清溪水面吹来,还真有点秋意肃杀,转而进山路,有一条碎石铺就的小径直通龙盖寺,两旁树林阵阵,枝叶蔓蔓,深山不见人影,空闻鸟声啼啭,走累了抬头,看见一簇簇火红的枫叶,映在翠锦屏中,分外的艳丽夺目。

眼前左右都是这样的美景,不禁让人忘怀忧愁,好似身处海外仙山,山岚流转,自己也跟着羽化了一样,又想起祖上康乐公谢灵运的一句诗来: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晓霜染红了枫叶,可惜的是现在是早上,岚气罡硬,并非诗中所说的夕阳照耀下的阴柔的山岚,不管怎样,心情大致是相同的,都被一山的秋色所感染,心中一阵一阵的欢喜。

皎然和尚暗自钦服,茶神陆羽真会找好地方,剡中的风景要比自己所在的杼山强上百倍,清幽不失艳丽,开阔不失空灵,当真是隐居的好地方。

慢慢的溜达,走一步赏一步,走了好久才到了半山腰,这是龙盖寺的天然门户,有两棵苍然古柏参天而立,透过弯弯曲曲的枝丫,可以远远的望见红墙碧瓦遥相辉映,那就是龙盖寺了,皎然和尚不禁吟出一句:万壑松篁和梵呗,满山猿鹤听经声。

然而真正吸引皎然和尚的并不是袅袅的梵音和清绝的猿啼鹤叫,更不是小和尚的诵经声,而是透过陆羽先生的窗户,丝丝缕缕飘荡出来的茶香,大概他的鼻子敏感,已经隐隐的闻到了茶香了,因此加快了脚步,左转右转,几步就来到陆羽先生的住处。

这家伙肯定是自己偷偷的品茶呢,要不是完善那部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茶经》呢,因是老朋友了,也不用叫人通禀,自己迈步就进来了,一推门很惊诧,往日每每预料不爽,今天怎么回事?这家伙既没有品茶,也没有写书,室中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小和尚捧着箕帚,打扫尘埃,另有几个小和尚守着小火炉,不住地添柴加火,虽没有泡好的茶喝,但这厚道的茶香已令人陶醉了。

皎然和尚心中一阵败兴,叫住一个小和尚就问,小和尚答说,陆先生游山玩水去了,不知何时归来。

差点把皎然和尚的鼻子气歪,上次,大上次,好几次了都说是游玩去了,问他何时归,都说不知道。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小和尚才说,先生每天天刚及晓就出去,日暮时分倦鸟归巢了才回来,不着踪影。

也是走累了,皎然和尚决定今天住在这儿,就让小和尚领他去经常来住的厢房,房中一切如故,一张书案,一把椅子,案上纸墨笔砚,还有未成书的《茶经》草稿,上面落满灰尘,显然十天半月都没动过笔了,只住了一宿,就觉得索然无趣,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下山去了,临行时写了一首诗,就是那首《寻陆羽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经入桑麻;

迁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即有疑问,又有抱怨。陆羽先生去山中去做什么呢?非要等到太阳西斜才回来?皎然和尚一脸惘然。

回到杼山,皎然和尚难解心中疑窦,心想等见了陆羽一定要问个明白。

这天没事,皎然和尚来到寺庙旁边的一片凤尾竹林里,手里擎着一部诗集,怀抱着一把绿绮琴,坐到林子旁边的一块青石凳上,细细的品味空灵境界。先是看诗集,读得累了,就操琴而歌,琴声悠扬,歌声悦耳,鸟兽为之醉舞,松柏为之陶醉,正在此时,忽听有人喊了一声,好!

皎然和尚循着声音望去,来得非是别人,正是陆羽先生,布衣芒鞋,神情气朗,眉宇间隐约一股得意之色,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高兴事,要不然怎么会眉飞色舞的。

皎然和尚劈头盖脸的就问,鸿渐(陆羽先生字鸿渐),近日忙什么呢,老衲每到龙盖寺拜访,都是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好几次都这样,你做何解释?

陆羽先生满脸羞赧,支支吾吾地说,也没什么大事,最近交了女朋友,每日过去相陪,故而冷落了故旧相知,还请高僧海涵!

皎然和尚哈哈大笑,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每每寻访不遇,但不知是哪家的姑娘,令堂堂的茶神、陆大名士如此魂不守舍,折节下气的前往相陪?

陆羽先生嘿嘿一笑,说出来你必然听说过,就是那玉真观里的道姑李季兰女士,因与我从小相知相交,后来离散了,又在战乱中重逢,故旧情复萌,朝花夕拾。

皎然和尚吃惊地问,莫非就是那位六岁时吟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李季兰女士?

陆羽先生说正是。皎然和尚接着说,听说她人长得妩媚可爱,又擅长诗词音律,尤其是格律诗写得非常棒,只因为那句诗,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玉真观中,希望青灯古佛能够约束她的心性,没想到每每与名士交往,吟诗作赋,声名远播,老衲也想开开眼界,不知陆先生肯否引见?

陆羽先生说,只要高僧不嫌弃,我何乐而不为呢,三日后你到龙盖寺来,定圆了你这梦想。说完,就往玉真观去邀约,李季兰女士早就想结识皎然和尚,知道他不仅禅心普照,而且诗文俱佳,怎奈缘悭一面,没想到这次竟有机会了,因此爽快地答应了。

三天后,秋高气爽,皎然和尚早早出门,奔龙盖寺而来。来到陆羽先生的住所,像往常一样推门直入,发现陆羽先生的身旁坐着一位美貌的道姑,眉目清秀,神采逼人。

李季兰女士也看到和尚进来了,秋水般的眸子立刻闪过一丝光亮,听说不如见面,皎然和尚的风度较之传闻尤胜一筹,不愧是得了道的高僧,宝相庄严,但又不失空灵蕴藉,慈眉善目,流露出一幅菩萨心肠,文采胸怀,一见就能让人折叹服。

李季兰女士略微笑了一笑,如蜻蜓点水,只那么轻微的一点,心里早就荡漾开来无数的涟漪,这暧昧的笑容令皎然和尚吃不消,仿佛极近又仿佛极远,不可触摸,难以接纳,但又印象深刻,挥之不去。

寒暄了一阵,又重新落座,陆羽先生早就用从枫树叶子上收集起来的露水沏好了上等的香茗,三人捧了茶,坐而论道,清谈起来。从茶道到论诗,兴致高昂时,技痒难搔,免不了一场诗词酬唱,皎然和尚时而抬头,正好与李季兰女士相视,见她的眼光中流露出一股倾慕倾心的眼神,要不是皎然和尚法力高强,恐怕难以招架。

李季兰女士不住的偷偷望着皎然和尚,心中陷入无尽的憧憬当中去,并没在意一旁陆羽先生的感受。陆羽先生聋子瞎子一样,不闻不问,好像一个裁判,想要知道究竟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

李季兰女士变得越来越主动,撩人的眼神飞来飞去,很让人招架不住。皎然和尚渐渐不再与她对视,故意躲开她的直接而又热烈的眼光,看来老和尚要败下阵来。

其实败下阵来也没什么不好,美女将入怀抱,正是无数人想要得到的,但皎然和尚却不能,一旦如此,他数十年积累的令名令誉就会毁于一旦,人不成人,鬼不成鬼,进退失当,尴尬异常,因此内心里高唱法号,硬是将这股子欲念压制下去。

回到杼山,皎然和尚心中梵音与诱惑交织,彼此相攻,难分难解,最后,大殿上不断飘来木鱼敲击之声,声声入心入肺,惊醒了梦中人。皎然和尚一身冷汗,湿透衣襟,但可喜可贺的是,终于参透玄关,忘怀一切,诱惑再也不能够兴风作浪了。

皎然和尚虽不能摈弃诱惑,但最终醒悟,终无愧于“有德”二字,想古往今来许多人许多事,都是因为不能把握紧要关头,丧失理智而酿成终身遗憾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倘若循着利诱执着下去,一定是身败名裂,下场悲惨。

皎然和尚一片禅心,虽冷却也度人。他写了一首诗,让小和尚送到玉真观李季兰女士住处。李季兰女士展开一读,知道自己冒渎神佛,心中不免悔恨,原先那种痴心妄想也统统作罢。诗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皎然和尚把诗送去后,心里不住地念佛,刚才就站到门槛上,向前一步就是万丈悬崖,后退一步就是风平浪止,真是危险关头。当晚步出寺门,对着朦胧月色,低沉的吟哦:

携锡西山步绿莎,禅心未了奈情何。

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可见皎然和尚是心有余悸的。这段公案到此方了,说句公道话,放到现在是则绯闻,放到当时是个佳话,最末了,和尚是和尚,道姑是道姑,清清楚楚,如白染皂。

雅谑音·山气日夕佳

李季兰女士天性烂漫多情,要不是被老爸强迫着遁入空门,以她自己的意愿,恐怕宁肯死也不会到这种鬼地方来。无奈造化弄人,偏偏小时候作不了主,只能听命于外界强加的安排。年龄渐长,叛逆的心理越来越严重,视道观为牢笼,发誓不惜一切代价打碎它。

青灯古佛梵音木鱼统统不能降服她的不安分的心思,虽有陆羽先生真心实意地与她相好,但怎奈身为道姑,不能谈婚论嫁,终生厮守,真乃人生一大憾事,因此李季兰女士时常寂寞,更加助长了叛逆的性格,以至于做出许多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

步入三十岁以后,情怀更加开放,广交天下才子俊杰,并在吴兴的开元寺创立了文学沙龙,诗友按时相聚,饮酒赋诗,谈笑风生,冲破了私人禁忌,一时传为美谈。有时候更是远走广陵,即今天的扬州,乃是文人才子集粹之地,得以扬名立万,声名远播。

这种风风火火的性格,今天的“超女”相差太远,要知道那个时候媒体不发达,全靠传抄佳作,慢慢火起来,不像现在依靠网络电视,一夜成名。那份才情,那份豪爽,寻常女子自然难以相比,就是那些所谓的男子汉大丈夫也相形见绌。

刘长卿先生,著名大诗人,当时被誉为“五言长城”,五言律诗写得独步当时,鲜有敌手,但他的身体有个毛病,此病还是隐私病,不好意思跟人当面讲,读者上帝一定会说,你卖关子,非是卖关子,说出来恐怕不雅,他得的是疝气病。

得了这种病,肠子下垂,睾丸肿胀,裸露在外面,比正常人要发青发黑,稍一动弹,便觉得气血凝阻,疼痛难忍,因此要用布把睾丸托起,借此减轻痛楚。若是放到现在好办了,医学发达,生下来几个月就可以做手术,把疝气切除,一切都解决了,唐朝虽是古代少有的强盛之世,毕竟医学还没有发达到随便开刀的地步。

一次在开元寺沙龙聚会上,诗友们都到了,其中以刘长卿先生最为名气大、声望重,他到了这里倍受推崇,许多人都围前围后的斗巧卖乖,李季兰女士跟他是老相识,又有些不明不白的关系,别人拿他当盘菜,她偏偏不,要给他一个难堪,也好让他知道吴兴宝地藏龙卧虎,绝非他刘某人任性而为的地方。

这次聚会李季兰女士故意迟到,一来了,光彩照人,豪气逼人,沙龙里人声鼎沸,呼喊叫好。她一不着急,二不着忙,慢步轻移,款款而前,飘然而至刘长卿先生面前,俯身到耳旁,气吐幽兰,柔声细语的说,山气日夕佳!

语调虽轻巧,但声音四座皆闻,众人都知道刘长卿先生底细,听李季兰女士吟出一句“山气日夕佳”早已绝倒。这句非是李季兰女士的创作,而是引的陶渊明的原句,但所指不同,山气者,非山岚流转之气,而是疝气也,此句是笑话刘长卿先生有疝气病,这叫六根不净,如此怎能受人推崇爱戴?开场就是一个下马威。

刘长卿先生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一看李季兰女士取笑自己,不但没有羞赧满面,反而欣然一笑,也引用一句陶渊明的诗句相对,脱口而出,众鸟欣有托!众人一听再一次绝倒,捧腹大笑不止。李季兰女士略微一笑,算你有种。

读者上帝要问,这是什么意思,众人因何发笑?原来,李季兰女士和刘长卿先生所对的这两句诗包含了一个浑段子,就是现在饭桌上常闻的黄段子。刚才李季兰女士那句解释过了,不再赘叙,这儿把刘长卿先生这句略微解释一下:

“众”者,重也,“鸟”就是鸟人的鸟,水浒传中李逵骂人,常大呼,你这鸟人如何如之何,“鸟”在古典小说中用来指代男性生殖器,“众鸟”,即重鸟,就是刘长卿先生自谦有疝气病,肿胀嘛,当然就是重鸟,“托”字在这里用得很直白,因得了疝气病,故得用布托住,这才是“众鸟欣有托”,“欣”字乃是心境的表白,即使这样了,我的心里也很高兴,言外之意就是我虽是这样的人,你李季兰也很喜欢我啊。

此言一出,李季兰女士不但不生气,不尴尬,反而很欢喜,称赞他刘长卿有种,还亲自过来斟酒劝饮。

这篇佳话载自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里,辛文房写到此篇,大声疾呼李季兰女士“乃谑浪至此”,眼中笔底充满鄙视,其实何必呢,每个人的活法不同,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否定别人的生活态度。

李季兰女士是被逼出家的,而非出于己愿,更非天性就是修行的材料,她对自己的处境是深刻不满的,进而需要更多的感情滋润,打死也不想再回到过去那种是人非人,生不如死的生活境遇中,她要追求改变,追求尽可能多的爱恋和关怀,使自己不再寂寞孤单,这就是一个小女人的温柔诉求,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不需要道貌岸然者横加指责。

唯一需要补白的,就是在李季兰女士义无反顾的追求自我的时候,有些地方或有些关节,显然有些过分失当,但也是可以原谅的,人陷溺于爱河的时候,很少清醒自知的,往往都是丧失理智,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后人翻看李季兰女士的诗集,发现有一个叫阎二十六的人出现的比率相当高,李季兰女士写给他的诗也大都柔情蜜意,缠绵缱绻,流露出来的爱恋超越旁人。此人为谁?什么来头?与李季兰女士是怎样的关系?一大堆的疑问有待开解,且听道来。

阎二十六,本名阎伯钧,二十六是大排行,唐朝有称人大排行的习惯,他的来历和生平不甚详细,但从李季兰女士写给他的诗来看,他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刻骨铭心的恋情。

一次,大概阎伯钧先生要离开李季兰女士到剡中去,他们此刻感情正浓,似乎正在热恋时分,因此李季拉女士依依惜别,手攀杨柳,折枝相送,难分难舍,一步一回头写下了这首《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望着阊门外的流水,你所乘坐的那个孤单的小舟已经渐隐渐失,夕阳西沉,余晖铺在萋萋的芳草上,到处都是离愁别绪,你要到剡溪去,我做梦都追随着你,一刻也不分离,你千万莫学那痴迷山中的阮郎,一去不回归。

李季兰女士冰雪聪明,在诗中借用阮郎的典故,提醒阎伯钧先生,这里还有“我”在等着你哩,不要忘了回来。

阮郎,就是阮肇,汉明帝时人,他与刘晨从小相好,一次进山打柴,遇到思凡下界的仙女,强领他们二人洞房成亲,成为夫妻,在山中过起生活来,谁知山中一日,地上十年,当两人思念家乡的时候,回来一看,家中已面目全非,沧海桑田,一打听,现在阮家已传至七世,可见年代久远。李季兰女士的意思明了,就是不要等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我。

但这份良苦用心,作用寥寥,从后面的诗文来看,阎伯钧先生终是朱放一流的货色,一去不复返。他尚有不如朱放的地方,朱放外任,居官至远,遥不可及,天涯海角两相隔,慢慢的就断了,而阎伯钧先生就在剡中,此去不远,为何也变得冷淡了?

李季兰女士收到阎伯钧先生写来的信,心里十分激动,但也暗自饮恨,看来阎郎也是负心之辈,不希望他成为阮郎,他却偏偏就是了,老天何其不公。看完信,她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提笔写道: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她是流着泪看的信,信上还有斑斑泪痕。看来这是一封绝情信,要不然她也不会感到暮雨潇潇,满院秋意。又一次失恋了,懒得下楼,懒得对镜梳妆,满怀惆怅,一腔伤感,此情谁诉,大概只有这萧瑟肃杀的秋风了。

这颗心碎了,千疮百孔,就像风中杨柳絮,又似水中飘转蓬,四下流荡,无所依凭,这种失魂落魄,这种孤苦无助,恐怕只能长夜悲歌了。

不过失恋的伤感很快就揭过去了,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是一味的执著旧情前缘,恐怕李季兰女士早就死上千百回了。走了阎伯钧,来了崔侍郎,空白的感情世界立刻得到了补充,心思又有所寄托,枯木逢春。

崔侍郎名叫崔涣,名门之后,身上有股子正气,敢于仗义执言,但就是因为敢说话,得罪了盛世大蠹杨国忠,老贼一怒之下,将崔涣贬了又贬。崔涣深刻体会到怀才不遇的痛苦,终日里难以振作,垂头丧气。

李季兰女士看在眼中,就写了一封信劝他看开些,不要看一时得失,要将眼光放得远远的,做大事要有大胸怀,诗曰: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

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薄,童颜学未成;

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虚名是桎梏,浮名要不得,当官做宰更要放开眼界,岂不知百年不过是一早一晚的功夫,前尘往事都是虚无缥缈的,要是不能保持内心的清虚自正,如何应对万变的外部世界?

崔涣深有感触,果然放开胸怀,以平常心看世界,昔日满腹的牢骚和一腔的悲慨也一扫而光,重新振作起来,这些都是李季兰女士善劝的功劳,她要是不对崔涣有些意思,她恐怕不写这么一首诗。

后来崔涣走出阴霾,重新被玄宗起用,安史之乱中一起跟随玄宗入蜀,与李季兰女士也就失散了,从此再也未能重逢。

李季兰女士的相思太多,因此笔下流露得也太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别离,对相思的体会更加刻骨铭心,她在诗中写道: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欲哭无泪,柔肠寸断。一次又一次的投入真情,换来一次又一次的辜负,伤心绝望之余,李季兰女士也渐渐的看透世事,失败的恋情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爱情太短暂了,激情过后只剩下一片灰烬,连痕迹都寻不到。于是她写下了一篇《八至》诗,乃是自己感情经历的辛酸总结: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好一句“至亲至疏夫妻”,此六字写尽人间世事人情,鞭辟入里,不愧为一句大实话。按理说夫妻乃是人间最亲密的关系了,其间有爱情维系,是永恒不倒的力量,但看透了才知道,好的时候甜言蜜语,就是从身上啃块肉也心甘乐意,一旦恨起来,比仇人还不如,恨不能斩尽杀绝,挫骨扬灰,这是最亲密的夫妻之间,推及兄弟、朋友、搭档、伙伴,统统都是一个样子,都是至亲至疏的关系,怎不叫人警醒?

要不是轻身经历过一遭的,岂能作如此语?真为“女中诗豪”一悲!

美俊媪·扑杀也堪哀

李季兰女士的经历令人堪嗟,诗篇却令人称颂。

唐代渤海人高仲武,在他选编的《中兴间气集》中称赞李季兰女士“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已下,罕有其伦。”把李季兰女士放到仅次于鲍照的地位,可见相视甚高。

鲍照的乐府诗神韵俊逸,凝练通脱,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十分崇高,李季兰女士能与其比伦,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盛唐诗歌中,李白、杜甫等名家的诗作大都受到鲍照的影响,李季兰女士也有这样的笔力,因此有人说她的诗有盛唐气象,也是实话实说,虽然她的一生大部处于盛唐之后的衰乱时代,但并无不妥之处。

诗名远播,遐迩闻名,爱好文学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先生也听说了,便寻找李季兰女士的诗集来读,读上几篇感觉兴趣盎然,就一直读下去,没想到最后不忍释卷,连连称好,于是下诏,让李季兰女士进京面圣。

这是莫大的荣誉,李季兰女士此时已然四十多岁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一听说皇帝要召见她,心中非常激动,都说这位李三郎(李隆基先生行三)雅好文学,风流倜傥,诗词音律都是个中高手,今蒙召见,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不过她心中还有点担心,自己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能入得了皇帝的眼吗?美人迟暮最令人痛心不过,对女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摧毁,还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既因为别人,也因为自己,但难得有这样的殊荣,即使感觉老了,也要硬着头皮上。

临行时,她留赠友人一首诗,诗曰: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逢。

诗中遣词造句表达了心中的种种忧虑。自己老态龙钟,又是多愁多病的身,没想到因为小小的才名竟然惊动了九阙之上的天子,惭愧抬头,鬓已星星也,镜子里呈现的也是衰朽的容貌,这个样子能见皇帝吗?心中矛盾重重,忐忑不安。

女人的心思难猜难测,李隆基先生召见她,大概不是因为她的容貌,也不在乎她是花容正盛还是衰朽残年,皆因她诗写得好,才华绝伦,不仅是女中的魁首,放到男人群里,谁也不敢小瞧,但她却暗自担心容貌问题,可见一厢情愿了。

李隆基先生接见了她,并留她在宫中住了一个月,大概类似于李白的经历,陪王伴驾,吟诗作赋,做一阵子御用诗人,仅此而已。李隆基先生对左右文武说,李季兰女士虽比不上班昭,但要超过韩英许多,虽然美人迟暮,但不失为一个俊媪,就是漂亮老太婆的意思。

老太婆虽然不好听,但班昭和韩英都是古代的大才女,能得到李隆基先生如此的评价,站到这两位中间,李季兰女士也算得上不虚此行,何况还恩赐许多,这种荣誉不是谁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伴随皇帝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当李季兰女士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想在长安留恋一下,游览散心的时候,震惊天下的安史之乱爆发了,给予她厚遇的李隆基先生在杨国忠的簇拥下,逃奔成都,安禄山的队伍一路势如破竹,眼瞅着就攻破潼关,兵临城下。

大唐王朝的盛世梦幻,在渔阳鼙鼓的捶打下,一下子垮了。在战乱频仍的年代,才与貌都比不上生命可贵,保命才是要紧的。李季兰女士深知这个道理,虽然在战乱中消失了,但终能保全自己,使自己免受战火伤害。

安史之乱经历八年,吹响了盛世挽歌,致使大唐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李隆基先生走到马嵬坡,亲自下命令缢死了杨贵妃,在此之前,军队发生哗变,已将盛世大蠹杨国忠事先处死,更为严重的是,太子李亨与老爹发生矛盾,折向西北灵武,很快登基称帝,把李隆基先生推上太上皇的作为,实际上就是另立朝廷。

安史之乱平息后,太上皇李隆基先生过了三年窝囊日子,被肃宗李亨先生宠信的宦官李辅国害死,彻底终结了李隆基时代。

后李隆基时代,藩镇割据问题突出,这都是李隆基先生留下的后遗症,历经肃宗、代宗两朝,唐德宗李适先生在没有任何把握的前提下,贸然兴兵削藩,使原本已然稳定的局势再次动荡起来,长安也再次陷入战火边缘。

因为不满唐德宗李适先生的削藩,大将朱泚发动叛乱,带领自己的队伍攻下长安,占领宫廷,建立了大秦国,李适先生无奈之下,学祖上的高超本领,匆匆逃窜。

当时有个叫段秀实的忠烈人物,不惧怕叛将朱泚的淫威。在上朝的时候,发现皇帝逃跑了,朱泚劝他投降,一起打天下,他就义愤填膺,将手中的笏板狠狠砸向朱泚的头颅,大骂道,狂贼!我恨不得把你千刀万剐,怎么会向你跪拜低头,更不会跟你一起造反!

笏板正砸在朱泚的脑门上,鲜血迸流,朱泚恼羞成怒,一边逃窜躲闪,一边喊叫,杀了他!杀了他!走狗爪牙凶神恶煞般扑上来,当场将段秀实杀死了。朱泚虽然气恼,也佩服段秀实是个忠臣。

李适先生听说后,十分哀痛,涕泣良久,后悔自责当初没能重用这位忠良贤臣。这里说段秀实的故事,不是扯闲篇,而是告诉读者上帝,李季兰女士虽然躲过了安史之乱那场浩劫,但却栽在了朱泚发动的这场叛乱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她站错了队,没能像段秀实这样以死来表忠心,但她是一个弱小女子,是不是存在忠奸问题,有待商榷。

自古美人如名将,人间不许见白头,李季兰女士幸运得躲过了安史之乱带来的麻烦,但东躲西藏的,八年下来,原本“衰朽”的容颜更加不堪,生命不可挽回的步入暮年,又无依无靠的,生活自然艰辛,这还可以忍受,不能忍受的是年轻和年老的那种强烈的落差。

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年代,欣赏自己的人排成了队,都是风流名士,整天交际应酬,应接不暇,一旦到了暮年,人老珠黄,成了御封的“漂亮老太婆”,漂亮二字放到老太婆面前,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而门庭冷落,无人询问,更加让人感到晚景凄凉,好不悲惨。

这种处境,对于一个柔弱女子来说,如何经受得起?安史之乱后她辗转回到长安,定居下来,本想过上一段安静的隐居生活,但怎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泚的军事行动彻底打乱了她的暮年安排。

朱泚攻下长安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号召身在长安的名士名流献诗,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压迫,目的是美化自己的行为,让天下人知道拥护者甚多。命令下到李季兰女士这里,李季兰女士就写了。

有人推测她的动机,支持者说是出于叛将朱泚的逼迫,反对者说是出于对朝廷的失望,但无论持那种论调,总之,她是写了,而且这一写就为她将来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其实,不要对一个乱世中的柔弱女子多作苛责,她的确不该给叛军将领献诗,但当时的处境,容许她有一丝的犹豫吗?一旦犹豫,结果就很明显,那就是死。死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命题,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一个鲜活的女人?

我们不能要求她像段秀实那样血溅金銮,他们的位阶不一样,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不能因为段秀实为国捐躯,就要求所有人面对逼迫和威胁的时候都那样,毕竟段秀实这股子刚正血性,一般人学不来,弱小的女流更学不来。

这里不是赞赏李季兰女士的献诗行为,无论怎么说,她献诗都是不对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对于这个行为是可以原谅的,不用抓住不放,无限上纲。

而且,李季兰女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朱泚战败后,李适先生回朝到长安,大肆诛杀朱泚余党,可怜的李季兰女士也算朱泚一党,仅仅因为几首逼迫无奈而作的破诗。

李适先生召见李季兰女士,当面责问她,你怎么能给叛将写诗,你这是叛国罪,亏你还算个诗人,就算是为叛军所逼迫,难道不知道严巨川那句“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吗?

声色俱厉,怒不可遏,说完就命令金瓜武士将李季兰女士扑杀致死。扑杀就是乱棍打死,这样的刑罚加到一个女人身上,是何等的残酷!

有的人强烈的谴责李季兰女士,说她一生所为近妓、类妓、似妓,其实太过言重了,她不过是风骚多情,放纵热烈,虽有过激、过分、过度之讥,但骨子里仍是一个追求幸福和爱情的小女人。

此外,遍数和她交往过的男人,大多是处于逆境之中,或仕途不顺如崔涣,或人生失意如刘长卿,或其貌不扬如陆羽,或落魄江湖如朱放,李季兰女士一片真情跟他们交往恋爱,何尝想过要凭借他们的名声,侵夺他们的财产?再说了,他们那个时候有吗?个个都是穷光蛋,空有满腹才华,除此一无是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李季兰女士对他们发乎真情,真诚相待,虽不可能成为眷属,但只要一时在一起,也要使彼此感受到那种永恒的滋味,倒是男人无情,三番几次的辜负她。

她的爱情像花儿一样,绽放时绚丽夺目,凋谢时凄冷肃杀,绽放凋谢只是瞬间转换,让她猝不及防,往往是两种情况,或是她还没有做好准备,或是刚刚习惯了浓情厚意,总而言之,总是满心欢喜期待的时候,这段感情也就走向终结。留给她的,只有心中的既悲且痛,满腔的凄惶苍凉。

她一生都在热烈的追求爱情,可爱情赐予她的是无尽无休的失望绝望,最后身懒了,意冷了,念灰了,人老了,心死了,受人威胁写了几首诗,竟在乱棍下丧生,这种悲伤的结局,千载之后仍令人为之唏嘘落泪,怅叹不已。

同类推荐
  • 冒尖

    冒尖

    这是一本以现实职场案例作为蓝本的,描写创意人工作、生活、与爱情的小说,是集商战、言情、人性描写为一体的作品。HEF(海尔法)公司创意部小职员焚书在失恋之后,心情失落,此时,公司新来了大美女总监作为焚书的上司,这个大美女超强的工作能力以及时尚的生活态度让焚书大感兴趣……
  • 火速出击

    火速出击

    本书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1943年日军对我巢无根据地扫荡为背景,主要讲述了日军高田联队军官西村少佐的女儿真子在一次战斗中被新桥村村民铁锁所救,然后带回村后和村民们之间发生的各种故事。小说描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从而突出了中国军民的友善和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爱。同时,这部小说也凸显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的爱与恨的矛盾冲突,表达了对战争所带来的伤害的深思。
  • 真爱幻境

    真爱幻境

    吴苇禾,曾经的优质偶像,创业精英,后来的娱乐上市公司老板,光彩夺目。但其实,他是一个外表光鲜内里腐烂的人。可怕的是,他和他的太太,也同时是他的事业好搭档的夏初篱,陷入到了一种想要杀死对方的婚姻困境里。可是,每当夏初篱动了杀意,她就会坠入幻境,变成另外一个女人,然后和自己的丈夫谈一场或精彩,或奇葩的恋爱。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诡异局面啊!这个世界是不是疯了啊!可喜可贺的是,她看到了她的丈夫吴苇禾的真实人生,这个黑洞一样的男人,却是她心甘情愿,搭上性命,也要去看清楚的男人。吴苇禾和夏初篱经历了诡异十足的人生幻境之后,终于领悟了爱情的意义。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 人类灭绝

    人类灭绝

    本世纪初,“美国智库”向总统提交了一份绝密文件《海斯曼报告》,列举了人类灭绝的五种可能性。除了核战、超级病毒,其中有一种,是出现智慧凌驾于人类的新物种。如今预言成真,足以毁灭人类的新生物果然在非洲出现。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类会大量屠杀同类。当智慧远远凌驾于人类的“新人类”出现时,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灭绝人类。在日本,在美国,在非洲,各方面势力开启了一场智力与武力的角逐:无辜的非洲族群该何去何从,科研学生又该如何拯救只剩28天寿命的孩童,这支小分队能够逃脱政府洒下的天罗地网,顺利完成任务吗?
热门推荐
  • 魔幻末日

    魔幻末日

    诺从地狱里走出来活着为了复仇,誓要杀尽那些卑贱的人类.可洞里乾坤已过数万年,世界早已不同......
  • 新通桥之恋

    新通桥之恋

    男主角与相恋三年的女友吵架醉酒后,不小心跟一名刚刚做完变性手术的女人冯羽羽回了家。误以为发生关系的他一直感到愧对女友橙子,但还是情不自禁与羽羽保持着联系。后来女友橙子因患有绝症不想他看着她离开人世与其分手,并且隐瞒了分手真相。还未从失恋中走出来的他在一次出差中无意来到了第三性酒吧,才发现了冯羽羽是该酒吧当红艺人的身份……如果把时间分为白昼和黑夜两面的话,那么,记忆又能被分成什么色泽的两面呢?
  • 四哥少得意

    四哥少得意

    关轩臣知道大家都说他嘴巴坏,说话不留情,冷血地眼底只看得见自己,唉!谁教他生肖属蛇,天生血就是冷的,和自己无关的事根本毫不在乎,这次是大哥再三的拜托,加上他也想找个耳根清静的地方“冬眠”,他才会答应这趟扬州之行,没想到竟会遇见个傲慢的疯女人──
  • 穿越到招魂位面

    穿越到招魂位面

    穿越到招魂的位面,怨念、带着诅咒力量的物品、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
  • 狂魔仙尊

    狂魔仙尊

    暮鼓月底,难见朝阳;晨曦梦醒,难遇晚霞。人生苦短,争在朝夕,一场血与泪,一场背负梦与情,冲破牢笼,翱翔乾宇。男儿魄力,可断山,可覆海;女儿有魂,御纤云,乘龙风,自当争雄万族,纵横捭阖苍宇!……
  • 厨娘要反攻

    厨娘要反攻

    刚穿过来就要嫁给吓死了原身的暴戾王爷?太难了!什么时候甜甜的爱情才能轮到我?好好商量也不行,威逼利诱也不成,行,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小爷我不奉陪了!王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逃了被迫成亲后——咦?面前这只真的是那个冷酷残暴的活阎王?谁能想到京城人人谈之色变的暴戾王爷除了是个吃货外,还有一项绝技——溜须拍马!!!“听说丞相府柳小姐和你是旧相好?”“娘子莫要听信小人之言,他们是嫉妒娘子得到了我的芳心,想要离间我们”“哦?听说你收了我堂妹精心绣制的鸳鸯手帕?”“没有的事,天地明鉴,我的心里只有娘子,只收娘子赏赐的东西”啪!某女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咚!猛男下跪!!!1v1,女主苏锦锦,男主景宸墨,甜宠,美食文!
  • 武破神峰

    武破神峰

    大千世界,无上巅峰。为了那无尽的荣誉和无尽的财富,高手亦云,谁与争锋?踏破山穹,一代神话。在这无穷无尽世界,上演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传奇......
  • 白马终要轻狂

    白马终要轻狂

    林小晚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心有所系,而且还是系在了那个人的身上。爱情就是现在这样吗?两个人相聚足足有五米远,这形式倒有点像偷情~
  • 我家有个大boss

    我家有个大boss

    女主白甜甜在林氏集团面试通过后,结识了霸道总裁林皓。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两个成功牵手了,在他们恩爱十分时。突然闯出了一个易冉,易冉讨厌甜甜,也喜欢林皓。开始和甜甜抢林皓,开始不断陷害甜甜…
  • 最强玩家文明

    最强玩家文明

    世界中0级农耕文明面临着危机,就连其他濒危的文明也想跨界吞噬。架设服务器,打造游戏。方同决定召集玩家降临,征战文明世界。[他们自称第四天灾][他们是文明毁灭者]入侵而来的文明瑟瑟发抖,方同养成最强的玩家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