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3500000013

第13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的立意和谋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主编 田居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下简称《国史稿》)的成书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国史稿》序卷制定大纲、撰写初稿、讨论修改和最后定稿等各道工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工作,就是积二十年之功,易无数次之稿,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序卷的问题。因此,本文阐述的重点,放在立意和谋篇上。

人们初读《国史稿》,首先接触的是序卷,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国史稿》是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为什么用20多万字的篇幅先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呢?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为了让历史告诉未来,弄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来的;弄清近代以来,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对“现时”与“古代”关系的经典性论断。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又指出: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关于“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要懂得中国的“今天”、“昨天和前天”的论述,给了我们解读《国史稿》何以要设序卷的钥匙。他的精辟论断启发我们: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史,即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相对接,弄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来龙去脉。

迄今为止,凡是研究党史和国史的人,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历史划时代的崭新篇章,但是,未必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的内在联系。因此,目前问世的一些国史著作,有的从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写起,有的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写起,有的从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写起,有的从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写起,最远的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历史背景一笔带过,至于古代则只字未提。似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横空出世,一蹴而就,召开一次会议落实一个口号,便万事大吉。

《国史稿》序卷对“昨天和前天”的表述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另辟蹊径,从当今中国领土上发现古代先民最早活动遗迹的170万年前写起。这样做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尊重历史,尊重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如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指出的:“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按照这一逻辑,叙述和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便成为《国史稿》序卷的编著原则和独有特色。

这里先说“前天”。中华民族勇于艰苦创业、长于发明创造是举世闻名的。在古代,曾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众所周知,古代世界先后存在六大文明,即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中南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其他五大文明后来都中衰或中断了,唯独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繁荣昌盛五千年。这是一切没有偏见的中外人士认同的事实。比如,关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建树,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世界重大科技发明约300项,中国就有175项,占58%以上。这些发明支撑着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等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直到18世纪末。这种评价并非夜郎自大,而是实事求是。英国自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说:“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中国人的发明就更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这里包括(略)……我写到这里用了句点,因为二十六个字母都已经用完了,可是还有许多例子,甚至还有重要的例子可以列举。”“所有这些例子有一种共同之点,就是它们在中国应用的时期,确实早于它们在世界其他部分出现的时期,有时甚至要早得多。”法国汉学家马诸又强调:“西方人不应该忘记,是中国文明改变了西方的历史,特别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数学0的概念,它们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进展的步伐,结束了欧洲中世纪的野蛮——说这话的第一人是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巨著,可以说是系统而又全面地让欧洲人了解到,原来不光是我们欧洲人有发达的科技,远在亚洲东方的中国人,早在遥远的上古和中古时代,他们的科技思想和科技水平,已经相当发达了,那些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数学0的概念,为我们欧洲人开启科技新时代提供了新思维、创造了良好契机,对此我们切不可视而不见。”“我认为古代中国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比,毫不逊色。只有对中国情况不了解或了解不多的西方人,才会对东方中国带有习惯性的偏见或误解。”

接着再说“昨天”。由于历史发展不是笔直的而是曲折的,不是平坦的而是崎岖的。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中国封建王朝落伍了,腐朽了。资本帝国主义乘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英、美、法、德、俄、日等多国,强迫封建统治者签订数百个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割去了大片领土,掠走了无数财富,把中国拖进了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在敢于同内外敌人血战肉搏的中国人民面前,“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为了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近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和方案,采取不同的道路和方式奋起抗争,进行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斗争。可惜,他们选择的救亡图存的目标是错误的。在帝国主义时代,幻想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走向独立富强,无异于与虎谋皮。因为掠夺成性的帝国主义者看好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和市场,他们不容许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同他们分庭抗礼,于是便处心积虑地进行打压和绞杀,致使历次斗争相继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

正当苦难的中华民族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鉴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宣布:“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并以此为起点,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综上所述,可对序卷的立意作如下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以2000万留下姓名和没有留下姓名的先烈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每一代、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都要铭记和珍惜;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重建国家”的伟大目标,从理论到实践艰辛探索28年取得的胜利成果,每一代、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都要铭记和珍惜。这两个“来之不易”和两个“铭记和珍惜”,就是序卷的主题和主线。

说完序卷立意,接着说谋篇。立意决定谋篇,谋篇服务立意。两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在谈谋篇之前,必须明确序卷在《国史稿》中的地位和作用。顾名思义,序卷就是《国史稿》第一卷至第四卷(乃至今后续修的各卷)的长篇序言,承载着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来的任务,要求独立成卷,篇幅可长可短,不必与其他各卷整齐划一。在这套书中,序卷的时间跨度最长,从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篇幅最短(只有20万字左右)。第一卷至第四卷,各卷的时间跨度虽短(第一卷7年,1949—1956;第二卷10年,1956—1966;第三卷10年,1966—1976;第四卷8年,1976—1984),但篇幅都比序卷长,均在30万字左右。这种布局,既体现了序卷与正卷的联系和区别,又彰显了《国史稿》的特色和风格。

下面,回过头来说序卷的谋篇。

序卷除引言外,共设六章:第一章“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第二章“近代中国的社会沉沦与救亡图存”,第三章“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四章“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五章“抗日战争与人民政权的发展”,第六章“中国两种命运的历史性决战”。这种布局,是为了更好地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昨天和前天”与“今天”的关系,在内容上难免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有重复之外,处理不当,容易把“昨天和前天”浓缩成某种版本的通史、断代史或专题史。这不仅有违序卷的编著初衷,而且这类史书的名家名著很多,如古代史有白寿彝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范文澜、蔡美彪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近现代史有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章开沅著《辛亥革命史》(上、中、下),李新主编的多卷本《中华民国史》等。因此,序卷必须努力创新,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超,坚持古为今用、详近略远,优选和整合“昨天和前天”的典型史料,选择不落陈套的布局,阐释主题和主线。

按照以上思路解析序卷的谋篇,可将六章划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即第一章,叙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古代史,重点突出广袤富饶的山川和悠久绚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勤劳勇敢的英雄人民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历的辉煌岁月和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这章简明扼要地叙述以百万年计算的远古历史和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年文明史,只用了31页,不足序卷篇幅的四分之一。

第二单元即第二章,叙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历史,重点突出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封建王朝的助纣为虐,如何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堪忍受内外统治者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又如何为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奋起抗争;从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各种革命力量和进步力量试图通过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中国的命运,每一次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一切,引起了包括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内的国人深刻反思: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治方案为什么外不能御列强、内不能建民国?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章叙述约80年的近代史,用了42页,约占序卷篇幅四分之一强。

第三单元即第三、四、五、六章,这四章叙述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历史,重点叙述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和革命目标不同,前者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本主义,后者由无产阶级领导建立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提出“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的奋斗目标,不屈不挠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1924—1927年的大革命,1927—1937年的土地革命,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1947—1949年的解放战争,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取得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如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等),为后来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因为这30年的历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需要用更多的笔墨来书写,这四章用了139页,占序卷篇幅的一半。

这样,序卷通过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史”,顺理成章地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只有这样的谋篇,才能充分体现立意,按照国史稿设计的蓝图把序卷打造成合格的配套产品。其点睛之笔是序卷的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领导中国人民“重建国家”,浴血奋战了整整28年,也艰辛探索了整整28年,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即将变成美好的现实。这时的革命胜利形势,借用毛泽东当年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预示革命高潮就要到来的三个形象比喻则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以这个结束语为切入点解读序卷的立意和谋篇,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序卷的历史脉络和逻辑线索,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序卷的主题和全貌。

同类推荐
  •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外贸谈判英语助手(双语版)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的上公关、文秘、外贸、旅游、酒店管理、外企管理、涉外会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等专业作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和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教材,也适用于外贸、银行、海关、进出口贸易公司、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关文秘人员、外贸业务工作者、国际营销人员、口译工作者、海关业务员,以及与外商打交道的厂长、经理、政府官员作专业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应用文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读者作自学教材。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热门推荐
  • 玄裂九天

    玄裂九天

    小小的一块残破的“瓦片”,诱发无尽的贪婪和杀戮。少年从山村走出,偶得一颗神秘珠子,无数秘法和记忆纷至沓来,他开始寻找父亲并走向历练之路。血与火的洗练,光预热的考验!黑暗从深渊来袭之时,世界既是寂静之际......
  • 断前尘

    断前尘

    曾经高高在上的神君,一觉醒来,却遭逼婚。“想我堂堂叶桦,居然落到如此境地!”他是伴随神君左右的星辰之主,却落断情崖,尸骨无存。再相见,他已是当朝太子,而她,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姐。“如果能让你活过来,我宁拼上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们下辈子的缘分!”
  • 继父不好当

    继父不好当

    22岁这年,我经历了人生中几件大事,1大学毕业。2一见钟情,3父母和我断绝关系4结婚5丧偶6巨额遗产7几十亿给了继女18岁继女找上门了
  • 亿万总裁爱上我

    亿万总裁爱上我

    原本陷入绝境的灰姑娘遇上了亿万总裁,从此她的人生就发生了改变。谢墨皓对着黄芸珊道:“你成功的吸引我注意,你要对我负责。”“负责就负责,你敢娶我吗?”黄芸珊一笑。“有什么不敢的,走,我们去领结婚证。”婚后,谢大少的花式宠妻暖上心头……宠……宠……宠。“谢墨皓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老公疼老婆天经地义,反对无效。”谢墨皓淡然一笑,他的老婆就是拿来宠的。甜宠文,无虐无误会,更没有小山,轻装甜宠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携手一世。本文纯属虚构切勿模仿,不是宠文,直接拉作者去进宫,欢迎入坑。
  • 被上帝遗弃的孩子

    被上帝遗弃的孩子

    几个在建在一座老城的大学里上学的大学生,成绩不突出,背景不显赫,各有爱好却因无门路而难以施展,所有的发明创造被认为全是徒劳废品。爱情、友情、亲情交织在一起,理想、现实、未来模糊成一片,他们不想如芸芸众生一般听天由命,但奈何,那是一群,被上帝遗弃的孩子。没有异能,没有玄幻。基于现实,超越现实。毕业后各奔东西、命途各殊的他们,在地球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时候,站了出来……往往就是这样,人们意料之外的人,做到了,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他们是被上帝遗弃的孩子?对不起,他们不在乎上帝。
  • 龙情祀

    龙情祀

    欧士风格你只是习惯了所有人都害怕你可以去试着接受我吗我与他的相遇也许是奇迹祭祀是这一切的开始
  • 皇赐机甲

    皇赐机甲

    公元2507年,科技与古武并存,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各地殖民,科技发达,人类分为四大派系。月球的圣伽蓝帝国,地球的地球联邦,火星的苦行者,以及小行星带的落叶组织。各个派系相互制衡。战斗主要靠星际战舰和机甲。主角姜风出身于小行星带,背负惊天秘密,且看姜风如何解开这背后的谜团,机甲成神!
  • 超级兵王都市遨游

    超级兵王都市遨游

    他是死神,可他最爱美人;他的功夫很牛逼,可是就是喜欢扮猪吃老虎;他很护短,伤我兄弟者杀!他叫叶冰,他很装逼......
  • 春风十里长安花

    春风十里长安花

    长安的景色真的很美,花朵艳丽,等到你归来之日,带你一日看尽长安花!
  • 爱别离,你离我不离

    爱别离,你离我不离

    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我依然无法忘记,依然夜夜想起他,夜夜做着这个同样的梦。爱别离。我所深爱的人,却永远也不会爱上我。人说,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幸福。为了他的幸福,我只能选择难为自己,静静的退出。爱别离,为爱而别离。哈尼小学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哈尼镇。这座学校有在校生两百多人,小学的建筑是镇里最美丽的建筑,学校绿树掩映、歌声喧沸,走进学校如走进水彩画中,可是你猛一抬头,见学校的大楼前的旗杆上飘着一个黑黑长长的东西,哈,还有两条腿!是一条棉裤吗?哈哈,你猜对了。是的,是一条棉裤。准确点儿说,是Bulrushlion先生的棉裤,它是哈尼小学的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