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4800000013

第13章

解放军“支左”来了,分裂的队伍一半是“拥军派”,另一半竟是“反军派”。那时的他,坚定地站在“拥军派”一边,为了表示他“拥军”的决心和诚意,他居然把“罗钧”改为“罗军”。和“支左”的解放军接触多了,他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参军。1968年,他光荣入伍。1969年,他是吐故纳新后发展的第一批新党员。1970年,他由战士提升为干部。1971年,他由师里抽调到军区搞创作。1972年,他的作品送到北京参展。1974年,他喜结良缘。1975年,他调到某报社当美编,爱人从外地调到北京。夫妻团聚,又分了一套宽敞舒适的住房。在上山下乡的同龄人正为回城四处奔波,为找对象找工作而一筹莫展时,生活却给他开了一路绿灯,该得到的他都得到了。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前程的航船鼓满了风帆。奔涌的改革大潮席卷着神州大地,腐朽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封闭的、排外的大堤被冲垮。人们的认识观念在变,文化观念在变,经济观念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人们看到了希望,又不免生出疑虑种种:黄色录像、淫秽书刊在黑喑的角落里泛滥;存在主义、杯水主义、泛性论在一些青年的思想中产生效应……面对改革大潮,罗军的那叶心帆将驶向何方?冲击波来了,带着无法抗拒的力量,他无法躲避,被卷进洪流。

第一个冲击波:堂而皇之出现在首都机场候机楼的大型壁画《泼水节》。好一个《泼水节》!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裸体画!这不是对中国陈旧的封建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吗?第二个冲击波:遇罗锦的小说“一个冬天的童话”的出版和一些介绍性知识的书籍公开面世。性,这个国人讳莫如深的话题,居然能公开地赤裸裸地展现,这不是新观念和新生活的开始吗?第三个冲击波:内部电影,内部图书,外国书刊画报的引进和出现。外国人的生活太开放了,中国人思想太保守了!强烈的冲击波,使他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奔涌的潮头上,在重新自我设计和选择人生道路的关口,他耳边响起振聋发聩的画外音:―罗军,要想在艺术上有所作为,就要从民闾艺术中走出来,学西方画派,画人体,画变形体,搞大写意,用夸张表现现实。―罗军,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思想还那么守旧,思想要再解放一点,胆子要再大一点。是啊,眼下已到了而立之年,人生平平,事业未立,逝者如斯夫,错过这艺术上的最后一班车,岂不悔恨终生?!

罗军在思忖:封闭多年的国门已经洞开,呈献在眼前的一个绵丽多彩的世界,对于生活人们历来都有两种态度,一是当积极的参与者,一是当消极的旁观者。在参与者和旁观者中间,他选择了后者。挡不住的生活诱惑扑面而来,自己能驾驭这生活之舟吗?上过半年初中,说到底只有小学文化,没有知识,缺乏文化,能自立其间吗?他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他需要充实自己,他向领导提出到美院深造的请求。坐在美院那间宽大明亮的教室里,罗军心里荡起一种从没有过的精神愉悦。那是一节人体素描课,指导老师走上讲台,教具是一尊雕塑维纳斯。教室里很静,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那尊维纳斯的雕像上。

“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深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艺术,是人类最崇高的使命,因为艺术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睛,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们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老师的高谈阔论,罗军似懂非懂,他兴趣所在的是那堂不可多得的人体素描课。千呼万唤始出来。当老师结束了那番玄论,当女模特安然地走进画室,几十双眼睛又不约而同地改变了聚焦点。太美了!无与伦比,维纳斯相形见绌,她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种从没有过的心灵愉悦。教室里依然很静,罗军和同学们一样用眼睛说出心里的赞美。

“素描的艺术,好比文学风格,装腔作势、故弄炫耀的文风是不好的,好的应当是使读者忘记这是风格,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所处理的主题上,所表达的感受上。”

指导老师继续他的美论。一种偷吃“禁果”的悸动之后,罗军开始注意观察他笔下的这位模特,她很年轻,如入无人之境地斜坐在画台上,首先引人注目的是那庄重而又轻松的气息,不仅显露在她那目光流盼和嘴角边凹下去的活动的小酒窝儿中,还强烈地表现在她那圆圆的脸蛋和秀气的鼓鼓的下巴上。她整个胖乎乎的脸和那匀称的身体都散发着健康的气息。她侧着脸,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目中无人地平视着前方,只是两眉之间偶尔出现一条小小的皱纹,消失了,又显现出来,接着又闪开去,这是那内心矛盾的唯一迹象。那堂课结束了,可那个令人心里愉悦的美的瞬间却留在了罗军的记忆里。既然模特公然出现在大学的教室里,为什么就不能走进自己的画室?自从那次人体素描课之后,罗军那悸动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他终于烧旺了胆子把模特请到了自己那个密闭的画室。低垂的窗帘,遮住了日光,紧闭的门窗锁住了门外的喧嚣。这里,一切都显得那样神秘,昏暗的灯光窥视着这里将要发生的一切。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锁着两个人,一个是富有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一个是手捧画夹的罗军。姑娘从容地解开衣扣,一件件款款地脱下衣衫。

她是职业模特儿,她知道今天自己所担负的使命,也许是经历的这种场面多了,她毫无羞涩和紧张感,心地像湖水般平静。抑或是她真正理解美的含义,决心为美而献身。她毫不犹豫地解开最后一颗纽扣,脸上依然挂着蒙娜丽莎般神秘的微笑。瀑布般的秀发,白晳的皮肤,健美的胸脯,完美的曲线,眼前近在咫尺的裸体,像一股强大的电流剌激着他那尚未脱俗的神经。啊,太美了!他再一次感受到美有这么大的力量。他真的想把这个永恒的美的雕像留在画布上,可此时此刻,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的心在抖动,手在抖动,画笔显得那样无力。对于人体,艺术家看到的是圣洁,邪恶的目光看到的是欲念。罗军属于哪一种?此刻,他像夏娃偷吃了人生禁果一样,心在剧烈地跳动,担心受到上帝的惩罚。他用世俗者贪婪的目光呆呆地望着这尊大理石般至圣至美的雕像。他多么想让时光永驻,留下这个永恒的美的瞬间,然而不可能。他心里明白,这是一次不合法的尝试。

如果坐在美院的画室里,面对这样的场面,他也许不会这样惊慌,可他没有这个机会。模特儿是自己花钱托朋友雇来的,一但被人发现,岂不遭来非议?不知是肉体的欲念搅得他魂不守舍,还是担心窗外的目光窥探到这间小屋里的秘密,他再也无力完成这幅作品。像临近终场仍有一道难题无法解答的考生一样,他有点心慌,又有点惋惜。突然间,他来了灵感,从书架上取下那台进口照相机。

“为了节省时间,先拍照,再临摩,你不反对吧?”他用渴求的目光征询女模特儿的意见。女模特点头应允。他毫不吝惜胶卷,全身,半身,特写,远近高低,八面透视。一个胶卷照完了,他似乎有了一种解脱感,谢天谢地,无人发现。洗印,放大,一式10份,赠送友人。让朋友们开开眼界,他只是觉得新奇。

“罗军,新借来一本‘花花公子’,够剌激,翻拍一套如何?”罗军没有拒绝。

“罗军,新搞来一套三级片,见识见识。”画册演变成录像,友情似乎也在升温。他去了,带着猎奇的目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慢慢的,他结识了一批有“身分”的朋友。他们有办法搞到禁忌品。从此,他常出入舞厅,伴着疯狂的音乐跳它个通宵达旦;他踏进那深宅大院,在那昏暗的密室里,如饥似渴地看那些不堪入目的录像片;他常出入高级宾馆,听沙龙里的朋友谈西方文明,谈性解放。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他迷惘了。这不就是生活吗?当他接触那些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时,美与丑的价值观念在他的心灵深处发生了变化。美即生活。我追求美,不就是为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吗?过去只是听闻人世间的风流韵事,现在这种事就发生在我的眼前,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这才是有滋有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才箅有意义。环顾周围的一切,带情人去舞厅的并不都是平庸之辈。们中间有社会名流,也有在事业上取得过卓著成就的“家”们。

社会气氛是宁静的,缓和的,右派摘了帽,地富平了反,人们去掉了人人自危的心病。新颁布的《婚姻法》放松了离婚的条件,通奸不再以犯罪论处。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0岁了,在艺术上是“末班车”,在享乐上也是“末班车”,赶不上,岂不枉来人世,虚度此生葡萄美酒夜光杯,人生难得几回醉。来吧,品尝人生的美酒吧!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他灵魂内道德的天平开始倾斜。一个女人的胴体躺在他卧室的床上,火辣辣的眼神盯着他。来呀,真没出息!哪还像个男子汉!他不敢迎接这挑逗的目光,又无法躲避这眼前的现实。这不就是自己梦想的那种生活吗?到了眼前为何却步了?一种犯罪感隐隐地在他心头袭扰。她是自愿的、主动的啊!《刑法》第139条规定:不违背妇女意志的性行为不属强奸。不属强奸,自然不受法律惩处。就算是通奸,也够不上法#处罚呀!苦心经营了十多年,有了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这样一个美满的家,他不愿意因此毁于一旦,寻找着法律的保护伞。这毕竞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啊!对得起她吗?一个为自己生儿育女把全部的爱捧给自己的妻子。每念及此,他总是对妻子说:情人不过是个码头,只能暂时停靠,妻子才是港湾。我对妻子的爱永远不能变。

“罗军,你真傻,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思想还那么陈旧?杯水主义,杯水主义懂吗?哈哈……”一个戏谑的声音在他耳边震响。他终于失去了自控,像一只失舵的小船在欲海里飘荡。恐惧一坦然一冒险,这是他心态变奏的三段式。画裸体、看黄色录像再也无法满足他那溃疡的病态心理。他像一个鸦片的吸食者,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一任滑向罪恶的深渊。啊!不堪回首的昨天,令人惊悸的蘿梦!四躺在岌岌可危的命运之舟上,他几夜没有合眼,思维的排列组合,总给他一个无法解脱的绝望的结论。一个美术工作者,干了那么多令人不齿的丑行,一旦抖落开来,岂不让人无地自容?事到如今,最好的解脱只有死!自古人死万事空,人死了,自己可以从永恒中找到解脱。生死轮回,一切都归于轮回吧,他偷偷拣来一根曲别针,展直,磨尖,藏在枕头下,等待时机,向人生告别。

“罗军。”一个低沉的声音把他从恍惚中唤醒。

“这是家里送来’的东西。”铁门打开了,门缝里塞进来一个小包袱。他接过小包,不经意地扔在床上,一个将要告别人世的人要这些东西还有啥用?“罗军,老婆给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打开来看看。”一个同监好奇地问。罗军像具木乃伊,直挺挺地躺着,没有丝毫反应。

“我帮你打开看看。”那位同监犯人显现出多余的热情。小包打开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中间夹着一块巴掌大的纸片,纸片上画着三盆吊兰,下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小字:爸爸,这是我画的第一张画,咱们家里的一棵吊兰快要死了,妈妈浇上水,它又活了。看,它长得多好!“罗军,快来瞧,你女儿的画多棒!”女儿的画?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他猛地从床上跳下来,像夺回失落的宝贝一样,迅即把女儿的画抢到手。吊兰,家里的三棵吊兰,其中的一棵就要死了,这快要死的一棵不就是我吗?浇上水,它又活了。这另两棵吊兰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要活,要为他们而活着。也许女儿作画没有想到那么深远,只是一种灵感的偶发,或者像他给予女儿的生命一样,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然而女儿的画却给了他再生的生命。他感激女儿,感激女儿这幅寓意深长的画。吊兰浇上水能活,我还能不能再浇水?这是孩子的话还是妻子的话?他哭了,哭得那样伤心。金秋过去了,接踵而来的是肃杀的冬天。呼啸的西北风卷着尘埃钻进监房,监房里没有暖气,干冷干冷的,犯人们蜷曲着身子,依倀在墙角瑟瑟发抖。铁门打开了,走进来两个拿手铐的管教。

“罗军,出来!”咔嚓,给被定为重刑犯的他戴上了手铐。哐啷,重重的铁门重又锁上。风依然在凶猛地刮,天依然那般冷。开饭了,犯人们眼巴巴地等在门口,直愣愣地望着菜盆里那、几块油腻腻的肉片,生怕由于天冷,管教干部的手抖动,从自己应得的那份中滑落一块。轮到罗军了,掌勺的管教格外恩賜地多给他打了一勺。

“多吃点吧,吃不了几天了。”真的吃不了几天了吗?戴戒具,加菜,这一个个反常的迹象,不正是被判处极刑的徵候吗?端着这碗格外照顾的饭菜他一口也吃不下。女儿刚刚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难道法律不容我再生?他陡然生出一种从没有过的哀感。面对死神,他突然想到地狱。地狱真的存在吗?那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世界啊!他看过但丁的《神曲》,看过《神曲》中对地狱的描述。怅怅然望着窗外大风卷起的落叶,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曰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一幅作品《瞬间》:一个秋日的傍晚,画家凭窗远眺,突见一片落叶飘然而去。画家捉住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挥笔而就,得此名篇。秋叶落了,无可挽回,可在它没有落地为泥的那个短短的瞬间,它是存在的,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我不正是这片飘落的秋叶吗?在我还没有走进地狱之前,我依然存在着,在失去和存在之间,不正是艺术家们所刻意追求的境界吗?抓住这个瞬间!在万万分的绝望中他又产生了一分微弱的希望。五秋叶落了,是一个生命过程的完结,也是另一个生命过程的开始。用不着为此惆怅,也用不着林黛玉式的伤怀。它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满头的黑发过早地落了,它不同于秋叶,不是自然地凋落。按照监规,服刑的犯人需要理光头。罗军不能违抗,面对那缕黑黝黝的长发,他情有所牵:头发,人体细胞中生命力最强的元素,它来自母亲,应该奉还于她。于是,他用那缕头发粘贴了一幅母亲的画像,取名“发丝画”。用头发作画这不是一项发明吗?他很快写成报告,送给办案人员。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想用自己的智慧最后为社会作点贡献,以赎回他的罪孽。

同类推荐
  • 红樱桃

    红樱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农大毕业生陶红英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奇山市凤山区,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葛庄镇肖家楼驻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发动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审时度势发展大樱桃。面对诬陷和中伤,陶红英不为所动,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大樱桃遍及全区,成为凤山区农村的支柱产业。凤山区和葛庄镇也分别被国家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和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在组织的培养和广大群众的拥戴下,陶红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并好事多磨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 生死之间(汤姆·克兰西作品系列)

    生死之间(汤姆·克兰西作品系列)

    “正义不独行,决战生死间。”美国著名军事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继畅销小说《猎杀“红十月”号》之后暌违多年的强推佳作,自出版之日起连续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十周。反恐、谍战、政斗,一场惊险刺激的猫鼠游戏!《生死之间》讲述秘密情报专家小杰克·瑞安和他的同事暗中进行一项非官方却具有高战斗力的反恐计划。他们锁定的目标是一群威胁西方文明的恐怖分子,其中以一名叫埃米尔的人最为凶狠。埃米尔狡猾残忍,在幕后策划了多起恐怖袭击,却又成功躲过世界执法机构的缉拿。如今,他将恐怖袭击目标锁定于杰克任职的反恐基地。杰克必须负责带领两位堂兄及两位新成员计划缉拿埃米尔,执行斗智斗勇的反恐任务,一场生死较量就此展开……
  • 雾锁龙山寺

    雾锁龙山寺

    因为身在徽州,所以自然会对徽州文化生起了兴趣。这个明清四大商帮之一徽商的发源地,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遍地是国宝的古老的地方,曾经发生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呢?
  • 风尘隐侠鹰爪王19

    风尘隐侠鹰爪王19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福尔摩斯喵之二十二街恩仇

    福尔摩斯喵之二十二街恩仇

    本书包含了三个故事:《狗娘养的》、《香奈儿的爱情》、《阁楼上的男孩》。以一位有点肥胖的、曾被《福尔摩斯破案全集》砸中过脑袋、从此自诩为“侦探猫”且人称“福尔摩斯喵”的迪多的视觉,分别探讨忠诚、爱情、理解三个主题。这三个故事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一个不正经的侦探一本正经地讲述不正经的推理故事,告诉你一只猫所理解的忠诚、爱情、牺牲以及生命的困境。
热门推荐
  • 仙脉传承

    仙脉传承

    得仙精入命,淬炼天生仙体,强势崛起,开辟法相界倒转轮回,凝结仙脉,踏破万重门.
  • 浮生救赎

    浮生救赎

    浮生乱世,列国纷争,群雄争霸,风云四起,终,谁得救赎能量与武斗的激撞,正义与邪恶的颠覆,他,他们,在挣扎中苟活----怪物,与怪物的战斗,纵是逆天,依旧不能改命,他们终将,何去何从
  •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离修一觉醒来回到了十年前,第一件事便是找到了前世的小娘子。小娘子即娇气又跋扈,前世是不得他喜爱的。毕竟对掌握百万雄师的他而言,不需要一个任性冲动暴躁易怒的小娘子。所以这世初见,小娘子缠上认哥哥的行为,他是默默认可了的,甚至觉得这样的关系更适合照顾她。只是哥哥两字叫久了,他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还能再改改,譬如说在哥哥前面加一个情字!*****清晨的暮光照入屋内,小娇妻一脸羞愤的扯着裤腰带。小相公不依不饶的抢着,“看看,给我看看,哪里受伤了?”小娇妻双腿一夹,恼羞成怒的吼了一句。小相公瞬间风中凌乱,好一会儿才看着自己裤上染的红梅,心中一片激荡!!*****SC,1V1,无原则无下限的伪兄妹宠文。*****某妖读者群:【77486087】欢迎来耍!推荐自己完结文:http://www.*****.com/?info/614410.html《猎户的辣妻》http://www.*****.com/?info/534093.html《一品夫人之农家医女》
  • 我的脑中有台古怪机器

    我的脑中有台古怪机器

    吴凡是一名职业游戏玩家,在一次意外中,让他的脑中住进了一台奇怪的机器,揭开了一桩惊天大案。而他脑中的这台机器却为他带来了各种麻烦,利用他谋利,正所谓神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切欢苦与抉择就此伴随。
  • 修真界学霸

    修真界学霸

    博士生穿越到修真文明。两种知识文化的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托塔李天王

    托塔李天王

    重生成封神时代的李靖,李靖不要与大儿子和二儿子分数两个阵营,也不要和三儿子反目,更不要自己妻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老去。可是天道在上,自己拦不住滚滚向前的战车,只能小心翼翼的微微改动原本属于他们的命运。
  • 倾国倾城嗜血魔妃

    倾国倾城嗜血魔妃

    要结束了吗?三生石前,谭梦萝白衣染血,自嘲道。公主,神王如此,只是为了统一神魔大陆,轩辕冽是魔界几千万年来的绝世天才,只能用你们婚事让轩辕冽自投罗网。神界第一长公主带着恨意跳下三生涯重生,来世寻找爱人“魔皇之子”。
  • 别让青春上了你

    别让青春上了你

    讲述一群正青春的年轻人暧昧不清的情感生活现实与梦想的纠葛前途与沉沦
  •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本书分两部分:一是“注目”,作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文化名人等共二十几位,其中有冯唐、张嘉佳、海岩、几米、九把刀,安妮宝贝 ,梁晓声, 朱天衣,吴念真等,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成名前的艰苦岁月、他们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对当前文学市场的现状分析及文学发展前景预测等等。第二部分“回望”记录了作者一些人生感悟的随笔和对周华健、李宗盛等明星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