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93200000032

第32章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学术转型(5)

在中国近代史学转型过程中,“古史辨派”的崛起无疑是一件大事。有论者即曾形容说:“从民国十五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到民国三十年《古史辨》第七册下编成书(1926—1941),古史辨运动乃为当时史学界的主流。换句话说,这段时期的文史学者,不管赞成不赞成,都多多少少受到这个疑古气候的感染,而学术界疑古气温之高升,也使得其余史学思潮隐而不彰。”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47页。徐炳昶甚至回顾说:“近三十余年(大约自1917年蔡元培长北京大学起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止),疑古学派几乎笼罩了全中国的历史界,……当日在各大学中的势力几乎全为疑古派所把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7页。以上这些描述或许不无夸大,杨宽即说徐旭生关于疑古派势力的说法“不免太夸大了”(《历史潮流中的动荡和曲折——杨宽自传》,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第87页)。陈以爱也认为“在20年代初的国学门乃至北方学术界中,疑古辨伪的风气还没有横扫学术界;对古史古书的怀疑与辨析,也只是一部分学者所重视及提倡的学术工作”。见《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以下简称《国学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版,第293页。但“古史辨派”对中国近代史学所造成的剧烈冲击则是不容置疑的。而历史地看来,顾颉刚发起“古史辨运动”的策源地恰是章门弟子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北大国学门,因此章门弟子与“古史辨派”的关系便尤其值得加以深入的探讨。

一、北大国学门与疑古思潮

台湾学者陈以爱曾经在其专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一书中,通过对北大《国学季刊》、《国学门周刊》刊载文章的性质和作者群的比例分析发现:“古史辨运动在20年代学术界虽确曾众口喧嚷,震动一时之视听,而‘疑古派’的中坚分子胡适、钱玄同、顾颉刚也都与北大关系密切,但‘疑古辨伪’终究不能算是国学门的代表学风”。陈以爱:《国学门》,第304页。这种观点首次深刻揭示了北大国学门与疑古思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启发意义。本节即拟在此基础上,予以更全面详尽的梳理辨析。

(一)北大国学门的创建和“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1920年7月,北大评议会议决改组旧有的研究所,将之合并为四门。在分门筹设的过程中,蔡元培委托章门弟子马裕藻、沈兼士筹建国学门,并宣布“本校国学研究所,现由马幼渔先生、沈兼士先生担任整理贡献”。蔡元培:《北京大学一九二一年开学式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在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分门筹备,以国学门进展最快”,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遂于1922年1月首先成立。1922年1月17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研究所国学门启事》宣告:“本门已正式成立。”《研究所国学门启事》,《北京大学日刊》第936号,1922年1月17日。1922年2月11日,北大评议会又通过《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全体委员名单》,蔡元培以校长兼任研究所所长,是当然委员长;顾孟余、李大钊、沈兼士也分别作为教务长、图书主任、国学门主任,是当然会员;其余成员则包括国文系主任马裕藻、史学系主任朱希祖、哲学系主任胡适、国文系教授钱玄同、周作人等。《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全体委员名单》,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1页。从这份名单来看,章门弟子多达5人,超过全体委员的一半,这说明在北大国学门的创建初期,章门弟子占据了主流的地位。

1924年9月,北大国学门同人在三院译学馆原址合影,一排左起:董作宾、陈垣、朱希祖、蒋梦麟、黄文弼,二排左起:顾颉刚、马衡、沈兼士、胡鸣盛,三排左起:常惠、胡适、徐炳昶、李玄伯、王充玮。

与此同时,顾颉刚作为国学门助教,也参与了国学门章程之草拟、研究室之布置、学术期刊之编辑、编辑室和学会工作之进行等重要事务。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历练,为其后创建诸多学术团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关键的是,在此期间,他还通过与胡适、钱玄同等人的密切交流,逐渐萌发了“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的思想,从而为其全面提出“古史辨”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说来,“古史辨运动”的肇端可追溯至编辑《国故丛书》一事。此事缘起于1920年秋,顾颉刚将自己所撰《清籍考》呈胡适阅。11月,胡适致函提醒他姚际恒颇值得注意。此函后以《询姚际恒著述书》为题,列为《古史辨》第一册第一篇。对此,胡适曾表示:“承顾先生的好意,把我的一封四十八个字的短信作为他的《古史辨》的第一篇。我这四十八个字居然能引出这三十万字的一部大书,居然把顾先生逼上了古史的终身事业的大路上去,这是我当日梦想不到的事。”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版,第335页。本书下引《古史辨》各册均为该版本,不再一一注明。由此可见,这正是“古史辨运动”的起点。与此同时,胡适还建议顾颉刚标点姚际恒所撰《古今伪书考》,并且说:“或者我们可以计划一个小小的‘国故从书’。用新式标点翻刻旧书,如《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国故论衡》等等。你很可以做这件事,我可以略帮忙。”胡适:《嘱点读〈伪书考〉书》,《古史辨》第1册,第6页。对胡适这一计划,顾颉刚很有兴致,他次日即回信说:“接读来信,欣喜万状。计画‘国故丛书’,我也久有此想。……方才子水见先生的信,大喜,谓《经传释词》及《古书疑义举例》,都可由他标点。他并说可以大家商议一个书目出来。我想在四五天内约他同到先生处商议一下。”顾颉刚:《致胡适》,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9页。显而易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12月21日,顾颉刚又致信胡适询问:“《古书疑义举例》既经点读好,就可付印么?……《国故从书》的板式,最好请先生即行拟定。”顾颉刚:《致胡适》,《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下册,第1013—1014页。显然,他们不仅跃跃欲试,而且马上就已经付诸行动。

胡适这一计划还得到了章门弟子的认可。在12月21日致胡适信中,顾颉刚就提到:“《国故丛书》计画,得马、沈、钱诸先生赞同,极快。”由于获得章门弟子的支持,国学门正式成立之后,编辑《国故从书》的计划很快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据胡适1922年3月8日日记记载,该日,北大出版委员会议决添设《北京大学国故丛书》、《北京大学国故小丛书》。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的日记》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1页。今天看来,胡适的《国故从书》计划之所以能在国学门中顺利通过,主要是因为该计划最初其实不外乎标点翻刻古书,况且胡适所具体列举的《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国故论衡》等书,均是清学正统的代表作,其中有两部更直接是章太炎及其师俞樾的代表作。可以想见,这样一个计划,无疑是章门弟子所欢迎的。

对于胡适的计划,反倒是顾颉刚做了一些变更。他通过整理《古今伪书考》,决定在此基础上发起编辑《辨伪丛刊》。顾颉刚后来曾回顾:“我不愿单单注释《伪书考》了,我发起编辑《辨伪丛刊》”。见《古史辨第一册自序》,《我与古史辨》,第47页。他在1920年12月15日致胡适信中即主张:“我的意思,可以拿《诸子辨》、《四部正讹》、《古今伪书考》三种合印成一册,唤做《辨伪三种》。”顾颉刚:《告拟作伪书考跋文书》,《古史辨》第1册,第13页。次年1月25日,他又致信胡适说:“我的意见,不妨唤作《辨伪丛刊》;现在标点的三种唤做《丛刊》第一集。”顾颉刚:《论伪史及〈辨伪丛刊〉书》,《古史辨》第1册,第21页。1921年6月9日,他在致好友王伯祥信中也说:“我日来在家里做《辨伪丛刊》的事情。这是《国故从书》的一部分。”顾颉刚:《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古史辨》第1册,第34页。他还具体拟了一份目录,其中都是历代辨伪之作。顾颉刚:《答编录〈辨伪丛刊〉书》,《古史辨》第1册,第33—34页。与胡适《国故从书》相比较,顾颉刚这一动议显然更注重“辨伪”。

青年时期的顾颉刚

对发起编辑《辨伪丛刊》一事,胡适自然赞成。1920年12月18日,他致函顾颉刚表示:“你主张把《诸子辨》、《四部正讹》、《古今伪书考》合刊一册,叫做《辨伪三种》,这是极好的。此书不妨慢慢地整理。或临时加入别的新发见的辨伪著作,亦未可知。”胡适:《告拟作〈伪书考〉长序书》,《古史辨》第1册,第15页。1921年7月1日,他又在致顾氏信中肯定说:“《辨伪丛刊》事,你的办法我很赞成。”胡适:《论〈辨伪丛刊〉体例书》,《古史辨》第1册,第38页。而在7月25日的日记中,他再次提及:“作书与颉刚,请他……先把他已编成的《辨伪丛刊》两集付印。”《胡适的日记》上册,第161页。

事实上,如果仅就单纯“辨伪”而言,国学门内部也并无多大分歧。朱希祖便认为“虽子思、孟子所说亦不足信”,《钱玄同日记》第3册,1917年3月28日条,第1565页。并以《卿云歌》出于《尚书大传》,“乃后人伪撰,著作的人实非虞舜”为由,反对将之定为国歌。朱希祖:《论〈卿云歌〉不宜为国歌》,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马裕藻也拟编撰《古籍校读法讲义》,并同意钱玄同将《论衡》之《书虚》、《艺增》和《史通》之《疑古》、《惑经》等辨伪名篇,视为最高等之“古籍校读”。参见钱玄同:《论近人辨伪见解书》,《古史辨》第1册,第25页。但正如胡适后来所述,“我们有‘辨伪丛刊’的计划。先是辨‘伪书’,后转到辨‘伪事’。颉刚从此走上了辨‘伪史’的路”。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第2册,第336页。顾颉刚并不满足单纯的“辨伪书”,而是要进而“辨伪史”,而且他认为:“从伪书引渡到伪史,原很顺利。有很多伪史是用伪书作基础的,……想到这里,不由得不激起了我的推翻伪史的壮志。起朴社出版的《古史辨》第一册(沈尹默题签)先仅想推翻伪书中的伪史,到这时连真书中的伪史也要推翻了”。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我与古史辨》,第47页。很明显,顾颉刚这一想法将“辨伪”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进入到了“疑古”的层次。

(二)章门弟子与“古史辨派”

同类推荐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 弟子规·千家诗

    弟子规·千家诗

    本书原名为《训蒙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热门推荐
  • 纨绔小王妃:王妃要逆袭

    纨绔小王妃:王妃要逆袭

    神他妈!这穿越的方式也是醉了!开个车都能开到古代来,既然都到了古代,不好好玩玩,岂不是对不起这车票?次日,某男把她抵在墙上,“听说,呵呵是操、你、妈的意思。说!你妈是谁?不过没关系,以后你操我就行,不许再想着你妈!”次日,某女被吃干抹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隐身技能太娇弱

    重生之隐身技能太娇弱

    【虐向/青梅竹马】齐目凝亲眼看着自己一家三口被杀。重生后,她不死,不伤,自动屏蔽周围邪念之人,同时也隔开所爱之人。危机时刻,她总能化险为夷,可她身边的人却不能幸免。挚友被迫害,施暴者是她所爱之人的父亲,她知道,他也知道。他们青梅竹马,却各怀心事,人心总隔着一层,误会便多了一层多年以后,一切揭开……终将落幕。
  • 江湖:魔主

    江湖:魔主

    十年前,世家传言:谢家有子,儒雅风流,温良如玉。十年后,江湖传言:魔教有主,茹毛饮血,闻风丧胆。瘸腿才子,金榜题名,断案如神,皆是为了十年前的一场算计猛鬼面具,杀人如麻,深谋远虑,皆是为了百载前的一场冤屈一滴笔墨抹命无数,百年古刹佛像杀人,皇宫凤殿鬼魂游荡……十年前的夺位还牵扯出了什么悬案?猛鬼面具枯骨盈山,华清浮尸口吐人言,泰山脚下巨石镇妖……百载前的罪孽还引诱出了多少谜题?谢家的冤魂何时解脱,祖辈的罪孽何时洗尽下一瞬,刀剑相向。
  • 嫁给你又怎么样

    嫁给你又怎么样

    “那个最神秘的的顾夭上神竟然要与血族联姻了,这可是这几万年最大的一桩奇闻了”传闻顾夭是令整个六界都钦佩不已女上神。传闻顾夭是哪一个神族的孤女?又传闻顾夭是因为受到了什么伤害就隐居起来了……她也没想到,在自己凡间游玩的时,有人就指派了他去联姻,还是她从未见过的男人……某君上:“宝宝,今生你逃不掉了。”
  • 为夭消得人憔悴

    为夭消得人憔悴

    五万岁,已是到了不小的年纪而她到了此时此刻,却依旧分不清欢喜同爱她自已为爱的是师父却不知师父的心自从那女子死后便是封了起来缠过、恼过、逼过最后连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她要的她自以为若炎帝君不过是欺侮她她打死也不要成为他的妃子却不知他忘了过去,甚至差一点丢了她好不容易再次见到她,便是再也不能放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漠失莫忘

    穿越之漠失莫忘

    一场任务之后,孟漠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她有了娘亲和亲弟弟,还无意间救下一个跳崖殉情的少年……
  • 重生变成韩国人

    重生变成韩国人

    重男轻女家庭的赵迪好不容易有点奔小康的意思的时候,被自己亲弟弟推下了公司。一朝睁眼,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韩国人。???????????????不是,上面的话是不是哪里不太对?好像哪里都不太对。本着鸵鸟心态既来之则安之的思路,赵迪想那咱就好好地做韩国人吧,韩国偶像剧多梦幻啊、然后这个梦幻在吃了三天泡菜之后泡汤了。赵迪的梦想是,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请祖国妈妈(美食)再爱我一次。所以,为了这个目标,赵迪拼命的要做一个外派员,这样,既拿着高工资,又吃着家乡美食岂不美哉?生活:呵呵。弟弟:呵呵。
  • 被上帝遗弃的孩子

    被上帝遗弃的孩子

    几个在建在一座老城的大学里上学的大学生,成绩不突出,背景不显赫,各有爱好却因无门路而难以施展,所有的发明创造被认为全是徒劳废品。爱情、友情、亲情交织在一起,理想、现实、未来模糊成一片,他们不想如芸芸众生一般听天由命,但奈何,那是一群,被上帝遗弃的孩子。没有异能,没有玄幻。基于现实,超越现实。毕业后各奔东西、命途各殊的他们,在地球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时候,站了出来……往往就是这样,人们意料之外的人,做到了,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他们是被上帝遗弃的孩子?对不起,他们不在乎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