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24100000043

第43章 凤眼看古典诗歌欣赏: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2)

这第四句,也可以理解为疑问句。这没有关系,反正是和前面三句陈述句相比,第四句句法和语气发生了变化,这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说明抒情诗歌的情绪节奏问题。我已经讲了,要抓住情绪节奏的微妙变化,这是从心理上去分析的。光这样,还是很渺茫。狗咬乌龟——无从下口啊!这里,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那就是语气的变化,句法的变化,恰恰就是情绪波动、诗情节奏的外在表现。前三句陈述语气和第四句的感叹、疑问语气,不过是诗情变化的一种外在形式。诗人情绪变换,是实质,而表现的语句形式,则是多样的。第四句,变成感叹语气只是一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四句,固然是感叹句表明语气变化,但表明语气变化的并不仅仅是这一句,至少第三句,语气也有变化,“醉卧沙场君莫笑”,这是一个否定句,和前面两句陈述句的肯定语气不同,这也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情绪变动的表现。而这一现象,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相当普遍的。前面的例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电是,第三句语气变为否定性质的再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甫《漫兴》: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杜甫《三绝句之一》:

楸树馨香倚钓矾,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白居易《别草堂二绝句》: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王氏女《峪,化绝句》:

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

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每首的第三句,都改变了陈述语气,变成了否定句。此类例子,举不胜举,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巧合呢?显然是为了改变开头陈述句的单调,追求语气变化。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并不是否定语气代替陈述语气,而是代之以假定语气。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三句是假定句,第四句是否定语气,这里是不是有个比较深刻的道理呢?我想是有的。

这是因为,绝句每句七个字,四句都是如此,很容易造成单调刻板之感,而艺术形式是既要统一单纯,又要尽可能有丰富的变化。故绝句的第三、四句,在语气上,作适当的改变,以语气转换改变单调,求得丰富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绝句》中谈到诗的起承转合的“转”时说:

绝句之法,要……句绝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绝句中第三句的工夫就在“宛转变化”,就是为了在统一中求变化。其实,单纯中求丰富正是传统文学(乃至艺术)形式的共同规律。西方的古典格律诗,在每行轻重抑扬交替上,是统一的,但,其中的句法,是变化多端的。在这一点上,和中国的绝句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我这里念一首英语诗歌给你们听听,这是给小孩子看的,但道理是一样的: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你们听出来了没有?四行的语气不单调吧,变化相当丰富吧。第一行,可以说是陈述语气、第二行,就是标准的感叹句了。第三行还是感叹语气了,把副词性的方位状语提前,成为一行,情绪上提高了强度,到了第四行,就又恢复到陈述,又比较平静了。起承转合,波澜起伏,挺丰富的,是吧?

为什么要用感叹语气和否定语气?因为它和陈述语气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比较带情绪,如: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如果是陈述语气,那就是——

I really know what you are!(大笑声)

再举一首俄语诗歌的例子,普希金《致恰达耶夫》:

爱情、希望和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快乐,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翻译成中文,其中句法和语气的变化,都损失了。要不要我用俄语念给你们听一听?(众:要,掌声热烈)那么原文是这样的:

爱情、希望、宁静的光荣,

没有长久地把我们骗慰欺诳。

(热烈掌声,欢呼声)

译文是“就是青春的快乐,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句式与语气和前面两行,是同样的主谓结构、但是,在俄语原文里并不是这样的,而是:

逝去了,那青春的欢乐,

像梦又像朝雾一样。

这样带着一点倒装的陈述句式,和前两行的否定句式,连在一起,就有变化感,有参差感。这是因为,这首俄语诗歌,也是格律体,是轻重音交替的抑扬格,整首诗是很统一的,句法语气再统一,就单调了。在统一中求丰富,这是世界诗歌的共同规律,来看美国诗人朗费罗的《生命礼赞》:

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

Life is but all empty dream!

不要用悲哀的声调告诉我,

生命就是一场空虚的梦。

这也是有规律地作轻音重音轻音重音的交替的,例如,tell是重音,接着rile是轻音,not是重音,in是轻音,mooum是重音,ful是轻音,num是重音,bers是轻音,这是很有规律的,不断重复的,因而,其句法,就不能重复同样的,而是要比较参差。再看雪莱的《西风颂》中的最后两行: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这最后一句,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音节也是轻重交替,不断重复的,因而句式语气的变化就很重要了,有了前面一行的感叹,还加上了一个感叹词O!接着来一个假定判断,才显出情绪转换的生动,再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

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To die:to sleep;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

是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也不过如此!

可以看出,俄语、英语诗歌,由于它的格律,轻重音的交替不断重复,因而它的语气非常错综。在莎士比亚这里,短短四行,语气不断变换,明显回避我们古典诗歌中的排比和对仗,突然提出问题,不是用干脆的简短的话语回答,而是用复合的句子结构,来推理,来比较,就得出了死亡就是睡眠的结论。我的引文,句子还没有完,因为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我就把后面还有一半的推演省略了。相比起来,如果说,他们的轻重交替和我们的平仄交替相当以外,他们在句法方面更强调的是变换、读惯绝句、律诗、古风的中国人读起这样的诗来,觉得很费劲,不习惯其中复杂的推演逻辑。我们古典诗歌,从修辞到逻辑,都比它单纯得多。尽管如此,规律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单纯中求丰富,这是艺术形式的普遍规律。

这个规律一点也不神秘。和我们的身体紧密相连,就拿女同学的头发来看,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把头发分成两个方面,对称美嘛,但绝对对称的,部是比较古板的,年青一点俏皮一点的,二者很少是绝对对称、完全等分,而是一面多一点,一面就少一点,稍稍打破对称实在热爱平分,对称的,就在正前方来一点,刘海这样就不太傻,不太死心眼了。(笑声)又拿你们这样的新校区来说,所有建筑物的立面都一个模式,为什么不来个五花八门呢?那就太乱了,不统一。但是,现在,恕我直言,现在这个样子,又太统一,是不是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呢?单调得有点缺乏变化呢?(笑声)这是可以讨论的其实,这个美学原则,在我们的经验中是屡见不鲜的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一个傻问题:狗叫为什么不好听?(大笑声,鼓掌声,答:因为它乱叫)但是,这是感觉,不是理论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它太不统一了。但是,太统一了。又怎么样呢?又很沉闷你们乘过火车吗?一直就是:格格咣,格格咣,格格咣,格格咣,就这么咣上几个小时,你就疲倦了,所以乘火车,一天下来,什么事也没有做,你都累得要命如果把前面的格格咣的“咣”的音调提高一点,把后面那个“咣”降低一点,又把第三个“咣”缩短一点,第四“咣”拉长一点,这个样子(唱……大笑声,鼓掌声)这就是统一而又有变化,这个变化又有一点规律,这就有了节奏,这就叫作乐音,如果一点规律没有,那就是噪音,不是艺术,是什么?(答:狗叫。)对了狗叫。狗叫不好听,因为它是没有规律,没有统一性所以它是噪音。(大笑声)当然,这并不排除,有朝一日,狗进化了,学会唱歌了,那又另当别论。网上有一个笑话,老师叫学牛用“况且”造句,学生写道:“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这就太统一了。单调重复,也不是乐音(大笑声)我们的古典诗歌,有对仗,句子又很短,每行音节相等,常常是一行就是一句(英语和俄语诗歌,不是这样的,他们一句可以跨好几行,甚至十几行,如前面哈姆雷特的那个著名的独白)。虽然平仄有规律有交替,但总体来说,比欧美诗歌统一,好像他们害怕句法上没有变化就可能显得单调,怕人家说他傻,(大笑声)只是,我们今天,就绝句而言,一般地说,或者除了特殊情况以外,变化功夫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句上如果没有第三第四句的语气变化,整个情绪的节律,就要大受损失。请比较: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心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但闻处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及时照我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言前路多知己,天下有人尽识君。

(鼓掌声、大笑声)

很明显,否定的语气比肯定的语气更能表现活跃的情绪,更便于诗人从客观的观赏转入主观情感的抒发。

三、内在律动的无限多样

第三句的变化——开与合、正与反、顺与逆的婉转变化,是句式、语气的变化,这种技巧,很容易掌握,不光是唐人,后世的国人都有这份聪明。就是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他们在唐朝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时兴用汉语写中国体式的诗歌,对于绝句的内在结构,他们也颇能领悟。介绍一点给你们看看。当然,他们的某些诗作,有太多模仿的痕迹。日本人中岩圆月(1300—1375)《鞆津》:

楸梧风冷海城秋,燹火烟消灰未收。

游妓不知亡国事,声声奏曲泛兰舟。

明显是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套用。还有一个汉诗作者,此人在中国有些名声,因为有个动画片,叫作《聪明的一体》,历史确有其人,叫一休宗纯(1394—1481),讳宗纯,号一休,在日本历史上是最有名的禅僧其“外现颠狂相,内密赤子行”的形象,与中国南宋那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公和尚如出一辙,看来是个花和尚。一休公开声称自己“淫酒****亦淫诗”,自号狂云子,汉诗集为《狂云集》,集中当然也有出语端庄的,如这首《端午》:

千古屈平情岂休,众人此日醉悠悠。

忠言逆耳谁能会,只有湘江解顺流。

第三句的语气转折,显然是有意为之。还有一位政治名人西乡隆盛(1828—1877),号南洲,明治维新的元勋,被对抗明治政府的叛乱势力推为首领,兵败自杀,有一首言志诗《偶感》颇负盛名:

几历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瓦全。

吾家遗法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

第三句和第四句,语气变化得很自然还有一位名将乃木希典(1849—1912),1895年率部入侵台湾,翌年任台湾总督。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攻克旅顺,次年参加奉天之战,写下了颇为悲壮的《金州城》:

山川草木转荒凉,千里风腥新战场。

征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橡子豆腐

    橡子豆腐

    金波的《橡子豆腐》所选作品,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大众化的不懈追求。其作品入选中高考试卷、教辅资料的有十数篇,如《永远的账单》,入选黄冈市2005-2006学年初三语文练习、2010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教练等十几种试卷;《给你一个教训》入选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等。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热门推荐
  • 异国的白王子

    异国的白王子

    一个亡国的王子,在大陆上流浪,依靠着偶然得来的修炼天赋一次又一次在敌人手中存活,数年之后,跻身大陆最强者的行列,与自己的先祖一起,复仇!
  • 青春爱最大

    青春爱最大

    青春爱最大,我们是行动派玩家.追梦失败也伟大,活在当下!相信自己一定会缔造神话!
  • 虫动乾坤

    虫动乾坤

    人有人他妈,妖有妖他妈,那只猴子怎会没妈,可笑。至于说他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那是以后的事情。再后来,那只猴子修得金身正果,称斗战圣佛,更加是更更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故事,得从头讲起,讲得是那只猴子父母的事情。在那只猴子父母那个时代,有一种技能相当厉害,并且它是后世神仙魔道各种神通变化的根本,称为五觉幻境!更有一种在五觉幻境之上,能统摄五觉的技能……花果山原来的主人是谁?而那只猴子在千百劫后,为何能从神秘人菩提老祖处学得翻江倒海的本领?随后又得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为什么那么多天兵天将弄他不过????时空或许能穿梭,世界或许有尽头。林林总总,奥妙尽在其中……
  • 顾少追妻慢慢来

    顾少追妻慢慢来

    父母车祸身亡,公司陷入危机。沈宁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身边,本以为只是一场形式,他却对她一宠再宠,婚后更是宠妻入骨。
  • 大唐沉浮

    大唐沉浮

    一个出身名门盛世女婴,生逢宫廷风云变幻、厉经险楚跟郁煞挣扎,成为一代峥嵘踞史伊杰;红颜薄命?伊怀抱志!面对杀父株连灭家仇人,她坦然面对;如此一个风度女子,于各派权轲政第周旋其间;并籍于幼露锋芒之才学胆识,成为历代中国堪称折腰须眉的巾帼“无冕宰相”我,称量天下,秉国权衡。她,君临天下,四海朝臣。她,权倾天下,纵横捭阖。权力往往伴随着如花生命的逝落,是红颜祸水?还是成王败寇?年华于看客而言不过弹指,在自己,却是一天天刻下的伤痕。深宫遥遥,谁为慰藉?情长寥落,为谁心开?繁华落尽,王侯长眠。风云变化,历尽沧桑。昨日辉煌,今在何方?我歌我狂,万代轮转。我多想长生不老,再看江山!挖的坑,等你跳!收藏,点击,推荐,三温暖,谢谢亲们~QQ群:86985058
  • 诸天贵胄

    诸天贵胄

    “吾~仙域浩阳仙王与太曦仙王之子,尔等为何不拜”
  • 重生末世之炮灰逆袭

    重生末世之炮灰逆袭

    初雪穿越到了一本小说里。末世小说。。。这本小说真的很一言难尽。(脸红)
  • 易烊千玺是男神

    易烊千玺是男神

    一位迷迷糊糊的小清新遇上自己的男神,两个人从朋友开始,受到了很多千纸鹤的羡慕嫉妒恨,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变更,是修成正果,还是就此放手?
  • 开局占领新手村

    开局占领新手村

    神秘游戏《万界》横空出世,游戏技能居然可以带回现实!重生到两年前,只有三个月游戏经验的唐迪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抢先进入,成为第一个登录游戏的人。他进入游戏后才发现,游戏中的主城现在居然还是一个新手村,里面只有四个弱鸡NPC……
  • 刀剑之无尽黑暗

    刀剑之无尽黑暗

    当刀剑成为捍卫权利的唯一武器时,是该用他来驱逐黑暗,还是就此堕入深渊?书中的主人公名叫谷羽,是一名VR游戏的深度中毒者,他的冒险中将经历:与桐人的相遇、被微笑棺木暗杀、峡谷屠龙、希兹克利夫的挑衅......等一系列事件。作品中彩蛋多多,快来品悦,不喜勿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