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24100000045

第45章 凤眼看古典诗歌欣赏:绝句内部的潜在变幻(4)

也是同样的方法其结构、句法和语气的变化固然有一定作用,但是,感知、情绪的内在转换则是关键。一旦内在情思变化了,外部的语气和句法的变化,就可有可无了。如,张泌的《寄人》的第三、四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并没有句法和语气变化,只是不变的旧时景观,反衬出离人心中感到的世事“无情”,但此种“无情”,又为“多情”的月亮所否定,实际上,“多情”正好衬托出了“无情”,这种无情既是人世,又是岁月一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句法变化很明显,第三句,变得很自然,但是,是不是有一览无余的感觉呢?这是可以讨论的。

总之,绝句中的感知和情绪转换,是多种多样的,是无限的。因而,真正的艺术鉴赏,应该有思想准备,每一首诗,都是独特的我们来看李商隐的《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四句都是陈述的肯定句式,好像很单调,其实不然。因为,第一句是听觉的宁静,连天上大雁的叫声都可以听到。第二句的“水接天”,是听觉之静导致视觉之清,不但写视觉的透明,而且写旷远第三句,是在天水一色的透明的背影上,转入“青女素娥”的触觉之寒,空、清、明、远,相当地和谐,最后一句,则是视觉的凄清和触觉的寒冷的交融,但是,又不完全,“斗婵娟”,比比谁更耐得这样的凄寒,统一之中又有多种差异这样的意境的内涵就比较丰富了。更为精致的是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飞鸟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押仄声韵的绝句,第一句第二句写“千山”“万径”之“绝”与“灭”,杳无人迹:在广阔的视野上,一片空寂,在茫茫的大江上一切生命都被大雪淹没,只剩下一片空旷而寂静的空间;而第三句第四句,则对这种视觉意象做出了否定,在空无一物的背景上,出现了“孤舟”和“独钓”的意象。这似乎是以人迹的“有”,否定了前面大自然生命的“无”。但是,这“人”和“舟”,是极其细微的孤而独,不但没有打破画面的空寂,反而衬托得它更加空寂了。正如“鸟鸣山更幽”,因为有了鸟鸣的声音,山才显得更为幽静,这里的“孤舟”、“独钓”,也衬托得天地间更加空寂。特别是独钓的是雪,而不是鱼,更显得这种孤独的自在、自足的丰富内涵。这种意境的统一性,很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优长,它不像西欧和俄罗斯诗歌统一在直接抒情的情绪上,而是统一在画面的意境中。

在绝句巾,还有一类达到了很高艺术境界的作品,却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些结构上的讲究例如王维的《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四句郜是肯定的陈述语气,没有疑问、感叹、否定的交替,在情绪上,似乎也没有转折的痕迹但是,它仍然是很动人的,仍然属于流传千古、流芳百世的杰作之列,它以白石作衬,写出水滩之“清浅”,绿蒲堪把,说明水不盛,如果水盛,则绿蒲被淹没,“浣纱明月”,与水之清浅相配,加之主人公,肯定为女性,越发显出优雅的、透明的画意。这里有的是情绪和感知的统一和谐而单纯,从头到尾,突出的是从容与自如。它没有绝句那样的意象和情绪纵深结构,在平仄上,也不是很严格。它在结构上,没有绝句中常见的那种丰富的情绪和语气的变换,在语言上,不追求丰富的文采它的美学追求似乎不是属于绝句,而更接近于占风的浑然一体。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它押的是仄声韵(把,下),行家把它归属于“古绝”。相似的还有王维的《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的朋友裴迪有同名的诗作,可作比照:

跂石复临水,弃波情未极;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两个朋友都是诗人,情绪的性质相同,语言风格相同,只是水平有差异。

事实上,绝句的格律和风格也有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我们前面所讲的,大多是比较成熟的绝句,也就是文采、情韵、语气、机理、结构,形成了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格局,而在形成的过程中,有些风格,与之不合,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忽略了,被冷落了,被遗忘了,被牺牲了,以至于后来大部分的诗人,不能驾驭了,不会写了。人们的思想就被历史的潮流裹胁了,似乎忘记了,激情、文采固然是一种美,相反,意态从容,平静、淡定也是一种美。对感情、感知、情结不是采用强化的办法,而是淡化的办法,可能比之强化,需要更高的修养和水准。可不可以这样说,一切艺术的成熟,不仅仅是取得成就,同时也是付出代价。王维的这种风格,后来被牺牲了。但是,它仍然被欣赏,可以说明它的生命力,这一点是不可忽略的。

四、诗中有画的诗就是好的吗?——解一个经典难题

讲到这里,还只是从正面说明绝句的感知情绪有变化有节奏的好处。这些作为论证方法还只是正面的要真正确立一个学说,光有正面的证明是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证伪。就是说,真正让人家相信你的观念,不但要证明这样做是精彩的,还要从反面证明,不这样做是坏的,至少是不够好的。这就要拿一个样本来分析。怎么选择样本呢?随机抽样,这当然不错,有可能抽到一个很差的样本,对规律来说,可能是例外,那就没有说服力了。最好是拿一个很经典的文本来,有权威性的,如果连权威的样本都有问题,就说明规律比较可靠我们拿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来开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四句皆对,好像是把律诗当中的两联搬进了绝句。这当然也是一体,其数词相对、色彩相衬、动静相映,诗中有画,堪称精致但是,历代诗评家仍然表示不满,甚至不屑,胡应麟说,评家“率以半律讥之”。为什么把律诗的一半,转移到绝句中来,就要受到讥笑呢?这在理论上有什么根据?胡氏没有说,杨慎说这四句“不相连属”,胡应麟则说“断锦裂缯”。为什么会有这样苛刻的批评?是不是杜甫疏忽了“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第三句要求在第一二句的基础上承转。

(学生举手:孙教授,您的说法当然有您的道理,但是,我一下子在思想上还是转不过弯来。也不能完全同意您的分析:这首诗,诗中有画,是精品,您为什么这么苛刻呢?)谢谢你提出这么一个高水平的好问题,诗中有画的问题,有点学术化,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请诸位允许我,多说几句。

在历代诗评家看来,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要数李白、王之涣、王昌龄、王翰……甚至于点到了韩翃、李益,就是点不到杜甫。不但点不到杜甫,而且有人说杜甫的绝句写得很差,尤其他的那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我想,你们好多人不会同意,这首诗太有名了,一幅鲜明的画面啊,“诗中有画”,“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对得如此工整啊,视野很开阔,色彩、数字、动作,层层相对再加上下面呢,画面又有些变化,“窗含西岭”有个框子,窗框子框起来一幅风景,“门泊东吴”,门框子又框起一幅,何其美妙啊!但是,古代的诗话家却有人说,这种诗是不好的,这叫什么呢?叫“半律”,不是绝句什么叫“半律”?律诗是八句嘛,开头两句不对,最后两句不对,当中四句要对,杜甫这首诗实际上把律诗的当中四句拆出来,“两个黄鹂”、“一行白鹭”、“窗含西岭”、“门泊东吴”,一半的律诗。古代的诗话家承认,杜甫和李白是齐名的,成就旗鼓相当,但是绝句,就纷纷推崇李白而骂杜甫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感觉,反正我觉得骂得很痛快,(笑声)我很讨厌这首诗。(笑声)我每逢讲这首诗的不足,有些研究唐诗的人就要跟我捣乱,好在在座没有研究唐诗的,(笑声)为什么呢?容我慢慢道来,这段公案里还牵涉一个大诗人苏东坡,都是他把理论闹乱的,他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这个理论害死人啊!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得彻底一点,我们举一首李白的被称为“压卷”之作的,和杜甫的这一首比较一下。“有比较才有鉴别”嘛,这是谁说的?这是******先生说的:(大笑)我们来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的前两句,可真是“诗中有画”,“彩云间”有面面,“千里江陵”有画面,但,一共四句,是前两句更好,还是后两句更好?凭直觉就知道后两句更好。有人就解释了,后两句好在哪里啊?有画面这个人还是很有名的,清朝的一个诗评家,叫沈德潜,他编过一本叫《唐诗别裁集》,他说这后面两句好的,尤其是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好在“画家设色布景”。“设”是“设计”的“设”,“色”,“颜色”的“色”,“布景”,不是舞台上的布景,而是布置景色的意思。就是设计颜色,安排景致见功夫。这话对不对?你们不敢反对,我敢。“两岸猿声”,有没有画啊?没有。“啼不住”是画吗?画是用眼睛看的啊,“两岸猿声啼不住”,是用耳朵听的最精彩的,恰恰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从用眼睛看的转换为用耳朵的听的。这是情感的微妙的动态嘛!

“千里江陵一日还”是画面,这画面有特点,不是一般静止的画面,而是流动的画面,不但是流动的画面,而且是流动得很快的画面。为什么流动得这么快?“千里江陵一日还”,快到什么程度啊?不可能的程度。当时的小小船,怎么可能日行千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过了,有时“王命急宣”,中央王朝有急命令,又碰上“夏水襄陵”,发大水了,水都漫到山顶上去了,那时,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中间“千二百里”,合今天七百里但是李白不是王命急宣,他是劳改犯,也不是发大水,而是平时,可没有那么便宜。《水经注》中说,光是黄牛滩,就要舟行三天这不是我造谣,这里有原文,我念一下: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

“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黄牛滩才是三峡的一个小部分哪,就三天三夜了。李白的诗所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物理距离来说,这是不真实的,但是,李白不是物理学家,他是诗人,他归心似箭嘛。表现的是在情感驱动下变异了的感觉,所以黄牛滩之类,就不在活下了。他为什么这么归心似箭呢?原来他政治上犯了错误,参加了永王的幕府,当了个空头参谋,而他的主子永王,有野心,被中央王朝剿灭了,死于非命,他呢,当了俘虏,本来是很严重的,要杀头的。有人同情他,为他开脱,就判了个流放夜郎,也就是今天贵州桐梓一带。为什么要流放夜郎?因为有个成语叫作“夜郎自大”。李白老觉得自己的政治才能可能当宰相,军事才能可以比谢安。好吧,你就吹吧,到那个最会吹的地方去比赛吧:这时的李白,五十七八岁,可真是狼狈。当然他自己没有怎么正面写他的狼狈,倒是他的朋友杜甫说了: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政治上道德上,都很孤立,甚至可以说是破产的程度。流放半路到了白帝城。关中大旱,皇帝觉得是自己做事情过分了,大旱,上帝要惩罚了,于是他想,算了,来个大赦天下吧。李白碰上好运,不用流放了,落实政策,“户口”可以迁回去了,所以“千里汀陵一日还”,心里很轻松,“轻舟已过万重山”。有人说,李白这首诗的诗眼是一个“轻”字,为什么?因为心里轻松。但是,为什么不是“轻心已过万重山”呢?这个说法有很大漏洞,忽略了“轻舟”与“轻心”之间微妙的差异、心轻是一种内心的感情,要把内心的感情传达给读者,却不能直说,而要通过感觉,受到感情冲击,发生了变异,才能让读者有感觉这就不能不把轻心变成轻舟,把心快变成舟快,心里的安全变成舟行的安全。

其实,当时的旅途非常的艰险,长江三峡里有礁石,尤其是瞿塘峡的礁石很厉害的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那一碰就要死的啊,粉身碎骨的啊!诗人的浪漫感情不但使他感到快不可言,而且感到安全之极,险滩急流不在感觉之内。既然已蒙大赦,命运的鬼门关已经闯过,前路的激流暗礁又何足道哉!“两岸猿声啼不住”,本来这个猿声,在古典诗歌里是什么感情色调啊?悲凄。有一首民歌,郦道元不是记录过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也写过啊,“听猿实下三声泪”,听到猿叫声就哭了。可是李白的听觉完全被他的兴奋和欢乐同化了,他没有感到悲凉,唯有欢乐,倾听猿声之美,美到忘记了时间,还没有听完,“轻舟已过”,听觉的精彩把他吸引了,视觉倒是休息了,哪里有什么画家布景设色?完全沉浸在一种听觉的享受里,一下子家就要到了。就是听觉的美让位于突然发现平安到家那种心里的美啊。这多么爽啊,多么精彩啊!

同类推荐
  • 让生活浓烈地爱上你

    让生活浓烈地爱上你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让生活浓烈地爱上你》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先贤神韵

    先贤神韵

    海峡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杨国栋先生的力作《先贤神韵》。这本散文集,以描述福建历代文化名人为主线,集中介绍了福建有文字记载的历代先贤们高尚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他们勇于奉献、义薄云天的风采。全书意趣深远,文笔生动。
  •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本书从思想、记忆和神话的角度出发,考量了西尔科在《典仪》、《死者年鉴》和《沙丘花园》中对文化家园、历史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政治探寻,揭示了印第安人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和他们为了寻求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家园而做的不懈的努力,在澄清历史积淀的过程中,让印第安人小写的印第安历史浮出水面,使被消声的少数族裔群体重新步入历史话语的空间。本书通过西尔科三部小说中所呈现的印第安人对文化、历史和精神家园的孜孜以求,一方面揭示了家园背后潜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印第安人生存境遇的忧思,凸显了家园探寻的当下意义。
  • 张洁研究资料

    张洁研究资料

    《张洁研究资料》是《中国新时期作家研究资料汇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图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从1976年至今对作家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中,遴选出能够代表各个阶段研究水准的论文近四十篇,从不同角度解读张洁及其文学创作活动。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热门推荐
  • 漱华随笔

    漱华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妖女有点甜

    快穿妖女有点甜

    【1v1,苏爽,爆笑】末世猫妖为了重获自由,绑定魅惑系统,渣攻各个世界大佬。偏执总裁:她想要小鱼干?派人把青城的鱼全包下。傲娇歌手:她要公布恋情?打电话给豌豆台,我就勉强带她参加恋爱综艺。风流太子:她去了花酒楼?传吾之令,她去那家拆那家。铁憨魔尊:她夸狐狸妖皮肤白?叫个小妖把他涂黑。等等,把本尊的美白丸拿来。系统之王:她是渣女?哪个系统说的?把她废了。各个世界大佬脸是同一张堪称“脸蛋天才”的脸,但性格不一。嗯,对,你们没有猜错男主就是同一个人。ps:此文文风轻快偏沙雕,逻辑党不要和作者讲逻辑,因为作者讲不过泥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羊和木瓜直播的小镇

    山羊和木瓜直播的小镇

    “你说的是猫人吧?”“是的。”“山羊和木瓜怀孕了?”“是的。”“这些都是传说?”“不!不完全是。你知道的,那是一个神奇的小镇。”
  • 每个人都有秘密

    每个人都有秘密

    本书讲述了一桩意外死亡案件。李响意外死于家中,在警方走访寻找线索的同时,李响的一众“好友”个个心惊胆战,阵脚大乱。有李响最好的哥们儿夫妻俩,有李响的现任女友以及女友的前夫,有前同事,有朋友的朋友……每个人似乎都有下毒的动机,但每个人都不在场的证据。凶手就在其中吗?还是说是他们集体毒杀了李响?整个故事围绕着李响的朋友们展开,有时候你认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不见得是真心对你,而对你恨之入骨的人却不见得真心想害你。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处理不善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一切看似都是偶然的发生,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蝴蝶效应。
  • 妖风横行

    妖风横行

    “听说那封绩被同门击杀于屠妖岭上。”“此事可当真?”“不知真假,不过确实从岭上抬下一只血肉模糊的长毛畜生。”“依我看那封无功就是个妖孽,杀的好!”“斩妖除魔,以卫正道!”……封无功在神魂几欲溃散之际,朦胧中只作此想:可惜了本少这一身上好的皮子。
  • 全能量

    全能量

    李羽是从一个小山村走出的少年,为寻找父母,他会历经哪些事情?途中会遇到哪些让人心酸,绝望或者感动的事。路途会遇到哪些小伙伴们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羽的冒险历程。
  • 川德

    川德

    川德零司来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却不断寻找着归乡之路。
  • 忆伤城

    忆伤城

    使徒与七圣激烈的厮杀,阴谋与历史不断浮出水面,鲜血淋漓的死亡成为了常态,昔日好友却兵戎相见。现世的记忆,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尘封的记忆因为连续厮杀而被再次唤醒,嗜血的疯狂也被开启!谁杀谁?谁救谁?何为善?何为恶?若是正义必胜,那么胜利的那方自然是光明的象征,哪怕它的颜色是黑暗!你认为你会看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你将看见一个由虚伪、谎言、疯狂这些东西点缀的“美丽”世界!一切的真实,埋藏在了这漂浮于空中的大陆,等待着命运地挖掘……
  • 留神,我的总裁大人

    留神,我的总裁大人

    月雪兔一心爱着把自己捡回家且并无血缘关系的大哥月骐骏,但却只能眼看着月骐骏与三栖红星虹云雀相爱。可她怎样也不信那个充满野心的美女蛇会对大哥忠诚!果不其然,她终于抓到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的铁证!可却被人家逮了个正着,还巧合的撞到了一个男人最宝贝的东西!天啊!这个男人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