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3400000003

第3章 导言

丧葬习俗和许多礼仪风俗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

在遥远的荒古时代,早期原始人没有安葬死者的习惯。《孟子·滕文公》说:“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把死人随意丢弃到野外沟壑。在生活极度困苦的远古社会,不幸的死亡者也常常被饥饿的人们当做美餐吃掉,如澳大利亚沿海的一些原始部落,很晚还保留着吞食亡亲尸体的原始遗风。有的部落则沿袭着把尸体留在原处、活人离之而去的古老习惯。

生活在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距今约七万至三万五千年),尸骨旁堆放着燧石、石英块以及野牛和驯鹿的遗骸,说明当时已有埋葬死者的习俗。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早的葬俗遗迹。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人类居住的洞穴深处,尸骨旁有随葬的石器,周围用红色的赤铁矿粉撒成圆圈。这是我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葬俗遗迹。

如果从世界上最早的猿人算起,人类社会已经有了三百万年的历史,而葬俗的出现只不过是数万年前的事情。由此可见,葬俗的产生有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葬俗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是鬼魂崇拜的产物。

关于灵魂不死的观念,恩格斯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末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灵魂观念产生之后,又从灵魂观念发展为鬼魂观念。灵魂依附于活人的肉体,是人的“复身”;活人的灵魂在人死之后就变成鬼魂,它是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礼祭·祭法》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说文解字》也说:“人归为鬼。”

古人迷信鬼是灵魂变的,但并不崇拜附着在活人身上的灵魂,而只是崇拜离开了人体独往独来的鬼魂。因为他们确信,活人的灵魂除对本人起作用以外,和其他人不发生任何关系;但独立存在的鬼魂则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对死者以外的人起好的或坏的作用。鬼魂来无踪去无影,千变万化,在活人难以察觉的暗中广施魔力,以保护或作祟人类。正因为鬼魂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原始人对它产生了无比恐惧的心理,进而演变为鬼魂崇拜。

鬼魂既然是死人的化身,蒙昧的原始人为了取悦于鬼魂,以避灾求福,就改变了过去那种对死者轻慢无礼和漠不关心的态度,根据他们对鬼魂阴间生活的种种幻想,妥善处理死者的遗体,并举行相应的宗教仪式。这样,丧葬习俗就应运而生了。

山顶洞人在死者尸体周围有意识地设计红色的圆圈,无疑具有一定的宗教含义。据民族学提供的资料,近代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一些氏族部落,认为红色表示鲜血,它既是生命的来源,也是灵魂的寄身之处。山顶洞人将死者的葬地和红色融为一体,可能是受类似观念的支配。这说明,我国古代的葬俗一开始就和灵魂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

脱胎于原始宗教的葬俗,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中国古代不断增添新的内涵,演变为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丧葬之礼。安排死者的后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形式也日趋复杂化。

在古人看来,丧葬不只是单纯安葬死者,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伦理规范乃至政治秩序。《大戴礼记·盛德》云:“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爱故能致丧祭,春秋祭祀之不绝,致思慕之心也。夫祭祀,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况于生而存乎?故曰: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故有不孝之狱,则饰丧祭之礼也。”意思是说丧祭可以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和尽孝之道。同书《礼察》篇云:“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之礼众矣。”如果没有丧祭之礼,君臣之义和父子之情就会受到削弱,导致伦理崩坏的严重后果。《孟子·梁惠王》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各得其所,王道乐土的理想社会自然就来临了。

正因为丧葬有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广泛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周代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奠基时期,丧葬之礼亦不例外。周人以礼治国,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规范集中体现在所谓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之中,五礼之一的“凶礼”就是以丧葬为主体的。后代继承了周礼的传统,无不将丧葬之礼置于封建礼制的殿堂。上自真龙天子,下及庶民百姓,社会各阶层普遍看重丧葬,培育出了枝繁叶茂的丧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中,丧葬文化独树一帜,始终占有重要的席位。在古代世界民族之林中,像中华民族这样重视丧葬,实在是不多见的。

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特点呢?

事死如事生。受灵魂不死观念的支配,古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即活人生存的现实社会和鬼魂活动的阴间地府。人死犹如搬家,仍然好端端地生活在九泉之下,衣食住行不异于往昔。因此,古人总是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为其安排后事。《荀子·礼论》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就是说对待死者要像对待生者一样,将现实社会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到鬼魂世界。“事死如事生”是我国传统丧礼的基本原则,这在古代的丧葬习俗中有很多反映。例如:入殓时备足衣物,供死者四时穿戴;模仿人间的房屋修筑坟墓,象征死者生前的居室;随葬各种日用器皿和贵重物品,让死者在阴间享用;殡葬和祭祀时瘗钱烧纸,为亡亲提供冥界使用的货币;帝王贵族还常常将身边的侍从奴婢殉葬,以照料他们死后的饮食起居……所有这些,都是按照人间的生活习惯精心安排的。

奉行儒家礼仪。儒家提倡孝道,对送终之礼尤为重视。儒家的祖师爷孔子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在周秦诸子中,议论丧葬最多的首推儒家。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儒学经典《仪礼》,汇集了儒家所规定的一系列礼仪制度,其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等篇,是专门记述丧葬礼仪的。战国秦汉儒生的论礼文集《礼记》,系儒学的又一部重要经典,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论述了有关丧葬的各项礼仪规范。《仪礼》和《礼记》为后代的丧葬礼制奠定了基础,秦汉以来,无论是朝廷典礼还是民间家礼,丧葬礼仪中的葬前丧仪、五服制度、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基本程式,都是根据《仪礼》和《礼记》设计的蓝图制定的,使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

等级森严。阶级社会实际上是等级社会,生活在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高低贵贱之别。在中国古代,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死后的待遇也千差万别,如坟墓的高度、茔域的大小、棺椁的配置、随葬品的多寡、碑志的规格等等,都有相应的等级规定。古人通过丧葬礼仪,将现实社会的等级关系移植到了鬼魂生活的冥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广袤、民族林立的国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丧葬习俗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民族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丧葬习俗根植于古老的中华大地,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一定影响,兼容并蓄,丰富多彩。

从某种意义上说,丧葬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习俗容纳的古代社会的信息量是其他礼仪风俗所无法比拟的,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下面就让我们沿着古代丧葬的轨迹作一番考察吧!

同类推荐
  •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历史,主要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一些未解之谜。通过文章的深入解析,将人们感兴趣的历史疑点与谜题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同时,本书将引领读者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去探究事件真相,以期获得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刺激的阅读快感。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哈罗!美利坚

    哈罗!美利坚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谦虚礼让

    谦虚礼让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热门推荐
  • 封神英雄传

    封神英雄传

    封尘本是富家大少,因为对航空领域的热爱及大力投资,成为人类第一艘联合战舰上的舰载机教员,但是当联合战舰第一次进行太空探索任务时,战舰之上却发生了不为人知的意外,封尘也牵连其中;然而当封尘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另一番天地-仙神世界,可是此时的封尘却不知为什么变成了一只浣熊,为了变回人类以及寻找自己穿越的真相,封尘毅然踏上了修仙之旅。
  • 精灵勇者1英雄梦

    精灵勇者1英雄梦

    游戏高手夏焰最讨厌的可就是他这一头红通通的卷发了!看,就因为没能及时拉直它,一连串的怪事件就找上门了。游戏中遇到的火鸟怪物真的出现在现实中,还冲进校园袭击老师和同学,死党宋天鸣手机上安装的精灵召唤程序真的召唤出精灵了,这是怎么一回事?神秘失踪的学长居然出现在游戏世界中,哇,还被怪物追杀……好不容易救出失踪的学长,转眼却发现学校和城市里的人们都变得行为古怪、凶暴,这可太奇怪了!“恶之花”的种子蔓延开来,一场由恶魔酝酿阴谋正在蠢蠢欲动。在揪着一头卷卷红毛的夏焰身边出现了一群勇敢追逐梦想的伙伴们,他们能否摧毁恶魔的阴谋,拯救被“恶之花”附身的人们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死亡细胞

    死亡细胞

    一个细小的脑细胞,它来自一个被海盗绑票后撕票丢入海洋被鲨鱼肢解的人的脑部,但它残存了那个人所有的记忆信息,看它如何转世为龙,战异兽,夺珍宝,穿越西欧与华夏神界,看精彩打斗,品世间感情,绚丽异世界,与主人公展开一段激烈的冒险旅程。
  •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1:清水河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1:清水河

    因母亲外出打工而不得不留守农村的宋词,刚上初中便认识了一群不良少年,也认识了两位好老师,从此开始了她另一种意义上的成长。一次意外,外婆去世,她该如何面对这一打击?经历了心灵的挣扎,她能否走出人生的低谷?
  • 超禁忌游戏

    超禁忌游戏

    一款全新模式的游戏横空而出,惊动世界,更是让无数青少年为之疯狂。当诸子安进入了这款游戏之后,游戏世界忽然大变,更是意外得知,若是在游戏中身死,那么你就真的死了。人性沉沦,道义不在,一切只是为了活命而已。诸子安:“当我发现身边的朋友个个都离我而去,我才知道原来这款游戏,真的会死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既零

    既零

    黑色是中性色,而黑暗却是深不可测她是黑暗中的一道冷月,给予他世界一丝光芒。他是黑暗中的一道身影,却霸占了她的所有。游戏与游戏之间的现实,他是主宰,操控着她,保护着她,她可以是利益,也可以是筹码。所做的一切,他都是为了自己。直到……他伸手触碰了那一束光芒。“以单,我认输,醒过来,好不好……”“……”无声的回应。一场关于爱情的筹码,和无尽的黑暗,却成了他世界中一缕微末的希望。
  • 亓点星辰虞数满天

    亓点星辰虞数满天

    虞姬活着是为了等待项羽简亓活着是为了陪伴虞姬满是天灯的夜空许下心底的愿望温文尔雅的话语一日日的陪伴一年年的等待突如其来的告白注定了我爱你“虞,我说过,虞是月亮,亓是星辰,星辰会一直守候月亮,直到星球湮灭。”
  • 浩子的相亲对象

    浩子的相亲对象

    相亲就是你不合适我我不合适你,而合适的那个人永远是不用相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