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3900000031

第31章 祸降司马门(1)

建安二十一年(216),六十一岁的曹操晋爵魏王。从这时开始,他的立嗣之事已迫在眉睫。在这期间,曹操曾下过一道《诸儿令》,似乎在对诸子的安排和使用上也是贯彻他的“唯才是举”的方针。令中说:“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寿春面对孙权,汉中面对刘备,长安是关西重镇,所以曹操要派诸子前去镇守。但到底派谁去好,他还没有决定下来。他要的是慈善、孝顺、有才能、品德好,又能服从命令的人。他特别强调,他说话是算数的,不仅对部下不偏私,对诸子也一视同仁。他将这些想法明示诸子,就是要让他们自己努力去争取,谁也别想走捷径,从他这里得到特别的照顾。

其实,曹操也明明知道,眼下最具备继承人资格的只有曹丕和曹植。

和历史上诸多因为昏庸而导致储嗣之争的帝王看似不同,曹操为立嗣而挑起丕、植之争,似乎在他看来是明智之举。他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儿子们拙劣固然是件悲哀的事情,但儿子们太优秀了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你立谁为嗣?挑来挑去,最后“乱花渐欲迷人眼”,无从抉择。曹丕、曹植就给曹操出了这么一道难题。

曹操的立嗣标准,是“诸儿中最可定大事者”。所谓“大事”不外乎两件:一是统一宇内;二是篡代汉室。

曹操虽然英雄一世,也自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岁月不饶人,对于在有生之年消灭孙、刘,统一全国,他已知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强烈地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未竟的事业。再说,曹操早些年与他的反对派们打口水战的时候,曾向朝廷文武百官明确申明和保证他决无篡汉之意。但他也明白,权臣做到他这个地步,不可能再全身而退,唯一的出路就是另立新朝,这关系到曹氏家族的生死荣辱和曹魏江山的兴衰存亡。虽然公开承诺他不会篡汉自立,但他希望自己的继承者能够做到,并具备完成这一重任的能力。“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正是对此事赤裸裸的暗示。曹操当然深知,历代储嗣之争带来的教训和危害,轻则骨肉相残,兄弟、父子反目,如汉武帝;重则身死国灭,为他人笑,如袁绍父子。正是怀着这种“标准”和心思,曹操对曹丕、曹植进行由暗及明、由里及外的全面考察。

《魏书》说:“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猜疑,以函令密访群司于外。”也就是,曹操在儿子蒙在鼓里的情况下,以“密访群司”的步骤,向自己的心腹重臣和智谋之士广泛征求意见。事实上,兄弟二人并非蒙在鼓里,而所谓的“函令密访”也只不过是一种公开的秘密形式罢了。

人们不禁会问:曹操马不停蹄在与孙权、刘备争天下的紧要关头,冒着重蹈袁绍、刘表覆辙的危险,为什么还要大费周折,忙里偷闲在两个儿子之间挑起一场太子宝座的争斗呢?

曹操自有他的目的,除邯郸淳之外,无法眼之人无法识透。他以立嗣为诱饵,试图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考验满朝文武,究竟谁站在曹魏一边,谁站在汉室一边。如今献帝虽早已架空,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汉室旧臣,他曹操让儿子入太子位后更上一层楼,令旧臣摆明立场。但他不好直接问大家:你们支持不支持我儿子称帝?所以曹操以选拔太子为契机,让众臣来表态。虽然选太子貌似曹操的家事,但由此可以看出,谁对曹家的事越热心,一定程度也就表明谁对太子称帝越支持。这是高水准的指鹿为马的游戏。有人玩砸了,比如崔琰、杨修;有人看似装糊涂,比如贾诩;有人看个破底,比如司马懿——这个当初被曹操视有“狼顾之相”的谋士,竟违背了“不干预君王家事”的古训,积极奔走于其中,为曹丕指点迷津,化石成金。同时也做给曹操看,表明我司马懿坚决拥护您的子孙发扬光大您的事业。

第二个目的是借机巩固谯沛集团的地位。因为这是他曹操起家的嫡系,与汉室亲族集团和世家大族汝颍集团比起来,谯沛集团才是曹操真正信得过的嫡系。但这嫡系中多为武人,少有能在朝内担当重臣和谋策的人物,丁仪兄弟可算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如让曹植继位,则丁氏兄弟可为他辅佐,将权柄牢牢掌握在谯沛集团手中,可以起到打压或钳制世家大族的效果。目前正朝着这个目的运行,看来这是颇为理想的抉择。

第三个目的,似乎才是这场夺嗣的正题:曹丕和曹植,究竟谁更适应做太子。

可惜,曹操打错了算盘。他本想给这两个优秀的儿子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却造成兄弟二人之间持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双方亲信的策划下,上演了一幕幕或明或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活剧。同时,他的这场看似高妙完美的游戏,由于缺少一个人的配合而显得弄巧成拙、漏洞百出,甚至埋下了曹魏覆亡的种子。

这个人,就是曹植。

相反,当曹操择嗣的意向明朗化、公开化之后,“御之以术”的曹丕,为捍卫自己嫡长子应有的权利,无所不用其极地大打出手了。

机会很快就来了。曹操又要率师出征,按照惯例,百官及诸子到城外送行。曹植兴致高昂,在大军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刚写好的《出征赋》,赢得一片掌声与喝彩。曹操很是得意。站在一旁的曹丕眼睁睁地看着曹植占了上风,浑身不大自在,左思右想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时吴质悄悄凑到他跟前耳语:“王当行,流涕可也。”就是你什么也别说,只要流泪痛哭就可以了。

这一着果然有效,当曹操上马就要启行时,曹丕似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一副悲不自胜的样子。他看到曾经威严而不可一世的父亲,如今已经老了,那日渐佝偻的身躯,那斑白的两鬓,那额头和眼角斧凿般的皱纹,都在提醒他:这位汉末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与普通的老人概无两样。父子相会不久,今又当远离,作为儿子多么想替父亲分忧啊!临别涕零,挥泪祝愿父亲像往常一样平安归来。

曹丕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哭到动情处,拜倒于地。兵将踟蹰,众人欷歔,孤云为之徘徊,天地为之含悲。曹操望着哭拜马前的儿子,两眼也止不住一阵酸热,落下两行老泪。就听不少人私下交耳,说曹植辞藻华美,但诚心不及曹丕,你看他悲切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哭拜于地的曹丕泪眼蒙眬中偷偷窥见父亲的神情,心头暗想:三弟啊,比文采,也许我略逊你一筹;论演技,你可就嫩多了。

魏王主簿杨修似乎早已揣透曹操的心思,让丁仪兄弟为曹植立嗣积极活动,曹丕得知,心里十分恐慌。他知道,因他反对曹操把曹家公主嫁给有眼疾的丁仪而结下宿怨,丁氏兄弟死也不会说他的好话。他打算找吴质商量一下对策,吴质这时虽在邺城,但已被任命为朝歌长,属于外官,按规定朝内官吏是不能随便私通外官的。为避人耳目,曹丕派人用车载上一车竹箱,把吴质藏在竹箱中拉进宫内。此事被杨修获知,即向曹操报告,曹操很不高兴,要杨修抓现行验证。曹丕在宫中有许多耳目,得知此事泄露,遂派心腹出宫,找吴质商量。吴质说:怕什么!明天再来拉一车竹箱进宫,杨修肯定会前去查验。查无证据,那杨修就得背上个诬陷的罪名。曹丕依计而行,以车载竹箱装绢而入,杨修又去作告,可是查之无人,曹丕遂无事。而曹操亦恨杨修谮害曹丕,埋下日后斩杨修的伏笔。

杨修替曹植写出许多答辩辞,以讨曹操的欢心。每当曹操突然向曹植提问有关问题时,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答案抄录送上。有一次,曹操的文告刚送出一会儿,曹植的答辞就送过来了。曹植文思敏捷,也不能快到这个地步呀!曹操怀疑其中必有诈,派人调查,很快查明了原因。从此曹操不仅对杨修,也对曹植产生了不好的看法。

又一次,曹操为了考察曹丕、曹植的实际处置能力,让他们各从一个城门出行,暗中预先吩咐守门卫兵不予放行,看他们如何处置。曹丕来到城门口,被卫兵拦住,说魏王有令,任何人不许出城,违者当斩。曹丕只好悻悻调头而回。而曹植预先得到杨修的指点:如果出城受卫兵阻拦,因你是奉魏王命令,可以把他杀掉,因为魏王看你过于文善,到关键时候心慈手软。曹植于是照办,把卫兵杀掉出城而去。曹操对曹植的表现感到满意。不过,曹操心里隐隐有种疑虑:子建一向斯文,怎么下手这么狠。相比之下,子桓显得比较仁厚。

曹丕得吴质相助,确实为他争彩不少。说起这吴质,字号季重,兖州济阴[47]人,比曹丕年长十岁。当年曹操在-城招贤纳士,吴质应召而至。《魏略》曰:吴质才学通博,为五官将及众诸侯所礼爱;吴质亦善处其兄弟之间,有若前世楼君卿(楼护,汉成帝时人)之游于五侯。曹丕与诸子游宴赋诗,吴质与刘桢等并在座席。刘桢以不敬罪坐受谴役之时,吴质出为朝歌长,后迁元城令。曹丕与吴质交往甚密,谓之挚友,同时亦是曹植文友。吴质出身寒门,却一向喜交权贵,为人放诞不羁,怙威肆行,卒后谥为“丑侯”。

曹丕为答谢吴质,趁其入宫述职机会,私下宴请吴质,还让曹休、曹真两个弟弟作陪。酒酣之时,曹丕命郭氏出来见吴质并陪酒。也许为了消除两年前甄氏出见、众人不敢仰视的顾虑,曹丕笑着贴近吴质耳边道:“卿可以仰而细视之。”其亲密如此矣。

宴罢,曹丕与吴质密谈,诉说自己的苦衷。二人商谈的结果,想办法将吴质从朝歌调回邺都以助曹丕一臂之力。曹丕不便出面讲调动之事,吴质说他可以去找临淄侯说此事,让曹丕装作不知道。曹植听吴质如此情切地想调回宫内,倒也十分诚意地应诺下来。可他向父亲一说,曹操当即拒绝道:吴季重此时调动有何必要,还是让他在朝歌待着吧。

对于这场太子之争,《魏志》对曹丕的描述是:“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是说曹丕既善于伪装,更善于用谋,工于心计,精于计算,且笼络宦臣于左右,为其游说。

“术”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是阴谋诡计。在与曹植争宠过程中,曹丕正是充分发挥了他的这一“优长”,且与郭氏珠联璧合,内外攻关,相得益彰,卓有成效。《魏志》说郭氏“有智数,时时有献纳”。至于郭氏具体如何为曹丕出谋划策,外人不得而知。但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替曹丕在“宫人左右”中做工作,自然是很方便,很有优势的。其优势不只是她的姿色、花言巧语、逢场作戏、勾引调情,同时她像老鸨一样豢养了一群处雏婢女随之招用。后宫之中,许多曹丕不适宜出面的事情,郭氏都可以代劳,譬如结交曹操晚年的宠妾王昭仪,做母亲卞夫人的工作等等。

大凡男人皆有好色之欲,曹操尤甚。这个毛病带给曹操的教训实在不少,曹昂之死,关羽之逃,都和女人有关。知父莫若子,曹丕很熟悉他们家老爷子的这个“嗜好”,自然会对症下药。《魏志》曰:“(曹)干母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功。”曹干生于建安二十年(215),这年曹操六十岁,可见曹干之母(一说养母)王昭仪是曹操晚年极为受宠的爱妾。加上老来得子,更添欢喜。由此可见王昭仪替曹丕吹的枕边风十分奏效。为报答曹干之母的吹风之功,曹丕继位后,即封曹干为侯,后又令明帝曹睿善加恩护曹干。

当曹丕窃探到父亲要“密访群司”,就去找刚随曹操从汉中回来的司马懿密商对策。司马懿倒显得很超脱,不洒汤不漏水,看似不给曹丕出什么主意,只是向曹丕作了一个比任何主意都至关最重的提示:何不请教一下贾诩?

贾诩,这个连司马懿内心都要暗骂一声的“毒士”,最近几年因年事已高,下朝回家就关上大门杜绝一切社交活动。为儿女结亲也尽找些地位平常的人家,避之结交高门,再加上很少再为曹操出奇策,俨然已成了朝中的隐士,淡出人们关注的权贵范围。找他有用吗?

当然有用。司马懿心里最清楚,贾诩在魏王心目中的地位很不一般。也许贾诩是唯一一个被曹操暗中视作智力足以与己分庭抗礼的人了。能智的人,不在魏王眼中;能愚的人,才入魏王法眼。贾诩就是这样一个能智能愚的人啊!司马懿提示曹丕去请教贾诩,其实就是告诉曹丕,老爷子要“密访群司”是绕不过像贾诩这样的心腹重臣和谋士的,你何不事先主动去向那些大臣讨教,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呢?

曹丕登门拜访太尉贾诩,请教“自固之术”。贾诩乃凉州人士,既非曹操起兵时的嫡系,又非皇亲或汝颍世族的成员,所以在朝中格外谨慎,明哲保身。曹丕亲自登门求教,贾诩当然明白他来的用心。不过贾诩也知道老主公看来寿数无多,是时候为子孙经营下一朝的生路了。于是,贾诩神情平淡,轻声慢语地说道:“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说完闭嘴,不再多言。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家风

    家风是什么?即一个家庭或家族从古沿袭下来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中华文化的复兴离不开家风的建设,因为中国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中齐家是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关键所在。在家风方面,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十分重视。他有着大量与家风有关的论述和观点,对现代的我们有着深远的启发,无论是经营一个家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都是金玉良言和行为准则。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一个普通的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著名创作歌手的?他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他面临过怎样的抉择?他如何步出泥泞,走向成功,成为数十万“北漂”青年中的佼佼者?父亲在这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过程中,是助推者,是旁观者,是反思者。诗人胡世宗用最质朴的笔触,从儿子的少年时代开始回忆,记录下胡海泉独特的成长轨迹,“北漂”的心路历程,成名的来龙去脉,创业的跌宕艰辛。这本书既是一个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传记,又是一本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开导孩子追逐梦想、走向成功的教科书。
  • 邵逸夫全传

    邵逸夫全传

    本书介绍的邵逸夫,从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热门推荐
  • 奴宠

    奴宠

    她是亡国公主,为了复国生死不屑。爱上不该爱的人,她背弃了国家留他生路。仇恨碾转而来,她转眼已成了他国的皇后,跻身于生死存亡国家重事,她却万万想要活下去!当国家根基稳定,面对无情的哥哥,她却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求得那人的生。至始至终,她的心里,只有他一人。
  • 武无第二

    武无第二

    暗狱崩塌,魔道崛起,世界格局突变,武道为尊。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心眼通天,生存,战斗,豪情,小人物照样调教整个世界
  • 君少,夫人又上头条了

    君少,夫人又上头条了

    【宠文,超级宠文】面前如此厚颜无耻的男人,是H市叱咤风云的君少,权势滔天,杀伐果断。谁曾想君少就是妻管严,宠妻无度。“君总,少夫人在甩卖你高定制的衣服,要阻止吗?”君司墨瞪了那人一眼,“还不快加紧让人赶制衣服。”
  • 拳与玫瑰

    拳与玫瑰

    这是下一本书的前传,也是处女书,讲诉了一个代号为“杀戮艳花”的传奇佣兵和庞然大物的妖术会与教皇斗智斗勇的3个阶段故事。至于为什么是拳与玫瑰,一是主角大部分战斗技巧都是拳掌,第二玫瑰就是主角的女伴们,第三就是形容主角的战斗渴望和玫瑰绽放一样绚丽。也许前面不好看,但是我会慢慢写的好看
  • 待你一世情深

    待你一世情深

    一个医学系的校花和一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谈起了恋爱,这段不被看好的爱恋最终还是结束了。·······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她是市立医院的外科医生,他是纪佳集团的继承人·······
  • 精灵之外挂大师

    精灵之外挂大师

    外挂让你的生活充满愉悦……外挂虽然功能很强,不过智能为零。黎明让草系精灵学会了吐水球,鲤鱼王学会了飞行,飞行系精灵学会了潜水打洞……出招画面很美,请自行想象。不过,外挂虽好,却……叮!黎明兽偷袭并击败了晕倒的口呆花,获得了1点经验。系统你出来!!(注:本世界是架空出来的精灵世界,请勿完全代入原作世界的一切,本世界的所有精灵道具的制作均受某位神秘人魔改过……)
  • 不配我出剑

    不配我出剑

    系统安装出错,装在了李宪的下半身。李宪:猥琐发育不要浪。下半身:劳资这辈子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委屈,谁让我受委屈,我就踢谁。啊打!李宪: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的腿不听我的使唤。
  • 时光与你邂逅

    时光与你邂逅

    一场邂逅,让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人相遇。幸运的是,他们愿意为了对方改变、退让。他们的应援团也很兴奋……“嫂子好漂亮。”“那是姐夫吗。”
  • 问鱼手札

    问鱼手札

    礼部尚书家来了个辈分高得出奇的亲戚,据说这位小姑祖母从小在道观长大,粗鄙无礼,野蛮至极。结果不出一月,纷纷打脸。“陆娘子能否帮我瞧瞧这未来夫君品行?”“陆娘子帮我看看这新宅选址。”“陆娘子快瞧瞧我这乖孙为何夜啼不止。”“陆娘子…”陆问鱼能看所有人的命格,却唯独看不透那个人。他亦正亦邪,如影随形。“我愿江山为聘,只要你答一句愿意。”女主是坏女人,女主是坏女人,女主是坏女人,重要的事说三遍。当坏女人拥有强大金手指。
  • 新客房和活死人:终极死亡游戏

    新客房和活死人:终极死亡游戏

    这是一场考验智慧和勇气的游戏,获胜者将赢得巨大的利益和生存的权利,而违犯游戏规则的人,将接受以死亡为代价的惩罚。一个神秘的“主办者”,将13个悬疑作家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到一所荒废的监狱中非法拘禁起来,强迫这些人以特定的规则来玩一个残忍的“游戏”。而主办者自己也藏身其中。前3天参与的三个人无一例外地以根本无法想象的方式违反了游戏规则,并且都遭受了恐怖骇人的惩罚。接下来的几天,新的故事不断从悬疑作家们的笔下诞生:神秘死亡的姨妈诡异出现,恐怖事件频出;新租了便宜的房子,怪癖极多的女房东竟是全城通缉的变态杀人狂;丧尸时代来临,为逃避现实,不少人主动选择成为丧尸,新型病毒究竟是神的礼物,还是毁灭的开始?伴随着这些故事的,是愈加诡异的事件,无形的恐惧沉沉压在每个人的头顶。他们还会遭遇什么?“主办者”究竟是谁?一切都是个谜。而谜底,还远未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