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97600000075

第75章

释洪遵。姓时氏。相州人也。八岁出家。从师请业屡高声驾。及受具后专学律部。心生重敬。内自惟曰。出家基趾其存戒乎。住持万载。被于遗教。谅非虚矣。更辞师友游方听习。履涉相京咨访深义。有所未喻决问罕通。三夏将满遂知大旨。初住嵩高少林寺。依资云公开胸律要。并及华严大论前后参听并扣其关户涣然大明。承邺下晖公盛弘四分。因往从焉。听徒五百。多以巧媚自通。覆讲坚论了无命及。晖寔律学名匠。而智或先图。遵固解冠时伦。全不以曲私在虑。后因盛集异学充堂。遵乃束晖制疏。捧入堂中曰。伏膺有日都未见知。是则师资两亡。敢以文疏仰及。便置之坐上往覆。云所既属舍见来降。即命登座覆述。吐纳纤隐众仰如山。自后专预正时结徒毕业。以戒律旁义有会他部者。乃重听大论毗昙。开沃津奥。又以心使未静。就诸禅林学调顺法。年踰十腊方归律宗。四远望风堂盈千计。时为荣大也。齐主既敞教门。言承付嘱。五众有坠宪网者。皆据内律治之。以遵学声早举。策授为断事沙门。时青齐诸众。连诤经久。乃彻天听。无由息讼。下敕令往。遵以法和喻。以律科惩曲感物情。繁诤自弭。由是更增时美。法侣欣之。及齐历将季擅名逾远。而非类不交惟道同辙。名儒大德见辄慕从。常与慧远等名僧通宵造尽。周平齐日隐于白鹿岩中。及宣政搜扬。被举住于嵩岳。德不孤峙众复屯归。大隋廓定招贤四海。开皇七年。下敕追诣京阙。与五大德同时奉见。特蒙劳引令住兴善。并十弟子四事供养。十一年中。又敕与天竺僧共译梵文。至十六年。复敕请为讲律众主。于崇敬寺聚徒成业。先是关内素奉僧只。习俗生常恶闻异学。乍讲四分人听全稀。还是东川赞击成务。遵欲广流法味。理任权机。乃旦剖法华晚扬法正。来为开经说为通律。屡停炎澳渐致附宗。开导四分一人而已。迄至于今僧只绝唱。遵为人形仪儒雅。动据现猷。而神辩如泉。声相钟鼓。预升法位罕有昏漠。开悟之绩寔难嗣焉。仁寿二年。敕送舍利于卫州之福聚寺。将出示众。乃放红赤二光。晃发远近照灼人目。道俗同睹大生庆悦。仁寿四年。下诏曰。朕只受肇命抚育生民。遵奉圣教重兴象法。而如来大慈覆护群品。感见舍利开导含生。朕已分布远近皆起灵塔。其间诸州犹有未遍。今更请大德奉送舍利。各往诸州依前造塔。所请之僧必须德行可尊善解法相。使能宣扬佛教。感窹愚迷。宜集诸寺三纲详共推择录以奏闻。当与一切苍生同斯福业。遵乃搜举名解者用承上命。登又下敕。三十余州一时同送。遵又蒙使。于博州起塔。初至州西。有白鹄数十头。当于舆上旋绕数匝。久之而逝。及至城东隆圣寺置塔之所。夜有白光数十道。道如车轴住于基上。边有鸟巢树上。及光之洞明众鸟惊散。又雨银花委地光耀如雪。掘基五尺获粟半升。夜降神仙八十四人。持华绕塔久乃方隐。又妇人李氏患目二十余年。及来礼拜两目齐见。后行道之夕。又放赤光照寺东房。见卧佛及坐佛说法之像。复见梵僧对架读经。有一十四字。皆是梵书。时人不识。及四月八日当下塔时。感黑蜂无数衔香绕塔。气蔚且熏不同人世。又见白莲花在塔四角高数百丈。花叶分布下垂于空。时间五彩莲花厕填其内。又见天人烧香而左转者。于是总集而观叹未曾有。属目不见者非无一二。及下覆讫诸相皆止。遵于京邑盛开律仪名骇昔人。而传叙玄宗其后盖阙。又着大纯钞五卷。用通律典。寻又下敕令知寺任。弼谐僧众亟光徽绩。以大业四年五月十九日。卒于兴善。春秋七十有九。隋初又有道洪法胜洪渊等。并以律学着名。洪据相州绍通云胤。容止沈正宣解有仪。学门七百亟程弘量。故诸经论之士将欲导世者。皆停洪讲席。观其风略采为轨躅。胜博涉有功。而言行无副。神志高卓时共潜推。但身令未广。故听徒简略。渊学承遵统化被中山。纲维正象有声幽冀。年代非远。并不测其终

释觉朗。俗姓未详。河东人。住大兴善寺。明四分律及大涅盘而气骨陵人形声动物。游诸街巷罕不顾之。仁寿四年。下敕令送舍利于绛州觉成寺。初达治所出示道俗。涌出金瓶分为七分。光照彻外。穿基二丈得粟半升。又感黄雀一头。飞迫于人全无怖惧。驯扰佛堂久便自失。又石函盖上。见二菩萨踞坐宝座前有一尼敛手曲敬。或见飞仙及三黄雀并及双树驎凤等象。将下三日常放光明。乃迷昼夜朗过灯耀。有掩堂灭炬者。而光色逾盛溢于幽障。玄素通感荣庆相諠。朗具表闻。广如别传。大业之末。有敕令知大禅定道场主。镇压豪横怗然向风。渐润道化。颇怀钦重。不久卒于所住。时又有沙门海藏。识信坚正宗仰律司。屡讲四分少有传嗣。唐运置十大德。藏其一焉。又有法锵律师。本住静法。末厌烦梗南栖太和。幽居养志不尘僧众。孤行岩岫偃息松林。服饵守中赏心唯识。亦搔索之开士也。及终没后露骸山侧。至夜有灯照之。道俗往观。失灯所在。远望还见动经两月光照逾明

释慧主。俗姓贾氏。始州永归县人。六岁出家。为斌法师弟子。后令诵遗教一夕便度。以经验师多有乖越。便舍之而往姜律师所。诵法华经。寺东房中讲于俗律。试听一遍性若曾闻。乃问十关无能解者。刺史以下合州白黑。皆往咨问莫不归伏。始州一部祖宗道众。即为州内律主受菩萨戒。既尔约束以佛为师。尚不敬天况礼神道。于是佛法方得开弘。于黄安县造寺七所。梓潼县造十寺。武连县造三寺。从彼至今方将盛矣。初主登冠。欲受具足。当境无人。乃入京选德于甘露寺受戒。惟听四分余义旁通。梦见三日三夜天地闇冥众生无眼。过此忽明眼还明净。觉已汗流。一百日后周毁经道。方知征应。即返故乡。南山藏伏惟食松叶。异类禽兽同集无声。或有山神送茯苓甘松香来。获此供养六时行道。禽兽随行。礼佛诵经似如听者。仍为幽显受菩萨戒。后有猕猴群共治道。主曰。汝性躁扰作此何为。曰时君异也。佛日通也。深怪此言。寻尔更有异祥。龙飞兽集香气充山。其类众矣。后有八人采弓材者。甚大惊骇。便慰主曰。圣君出世。时号开皇矣。即将出山。以事奏闻。蒙预出家。大业中。敕还本州香林寺。常弘四分为业。武德之始。陵阳公。临益州。素少信心。将百余驮物行至始州。令于寺内讲堂佛殿僧房安置。无敢违者。主从庄还见斯秽杂。即入房中取锡杖三衣出叹曰。死活今日矣。举杖向诸驴骡。一时倒仆如死。两手各擎一驮掷弃坑中。州县官人惊怖执主。状申陵阳。大笑一无所怪。书曰。弟子数病不逢害鬼。蒙得律师破悭贪袋。深为大利。今附沉香十斤紬绫十段仰赠。后还京日从受菩萨戒焉。贞观三年。寺有明禅师者。清卓不群。白日独坐见无半身。向众述曰。吾与律师建立此寺。两人同心忽失半身。将不律师先去。不者明其死矣。明日食时俗人惊云。寺家设会耶。见有四路客僧数千人入寺。今何所在。寻尔午时主便无疾而逝。春秋八十九矣

释智保。河东人。弱龄入道。清慎居心。而在性刚謇不轨流俗。进受具后正业禁司。拥节****挺超群侣。博听异解贯练心神。废立文旨大观掌内。所以律部遐被寔赖斯人。故能维摄自他言行相守。至于流略坟素颇获其宗。谈对玄儒不后其术。笔记之工时扬大义。缘情流采嗣接英华。初住胜光末居禅定。国供丰积受用多亏。所以名僧大德日陈形器。凭准神解。可以言传。至于衣食资求。未能清涤。僧众四百同食一堂。新菜果瓜多选香美。保低目仰手依法受之。任得甘苦。随便进啖。皆留子实恐伤种相。由知法者少疑未详检。其知量敬护皆若此也。后返胜光厉业弥峻。园蔬溉灌水杂细虫。直岁高视但论事办。保念此无辜交被刑害。躬执漉具达送方还。寺有草物堪为僧用者。必拾掇鸠聚身送厨帐。其杂行纷纶诚难备举。以武德末年遘疾将渐。而正气明爽。告友人慧满曰。余其死矣。而精神不得超胜如何。有问意故。答云。观其来荫。似作守寺之神耳。而止于西院佛殿。余频以法遣之。卒不能离。言讫便绝。自尔所陈殿宇人罕独登。时须开入无不啬然毛动。及后百日尝有老姥。内怀酒食将遗诸僧。行至寺门忽被神害。身死委地器物流离。斯亦严厉之所致也。故僧侣摄其风威。有涉鄙吝者。皆懅而悛正矣。自保之据道。卓秀出群一食充躯。虽经病重不变前节。不宿俗舍常止僧坊。虽曾远涉必栖林野。三衣常被瓶钵自随。不执俗器不观音乐。五兵六法誓不身经。理会高僧闻便赴仰。故每日再讲必瓶钵自随。肃然成风无累于教。处众而食曾无盈长。残水余腻并以饼拭而啖之。一滴无遗。恐损施福故也。尝遇重病。每食有余一两匕者。停贮多日可得升许。亲看温煮命净人食之。有问其故。答曰。僧食难弃。不可妄轻业耳。传者目验生常景行。故直笔书其弘护之相焉。又尝患疟。寒则水淋。热则火炙。渴则急盐塞其口。痢则绝食取差。斯徒众矣

释智诜。字慧成。姓徐。本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少聪敏有志节。在蜀游学务勤律肆。会周陵法。因事入关不果所期。遂隐南岭。终南太白形影相吊。有隋革命光启正法。招贲硕德率先僧首。即于长安敷扬律藏。益州总管蜀王秀。奏请还蜀。王自出迎住法聚寺。道俗归崇。寺设大斋无不来赴。将食捉筋问炫法师曰。此处护净不。答曰。初还未得捡挍。承道不护净乃掷筋而起曰。宁啖屠儿食。此净铜何得啖也。诸僧数千一时都散。其严忌若此。故其在众屏气寂然。性不受施不妄干物。有僧道恢。为人凶险。遥见走避。人曰。卿从来不畏一人。何故畏诜律师耶。答曰。此佛法中王。那得不畏。人曰。以恢公膂力。可敌律师百人耶。答曰。纵敌千人。遥见百脉已沈四支不举。何敌之有乎。后以人请戒禁。行将諠扰。乃辞入龙居山寺。幽栖深阻轨迹不通延出辞疾。意欲登剑阁廓清井络。与诜书令归国化。使略答云。辱使至止并以诚言。披阅循环一言三复。文清渌水理破秋毫。贫道戒行多阙化术无方。宅身荒谷四十余载。狎鱼鸟以樵歌。习禅那思般若。以此卒岁分填沟壑。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伏惟相王殿下。德隆三古道振百王。公攘臂而归旧里。衣锦而旋本邑。百姓有再生之期。万物起息肩之望。搢绅君子。捧玉帛而来仪。慷慨丈夫。委干戈而伏道。昔长卿返蜀徒擅清文。邓艾前来未能偃武。公华阳甲族未络名家。捧日登朝怀金问道。剑南长幼并俟来苏。岂藉微风自然草靡。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秀得书示军众。先作礼曰。人物争归。律师之力也。以武德元年十月一日平居而逝。年八十矣

同类推荐
  • 道迹灵仙记

    道迹灵仙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151

    S15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物外篇

    观物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鹅生死情

    天鹅生死情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本分册包括:《习惯的力量》、《天鹅》、《天鹅生死情》、《复仇》等。
  • 蓦然,未来已走远

    蓦然,未来已走远

    他的未来里没有那个他心心念念的未来,为了未来他做了好多,让未来因为他沉浸打掉了孩子,让未来离开了他,让未来对他绝望了...他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推开她,但我会竭尽全力追回她。”世界上最凄惨的事情,莫过于她爱我,我不爱她;我爱她,她却不在原地了......
  • 天经

    天经

    《素女经》是前人描述闺中秘密的古籍,它不单惹人遐思,而且早于宋代,曾经引起一端疑幻似真的故事。千多年后在上海,故事续延,令人更加惊异不已……自称安南人的黎自添,性情孤僻,喜研玄学,怕近女色,行动使人扑朔迷离。有“通天晓”之誉的钟楚雄,为人耿直豪爽,是典型的英雄侠士。一日,两人不约而同的拜会相学名家,因而结缘。黎自添欣赏钟楚雄的精明能干,遂请求他替其找寻在千多年失踪的祖先遗迹,此种荒谬任务,使钟楚雄啼笑皆非。此后,黎自添就失去踪影,而钟楚雄却被黑帮俘虏,要他协助到长城寻宝,而他也发觉此事与黎自添有关。至此,他俩经历到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曲折遭遇。"
  • 边城奇闻录

    边城奇闻录

    青家垛子九把交椅,论本事排座次。背尸跑堂子,盗墓寻古物,双枪平悍匪,奇门遁甲,分金定穴。九兄弟在这个川东边城,写下了无数的奇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是我,何梦

    是我,何梦

    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深爱着你的人并以他的方式给你爱
  • 逆乱苍穹

    逆乱苍穹

    一个少年逆世而出,冲天而起。斩邪魔,诛恶灵。身染万族血,与天抗,与人争。打破长空,逆乱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富家女的无敌保镖

    富家女的无敌保镖

    兵王回归,护花无罪。被人背叛,曾经的杀手界神话,各国大佬的噩梦般的人物回归都市。为了寻找陷害他兄弟们的黑手,他成了富家女的贴身保镖,游走于黑暗之中,却总能引起美女的青睐。清纯校花、泼辣警花、甜美歌星......而当艳福接连到来之际,暗潮也随之汹涌而来。
  • 敢爱却不敢说

    敢爱却不敢说

    林小梦因不经意的看到陈华阳光的一面,正属于青春期的她对陈华逐渐有了好感,而陈华因自己的表妹陈惠文的关系,与林小梦的接触越来越多,也渐渐有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