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1800000047

第47章 房玄龄(1)

隋朝初年,因为人们刚刚脱离两晋南北朝以来长达300多年的战乱之苦。因此,对由隋文帝实行部分改革所开创的统一安定局面,充满信心,抱有希望。多数人认为从此以后,天下将太平无事,隋王朝的江山也会长治久安。在善良的人们盲目乐观的时候,有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却讲出一番既令人吃惊,又令人深思的警世之。他避开众人悄悄地对父亲说:“当今皇帝杨坚本来并无功德可言,他依恃阴谋欺诈等手段夺取北周皇位之后,不思长远之计,肆意变更传统礼法,废弃已被立为太子的嫡长子杨勇,导致了诸皇子之间的相互倾轧。他对子孙也不加约束,使他们成为一群竞相淫侈的不肖子弟。杨坚这种变更成制和放纵子孙的态度,既不足以保全其家族,也不足以保全朝廷。现在看,表面上号称天下清明太平,而事实上已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因此,隋王朝的垮台可翘足而待。”孩子的父亲听罢此番议论之后,既惊且异。他万万没料到,十几岁的孩子竟能对国家的前途作出如此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和自己深藏胸中的想法又不谋而合。但老人毕竟从政有年,干练老成。他在暗暗高兴之余,又觉得儿子涉世未深,担心他的见解张扬出去会招致杀身灭族之祸。因此,他告诫儿子说:“你小小年纪,不要对朝廷大事妄加议论。”时隔不久,时局的发展验证了少年的判断。隋王朝的暴政激起了民变,昙花一现的隋王朝成了历史的陈迹,这个语出惊人的少年就是唐初贞观时期的名相房玄龄。

一青少年时代

房玄龄(579~648年),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他虽然不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也不是出自平常的百姓之家。其远祖本来居于清河(今清河西北),到八世祖时才迁至齐州。从八世祖房湛开始,房玄龄的前辈们先后在北朝担任过州刺史、郡太守等地方官职。其曾祖父房翼不仅官拜郡太守,而且还世袭过“壮武侯”的爵位。

房玄龄之父“(房)彦谦早孤,不识父,为母兄之所鞠养”(《隋书·房彦谦传》);。因此,房彦谦的童年是孤寂的。长兄房彦询教育过他,其“母兄”抚养过他。15岁又“出后叔父(房)子贞”为继子,后来又侍奉过伯父乐陵郡太守房豹。大概就是这种转相投依的不稳定生活,使房彦谦过早地成熟起来。他孝侍继母“有这本生”,当继母去世时,他悲痛欲绝,以至于“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他对伯父也尽了一个晚辈的责任,“四时珍果,日弗先尝”,完全按传统的礼法和孝道行事。

房彦谦天资聪慧,悟性很强,深受“雅有清望”长兄的喜爱,自幼就随兄长读书习文,到七岁时就可以口“诵数万言”,使邻里乡亲为之称奇。后来他又师从博士尹林,“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优秀的天赋,加之后天的潜心攻读,使房彦谦终于成为一名既善属文、又工草隶的“雅有词辩,风概高人”的杰出青年。从18岁起,他先后在北齐、北周、隋朝担任地方官员。虽然时局变幻无常,但房彦谦一直清介自守,不肯与世俗同污合流。他担任隋朝长葛令时,因其多有善政,境内百姓都尊称他为“慈父”。当他因政绩斐然调职升迁时,治下吏民更为之号哭动情,并专门“立碑颂德”,以志不忘。

房彦谦还时刻关注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能透过隋朝“强盛”的虚假现象,看到其背后“王纲不振”的深刻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在隋炀帝“朝廷靡然”,人心不古的混乱时期,他却“介然孤立”,所交皆是“位望清显”的海内名贤。房彦谦还是一位长于修身齐家的谦谦君子,始终坚持以道德文章传家的古训。他虽然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有固定的俸禄收入,但在生活上却“务存素俭”,大部分家资和俸禄多用于抚恤亲友,周济贫乏。自己的“车服器用”却十分简约,其家庭生活也屡屡因此而举步维艰。房彦谦对此无怨无悔,他“治然自得”,乐在其中。他治家很严,也极有章法,自己的“一言一行,未尝涉私”,对家族中的子侄晚辈也从不放松督勉和教诲。他曾对儿子房玄龄说:“他人均以做官而致富,惟独我却以为政而贫寒。我所要传给子孙后代的,就在于清清白白地做人而已。”直到隋朝末年,69岁的房彦谦才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

房玄龄就出自这样一个世代为官的诗书之家,有这样一位治家有方、为政有道的父亲。在房彦谦谢世时,房玄龄已近不惑之年。与父亲孤寂的童年生活相比,房玄龄是幸运的,他是在父亲的关照和呵护下长大成人的。房玄龄大概继承了父亲的不少基因,自幼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天赋。在家庭的影响和父亲的严格督促下,他潜心向学,发奋读书,涉猎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少年时代的房玄龄不仅学问大进,立笔成文,而且能写出一手令人叫绝的草书和隶书。正由于他熟悉经典,立笔健美,所以,开皇十六年(596年),年仅18岁的房玄龄就被举为进士,很快又被隋朝朝廷授予羽骑尉一职。房玄龄在政坛一露头角,马上就引起一些宿旧名臣的注意,使他们不得不刮目相看。素有“知人”之称的吏部传郎高孝基对这位后起之秀就大加赞赏。他曾对当时的民部侍郎裴矩说:“我这一生观察和接触的人多得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有谁能比得上这位房玄龄。按照他的才识和能力,将来必成国家的栋梁之材、只可惜我年事已高,恐怕不能亲眼看到他大展宏图了。”后来,房玄龄也曾被补授过隰城尉。

房玄龄也具有乃父之遗风,事父至亲至孝。房彦谦曾患病卧床“十句”,房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旧唐书·房玄龄传》)。当父亲病逝后,房玄龄哀痛不已,一连五天“酌饮不人日”,尽了一个儿子的义务和孝道。

房玄龄虽然在18岁就顺利步入政坛,但隋王朝的混乱政治,既使他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制约了他治国才能的充分发挥。众所周知,从他开皇十六年入仕到隋朝灭亡的二卜几年间,正是隋王朝内统一安定走向混乱覆亡的历史时期。原来在隋义帝当政的24年间,他虽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了某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改革活动,但他不学尤术,不识大体,生性猜忌,喜怒无常。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他听妇人之言,废长子杨勇,立次子杨广,引起皇子内争,从内部削弱了隋王朝的统治力量。在朝政问题上,他疑忌大臣,不时地在朝堂公开杀戮元老宿旧,使“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这一切为隋王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及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他凭借着隋初所积累起的大量财富,任情纵欲,肆意挥霍。他大兴土木,竭尽民力;南北游幸,耗尽民财;三攻高丽,搞得经济残破,民怨沸腾。隋炀帝的倒行逆施不仅加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裂痕,也急剧地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这种君不君、臣不臣、民不民的社会现实,不仅与房玄龄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而且还直接将他牵进一些政治斗争漩涡。他曾因汉王杨谅起兵对抗隋炀帝的政治事件受到牵连,并冈此被贬到上都之地。

家族及父亲的影响为房玄龄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小环境,使他在道德。文章及其才识方面受益匪浅,为他将来入世兴邦准备了必要的主观条件。但是,时逢隋王朝日益紊乱的政治,又使正处在而立之年的房玄龄产生了一种牛不逢时、报国无I门的失落感。可庆幸的是房玄龄并未因此而怨天尤人,迷茫沉沦。他始终关心国事,同情苦难中的百姓,不断分析、预测时局的发展变化。经过观察,他已朦胧地感觉到隋王朝的社稷江山似乎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在“中原方乱”的刺激下,他“慨然有忧天下之志”(《新唐书·房玄龄传》)。在人心思动、天下大乱的特殊时期,国家的希望何在?到底谁是可以托身的有为之主?房玄龄在细心地观察着,冷静地思索着。

二初识李世民

隋王朝政治形势的恶化,果然不出房彦谦、房玄龄父子所料。其潜伏在所谓强大统一表面现象背后的各种危机,由于隋炀帝的上台和暴政,迅速表面化,并出现不可遏止的发展漫延之势。隋朝末年繁苛的摇役、赋税、兵役及其严刑酷法,一方面造成“耕稼失时,田畴多荒”、“行者不归,居者失业”的经济大衰败;一方面兵役、徭役、苛法又直接摧残、危及劳动者的生存。人民最终被推进欲生不能、欲忍不甘的绝望境地,隋炀帝已成为千夫所指的独夫民贼。正如后来李密在一篇文告中指斤的那样,说隋炀帝已到了“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万民唾骂。天下共愤的程度。整个天下如同一个火药桶,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点燃彻底埋葬隋王朝残暴统治的漫天大火。

大业七年(611年)十月,王薄首先在长白山(山东章丘)率领贫苦农民举起反隋大旗。他自称“知世郎”,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和鼓励在兵徭之下难以生存的农民奋起抗争。其歌词日:“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稍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杨慎:《古今风谣》题作《隋大业长白山》)王薄点起的星星之火,迅速演成燎原之势。事经五六年地发展,农民起义军终于形成致隋王朝于死地的三支主要武装力量,即瓦岗义军、河北义军和江淮义军。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和推动下,隋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大分裂。早在大业九年(613年),在隋炀帝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战争中,大贵族杨素之子杨玄感抱着改朝换代的政治目的,在黎阳起兵反隋。出身贵族的李密也参与了此次起事,失败之后李密又投奔了瓦岗军。及至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王朝的反动统治已出现土崩瓦解之势,另一贵族官僚也乘机树起了吊民代罪的反隋旗帜。他就是出身于关陇贵族、时任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李渊系出身关陇地主集团的大贵族,其祖父李虎曾帮助。支持宇文泰建立关中政权,受封为八柱国之一,并被赐姓大野氏,死后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之父李炳得袭其爵,官拜安州(湖北安陆县)总管柱国大将军。李渊还在孩童时期就以7岁的小小年纪袭为唐国公。他先后担任过隋朝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地方和朝廷要职。隋朝末年,李渊正在太原留守任卜。开始之初,他曾在山西一带镇压过反隋的农民军。但在时局日渐明朗,隋王朝的垮台已成必然之势的背景下,本来就遭到隋炀帝疑忌的李渊开始了另谋发展的准备工作。在暗中壮大本集团势力的过程中,李渊的两个儿子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长子李建成,他不断在河东(山西永济县)一带“潜结英俊”;一是次子李世民,也在晋阳(山西太原西)一带大力“密招豪友”。李渊的两个儿子不负老子托付,他们“倾财赈施,卑身下士”,大力笼络对隋朝政权不满的官僚地主和地方豪族,不断扩大其集团的势力。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更表现出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

李世民(599~649年),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据说孩童时代的他就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取名“世民”,已寓有“济世安民”之意。他自幼继承了其家族“尚武”的传统,“好弓矢”,“尚武威”,18岁就应募人军,开始了军旅生涯。在解救隋炀帝被围于雁门的军事活动中,他初露锋芒,其不凡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气概被人所称道。但李世民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他还时刻关注着政治风云的变幻。据《资治通鉴》记载:后来,李世民“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为了实现这种远大志向,他“倾心下土,散财结客”,在他身边聚拢了一大批不满于隋朝暴政的有识之土,为他后来的起兵反隋事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在隋王朝统治江河日下的时刻,李世民又力劝其父李渊抓住“大授”之大好时机,“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渊、李世民父子终于传檄诸郡,公开举兵起事,并确立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建立帝业的总目标。当年九月,李世民率部进兵关中。

李渊父子的身世及其活动,很可能引起时刻关注时局的房玄龄的注意。当李世民所部到达关中渭北之时,房玄龄就自报家门投靠了李世民。这大概还与温彦博的引荐有关,李世民一见这位比自己年长整整20岁的房玄龄,“便如旧识”,当即委任房玄龄“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一职。房玄龄也庆幸自己在乱世中得“遇知己”,他没有倚老卖老,对这位比自己小20岁的年轻主人,忠心耿耿,“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在李世民的政治军事集团中,房玄龄具有许多人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与那些入世不久、浑身虎气的后生比,房玄龄有20年左右的从政经历,他见多识广,老成稳健。与那些来自不同营垒、叱咤风云的猛将比,房玄龄自幼受到良好的封建教育,他熟知历史上的典章制度和掌故,更明了兴衰治乱的道理。因此,他很快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当李世民被册立为秦王之后,加入李世民集团仅一年左右的房玄龄就被委以秦时记室的重要事权,并被封为临淄侯。在此后的六七年间,房玄龄作为心腹谋臣跟随秦王李世民参加了镇压在民军、削平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的全部政治和军事活动。在这期间,每至一地,秦府其他将领部属所热衷追求的是珍玩财货,而房玄龄所关注的却与此不同。他一方面大力招揽人才,不断扩大秦王集团的势力2一方面结好“谋臣猛将”,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使他们能为秦王集团“各尽其死力”。对房玄龄所表现出的政治家气度,秦王李世民大加赞赏。他曾说过:“汉光武得邓禹,门人亲益。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将房玄龄比之为帮助汉光武帝刘秀协和诸将、议定大计、重建帝业的第一功臣邓禹。从此以后,李世民与房玄龄结下了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君臣之谊。

在秦府的川年间,作为重要文臣“记室”的房玄龄还充分展示厂他“聪敏”和“工草隶,善属文”的特长。秦王府的各种重要文告几乎全部出自他的手笔。而这些文告又多是根据需要,在激烈的战争间隙中完成的。正如《新唐书》所云:“军符府檄,或驻马立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不用草稿,驻马立就,这是何等的才思!无怪乎连唐高祖李渊也称赞他“若人机识,是宜委任”。

但是,房玄龄的政治才能及他与秦王李世民的亲密关系,却遭到了秦上政敌的嫉恨。于是,房玄龄又心甘情愿地参与了一场唐朝初年骨肉相残的政争之中。

三玄武门之变的谋主之一

隋王朝的覆灭,唐王朝的建立以及割据势力的削平,并未使天下实现真正的太平。一场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力的斗争正在唐朝朝廷内部悄然兴起。参与明争暗斗的是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

同类推荐
  • 印刷工富兰克林

    印刷工富兰克林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迷之岛屿

    迷之岛屿

    紫薇隐退,贪狼已碎,天道破灭,人定胜天!自太祖破魔除道之后,天下以为人定。但天道无,大道存。而在这以人为尊的时代,残存的天道正统如何生存?黑暗势力又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无序时代开辟出自己的道统?神秘的东海岛屿蕴含了怎样的大道法则顾清峰出山入世后面对着这样的大道环境该怎样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
  • 我只会用一套剑法

    我只会用一套剑法

    一切的故事要从我被丢自家掌门丢下山崖说起。当我不忍看着一国百姓被残忍屠戮挺身而出的时候……当我看着我的尸体以及爱着我的人抱住我的尸体痛苦不已的时候……当我成为不人不尸的时候……我害怕自己会一不小心把自己所珍惜的人杀掉。我踏上了寻求自己恢复正常人性的道路上……
  • 天涯月易落

    天涯月易落

    天下财富聚江南,江南财富聚莫家。得莫家财宝者,封侯拜将。大哥天意为谋得财富,逼迫弟弟天涯跳崖,天涯被罗兰国二王子易洛救得,二人结为生死之交。天涯后又遇白鹤堂落难公主明月,二人卷入易洛易堂的王权之争,易洛与敌国公主相爱,但战火中的玫瑰注定枯焦。。。。在下呕心之作,若能博君一览,了无遗憾,不为扬名天下,只愿知音共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都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它们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吗?
  • 秦广王自传

    秦广王自传

    一次看似安全的春游,却坠落山崖。一次看似无心的露面,却是连接一切的关键!所有的细节联系在了一起,凝聚在一起,瞬间爆炸!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
  • 武松饶命

    武松饶命

    北宋末年,徽宗倾尽全国之力以满足他的娱乐生活。其中,“花石纲”给东南地区的人民带来20多年的灾难。但影响更深的,即是徽宗时期烧制的天蓝色汝窑瓷,是瓷器中上品之中的上品,存世极少。在徽宗时期,曾经烧制出一件无与伦比的汝窑瓷,是纯正无比的天蓝色釉,但瓶口内确是幽暗的深蓝色,人不注意神识便会被其勾走,无法自拔,遂被封在宫内无人问津。后来于战乱流失宫外,而后不知所踪,元末明初,此瓶却辗转间流落到一位道士手中……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妻味无穷:总裁老公太贪食

    妻味无穷:总裁老公太贪食

    权少两指夹着她的任职书,凤眼微眯,“乔小姐,潜规则懂吗?难道还要我教你,怎么对一个男人投怀送抱?”乔安夏咬牙,“总裁先生,难道你不怕我有病吗?”她可是御城最声名狼藉的女人!“你的体检单我已经看过了,你也可以看看……我的。”男人笑得深沉,体检单拍给她。——“器大活好,持久耐用。”!!!这这这,这是哪门子的体检单?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