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3600000006

第6章 海雯在美国刚上小学时一句英语也不会说(2)

海雯在上小学期间,我很少看见她做家庭作业。即便在假期,也很少看见她做作业。晚上在家看电视,白天出去与同学玩耍。在我的眼里,小海雯曾经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我和她母亲曾经非常担心她的学习,直到她拿了许多奖项之后,我们才放心了许多。

我知道在国内,老师每天放学时都要布置家庭作业,语文要么是抄写生字,要么是抄写课文等。数学要么是做应用题,要么做运算题。其他科都有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家庭作业。如果是暑假、寒假,那就有成本的暑假、寒假练习册了。学生就像老师的奴隶,总有那没完没了的作业、习题,难道学习就是为了做作业吗?

在美国,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但家庭作业应该留多少?这在美国教育界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史蒂文森教授(Harold Stevenson)1986年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3个城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做的调查显示,美国一年级学生课后作业平均时间是14分钟,日本为37分钟,台湾为77分钟。

史蒂文森教授经过6年的研究后指出,美国的小学生与亚洲的小学生在智商方面并没有区别。而亚洲学生在学业尤其是考试方面成绩明显优于美国学生,主要原因是亚洲学生学习非常用功,真有“学而时习之”的不懈精神。

但是,马里兰州对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却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孩的家庭作业多了并不好。调查发现,成绩不好的学生做作业所花的时间要比成绩好的学生还多。

巴尔地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伊斯·爱泼斯坦教授说:“成绩较差的学生愿意多花时间做作业,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希望把功课学好。”她说:“上高中后,他们中很多人就不再做作业了。他们简直看不出老是做那些并没有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作业还有什么用。”

密执安州立大学费瑟斯通博士说:“这个调查报告是重要的,因为它提醒我们,那些在学校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他们学习生涯开始时,总是很愿意努力的。我们应当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使他们努力学习,而不是给他们留没有效果的家庭作业。”

爱泼斯坦教授说:“教师应当留质量较高的作业,要适合学生的水平。”他同时说:“比较好的作业就是首先能够培养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如果他连两位数的乘法都没掌握,那他就不需要做1个小时的3位数乘法的作业。”

费瑟斯通博士说:“家长不应有这样的想法,学校给学生作业留得多,就会做得好,学习就会提高。”

加利福尼亚的小学教师德博拉·马斯登说:“她花了许多时间来努力使家长们相信,作业对于学好功课来说并非总是必要的。”她说:“我从不给我的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我常常告诉学生家长,他们最好让自己的孩子把时间花在做饭、逛公园和扔飞碟上。”

有一回,我到学校开家长会,见到海雯的老师,我对老师说海雯回家老看电视,问她作业做了没有?她总是说做完了,可否多给一些作业。老师说教育局有规定,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每天不可超过1个小时。到了周末和假期,就干脆没有作业了。道理是,放假就是放假,好好地玩,还给作业干啥?

美国中小学教育协会(NEA—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个简单的算法,就是一个年级每个晚上加10分钟的家庭作业。换句话说,三年级学生大约给30分钟的家庭作业,六年级给60分钟的家庭作业,高中生也不要超过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这就足够了。

5.海雯三年级时英语还没有通过ESOL,可见并没有什么天赋,直到期末,才获得ESOL结业证书,英语才达到一般美国学生水平。

海雯在读三年级时,英语还没有通过ESOL。可见她并没有什么天赋。我知道那时海雯的英文成绩还没有达到一般美国学生的水平。直到三年级的期末,学校才发给ESOL的结业证书,说明海雯的英语才达到一般美国学生的水平。

海雯由于语言障碍,读三年级那年连马里兰州的统考都没有参加,因为老师怕会影响学校的整体成绩,而且ESOL的学生也可以不参加考试。

但海雯进步非常快,在五年级小学毕业时,海雯已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由于原来是ESOL学生,有些统考没有参加,不够资格拿总统教育优秀奖,但还是拿了总统教育进步奖。拿回了由当时克林顿总统签名的奖状,当然只是克林顿总统签名印章而已。她们小学100多名毕业生中,有7人获总统优秀奖或总统进步奖。

学生要不断上进,就要有一种鼓励的形式。说来也奇怪,学校考试从来不排名次,但美国的学校却用许多奖项来鼓励学生不断提高、更加优秀。其中最突出的就数总统优秀奖和总统进步奖了,学生获此奖项感觉是非常荣耀的。原来,学校考试不排名次,主要是他们认为学生分数仅仅是学生一个较小的方面,优秀的学生不仅包括考试分数,还包括其他许多因素。所以,美国教育向来就不重考分,更重素质。

在国内上学,全国学生都有统一的课本,老师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备课、教学,老师出考卷也在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叫照本宣科。

老师通过单元测验、半期考试、期末考试等来衡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进展和所掌握的情况等。这种教学有范围,学生容易准备,老师也可以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调整教学的方式和进度。没有课本,就没有边际,老师就不好上课了。常常看到国内电视新闻里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有些学校为书本发愁的事。

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和统一的考试,把千千万万个性不同、天赋不同的孩子整齐划一地往一条路线上赶,那么,孩子还有什么创新能力和独立能力呢?

国内教学常把考试作为教育的目标,而忘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一次,国内的电视新闻说,国内有个学校,请老外来教英语课。老外教学不按书本教,而是教学生日常生活要用的英语。结果统考考砸了。老外说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见到外国人都能上去对付几句。

可家长、学校却不乐意,统考考不好,怎么上重点学校呢?谁能负起这个责任呢?结果合同期不到,就要解聘外籍教师。

还有一个笑话更有趣。说一个国内中学生移民到美国,第一天放学回家,父母问她,你的老师怎么样呢?女儿说不怎样,老师说的英语我都听不懂,我说英语他们也听不懂。我在中国的时候,我的老师讲英语我听得懂,我讲英语,英语老师也能听懂。哪像这个美国学校,老师的英语那么差劲。

美国不一样,美国小孩念书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没书念”,没有像中国那样有全国统一或全省统一的教材,主要由老师复印一些资料和练习给学生。这样,教师在传授内容上有很大的自主性。

当然,学校也会发给学生一两本参考书,但期未还要还给学校,下一年的学生还可以用。

学校的参考书要保护好,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若有破损或丢失,就要照价赔偿。

老师的教学进度安排也相当灵活,圣诞节前老师就会讲圣诞节的传统、装饰圣诞树、制作圣诞卡。中国春节时,就会介绍一些东方的风俗,有时还会去叫几道中国菜,学一学筷子的用法。马丁·路德·金节就会介绍美国黑人运动的历史,等等。

老师也会根据时事新闻让学生讨论一些问题。有时还会让每个学生自己写一本书,图图画画、手写打印都可以,写多写少没有硬性规定,关键是要有创意,写出、画出小孩自己的心声。还要有作者自我介绍,然后自己设计封面、装订等。

在中国,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大大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材、练习册、作业本、课外阅书资料等,学生简直不堪重负。教育改革也曾一再呼吁给学生减负,但总是减不了。有的是减了增,明的减了,暗的增了。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在书本中度过了,所有的生命活力都在书本中消耗掉了,孩子不再有快乐的童年。

尽管现在许多家长对刚上小学的孩子,就有做不完的功课而怨声载道。但想到现在社会竞争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时,又担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别人,无法应对未来的竞争。

很多家长都设法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的孩子,但愿将来成龙成凤。可惜也常常事与愿违,使父母困惑不己,只是恨铁不成钢。

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郊游(Field Trip)进行参观学习。有时也会邀请家长一同前往,同时做做义工,帮助开车和维持秩序。

我记得小时候在国内上学时,每当学校有活动时,我们都特别兴奋,上好闹钟,还要让家长别忘了早点叫醒,而实际上不到时间自己早都起来了。

现在国内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和学校都担心安全问题,以至于不愿组织这类活动,更不用说去农村参加劳动了。其实过分地担心无助于小孩的成长。不要以安全为由而拒绝有益的活动,就好比怕坐飞机不安全而拒绝乘坐飞机一样。

现在都进入商业社会了,学校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安全问题就不重要了。在美国,保险几乎是每个人生活中都要碰到的事,开车一定要买保险,买房子要保险,否则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你。还有商业保险、医疗保险、人寿保险等等。学校也一定要有保险,学生出了事,经济上有保险公司负责。

在国内,学校开家长会,家长统一时间一起到。美国不一样,学校会安排用1天的时间不让小学生上课,然后与家长预约不同的时间段,让家长到学校与老师讨论小孩的学习情况。时间只有十几、20分钟,因为下一个家长可能就等在后面。

在美国上小学比较轻松,我的总结是上课玩游戏,回家看电视,现在又多了互联网。美国一个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新增上网者的最大族群是2-5岁的幼童。

美国的小学并不要求和期望学生应付复杂的问题。有些做法我却比较推崇,尤其是比较重视课堂讨论、逻辑思考等。每个学生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再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而进一步完善,形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有一种模式的书呆子。

我认为小孩的逻辑思维训练非常重要。海雯小时候,有一回我母亲生日到我姐姐家过,海雯就打电话到我姐姐家,开口就是找我奶奶,搞得对方不清楚要找哪个奶奶。我说奶奶过生日到姑姑家,如果不加说明,那里的奶奶也许是表妹的奶奶。再说奶奶生日请来的客人大多数在她们家也都是奶奶。平时说话要清楚对方是谁,在什么环境下说什么话。写作文、写文章也一样,一定要知道读者是谁,才不会造成写少了别人不清楚、写多了又显得太口罗口罗嗦的问题。

6.海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放学回家说,老师离婚了,并很为老师感到不平。她已经懂事了,能够正确看待社会和问题了。

海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放学回家愁眉苦脸地说,她的老师离婚了,很为老师感到不平。

说她老师人怎么怎么地好,唉声叹气地说,真是不应该那样。我们感到小海雯好像一下长大了,都能够理解人情和世态了。她已经懂事了,能够正确看待社会和问题了。

我问海雯怎么知道的,她说老师上课时自己说的,所以老师现在的姓又改回去了。美国师生之间能够比较平等地交流,我想美国老师怎么连自己离婚这“不光彩”的事也要与小孩“分享”呢?

美国会让小孩从小就去了解真实的社会,而不会说大人的事小孩不该知道。

我常常在国内的电视节目上看到这种情节:父母离婚了,母亲就对小孩说爸爸出差了;父亲入狱了,妈妈就说爸爸出国了。美国人却不一样,一般会把真实情况告诉小孩。

美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通常是没有围墙。

大概孔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里不流行吧,所以学校没有围墙,就没有把学校与社会分开。

这点与中国很不一样。中国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建有高高的围墙和校门,可谓是深宅大院。校园是一片净土,非常单纯。学校的大门就是学校的鲜明标志。

记得多年前与几个朋友开车去波士顿玩,想去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美国最出名的高等学府去“朝圣”,按照地图的路线开车到了波士顿,却找不到哪里是麻省理工学院,后来找个地方把车子停下来,正想去问路,一个朋友说那建筑顶上不就刻着麻省理工学院吗?

其实,我们已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盘上了。

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要让小孩从小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而不是父母样样事情都替小孩子做。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让小孩尽早地懂事,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显得成熟有经验。当然也有负面的危险,当小孩心理还没完全成熟时,走上邪路的事也时有发生,这就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了。

许多中国家长使小孩与外界隔离,自认为让小孩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而实际上是使小孩失去了社会免疫力,最终可能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而从小脱离社会成长起来的人连社会都适应不子,对社会还有什么贡献呢?

美国的学校与其社会是相通的,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的一角。

美国的安全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校园枪击事件不断,暴力袭击时有发生,因此,我们时常为海雯在校上学而担心。但在海雯眼中,她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自然。她常常说我们是过虑了,好像我们父母的担心是多此一举。我们就常常将报纸、电视上看到的有关安全问题说给海雯听,要她注意安全,而她总是毫不在意的样子,令我们总是担心。

毒品在美国也是泛滥成灾。有关毒品的为害,海雯在这一点上认识得非常深刻,我们对她是感到非常放心的。关键是整个社会环境受到了毒品的侵袭,许多青少年也是受害者,被动染上毒品而不可自拔。因此,我们时时提醒海雯,尽管对毒品认识得非常清楚,但还是要时时高度警惕毒品的侵害。毒品是令美国学校头痛的问题。

美国社会是非常现实的,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面对现实,他的整个学校体制和办学也是非常现实的,经济状况是其主要制约因素。

美国的中小学学制、教学标准各州不同。以马里兰州为例,小学5年(一-五 年级),初中3年(六-八年级),高中4年(九-十二年级)。美国基本上中、小学总共都是12年。为了能方便统一,说小孩上七年级、九年级、十年级就比较准确,而只说上初二或初三,可能别人就搞不太清楚到底是几年级。在美国常看到“K12”这样的字眼,就是指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的教育。

同类推荐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本书的主旨在于阐述西方社会的共同体以及社会生活的状况。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考察后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内容包括后福特主义或后工业主义(章)、反传统性(第二章)和全球化(第三章)对后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了不同形式的共同体是不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和重要的组成内容,并需要采取何种途径在后工业社会里维护与重建这种共同体。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漫漫逆袭路

    快穿之漫漫逆袭路

    林麦,一个从出生就不受待见的人,好不容易苦日子熬到头了,却苦逼的因为一场意外死了,等到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空间,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系统,它自称是为了维护各个小世界的稳定来找她去做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她就可以重新活一次,而系统所说的任务就是穿越到各个小世界里帮助委托人走上成功之路。但是在逆袭的过程中,林麦觉得自己经历的世界越来越奇怪,也慢慢发现系统对她另有目的,逆袭成功的背后到底是不是系统所承诺的那样,而她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 用什么去追忆我们的青春

    用什么去追忆我们的青春

    你的青春里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人,在那段青涩的岁月中,你为之倾心,为之动容,为之,做尽一切细微疯狂的小事?可你也许从未设想过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那个人或许只是漫长一生中的一道光影,那段青涩的岁月一过,也就什么都过了。漫长的一生里兰萱遇见了吴言渠,也许是年少轻狂,也许是真心喜欢,总之和很多人一样,她也为他做了很多疯狂的事,然后她以为打动了他的心,就可以在一起很久。漫长一生,来回辗转,几经波折,所有的故事都在岁月的沉淀里酿造成了一杯美酒,回味甘醇。这个故事送给每一个每一个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青春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爱。
  •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升级全靠它!苏阳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即将出征去平叛黄巾之乱的汉兵。明天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办?在线等!慢,这一剧情怎么这么熟悉?苏阳化身游戏开发者,良臣猛将签签签!什么?你不是游戏玩家?打死了,拖出去埋了!
  • 原来这里下过一场雨

    原来这里下过一场雨

    《原来这里下过一场雨》那些最难过的日子当悲伤遇见温暖
  • 剑灵俏皮王妃

    剑灵俏皮王妃

    帝级杀手云惜摆脱了前世木偶般地生活,依靠自己体内的灵石穿越到了修灵的异界大陆—瑰灵大陆。但却穿越成了剑灵!她失去了记忆,与异界美男签订了契约。唯一与其它的剑灵不同的是:她拥有自己的智慧。她身藏银珑空间,组精英战队,炼神丹,斩妖魔…看她如何得美男倾心!
  • 字灵之现世缘

    字灵之现世缘

    存在于世的,皆有灵性,我叫字灵,我是字衍生的灵。
  • 奥特时空传奇

    奥特时空传奇

    穿梭不同的时空,领悟海洋的意志。在各种战斗中不断成长,在各个时空缔下牵绊。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请你不要放弃。只要还有一丝希望,那种名为光的力量就会绽放。书友群:391639945
  • 我是远古大能

    我是远古大能

    什么,我是远古八主的吞噬之主的轮回?吞噬之主重生在地球,他能闯出什么浪花来呢?他又怎样能回到天玄大陆,继续作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剧情可能有点骚,建议忠于原著党的朋友不要点进来。
  • 传奇冷锋

    传奇冷锋

    传奇主播熬夜休克致死——穿越传奇世界。系统剧毒道士,不组队都躲远点,小心群毒。什么,你组队啊!呵呵!不组。在废话给你个施毒术,回城药店嗑药去,不回城等着被毒死吧。
  • 他知道风在耳畔吹过

    他知道风在耳畔吹过

    文案:十八岁他救了她,她爱上了他,她为了跟上她的脚步,很努力的往上爬,向他而去,他却从不看她一眼,天意弄人,他心里的那个人就是她的姐姐,她的姐姐三年前为他去世了。五年后,她站的跟他一样高了,她为了他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只为追他,他却看也不看她一眼,渐渐的他对她的死缠难打产生了厌恶,恶语中伤。这一次他真的伤到她了,她发誓这辈子也不再爱这个男人了,她开始接受家里人安排的相亲。三个月,整整三个月,他发现她没再找过自己了,心里莫名的空落落。一次应酬走出包间他看到她挽着一个男人的手臂有说有笑的从隔壁包间出来,经过他身边,她都无动于衷,这一刻他嫉妒了,不知道何时他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她的示好。现在他只想追回她,开始他对她的示好有那么点动摇,但她的心一直告诉她,他是毒,一靠近就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