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47300000001

第1章 总论

礼记

丧服

夫为人后者其妻为舅姑大功

此舅姑谓夫之所生父母

继父不同居也者必尝同居皆无主后同财而祭其

祖祢为同居有主后者为异居

母再嫁而子不随往则此子与母之继夫犹路

人也故自无服矣今此子无大功之亲随母以往

其人亦无大功之亲故云同居皆无主后也于是

以其货财为此子同筑宫庙使之祭祀其先如此

则是继父同居其服期也异居有三一是昔同今

异二是今虽同居却不同财三是继父自有子即

为异居异居者服齐衰三月而已此云有主后者

为异居则此子有子亦为异居也

为慈母后者为庶母可也为祖庶母可也

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之为子

母此谓为慈母后者也若庶母尝有子而子已死

命他妾之子为其后故云为庶母可也若父之妾

有子而子死己命己之妾子后之亦可故云为祖

庶母可也石梁王氏曰为慈母后者为庶母为祖

庶母后皆可谓既是妾子此三母皆妾皆可以妾

生之子为后

仪礼

丧服

为人后者

释曰此出后大宗其情本疏故设文次在长子

之下也按丧服小记云继别为大宗继祢为小宗

大宗即下文为宗子齐衰三月彼云后大宗者则

此所后亦后大宗者也

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何如而可

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

可也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

子若子

若子者为所为后之亲如亲子

释曰云何以

三年者以生己父母三年彼不生己亦为之三年

故发问比例之传也云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者

答辞也雷氏云此文当云为人后者为所后之父

阙此五字者以其所后之父或早卒今所后其人

不定或后祖父或后曾高祖故阙之见所后不定

故也云何如而可为之后问辞同宗则可为之后

答辞此问亦问比类以其取后取何人为之答以

同宗则可为之后以其大宗子当收聚族人非同

宗则不可谓同承别子之后一宗之内若别宗同

姓亦不可以其收族故也又云何如而可以为人

后问辞云支子可也答辞以其他家适子当家自

为小宗小宗当收敛五服之内亦不可阙则适子

不得后他故取支子支子则第二已下庶子也不

言庶子云支子者若言庶子妾子之称言谓妾子

得后人适妻第二已下子不得后人是以变庶言

支支者取支条之义不限妾子而已若然适子不

得后人无后亦当有立后之义也云为所后者之

祖父母已下之亲至若子谓如死者之亲子则死

者祖父母则当己曾祖父母齐衰三月也妻谓死

者之妻即后人之母也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

并据死者妻之父母妻之昆弟昆弟之子于后人

为外祖父母及舅与内兄弟皆如亲子为之着服

也若然上经直言为人后不言为父此经直言为

所后者之祖父母及妻及死者外亲之等不言死

者缌麻小功大功及期之骨肉亲者子夏作传举

疏以见亲言外以包内骨肉亲者如亲子可知也

继母如母

释曰继母本非骨肉故次亲母后谓己母早卒

或被出之后继续己母丧之如亲母故云如母但

父卒之后如母明父在如母可知下期章不言者

举父没后明父在如母可知慈母之义亦然皆省

文也故皆举后以明前也若然直言继母载在三

年章内自然如母可知而言如母者欲见生事死

事一皆如己母也

传曰继母何以如母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故孝子

不敢殊也

因犹亲也

释曰传发问者以继母本是路人

今来配父辄如己母故发斯问答云继母配父即

是胖合之义既与己母无别故孝子不敢殊异之

继父同居者

释曰继父本非骨肉故次在女子子之下案郊

特牲云夫死不嫁终身不改诗共姜自誓不许再

归此得有妇人将子嫁而有继父者彼不嫁者自

是贞女守志亦有嫁者虽不如不嫁圣人许之故

齐衰三年章有继母此又有继父之文也

传曰何以期也传曰夫死妻子幼子无大功之亲

与之适人而所适者亦无大功之亲所适者以其货

财为之筑宫庙岁时使之祀焉妻不敢与焉若是则

继父之道也同居则服齐衰期异居则服齐衰三月

必尝同居然后为异居未尝同居则不为异居

妻谓年未满五十子幼谓年十五已下子无

大功之亲谓同财者也为之筑宫庙于家门之外

神不歆非族妻不敢与焉恩虽至亲族已绝矣天

不可二比以恩服尔未尝同居则不服之

释曰

何以期也者以本非骨肉故致问也传曰已下并

是引旧传为问答自此至齐衰期谓子家无大功

之内亲继父家亦无大功之内亲继父以财货为

此子筑宫庙使此子四时祭祀不绝三者皆具即

为同居子为之期以继父恩深故也言妻不言母

者已适他族与己绝故言妻欲见与他为妻不合

祭己之父故也云异居则服齐衰三月必尝同居

然后为异居者此一节论异居继父言异者昔同

今异谓上三者若阙一事则为异居假令前三者

皆具其后或继父有子即是继父有大功之内亲

亦为异居矣知此父死为之齐衰三月入下文齐

衰三月章继父是也云必尝同居然后为异居者

欲见前时三者具为同居后三者一事阙即为异

居之意云未尝同居则不为异居谓子初与母往

继父家时或继父有大功内亲或己有大功内亲

或继父不为己筑宫庙三者一事阙虽同在继父

家亦名不同居继父全不服之矣 释曰郑知妻

谓年未满五十者案内则妾年五十闭房不复

御何得更嫁故未满五十也云子幼谓年十五已

下者案论语云可以托六尺之孤郑亦云十五已

下知者见周礼乡大夫职云国中自七尺以及六

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七尺谓年二

十六尺谓年十五十五则受征役何得随母则知

子幼十五已下言已下则不通十五以其十五受

征明据十四至年一岁已上也云大功之亲谓同

财者下记云小功已下为兄弟则小功已下疏故

得兄弟之称则大功之亲容同财共活可知云为

之筑宫庙于家门之外者以其中门外有己宗庙

则知此在大门外筑之也必在大门外筑之者神

不歆非族故也若在门内于鬼神为非族恐不歆

之是以大门外为之随母嫁得有庙者非必正庙

但是鬼神所居曰庙若祭法云庶人祭于寝也神

不歆非族大戴礼文云夫不可二者据传云妻明

据继父而言以其与继父为妻不可更于前夫为

妻而祭故云夫不可二也云此以恩服尔者并解

为继父期与三月云未尝同居则不服之者以其

同居与异居有服明未尝同居不服可知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

释曰此谓其子后人反来为父母在者欲其厚

于所后薄于本亲抑之故次在孙后也若然既为

本生不降斩至禫杖章者亦是深抑厚于大宗也

言报者既深抑之使同本疏往来相报之法故也

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何以不贰斩也特重于大

宗者降其小宗也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

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

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

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

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适人

不得后大宗

都邑之士则知尊祢近政化也大祖始封之君

始祖者感神灵而生若稷契也自由也及始祖之

所由出谓祭天也上犹远也下犹近也收族者谓

别亲疏序昭穆大传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

食而弗殊虽百世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继父不同居者

尝同居今不同

释曰此则期章云必尝同居

然后为异居者也但章皆有传惟庶人为国君及

此继父不传者以其庶人已于寄公与上下旧君

释讫继父已于期章释讫是以皆不言也

为人后者为其昆弟

释曰在此者以其小宗之后大宗欲使厚于大

宗之亲故次之在从父昆弟之下

传曰何以大功也为人后者降其昆弟也

释曰案下记云为人后者于昆弟降一等者故

大功也若然于本宗余亲皆降一等也

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报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

若子

言报者嫌其为宗子不降

释曰谓支子为大

宗子后反来为族亲兄弟之类降一等云于所为

后之兄弟之子若子者此等之服其义已见于斩

章云言报者嫌其为宗子不降者以其出降本亲

又宗子尊重恐本亲为宗子有不降服之嫌故云

报以明之言报是两相为服者也

春秋四传

跻僖公

春秋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左传逆祀也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

曰吾见新鬼大旧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

明顺礼也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

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

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

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

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

仲尼曰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

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公羊传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

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

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跻者何升也何言乎升僖公讥

何讥尔逆祀也其逆祀者何先祢而后祖也

谷梁传大事者何大是事也着祫尝祫祭者毁庙之

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于太祖跻升也先

亲而后祖也逆祀也逆祀则是无昭穆也无昭穆则

是无祖也无祖则无天也故曰文无天无天者是无

天而行也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此春秋之义也

胡传有事者时祭大事祫也合群庙之主食于太庙

升僖于闵之上也闵僖二公亲则兄弟分则君臣以

为逆祀者兄弟之不先君臣礼也君子不以亲亲害

尊尊故左氏则曰祀国之大事而逆之可乎子虽齐

圣不先父食久矣公羊则曰其逆祀先祢而后祖也

谷梁则曰逆祀则是无昭穆也无昭穆则是无祖也

闵僖非祖祢而谓之祖祢者何臣子一例也夫有天

下者事七世诸侯五世说礼者曰世指父子非兄弟

也然三传同以闵公为祖而臣子一例是以僖公父

视闵公为礼而父死子继兄亡弟及名号虽不同其

为世一矣

何氏曰僖公闵兄不得为父子尝为臣继闵而

立庙坐宜次闵下 范氏曰僖公虽长已为臣矣

闵公虽小已为君矣臣不可以先君犹子不可以

先父故以昭穆父祖而喻 临川吴氏曰闵僖曾

为君臣义同父子闵犹父也僖犹子也跻僖于闵

之上是先子后父也 刘氏曰僖公于闵非父子

也然与亲父子相袭无以异臣子一体也君之则

我以臣事之父之则我以子奉之是故为人后者

则为之子矣彼不以子继父则必以臣继君君臣

犹父子则父子犹君臣也舜之有天下祖颛顼而

宗尧尧非同姓也受国焉尔非同姓尚宗之况亲

亲乎 蜀孙氏曰世与昭穆云者据父子之正而

言也若兄弟则昭穆同不得以世数之矣 高氏

曰父子相继礼之常也至于传之兄弟则亦不得

已焉耳既授以国则所传者虽非子亦犹子道也

传之者虽非其父亦犹父道也汉之惠文亦兄弟

相继而当时议者推文帝上继高祖而惠帝亲受

高祖天下者反不得与昭穆之正至于光武当继

平帝又自以世次当为元帝后皆背经违礼而不

可传者也凡人君以兄弟为后者必非有子者也

引而为嗣臣子一体矣而当嗣者反以兄弟之故

不继所受国者而继先君则是所受国者竟莫之

嗣生则以臣子事之死则以兄弟治之忘生倍死

况己实受之后君今乃自继先君不唯弃后君命

己之意又废先君传授之命人民土地则归之己

而父子之礼则耻不为此皆不可者也岂所以重

受国之意也

仲婴齐卒

春秋成公十有五年春王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公羊传仲婴齐者何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

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

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为人后者为其子则其称仲何

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后后归父也归父

使于晋而未反何以后之叔仲惠伯傅子赤者也文

公死子幼公子遂谓叔仲惠伯曰君幼如之何愿与

子虑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

有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而杀叔仲惠伯弒子赤

而立宣公宣公死成公幼臧宣叔者相也君死不哭

聚诸大夫而问焉曰昔者叔仲惠伯之事孰为之诸

大夫皆杂然曰仲氏也其然乎于是遣归父之家然

后哭君归父使乎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

哭君成踊反命于介自是走之齐鲁人徐伤归父之

无后也于是使婴齐后之也

谷梁传此公孙也其曰仲何也子由父疏之也

胡传婴齐者公子遂之子公孙归父之弟也归父出

奔齐鲁人徐伤其无后也于是使婴齐后之故书曰

仲婴齐此可谓乱昭穆之序失父子之亲者以后归

父则弟不可为兄嗣以后襄仲则以父字为氏亦非

杜氏曰婴齐襄仲子归父弟宣十八年逐东门

氏既而使婴齐绍其后曰仲氏 何氏曰弟无后

兄之义为乱昭穆之序失父子之亲故不书仲孙

明不与子为父孙问书仲婴齐与叔老无异矣何

以见讥其为兄后乎 茅堂胡氏曰婴齐乃公子

遂之子当称公孙今鲁人以之后归父书曰仲见

其以父字为氏可谓乱昭穆之序矣何氏谓不言

仲孙明不与子为父孙按鲁自有仲孙蔑叔孙豹

故叔彭生叔老不言叔孙则仲婴齐宜亦不书孙

矣 刘氏曰谷梁谓子由父疏不得称公孙则归

父何故称公孙乎 庐陵李氏曰以仲遂生而赐

氏俾世其卿之说考之则仲固为族无可疑矣故

刘炫曰仲遂受赐为仲氏故子孙称仲氏是也谷

梁说尤失之

汉班固白虎通

封公侯

始封诸侯无子死不得与兄弟何古者象贤也弟非

贤者子孙春秋传曰善善及子孙不言及昆弟昆弟

尊同无相承养之义以闵公不继庄公也昆弟不相

继之义至继体诸侯无子得及亲属者以其俱贤者

子孙也重其先祖之功故得及之礼服传曰大宗不

可绝同宗则可以为后为人作子何明小宗可以绝

大宗不可绝故舍己之父往为后于大宗所以尊祖

重不绝大宗也春秋传曰为人后者为人子者继世

诸侯无子又无弟但有诸父庶兄当谁庶与兄推亲

之序也王者受命而作兴灭国继绝世何为先王无

道妄杀无辜及嗣子幼弱为强臣所夺子孙皆无罪

囚而绝重其先人之功故复立之论语曰兴灭国继

绝世诛君之子不立者义无所继也诸侯世位象贤

也今亲被诛绝也

蔡邕独断

为后论

文帝弟虽在三礼兄弟不相为后文帝即高祖子于

惠帝兄弟也故不为惠帝后而为第二宣帝弟次昭

帝史皇孙之子于昭帝为兄孙以系祖不得上与父

齐故为七世光武虽在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

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父祖皆不可为之后

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世故河图

曰赤九世会昌谓光武也十世以光谓孝明也十一

以兴谓孝章也成虽在九哀虽在十平虽在十一不

称次

唐杜氏通典

为人后总论

周制为人后者子夏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

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又曰为人后

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也尊之统也禽兽知

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

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太祖天子

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

者尊之统也大族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

支子后大宗也嫡子不得后大宗也

汉石渠议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己有一嫡子当绝父

祀以后大宗不戴圣云大宗不可绝言嫡子不为后

者不得先庶耳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太宗闻人

通汉云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制曰圣议是也

魏刘德问以为人后者支子可也长子不以为后同

宗无支子惟有长子长子不后人则大宗绝后则违

礼如之何田琼答曰以长子后大宗则成宗子礼诸

父无后祭于宗家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

晋范汪祭典云废小宗昭穆不乱废大宗昭穆乱矣

先王所以重大宗也岂得不废小宗以继大宗乎汉

家求三代之后弗得此不立大宗之过也岂不以宗

子废绝图籍莫纪若常有宗主虽丧乱要有存理或

可分布掌录或可藏之于名山设不尽在决不尽失

且同姓百代不婚周道也而姓自变易何由得知一

已不知或容有得婚者此大违先王之典而伤自然

之理由此言之宗子之重于天下久矣汪子宁以为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三千之罪无后为重夫立大宗

所以铨序昭穆弥沦百代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

食而弗殊礼尽于此义诚重矣方之祖考于斯为薄

若今舍重适轻违亲就疏则是生不敬养没不敬享

生人之本不尽孝子之事靡终非所以通人子之情

为经代之典夫嫡子存则奉养有主嫡子亡则蒸尝

靡寄是以支子有出后之义而无废嫡之文故嫡子

不得后大宗但云以支子继大宗则义已畅矣不应

复云嫡子不得继大宗此乃小宗不可绝之明文也

若无大宗唯不得收族耳小宗之家各统昭穆何必

乱乎汪又曰大宗者人之本也尊之统也人不可以

无其本所以立大宗也上理祖祢尊尊之道着矣下

理子孙亲亲之义明矣傍理昆弟天伦之理达矣存

则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导以德行别以礼义没则禘

祭太祖陈其亲疏殇与无服莫不咸在此则孝子之

事终矣立人之道竭矣小宗之家五代则迁安知始

祖之所从出宗祀之所由来敬宗所以尊祖祢不为

重乎然要当以穆继昭既明大宗不可以绝则支子

当有继祖是无父者矣

出后子为本亲服议

晋武帝太康中尚书令史遂殷表云父翔少继叔父

荣荣早终不及持重今祖母姜亡主者以翔后荣从

出降之制断殷为大功假二十日愚以为翔既不及

荣持重服虽名户别继奉养姜故如亲子便依降例

情制为轻且因是翔之嫡子应为姜之嫡孙乞得依

令遣宁去职尚书奏礼无不及还重之制翔自应降

姜殷无缘还重诏可贺循为后服议按丧服曰为人

后者于兄弟降一等报于所为后之子兄弟若子时

人论者多以为后者子孙皆计本亲而降意所不安

或曰嫡子不为人后者直谓己嫡不以出后当以支

子耳无明于后者之子见舍本亲何以言不得为人

后耶答曰五服之制其属有六一去本系以名为正

名正则男女有别上下不悖若假之以号者则轻其

权定之以名者则尊其统故曰有嫡子者无嫡孙何

为言无正以不得名之不得名之则卑其服若得名

之则重其制此之有无尊卑之宜则是彼之后者嫡

庶之例也至于庶子为后称名不言孝为墠而祭以

其尚有贰志不专故也其子则定名而处庙以为彼

情可制此义宜惇故也岂非顾本有已复统有节哉

或曰所后在五服之外父制周年而已无服疏亲戚

之恩非先圣之意耶荅曰何为其然礼有节权恩义

相顾为所生无绝道其余皆宜权制也夫初出后者

离至亲之侧为别宗之胄阙晨囗之欢废终养之道

顾复之恩靡报罔极之情莫伸义虽从于为后恩实

降于本亲故有一降之差若能专心所继后者之子

上有所承于今为同财之密顾本有异门之疏若以

父服辄当后者至于生不及祖父母诸昆弟父有重

制而已无服又出母齐衰而杖其子又不从服今出

后者于父母乃为不杖之周恐其子不得反重也礼

失于烦故约以取通是以后者之子出母之孙其礼

阙而不载生在他邦父已不税其义幽而不彰既以

不疑父之出母何独迟疑别宗之祖耶服之所降其

品有四君大夫以尊降公子大夫之子以厌降公之

昆弟以旁尊降为人后者女子子嫁者以出降四降

之名同止一身出者之子岂当独以为传代称乎生

长于外不得言出犹继父未尝同居不为异也又父

报出子诚是疏己稠彼子以父为旁尊则知所天在

此初出情重故不夺其亲而与其降承出之后义渐

轻疏而绝其恩绝其恩者以一其心其心一则所后

亲所后亲则祭祀敬祭祀敬则宗庙严宗庙严则社

稷重重社稷以尊百姓齐一身以肃家道此殆圣人

之意也

宋崔凯丧服驳云代人或有出后大宗者还为其祖

父母周与女子子出适不降其祖同义凯以为女子

出适人有归宗之义故上不降祖下不降昆弟之为

父后者今出后大宗大宗尊之统收族者也故族人

尊之百代不迁其父母报之周所谓尊祖故敬宗也

又曰持重于大宗降其小宗降其小宗还当为其祖

父母大功耳又云代人有出为大宗后还为其父母

周其子从服大功者凯以为经文为人后者为其父

母周为其兄弟降一等此指为后者身也不及其子

则当以其父所后之家还计其亲疏为服纪耳按晋

刘智释疑或问礼为人后者为当唯出子一身还本

亲也鲁国孔正阳等议以为人后者服所后之亲若

子为其本亲降一等不言代降一等者以至其子以

义断不复还本亲故也礼云若子者则于本父母不

若子矣刘智又按礼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此出

子及其子孙皆为人后者也甲无后故乙为之后乙

之子孙皆去其亲往为甲后皆当称为人后服本亲

不伤于后者若子则其孙亦然矣本亲有自然之恩

降一等足以明所后者为重无缘得绝之矣儒林掾

谢袭称学士张檐之从祖母丁丧士本是亲祖母亡

父出后求详礼典辄囗助教陈福议当诸出为人后

者还服本亲皆降一等自为后者之身及为后者之

子追服大功如福议则檐之不应废业王彪之答如

所云族人后大宗者出后者子于本祖无服孙不服

祖于情不安是以诸儒之说义旨总谓为人后者虽

在五服之外皆降本亲一等无孙不服本祖之条按

记云夫为人后其妻为舅姑大功郑元云不二降也

其妻于舅姑义服犹不二降况其子孙骨肉至亲便

当无服乎礼疑则重义例亦明如礼之例诸出后者

及子孙还服本亲于所后者有服与无服皆同降一

等谓檐之当服大功

出后者为本父母服议

晋王冀按丧服云为人后者其为父母持重于大宗

者降其小宗也按经传为人后者固自降其亲也所

以降其亲者已受重于大宗必为所后之父服斩故

也制其体例若受重于大宗而不为所后之父服斩

则自非经所谓为人后者之义也凡既受命出为人

后而不为所后之父制服固非礼也还为其亲斩亦

非礼也均其失宁居过重无居过轻夫恩由义厌情

为礼黜是以五服之疏属有相为重者矣天性之父

子有相为轻者矣屈伸进退有自来也今奉义则已

不为所后之父服崇恩复不成所生之丧二者囗阙

未知其详将何所居且传叙经意但为既后大宗无

二斩之道非不斩之制也谈者不疑为后而不为所

后制服为非礼乃谓反服其亲为伤教斯盖惑之大

者也若不服所后之父复抑其反崇本恩则是凡为

后之子可有不服三年之理也愚谓为后之子及所

后服重则宜如礼降其所生若不及其所后制服则

宜还为其亲服斩考之义例即知人心在可通矣

养兄弟子为后后自生子议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散骑侍郎贺乔妻于氏上表云

妾昔初奉醮归于贺氏后嗣不殖母兄群从以妾犯

七出数告贺氏求妾还妾姑薄氏过见矜愍无子归

之天命婚姻之好义无绝离故使夫乔多立侧媵乔

仲兄群哀妾之身恕妾之志数谓亲属曰于新妇不

幸无子若群陶新妇生前男以后当以一子与之陶

氏既产澄馥二男其后子辉再孕群即白薄若所育

是男以乞新妇妾敬诺拜赐先为衣服以待其生辉

生之日洗浴断脐妾即取还服药下乳以乳之陶氏

时取孩抱群恒诃止婢使有言其本末者群辄责之

诚欲使子一情以亲妾而绝本恩于所生辉百余日

无命不育妾诚自悲伤为之憔悴姑长上下益见矜

怜群续复以子率重见镇抚妾所以讫心尽力皆如

养辉故率至于有识不自知非妾之子也率生过周

而乔妾张始生子纂于时群尚平存不以为疑原薄

及群以率赐妾之意非唯以续乔之嗣乃以存妾之

身妾所以得终奉烝尝于贺氏缘守群信言也率年

六岁纂年五岁群始丧亡其后言语漏泄而率渐自

嫌为非妾所生率既长与妾九族内外修姑姨之亲

而白谈者或以乔既有纂其率不得久安为妾子若

不去则是与为人后去年率即归还陶氏乔时寝疾

曰吾母兄平生之日所共议也陌上游谈之士遽能

深明礼情当与公私共论正之寻遂丧亡率既年小

未究大义动于游言无以自处妾亦妇人不达典仪

唯以闻于先姑谓妾养率以为己子非所谓人后也

妾受命不天婴此茕独少讫心力老而见弃曾无蜾

羸式谷之报妇人之情能无怨结谨备论其所不解

六条其所疑十事如左夫礼所谓为人后者非养子

之谓而世之不深按礼文恒令此二事以相疑乱处

断所以大谬也凡言后者非并时之称明死乃主丧

生不先养今乃以生为人子乱于死为人后此妾一

不解也今谈者以乔自有纂不嫌率还本也原此失

礼为后之意传曰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今乔上

非大宗率不为父后何系于有纂与无纂乎此妾二

不解也夫以支子后大宗者为亲属既讫无以序昭

穆列亲疏故系之以宗使百代不迁故有立后之制

今以兄弟之子而比之族人之子后大宗此妾三不

解也凡为后者降其本亲一等以成人之性奉父母

之命而出身于彼岂不异婴孩之质受成长于人不

识所生唯识所养者乎鄙谚有之曰黄鸡生卵乌鸡

伏之但知为乌鸡之子不知为黄鸡之儿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今以义合之后比成育之子此妾四不解

也礼传曰为人后者为所后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

弟昆弟之子若子若子者义比于子而恩非子也故

曰为后者异于为子也今乃以为后之公义夺育养

之至恩此妾五不解也与为人后者自谓大宗无后

族人既已选支子为之嗣矣今人之中或复重为之

后后人者不二之也自非殉爵则必贪财其举不主

于仁义故尤之也非谓如率为嫡长先定庶少后生

而当以为讥此妾六不解也妾又闻父母之于子生

与养其恩相半岂胞胎之气重而长养之功轻孔子

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服三年诗曰父

兮生我母兮鞠我长我育我顾我畜我出入腹我欲

报之德昊天罔极凡此所叹皆养功也螟蛉之体化

为蜾裸班氏之族乳虎纪焉由此观之哺乳之义参

于造化也今率虽受四体于陶氏而成发肤于妾身

推嬠居湿分肌损气二十余年已至成人岂言在名

称之间而忘成育之功此妾一疑也夫人道之亲父

子兄弟夫妻皆一体也其义父子手足也兄弟四体

也夫妻判合也夫惟一体之亲故曰兄弟之子犹己

子故以相字也今更以一体之亲拟族人之疏长养

之实比出后之名此妾二疑也夫子之于父母其情

一也而有以父之尊厌母之亲以父之故断母之恩

以父之命替母之礼其义安取盖取尊父命也凡嫡

庶不分唯君所立是君命制于臣也慈母如母生死

弗怠是父命之行于子也妾之母率尊命则由群之

成言本义则乔之犹子计恩则妾之怀抱三者若此

而今弃之此妾三疑也诸葛亮无子取兄瑾子乔为

子乔本字仲慎及亮有子瞻以乔为嫡故改字伯松

不以有瞻而遣乔也盖以兄弟之子犹己子也陈寿

云乔卒之后诸葛恪被诛绝嗣亮既自有后遣乔子

举还嗣瑾祀明恪不绝嗣则举不得还亮近代之纯

贤瑾正达之士其兄弟行事如此必不陷子弟于不

义而犯非礼于百代此妾四疑也春秋传曰陈女戴

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取而字之传又曰为人后

者为之子往而承之也取而字之者母也往而承之

者子也在母母之仁也则蜾羸之育螟蛉在子子之

义也则成人之后大宗也苟能别以为己子与为后

之子不同文也则可与求礼情矣以义相况则宗犹

父也父犹母也庄姜可得子戴妫之子系之于夫也

兄弟之子可以为子系之于祖名例如此而论者弗

寻此妾五疑也董仲舒一代纯儒汉朝每有疑议未

尝不遣使者访问以片言而折中焉时有疑狱曰甲

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

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

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裸负

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夫异姓

不相后礼之明禁以仲舒之博学岂暗其义哉盖知

有后者不鞠养鞠养者非后而世人不别此妾六疑

也又一事曰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

育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乙怒杖甲二十甲以

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自告县官仲舒断之曰甲生

乙不能长育以乞丙于义已绝矣虽杖甲不应坐夫

拾儿路旁断以父子之律加杖所生附于不坐之条

其为予夺不亦明乎今说者不达养子之义唯乱称

为人后此妾七疑也汉代秦嘉早亡其妻徐淑乞子

而养之淑亡后子还所生朝廷通儒移其乡邑录淑

所养子还继秦氏之祀异姓尚不为嫌况兄弟之子

此妾八疑也吴朝周逸博达古今逸本左氏之子为

周氏所养周氏又自有子时人不达者亦讥逸逸敷

陈古今故卒不复本姓识学者咸谓为当矣此妾九

疑也为人后者止服所后而为本父服周一也女子

适人降所生二也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三也诸侯

之庶子不得服其母四也庶子为王不敢服其母五

也凡此五者非致人情礼称以义断恩节文立焉率

情立行者蛮貊之道也患世人未能错综礼文表里

仁义乱于大伦故汉哀以诸侯嗣天子各还尊其私

亲以为得周公严父之义而不知其大悖国典夫未

名之子死而不哭既名之后哭而不服三殇之差及

至齐斩所禀所受其体一也而长幼异制等级若此

又今世人生子往往有杀而不举者君子不受不慈

之责有司不行杀子之刑六亲不制五服之哀宾客

不修吊问之礼岂不以其蠢尔初载未夷于人乎生

而杀之如此生而弃之受成长于他人则追名曰本

吾子也乃全责以父子之恩自同长养之功此妾十

疑也囗下太常廷尉礼律博士按旧典决处上博士

杜瑗议云夫所谓为人后者有先之名也言其既没

于以承之耳非囗存之称也率为乔嗣则犹吾子群

之平素言又恻至其为子道可谓备矣而猥欲同之

与为人后伤情弃义良可悼也昔赵武之生济由程

婴婴死之日武为服丧三年夫异姓名义其犹若此

况骨肉之亲有顾复之恩而无终始之报凡于氏所

据皆有明证议不可夺廷史陈序议令文无子而养

人子以续亡者后于事役复除无回避者听之不得

过一人令文养人子男后自有子男及阉人非亲者

皆别为户按乔自有子纂率应别为户尚书张闿议

贺乔妻于氏表与群妻陶辞所称不同陶辞乔妻于

氏无子夫群命小息率为乔嗣一年乔妾张生纂故

骠骑将军顾荣谓群乔已有男宜使率还问与为人

后者不同故司空贺循取从子纮为子鞠养之恩皆

如率循后有晚生子遣纮归本率今欲乔即便见遣

于表养率以为己子非谓为人后立六义十疑以明

为后不囗存之称生言长嫡死乃言后存亡异名又

云乞养人子而不以为后见于何经名不虚立当有

所附于古者无此事也今人养子皆以为后于又云

为人后者族人选支子为之嗣非谓如率为嫡先定

庶幼后生而以为讥此乃正率宜去非所以明其应

留也且率以若子之轻义夺至亲之重恩是不可之

甚也于知礼无养子之文故欲因今世乞子之名而

博引非类之物为喻谓养率可得自然成子避其与

后之讥乎丹阳尹臣谟议按于所陈虽烦辞博称囗

非礼典正义可谓欲之而必为之辞者也臣按尚书

闿议言辞清允折理精练难于之说要而合典上足

以重一代之式愚以为宜如闿议

出后子为本庶祖母服议

晋刘氏问曰弟子遭所生母艰弟子有儿出后伯父

承嫡当心丧三月不徐邈答曰庶祖母服礼无正条

往年临川王服太妃已为成制今出后承嫡者当依

为人后降本亲一等宜制大功九月宋庾蔚之谓庶

子为父后不得服其所生以服废祭故也已出伯父

即为祖嫡何由得服父之所生乎

为庶子后为庶祖母服议

晋王冀答刘系之问云凡不继大宗而立后及为后

而不为所后制服皆非礼也然据已为后则不得不

从为后之制若庶子立后不继祖宗己服无重可传

亦何居而不服庶子若先受重承事则制有疑谓当

与庶祖母同宋庾蔚之谓所后父若承祖后则己不

得服庶祖母也父不承重己得为庶祖母一周庶无

传祭故不三年也

居所后父丧有本亲丧服议

晋韩康伯问荀讷云有人奉其伯后服制未除复有

本父丧当复应还所生两处作丧位不若作垩室今

当服斩先斩以居垩耶答曰今身有所后重服未练

虽有所生之丧无所改易既练则当服周布冠帻首

绖齐衰先丧既练已有垩室唯当服周以居之耳不

复还本家作丧位韩重问既为人后先服重制岂当

有改然今要当有时还本哭临并本亲赴吊不设丧

位情为不安可于本亲兄弟次作垩室归来处之不

荀重答意谓身有所后重服当不得复于本兄弟庐

次作垩室归可设哭位而已宋庾蔚之谓礼齐衰斩

衰之受服大功变既练之服计缕升数从其粗者若

升数同则不变绖带而已今代则不然应别制本亲

周服还本家则着之时代不同不得全依礼今以垩

室为对吊之所故应还本家立垩室在诸弟之下以

受吊设使本家远便当于别室不得于所后灵前受

本亲丧之吊

出后者却还为本父服及追服所后父议

或问许猛云为人后时有昆弟后昆弟亡无后当得

还不若得还为主不猛答云丧服传曰何如而可以

为人后支子可也嫡子不得后大宗然大宗虽重犹

不夺己之正以后之也推此而论小宗无支子则大

宗自绝矣子不绝父之后本家无嗣于义得还出后

者还本追服或曰甲有子丙后叔父乙甲死丙已降

服周涉数年乙之妻又亡丙服父在为母之服今叔

父自有子丙既还本当追报甲三年服不若遂即吉

则终身无斩衰之服博士曹述初议曰礼大宗无子

族人以支子后之不为小宗立后明弃亲即疏叔非

大宗又年尚少自可有子甲以丙后非礼也子从父

此命不得为孝父亡则周叔妻死制母服于义谬也

今归本宜制重以全父子之道或难曹曰礼日月过

而后闻丧则有税服当闻丧之日哀情与始遭丧同

是以闻丧或在数十年后犹追服重甲死丙即知丧

哀情已叙为出后降周者服制耳三年之丧称情而

立闻父丧积年哀戚久除今更制重是服非称情之

义若依税服失其类矣且子为父不过再周丙尝为

甲已服周矣今复制重是子为父服三周也岂礼意

乎答曰丙于礼无后乙之义丙既不得成重制于乙

又阙父子之道人子之情岂得无追远之至戚乎就

使情轻于日月已过而后闻丧服父之礼宁可便废

今以哀戚久除方制重服为难过矣父之于子兼尊

亲之至重礼制斩衰三年明其兼重也齐衰周服非

所以崇尊亲之至重丙虽尝为甲服周岂礼也哉而

数以为父三周乎或难曰礼妇人有父丧未练而夫

家遣之则为父服三年既练而见遣则已犹如为人

后者亦为所后斩衰三年为父服周服制既同则义

可相准若甲死未练而丙归则应为三年今丧已久

于礼不应追服答曰礼妇人适人则降父服周为夫

三年既练而见遣父服除矣重制已成于夫故虽及

父母之家父亡不得复为父服三年不二斩之义也

妇人于礼得成其重制于夫丙于礼无后乙之义虽

甲丧久除而丙归既已不得成重于乙今又不为甲

追制重服是丙为人子终无服父之道也

张湛为曹曰礼所称为人后后大宗所以承正统若

非大宗之主所继非正统之重无相后之义今乙虽

无子于礼不应取后于甲甲之命丙丙之后甲皆为

违礼若如前议则兄弟以子相养者代代有之此辈

甚众时无讥议盖同系一祖兄弟所生犹如己子非

犯礼违义故也虽非礼之正义亦是一代成制由来

故事岂可以甲命独为非理丙从便为失道此之得

失自当与代人共之耳今所疑于丙既当持服与不

议者以为丙归宜制重引税服为例恐非明证夫税

服者自谓日月已过而后闻丧闻丧之日即初死之

时为制服之始今月数得全哀情得叙为人后者父

终则尽心极哀但逼于所后抑情降服以尊父命及

其还归论丧则已积年即事则必有降杀而方复追

所谓不称情者矣过时而不知丧则是平吉之人既

初闻之则同于始死与丧过而归何得为例若谓丙

既不得全重制于乙又阙子道于甲故更服重即所

谓全父子之道犹非税服乎又设难云妇人父丧既

练而见遣为父服周以准为人后者既还所生父丧

已久于礼不追此议何疑答曰正以妇人得成制于

夫丙不得成重制于乙今丙于礼诚无后乙之义然

据受父命为人子与妇人出适者皆为本亲降服一

等为所后及夫制服三年其义正同也今以妇人既

练见遣重制已成于夫故不为父三年今谓丙本不

应为乙后然丙既奉命为乙子则许其降本亲之服

及其丧过而归则重制成于所后矣若不服重制其

本亲乃岂可终身无斩衰之服直是率怀而言无所

依据耳

又范宁问孔德泽云甲无子取其族子乙为后所生

父没降服周甲晚自生子乙归本家后甲终乙当有

服不若服当制何服孔答曰代人行之似当无服继

母尝为母子既出服周推此粗可相兄范又难必当

有服未辨服之定准云继母既出服周此礼所出为

分明释耳孔又答云继母出为服周是父没而嫁贺

循要记亦谓之出当以舍此适彼不独在嫁可以意

领故不必继于本也江熙难范云往因礼亲反因礼

疏何嫌顿尽乎未若相遗于江湖既还宜各反服也

宋庾蔚之云尝为父子爱敬兼加岂得事改便同疏

族方之继母嫁于情为安

继殇后服议

晋刘系之问荀讷礼丧服小记为殇后者服以其服

按郑元云言为后据承之也殇无为人父之道以本

亲之服服之按礼取后或可缌麻之亲或五服之内

若如郑旨各从本亲则为殇后者可有无服之理殇

虽无为人父之道今既承之不得不称之为父而无

服之处丧即情寻义无服之理有疑讷答曰今相承

继在殇者既殁之后主人近亲皆以殇服服之疏族

为后更当斩衰三年轻重殊驳非称情立文也且后

大宗当为祭主于先人轻降之服不可久废祭祀若

应重服者记当曰服斩文约而旨明今之所服似非

服重也当以为后之故本施成人而不从殇耳

庶子为人后其妻为本舅姑服议

晋贺循云庶子为人后为其母缌麻三月庶子之妻

自如常礼尊所不降也自天子通于大夫皆然孔瑚

问虞喜曰愚谓庶子之妻不得如礼服其私亲者以

为身为宗主奉修祭祀以别尊卑故也凡妇服夫党

皆降一等唯公子厌至尊故其妻从轻而服重尽礼

于皇姑则人情所许愚谓不得以公子为例喜答曰

谓庶子为人后上继祖祢此则厌于承重不得伸其

私情故为所生服止缌麻其妇当依公子之妻尽礼

皇姑从轻服重不系于夫哀帝兴宁中哀靖皇后有

章太妃之丧尚书奏至尊缌麻三月皇后齐衰周按

礼有从轻而服重公子为公所厌故不得申舅不厌

妇故得以本服綦毋遂驳支子不继祖祢故妻得伸

皇姑夫人致齐而会于太庙后服不宜逾至尊亦当

缌也

女子为继父服议

唐圣历元年太子左庶子王方庆尚书问太子文学

徐坚曰女子年幼小而早孤其母贫窭不能守志携

以适人为后夫之鞠养及长出嫁不复同居今母后

夫亡欲制继父服不可不知人间此例甚众至于服

纪有何等差前代通儒若为议论坚答曰仪礼丧服

经继父同居齐衰周谓子无大功之亲与之适人所

适亦无大功之亲而所适者以货财为之筑宫庙岁

时使之祀焉者也郑元曰大功之亲同财者也筑宫

庙于家门之外神不歆非族也以恩服耳未尝同居

则不服也小戴礼记继父服并有明文斯礼经之正

说也至于马融王肃贺循等并称大儒达礼史无异

文唯傅元着书以为父无可继之理不当制服此礼

焚书之后俗儒妄造也袁准作论亦以为此则自制

父也乱名之大者窃以父犹天也爱敬斯极岂宜腼

貌继以他人哉然而邈尔穷孤不能自立既随其母

托命他宗本族无养之人因托得存其继嗣在生也

实赖其长育及其死也顿同之行路重其生而轻其

死笃其始而薄其终称情立文岂应如是故袁傅之

驳不可为同居者施焉昔朋友之死同爨之丧并制

缌麻详诸经典比之于此盖亦何嫌继父之服宜依

正礼今女子母携之重适人寄养他门所适慈流情

均膝下长而出嫁始不同居此则笄总之义无不毕

备与筑宫立庙无异焉盖有继父之道也戴德丧服

记曰女子子适人者为继父服齐衰三月不分别同

居异居梁氏集说亦云女子子适人者服继父与不

同居者服同今为服齐衰三月窃为折衷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为人后议

胡致堂曰礼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降不敢贰尊也

既名其所后为父母则不得名其所生曰父母矣而

礼有为其父母降是犹以父母名之何也此所谓不

以辞害意也立言者顾不可曰为其伯父伯母叔父

叔母降故假曰父母以明当降之义降则不可名之

曰父母矣宣帝初有司奏请戾太子及悼后之谥首

言为人后者云云后言故太子谥曰戾云云首尾皆

是也而中有称亲之言则非也诏书问故太子未及

史皇孙虽包含意指有司直对太子良娣之谥可也

而前据经义后上戾名中特称亲为史皇孙以中帝

意岂非奸说乎夫亲深言之则非父不可当若曰文

王之为世子有父之亲是也泛言之则所厚者皆可

称若曰亲者无失其为亲是也有司之言果何从欤

若避曰考故以亲言是疏之也知其不可称考而姑

曰亲以包举之是不正名亦疏之也以其不得于言

知其不契于理既为伯叔父母之后而父母之则当

降所生父母而伯叔父母之称昭昭然矣

又曰西汉自孝成而后三世无嗣王莽篡时汉祚既

绝光武平祸乱奋然崛起虽祖高祖而帝四亲非与

哀朝尊崇藩统同事于义未有大不可者然一闻张

纯等议断然从之曾无留难章陵四祠蔑有异等寡

恩之谮既不闻于当年失礼之议又不生于后代以

是较之宣哀过举益明而礼所载为人后者为其父

母降而不得祭岂可违而不守哉

马廷鸾曰愚按胡氏之说辨则辨矣而施之宣帝之

世则不可敢问宣帝而欲称其所生之父母也将为

伯父乎为叔父乎于所后父为兄则伯父也于所后

父为弟则叔父也而宣帝则有所后祖无所后父者

也昭帝崩亡嗣宣帝以兄孙为叔祖后者也不得其

所后之父而父之则何以称其所生之父乎先是昌

邑王以兄子入继则考昭帝可也典丧可也昭帝葬

矣易月之制终矣昌邑废矣宣帝始以兄孙入继当

时惟言嗣孝昭皇帝后而已则未知其为子乎为孙

乎必也升一等而考昭帝则又将降一等而兄史皇

孙矣可不可乎有司未有所处姑缘其所生父直称

之曰皇考而已故曰胡氏辨则辨矣施之宣帝之世

则不可当俟通儒而质之

按光武即帝位以昭穆当为元帝后遂祀昭宣元于

太庙躬执祭礼而别祀成哀以下于长安使有司行

事此礼之变也然其时汉已为王莽所篡光武起自

匹夫诛王莽夷群盗以取天下虽曰中与事同创业

又其祖长沙定王与武帝同出景帝则于元成服属

已为疏远先儒胡致堂谓虽远祖高帝而不绍元帝

自帝其舂陵侯以下四亲而祠之于义亦未为大失

者此也则成哀而下行既非尊属又已远姑不废其

祀可矣至于晋元帝以琅琊王而事惠怀愍简文以

会稽王而事成帝以下诸君君臣之义非一日矣一

旦入继大统即以汉世祖为比遽欲自尊而于其所

尝事之君于行为侄者即摈之而不亲祀此何礼耶

况又取已祧之远祖复入庙还昭穆之位则所以严

祀宗庙者不几有同儿戏乎

为兄后议

刘敞曰礼天子之庙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诸侯二

昭二穆与太祖而五所谓昭者父道也所谓穆者子

道也天子诸侯未必皆身有子故或取于兄弟之子

以为嗣亲同则取其贤者贤同则取其长者长同则

卜其吉者非兄弟之子则弗取故不以诸兄为嗣兄

亦尊也不以诸弟为嗣弟己之伦也此古者七庙五

庙之序所以昭穆不相越迭毁不相害也至于后世

国家多事或传之诸兄或传之诸弟盖有不得已者

焉则礼散久矣然既已受天下国家则所传者虽非

子亦犹子道也传之者虽非父亦犹父之道也以天

下国家为重矣春秋僖公实闵公之兄闵公遭弒僖

不书即位明臣子一礼也公孙婴齐卒春秋谓之仲

婴齐以谓为人后者为之子当下从子例不得复顾

兄弟之亲称公孙也春秋之义有常有变夫取后者

不得取兄弟此常也既已不可及取兄弟矣则正其

礼使从子例此变也故僖公以兄继弟春秋谓之子

婴齐以弟继兄春秋亦谓之子所谓常用于常变用

于变者也既正其子名则僖公不得不以闵公为昭

归父不得不以婴齐为穆既正其昭穆则迭毁之次

不得不以一代一也而儒者或疑礼无后兄弟之文

遂以春秋书仲婴齐为不与子为父孙非也子为父

孙诚非礼之正有不得已者春秋正其为臣子一体

而已故实公孙婴齐而谓之仲婴齐若春秋本不听

其为后者则当书曰公孙婴齐卒学者问之曰此仲

婴齐曷为谓之公孙婴齐不与为兄后也乃可矣夫

春秋家犹重之况国乎国尔犹重之况天下乎故凡

继其君虽兄弟必使子之继其大宗虽兄弟必使子

之如继其君继其大宗而不使子是教不子而轻其

所托也此文公所以受逆祀之贬也然春秋固为衰

世法非太平正礼也太平之世未尝有也

宋史礼志

兄弟继统入庙

宋真宗咸平三年户部尚书张齐贤等言王制天子

七庙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前代或有兄弟

继及亦移昭穆之列是以汉书为人后者为之子所

以尊本祖而重正统也又云天子绝期丧安得宗庙

中有伯氏之称乎其唐及五代有所称者盖礼官之

失非正典也请自今有事于太庙则太祖并诸祖室

称孝孙孝曾孙嗣皇帝太宗室称孝子嗣皇帝其尔

雅考妣王父之文本不为宗庙言也历代既无所取

于今亦不可行诏下礼官议议曰按春秋正义跻鲁

僖公云礼父子异昭穆兄弟昭穆同此明兄弟继统

同为一代又鲁隐桓继及皆当穆位又尚书盘庚有

商及王史记云阳甲至小乙兄弟四人相承故不称

嗣子而曰及王明不继兄之统也及唐中睿皆处昭

位敬文武昭穆同为一世伏请僖祖室止称庙号后

曰祖妣顺祖室曰高祖后曰高祖妣翼祖室曰曾祖

后曰曾祖妣祝文皆称孝曾孙宣祖室曰皇祖考后

曰皇祖妣祝文称孝孙太祖室曰皇伯考妣太宗室

曰皇考妣每大祭太祖太宗昭穆同位祝文并称孝

子其别庙称谓亦请依此诏都省复集议曰古者祖

有功宗有德皆先有其实而后正其名今太祖受命

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岂有祖宗

之庙巳分二世昭穆之位翻为一代如臣等议礼为

人后者为之子以正父子之道以定昭穆之义则无

疑矣必若同为一代则大宗不得自为世数而何以

得为宗乎不得为宗又何以得为百世不祧之主乎

春秋正义亦不言昭穆不可异此又不可以为证也

今若序为六世以一昭一穆言之则上无毁庙之嫌

下有善继之美于礼为大顺于时为合宜何嫌而谓

不可乎翰林学士宋湜言三代而下兄弟相继则多

昭穆异位未之见也今详都省所议皇帝于太祖室

称孙窃有疑焉诏令礼官再议礼官言按祭统曰祭

有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

也公羊传公孙婴齐为兄归父之后春秋谓之仲婴

齐何休云弟无后兄之义为乱昭穆之序失父子之

亲故不言仲孙明不以子为父孙晋贺循议兄弟不

合继位昭穆云商人六庙亲庙四并契汤而六比有

兄弟四人相袭为君者便当上毁四庙乎如此四世

之亲尽无复祖祢之神矣温峤议兄弟相继藏主夹

室之事云若以一帝为一世则当不得祭于祢乃不

及庶人之祭也夫兄弟同世于恩既顺于义无否元

宗朝禘祫皇伯考中宗皇考睿宗同列于穆位德宗

亦以中宗为高伯祖晋王导荀崧议大宗无子则立

支子又曰为人后者为之子无兄弟相为后之文所

以舍至亲取远属者盖以兄弟一体无父子之道故

也窃以七庙之制百王是遵至于祖有功宗有德则

百世不迁之庙也父为昭子为穆则千古不刊之典

也今议者引汉书曰为人后者为之子殊不知弟不

为兄后子不为父孙春秋之深旨也父谓之昭子谓

之穆礼记之明文也又按太宗享祀太祖二十有二

载称曰孝弟此不易之制又安可追改乎唐元宗谓

中宗为皇伯考德宗谓中宗为高伯祖则伯氏之称

复何不可臣等参议自今合祭日太祖太宗依典礼

同位异坐皇帝于太祖仍称孝子余并遵旧制

袁氏世范

睦亲篇

同姓之子昭穆不同亦不可以为后鸿雁微物犹不

乱行人乃不然至以叔拜侄于理安乎况启争端设

不得已养弟养侄孙以奉祭祀惟当抚之如子以其

财产与之受所养者奉所养如父如古人为嫂制服

如今世为祖承重之意而昭穆不乱亦无害也

荆川稗编

天子继兄弟统宜自继其父议

东晋穆帝升平五年五月崩皇太后令立琅邪王丕

哀帝也仪曹郎王琨议今立之于大行皇帝属则兄

弟凡奠祭之文皆称哀嗣斯盖所以仰参昭穆自同

继统在兹一人不以私害义专以所后为正今皇太

后德训弘着率母仪于内主上既纂业承统亦何得

不述遵于礼尚书谢奉议太常位次自以君道相承

至于昭穆之统礼兄弟不相为后明义也今应上继

康帝意谓不疑此国之大事将垂之来代仆射江霦

议兄弟不相为后虽是旧说而经无明据此语不得

施于王者王者虽兄弟既为君臣则同父子故鲁跻

僖公春秋所讥左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闵公弟

也而同于父僖公兄也而齐于子既明尊之道不得

复叙亲之本也公羊传曰逆祀者何先祢而后祖谷

梁传曰先亲后祖逆祀也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兄

弟也由君臣而相后三传之明义如此则承继有叙

而上下洽通于义为允应继大行皇帝扬州刺史蓝

田侯臣述议推宗立君以为人极上古风淳必托有

道洎乎后代争乱渐兴故继体相传居正守位以塞

奔竞非私其亲或时有艰难而嗣裔幼劣故有立长

成皇帝深达帝道不私亲爱越授天伦庙无毁迁统

业恒固康皇帝既受命于成帝宗庙社稷之重已移

于所授主上宜为康皇嗣谢奉又议五帝之道以天

下为公唯德与贤不私其亲逮殷周则继代承业虽

百王迭逮而典谟不易所以镇系人心闲邪息乱今

大晋宗祀配天成帝疾痛皇嗣幼冲深推社稷迁于

康王轨同唐虞高义大行天祚不永还嗣本位考之

先典求之人情咸谓主上应继成帝太常臣夷等五

人议曰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成帝舍嗣嫡之爱授

重天伦道崇先代康帝祗承明命正统既移至尊应

继康帝嗣诏从述议

日知录

为人后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此临文之不得不然隋书刘子

翊云其者因彼之辞是也后儒谓以所后为父母而

所生为伯叔父母于经未有所考亦自尊无二上之

义而推之也宋欧阳氏据此文以为圣人未尝没其

父母之名辨之至数千言然不若赵瞻之言辞穷直

书为简而当也

宋史赵瞻传中书请濮安懿王称亲瞻争曰仁宗

既下明诏子陛下议者顾惑礼律所生所养之名

妄相訾难彼明知礼无两父贰斩之义敢裂一字

之辞以乱厥真且文有去妇出母者去已非妇出

不为母辞囗直书岂足援以断大义哉臣请与之

廷辨以定邪正 石林燕语濮议廷臣既皆欲止

称皇伯欧阳文忠力诋以为不然因引仪礼及五

服敕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则是虽出继而于本

生犹称父母也时未有能难之者司马君实在谏

院独疏言为人后而言父母此因服立文舍父母

则无以为称非谓其得称父母也

按经文言其父母其昆弟者大抵皆私亲之辞

黄氏日钞曰欧公被阴私之谤皆激于当日主濮议

之力公集濮议四卷又设为或问以发明之滔滔数

万言皆以礼经为其父母一语谓未尝因降服而不

称父母耳然既明言所后者三年而于所生者降服

则尊无二上明矣谓所生父母者盖本其初而名之

非有两父母也未为人后之时以生我者为父母已

为人后则以命我者为父母立言者于既命之后而

追本生之称自宜因其旧以父母称未必其人一时

并称两父母也公亦何苦力辨而至于困辱危身哉

况帝王正统相传有自非可常人比邪观先朝嘉靖

之事至于入庙称宗而后知圣人制礼别嫌明微之

至也永叔博闻之儒而未见及此学者所以贵乎格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谓所生之父母报之亦为之

服期也重其继大宗也故不以出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唐诗与山西

    唐诗与山西

    《唐诗与山西》以唐诗为依据,由诗及人,反映唐诗在今山西的地理分布和诗作者的活动范围。所收录的唐诗,有直接描写山西的唐诗,包括诗人在山西作诗和外地寄诗山西及专门以山西史事作诗,也有间接描写山西的唐诗。
  • 玫瑰时光

    玫瑰时光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无论是谁,都要长大。我们全都是这样,长大,成熟,不可停留。
  • 我可能有点背

    我可能有点背

    世界出现一种特别的物质,暗能。人类体质发生变化,生物出现超自然变异。大学生孟松,机缘巧合下,开启了好运转换系统。“消耗好运点,开启霉运,可以增加体力值啊亲。”咦~增加的体力值呢??这么少!!!“叮,霉运体系开启,请您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少年拯救世界,成长为英雄的故事。本书有逗比,有热血,欢迎入坑。
  • 豪门总裁:千金小姐惹不得

    豪门总裁:千金小姐惹不得

    黑白通吃的BlackRose,本想回国躲避一下前男友们的纠缠,但,没想到啊没想到,躲到是没躲了,却又惹上了一帮追求者,心里苦啊,就在这时,多年的竞争对手又找上门,自此,相爱相杀,永不分离
  • 重生之博士女王

    重生之博士女王

    她,林晓嫄,国家秘密部队博士,偶然发现无人星的大陨石却无人能切开,她却被幸运女神所眷顾,陨石含有的秘密能量遭到别人眼红,不惜一切代价去带回她,终死在核弹爆炸,你不仁,我便不义!她,墨晓嫄,墨家嫡女,从小天赋异禀,身体却不堪重负,灵魂更是虚弱,当她与她交易,“我愿用把身体允你,从此我的灵魂灰飞烟灭,只要你待我墨家如亲人,不论灾难困苦,锦衣玉食,一直祸福相依!”喜欢的人记得加交流群哦:473710446验证书中任一人名字喜欢的人记得加书架收藏哦~随便投出你们手中的推荐票~谢谢~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本书共分13章,内容包括:萍水相逢——没话找话说、交际应酬——挑别人爱听的说、赞美的话——及时地说、求人的事——找个好“借口”等。
  • 妫河

    妫河

    我的家乡在北京市延庆区,这里有古老的长城,巍峨的海坨山,还有一条充满个性的向西流淌的妫河。我一直认为,那条充满个性的妫河很像我的性格。春天,流水缠绵;夏季,波澜壮阔;秋天,苇花飘扬;冬季,晶莹剔透。我用自己的诗,写这里的山,这里的风,这里的雨,这里的雪。还有,这里的树,这里的叶,这里的花,这里的草。当然为了南北对比,我也写了南方的海南。这本诗集里面的诗,大部分是我2016年之后创作的。这些小诗,表达了我对是这个世界的认知,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对家乡的深深热恋,也可以说是乡愁。所以我把这本诗集叫《妫河》。
  • 仙帝的老婆,你惹不起

    仙帝的老婆,你惹不起

    仙帝楚天来到地球,终是找到红颜知己的这一世轮回!“
  • 霸爱心尖宠

    霸爱心尖宠

    苏雪慢被赶出苏家,一无所有,没想到自己能力非凡,对未来重新规划……冷玉泽从不近女色,唯独对苏雪慢不同……末世将至,二人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