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1300000050

第50章 第四编 欲望还是贪婪:效用中的经济学诡计(9)

有人拿着这个问题去问当今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他给出的答案或许是建议比尔盖茨选择计算机行业,——因为这使他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面对一切还未发生、比尔盖茨仅仅是一名大学生的状况下,有谁能够预测到他会成为首富?谁有能预测到假如他投身到军工业不能成为首富?

完全理性显然不够现实,回到职场话题上,要想将来不后悔,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在作出选择决定之前尽可能了解足够多的信息,通过掌握丰富的信息让自己实现最大可能的理性。

为什么有人要先吃好苹果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困惑:两箱苹果,一箱是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坏的?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再吃次好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都给扔了,形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好滋味。这道题当时在于测试回答者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人。按照当时的测试点:前一种吃法的人是悲观的人,后一种是乐观的人。

通常喜欢第一种吃法的人,觉得第二种吃法容易造成浪费。喜欢第二种吃法的人,觉得享受好苹果的味道更要紧,扔掉几个烂苹果不算什么。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在其行为背后,却别有一番深意。而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更愿意采取第二种吃法。吃苹果不同于吃饭,不是为了果腹,而为了品尝其味道,吸收其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吃好的比较理性。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种吃法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少一些。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可能小到吃哪箱水果、穿哪件衣服,也可能大到是该读研还是工作或者留学,是嫁个自己爱的还是更爱自己的?……选择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2000年,在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工作得如鱼得水的曾子墨,意外得到凤凰卫视咨询台主播的机会垂青。两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绝好的机会,却成了曾子墨人生的大难题。从常春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摩根斯坦利的曾子墨,已经先后在纽约总部及香港分公司参与完成超过700亿美元的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然而,曾经将投资银行认定作为一生的职业选择的子墨,却还是对凤凰主播的职位有了动摇。

“如果子墨能被克隆就好了,哪怕只克隆出来一个子墨也行!”

“这里就像你的家一样,如果你在香港做得不开心,随时回来!”

……

连公司的运营官都打赌,子墨一年半载后一定还会回来。但再三思虑之后,毫无新闻采访经验的子墨,还是选择回到香港,在凤凰卫视咨询台开始了自己的主播生涯。并借助自己的财经专长,很快成为凤凰财经第一女主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曾子墨在摩根斯坦利与凤凰卫视之间犹豫,而更多的普通人的选择或许没有那么诱人,但同样纠结且不知所措。每个人心里面似乎都有两个小恶魔,对于不同的选项有着不同的支持理由。而我们却需要在两个小恶魔的斗争中,最后决定谁胜谁负。

选择的内容决定选择的结果,选择决定我们的生活状态。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你的今天是你的昨天决定的,你的明天将由你的今天来决定。

在你的人生中,因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曾经错失过多少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可以洞悉未来,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你能够预见未来,你又能否把握机会?有什么股票你应该卖却没有卖?有什么商品你应该买却没有买?有什么机会你应该把握而又错失?你一生中又能遇到多少机会呢?这个时代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选择当前,请注意理性。

为什么不看电影更快乐

有一位老人退休后,迷上了古董。他专注于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多少钱他都要设法买下来。

有一天,老人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器。他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老人把瓷器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

谁知,老人上了年纪,瓷器绑得并不牢靠。在骑了一段路之后,瓷器“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摔得粉碎。老人听到瓷器摔碎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往前骑。

这时,路边有几位热心人连忙喊住老人:“老人家,你后座上的瓷器摔碎了!”老人停下车,很淡然地说:“恩,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既然摔碎了,那就不要了。”说完,老人骑车迅速消失在人海中。

老人的反应令人吃惊,常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从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器捶胸顿足,甚至扼腕痛哭。但是,瓷器已经摔碎,所有的痛苦都无法挽回这个事实。捶胸顿足只会增加更多的伤痛,老人正是认识到了这点,才会选择理智的离开。

老人的行为,非常符合经济学家对“人”的认识。在经济学家眼中,人都是理性的。所有人都是“理性人”,这是经济学家研究人类行为时的基本假设。经济学家认为人的理性,是一个人能够权衡成本与收益,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理性人能够在既定约束环境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人总是会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用和满足感。

老人选择默默离开,显然是理性的行为。瓷器已经碎掉,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让它复原。这种业已发生的成本,已经不能无法收回,经济学上将这种成本称为沉没成本。面对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理性的选择是将其视为没有发生。

不过,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做到理性。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有投入,不管前期的投入能不能收回,是否还有价值,在做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于是,前期的投入会把我们牢牢定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做出新的选择,而且前期投入越大,我们越难取舍。

比如,你花了50块钱买了一张晚上的电影票。不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选择放弃,你损失掉了50块钱;如果执意要去看电影呢?那你不仅需要来回打车,还可能面临被雨淋湿,甚至感冒发烧,最终还要上医院看病等一系列的额外成本。面对已经投入的50块钱,这时,理性的选择是放弃这场电影。因为这50块钱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你没有必要为了这50块钱投入更多的附加成本。

对于个人而言,做出理性选择和决定是为了个人的自身利益。不过,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进行理性的选择。比如一个歌迷,明知道花100元就能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而他仅仅因为喜欢歌星偏要掏1000元买一张票。这种行为并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因为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他多花的900元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对于打牌赢来的钱,很乐意将其消费掉。而对自己辛苦赚来的薪水,人们往往舍不得消费,而要将它存起来。这看起来很正常,也符合人之常情,不过却是不理性的行为。从理性的角度看,不论是打牌赢来的钱,还是自己工作所得的薪水,货币的经济价值是等同的,二者的效用是一样的。

再比如,在商店进行打折的时候,对于降价金额一样的同类商品,人们往往愿意抢购降价幅度最大的商品,而不考虑自身的需求。比如商场里有两种空调,一种是适合小居室的小型空调,售价在2500元,还有一种适合较大空间的立式空调,售价为3000元。为了促销,商场将这两种空调都统一降价到2000元出售。尽管许多人家里的空间更适合小型空调,但大家还是乐意去抢购那种降价幅度更大的立式空调,而对降价幅度较小的普通小型空调懒得问津。

虽然大部分人刚买回去时,都觉得占了很大便宜。不过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大空调与自家的空间格格不入。大空调不仅占空间大,使得原本不大的房间更显拥挤,而且大空调的耗电量要远高于小空调,无形中更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于是,非理性的选择大空调,并没有让家庭的幸福感更多,反而平添了更多的烦恼。

同类推荐
  •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本书详细探索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表现,全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对称经济与对称哲学、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对称经济学与对称辨证法等。
  •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解放思想:浙江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 穿越镀金时代

    穿越镀金时代

    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 三峡水文化研究

    三峡水文化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国人对三峡文化颇为关注,学术界推出了一批批三峡文化研究专著。纵观这些三峡文化研究成果,多是从总体角度出发,对三峡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对三峡文化进行观照的时候,决定调换一个角度,将视角方位对准三峡区域独具特质的水文化进行研析,从中发掘一些新的精义,力求使三峡文化研究有所创新。
热门推荐
  • 那年的酒那年的你

    那年的酒那年的你

    无固定,是多则短篇小说合在一起的青春言情故事,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个人都有藏再新中的糖………
  • 缝隙里的青春

    缝隙里的青春

    想一想快被忘记的人,然后期待着下次再见,从缝隙里看青春,在青春中望自己。
  • 天坑系统每天都在给我挖坑

    天坑系统每天都在给我挖坑

    高中图书馆里,江婉儿静静地坐在窗边,戴着眼镜,刷着题。一瞬间,她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宿主,由于刚才管理局失误,除了这个位面您还有3个前男友,加上您刚分手的,一共是4个,祝宿主愉快!” “4……4个?你这系统怎么这么坑人?” 这是晓晓的第二本书,文笔不好,但是希望你们喜欢。
  • 你不知我心底事

    你不知我心底事

    吴歆,十六岁前不谙世事,不通人情世故,听了爸爸妈妈十六年的话,做了十六年的乖宝宝。然而,遇到木子辰后,她人生的方向便发生了偏转...一念执着,这段青春时期的爱恋到最后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是成熟,还是一如的天真?
  • 邪世废尊

    邪世废尊

    雨浅夜,一名被俘虏的少年,在与看守侍卫发生矛盾后惨遭毒打,他的爷爷为保护他被活活打死。而后两人被丢在乱葬岗。雨浅夜侥幸不死,机缘巧合之下拜神秘少女为师,确因先天经脉堵塞严重,至多只能修炼成最低级的武者……可是天无绝人之路,金刚不坏神功突然降临…………
  • 执剑指春秋

    执剑指春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人生哪有须尽欢,对酒当歌何时休?大道至简,众人皆蝼蚁,剑指大道,黄粱一梦是春秋。
  • 蜜恋甜情:异地吸血鬼之恋

    蜜恋甜情:异地吸血鬼之恋

    这一世,她拥有三重身份。从普通的人类小女生,到吸血鬼郡主,再到吸血鬼公主最后成为女王。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是她最爱的男人,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幸福。两情相悦,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仙侠谭

    仙侠谭

    三百年前,天界第一神将伏魔星君莫生,受天尊之命,前往鬼渊诛杀入侵凡界试图盗取九神鼎的鬼王帝世,却不料与帝世大战九天九夜,不但没有分出胜负,反而互相欣赏,称兄道弟。天尊震怒,求助盘古大神,盘古大神出面,镇封三人,按照天界律法,当以抽其血,贬下凡界,经历三生三世轮回之苦。天尊为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整顿天界,更是施展神通,分身下界,创立‘轮回’组织,以用来监视惩戒莫生、帝世、离仙转生之人。
  • 暖男校草爱上呆萌女孩

    暖男校草爱上呆萌女孩

    一个,暖男校草;一个,呆萌少女。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吗?敬请期待吧!
  • 都市王牌佣兵

    都市王牌佣兵

    昔日的青梅竹马莫名成为了赏金任务的目标,为了保护她,王牌佣兵叶白回归都市,以其强劲的身手迎战四方群雄,以其独特的气质吸引各路美女。殊不知,冥冥之中却是一步步揭开了自己奇异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