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57500000002

第2章 赵氏孤儿

内乱与中兴

自从赵盾弑灵公后,晋国的君主便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面对权势熏天的各大家族,晋国公室似乎显得很弱势。晋国六卿(即三军正副司令,若加上新军正副司令,则是八卿)一直被几大家族所垄断,这些家族势力猖獗,有威逼君权和尾大不掉之势;同时各大家族之间利益冲突明显,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倾轧。

在早期狐氏与赵氏两大家族的对抗中,狐氏败北,势力被清除。赵氏家族在赵盾当国时,势力达到鼎盛。赵盾为巩固家族势力,曾血洗军队高层反赵集团,甚至弑杀晋灵公。他在世时,无人敢与之作对,他如“夏日之日”的执政风格,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其他家族的反感与抵触,这也为后来赵氏家族遭灭顶之灾埋下了祸根。

赵氏孤儿的故事,《左传》与《史记》的记录完全不同,像是两个不相干的故事。笔者采用的方法是以《左传》记载为主,原因是《左传》成书时间早,史实可靠。其中未曾记录的采用《史记》之说,以补其漏。

赵盾去世后,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晋楚邲之战中,晋军的高级将领有四位出自赵氏家族。其中赵朔担任晋军的下军司令,赵同是下军参谋(下军大夫),赵括和赵婴齐都是中军参谋(中军大夫)。赵朔是赵盾的儿子;赵同、赵括和赵婴齐都是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即赵朔的叔叔。

邲之战晋军遭到惨败,战败的主要责任人是中军副帅先縠。但作为中军参谋的赵括与下军参谋的赵同都站在支持先縠的一方,兴风作浪。后来先縠被诛杀,赵同与赵括没有受到惩罚,显然这跟他们的家族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几年后,赵盾的儿子,即晋国下军司令赵朔去世。

赵朔的英年早逝,对赵氏家族在国内的地位与影响力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赵朔只有一个儿子赵武,妻子是晋景公的姐姐赵庄姬。他去世时,赵武才刚刚出生。赵庄姬还年纪轻轻,赵朔的叔父赵婴齐对年轻貌美的寡妇垂涎已久,常上门关心。不久两人关系发展神速,成了一对情人。

可这事偏偏让赵同和赵括知道了,他们一听,这还了得,有损赵家的声誉。于是两人商议一下,决不能让赵婴齐待在晋国。要将他驱逐出境,赶他到远离晋国的齐国去待着。

赵婴齐一听,心里舍不得美人,便对两位兄长说:“现在栾书当上了中军元帅,一直对我们赵家虎视眈眈。有我在这儿,栾书就不敢轻举妄动。我要是到齐国了,恐怕两位兄长有难。况且人各有才能,我跟赵庄姬要好,她是国君的姐姐,以后要保护赵家,可以出得上力,你们又何必要为难呢?”

赵同与赵括不同意,还是把他赶出晋国。

这下可气坏了赵庄姬,你想她年轻守寡,地位特殊;除了胆大妄为的叔叔赵婴齐外,还有谁敢惹上门充当情人而得罪赵氏家族呢?

女人有温柔的一面,也有意气用事的一面。她这一气,告到晋景公那儿了。赵庄姬知道栾氏和郤氏与赵氏矛盾很深,相互倾轧,就对晋景公说:“赵同与赵括企图起兵叛乱,这件事估计栾氏与郤氏都听到风声了。”

晋景公一听,那还了得!忙下令执政大臣栾书严加调查。栾书心里偷着乐,正愁没机会扳倒实力强劲的赵氏家族。于是与郤氏家族取得联系,一起商量对赵家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赵庄姬作为女人一时感情用事,带来的结果是她想不到的,她忘了自己和儿子也是赵氏家族中的一员。

栾书将整倒赵家的重任交给了屠岸贾。一是因为屠岸贾是掌管刑狱的大臣,即司寇,调查谋反本来就是分内事;二来栾书虽然有意扳倒赵氏家族,但由自己出面来做这件事,会让其他家族深感恐惧。人人自危,弄不好还会砸了自己的脚。

屠岸贾掌管刑狱既久,对罗织罪名这一招自然是得心应手。于是他把新账旧账一起搬出来了,第一,赵同与赵括企图带兵谋反;第二,赵盾弑君这件往事,刚好可以拿来炒一炒。如果弑君罪成立,那是灭族的罪行,赵盾这一族的人统统要牵连受诛。

赵同和赵括要谋反的说法,有赵朔遗孀赵庄姬的证词;赵盾弑君的往事人人尽知,国史书还有董狐的记录在案。

凭这两条,就是灭门之罪了。

屠岸贾带兵包围赵府,赵同和赵括当然不肯束手就擒,率领家族亲兵拼死反击。屠岸贾下令格杀勿论,血洗赵府。在力战中,赵同和赵括及其家人都被诛杀。一时间血流成河,惨声连天。

大屠杀过后清点尸体时,却没有发现赵朔的遗孤赵武,一个几岁大的小孩儿哪去了呢?

这个赵氏孤儿,造就了一个千古传诵的传奇,使中国的武士精神得以光芒璀璨,并且永不熄灭。

根据《史记》的记载,大屠杀时赵武还没有出生。大屠杀过后,赵庄姬在王宫中生下赵武,此时屠岸贾带兵冲进王宫内,要对赵氏斩草除根。

笔者不敢采用此说,这一年是公元前583年。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573年,晋悼公任用赵武为卿。如果赵武是大屠杀这一年出生的,出任卿家时年仅十岁,这显然不太可能,所以太史公的记载当有误。依笔者推测,此时的赵武应该是一个起码五六岁大的小孩儿了。

一个小孩子又怎么能躲过屠刀呢?原来他被程婴救走了。

程婴是赵朔的好朋友,为人豪爽义气,赵朔生前把他当做知己。在得知屠岸贾要屠灭赵氏全家时,程婴心知赵氏家族由于势力太大,得罪了太多人了,甚至也让国君深感不安。自己位卑言轻,无力拯救赵氏家族。但至少要保全赵朔的孤脉,于是他偷偷把赵武藏了起来。

屠岸贾没有发现赵武的尸体,下令在全城内大肆搜捕。程婴非常担心,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被搜出来的。这时他想到一个人,即自己的好友公孙杵臼,公孙杵臼早年也是赵朔的门客,赵朔有恩于他。

程婴找到了公孙杵臼,公孙杵臼一见到他,劈头就问:“你是赵朔的好友,现在赵家被灭族,你为何不殉难而死,还苟且偷生啊?”

程婴一听,没有生气,反而暗暗高兴。这几句话,证明公孙杵臼是个重义气的英雄好汉。他便对公孙杵臼说:“现在赵朔所留下的孤儿赵武,还只是个小孩子。我必须要保护他,并把他抚养成人,这样才对得起朋友。我不是不殉死,只是要晚一点死罢了。现在我把赵武藏了起来,屠岸贾正在派人搜查。总有一天会搜到他的,你说这事要怎么办?”

公孙杵臼想了想说:“你觉得在抚养孤儿与以死相殉之间,哪件事情比较困难?”

程婴回答说:“死是昼夜事罢了,这个容易。而抚养孤儿并保护他的安全,这事看来是比较困难的。”

公孙杵臼说:“赵家对你很优厚,困难的事情就由你来承担;容易的事由我来做,请让我选择先死吧。”

两人合谋,设法抢来了一个跟赵武长得相像的小孩儿,并且躲进深山老林中。两人当了一回土匪,不太光彩。有些叙述家为了维护两位武士的英雄形象,把这个抢来的小孩儿写成是程婴的孩子,与史不合。

公孙杵臼设计的是一出苦肉计,根据计划,程婴跑到屠岸贾那里装出一副贪财的模样说:“谁能赏赐我千金,我就说出赵氏孤儿的下落。”

屠岸贾正愁找不到赵武的下落,听到程婴说的话大喜过望,赶忙答应程婴的要求。于是程婴带着屠岸贾和一队人马到深山老林中,找到了公孙杵臼的藏身地。

公孙杵臼见到程婴后,故作愤怒状,指着他骂道:“程婴,你这个小人,想赵将军对你不薄。现赵家受屠,你不能以身相殉。前些日子还准备与我一起计划把赵氏孤儿藏养起来,现在居然卖友求富贵。你,真是个小人!”

不能不说,公孙杵臼表演得很逼真,屠岸贾对其所说的深信不疑。

公孙杵臼冲着程婴“呸”的一声,然后抱着在一旁已经吓得大哭的小孩,对屠岸贾叫道:“天哪,赵氏孤儿何罪之有。杵臼情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换赵氏孤儿之命,这样可以吧?”

屠岸贾等人没有见过赵氏孤儿,便问程婴;“这个小孩就是赵朔的儿子吗?”程婴答说:“没错啊,这就是赵武。”

屠岸贾挥挥手,冲着手下说:“给我上,把他们两人都给杀了。”士兵们一拥而上,你一刀我一剑,把公孙杵臼与冒充的赵氏孤儿剁成了肉酱。

程婴在一旁面无表情,其实他的内心在滴血,亲眼看着好友被砍得面目全非。可是他不能作声,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

作为一个视名誉高于生命的人来说,这确实比死更难受。

公孙杵臼以死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程婴必须苟且偷生来继续自己的使命。

屠岸贾认为赵氏孤儿已经死了,回去复命了。程婴把赵氏孤儿带到了安全的地方抚养,虽然孤儿的性命得以保全,但是赵氏家族的财产与地位丧失殆尽。晋景公将赵氏的土地田产赐给了大臣祁奚,如何恢复赵武的地位与权益呢?这是摆在程婴面前的一个难题。

要恢复赵家的名誉与地位,必须要有位于高层的人士鼎力相助方可,而韩厥便是最佳人选。为什么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韩厥与赵家有很亲密的关系。韩厥是由赵家抚养长大的,在韩厥的升迁过程中得到赵盾的器重与提拔,他在生活上与事业上都与赵家有着特殊的一层关系;第二,韩厥为人正直,不做落井下石之事。当屠岸贾要对赵家痛下杀手时,韩厥曾出面劝阻,并给赵家通风报信;第三,韩厥此时的身份是下军司令,是朝廷的重臣,地位高,在朝廷中说得上话。

程婴上门拜访了韩厥,把保存赵氏遗孤的经过告诉了韩厥。

韩厥听罢又惊又喜,看来天意不让赵氏灭门。于是答应程婴一定会鼎力帮助赵武恢复名族身份和家产,但是平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明显,赵氏受屠不仅是屠岸贾的血腥与残暴,背后是栾氏、郤氏,甚至包括晋景公对赵氏集团的排挤、倾轧、报复和打击。既要恢复赵武身份,又不得罪君主与重臣,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智勇双全的韩厥找到了一个机会。

过了一段时间,晋景公生病了。当时的人都比较迷信,晋景公就召来了卜筮来进行占卜。韩厥抓住这个机会,跟卜筮串通好,合演了一出双簧戏。卜筮装神弄鬼了一番,然后对晋景公说:“主公的病根是因为大业的后人阴魂不散在作怪哩。”晋景公很是不解,于是便召集群臣来解答这个疑问。

韩厥密禀晋景公:“大业的后裔在秦是嬴氏,在晋是赵氏。赵氏在晋国从文公始,代代都对国家有巨大的功劳。但是赵氏却惨遭灭族,而且没有证据表明赵氏企图谋反。国人都对赵氏的遭遇深感哀怜,神灵就通过占卜的龟策表达了这种哀怜之心。”

晋景公听了吓出一身的冷汗,看来是因为屠戮赵氏一家遭到神灵的谴责。心中十分害怕,便急着问韩厥:“那赵氏现在可还有留下子孙?”

韩厥见时机成熟,便密告晋景公:“赵朔的遗孤赵武尚流落于民间。”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下。

晋景公道:“那就赶紧把他找回来,重新恢复其爵位和家产吧。”韩厥回答说:“赵氏全族遭诛,必须要先平反,才可以恢复其后人的爵位和财产。当时屠岸贾没有主上的命令擅自滥杀无辜,现在必须要先杀了他,才可以让国内的百姓心服啊。”

其实赵氏遭屠,真正的责任人是栾氏和郤氏,包括晋景公在内,屠岸贾不过是个执行人罢了。但是大家心知肚明,搬出个替死鬼,既可以不得罪国君与重臣,又可以恢复赵氏家族的地位,这是韩厥想出的最佳选择。

第二天,晋景公召见群臣。

韩厥带着赵氏孤儿进入王宫,晋景公当众宣布赵氏孤儿赵武仍然活着,要恢复赵家的爵位与旧有的田地。为了预防栾氏和郤氏的反对,韩厥把军队布置在宫殿周围,以武力进行威胁。诸大臣没有办法,都把罪状推到了屠岸贾身上。这样晋景公当场宣布恢复赵家的地位,并且派程婴带兵前往击杀屠岸贾,屠岸贾被灭族。

在公孙杵臼、程婴的保护,以及韩厥的努力下,赵氏孤儿赵武终于得以保全了性命,并使赵家的族脉得到继续发展与光大;否则就不会出现以后战国七雄中的赵国了。

在韩厥和程婴的精心照顾下,赵武渐渐长大成人。早年的遭遇使他少年早熟,为人沉勇机智。程婴看了很是欣慰,可是他还有一桩心愿未了,于是他前来向赵武辞别。

程婴对赵武说:“以前赵家发生变乱时赵家的家臣们都能殉难而死,包括我的好朋友公孙杵臼,我亲眼看着他被剁为肉泥。当时我之所以不死,是想保全赵家的血脉,抚立赵氏的后代。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了,已经恢复了先人的官职,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现在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到九泉之下与好友公孙杵臼相会。”

赵武听了大吃一惊,他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他对程婴如对待父亲一般,非常爱戴尊重,可是现在却要死别。他非常悲伤,向程婴跪下叩头,含着泪恳求道:“赵武愿终生竭尽所能来报答您,您怎么能忍心丢下我呢?”

程婴去意坚决,对赵武说:“我不能不死,我跟公孙杵臼有过诺言。他先我而死,是因为相信我能够做到保存赵家这项艰巨的任务。现在是我向公孙兄长复命的时候,他在九泉之下等了很久了。要是我还不前去复命,他恐怕会认为我没能完成使命。这样在九泉之下,他也不会安心,而我又于心何忍呢?程婴比公孙兄多活十几年,但绝非苟且偷生之辈,士为知己者死。如今,我前往与故交知己相会,这并不是什么悲伤的事情。”

赵武无法阻挡,程婴面带笑容说:“杵臼兄,让你久等了,程婴来也!”遂自杀而死,到九泉之下与老朋友公孙杵臼会合了。

写至此,笔者忽然想起晚清志士唐才常在牺牲时口占的一句诗:“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唐才常酬的故友是先死的谭嗣同,这种肝胆相照之武士精神,不正与公孙杵臼和程婴有同样之精神渊源吗?笔者又记起戊戌变法失败时,梁启超前往劝说谭嗣同逃往日本,谭嗣同答道:“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以无酬圣主。程婴、杵臼,西乡和月照,吾与足下分任之。”由是可见,在程婴和杵臼死后两千多年,他们那种为使命而勇不避刃和死而无悔的最高武士精神依然是后世勇士之楷模。

同类推荐
  • 贤相

    贤相

    大陈之世,纷乱将生,人如潮水,随波而行。穿越而来的苏尘本想平淡的度过一生,却在历史洪流推动下,成为了改变历史的关键。美丽多变的佳人,无法了结的恩怨,冥顽不灵的朝臣,血雨腥风的江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贤相一人尔!
  • 天下之王道征途

    天下之王道征途

    机会往往给那些真正有准备的人,而不是那些坐享其成的庸夫也。是王侯,早晚都会发光,成为九五之尊。一时的失败,一时的挫败,一时的打击????????那都是上天对王者是的考验和历练。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体会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王,那是乃是一种对自我地位的尊称,天下之中,唯有正道和王道,正道开启光明之路,王道开启血腥的争斗。不管怎么样,最终成为王,就是最后的归属。
  • 大宋美食家

    大宋美食家

    什么?历史名人难伺候?那就来一盘红烧肉!还不够?再来一盘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鲤鱼、水煮肉片、酸菜鱼、回锅肉.......美食家秦知儒同志仰天长叹:“这世上就没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除了没有辣椒!”
  • 考古笔记未解谜案

    考古笔记未解谜案

    全新的视角,解读与研究历史古文化。从古人类的遗迹、解读古文明的密码、隐藏在孤寂中的荣华、神奇的语言文字、寻找消失的历史和古人智慧悬案等6个方面,对60个世界考古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的玄机。
  •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权臣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势力,在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书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权臣相斗一直无休止,有的是自发挑起争端,有的却是昏君搅局。所谓为臣难,为权臣难,为他人及皇帝不猜忌的权臣更是难上加难。
热门推荐
  • 逃生末世

    逃生末世

    2012年世界末日来临的预言传遍千家万户,但是末日并没有来临。末日走了吗?不,2122年4月2日来临。国家已经崩溃,无奈只能把所有武器空投的方式投在全国各地,希望全球仅剩的人类能够度过这次灾难
  • 异界巡游

    异界巡游

    南宫家的独子,剑术家族的传承者,剑与魔法的世界,一个人的探索,一群人的冒险,注定不孤独的孤独者。PS:学生党,不定时更新。
  • 末世猫行

    末世猫行

    21世纪长大的乔米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却意外死亡,因为害怕投胎,和垂怜孟婆美色,赖在孟婆那里,被恶鬼拖入随时都有魂飞魄散危险的超凡界,成了一只刚出生小猫。这个世界和乔米前世的世界有些相似,发展也很相近,只是这里之所以是超凡界是因为末世到来。大半人感染病毒,变成丧尸。动物变异,植物也不负从前的安静,祥和。这里的丧尸和小说中类似,被抓咬都会感染病毒,后来经过专家研究,丧尸将身体原来的主人囚禁在晶核中。经过核实准确性后,将这个消息公布了出来。各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全球哗然!长达十几年的人类与丧尸的战争正是开启这也让人类的发展从佣兵制度,到军队,从散沙到凝聚。让人类在这场进化中没有沦落到底层。
  • 最糟糕的BUG之神

    最糟糕的BUG之神

    有的人,死就死了,也没有然后。而有的人死了却能复活,并在重生后,身体中的某个部位还会获得bug能力。第一个觉醒的二弟是位战力无匹的变态佬。第二个觉醒的三屁是位妙手回春的憨厚家。第三个觉醒的四嘴是位嘴炮无敌的贱痞货。第四个觉醒的五手是位出神入化的做死者。......而拥有如此多bug能力甚至可超越神灵的他,却受尽了这些家伙的欺凌。【本文内容尽量不变态不重口不突破下线并竭力保持节操】
  • 神之军神篇

    神之军神篇

    我与吾等签订永生契约,力量、剥夺、不死、智慧、胜利之精灵,为吾之成就创造辉煌,吾是军神,吾是战争之神是战无不胜的胜利之神。
  • 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马氏诊所

    马氏诊所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妻在上,老公宠不停

    宠妻在上,老公宠不停

    夏初晴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一个普通人会嫁给一个富豪级别的大人物,从此自己的生活就变了,变得鸡飞狗跳奇妙无比,身为一个小学的老师,突然嫁给土豪也就算了,还突然出现自己的亲身父母,自己莫名成了官三代,最后自己带着球逃出去三年。直到某一天,一群媒体将她堵在家门口问她,“任太太,听说你老公找了你很多年?为此你怎么看?”夏初晴翻了一个白眼,“呵呵,你们不是比我还清楚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冷的午后

    清冷的午后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