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59600000001

第1章

老崔站在汽车站对面路边小吃摊的后面,手里端着自己在小摊上拿碗从小商店里打来的半斤老白干,一仰脖子,“咕噜,咕噜”一口气就把碗里的酒灌进了肚里。他喝尽了碗里的酒,先用一只手抹了下沾在嘴边的酒渍,然后才把手中的空碗放回到原处。

他在小吃摊的桌边找了个空位子坐下后,不大一会儿,摊主就把他先前要的那碗刚刚下好的、热气腾腾的面条给他端到面前,他拿起双筷子,用刚才喝酒同样的速度把那碗面条,“呼哧,呼哧”吃了下去。

此刻,傍晚的斜阳正从老崔背后的屋顶上慢慢地下落着,天空中眩目的色泽挂满了道路两旁的树干、树叶,还有一些斑驳光亮透过树叶的罅隙投到了小摊四周的地面上。

等到老崔放下手中的碗筷准备离开时,一直站在他身后的王会婶这才有些怯生生地询问他道:“你晚上要住旅店吗?俺自家开的小旅馆,很便宜的……”

老崔转过身来看了看她,漫不经心地回问道:“有多便宜呢,离这儿远不远啊?”

王会婶一看他搭话了,便觉得这生意有门儿,她赶忙接口说道:“不远,不远,在前面路口左拐就能看见,离汽车站近不说,便宜又方便,一块钱一晚,你住下后想去哪儿转转都好走……”

他们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老崔跟在王会婶身后沿着落霞铺成的林荫道往她说的她家旅店方向走去。

青城的汽车站虽然不大,却是这里人们出行的唯一交通枢纽。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因素,车站附近就成了小城最繁华地段。走出汽车站大门,就能看见对面及道路两旁的商店、饭店、旅店及大大小小的寄存处挨挤着,这些国营和集体的商铺一直延续到皖西路与梅山路的交叉口。

从皖西路往左拐进入梅山南路末段,这两公里多的路程,是梅山南路的最后一段,它与大别山路交汇。在这三条宽阔马路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空出来的地段上,是刚刚建成不久的汽车站菜市场。菜市场有两个出入口,分别是挨着车站的皖西路和梅山路。菜市场里面的铺面建造的颇为简单、省事,它的形成与结构是紧依着这三条道上的建筑形态而定的。

那些经营早点的小摊点依靠着大别山路上面搬运站家属区后面的围墙,肉类的摊点则设在梅山南路那些个体饭店的后面,而那些临时进来卖蔬菜的乡下人及小贩,他们都是每天天还没亮就从各处赶来,铺块塑料布或者把菜筐直接摆在皖西路那些商店的后面。

刚一拐过了弯,老崔就开始不停地询问王会婶,“你不说你家旅店很近的吗,到底在哪儿,不是说拐了弯就能看见的吗?你不会是骗我的吧?”

他们刚刚拐到梅山南路上,老崔顿时就瞧见到了另一番景象,这条路上各种名称的旅店、饭店真的是应有尽有。梅山路上的这些商铺是市政府统一归划出来的,左边菜场前面的一排房屋全都是饭店,道路右边的则全是旅店。

本来这些只有几十平方的铺面,开旅店确实显得小了些,但因为梅山南路右边房屋后面是青州城的大堰河,这个大堰河是整个城市下水工程的枢纽。那儿很大一片堰塞里的水或多或少,水位的高低通常都是依着雨季时节雨量的大小而决定的,但无论有没有雨,一年四季堰塞里都有细水长流,潺潺水声长年不断。

租下这些铺面的人也不知是谁率先带的头,用些水泥形条在堰塞河的水底打下桩,搭起了很长的空中楼阁与自己家房屋及屋后的空地连起来,一直延伸到大堰河上。

紧接着每家每户都根据自己屋后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形成的环境开始了忙碌的搭建改造。很快地,那些延伸至水面上的简易房屋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在大堰河上面,以形态各异、长短不一的模样纷纷冒了出来。

但凡是生意,在场面上,人们一般都会说生意是人做出来的。可无论做什么生意,地理位置还是直接影响着生意的好坏。就拿梅山南路这条街上的生意来说,前面靠近车站的地段,无论是旅店还是饭店,他们无需出门拉客、接客或是站在饭店门口招揽生意。他们每天都会早早地客满,而那些靠后些的店面、旅馆全靠着去车站接客拉客,而那些五花八门的饭店,白天开门充其量也就是个摆设,他们全靠晚上出摊子去车站对面卖夜市生意。

王会婶被老崔这样一直追问着,只能赶紧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家的旅店是稍微靠后一点,但真不是很远,你看就在靠近竹货市场那儿。”

老崔顺着王会婶手指的方向望去,除去前段这些旅馆饭店,后面紧挨着大别山路的地方,两边全都是卖竹器的,那些铺面外堆满了各种个样的竹木制品,大到竹床、竹椅、竹席、竹篮小到木刀板、擀面杖、竹筷等等。因为铺面太小了,那些很会做生意的苏南人,更是充分地利用自己家的空间,连门外的墙上都挂满了大小不一的竹篮、竹筐等。

……

老崔看上去大概有四十开外的岁数,操着一口地道的皖北乡音,其名不详,怀远县包集火庙人氏。他怀里揣着的介绍信上这样写的:兹有我村村民崔发祥至青城周边地区做竹木采购的生意。落款处盖着怀远县包集区火庙公社的印章。所以,当他一看见远处,那些摆挂在门口的竹木制品时,心里就不再抱怨王会婶家的旅店太远了什么的,而是边走边一个劲地向她打听着当地竹木货的行情,因为这可是他此行来青城的主要目的。在老崔一在追问下,王会婶只能连声说道,自己真大懂得竹木这一行的生意。她说,隔行如隔山嘛!你自己常年在外面跑的人,咋会不知道这些呢?不过她还是很小声地提醒他道说,你要是做大种的买卖,最好还是自己到山里去多看看。他们这些个体商户经营都是竹木成品货,不经营竹木的。王会婶转过身子,有些讨好地对老崔说道,你到俺家那边住下后,可以和他们先谈谈,顺便跟他们打听一下当地的行情与价格,他们是做这一行的,肯定比我们熟悉竹木的行情。

在老崔的家乡,火庙方圆数十里内,要知道崔姓可谓是大户人家,而火庙则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气息的古朴小镇。

在陈寿的《三国志》里面还有着关于这里的详细记载呢:从建安十二年开始,曹操出兵讨伐东吴,带着他的八十万军队在火庙四周安营、驻扎下来,据说神医华佗当时也随着曹操那些浩浩荡荡大军来到了火庙。曹操大军一到,正赶上火庙的那场灾难,当时整个火庙地区正发生着历史上最大面积的瘟疫。随军而来的华佗放下行囊,顾不上自己舟车劳顿,亲自带上一些将士跑到地里,四处寻找,砍采艾草,他手把手教当地的百姓烧艾叶驱病,但这些只能把瘟疫控制,远远不能达到医治病人的效果。他从外面回来,更是一刻也不敢耽搁,赶忙躲进帐篷内配制中草药。入夜,他忙着让将士们分别把他配制好的草药投入各处水井里,以便能达到迅速医治好火庙所有百姓瘟疫的效果。

可就在隔年,华佗因不服曹操的一次征召而被杀害。当华佗神医被杀的消息传入火庙地区,四庄八店的百姓哭声震天。他们为了纪念心中的神医华佗,很多乡人自发地到处筹集款项,有钱的出钱,没钱的穷人就只能出力,他们在当地修建了一座火神庙,供奉给人间带来温暖的火神以及消灾除病,拯救了黎民百姓的神医华佗,火庙也因此而得名。早年火神庙那可真是香客云集,香火更是日渐鼎盛。

但是在火庙这个地方,老崔在整个崔氏家族中非但不能称老,连大谈不上。他们家这一脉,在崔氏辈分里算是最小的,在路上他随便遇上个大人、小孩,那可都是他叔叔大爷或爷爷太爷辈的。

火庙村不算太大,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分散的自然村、与易圩村、牌坊村等都属怀远包集管辖区下的。那里的人们热情、直爽且好客。

老崔的女人是从火庙对岸魏庄嫁过来的。周姓的女人生性贤淑,信佛教,她是跟着魏庄一个女人长大的。有关她的身世与来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解的谜。她自幼跟着养母居住在魏庄那座老旧的破宅子里。宅子日渐破败,如同那个女人的身世一样,人们对宅子及养母的指指点点,在周姓的女子心里留下了一道道刻痕,使她从小就跟她的养母一样,很少迈出宅子的大门。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经人介绍嫁到了火庙崔家。老崔自幼家境贫寒,母亲去世后,丢下他一个人,别说娶女人了,连填饱肚子都成他整天解决不了的问题,整日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女人嫁给他后,似乎也没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老崔人懒不说,偏偏还喜爱瞎折腾,吃大锅饭的那些年,他挣下的工分远远不及自己女人挣得多。好在那时候干活挣工分,吃的都是大锅饭,所以他家与村里乡邻之间贫穷差别还不算太明显。

每天从地里收工回到家,他丢下手中的农具二话不说,一边躺在破旧的床上抽着劣质的烟草,一边等着女人做好饭菜端上桌后过来叫他。女人在这个家里整天总是忙里忙外,没有过上一天安稳、轻闲的日子。

关于老崔女人谜一样的身世,老辈人曾信誓旦旦地说她是她母亲与一僧人所生下的孩子,根本不是抱养的。

其实最早从隋唐那会儿开始,佛教及以道教就逐渐在怀远县四乡八村到处兴起,以至于到后来,火神庙就演变成了僧侣们讲诵经文,传道授教之地。

这样过去了很多年,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间,正派道士吴乙江终于做上了火神庙里的主持,他带领着他几十名最得意的道徒,分别住在怀远县城的城隍庙、天后宫还有就是火庙的这座火神庙。

随着他身边道徒逐渐增多,他们又开始去外面四处布道化缘,用化缘得来的那些款项在以火神庙为中心的区域修建了后来的财神庙、观音庙、三皇庙、祖师庙等数十余座庙宇院落,僧侣更是逐年递增,据说当时怀远县境内数百里,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僧侣结伴走行,那场面好不热闹。当然,因僧人的骤增,也使得很多风流之事在当地蔓延开来。

同类推荐
  • 岁月无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岁月无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一个传统的复仇故事,配合少见的武侠主题。类型文学,意味着已经贴上揭不掉的标签。很多朋友听到“武侠”二字,心里会想到什么呢?少年热血,光怪陆离的江湖,还是疯狂又可怖的仇恨?有人会喜欢,也有很多人会放弃。在大家即将看到的这个故事里,一样有仇恨,杀戮,也有热血,爱情,更有林林总总的人物,或喜或悲的经历。此外,我试着做点改变。“人们只注意你从哪里来,却不管你要往何处去。”很多小说写得再热闹,其实与人生无关。
  • 郎心似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郎心似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穿越到未来的人又回到现在的故事。一位女士以时间穿梭试验者身份,被送进未来。一日之后,女士便回到现在,并带回可怕的科技,和一个从此令警方追踪多年的秘密。当一个人知道了事情的结局之后,会怎样面对正在发生的一切?情感、良心、道德、法律纠葛在一起,生命不能重来,但我们依旧贪婪地不断索求完美。作品构思巧妙,叙述流畅,将一个普通的科幻题材赋予惊悚和性感的风格。科幻固然基于冷冰的科技观念和物理世界,但从中看到温情、人性乃至性感,却也难能可贵。
  • 偷逝者在天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偷逝者在天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个男青年自杀后他自己“魂魄”的见闻。自杀的人可以上天堂吗?真正的天堂会是什么样?什么是真正的生死?天上,地府,尘世,人与鬼,生与死,与想的截然不同。小说通过营造既有禅味又冰冷邪魂的意境,试图阐释与“生”相对的那个世界的场景。栖息地直线距离十米,日日早晚必相见,这样的朋友忽然选择离去。他可到了他想去的天堂?“我”愿意用文字替他想,帮他看,送他去。愿逝者安息。
  • 北岸四人帮的传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北岸四人帮的传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它是关于大学生活的“围城”,那些还奋战在水深火热中的高考生盼望着走进去,而身陷囹圄的大学生们又想着走出去。小说以大学生活为影子,试图表现一代年轻人的无序生活状态以及对现在社会和人性的一些思考和批判。林枫和我,在嬉笑怒骂中度过了大学四年,换来的却是教学楼那一撇阳光的无情讥讽。凌潇、海峰、花花等兄弟亦在大学的浮沉中写下了彼此交错的北岸断代史。
  • 涂家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涂家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涂家湾是我的故乡,长沙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因环村流过的一湾溪水而得名。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是一本回忆录,既有自己的童年趣事,又有其他人的悲欢,还有一些传说和掌故,所有的一切都与这个小山村有关。王怡说过:“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的家乡也不例外。那时涂家湾的天是瓦蓝的,河流清澈见底,我们在这里捕鱼、抓虾,嬉戏玩耍。但现在清澈的溪流已布满了垃圾,浊臭不堪,鱼虾早已不见了踪影。那些跟我讲掌故的老人也都已逝去,所有的一切美好都只能留在自己的记忆中。我害怕自己连这最美好的记忆都遗失在生活的庸常中,所以便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半夜磨牙,下过厂矿,编过图书,现混迹于IT圈边缘,自称为IT人士。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齐天大圣篇

    英雄联盟之齐天大圣篇

    他,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遭三界仙佛陷害被投入混沌空间!他,得师父传授无字天书修得无上法力!他,在瓦罗兰大陆风云再起!
  • 天偃

    天偃

    崭新的大陆,玄气的喷薄三界的混战,仙魔的厮杀这一切尽在天偃之中。
  • 一个网红的自我修养

    一个网红的自我修养

    苏柒柒是谁啊?原来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花瓶。可随后,每次演电视都能穿越进剧本里体验一把角色的酸甜苦辣。后来就变成了一个一路升级打怪的小明星。再后来啊,被每次都能遇到的男人吃的死死的。
  • 我在汉朝遇见你

    我在汉朝遇见你

    三个现代人穿越去了汉朝,正值西汉汉成帝时期,国力衰败,人民生活疾苦,最后刘秀光复汉朝。
  • 南馨一梦

    南馨一梦

    喜欢你喜欢了很久很久,而你终究还是拒绝了我,两年过去了,我一直很想很想问你,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你会喜欢我吗
  • 我有一座鉴宝屋

    我有一座鉴宝屋

    新书《重生之末世大魔王》开始了,请求支持……
  • 流放炼狱

    流放炼狱

    宇宙广阔,万千星系。排制列度,等级当分。
  • 老上海,旧时光

    老上海,旧时光

    本书是作家程乃珊和连环画家贺友直联袂完成的“老上海画卷”,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开埠至今150年来的小资情调、人情世故、风俗名物、海派风情等。从旗袍到包包,从冰激凌到自助餐,从弄堂到亭子间,从茶馆到电影院……无所不包。出生于上海金融世家的程乃珊,对上流阶层的生活有着丰富自然的感受,她的文字细致入微,被夸赞为“触摸到了老上海的灵魂”。2013年4月,程乃珊病逝;有人说,程乃珊是张爱玲的“传人”,程乃珊走了,张爱玲式的上海也缺了一角。同样身为“老上海”的连环画泰斗贺友直,为本书配图45幅,他的画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常常一幅画就可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时代的上海记忆。
  • 提督请自重

    提督请自重

    当游戏里拥有346位舰娘的镇守府出现在你的面前且超过250位舰娘对你抱有满好感时,作为一名半吊子提督,你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运动,然后拥有一份强健的体魄。Ps:本书为日常死萌废宅划水流,当中舰娘和提督的互动日常占据本书百分之九十九,其余百分之一为划水,且剧情推进缓慢,顺便本书群号为:881845464欢迎加入咸鱼提督吹水群由于某作者已有两次前科,读者请谨慎选择阅读,且看且珍惜!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