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38800000002

第2章 青铜器的收藏(1)

青铜器概述

就世界范围来说,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而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突出。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内外。

中国青铜器究竟有多少,难以确知。就陕西而言,从1949年10月到1979年,30年间先后出土商周青铜器3000余件。1976年12月年扶风庄白出土微氏家族铜器群,一个窖藏就埋藏了103件精美的青铜制品,像这样成百件青铜器一次出土的现象在清末及民国时期亦屡有所见。从汉代出土青铜器至今,仅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就在1万件以上。当然有铭文的青铜器毕竟是少数,反过来推算,加上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从文物鉴定的角度来说,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鉴定难度大,反过来又使研究赏析更富有情趣,青铜器也更具有吸引力。

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青铜器精品极多。尤其在商末周初,中国青铜器制造处于顶峰阶段。此时的青铜器精品极多,以其制作精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富丽堂皇而为收藏家们所钟爱。当然春秋战国也有很多式样新颖别致的青铜器。在现存的商周青铜器中,司母戊方鼎以其巨大而闻名遐迩。它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形体宏伟,外观庄严。在奴隶社会的商代,要制作如此巨大的铜鼎,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中国青铜器的大宗在中原地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夏族的居住地区,如陕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但它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中原地区,从东北到广东,从西藏到东海渔岛上都发现有青铜器。而由于各地文化面貌的差异,它们表现出各自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晋北、陕北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青铜器,即我们以前称之为“鄂尔多斯文化”的青铜器,有不少青铜制品不同于中原地区,像羊首、马首、鹿首之类的动物头像作为装饰,还有短剑、短刀和饰牌等,别具一格。它们体现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给青铜器鉴定带来了新的课题。由于本书篇幅有限,所及只是中原地区铜器,其他地区的青铜器研究只好从略了。

中国青铜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铸刻有文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金文。这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青铜器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从商代中期开始的,起初只是一两个字,即郭沫若先生称之为“族徽”的文字。商代晚期开始铭文增多,但最长也不过48字。西周时期是铭文大发展时期,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达497字,是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春秋以后铭文渐趋减少,战国时往往是“物勒工名”,罕见长篇铭文。这些铭文书体或粗犷或瘦劲,或工细或秀美,本身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而文字对于历史研究十分重要,一篇长篇铭文不亚于一篇尚书,可见其珍贵程度。而铭文本身又是我们鉴别断代的重要依据。

中国青铜器流行时间很长,就青铜容器来说,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期已经出现,经过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汉代。因为战国以后青铜礼器便衰落了,所以本书一般讲到战国末期为止。当然工具与小件青铜饰件的产生则更早些,应该在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器发展历史之长,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流行时间之长既为我们鉴定它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序列,也增加了鉴别的难度。

中国青铜器的大宗是青铜礼器。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重要特征,在世界青铜器家族中担任绝无仅有的角色。从上述论说可以看出青铜器的发展是以夏商奴隶制社会的建立为起点,在商宋周初奴隶制发展到高峰时期,青铜礼器也达到了它光辉的顶点。春秋以后,奴隶制开始衰落了,青铜器也开始走下坡路。到战国晚期,青铜器主要是青铜礼器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从整个奴隶制度发展与消亡来说。而在每一个奴隶制王朝,青铜礼器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宴飨宾客,歌功颂德,死后埋葬于地下。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统治服务的。对于一个奴隶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是社稷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所以古书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显然青铜器不是一般的实用器。对于一个奴隶主贵族及其家族来说,青铜礼器又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必须恪守法度,而不能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也是如此。所以说青铜礼器被制度化、神秘化、权力化,它就不是一般的实用器了。

在形制、纹饰的铸造方面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对待实用器的眼光去看待,这是我们在鉴定时必须注意的。很多器物的形制纹饰都表明它不适于生活中使用,原因就在这里。在青铜礼器上,各级奴隶主贵族寄托着他们的信条与期望,反映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当这种要求用形制与纹饰表达仍嫌不足时,便诉之于文字。这就是中国青铜器铭文很多的原因之一。青铜器是物质的,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产品,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奇妙之处。

中国青铜器在铸造工艺方面有自己的特殊传统。外国铸造青铜器用失蜡法,特别是印度用此法可作很细巧的东西。失蜡法的范可以用几次,产生一批形状花纹完全一样的青铜制品来。而中国不大用失蜡法。最早用失蜡法在战国早期,在此之前是用合范法。对此外国曾有错误的看法。国外最早研究中国的铜器是从铜镜开始的。因为铜镜用失蜡法,所以开始认为中国是用失蜡法,但后来发现早期铜器并不是用失蜡法,于是又180度大转弯,说中国无失蜡法,是从外国传入的。这都不对。中国既有合范法,也有失蜡法。只是合范法在商代与西周春秋时期大量使用罢了。合范法的特点是一般一范只做一件,青铜礼器中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器物,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无疑增加了中国青铜礼器艺术观赏价值。

如前所述,中国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制度在青铜器上的“物化”,它用以表明奴隶制等级制度,以器的多寡与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显示不同地位、身份的贵族的价值,具体如天子九鼎之类,即青铜礼器在使用与埋葬时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例如在商代盛行以觚、爵配对组合。一般奴隶主贵族墓葬常出一觚一爵。身份高的则多埋藏几套。西周则盛行鼎、簋组合。尤其当时形成“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都有一定的规矩。这种组合体现了一定的功能。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分析青铜器本身及其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义。

而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青铜器则不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青铜器的特点,有必要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国家青铜器的情形。

世界各国及地区使用青铜器的时间不一样,其中以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使用青铜器最早,距今约有5000多年历史。这里曾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次是欧洲,再其次是印度,也有四千多年,与中国差不多。非洲稍晚,比中国晚1000多年。美洲的青铜历史始于何时还不清楚,大约是公元以后的事情了。中国的青铜器制造年代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早的。

在印度河流域,使用最普遍的青铜器是工具与武器,有斧、镰、锯、刀、剑、镞、矛头等。还有手镯、脚镯之类的装饰品。越南的青铜器制品与中国相仿。东南亚各国的青铜器受到中国南部青铜器的深刻影响。与中国北方邻近的国家与地区的青铜器如曲柄刀、短剑、锛、弓形器等显然与中国北方出土的某些器物相似。日本更不用说了,青铜剑、戈、矛等是由大陆传去的。欧洲在公元前1600年后,迈锡尼文明兴起,装饰豪华的青铜武器是其代表。在此之前的米诺斯文明已进入青铜时代。巴尔于和东南欧也曾以青铜文化发达而著名。其中铜斧、三棱短剑、四棱锥子很有特点。而在西班牙与葡萄牙一带,青铜也多铸成武器,如刀、斧、剑、戟、弓箭。总而言之,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青铜制品显然以武器与工具为主,生活器皿为辅。而在中国恰恰相反,以生活(包括祭祀用的)器皿为主,武器与工具虽然不少,但毕竟所占比例较小。

在印度河流域,青铜铸造技术较高。匠人们熟练运用热加工、冷加工和焊接技术制造青铜器具。在公元前10世纪前后,欧洲人已知用失蜡法铸造铜器,而埃及在公元前1567年至1085年之间已发明了脚踏风箱这样的冶炼设备。世界各地的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很先进,有些地区则落后。而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世界各地的上古青铜器绝大部分没有铸刻铭文。只有像印度河流域之类的地区发现有少量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而中国大批有铭文的青铜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从世界范围来看待中国青铜器,则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一目了然。

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所谓艺术欣赏价值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很高超,如同一条字、一幅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青铜器的艺术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丰富、品相繁多。加之用合范法铸造,一般一范只铸一器,很少有面目完全一致的青铜器,因此件件面貌各异,拓宽了艺术欣赏的视野。尤其是其中精品迭出,看了使人叹为观止。商代晚期青铜器一向为世人所宝爱。如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县狮形山的象尊,精美绝伦。通体作象形,其腹部宽大结实,四足粗壮,踏地有声;象鼻卷起,略呈反S形。既有凝重感,曲线仍然显得流畅而不呆板,活脱脱是一头现实生活中的象的形状。更为难得的是象尊通体布满纹饰,主体部位是饕餮纹、夔纹,鼻上饰鳞纹,额上有蛇纹,简直是一幅优美的立体图画。

西周时期也有很多艺术精品,其中以牛尊最具魅力。1967年陕西岐山县贺家村出土一件牛尊。整体作牛形。牛体浑圆,四蹄粗壮,头部前伸,双目圆睁,似在呜吼,造型十分传神。尤其别致的是背上开一方口,口上加盖,盖与牛背以系环相连。盖上铸一立虎,虎四足向前,后身微缩,俨然在捕食。虎瘦劲而凶猛,牛庞大而憨实,两相对照,令人忍俊不禁。有些器物由于自身用途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如此奇巧,但细细察看,仍然可以体会铸造者的一片匠心。

商周青铜器秀美多姿的形态、令人眼花缭乱的纹饰,不但为研究上古美术史和造型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是现今装饰艺术很好的借鉴物。

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由铭文来体现。我们知道,商周时代距今已很遥远,由于历史的变迁,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极少,只有《尚书》、《诗经》和《春秋》三传等书。就是这仅有的一些书籍,经过历代传抄,已不是原来的面貌,因此要想根据这些资料对上古历史有比较真切的认识是很困难的。而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当时的真实的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正如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序中所言:“说者每谓足抵《尚书》一篇,然其史料价值殆有过之而无不及。”

青铜器的收藏与鉴定

青铜器的寿命长短及其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将青铜器置于一个相对稳定和适宜的环境中,可以阻止或延缓其自然损坏的过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是收藏青铜器的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其中湿度所起的作用更大。

青铜器对环境温的要求不很严格,但也要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动。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绝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以每一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汔量表示。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空气中水汽的最大饱和量的百分比。由于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相对湿度。由于水是青铜器的危害者之一,空气湿度过大,会使青铜器受到腐蚀,因而就要特别注意要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青铜器。据测试,相对湿度在45-50之间为宜。而对于生有有害锈的青铜器则应隔离存放于相对湿度低于35的干燥环境中,再行去锈处理。

空气的污染对青铜器也有很大影响。空气中含微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氢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氯气、二氧化氮等强氧化物等对青铜器都有危害。因此要把它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地方。

观赏时要洗净双手,带上手套,以免汗液留在器物上。拿取青铜器时一定注意轻拿轻放,需用双手端住整个器物,切忌提抓耳、环、梁、把等部位,以免这些附近件因锈蚀而脆弱不堪,发生人为的损坏。

同类推荐
  • 白手起家:拥有自己的美容美发店

    白手起家:拥有自己的美容美发店

    云想衣裳花想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美发行业正是满足了人们对于美丽的需求。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美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消费内容。继汽车、房地产、旅游和电子通信之后,“美容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因此,无数投资者纷纷进入这个有着广阔市场空间的行业,争先恐后地挖掘自己的一桶金。创业开店,首先要选对项目,投资美容美发行业,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股权基金管理与投资运作

    股权基金管理与投资运作

    本书内容包括:日渐兴起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PE/VC基金的组织形式与治理结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筹建与募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运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退出操作私募股权投资政策环境。
  • 富爸爸财商培养-传统工艺收藏

    富爸爸财商培养-传统工艺收藏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 改变一生的理财计划

    改变一生的理财计划

    本书没有高深莫测的空谈,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指南。书中对树立正确先进的理财观念、掌握常用理财方式的技巧、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财方案、合理消费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配有多个家庭和个人成功理财的典型案例。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学到独特的理财知识和窍门,轻轻松松成为理财高手,从而使你的家庭和个人财富迅速增值。朋友,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计划,那么你是否有了自己的理财计划呢?唯有以人为鉴,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从现在起,做好自己一生的理财计划,才能达到提早“拥有”财富,提早“享受”财富的目的。
  • 从5万到500万的股市短线操盘绝招

    从5万到500万的股市短线操盘绝招

    本书分为基础篇、技术篇、实操篇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股市战场经:熟悉规则,应对交易心理误区;选股决定盈亏:巧用短线操盘优势,精心选股;点线赚钱术:K线分析有窍门,看清行情等。
热门推荐
  • 春深旧梦

    春深旧梦

    软萌绝美的跨时空恋爱,舞台剧雅痞制作人pick了民国小姐姐!看似懵懂小白兔,实际是个黏人精?头条八卦:深爷和新晋女一疑似同居!周染衣:“燕哥哥,你这样是要娶我的。”小深爷:“来日方长。”舞台剧制作人孔春深乌镇选角,意外遇见了民国染坊小姐周染衣。梨涡清浅,秋意醉人。漫天飞舞的染布下,她哭红的泪眼,融化了他的心。嗯,新剧的女主角,是她了。两人一起排练,上下班形影不离,剧组吃瓜群众:“你俩是不是住一块儿?”周染衣正要点头,孔春深却一本正经道:“嗯,她住在我楼上。”没毛病,复式的二楼也算楼上。谁让她在这个时代用啥啥不会,听啥啥不懂,可爱到逆天。不圈在身边,不放心。小深爷为自己近水楼台找了个理由,无懈可击。
  • 日耀帝星

    日耀帝星

    帝历3000年,距帝星资源彻底耗尽还剩一百年,雷顿将军命令新成立的雷蛇小队离开帝星,寻找新的能源子星,而他们误打误撞来到了地球,一个比帝星文明落后数百年的古老行星。
  • 至尊腹黑皇帝系统

    至尊腹黑皇帝系统

    一朝穿越大周王朝,成为皇帝的第九个皇子,了解帝王无情的周无夜选择暗中发展。当王朝还在担心邻国攻打自己时,周无夜已经覆灭一个皇朝了。当王朝晋级皇朝时,周无夜已经跨越了圣朝,勾搭上了帝朝公主。身为王朝皇帝时,周无夜已经当地无敌了。
  • 谁念遗簪

    谁念遗簪

    襄城王氏位列门阀之首,钟鸣鼎食养出一颗掌上明珠,却为爱而奔,甘为太子利用,卷入政权纷争。在亲散故亡、家族衰微之后,自以为是的长情痴守换来的不过是帝王薄幸,最后孤寂而亡。她久徊黄泉而不渡,满腔不甘换来一世重生。只想问帝王可曾真爱,只想挽留亡散的亲故。却不料,一场环环相扣的阴谋布局,正等待着她慢慢揭开。若干年后,拓跋邕已然耄耋,他仍旧住在前朝旧都的京郊行宫,遥遥望着建康宫城。那儿有日升月落,经史更替,还有当年孑身于百万军前,与他笑谈“宿命”的女人。******每晚八点至九点之间更新群号:一零四一零二三五八九,欢迎交流
  • 一气山河图

    一气山河图

    总有一个传说,在海的那一边,总有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说的清楚,好像也没有见过,那个海边的少年总是这么疑惑,直到他在海边遇见另一个少年,从此两人的命运随之改变。
  • 造化大梦

    造化大梦

    谁是我的来世?我是谁的今生?是道化万物?抑或万物成道?仙界大修玄霄,与师妹合练仙界终极功法时,未能勘破前世今生,物道之辨,陷入心魔内景,仙魂破裂,真魂融合心魔,携带残存混沌之力,坠入某下位灵界所属人间界面,引发人间界灵气与法则壁垒的极大改变……本书节奏偏慢,文风稳健。
  • 重生之逗比小学生

    重生之逗比小学生

    大家好,我是郑昊,是这部小说的主角,正如标题所见我是重生的。。。重生?嗯,不错。想当年老夫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厉害,作为重生后的一个小学生,我无敌了,不过分吧?
  • 天印战神录

    天印战神录

    天印世界,诸族纷争!暗无天日的大地之上战火纷飞,各族各势力为存活而拉开一场旷世之战!在这永无宁日的乱世中,少年身带神雷,从人族脱颖而出,他从一个只为活下去的小人物成长为一代与命运抗争的无双战神!且看世间浮沉,权谋交错,佳人能否常伴,天下能否安宁?
  • 命中注定的他们

    命中注定的他们

    两年前他和温晴曾海誓山盟,他深情说到: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两年后,在一个寂静的深夜,他消失在茫茫人海……温晴来到相约地点,可是他迟迟未出现,他真的走了吗?温晴在相遇地点却遇到了一个名叫顾柒的男子,堂堂顾家大少爷会与温晴有些怎样的悲欢离合呢?舍弃温晴人回来时,他们又会何去何从呢?大型青春校园片《命中注定的他们》!奥利给!
  • 我的渡灵师大人

    我的渡灵师大人

    遇上篇:第一次见他,她说:“真丑。”他立马黑了脸色。第二次见面,已是物是人非。她不带感情的说:“真丑。”他怔楞一会,苦笑着说:“是,我丑。”十二年的时光,消磨了她儿时对他的感觉,十二年时光,却让他对她更加迷恋和思慕。却不曾想,她受过的伤,他来不及帮她愈合,落到这种相见却再也看不见她眼底温意的眼神……他悔了……宠溺篇。“来,笙笙,张嘴吃虾……”某男一脸宠溺相地拿着虾仁。一桌子的人脑门上齐齐出现三根杠,脸上麻木的写着“我不认识他。”某人一叫就到,吃醋到爆……让她一再觉得,自己怕是招了个醋缸。强强联合,女主前面比男主强,后来两人一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