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51500000001

第1章 印度简介(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

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

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

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

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

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一、印度的自然地理

“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领土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锡金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海岸线长5 560千米。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二、印度的人口、民族

印度有人口10.27亿,其中男性为5.3127亿,女性为4.9573亿。印度是个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的国家,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种、宗教、语言博物馆”。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鲁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泰米尔族占7.4%,还有其他民族。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三、印度的语言

印地语是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英语),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辖德里特区、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区。使用人口有2亿多,是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此外,在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讲印地语。

印地语有5大方言,即西部印地语、东部印地语、比哈尔语、拉贾斯坦语和山地印地语。每种大方言里又各有若干方言。标准语的基础是通行于德里和梅拉特附近地区的克里波利方言,属西部印地语。

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11个,辅音43个。54个音位中,有1个元音和5个辅音是外来音,只使用于外来语中。印地语原有的10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鼻化形式。辅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浊塞音、浊塞擦音、闪音等也都有对应的送气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没有重音,也没有声调。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的范畴。在少数代词中还保留了格的残余形式。名词格的形式已经消失。句中名词或代词跟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是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用后置词来表示。名词或代词等带有后置词时,其形式有一定的变化。动词除有人称、性、数等范畴外,还有体、时、式、态等范畴。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

词汇方面,基本词汇大部分是从梵语演变而来的。各专业学科的术语,近来的趋向是直接取自梵语,或用梵语构词法创立新的梵语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地语吸收了大量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英国统治时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语词语,至今还在不断地从英语吸收新的词语。在吸收外来语同时,它还吸收了外来语的一些构词手段。

四、印度简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

1947年以前,印度的历史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1947年以后的历史疆域只包括印度共和国现有的领土。中国史籍《史记·大宛列传》称印度为身毒;《后汉书·西域列传》等称其为天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始称印度。

(一)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350—公元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消失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遗留。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属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底层,犬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二)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三)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祗萨罗、跋祗、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犬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四)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娑罗。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造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孔雀家族而得名。阿育王在位期间,南亚次大陆除极南端的迈索尔外,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图之内。首都为华氏城(今巴特那)。

在难陀王朝统治末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北印度政局十分动荡,到处发生人民起义。出身低贱的旃陀罗·笈多乘机崛起,推翻难陀王朝,自立为王,赶走马其顿驻军,统一北印度,于公元前323年建立孔雀王朝。公元前305年,塞琉古王国入侵印度,战败求和,把大体相当于今阿富汗和俾路支斯坦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印度。约公元前298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沙罗继位。20余年后频头沙罗死,其子阿育王继位。在阿育王时期,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定佛教为国教。

孔雀王朝时期生产力有很大提高。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非常普遍。农产品种类增多,农业占有显著优势。纺织、金属加工和造船等手工业都有发展。同中国、两河流域、埃及等地有较活跃的贸易关系。孔雀王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普遍存在着家庭奴隶制,似乎并没有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土地为国王所有。国家有60万步兵,3万骑兵,9 000只战象。

孔雀王朝的统治是不巩固的。各个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很大的独立性。阿育王死后,帝国逐渐分裂,其势力仅及恒河部分地区。约在公元前187年(一说前185),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布利哈德罗陀为其部将普士亚密多罗·巽伽所杀。至此,孔雀王朝灭,巽伽王朝兴。

(五)外族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

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在印度的残部。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六)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

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七)笈多王朝时期(320—540)

笈多王朝崛起于贵霜废墟,奠基于275年,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约120年。王权缩小,官职已经世袭。外贸不断萎缩。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

当时文化灿烂,有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剧本和较早的《往世书》均在笈多王朝时编成,此外还编纂了一些法书。在艺术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

(八)戒日王时期(606—647)

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后的一个著名皇帝。当时,外贸萧条,货币短缺,政体沿袭笈多,但更加分散。都城从华氏城迁曲女城,即从一外贸城市迁至一军政要地。戒日王死后,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

(九)古代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最南部分国家的历史,从1世纪开始。古代南印度分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时期是300—750年。

(十)中世纪印度(750—1757)

印度教早在4—5世纪(笈多王朝时)就以新婆罗门教的形式从各地政权出发向部落地区发展,对部落居民进行同化。至8世纪,印度几个重要地区的部落的同化过程基本告成。印度教寺院在土地、商业、财政方面具有雄厚实力。

8世纪的商羯罗(788—820)创立了吠檀多哲学,恢复了佛教之前的对梵天的信仰。多种有神论教派由此派生。信奉湿婆神者为湿婆教派,信奉毗湿奴神者为毗湿奴教派,统称印度教。印度教寺院为培养婆罗门种姓子弟的最高学府。印度教不仅是中世纪形式的宗教,而且是区域王国的政治经济支柱。梵文作为古代书面语在中世纪仍没有灭绝。在民间开始流行区域性的语言文字。区域语言相传至今,成为现代按语言划分行政区域的基本依据。

中世纪印度,区域王国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小国依附大国,依附关系变化无常。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赋税征收权的分散是印度封建制的特色。

8世纪初,戒日王统治下的卡瑙季王国衰落。国都曲女城被认为是北印度霸权的象征。为此,8世纪强盛起来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等三大王朝从770年起就开始进兵争夺曲女城。曲女城多次易主,战争时起时息,持续约200年。

中世纪任何强国如欲控制德干北部,必须同时占有东海岸和西海岸。遮娄其和帕拉瓦是德干高原上在7世纪强盛起来的国家。两国交战数百年,终于两败俱伤。

712年,穆罕默德·比因·卡西姆统率阿拉伯军队攻占达里巴尔,然后占领信德地区,不久被当地居民击退。1001—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赫穆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从此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地区。12世纪后期,阿富汗廓尔王朝控制西北印度。

(十一)德里苏丹时期(1206—1526)

1206年,廓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乌德·丁·艾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建立奴隶王朝,定都德里。穆斯林入主印度,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除短暂时期外,德里苏丹实质上不过是北印度一个最大的区域王国。除德干北端的省区政权外,苏丹在南印度的政权机构,都为时短暂。在14世纪上半期,苏丹政权就不得不撤出德干。接着印度教徒建立了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穆斯林建立了巴赫马尼王国。苏丹于15世纪初解体后,独立王国林立各地。

(十二)莫卧儿帝国时期(1526—1858)

莫卧儿帝国统治集团原是蒙古-突厥族后裔,16世纪上半期入主印度。16世纪下半期版图得以扩大,除南印度外,东起阿萨姆,西至阿富汗东陲均并入莫卧儿疆域,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738—1739年,波斯势力入侵北印度。1748—1767年期间,阿富汗势力入印抢劫,帝国奄奄一息。1761年帝国统治范围缩小。1764年被英军击败于布克萨尔。1803年德里一度被英军占领。1759—1858年,莫卧儿帝国名存实亡。英国在消灭了马拉特势力(1818)以后,于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正式灭亡了莫卧儿帝国。

(十三)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直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1.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在52年内(1766—1818)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成为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同类推荐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热门推荐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品·诗词古韵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品·诗词古韵

    妙若仙境的唯美古音,美轮美奂,充满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灵力音节,华丽大气,繁华古韵尽在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品·诗词古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雨歇回廊

    雨歇回廊

    她各项全能仿若精灵,他外冷内热仿若骑士。她把对他的爱恋放在心底,他对她说:“你等我。”他们,相爱而不敢爱。她为了与他在一起,风雨兼程义无反顾。在努力的道路上,她愧对他们,她蔑视她们。走到最后,才发现雨歇微凉时,方晓花开一夏。一寸回廊处,才知情已至此。这是一个描绘爱情模样的故事。
  • 爱在枫琥学院

    爱在枫琥学院

    我晕,被老爸无情地扔到枫琥学院就算了,毕竟那是爷爷的意思,我没意见。不过,那个可恶的家伙,不要以为我喜欢你,你就可以把我当猴耍……
  • 锦鲤娇妻:霖少,惹不起

    锦鲤娇妻:霖少,惹不起

    一遭重生,安澜雪成了同名同姓,人称行走的锦鲤的当红小花安澜雪,一个女团选秀出道,却没有唱功,没有舞蹈基础,只有一张初恋脸,靠着人设炒作黑红的人气偶像。安澜雪安做梦都没想到,她居然成了全网黑的最惨之人。新的人生新的旅途,却没想到,这个锦鲤爱豆安澜雪居然是个小可怜。经纪人压榨,没人权。闺蜜背叛,没人性。背负巨债,亲妈抛弃,爹不疼娘不爱,只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和一个年迈的奶奶。一纸契约婚姻,让她还没放飞,就被栓牢。看安澜雪怎么从将一潭死水搅的风生水起。只是,说的契约婚姻,怎么古总说话不算话?阅美无数的古总:“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一挑一,恭喜你被本大爷相中了。”
  • 月季的愿望

    月季的愿望

    你是否会为青春的遗憾而后悔呢?你想回到青春时期,找到默默守护自己却又不敢靠近自己的人吗?在黑夜凌晨,一位举着拐杖的老太太,带着那古老的蓝子里的月季花,带着你回到从前……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问世以来,“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时至今日仍在启蒙教育、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多位诗人的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切,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唐诗三百首》以其务实的编法、适中的篇幅、脍炙人口的诗歌打动着读者,影响深远。
  • 鱼渊

    鱼渊

    我叫钓戎,是东海海神若的第五个女儿。我拥有世间无二的三色龙尾。白色如极北之地延绵千里的冰原,黑色如透不进一丝光明的万丈深海,金色如破晓时分璀璨的太阳。预言说,我一生将会拥有三个男人,一个将我遗弃,一个因我而死,一个致我死命。父亲只道那是胡言乱语,却不料这残忍的预言终有一天实现。讲述鲤鱼化身成龙、都渣男、寻真爱、夺天下的故事
  • 落愿心梦

    落愿心梦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宇间的一点红砂,来世,你可愿转身落座,陪我温酒煮茶。
  • 丐世无双

    丐世无双

    被罚永世为乞的苏起,为报国仇家恨,毅然走上了逆袭复仇的道路。在这烽烟四起的红尘乱世里,他历尽千辛万苦,为自己也为天下百姓闯出了一份希望,最终成就了一番无冕之王的伟业!从醉中悟拳到横扫六合,从乞天讨地到偷天换日,苏起一步一个脚印,恰如野草生于顽石,靠自己,逆天改命!(书友群:41637449,期待您的加入,求推荐票啊,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