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27200000229

第229章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64)

64

背井离乡,说容易容易,说难也难。

大同府是温家世代居住的地方,祖上几辈都在州府任职,后来温禄因在地方上颇有建树,三十岁那年调任京城,定宜是其后才出生的,对于乡情乡愁只停留在字面上,并没有刻肌刻骨的感受。对她来说到哪儿都能活,活得好不好是其次,心境却有大分别。

街面上人来人往,她侧身坐在槛内替人梳头。桃木的梳篦蘸了碗里的头油,梳齿一根根透着深沉。一梳梳到尾,缠缠绵绵一个环髻绕上去,拿簪别住了,辅以指甲盖大小的点翠,一个头就梳成了。

她笑着递过手把镜请客人看,“梳的时候篦子不能贴头皮,贴得太紧头发显得稀薄。”她挑起自己的一束发做演示,“要这样,虚拢着,一点儿一点儿往回打,京里最时兴这种手法,能撑起来,就不觉得发量少了。”

客人照着试了试,又揽镜前后看,笑道:“大姑娘好手艺,我们寻常人家请不起梳头嬷儿,什么发式都靠自己琢磨。我手笨,梳不好,用油太多了,天天水里捞出来似的,床上那枕巾隔天就要洗,说出来叫人笑话。”

她敷衍两句,踅身把挑好的瓶罐梳篦包进包袱,搁在人家菜篮子里,“用完了下回再来,我的油都是自己现做,放一两年也不会坏的。”

客人点头,又打量她,一头乌沉沉的发披拂在身后,只拿绦子束了上半截,就不大明白了,这么好手艺,怎么不给自己梳呀?现在好看的发式多,自己干这行,倒打理不好自己?

“大姑娘梳个大辫子好看,梳个把把头也好看。常见你给别人梳,自己呢?梳起来不凑手么?”

她正收拾桌上东西,听了手上一顿,转过头看对面铺顶上升起的太阳,恍惚的一点笑意攀上眼角,她说:“我有自己的梳头嬷儿,他说会学好多发式,以后慢慢给我梳。”

客人不太明白,这梳头嬷儿上哪里去了,自打大姑娘在这里开铺子就没露过面。整天让东家披头散发,这样的嬷儿还留着,只能说明大姑娘耐心好了。

客人走了,铺里一时安静下来。定宜把东西一样一样归置好,拧身在榻上坐下。太阳越升越高,屋里缭绕着淡淡的香味,只是那香不纯正,总泛着一种黏腻的劲头,分辨不清来源。她倒是喜欢这种味道,从十二爷送她头油那天起就喜欢。还有那把犀角梳,一直随身带着,从来不敢相忘。

她想世上一定也有很多男人都送心爱的姑娘小玩意儿吧,像流苏呀、胭脂呀、簪环什么的……所以她开了爿铺子,在书斋和古玩铺子中间儿。小小的地方,统共只有一丈见方,专卖姑娘用的东西。有时候卖头油,有些梳不好头的女人向她请教,其实自己做回女孩儿不过半年多,糊里糊涂没有掌握什么技巧,不得已只得跟人学了,回来好再传授她们。自己会梳,也只是替别人梳。她自己也想过,要是再见十二爷,就把发挽起来,横竖已经不算姑娘了;如果不能再见,一辈子就这样吧,没了给她梳头的人,还有什么念想。

山西离北京其实不算远,遥遥东望,脑子里自发勾勒出一幅场景,有灯市口大街,还有后海那片宽阔的水域。她熟悉那里,在那里挣扎求生,在那里遇见命里的男人。可惜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出关的通道被掐断了,他们被迫辗转多地。要和官府对抗不那么容易,东躲西藏了很久,出不了大英总归难办,最后无可奈何,汝俭说还是回大同吧,根在那儿,即便出什么变故,也不觉得遗憾。

这个决定算没有做错,这里还算太平。汝俭脑子活络,跟人合伙做煤炭买卖去了,她自己无所事事就要瞎想,索性开了个铺子打发时间。

兄妹俩各忙各的,倒也相安无事。只是有时候想弘策想得没法儿,定宜也怨,怨三哥作梗坏了她的姻缘。一辈子遇见一个真心喜欢的人太难得,错过了也许再也不会有了。她什么都没落下,只有那夜的回忆,想起来就满腹辛酸。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是不是也想她?她有时很自信,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但更多时候彷徨不安。还是怕他会娶亲,不管心里愿不愿意,圣旨难违,他也无能为力。所以还是不去想了,刚开始会打听京里的情况,后来渐渐转淡了,也希望自己能从里头退出来,这么揪着一辈子不是事儿。

她静下心来,又做几单买卖,到了中晌汝俭来找她。就是这点好,不管多忙、手上多少银钱流过,汝俭顿顿饭得和她在一处用。哪怕旁边铺子叫上两碗面、一窝酥,也要边吃边说话。

他挑了碗里的大肉给她,“今儿见了庞师爷,北边的山头叫咱们顶下来了,那块可是风水宝地,将来靠着它吃也够了。”

定宜唔了声,“师爷卖山头,不怕上面过问?”

汝俭说:“没有府尹授意他不敢,这地方穷,朝廷每年几百两养廉银子塞牙缝都不够,遇着赚钱的机会,一个个红了两眼往回捞,出了事儿再说。”料她怕暴露,忙道,“你放心,我让人顶了名头,查也查不到咱们头上。你这里怎么样?来往的人多,这么下去怕不好。你年纪也到了,三哥给你瞧了个人,大家子出身,人品过得去,今年上寒就把事办了吧!”

他尽量说得轻描淡写,定宜还是大吃了一惊,“咱们眼下这样,三哥让我嫁?”

“女人总得有个窝,我怕耽搁误你,万一哪天我坏了事,好歹有个人能照顾你。”汝俭把筷子搁下,看了她一眼,蹙眉道,“你的心思我知道,有些缘分强求不得,该往前看的时候不要回头。我说的那户人家不在官场,两家原是旧友,省了好些麻烦,你嫁过去不会吃亏。我看见你有了着落,心里就踏实了,往后一门心思挣钱,娘家壮大了,你在那边腰杆子也壮,任谁都不敢欺负你。”

定宜只听他说,敛手坐着,心里一片黯淡,“想必那家悄悄见过人了吧?”

汝俭说是,“你执意要开铺子,迎来送往的,别人想看你不难。”

照她的本意,开了铺子就表示这辈子不嫁人了,否则好好的姑娘,又是汉家子,没有抛头露面的道理。可即便是这样,仍旧逃不开被安排,她心里不乐意,把筷子放了下来,“何必祸害人家呢,就算嫁了也不能一心一意过日子。三哥是嫌我累赘么?咱们兄妹团聚才半年光景就着急要我出嫁,既然如此,当初还不如留在十二爷身边。三哥,我跟你走是顾念手足之情,不是为了换个地方嫁人。”

汝俭被她说得一愣,“让你嫁是为你好,何必说这样的话。咱们是一个爹妈生的,我嫌我自己也不能嫌你。罢了,你不愿意我也不逼你,一个妹子我还养得起。吃饭吧,才刚的话当我没说,回头我想法子推了就是了。”

定宜哪里还吃得下,本来就是逃难的人,到一个地方,应下一门亲事又推脱了,万一人家怀恨在心怎么办?她有时觉得汝俭善于软刀子割人,嘴里说着全依你,分明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了,还说什么由得她?可这回她不能妥协,另嫁别人就是有负十二爷,她这人,情愿别人对不起她,也从来不干亏欠别人的事儿。

“咱们家的案子,后来你打探没有?还在不在查?”

汝俭说:“朝廷已经不叫查了,到此为止。可能皇帝觉得事情没有头绪,查下去也是白费力气吧,老十二如今歇了手,躲在王府里足不出户。这么着也好,横竖没指望翻案,事情快点儿平息,风头过了也就用不着东躲西藏了。”

接下来各怀心事,一顿饭吃完,汝俭又出门办事去了,定宜心里空落落的,站在窗前只管愣神。案子不查了,对她来说不是好消息,她留在他心上唯一的依托没了,慢慢他就把她淡忘了吧!离别前她说希望他忘了她,其实都是谎话,她明明愿意他一辈子记着她,一辈子不娶别人的,可是却不能那么自私。她连一个字都没给他留下,她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没准儿现在咬着槽牙恨她呢。

她有叹不完的气,从春叹到秋,眼看着要过冬了,以后大概一直这么下去了吧!

日头渐渐移过来,到了正午时分,街道上行人稀少。本就是不太热闹的小集市,申时之前不会有生意。定宜习惯了中午打烊,反生不凭借这个铺子赚大钱,没什么重压,过得还算松散惬意。

她到门边上搬排板,一块一块一尺来宽,一人多高,门面虽不大,也要耐着心插上十几块。最后一块搬在手里时往外看一眼,对面铺子廊檐底下站了个人,利落的一身长袍,腰上束红带子,正往她这里看。她心头骤跳,红带子是皇室旁支用来彰显身份的,从高皇帝那辈起,正支儿称宗室,束黄带子,高祖叔伯兄弟的子孙称觉罗,属于和皇室沾亲又不正统的,束红带子。这么个小地方怎么来了红带子?别不是要出事吧!她心里慌,匆匆忙忙把插板镶了上去。

这下没法睡了,在屋里静坐了会儿,所幸那人后来走了,半天也没见再有什么动静。她松了口气,大概是巧合吧!不过又暗暗地期盼,如果是十二爷找来了多好,她太想他了。分开九个月,有时候做梦总看见他背对着她,她怕时间再长,就要忘记他的长相了。

下半晌再没有心思看店,延捱到申末就关门回去了。

他们在一条巷子里认了个房,也没住得多气派,普普通通的屋,差不多就是北京四合院那种格局,单门独户,在巷子的最深处。左邻右舍呢,看见了点头打个招呼,不走太近,交情泛泛。

这天回去,看见隔墙的宅子门前有人走动,那屋先前空关了一段时间,主家儿上外地做买卖去了,屋子留下让族亲帮着料理。他们本来是要买那间的,后来因为太大,他们兄妹加上汝俭的两个长随,四个人住着都嫌宽绰,就改认了现在这间。眼下看那儿人进人出,料着是卖出去了,来新街坊了。

她站着看一阵儿,也是瞎凑热闹,对门的小媳妇儿端个盆出来,立在砖沿上招呼她,“听说是你们老家人,也是京里来的。”

她有点意外,随口应承:“那敢情好,往后能走动了。”没多逗留,笑了笑就回屋去了。

中晌外头吃,晚上自己做饭,就在后厨切菜,蹬蹬蹬的,拍蒜泥黄瓜拌凉菜。到了大同,吃口还是北京的吃口,好做个独茄子什么的。他们家那灶头不大好,原先的房主图方面,在墙上挖个洞,没装烟囱,风往哪儿吹烟就往哪儿跑,一到做饭的当口整个儿一烟火人间呐!这天南风,烟全灌到新街坊北屋里去了,定宜站在后厨听着呢,没多会儿隔墙传来惊天动地的咳嗽,她抹抹脸,心虚得直吐舌头。

后来没敢多做菜,将就弄完了打算明天上铁匠铺子打个弯管儿,当天晚上战战兢兢担心北屋找上门理论,倒还好,人家涵养不错,连着两天没动静,这事儿也就淡忘了。

日子还是这么不急不慢地过,定宜每天定点儿开门做买卖,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就是有时候回来,看见大门辅首上挂两条鱼、挂一把苋菜,以为是汝俭路过家门没空进屋撂下的,也没细问。后来菜变成花儿了,编个环呐,或者弄个瓦罐蓄上水,里头插一把月季吊着,她就觉得不大对劲儿,可能是汝俭看上的那位好妹婿人选,给点甜头打算套近乎。

她不大高兴,再看见便不往回拿了,随手搁在门边上。说来也怪,最近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探,仔细留意身边,似乎没有什么不妥,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直到某一天在墙根下栽葱,发现一个掩在丝瓜架子之后的杯口大的探洞,才知道一切可疑都源自隔壁的新街坊。她气坏了,想登门讨个说法,又担心人家一推四五六。毕竟没根没据的,谁能承认偷看你?她想了想,找块破布把洞堵了起来,平常看得痛快,突然一片黑,是不是像给兜脸扇了一巴掌?她堵完了,心里安定下来,做饭浇花,忙到掌灯。

今天汝俭回来得晚,她百无聊赖,又想起那个洞来。也是灵光一闪,人家能看你,你怎么不能看回去?倒要见识见识是何方神圣,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她去了,小心翼翼挨到那里,伸手摘那布塞子。把眼睛凑了上去。

对面挺寻常的,面阔三间的黑瓦房,门前一排四根抱住,檐下挂牛筋泡子,正屋前两个长随站班,应该是个挺有家底的人顶下来的。既然有家底,为什么干偷窥人的事儿呀,这癖好真要不得!她一人穷琢磨,想想是不是自己多心了,其实是日久年深砖头腐朽了吧,并不是有谁真要偷看她。这么一想现在干的挺不地道,把脑袋缩回来吧,人家没怎么的,自己小人之心了。

这儿正打算撤呢,有限的视线范围内居然飘来一片衣角,天青的宝相花缎子,连上头纹路都看得清。她惊讶不已,没来得及反应,宝相花不见了,檐角的灯光照过来,照在一片太阳穴上。定宜惊得差点尖叫起来,原来对方隔着一堵墙,正和她耽耽对视。

同类推荐
  • 80天环游地球

    80天环游地球

    对于当代人来说,环球旅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19世纪,人们只能乘坐火车、轮船或骑马旅行,如果有人打赌说他可以用80天环绕地球一周,在当时简直不可想像。而《80天环游地球》主人公福格做到了。
  • 黄河传闻

    黄河传闻

    讲述剃头匠的往事。女同学半夜上门找我理发,我一个没忍住,直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昭阳趣史

    昭阳趣史

    《昭阳趣史》拼奏了多种写赵飞燕姊妹故事的小说以成篇。赵飞燕出身微贱,只是凭着她的天生国色与轻盈舞姿而进入昭阳宫,受到汉成帝的宠爱,登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
  • 灵魂是用来流浪的

    灵魂是用来流浪的

    长篇小说。这是一部需要用心来欣赏品味的作品。从故事层面来看,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学人不期而遇的探寻之旅,但主人公奇特的遭遇与复杂的感受,却提示着许多曲径通幽的韵味。即便是漫不经心地浏览而过,我们也会不时地被其中的睿智与慨叹所击中所感染。
  • 真情在战火中怒放

    真情在战火中怒放

    1942年,杨沁儿在反“扫荡”战斗中负重伤后,转到敌占区肖奶奶家养伤。肖奶奶是一位传奇人物,年轻时参加过义和团、反抗过八国联军的侵略,抗日战争中又积极投身到反侵略的斗争中。她武功高强、会治疗跌打损伤,收养了一个叫春芽的战争孤儿。故事就从这个特殊家庭开始。老少三人明里给穷人治疗跌打损伤,暗里做地下抗日工作。她们配合根据地和地下抗日武装,一面保护抗日英雄的遗孤,配合根据地接待转移国际友人,解救被鬼子欺凌的同胞姐妹;一面团结反战友好人士;说服教育被侵略者蒙蔽、利用的人。她们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同时,与反战的日本医生平田结下了深厚友谊,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传统友谊的情怀。
热门推荐
  • 爱情公寓之大力是我的未婚妻

    爱情公寓之大力是我的未婚妻

    赵海棠:“帝哥太无敌了,我是他的头号粉丝。o(≧v≦)o”胡一菲:“小邪,你真是个天才。”吕子乔:“兄弟,你啥都好,就是泡妞技术有点低啊!”帝邪:“……”(本文单女主)更新时间不定时(作者还是一个小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更新,写这本书纯属是因为……自行脑补~(^з^))
  • 狂暴之主

    狂暴之主

    大道万千,唯以力证道。这是一个少年以狂暴无敌的战力打破一切,最终掌控超脱永恒的故事。这是一个“正经”的故事。
  • 莫道谷

    莫道谷

    天神沧济与冥王炙岙大战于不周山,撕开六界缝隙,将处于六界之外的莫道谷中的一条魔龙放出,天神耗尽功力屠杀魔龙,魔龙一魄遁入轮回,千年之后化身为王,所到之处皆为黑夜,是为永夜王。魔龙龙眼坠落人间,化作人形,历经沧桑,是选择和永夜王联手一统六界还是屠杀永夜,保得天下安宁?
  • 神源之魂

    神源之魂

    云天本是神界一族的皇子,因一场巨大的阴谋而被迫辗转下界,忍辱负重,复仇之路开启,炼狱之痛,锻强者之心,不言败,斗天魔,战魔界,神源之魂憾苍生!!!
  • 余曦不寒

    余曦不寒

    泠兮相信洛铭晗一定是上天给她最好的礼物,只那一眼,洛铭晗相信以后要做她的独家专属
  • 关于我暗恋的他

    关于我暗恋的他

    我能够认识你,像某个概率极低的奇迹,曾以为遥不可及的爱恋,原来已经出现!李明尔,拥有治愈气场的高颜值美少女,第三届“THENEXT文学之新”36强作家,作品常见于《最小说》《意林》《爱格》《南风》《明天》等,文字个人风格突出,有极高辨识度。这是李明尔出道后首部青春校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经典青春小说12篇,包括曾发表于《最小说》的《捉影》,曾发表于《南风》的《追风筝的风筝》等经典作品。除此之外,更是收录了她未曾发表过的独家作品《我知道你很难过》等。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李明尔,那么绝对不能错过这本短篇集!
  • 主宰传纪

    主宰传纪

    大家觉得大主宰的电视剧好看么,反正我觉得不好看,剧情都被改完了,我决定了,我要写一本关于大主宰续集的故事……再续土豆的辉煌
  • 可待青

    可待青

    灾难降临,被迫踏上流亡之路,一心向善,却只得到了人心险恶,是人性本恶?还是这个世界本就充满坎坷?
  •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下)

    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下)

    前氏族社会时期是指从有人类到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工具也很简单、粗糙,原始人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向大自然索取现成的食物。如植物的果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以后慢慢也猎取较大的动物。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每个人都必须从事劳动生产,才能取得生存所必需的起码的生活物品,所以每个儿童自幼就要向年长一代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当成年男女一起出动进行采集和捕捉动物时,儿童们则跟随老年人在驻地负责驱逐和看管小动物,在附近地区采集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便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把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少年儿童。同时也告诉儿童们群体生活的习惯、行为准则等。前氏族时期教育的特点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接受教育。
  • 吟仙

    吟仙

    谢谢大家近期的支持,书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