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5600000036

第36章 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1)

诸葛亮诸葛孔明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东汉末随叔父避难至荆州,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刘备因徐庶推荐,三顾茅庐相请,成为刘备的谋士。建安十三年(208年),他东结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乘胜占有荆州的大部地区。刘备称帝,为丞相,后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国家政务。诸葛亮通兵法,善计谋,建兴十二年(234年),与司马懿相敌,死于五丈原军中。原有文集25卷,多散佚,现存《诸葛亮集》。

躬耕南阳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在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门第不高的官僚地主家庭里,诞生下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的诸葛亮。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当过秦山郡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郡丞是协助郡太守掌管行政司法的官员,地位并不高,所以诸葛亮的出身并非名门望族。

诸葛亮有三个兄弟、两个姐姐,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小的时候生母就病故了,大约在八岁的时候,父亲诸葛圭又去世了。从此诸葛亮一家子就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了。

诸葛亮四岁的时候,爆发了惊天动地的黄巾大起义,各地军阀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纷纷割据自立,互相攻战不休。诸葛亮的家乡徐州一带,变成了军阀间互相厮杀争夺的要地,威胁着这一家人的生活和安全。诸葛玄与割据扬州一带的军阀袁术认识,这时正好袁术从淮南派人送来了一个任命他为豫章太守的信,诸葛玄认为这正是一个躲避家乡战乱的机会,他决定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留在家乡看管家产,于兴平二年(195年)带着诸葛亮姐弟离开山东老家,去就任豫章太守(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从此一家人就分散了。

诸葛玄就任豫章太守不久,袁术就在与另一个军阀曹操的斗争中,失败后病死了。袁术一死,诸葛玄就失去了靠山,这时后汉朝廷又派来个叫朱皓的当豫章太守,诸葛玄在豫章没有法子呆下去了,于是就又带着诸葛亮姐弟去襄阳投靠他的朋友荆州牧刘表。但是诸葛玄到了荆州不久,还没有得到刘表的任用,就于公元197年病死了。这时诸葛亮已经17岁,他的两个姐姐已在荆州出嫁,就剩下他和小弟弟诸葛均在一起生活了。他本想带着弟弟回老家寻找哥哥,但家乡当时更乱了,一点也不知道哥哥的信息,所以在姐姐和朋友们的劝说下,决定暂时在荆州住下来。

叔父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搬到离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村住下来。这里山明水秀,风景幽雅,诸葛亮盖了几间草房,与弟弟在这里一边读书,探讨学问;另一方面又亲自参加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诸葛亮在这里一共住了十年(197年至207年),度过了他一生中非常有意义的时期。

当时荆州一带战乱较少,各地的很多名士来这里避乱的不少。其中如颍川(今河南禹县)的徐庶(字元直)、石广元,汝南的(今河南平舆县)孟公威,博陵(今河北蠡县)的崔州平等,都是很有才华的青年,他们都成了诸葛亮的好友,经常在一起磋商学问,议论天下形势。

襄阳当地有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叫庞德公,诸葛亮的姐姐就嫁给了他儿子,他们之间既是朋友,又是亲戚。庞德公的朋友司马徽(字德操)、侄儿庞统,都是当地的名士,诸葛亮和他们交往甚密。诸葛亮经常登门向这些人请教学问,研讨国家大事。庞德公,很能知人,当时割据荆州的刘表,几次想请他出来作官,他认为刘表是个庸碌之辈,都谢绝了。他对诸葛亮的才能和抱负很敬佩,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卧龙”,暗示他今后必成大器。

诸葛亮在与荆州名士的交往中,他的才识很快得到了他们的器重,所以在襄阳一带的士人中颇有了点名气。沔阳名士黄承彦,家道富有,夫人去世较早,留下一个女儿阿丑,父女相依为命。阿丑从小就很聪明,跟着他父亲整日读书写字,文化修养很高;但她长得又黑又小,再加上一头的黄发,模样儿实在不好看。诸葛亮几次到黄承彦家拜访过,听说他有一个女儿长得很丑,但一直没有见到过。有一次他在黄承彦的书房中见到一些诗文,诸葛亮读后赞不绝口,一打听才知道是他女儿做的,所以他很佩服这一才女。这时诸葛亮已经到了该成亲的年龄,他的姐姐和朋友们给他介绍了不少的大家闺秀,都不中意。黄承彦听说诸葛亮在物色对象,觉得自己的女儿和他倒是才学相当,但论外貌诸葛亮年轻英俊,而自己的女儿长得太丑,实在配不上他。但是他从平时与诸葛亮的接触中,知道他是一个重才不重貌的人,所以就决定试探一下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诸葛亮时,开门见山地向他说:你也到该成亲的时候了,我有个女儿长得虽不好看,但才学倒可以与你相配,不知你愿意不愿意?诸葛亮因为对他女儿的才学早有所了解,一听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了这门亲事。这件事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认为诸葛亮这样仪表非凡的才子,找了那么一个有名的丑女,太不可理解了。有人还编了两句歌谣讽刺说:“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指黄承彦)丑女。”岂知阿丑不但有才学,而且很贤惠,对以后诸葛亮一生的事业,她都起了好作用。

庞德公的侄儿庞统这时曾游江东。他在割据江东的孙权的助手鲁肃处,见到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回荆州的时候诸葛瑾托他给诸葛亮捎回一封家书。诸葛亮见信后,才知道哥哥早已离开山东老家,到江东避乱。现在一家人又都联系上了,知道了各自的下落,诸葛亮心里也就踏实了。

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读了很多的书,了解到很多我国历史上兴衰成败的事情,他常常联系当时的实际,与周围的朋友们探讨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由于他的见解深刻而又实际,常常得到朋友们的赞赏。他在这时不但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见解,而且在当地社会上的声誉也越来越高,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集团,这都为他以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准备了条件。

在诸葛亮隐居隆中的十年期间,国内的政治形势也在急剧地变化着。黄巾起义已经逐渐被各地的军阀镇压下去,但东汉王朝也已名存实亡,它对各地的军阀已经没有能力加以控制。中原地区经过长期的混战,曹操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经过整顿内政和发展生产,统治也日趋稳定。而割据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虽然也都控制了不小的地区,但都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内部统治也不够稳定。而且由于刘备的投靠刘表,更促进了刘表内部的不稳定。

刘备是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自称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到刘备出生的时候,家境早已衰败,幼年时是靠母亲织草鞋勉强维持生活的。黄巾起义后,他在地主商人的支持下,同关羽、张飞等人组织起一支武装,参加镇压黄巾起义,但到处受到排挤,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盘,最后不得不在公元201年到荆州来投靠刘表。刘表对刘备的投靠自己,表面上虽然十分欢迎,但刘表这个人猜忌心很强,怕刘备的到来影响了臼己的地位,所以只拨给他一支不大的人马,要他驻守在荆州北面的新野(今河南新野县),防守荆州的北大门。

刘备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到了荆州之后,就四处打听有识之士,想网罗一批有远见的谋士,作为自己争夺天下的助手。他听说司马徽是当地的名士,就去向他请教。司马徽向他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庞统。他认为这两个人是识时务的俊杰。后来徐庶拜访刘备时,因为庞统已到江东投靠孙权,所以也向他推荐了诸葛亮的才干。刘备知道徐庶是诸葛亮的好友,就想请他去把诸葛亮叫来,但徐庶对他说,诸葛亮这个人自恃比古代的管仲、乐毅还高,你亲自屈尊去请他,还不一定见你,让我代你请他,是绝不会来的。

刘备听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觉得诸葛亮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这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良辅。于是决定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头一次和第二次都落空了,正巧诸葛亮不在家。第三次去才见到了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被人们传为美谈的“三顾茅庐”。

这时刘备已经是47岁的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军,而诸葛才是一个27岁的未经世面的书生。诸葛亮被刘备真心诚意向自己求教的心情所感动,因而认真细致地向刘备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以及刘备所应采取的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认为,论名望和实力,袁绍都比曹操要大,但却被曹操击败,这说明曹操有智谋。曹操战胜袁绍后,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有百万人马,而且还可以借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所以不能和他争锋。孙权占据江东,那里地势很险要,又经过他父兄的经营,民心归附,政治稳定,只能跟他联合,也不能动摇他了。所以总的战略上,应采取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方针。

诸葛亮认为,荆州是个用武的地方,但刘表无能,守不住这块地方,这就给刘备占据荆州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益州地势很险要,土地也肥沃,但刘璋昏庸无能,治理不好。如果刘备借自己是皇室后裔的名望,据有荆州和益州之后,对内修明政治,安抚好后方的少数民族,然后就可以图大业了。

诸葛亮认为,刘备在荆州和益州的实力稳定后,就可以与孙权结成联盟,等待时机进攻曹操。时机一到,就可分兵两路,一路军队由荆州出发,进攻洛阳;另一路主力军由益州出发,经秦川去攻取长安。这样,刘备复兴汉室的愿望也就可能实现了。

诸葛亮对刘备的这一番形势分析,是非常深刻和有远见的,后来的形势发展,大体都与诸葛亮的上述估计相吻合,这说明他虽然身居隆中,却时刻在关心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发展,并随时准备参加治理国家大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刘备对他的这一分析,当然是佩服之至,因而对诸葛亮非常敬佩,觉得这正是自己一直在找的理想的助手。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去实现这一政治理想,诸葛亮见刘备待人诚恳,很尊重自己的意见,因而就接受了他的邀请,与刘备一起下山到了新野。

诸葛亮到了刘备的军中,发现他只有几千士兵,这么点人马如何能抵挡住曹操的进攻呢?当务之急是扩充军队。诸葛亮了解到,荆州当时有不少没有户籍的“游户”,他们没有控制在国家手中,而成为地主豪强的依附人口。诸葛亮建议下令让这些“游户”限期申报户籍,从中抽一批兵员,结果刘备的军队很快就扩大到数万人。

火烧赤壁

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刘表喜欢刘琮,刘琦被排挤在外,任江夏(今湖北云梦)太守。刘表不久死去,权归刘琮掌握。这时曹操带大兵南下进攻荆州,刘琮害怕曹操的威力,没有通知刘备,就派人向曹操表示投降。当刘备很知投降的消息后,已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得仓猝向江陵(今湖北江陵)撤退。荆州的一些不愿投降的百姓,也跟着刘备的军队撤退,由于人多,再加上几千辆辎重,所以行动很缓慢。到了当阳(今湖北荆门),才决定拨出一支人马,由关羽带领,乘船到江陵会合。

当曹操知道刘备在向江陵撤退的时候,因为那里屯积有不少军械粮草,且又是军事要地,刘备占领了对曹操很不利,他就亲自带领五千精兵,日夜兼程追赶刘备。曹操的骑兵在长坂(今湖北当阳县东北)冲散了刘备撤退的军队,刘备和诸葛亮带着几十名部下逃走。这时去江陵的路已被曹操切断,只得改道汉津(汉水渡口),和赶来接应的关羽水军会合。这时刘琦也带了一万多人从江夏赶来接应,就合兵一处,退守夏口(今湖北武汉)。

占据江东的孙权,听说刘表病死,就派自己的主要谋士鲁肃,去荆州借吊丧为名,以探听虚实,并游说刘备共同抗曹。但是他到了南郡,就听说刘琮已降曹,因而改奔当阳,与刘备、诸葛亮相见。他问刘备下一步的打算,刘备回答说,准备投靠苍梧(今广西梧州)太守吴巨。鲁肃建议刘备不要去投吴巨,而应与孙权结为联盟以抗曹。鲁肃的建议与诸葛亮在隆中的估计不谋而合,刘备本来也不想去苍梧,听了鲁肃的话当然很高兴。

鲁肃和诸葛亮的政治见解相同,而且诸葛亮又听说鲁肃是他哥哥诸葛瑾的好朋友,所以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鲁肃跟着刘备到了夏口后,因为这里在长江北岸,受曹操军队的威胁大,且与孙权的联系也不方便,刘备就接受鲁肃的建议,改驻江南鄂县之樊口(今湖北鄂城县)。诸葛亮认为形势很危急。向刘备建议马上让他跟着鲁肃去见孙权,商讨联军抗曹的事。刘备同意了。

诸葛亮和鲁肃一同到了柴桑(今江西九江)会见孙权。诸葛亮知道孙权还没有最后下定与曹操决一死战的决心,就对孙权采取了激将法。他对孙权说:现在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如果你敢以江东的力量对抗他,就应果断地与他绝交,而不应该表面上归顺,而内心又犹豫不决;如果觉得无力抵抗曹操,就应该放下武器,向他投降。你至今还犹豫不决,大祸就要临头了。孙权反问诸葛亮,那刘备现在危在旦夕,为什么不早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刘备是皇室后代,盖世的英才,怎么肯低声下气地去投降曹操!他已下定抗曹的决心,绝不会去投降曹操。诸葛亮的话激怒了孙权,他表示决不以东吴的十万将士受制于曹操,愿意与刘备结盟,共同抗击曹操。

但是,孙权很耽心刘备刚打了败仗,是否还有抵抗曹操的力量。诸葛亮向他解释说,刘备虽然在长坂被打败,但失散收集回来的士兵,加上关羽的水军在一起,还有一万多人,刘琦手下的军队也有一万多人。曹操的军队人数虽多,但远道而来,且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刘琮的军队虽然投降,但不会真心帮助曹操打仗。如果孙权能派一个得力大将,统兵数万,和刘备的军队同心协力作战,一定能够战胜曹操,到时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

孙权在诸葛亮的说服下,虽然加强了反曹的决心,但他的内部意见却不一致。以威望很高的老臣张昭为代表,认为曹操的力量这么强大,再加上刘琮降曹的一千艘战舰,长江天险已难守住,只有投降是一条出路。而以周瑜、鲁肃为代表,认为曹操后方不稳,北方的战士也不习水战,而天气严寒,马无草料,曹操的军队不服水土,战斗力不会强。他们提出以几万精兵就可以破曹。经过一场辩论以后,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他拔刀砍去案几的一角说,我和曹操势不两立,谁要再提投降,就和这砍去的案角一样处理。

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发精兵二万,与诸葛亮一道去樊口,和刘备的军队会师,准备迎击曹操。这时曹操的先头部队已到了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因为军中发生疫病,所以与孙、刘的联军接触后,就败退到长江北岸的乌林,与主力军相会合。这时形成双方的军队在赤壁一带隔江对峙的局面。

曹操的军队不习惯水战,他们受不了船上的风浪颠簸,所以就用铁索把战舰的头尾连接起来,这样就平稳的多了。周瑜的部将黄盖,发现曹操的水军用铁索都连在一起,完全失去了战舰的机动性,他就根据这个弱点,建议用火烧战船的方法,消灭曹操的水军。周瑜、诸葛亮与黄盖密谋,由黄盖向曹操诈降,互相暗中约定了投降的时间和信号,由黄盖带着十艘内部装满了干柴、油液和硫磺的船,外用布幔遮盖,插上旗号,船后拴上轻便的小船,以备大船起火后人员的转移。船过江心后,就扯起风帆,借着东南风,直向曹操的水军处进发。曹操的将士看见这些船,都认为是投降的船来了,挤在船头看热闹,一点儿也没有防备。当船队驶离曹军还有二里的时候,十艘大船突然起火,火烈风猛,直向曹操的水军冲去。曹操的战船被燃起火,而船又都连在一起,一时拆不开,结果一会儿就烈焰腾空,曹操的水军都陷入火海之中,火势很快又蔓延到陆地上的军营。这时早已准备好的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趁火势急攻曹军,结果曹操的二十万大军一片混乱,不战自溃,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曹操自己也只带领了少数人马,在孙、刘大军的追击下,从陆路经华容道(今湖北监利县东北)逃向江陵。曹操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只得留下部将曹仁据守江陵、襄阳,自己率领残兵败将退回了北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它是诸葛亮联合孙权抗击曹操战略方针的胜利。曹操回到北方以后,积极经营北方,使北方进一步得到了统一。孙权在江东的政权更巩固了。刘备则在荆州站住了脚根。诸葛亮在刘备初败之后,力促孙、刘联盟的实现,并使刘备转危为安,建立了一块发展自己势力的基地,这充分反映了他的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干。

开创基业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协助下,乘胜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刘备带兵占领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治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以三郡的人力和物力,扩充了刘备的兵力,充实了他的军饷。这时周瑜也击败了曹操的部将曹仁,占据了江陵。

为了加强孙权和刘备的联盟,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还把自己已占据的江北的南郡,转借给刘备,这就是所谓的“借荆州”。同时,孙权还把他的妹妹嫁给刘备,双方结为亲家。

刘备在荆州巩固了自己的地盘后,就准备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进占益州。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占据益州的刘璋派人来请刘备。因为这时曹操削平了割据西北的军阀马超和韩遂,占领了关中地区,还准备进攻益州北方的汉中,刘璋受到曹操的威胁,非常害怕。这时刘璋的内部矛盾重重,他的两个部下张松和法正,早已暗中和刘备勾结,准备在刘备进攻益州时作内应。他们见刘璋在曹操势力的威胁下惶恐无主见,就乘机劝刘璋说,刘备和你是同族,而和曹操是仇敌,如果请刘备来益州,协助你先曹操而占领了汉中,曹操也就不敢进攻益州了。刘璋受骗,同意了这个办法,他派法正去请刘备,刘备听了正中其怀。就命诸葛亮镇守荆州,自己亲自率兵数万,到了益州。

刘备到了益州后,受到刘璋的欢迎,给他的军队补充了很多物资,让他去攻打汉中。但是刘备的军队行到葭萌(今四川昭化县)就停止不前,在当地作起争取人心的工作来了。这时张松为刘备作内应的事也被人揭发,刘璋下令杀了张松。刘备乘机占领了涪城(今四川绵阳县),并派人通知诸葛亮,要他火速领兵西上,与刘备合兵取益州。诸葛亮让关羽留守荆州,自己领兵沿江西上,占领了巴东(今四川奉节县)。到刘备攻下雒城(今四川广汉县),进围成都时,诸葛亮率领的军队也已到达成都附近,与刘备的军队会师了。在刘备和诸葛亮合围成都的情况下,刘璋无力抵抗,只好投降。刘备顺利地占领了益州。

在刘璋统治益州期间,法制废弛,官吏腐败,外来人与当地人的矛盾很尖锐,所以政局长期不稳定。刘备占领益州后,就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全面整顿益州的政务。诸葛亮颁布了一些法令和条例,也就是所谓的“蜀科”,严格地加以执行,对那些横行不法的人,不管他是什么地位的人,也不管是“土籍”还是“客籍”,都严肃认真地以法制裁,这样益州的社会秩序很快就得到好转。对于任用官吏,也不分亲疏,都量才加以重用。对于原来刘璋手下的官员,如益州太守董和,他为官正直清廉,刘备派他为掌军中郎将,让他和诸葛亮一起管理将军府事务。刘璋的广汉长黄权,曾劝刘璋不要请刘备入蜀,后来又坚决抵抗过刘备的军队,但刘备也没有忌恨他,仍封其为偏将军。对刘璋排挤打击的人,也一一加以录用。这样也就稳定了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了刘璋的部下,使刘备在益州的统治稳定下来。

占据益州,夺取汉中,然后再进攻长安,这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主要战略思想。现在既已占据丁益州,下一步就是如何夺取汉中了。

汉中地处四川北部和陕西的交界处,四周环山,中间土地肥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曹操占据了汉中,益州的北方就无险可守,刘备就会处于挨打的地位;刘备占据了汉中,不但在益州北方建立起一道防卫的屏障,而且可以成为北上进军的跳板和前沿阵地。但当刘备占据了益州之后,汉中已被曹操占领,他派原来驻守长安的大将夏侯渊来镇守汉中。

当刘备在益州的统治稳定下来后,就决定于公元217年亲率大军攻取汉中。他让诸葛亮留在成都,负责后方的粮草供应。刘备的军队在阳平关,与夏侯渊的军队相持不下。刘备要诸葛亮派增援的军队,诸葛亮因益州所留兵力不多,怕都增援了后方出事。他征求部下杨洪的意见,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占领不了汉中,益州也保不住,应该发兵打赢汉中这场战争。诸葛亮接受杨洪的意见,立即发兵增援阳平关,在定军山一战,夏侯渊大败,曹操被迫撤出了汉中。后来曹操曾亲自率兵想再次收回汉中,但没有成功,因而曹操的防线不得不收缩到长安。而汉中却成了刘备后来进军北上的前线阵地。

刘备占领汉中以后,势力发展到高峰。这时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一百二十人,联名拥立刘备为汉中王。刘备当汉中王的仪式是在沔阳(今陕西勉县)举行的。他当了汉中王以后,就立刘禅为王太子,由军师将军诸葛亮总理军国大事,实际上就是丞相的权位。

辅佐后主

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就派诸葛瑾去见刘备,要求归还刘备借去的荆州,刘备借口说还准备攻取凉州,当然不愿归还。孙权对刘备不归还荆州不满,就派官吏去接管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被刘备的守将关羽赶走。孙权大怒,就派大将吕蒙带兵二万,要用武力去占领三郡,双方的关系很紧张,眼看孙、刘联盟就要破裂。正在这个时候,刘备听说曹操进攻汉中,就主动对孙权让步求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了荆州。

当刘备稳定汉中的形势后,曾于公元219年令关羽在东线进攻曹操占领的襄阳和樊城。时值秋季大雨,关羽用水淹曹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曹操迫于关羽的威胁,甚至想撤出许昌,以避关羽的兵锋。这时曹操利用孙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派人游说孙权,乘关羽后方空虚的机会,去夺回荆州。孙权上当,派吕蒙轻取江陵、南郡等地,关羽听到消息,只好撤去对襄阳的包围,回兵救援后方,作战不利,在麦城(今湖北当阳县)被孙权所杀。荆州被孙权从刘备手中全部夺回。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称魏文帝。刘备听说汉献帝被废,自己作为皇室的后裔,理应继承汉朝的正统,也就在第二年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他当皇帝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刘备亲率大军东征孙权,破坏了诸葛亮一心建立的联盟。刘备当了皇帝后,已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但史书上没有留下诸葛亮对刘备这次出兵的态度,从后来诸葛亮的态度看,他是不同意的。但刘备这时对什么人的反对意见都听不进去,一心想复仇,所以孙权派人向他求和,也一概加以拒绝。

刘备出兵初期,收复了荆州的一部分土地,一直打到狨亭(今湖北宜昌),与陆逊率领的五万东吴将士对阵。陆逊见刘备的军队士气旺盛,急于求战,就采取以逸待劳,坚守不战的方针。这样双方对峙了七、八个月之后,刘备军队的供应困难,士气低落,陆逊这时根据刘备兵力分散的弱点,突然发动火攻,烧了蜀军连营四十座,蜀军大败,刘备率少数人突围,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在成都的诸葛亮听到刘备惨败的消息,叹息说:如果法正还活着,一定能够阻止这次东征。就是东征,也不会遭到这样的惨败。这说明诸葛亮在东征前,对刘备的东征曾持有保留的态度。

东吴在打刘备前,为了取得曹魏的支持,曾上表称臣。孙权打败刘备后,曹魏为了给孙权施加压力,要孙权把儿子送到洛阳当人质。孙权不同意,曹丕就率军南下,准备攻打孙权。这时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主动派人到白帝城,与刘备讲和。这时的刘备已经没有力量再打,只得接受了孙权的议和建议。

刘备退到白帝城后,心情郁闷,一病不起。他觉得自己的病已经难于见好,就派人把诸葛亮召到白帝城,向他托付后事。他在病榻前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我的儿子刘禅,你如果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不值得辅助,就废掉他。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话,很感动,他流着眼泪向刘备保证说:请你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辅助太子到死。

刘备在死前,还给太子刘禅留下一封遗书,他在遗书中回顾说:人活到50岁就不算短命,我现在已经活到60多岁,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惋惜。只是心里放不下你们几个兄弟。你们一定要努力,不可懈怠。凡作一件事,决不可因为小恶而去作,更不要因为小善而不去作。惟有事事贤德,才能使人心服。我没有什么值得你们效法的,你们要多读书,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你们和丞相诸葛亮相处,要象对待父亲那样尊重他。

不久刘备就死在白帝城。诸葛亮把刘备的灵柩护送回成都后,就辅佐17岁的刘禅接皇帝位。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丞相兼益州牧,从此诸葛亮就担负起了辅佐刘禅治蜀的重任。

在诸葛亮受托辅政的时候,蜀汉正处于一个很困难的境地。在,刘备东征失败以后,不但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而且内部的政局也很不稳定,一些地方豪强,乘机叛乱投敌。曹魏和孙吴,都想乘机消灭蜀汉。所以诸葛亮当时的担子是很重的。

诸葛亮首先要处理的问题,是改善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的孙、刘联盟。他深知如果孙权被曹丕压服,投靠了曹魏,将对蜀汉构成生死的威胁。所以他在办完刘备的丧事,奉刘禅即位以后,马上派尚书邓芝为中郎将出使东吴,开展了重建孙、刘联盟的外交活动。邓芝到了东吴后,孙权怕与蜀汉往来密切,得罪了曹丕,所以没有敢接见他。邓芝很了解孙权当时的心情,就上书给孙权说:我这次来,不仅是为蜀,也是为了吴。孙权一听说他来也是为了吴,就想听一听他对吴有什么建议。邓芝一见孙权,就对他说,你要臣服于魏,不是让你去入朝伴驾,就是让你去送太子当人质,如果不依从,就会以讨叛臣的名义南征,你是难以顶住的。而如果蜀吴恢复结盟,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三足鼎立,为什么我们不结盟抗魏,而你要去臣服于魏呢!孙权听了邓芝的话,觉着说得有理,就断绝了和魏的关系,恢复了吴蜀联盟。从此双方派的使臣往来不断,加强了彼此的了解和联系,诸葛亮也就减轻了东顾之忧,而一心整顿内政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在派邓芝去东吴重修盟好的同时,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因为吴蜀结盟之后,魏就开始对吴用兵,吴魏的相争,就给蜀造成了一个短时间的机会,可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以恢复国力。诸葛亮充分地利用了这一时机,整修水利,奖励农耕,减轻农民负担,因而使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南中平叛

蜀汉的南方,在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一带,居住着一些当时称为“西南夷”的少数民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曾提出“南抚夷越”以巩固后方的方针。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就选派了一个很懂得处理民族关系的将领邓芳,作廉降都督,负责治理南中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刘备死的时候,邓芳也已去世。这时益州(今云南晋宁县)汉族地主豪强雍闾发动叛乱,得到了孙权的支持,封他为永昌太守。同时,越嵩(今四川凉山、带)少数民族贵族高定元,胖舸(今贵州贵阳一带)太守朱褒,也响应雍闾,起兵反蜀。当时南中地区一共四个郡,除了永昌外,其它三郡都发生了叛乱。

诸葛亮在刘备刚死,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用“抚而不讨”的办法解决南中叛乱。他让自己的助手李严给雍闾写了一封信,指明利害,劝他停止叛乱活动,被雍闾拒绝了。这时的诸葛亮,急于恢复吴蜀联盟,整顿内政,所以对南中的叛乱,暂时采、取了等待的态度。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三月,当蜀汉内部稳定下来后,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南征。在离开成都的时候,参军马谡送了几十里,临别时马谡向诸葛亮建议说:南中地势险要,离成都较远,即使用武力将他们征服,以后还是会有反复。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次一定要征服南人的心,南中才可长治久安。马谡的这番话,很合诸葛亮的心意,他在南征中就注意了攻心之战。

诸葛亮进军南中,兵分三路。西路军由诸葛亮亲自率领,攻打越嵩的高定元;东路军由马忠率领,攻打胖舸群;中路军由驻守平夷(今四川毕节)的来降都督李恢率领,直接攻打益州。诸葛亮想用东西两路先平定益州的两翼,孤立益州后,再集中力量平定益州的叛乱,当时的中路军只起一个牵制的作用。诸葛亮率领的西路军进入越嵩后,高定元在沿线筑了很多堡垒防守,诸葛亮没有忙于进攻,而是在大军压境下,让高定元集中主力决战,一举全歼了这支叛乱力量,高定元被杀。与此同时,马忠率领的东路军,也击败了朱褒,顺利占领了胖舸郡。然后这三路大军会合,集中围攻叛乱中心益州。

诸葛亮的军队到了益州时,叛军内部发生了内讧,雍闾被高定元的部下所杀。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收集雍闾的余部,继续与蜀军对抗。孟获勇敢善战,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很有威望。诸葛亮想到马谡临别时的劝告,就想降服孟获,以后再通过孟获来治理当地的少数民族。于是他下命令,不要伤害孟获,要活捉过来,对他作工作,让他心服。

孟获虽然作战勇敢,但缺少谋略,所以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孟获兵败被捉。诸葛亮让军队摆开阵势后,亲自陪着孟获到军前观看阵势,想使孟获慑服在自己的军威之下。诸葛亮问孟获:你看,这样威严的军队你能打赢吗?孟获很不服气,他傲慢地说:过去我不清楚你们军队的虚实,所以战败被俘。现在看了你的军阵,也不过如此。我如果有机会再与你打仗,一定能够打败你。诸葛亮听了他的回答,就爽快地放他回去,让他整军再战。孟获回去,果然重整队伍,再与蜀军交战,又兵败被捉。诸葛亮见他心里还不服气,就又放他回去,收集残部再战,结果又战败被捉。这样一捉一放,前后共有七次。到孟获第七次被捉时,诸葛亮又要释放他,这时孟获不愿走了,他心悦诚服地说:我完全服你了,今后南人再也不反叛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擒孟获”。

诸葛亮平定了南中的叛乱后,为了便于控制,就把原来的四郡改为建宁、云南、兴古、永昌、越嵩、胖舸六郡,安排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为郡守。对原来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也保留下来,让原来的酋长进行统治。对一些在当地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都安排了较高的官职,以稳定少数民族的关系。如盂获就官至御史中丞(中央的监察官),孟琰被封为辅汉将军。这样的安排,对拉拢少数民族上层,稳定南中的局势,起了积极的作用。

诸葛亮还把汉族地区的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南中地区加以推广,以发展当地的生产。同时,他也从那里征收大量的物资,如当地的特产金、银、丹漆以及耕牛和战马等,源源不断地外运出来,充实蜀汉政权的财政及军事方面的需要。

南中的士兵,作战勇敢,善于爬山越岭,诸葛亮抽其精锐,和他们的家属一万多户,迁到蜀中,编为五部,号称“飞军”,成了蜀汉军队中一支特别部队。对于少数民族中一些不适于当兵作战的人,则让他们给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地主当部曲,不但增加了劳动力,还易于加以控制。

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采取的是拉拢安抚的政策,这对于协调当地的民族关系,争取少数民族对蜀汉政权的支持,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诸葛亮在世,南中地区一直比较稳定,这也显示了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远见。

同类推荐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他是诗人、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他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而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纵然在宦海中沉浮,几起几落,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从不阿谀奉承,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是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经典名作。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拿破仑、歌德、列宁、斯科特等历史伟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选取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
热门推荐
  • 再也不见长安

    再也不见长安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看的见太阳,却盼不到你的归期
  • 修道之君

    修道之君

    少年君天,出生时体内就没有道种,意味着从此不能修炼,只能沦为一介凡人。12岁被神秘组织掳走,拿他进行道种种植实验,他作为第一千多次的实验品,最后还是失败,便把他死去的尸体丢弃在乱葬岗。倾盆大雨的夜晚,尸体被雷劈中后意外复活重生,不知道自己身上发什么事的君天,意外发现自己有了道种。可惜还没高兴多久,发现自己的道种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才知道原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为了活命的他,最后只能不停的鞭策自己去努力,尽力的活下去。
  • 优古堂诗话

    优古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君为我成帝王

    夫君为我成帝王

    一部虐心的爱情和奋斗史最终随着琴静人散一切如初!
  • 所谓

    所谓

    所谓!所谓爱情?所谓亲情?……所谓终结?
  • 邪王要强宠:妖妃羞羞哒

    邪王要强宠:妖妃羞羞哒

    “皇叔好坏坏,每晚除了欺负妖妖还会干什么?”她眨巴着萌哒哒的眼睛抗议,却反被他夺入怀中,听他道:“爱你。”她一拍小脸:这么纯洁的话,她怎么可以想偏?!绝世杀手穿越而来,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左手虐渣采白莲,右手打脸啪啪啪,一个字,爽!奈何偏偏惹上冷酷枭王这头狼,专门吃她这只小绵羊,沐妖妖表示,扮猪吃虎的日子她过不下去了,要做就做大灰狼!于是,皇上鼻青脸肿地来投诉:“皇叔……你家的小宝贝儿,是不是该管管了?”摄政王冷眉轻挑:“这丫头,我罩的,懂?”
  • 残荒记

    残荒记

    《残荒记》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主角叶海怎么搅动这残破的蛮荒,来书写他的传奇!!!
  • 总裁的禁宠

    总裁的禁宠

    美丽善良的中美混血儿,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冷漠的跨国总裁。当她正沉浸在严总裁带给她的悸动之中时,却猛然发现,机场的一段曲原来是严雨泽的预谋,而他对她流露出的丝丝情意也只是他进行复仇计划的开始……一段隐藏了二十多年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
  • 这里的童话很奇葩

    这里的童话很奇葩

    【你可以穿梭于一个个的童话世界。】【但里面的内容早已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向。】【有个叫灰姑娘的手持双刃,精通易容……】【有个小女孩不卖火柴,改卖身体强化药剂……】【还有个小红帽,能轻易把你虐出翔来……】【总而言之,这里的童话都很奇葩。】
  • 梦想向前爱情在后

    梦想向前爱情在后

    小的时候觉得时间真慢长大以后才明白,光阴似箭小的时候梦想飞天长大以后,异地回家都难小的时候可以青梅竹马白头偕老长大以后,才发现,事业跌宕起伏,爱情分分合合,友情、亲情.......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去承担。多年以后才终于明白,年少世界多轻狂。而我们始终不服输:一定要将梦想做成一朵花儿——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