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7700000005

第5章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1)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学化学的学科特点有三:①研究对象多是微粒方面的反应,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借助于实验才能变“微观”为“宏观”;②识记量大,各知识点较为孤立、分散,使学生感到庞杂、枯燥、难记,借助实验可以使它们形象化、生动化,既可激发学习兴趣,又可强化记忆;③模糊语言使用率高,“通常”、“大多数”、“一般情况”、“约”等比比皆是,只有借助实验,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模糊语言的内涵。因此,要做好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必须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一、选择实验内容

选择演示实验,除了突出教学的重点,讲清难点外,还必须符合四个基本要求。

(1)实验装置和操作尽可能简单易行

过于烦琐的装置和操作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则起不到演示实验的目的,且实验也容易出差错。教师应用尽量少的装置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但是,在简化实验装置或操作时,必须注意科学性,绝不能无原则地为追求简单而造成科学性上的错误。

(2)实验现象要鲜明、清晰

要选择那些在反应过程中有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与溶解及发光发热等现象鲜明、清晰的实验。因为现象明显、清晰的实验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实验要绝对安全

一定要确保实验的安全。危险的实验除会造成一定伤害外,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例如:演示爆鸣气实验时,应选用像纸盒这样不易造成事故的物品作容器进行实验。

(4)实验效果要可靠

必须确保实验做成功。万一做不成功一般应重做,重做仍不成功,教师应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说明,决不可敷衍了事。

二、准备演示实验

(1)预实验

因为实验的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则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对实验知识点进行预习,必须成功完成一次实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预习时想好哪些地方是要求学生重点观察,哪些是需要学生思考的,了解学生在观察实验时会在什么地方产生疑问等。例如,在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中,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这时教师若不引导,学生往往看不到白色,从而误认为氢氧化亚铁是绿色沉淀。又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学生会观察到开始试管里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稍停片刻则红棕色气体消失,变为无色并在试管口成红棕色的这些现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使学生从纷繁的现象中找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

(2)实验预试工作完成后,所用的仪器、药品等经过核对后置于专用盘中,不允许他人随意调换和挪用,以确保课堂实验成功。

三、有步骤地进行演示实验

上课时,有步骤地进行演示,是完成演示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技巧熟练、统筹兼顾。

(1)演示要与讲授密切结合

只有把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并积极思考。讲授和演示结合的方式,随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先做演示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化学反应原理不是很复杂,实验装置和操作都比较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情况;二是先讲清原理,并分析实验可能产生的现象和结果,然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化学反应原理较难懂,实验装置及操作比较复杂,或者实验现象不易看清楚的演示实验。例如:氨氧化制硝酸、接角法制硫酸等实验,由于它们的实验装置复杂,操作步骤较多及反应原理较难理解,如果不先讲清反应原理和各部分装置的作用,演示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演示操作要注意直观性

演示实验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安装仪器和操作步骤必须本着直观性原则进行。诸如对所用仪器的大小、使用药品的多少,都应力争做到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比如:对于一些试管里进行的实验,可选择在大试管中做;溶液中沉淀的颜色不太明显的,可在试管后面用黑色或白色衬托等等。

(3)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化

教师的实验操作方法应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每一个操作都要认真、准确、一丝不苟。尤其对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方式,必须认真按规定去做。另外,教师做演示实验时,桌面上必须整洁,仪器放置要整齐有序,暂时不用的仪器等先不要堆在桌面上。这样,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上都会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优化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生动地阐明化学原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演示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使用仪器,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必须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规范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功能。下面总结介绍了做好演示实验的一些方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知识点的预习和预实验。做好课前准备有以下好处:一是便于课堂演示时更熟练、准确、规范;二是对实验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主动;三是便于修改设计,使设计更趋于优化;四是便于及时发现药品及材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课堂演示失误。

二、探讨最佳实验方案

演示实验既具有演示性,又具有示范性,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演示实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看得清晰、看得懂。因此,寻求更有效的实验方案对于教师是必须的。

1.优选

(1)实验原料的优选

同一实验,选用不同纯度的原料,则或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若用纯度高的锌粒,其反应速度缓慢,能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如果改用不纯的锌粒(如废电池上剥下来的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则现象明显,演示效果更好。

在溶液反应的实验中,溶液浓度对实验的结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苯的同系物(甲苯或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所氧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紫红色褪去。但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过大,则褪色不明显;高锰酸钾浓度偏低,颜色浅,远处的学生很难看到颜色的明显变化,实验表明此反应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以0.1%~0.5%浓度为宜。

(2)实验方法的优选

同一个演示实验可以有多种实验方法,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设备条件、实验效果等,选择最优的一种。例如,木炭吸附红色染料的实验,按教材的做法,效果不佳。则教师可用“W”形管进行实验。具体做法是在一小段“V”形管底部装上活性炭粉,用小玻棒轻轻压紧,然后在炭粉上放一些颗粒较大的炭粒,“V”形管两端分别用脱脂棉花塞住,用两小段橡皮管把倒置的“V”形管与另外两段弯曲玻璃管连接成“W”形管(如图1)。

把红墨水从一个支管倒入,当两边液面相平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另一支管的液体为无色,这就充分说明了木炭对有色物质的吸附。

1.活性炭粉;2.粗炭粒;3.脱脂棉;4.橡皮管。

2.投影放大

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产生氢气,如果用小试管演示,坐在后排的学生很难清楚地看到气泡的产生。此时我们可以把电教手段引入化学实验中,经过投影放大,远处的学生也可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化学实验仪器玻璃制品多,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反应多,这也为采用投影手段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3.光电(或音响)

中学化学中有不少实验可以借助于光、电现象或音响效果得以实现。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一般是用电灯泡是否亮或亮度不同来区别的。实际操作中可比性差。我们可利用发光二极管做成一块示教板(见图2),把三组电极同时分别插入强电解、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亮、微亮、不亮使学生感受到它们的导电性不同。

也可用电子音响装置代替发光二极管进行实验。利用听觉感受到的强弱来辨别电解质导电的强弱。

图2导电性实验电路图

注:1.图中①、②、③分别接电极;2.电源为6V;3.电阻450~600Ω

4.增强实验观察效果

突出鲜明的实验现象,便于学生观察,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许多演示实验在变化过程中产生有颜色物质或者改变了原来的颜色。为了便于观察,可选用适当颜色的背景放在反应器的背面。比如:产生红色气体的实验(铜与浓硝酸反应),可放一白纸在后面衬托,红色就格外显眼。产生白色沉淀的实验,则用黑板作背景,黑白分明,学生就能看得十分清晰。

5.选用参照物

对某些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要设计使用参照物,进行对比观察。如: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剂,试剂颜色由紫色变红色,但现象不够明显。这时可选用两支盛有等量紫色石蕊试剂的试管,往一支里通入CO2,与另一支进行对比,此时就容易观察出试剂颜色的变化了。

在向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炔时,褪色较慢,中间变化不容易观察。此时,教师可准备两份溴水,只向其中一份溴水中通入乙炔,另一份作为参照,如此,学生则能够细致地观察到溴水的颜色在逐渐变浅,直至无色。持续的实验现象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因为坐等实验结果,造成冷场。

6.辅助手段

吸热或放热反应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通过眼睛观察或耳朵感觉到,必须用手触摸后才知道。教师在演示时可加一些辅助材料,使触觉效果转为视觉效果。

例如:用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演示吸热反应。

Ba(OH)2+2NH4Cl=BaCl2+2H2O+2NH3

该反应吸收大量热,实验时可用一薄板作为辅助器材,板上滴上几滴水,放上盛有饱和氢氧化钡和氯化铵晶体的烧杯,用玻璃棒搅动,除闻到氨的气味外,还看到杯外有冰霜,甚至使杯下的水结成冰,把薄板粘住。

7.列表法

在进行多项对比演示实验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个表格,然后对比演示,逐个填写表格,这样就不会产生混乱,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但要注意:表格的设计,应做到简明、扼要,并利于分析和表现规律;填表时,字要少而精,以免大量书写冲淡了学生进一步观察实验的兴趣。

如在演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时,可设计成这样一个表格,通过演示,逐项填写,然后进行分析、讨论。

电解质HClNaOHNaClCH3COOHNH3·HIO

溶液导电性(灯泡亮度)强强强弱弱

原因及结论全部电离强电解质全部电离强电解质全部电离强电解质部分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弱电解质

三、多提示、多引导

演示实验是一个示范、教学的过程。通过演示,将视觉信号输入学生大脑转变为知识。但由于演示过程中输出的视觉信号并不全与观察目的有关,易造成干扰;且课堂时间的限制,一般演示实验只能做一次。因此要引导全体学生注意观察,以;因此,教师要时时提示学生观察的中心与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达到掌握化学知识点的目的;同时,教师与学生时时的互动,也避免了个别学生因注意力分散而漏看有关操作的现象。只有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反应现象,才能达到预期的观察目的。

四、“眼到、心到、口到”

“眼到”即观察仔细;“心到”即想一想不这样操作行不行,用哪些装置可以代替这些装置,可不可以进行改进,反应原理是什么等等;“口到”即让学生复述操作要领、操作注意事项,描述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口述实验结论,解释实验中的有关问题。“三到”促使学生观其象、记其序、思其理,因其多感官、多角度地感知了演示实验,所以必将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效能,为学生动手做分组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时间

整个实验过程所需时间一定要在教学方案中安全妥当才能使教学程序顺利进行,特别是实验时要注意掌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时间,让学生观察现象恰到好处,才能既达到实验的目的,又不致于教学混乱或拖堂。要达到上述目的,其一,教师要掌握物质反应时的物质反应的时间需延长的应延长。像九年级化学教材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把点燃的木炭直接伸到气瓶底部和把点燃的木炭从瓶口慢慢伸入到瓶底,两者效果截然不同,前者的实验现象很快消失,后者延长了燃烧时间,学生看清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显然后者的效果比前者好。相反,物质反应时既要达到反应完全又需缩短时间的则应设法加快反应速度,还可采取选定适合此实验纯度的反应物、反应物剂量、净容器和充分利用反应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方法来实现。其二,教师应掌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时间,既让学生看清实验现象,又不打乱教学中各步骤所需时间的程序。如有必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或触摸的应挑选学习成绩有代表性的学生看或触摸。防止个别学生不严肃认真,故意拖延观察时间。再是边引导学生观察边讲解(既不冷场又不耽误时间),特别是有的实验,物质反应完全需几十分钟,这时教师就应向学生交代清楚,暂时撇下实验,继续讲授知识,待物质反应完全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六、对比、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反应原理都相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某些金属的氧化物等实验,它们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都相同:①先将还原性气体(H2或CO)通入盛金属氧化物的容器中,排净容器内的空气。②继续通入还原性气体的同时,点火加热,使容器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金属还原出来。③金属全部被还原出来后,先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还原性气体,直至金属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为止。又如:高中有机化学中,一些实验除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反应原理都相同外,就连反应物也相同,只因反应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的改变而使产物不同。因此,找出这些实验的异同点,对比、归纳讲解,引导学生摸索实验中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七、形成正确概念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中外哲理美文精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中外哲理美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读书塑造人的品德,读书陶冶人的理想,读书培养人的情操,读书使人成才、使人获得力量。读书成就了历史的所有的伟大人物,也成就了当代世界的亿万富豪、政治...
  •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导论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领导学

    领导学

    本书系统论述了领导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了文化、胜任力、影响力与领导的关系,并对传统领导模式(领导行为模式、权变领导模式、情境领导模式等),以及现代领导模式(魅力型领导模式、转换型领导模式、五级经理人模式、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平衡领导模式、量子物理视角下的领导模式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领导的战略管理、决策、用人、团队管理、激励、沟通等各项职能,并对领导定位和领导力开发进行了总结。
热门推荐
  • 中华崛起1894

    中华崛起1894

    商场上屡战屡败的小老板张炜回到了中法战争即将爆发的清末,他先是遭遇了一系列坎坷,无意中加入黑旗军。战争结束后,他一步步发展自己的军力,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日本,让中华民族走上一条崛起之路。
  • 逆天重生:首席学职师

    逆天重生:首席学职师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可是却因爱上一个人变成了哑巴。她不怕,可是那人却是要取她性命。她也不怕,既然你要取我性命,我给你就行,但是,你的命也给我留下。她一朝婚穿,架空到异世大陆,她注定光芒不会被覆盖掉。随身戴的项链里面有一个人,她受她(他)帮助教育,终于登上了最高位。一温宛如日,一霸道如血,一妖娆如狐,一温柔如玉,他们都对她说:“我娶你可好”她也都对他们说:“不嫁”……
  • 淘气baby

    淘气baby

    第二天一早,上官铭哲来到上官铭筱的卧室,叫她起床,然后没反应,上官铭哲便捏住她的鼻子,上官铭筱迷迷糊糊的,然后上官铭哲说了一句雷人的话:“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随后把上官铭筱吓醒了:“什么,上学,我什么时候开始上学了?”“昨晚啊”“哥,你怎么给我报名了,我从小到大还没去过学校啊,我在家自习就挺好的,真的真的”
  • 天才重返17岁

    天才重返17岁

    如果有个机缘巧合可以回到17岁,你会选择全力改变人生,还是重拾关于那个年代的回忆?我的选择是,两个都要。——沃德华·沃兹基硕德PS书友群291518350
  • TFBOYS四叶守护者

    TFBOYS四叶守护者

    十年前,他们还很小,一起玩,一起笑,一起疯。十年很快就过了,他成了家喻户晓的正太少年组合----TFBOYS的队长。她呢?她也是LOVELYGIRLS的队长。两个人都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别后重逢的他们更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修仙之王妃穿越

    修仙之王妃穿越

    穿越到古代后被人追杀,灵魂附于上古神兽朱雀身上,无意间获得了修仙机遇······,且看现代女白领是如何开宗立派,修炼成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世血凰:跨世之恋

    傲世血凰:跨世之恋

    “我允许你走了么?”转椅后坐着的是人生中最不愿提及的梦魇,然而命运却似玩笑般的再次让他们重逢。“怎么?我行走的自由都要经过你墨大总裁的允许?”嘴角的轻蔑上勾,眼神中的无限寒冷,无不衬托出女孩对坐在转椅上的人的疏离。180°旋转……慵懒的眼神紧紧盯着倔强站在身前的女孩,“你以为,这次你还逃得掉么!”……“混蛋,放我下来,别让我更恨你!”被扛在肩上的冷漓双手抓挠着“呵…别停止恨我。”房门重重一关良久“混蛋……给我下来……宣示主导权的是我。”
  • 霍格沃茨与魔法网络

    霍格沃茨与魔法网络

    魔改版霍格沃茨当巫师的世界连上网络,那会是一副什么画面?邓布利多校长打呼噜游戏,不小心忘记了工作。新生录取将不再由猫头鹰送信,而是一通电子邮件过去。小巫师们将随时查看自己的课表,甚至可以在网上交作业。教授们可以很好的监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上课也轻松了不少。但有一个非土著英伦人米拉奇·特兰特,在他进入霍格沃茨之后就将这原本安宁的魔法学校给搅了个天翻地覆,他是新生代魔法学徒中的泥石流,行事不拘一格。在画像上乱涂鸦,弯弓射雕,湖里炸鱼,坩埚炒牛肉,密室小便,冥想盆洗头,甚至成为第一个破解了沃茨校长办公室WiFi密码的神童。校长邓布利多为了管束好他,头发都掉了几搓,真是招了一个熊孩子啊。……
  • 沌序交错

    沌序交错

    拥有时空之力的秩序一脉神王之子遭到爱人背叛后,以魂魄状态落入被混沌力量侵染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