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1400000008

第8章 不住世间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鲈法,无鼷界乃至无意识界。】

除前面所说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外,佛教中,又将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将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合称十二处。六根、六尘再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在佛教中,蕴、处、界又称三科,是对宇宙人生一切现象所作的三种不同归纳。可以从五蕴看世间,也可以从十二处、十八界看世间。

五蕴已如前释。十二处中,处为生门之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缘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是精神活动产生的渠道。由眼根缘色尘生眼识,耳根缘声尘起耳识,鼻根缘香尘生鼻识,舌根缘味尘起舌识,身根缘触尘起身识,意根缘法尘生意识,这是六根缘六尘生六识。此外,根尘识三和合,三和生触,由触引生受、想、思等心所。人类的精神主体及心理活动,皆是由根尘为缘而产生的。

十八界中,界含有层、根基、基础、种族诸义,是将世间万物归为十八大类。六根是从生理世界而言,六识是从心理世界而言,六尘是从物理世界而言。

三科诸法主要揭示了世间的现象差别。作为学佛者,又该如何观照世间呢?《经》曰:“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世间一切现象,都要认识到它是无的、空的。但切莫误以为这里说的无是一无所有,假如这样理解,经文岂不是与现实相矛盾?对经中所说的无,我们还应运用前面所说的公式来认识。如“无眼耳鼻舌身意”,即可演绎为:眼不异空,空不异眼,眼即是空,空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一切诸法,都可以做这样的推理。

那么,经中说三科诸法为无、为空,意义何在?三科诸法,包含了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有情世间者,如五蕴、十二处的六根,十八界的六识。世人对此不能正确认识,于中生起我相,恒审思量,念念执我,并由此而起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形成以强烈自我为中心的,有情特有的生命形式。

以自我为中心,执五蕴为我,给有情带来种种烦恼。烦恼,是扰乱内心宁静的因素。一旦被烦恼侵扰,人生就不得安宁,不得自在。众生一切烦恼,多由执我而生。比如对色身的执着,有些人因相貌平平而烦恼,有些人因身宽体胖而烦恼,有些人因身材矮小而烦恼,也有些人因体弱多病而烦恼。又因执我,衣食住行也会带来种种烦恼。比如吃,有些人吃了上顿愁下顿,也有些人天天山珍海味吃腻,又为不知吃什么而烦恼;比如穿,有些人为没有御寒衣物而发愁,也有些人衣服多得穿不完,又为不知选哪件而烦恼。为了一个“我”,就足以烦恼、操劳一辈子了。

基本生存解决了,还要为了奠定“我”的安全感而积累财富。这就使得很多人为之拼命工作,辛苦创业。假如没有特殊技能,找到工作已是艰难,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即使找到工作,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如果有幸创办自己的事业,又终日要为这副沉重的担子操尽心思。工作,原是为了维持生存,为了更好地生活。但现代人往往在工作中消耗一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来享受生活,岂非本末倒置。忙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等到退休,却已陷人忙碌的惯性中,反而觉得失落、彷徨。

为了使“我”更风光,又引发名誉问题。佛教中,将人们最主要的欲望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可见,人们对名誉的渴望是强烈而普遍的。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不仅要吃、穿、住,还要有各自的社会地位。这一地位,不仅取决于职位、事业,更取决于我们的德行和名声。倘若德高望重,名闻四方,就会处处受人尊敬。反之,则会遭人唾弃。因此,人人都很看重自身名誉,为维护名誉而对簿公堂者也大有人在。

作为“我”的存在,思想、见解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执我,人们往往热衷于“我”的思想,“我”的见解。假如得不到他人理解,还会为此伤心难过。在这个世间,既有因不同宗教信仰而导致的争斗,也有因不同政治主张而产生的对立;既有因不同学术观点而引发的辩论,也有因不同生活方式而出现的分歧。我见,使世界出现是非纠纷,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使人们局限在原有认识上不能进步,影响对真理的认识。所以说,我见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源。

众生因执着我相带来的烦恼还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详述。总之,人类一切烦恼皆以执我为根源。正如《菩提道次第略论》所言:“由我贪增上,以我爱执持,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生起种种不可欲乐,虽欲作一自利圆满,执自利为主,以行非方便故,虽经无数劫,自他义利皆悉无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纯为苦所逼迫。”众生执我,原是为了我的幸福,然而事与愿违,反而带来人生种种烦恼。

《心经》所说的“无”,正是对有情生命所作的透视。从佛法观点来看,有情生命不外是五蕴和合的假相,不外是生理(六根)及心理(六识)的和合。常人执五蕴为我,但以般若智慧来看,无论在五蕴还是十二处中,所谓的我,皆了不可得。我们不可执五蕴为我,更不可执五蕴之外有我。倘若我在五蕴之外,又如何与五蕴建立关系呢?

《金刚经》与《心经》同样,也是以谈空为核心的典籍,其重点在于“无我”。打开《金刚经》,我们会发现,其中处处都在探讨“无我”。《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又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曰:“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这些教义,都说明了无我在修习菩萨道中的重要性。

明了“无我”的真相,能使我们超越自我。世人因不满于自我现状,想方设法地试图超越。但是,所作努力却往往难以奏效。问题何在?无非是因为我执在障碍。我们现有的人格,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的。假如我执不曾动摇,又怎么可能改变生命、超越自我呢?就像戴着满身的枷锁,却以为从这间屋子走入另一间屋子即可解脱,那样,可能达成期望吗?要想超越自我,首先必须放弃我执,砸碎束缚我们的伽锁,唯有这样,才谈得上解脱、超越。

与有情世间相对应的,是器世间。这也取决于有情的认识能力,即眼识所见的色相世界,耳识所闻的音声世界,鼻识所嗅的气味世界,舌识所尝的味道世界,身识所感的触觉世界,意识所缘的法尘世界。唯有具足六根、六识者,始有六处世界。倘若不具眼根,就会失去色相世界;不具耳根,就会失去音声世界。

在佛教中,主要将器世间归纳为以上六处,又称六尘。尘,即灰尘、尘埃,具有染污义,也就是说,六处境界具有染污六识的作用。当六识尚未接触六处境界时,我们的心是清净、平和的。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眼不见,心不烦”。一旦接触境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波动。见到仇人时,立刻怒火中烧;见到恋人时,转而贪恋爱着。听到批评时,立刻伤心苦恼;听到赞叹时,转而心花怒放。如是,时时都在各种情绪中转来转去,没有片刻安宁。

世人不了解六尘,住着六尘境界,遂为八风所动。所谓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其中,利和衰相对,毁和誉相对,称和讥相对,苦和乐相对。利,是利益,如经商赚钱;衰,是损失,如生意亏本;毁,是徘谤,如遭人污蔑;誉,是名誉,如美名远扬;称,是称叹,如受人赞颂;讥,是讥笑,如遭人挖苦;苦,是逆境,如挫折连连,障碍重重;乐,是顺境,如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八风,是世间最为普遍的八种顺逆境界。世人终日为八风所吹,时而苦乐,时而忧喜。又因随境所转,而使内心动荡不安。

住着六尘,使我们在意世间的称讥毁誉。世间的名言概念,原是约定俗成的假名,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由人们赋予它的,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比如被人称为“了不起”,对于确有成就者,那是称赞;而对一无所长者,同样三个字,又成了挖苦。同样的概念,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那么,它的实际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了不起”只是个符号,与事实本身并不是一码事。如果我们被人赞叹“了不起”,可能确实有过人之处,也可能只是别人泛泛的客套,并无实际意义。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我们真有能力,即使别人不赞叹,依然是“了不起”的;假如我们只是沽名钓誉,也并不会因为这样一声赞叹就变得“了不起”。然而,世间人因为执着声尘,总是乐于听到各种恭维赞叹。一旦遭遇批评逆耳之言,轻则垂头丧气,重则暴跳如雷。如是,内心完全被舆论左右,无法自主。

住着六尘,也使我们重视得失。世人总是生活在得失中,比如经商,不是赚钱就是亏本;又如高考,不是录取便是落榜;再如恋爱,不是喜结良缘就是各奔东西;组成家庭,不是琴瑟和谐就是亲人反目。从常情而言,人们总是爱得而恨失。然而,得失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有得之处必有所失,且往往是顾此而失彼。因为我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投人在这里,自然会忽略其他。有人忙于事业,钱财是有了,闲情却没了;有人忙于娱乐,

玩得固然痛快,学业却荒废了。此外,有些是先得而后失,如先发财后破产;有些是先失而后得,如越王卧薪尝胆而吞并吴国;也有些是在得失中反复,失即得,得即失,如塞翁失马。

正因为得失是相依相存的,所以,面对任何得失时,我们都不应偏执一端。这是世人常有的追求误区。读书时,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恋爱时,又把所有快乐托付其中;创业时,则将人生终极价值维系此间。如果将生命中的一切建立于某个方面,即使在此得到成功,也往往会失去其他许多快乐。倘若不幸失败,则会失去全部精神依托,彷徨无依。反之,如果明了得失的相互关系,得到时不会忘形,因为那只是暂时的;失去时也不会沮丧,因为失去的同时,我们往往会收到命运的另一份礼物。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的追求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单纯,以为有钱就能过得快乐幸福。其实,财富只是构成人生幸福的诸多因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平和的心灵,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就无法享用财富。一个人烦恼时,可以逃避环境,但不论有再多财富,也无法逃避内心。带着烦恼,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会郁郁不乐,无法开怀。

就人生幸福而言,首先决定于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再次,才是财富、地位、事业等身外之物。然而,现代人往往忽略心灵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为追求财富用尽心思;一方面,是在拥有财富后尽情放纵。总之,心灵时常处于各种病态中。如是,幸福自然也就遥不可及。正因为如此,有钱人虽越来越多,但真正感觉幸福者却寥寥无几。这也使我想起一个现实中的事例。有位信众告诉我,她曾参加过一位老总在豪华酒店举行的生日晚宴,有亲朋好友及各界名流、新闻媒体等各方嘉宾前来祝贺,场面无比隆重。会后,这位信众问主人感觉如何,他却怀念起十多年前生日时,母亲煮的几个鸡蛋。今天虽然极一时风光,心情却远不如昔日轻松快乐。可见,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的奢华,而是来自内心的感受。

住着六尘,给人生带来种种烦恼。我们想要解脱烦恼,就须将般若智慧运用于生活,时时以般若观照六尘,照见六尘皆空,烦恼自然不生。当我们因财富带来烦恼时,就可思维《心经》的公式:财富不异空,空不异财富;财富即是空,空即是财富。以此提醒自己:财富是缘起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随缘而聚,随缘而散。财富也是一种存在的假相,是无常无我,如梦幻泡影的。我们倘能对财富具备这样的认识,还会为财富所累吗?

与此类似的还有《金刚经》的公式。经曰:“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我们同样可以将这一公式套用于现实中。当你因丈夫而生起烦恼时,就要想到:所谓丈夫,即非丈夫,是名丈夫。以此提醒自己:夫妻关系并非固定不变,只因某种因缘才成为夫妻,才有丈夫、妻子的相互关系。但这一关系也要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一旦相关组成因缘不再具足,其关系也会随之解体。他现在是你的丈夫,以后也可能成为其他人的丈夫。倘能具备这些认识,缘聚时彼此珍惜,缘散时互道珍重,也就没有因此而起的烦恼了。

世间一切,皆可作如是观想。比如对待儿女:儿女不异空,空不异儿女,儿女即是空,空即是儿女。或者是所谓儿女,即非儿女,是名儿女。又如对待友谊:友谊不异空,空不异友谊,友谊即是空,空即是友谊。或者是所谓友谊,即非友谊,是名友谊。再如对待地位:地位不异空,空不异地位,地位即是空,空即是地位。或者是所谓地位,即非地位,是名地位。财富、事业、家庭等等,亦复如是。倘能将这些观念落实于心行,那么,世间就没什么可以对我们构成障碍的了。

人生一世,无不希望自己能潇洒走一回。什么是潇洒?有人以为一掷千金是潇洒,有人以为一身名牌是潇洒,有人以为豪宅名车是潇洒,也有人以为万众瞩目是潇洒。其实,那些只是一时风光。这种风光所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障碍。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为保持以往的风光,保持相应的生活水准,不得不勉为其难,劳碌奔忙。一旦风光不再,就会痛苦失落。事实上,这种风光并非人生必需。我觉得,真正的潇洒是建立在超越束缚的基础上。倘能处处以般若智慧观照人生,不为物役,富贵能够自在,清贫同样自在,那才是究竟的潇洒。

同类推荐
  •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国际西藏学会发起人,《西藏仁波切》著者。——杨瑞智巴活佛。由西藏活佛亲自作序,第一本真正的佛商养成手册。东方人管理企业,要运用适合东方人的管理方法;现代人感悟佛法,要应用适宜现代人的佛门法则。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无往不利;一个有智慧的团队,将战无不胜。这是一个属于佛商们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是《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之一。《了解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为回族提供了彻底的一神论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伊斯兰教与回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热门推荐
  • 白昭同人:凤凰劫

    白昭同人:凤凰劫

    她,是美名与才名盛传天下的一朝长公主,虽身份尊贵却终困于华丽的“囚笼”。他,自天地开辟后的第二只白凤,文武双全俊美无双,生命漫长他看淡世间万物,笑世人愚昧贪狂。梅林中的偶遇,一眼万年。似飞蛾扑火般的爱恋,欲相守永恒却悲世事无常。再相遇,是否还能似前世倾心对方……
  • EXO:命轮变迁

    EXO:命轮变迁

    这本书是很多读者给我的鼓励才写的,谢谢飞雪欧尼,小羽,雨子,露雪,安然,谢谢爱我的Baby。
  • 女神爱上我

    女神爱上我

    我这一生,不求声名显赫,富可敌国。但求横行无忌,纵意花丛。拳打特种兵,脚踩姓叶的,美女,全是老子的!我姓张,嚣张的张!
  • 穿越晚清之我家里有矿

    穿越晚清之我家里有矿

    一个新中国的矿业工作者带着一个可以将图片实物化的系统穿越到民国的故事
  • 炼炉魔法师

    炼炉魔法师

    魔法加入科技元素,便诞生了魔纹科技在科技的社会里,什么人最可爱?当然是技术员!什么样的技术员最可爱?当然是牛X的技术员最可爱?什么样的……够啦!看励志成为制纹大师的卡恩,如何一步步,两步步,再三……如何成为一代制纹之神要问卡恩有何金手指?我想说,大家不要在意那些东东!不要在意诸如指环啊,瞳术啊什么的……
  • 娇妻萌娃太屌,总裁招架不住

    娇妻萌娃太屌,总裁招架不住

    他宠她上天,又将她摔入十八成地狱。却是一场荒唐的理由。六年后,她带着萌娃卷土重来,只为报复他。却再陷入他的怀中。
  • 小岛悬疑大师

    小岛悬疑大师

    网文作者楚歌无意间继承了来自二爷爷的一家企业。企业主营游乐场业务,并且承包了一座荒凉海岛。看着荒凉无人的小岛,楚歌的经营陷入了窘境。正在这时,一位资深的综艺节目制作人联系了楚歌,说要在他的小岛上拍摄最新一期的节目。万分欣喜的楚歌连忙接下了这单生意,但是看着眼前破破烂烂的游乐设施,楚歌一时间进退不能。恰在此时——“叮!你已绑定悬疑大师系统,可以利用小岛的一切资源,制作出你心目中的悬疑剧情。”“根据现有资源,可解锁A级悬疑剧情。”“积攒500000营业额,可解锁S级悬疑剧情。”看着眼前的系统面板,楚歌开始摩拳擦掌起来。小岛悬疑大师,嘿嘿,有点儿意思。
  • 师傅我错啦

    师傅我错啦

    想我一世英名,咳咳,一世纯良行了吧。居然穿越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小屁孩身上!还被一座大冰山收为徒弟!虽然,这位师傅长得还行,也就四海八荒第一美男。虽然,这师傅身材还行,也就八块腹肌。虽然,这师傅对我还行,也就护短护到毫不讲理。虽然,这师傅。。。。好吧,既然你都这样了,我就勉为其难当你的徒儿吧。
  • 霸道爵爷:绝世腹黑大小姐

    霸道爵爷:绝世腹黑大小姐

    眼睛一闭一睁!哎呀妈呀!穿越了!不过没关系,可谁能告诉我这一屁股的祸是怎么回事?!没事,还是没关系,告诉我,我一不小心“勾搭,挑逗”一“冰美人”咋就私定终身啦!?她,一朝穿越,成为了——朱雀世家家主最疼爱的孙女,可惨遭别人嫉妒,没关系,姑奶奶自有办法惩罚她们——热情如火他,身份不详,只知手下叫他“爵爷”——冷酷如冰最后,我只想说一句:“whatareyou弄啥嘞!”
  • 南玉凝华

    南玉凝华

    百年繁华,盛世之容。南凝华贵为帝王胞妹,无忧无虑十五载,皇兄盛宠,又将在及笄之后嫁与自己爱慕的世子哥哥。却不料在及笄之年一朝之夕,盛京之变,皇兄惨死,世子继位,皇宫内外无一位反者,她才顿悟,这是一场早有预谋啊!大笑,她笑皇兄的愚善,笑自己的痴傻,最终死在万剑之下。猛然乍醒,回到盛变之夜,终究还是无力改变什么。她不甘,拖着性命也要发誓报这杀兄之仇,夺位之恨!褪下公主之衣,掩去女子之身,参军、入朝、……却不知,在这条不归的复仇之路,那个男人早已渗入她心中。男主文中再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