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66700000013

第13章 刘辰翁

刘辰翁(123-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登陆九渊门,补太学生。景定三年(1262)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入元不仕。词近稼轩。有《须溪集》、《须溪词》。

兰陵王

丙子送春①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②。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③,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④。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⑤。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⑥,共夜语。

“注释”①丙子: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②海门飞絮:海边飞絮。指南宋幼帝南下从海上逃亡。③箭雁:受箭伤的雁。指被俘虏的南宋君臣。④长门:本汉武帝时长门宫,即陈皇后遭贬后居处。此泛指宋亡后的宫殿。⑤泪盘如露:汉武帝晚年为求长生,命人在长安建章宫造神明台,作承露盘,以铜铸之。魏明帝曹睿景初元年,将铜人从长安搬出,准备移立于洛阳宫殿前。拆卸时,据说铜人眼中流下泪来。⑥孺子:指作者的儿子刘将孙。

“译文”欲送春天归去,可是整个人间却没有春的归路。空挂着的秋千之外,芳草连着天空的远处。哪里刮来的风沙,昏暗笼罩着南浦。心如乱麻,说不清是怎样的痛苦,徒自忆念着流落海崖的人们,如同无着无落四处飘飞的柳絮。一阵乱鸦过后,斗转星移,时移事去,帝城中荒凉凄寂。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的热闹繁丽。春已归去,谁最忧愁痛苦。那些受伤的鸿雁,沉落在荒僻的边土。梁间的栖燕没有故主,杜鹃悲切的啼声里,荒宫废苑迎来昏暮。那珍贵的玉树长埋泥土,那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中,盛满如泪的清露。在他被迁走离开成阳时,不忍远离而频频回顾。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时分,怎样才能捱得过去!春天啊,你此次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怨恨离别,像庾信一样写下愁赋的语句。苏堤上,天天都是凄风苦雨。叹惜故国的美好风光,只能在梦境中再去游历。那美好的花朵,也只能把他以前的芳姿倩影记住。人生流落到这种情形,只能在深夜里,与儿子相对话语。

“赏析”本词题为送春,实写亡国之痛。德祐二年正月,元兵已兵迫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奉表请降。三月,元挟宋帝、太后等北行。至此,南宋实以亡国。故陈廷焯说:“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白雨斋词话》)全词分为三片,每片均以送春发端,但三处各有不同。首片“春去人间无路”言宋亡已成现实,不可逆挽。“春去谁最苦”一间则写遗民之痛。末片一间“春去尚来否”虽是痴语,但遥引全词结处,绝望中环顾孺子,更见其悠扬悱恻。

宝鼎现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①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②,听得念奴歌起③。父老犹记宣和事④,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⑤。滉漾明光连邸第⑥,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⑦,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⑧?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⑨。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注释”①金吾:官名,负责城京防务治安。②喧阗(tián):声音大而杂。③念奴:唐玄宗天宝年间名歌伎。此为泛指。④宣和:宋徽宗年号。⑤沙河:即沙河塘,在今杭州市。⑥滉(huàng)漾:汪洋,水广大无边貌。⑦葡萄:形容水色深碧如葡萄。⑧菱花扑碎:暗用乐昌公主破镜重圆事。陈亡后乐昌公主和其夫将镜扑碎,各执其半,作为分离后互访的凭信。⑨三千乐指:三百人的乐队。指,一人十指,用以计数。

“译文”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鸾期约归去,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皇帝车辇正从大路驶过。闹市的喧哗暂时静息,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宣和年间的繁华旧事父老们还有记忆,北宋沦亡了,抱着金铜仙人,如流水般洒落清冷的泪滴。南宋承平,又能环顾临安城沙河塘的繁华美丽。河面上灯烛倒映。明光闪烁是连绵不断的宅邸。帘影忽儿凝定,又忽儿散开化成一片彩锦,红光灿灿的涟漪。月色浸润着西湖的十里深碧。看那些往来游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谁肯将菱花镜儿打碎,亲人分离?令人断肠悲凄呵那些骑着竹马嬉戏的小儿女,空自听说大宋宫廷的盛大乐队拥有三百乐伎,久久地期待,春天不归来,待到春天归来时,人已昏昏欲睡,错过它的归期。又在灯前捧着发髻诉说往日的哀凄,暗暗坠下珍珠般的泪滴。即使当时亲眼看见《霓裳》乐舞的盛况,而今也是天上人间永相隔,犹如在梦里。

“赏析”本词别本题作“春月”。“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自题曰‘丁酉元夕’亦义熙(东晋安帝年号)旧人(指陶渊明)只书甲子之意”(王弈清《历代词话》引张孟浩语)。大德元年即1197年,可见是刘辰翁晚年之作。此时距宋亡已整整二十年,词人抚今追昔,倍感凄凉。词分三片,首片极写当日元夕游乐,次片亦紧承此意,但明确点出时间:“宣和”,地点:以“沙河”见临安都城。末片“肠断”起,写当时当地的悲凉心境。全篇以丽词写哀,“炼金错采,绚烂极矣;而一二今昔之感处,尤觉韵味深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永遇乐

余自乙亥上元①,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事,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离离②,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郝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注释”①乙亥上元:宋恭帝德祐占元年(1275年)元宵节。②缃帙:浅黄色书套。

“译文”圆璧般的明月在初晴的天空高悬,青云向远处越飘越淡,谁来主宰春天的景观?宫廷园林里残留着早春的轻寒,西湖堤上天长日暖令人困倦,前度曾游,至今日重返竟发生如此的剧变。脂香弥漫的尘埃将道路遮暗,华灯放彩照耀得夜幕如白昼一样明灿,情绪懒散总是不愿携手同去观看。谁料想今日元宵节竟断绝炊烟、禁止夜行,满城似风雨飘摇,愁云惨淡。回想旧日繁华的宣和年间,直到南渡临安,那元宵美景犹自依然。珍贵的书籍遗失流散,正月十五元宵,风吹得满头鬓发蓬乱,能抒写出情怀最苦的词篇。流落江南无路可返,就像杜甫咏叹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有谁明白我对故园亲人的苦恋?空自与残灯相对不能入眠,直到满村的社鼓咚咚的响成一片。

“赏析”按小序提示计算,本词作于瑞宗景炎三年(1278年),要宋都城临安在两年前被元军占领。故小序中说“悲苦过之”。上片写景开始,“春事难主”一问令人猛省,次二句“娇”、“倦”连下“懒”字,均以主观感觉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笔触愈细致,愈见其感喟遥深。下片托李清照故事及杜甫诗意寄慨,最后以灯下听满村社鼓作结。全词从静景开始,却结以喧闹之声,足见词人当时内心的烦乱悲苦。

摸鱼儿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①,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向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君且住,草草②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注释”①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②草草:随便,简陋。

“译文”怎么知道他,春天归到哪?朋友相逢聚宴,且将杯中酒饮干。年轻时便尝到天涯飘泊的悠悠恨怨,这恨怨悠悠,永远和西湖边烟雾朦胧的垂柳缠绵。不要回首往事,眼前只见细雨迷濛的断桥,待人重归西湖之后,已然是一张憔悴的脸。东风依然如旧日暖软,面对着前度开放的桃花红艳,刘郎尚能记得,那桃花可否记得刘郎的容颜?请君暂且停留,让我草草准备一顿蔬菜淡饭,前晚也正是这样的时辰朋友聚宴。斟满深深的酒杯,想共同高歌一曲圆亮婉转,打翻酒杯洒湿了春衫袖子的半边。空自皱紧眉端,看斑斑白发守在离宴之前,仿佛人人都曾有过这种忧烦。临到分别执手相看,可叹往日谈笑间评点文心,清高疏狂地鉴赏乐曲,这等聚会不知何时才能重见!

“赏析”同年,即同榜中进士者,言“留”,实为送别。本词虽写别情,但同时融进了作者的身世之慨。上片发端突兀,可见词人早已满腹愁怨。接着以景带情,以西湖风景,寄寓无穷的“天涯恨”。“东风仍旧”四句,以一痴问表达深深的沧桑感。下片写“酒边”惜别之情,末再以问句结尾。通观全篇,可谓三问三致意。本词不同刘辰翁前几首词作,写得疏快遒劲,词锋所至,力透纸背。

同类推荐
  • 无冕人生:我的记者生涯

    无冕人生:我的记者生涯

    有一则短信段子曰,人生都是直播而没有彩排。华伟的“记者生涯”直播了,回首堪笑慰;“商海生涯”正在直播,相信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 桃花开

    桃花开

    《桃花开》是资深文艺女青年黄爱东西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书中大量展现了黄爱东西对逝去年华的追忆和讨论,也有对娱乐、对美、对吃、对电影、甚至小物件的见解与认知,任性而温暖的文字里,满满的都是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很有生活情趣。文艺青年黄爱东西的青春回忆手册,将悄然触动你的心。
  • 当代文坛点将录(四)

    当代文坛点将录(四)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guòliú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 自由人生

    自由人生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热门推荐
  • 原来我也是有家室的人

    原来我也是有家室的人

    木纤纤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后,本来是想方设法回到原来的那个世界。后来渐渐发觉这里挺好的,一时间也找不到回去的办法,便慢慢的收回了心思。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木纤纤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木纤纤在n次拍戏后,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寓,她站在门口转动门锁,门却自己开了……,开门的是是一位英俊帅气且迷人的男人。木纤纤怔住了随即道:“抱歉,走错了。”男人挑眉:“你没有走错,这是你的家。”木纤纤心头一紧不会穿帮了吧,面不改色笑道:“哥,逗你玩的。”男人觉得好笑:“我是你丈夫。”原来她也是有家室的人!!木纤纤觉得晴天霹雳,等等!我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
  • 终末审判录

    终末审判录

    这是一个以“源能术”为根源,进化到极致的强大文明。无论精英,大众都近乎以无穷的精力奉献到此一道之上,千年为期,终于强大到如此地步,其中佼佼者更是以天空为界,江海作泉,欲得成神之路。但文明发展到尽头,也许神都不能为之所容,不知从何方而来的终末审判,如同刺刀般悬在每一个人的头顶,却浑然未觉。一切似乎是繁荣的开始,却被注定了结束,尽头之外的未知恐怖,诸神毁天灭地般的审理。在所有智慧的古书中闪现,而最终消逝。被遗弃的少年,走上了这一片极尽荣华的道路,在这路上的尽头,等待他的,到底会是什么?
  • 你要的我全给你

    你要的我全给你

    尚云飞与琼瑶从小一起长大。后来长大。琼瑶“尚云飞,我们离家出走吧,这样的日子,太无聊了”尚云飞“嗯,你去哪我就去哪”琼瑶“没经费了,要不你去偷国库吧”尚云飞“嗯”琼瑶“你喜欢我吗?”尚云飞心里一颤‘终于把你骗到手了’某人一把把琼瑶抱起“终于等到你说这句话了”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重生之太子红娘妃乐翻天

    重生之太子红娘妃乐翻天

    “爷,太子妃把世子爷打了”“下次让太子妃都带几个人不要亲手打,把手打坏了我心疼。”某男人头也不抬的说着。“爷太子妃把镇国大将军大的下不了床,人家儿子都去告御壮了”“没事,还有母后在”…………“风墨轩这一世我要牢牢抓住你”“倾城我本没想逃”我两要一生一世一双人一生一世不分离一生一世在一起
  • 仙途武道

    仙途武道

    仙途漫漫,如同虚妄。成仙是梦,即便是可望而不可即也要去实现。只梦成仙踏尽这五洲四海,只缘成仙为伊人入轮回掌生死。谁敢阻挡成仙,即便是天也要破灭。天欲阻我我灭天!
  • 回不到的那一年

    回不到的那一年

    得到再失去,忘了却又无法真正的放下,即使遍体鳞伤却也甘之如饴,在平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中,我们经历烟花般的十年时光,最后黯然离开。用陈澜兰的一句话来说:“在第一时间我遇到的是你,我很庆幸,哪怕我们没有可能,但知道你还在,我就很高兴,没有后悔,我愿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染芳华

    血染芳华

    一支轻舞,一曲笙箫,一盏温酒,一处离歌,绝色女子,似水年华,轻歌曼舞,何等逍遥。奈何旧仇未报,平添新恨,刚刚放下恩怨,又被卷入恶流,即便无意于恩仇,又如何潇洒放手?狂放不羁如她,却要品味被信任的人背叛的心痛;冷静缜密如她,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保护在乎的人:霸气柔情如她,却终究被现实剔除最后一丝温暖:孤傲独行如她,却无奈放弃一切顾虑与天下为敌......几千年前,她耗尽所有拯救苍生,几千年后,天下终究因为一场误会,负了她......
  • 帝本薄幸:皇后养成计划

    帝本薄幸:皇后养成计划

    为顾全大局,她只能软化屈服,可原来这只是他精心设计的“皇后养成计划”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