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04000000033

第33章 交际(2)

没有广泛的交际能力,不可能在关键时刻急难从权,魏无忌“每闻贤者,必卑躬往请,以诚相求,以礼相交”。这件事做起来不容易。说到真正能够敬重门客之人,他独得一致的推崇,人们对于他不顾自身安危的精神的赞美,说明正义高于王权。人的孤独是走近困境的边缘,封建官吏的孤独是走近不融于官场的边缘。因为人是人群中的人,交际正因此具有实实在在的力量。也正因为缺乏这种无形的力量,人们便有可能面对机会而毫不在意,面对危险而浑然不知,面对名声的败坏而自鸣得意,作为事情的对面,交际大师总是在关键时刻体现出自己的不可思议的人格力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矛盾大都由利益而生,金钱房宅有时或者不是问题,最可能产生争夺的往往是女人。李儒为此而仰天长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董卓“逼得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人人愿得而诛之”。其内外交困是人格卑劣的必然结果。

人生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品德、能力、操守等来成就的,而品德、能力、操守等还需要意志力的控制,否则很可能因为人的欲望的无止境而闹出事端。历史上很多奸佞的名声之恶劣、举止之暴虐、结局之悲惨大抵正在于此,直至到天所不容时,自然有某种力量来加以取代。而奸佞的出场和得势往往都是时局造就的,社会发展进步平稳的时候大抵都是小人不得势之时,越是纷乱迷离的时候,越是小人获取时机的最佳阶段,比如说东汉末年的朝政败坏就很给他们提供了契机。

董卓就是这样的奸佞,他率兵人洛阳起初是很被朝臣欢迎的,朝臣绝对不会料到这是引狼入室。入洛阳之后的董卓狗急跳墙,放火焚烧洛阳宫,还把汉献帝弄到长安。轰轰烈烈的讨伐变成了挟持,很让正义之士恼火,引狼容易送狼难,董卓膂力过人,加之他的义子吕布武艺超群,刺杀就变得极其艰难。无可奈何之时,司徒王允看到拆散这对义父子很关键,拆散的方式无非是制造矛盾,矛盾大都由利益而生,金钱房宅有时或者并不是问题,最可能产生争夺的往往是女人。女人更多的在于她们激发了男人惹祸的某种潜力,这是王允较为清楚的。

事情看起来顺理成章,他将自己府中的歌伎貂蝉献给吕布为妻,又当即将已经有夫君的貂蝉送给董卓以共寝。董卓大为快意,他“月余不出理事”。吕布觉得很不是滋味,这个绿帽子戴得不明不白的,他便找机会与貂蝉说些情话。董卓也很不客气:“奉先无事且退。”吕布也只好-陕怏而出”,此后再寻机“暗送秋波”。董卓干脆告诉他:“今后不许入堂。”吕布被赶了出来,并且“怒恨而归”。他当然不会就此放弃,便终于有了在后同凤仪亭边的“倾诉衷肠”。董卓大概觉得该用点儿家法了,多亏吕布跑得快,面对美人被义父占有,他“于稠人之内,眼望车中”,“叹息痛恨”,再加上王允添油加醋,这对义父子的仇就越积越深了。

董卓的谋士李儒劝道:“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董卓也觉得“汝言亦是”,可怎么也舍不得,这就有点儿“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味道了。据说李儒曾仰天长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董卓的处境不仅如此,当时“人人愿得而诛之”,曹操的檄文说得明白:“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忍,罪恶充积!”董卓确实已经到了不像话的程度,他的话狂妄至极:“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这个人实在太残虐了,“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据说他在阳城正逢当地迎神赛会,谁也没有招惹他,全村的男人都被杀死,女人和财物全被掳走,千余颗头颅挂在车上。这种变态的举动无法令人忍受,更何况,他绞死唐妃,毒死少帝,“逼得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篡逆之心已暴露无遗。殊不知,“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声色者,败德之具”。种种致命的元素都被董卓占全了,直至发展到胡乱作死的程度,谁义能拦得住他?当刺杀董卓的条件逐渐成熟的时候,王允以天子密诏吕布:“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侮辱也。”同时又派人告诉董卓:“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亦将禅位于太师。”

董卓确实厚颜无耻:“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不可失哉!”事情发展得非常具有戏剧味道,等觉察到不对劲时,他连忙喊吕布的名字,结果是吕布一戟刺中义父的咽喉。王允的计谋得到了成功的实施,死了的董卓也不能得到安宁,普通百姓终于有机会用手掷他的头颅,用脚踩其尸体,用火把点燃他的肚脐,据说膏流满地。董卓的家属全部遭到了杀戮,他的残骸被埋葬后,三次被天雷震开,仅有的零碎皮骨最后还是被天降雷火烧得干干净净。

正如孟子所说:“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是杀戮以及仇恨的种子,决不会收到丰美的和平果实。董卓的结局不是悲剧,因为他对于社会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当暴虐者将社会绝大多数人当做仇人的时候,迎来的注定是社会大多数人联合力量的抵制和讨伐。董卓最后的内外交困是他的人格卑劣的必然结果,封建官场的奸佞往往都不在意后世的评价,但就其当世而言,很多人也未必能够得到善终,历史已经为其结局作出了证明。

求贤若渴,多谋寡断

他在群雄割据的社会,依靠大批极有才干的文臣武将,开创了一代帝王之业。他的高明就在于真诚的表演,他的“摔孩子”非常感人,动机却也深沉。刘备的优势在于用人,乱世的政治家大都目光敏锐,他的“以弱胜强”之道颇为独到。

汉昭烈帝刘备是凭着高超的交际能力发家的,这个i国时代蜀国的开国君主早年丧父,生活条件非常不乐观,据说年少时的他和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谋生。在黄巾起义时,他聚集徒众镇压有功,被安排做安喜尉,后来因为与郡督邮发生冲突而弃官亡命,投靠了中郎将公孙瓒,当上别部司马,因为数有战功而领平原国相。曹操攻击徐州牧陶谦时,他率兵与之抗拒,后来代死去的陶谦任徐州牧,这位徐州牧不知道如何跟六亲不认的吕布打交道,结果倒了大霉。

被吕布打败的他只好投奔曹操,曹操推荐他做豫州牧,进位左将军。乱世的政治家大都目光敏锐,他的“以弱胜强”的为人之道尽管独到,也无法逃过曹操的火眼金睛,这个破落贵族早就为曹操另眼相看了:“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听到这种不能随便承认的实话,他吓得当场掉了筷子,曹操的意思大概是你别装了,可刘备却装得越来越成熟了,当然俩人谁也不比谁傻。刘备也确实不老实,时刻都打算成就大事的他找到了并不够精明的合作者,却没有赢得成功,因为与献帝舅舅董承谋划杀曹事情的泄漏,刘备只好悄悄地逃走。

曹操这次犯了无法得到原谅的错误,放走刘备意味着以后将遇到大麻烦。这时的刘备当然打不过曹操,被强敌击破的他只好抛弃妻与子投奔刘表,好在刘表始终以上宾之礼相待,刘备的声望逐渐升高,荆州的很多豪杰都来归顺他。从危急关头缓过来的他试图卷土重来,当曹操北征乌桓时,他建议刘表攻击曹操根据地许都,此建议未被刘表采纳。刘表去世之后,其子刘琮降曹,刘备逃至夏口。他确实是高明的政治家,在群雄割据的社会,懂得重用人才的意义和价值。j顾茅庐的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屈尊纳贤的美名,也实实在在地笼络了大批极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有能出主意的,有能将兵打仗的,有懂得联合之道的,名将关羽、张飞是左右手。他的底气肯定很足。

能知人善任的这位智者根据诸葛亮的建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成功能给人带来勇气,他又率数万人应益州牧刘璋之请,人蜀共同制御张鲁抵制曹操。后来跟合作者失和,翻脸的他毫不含糊地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的地方统治,蜀国的政权从此基本确定了,地少民弱的蜀地逐渐有了与魏、吴鼎立的局面,置身乱世的他开创了一代帝业。被称为“帝室之胄盖世之雄,正统之绍太史之公”的刘备与孙权、曹操差不多,都是把利益放在首位,把道义放在第二位。刘备的高明在于真诚的表演,他的“摔孩子”的目的并不为人深知,情节却很感人,狡猾的他懂得在曹操面前装懦弱,在诸葛亮面前装无知,在部属面前装仁义老实厚道。他在政治上也很低调,如果曹丕不去当皇帝,他也就不会堂而皇之地称帝,因而曹操成了“奸”,而刘备却没有“篡”。

此后,他又击斩夏侯渊,曹操进攻却无功而返。颇有良好感觉的他开始占领汉中,成了舒服的汉中王,谁知突然听到关羽被杀和荆州被夺的报告,他已经变得不再冷静。他觉得“今若与之联合,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很多人都看出他将导致必然的失败,“欲朕罢兵,除死方休”,称帝的他的进攻态度已经非常明朗,决意伐吴以报杀关羽而夺荆州之仇。这场战斗不可避免地打起来,两军决战于夷陵。七、八个月之后,蜀军疲惫而士气低落,他将lO万大军屯驻在从巫峡至彝陵的100余里的山地上,分散四十余营,后遭到敌人火攻而全线崩溃。

总之刘备输得很惨,无奈地逃到白帝城时,已经感到无能为力,从此大病不起,看着扶不起的阿斗,只好厚着脸皮托孤于诸葛亮。刘备的优势在于用人。真正求贤若渴的他深知“人是最可宝贵的”,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人才就有了权力,因为所有失去的与获得的都在人的努力中不断转换,他也找到了以静制变的支点。当然,这位“多谋寡断”的“领导者”也有性格上的悲剧,跟豪爽的曹操比起来,刘备确实不怎么可爱,他凡事都要找个委婉的方式,使别人甘愿顺着他的意志而自觉行动,这样的活法实在很累,尽管如此,刘备累得很舒服,也很有种成就感。

善逢其欲,小奸也能成就“大名”

从非奸臣成为奸臣,大抵也是要有个过程,秦桧变质的轨迹也有个过程。他能够“逢其欲”,秦桧的出场被赵构看作救命稻草,双方一拍即合。秦桧发明的专利叫做“莫须有”,正是这个口头语把他钉在耻辱柱上,永远遭到后世的唾骂。

奸佞也有等级之分的,比如说董卓就是大奸,参与各种大奸策划的无道之举的卑微之徒则是小奸。但大奸不一定有大名,名气问题涉及到另一种划分,就是谁比谁更加无耻。董卓一定非常无耻,但他误会容忍别人对他这种无耻的指责,这大概就不如秦桧了。当然秦桧的起点比不上董卓,这个七品芝麻官的儿子知道很多时候还得容忍,在农村当孩子王之时.他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只是他没有得到水田,却凭着善于逢迎之道,当上了朝廷的权臣。

当时钦宗刚掌权不久,就遭到了金兵的围困,金国的条件说得明白:赎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绸缎一百万匹;尊称金帝为伯父,钦宗要做侄皇帝;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镇。秦桧还没有尝到卖国的好处,这时的他还算能够把握大局,主张只割送燕山一路。结果是徽、钦二帝被掳,秦桧跟着去着意侍奉,金人立北宋遗臣张邦昌为帝,秦桧明确持反对态度:若立其为帝,“则京师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天下之宗子不可灭。”

从非奸臣成为奸臣,大抵也是要有个过程,也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看到秦桧变质的轨迹。康王赵构即位之后,徽宗便修书与金世宗议和,这趟差事交给秦桧办。金世宗只是觉得秦桧还不错,就把他送给挞懒,经过多次考验,挞懒已经看清楚秦桧的性格:“此人深知委曲求全之道,做事甚合我意,可以做我们在南宋安置的内应。”秦桧于是和夫人王氏“逃”回南宋,路上被水寨统领抓住,这个已经决意为金朝卖命的前朝御史中丞忙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对于他的归来,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秦桧的措辞也不严谨。他说自己杀死了看守,和王氏连逃2800里,金兵的盘查难以疏忽,岂能让这对夫妇随意地逃窜,再问他有关其他被俘朝臣的情况,秦桧就说不清楚了,人们的疑问自然就无法解除。

赵构的政府起初就比较尴尬,他之所以能成为皇帝,在于做出抗金的姿态。而之所以抗金,因为要接回徽、钦二帝,一旦接回了徽、钦二帝,他大概就得交出皇帝的宝座。他的算盘打得很巧妙,总得做出抗金的样子,然后找机会议和。当时他的地位不稳固,苗傅、刘正彦就曾带兵闯进宫要他让位于太子,并由太后听政。秦桧的出场被赵构看作救命稻草,“桧忠仆过人,与其一谈,朕高兴得夜不能寐。”秦桧于是成为礼部尚书、参知政事,明确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很多北人并不愿意受金人统治,朝野反对的声音很强烈。秦桧又具体提出“二策”:把南宋的河北人归还给金国;把中原人送给金国傀儡刘豫政权。后来金国使节专门来问赵构打算怎么办,提出的建议同秦桧的主张完全一致。结果是赵构感到社会不稳定逐渐加剧,不得不以“专主和议,植党专权”的名义罢免秦桧的宰相职务。秦桧只有静观其变,他知道金朝灭亡南宋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金兵控制南宋,他就会得到朝廷起用。事情如其所料,赵构只好派他议和,很多有识之士大都表示忧虑,赵构决意保护南宋政权的暂时稳固,经常同秦桧密谈,其他臣僚也就失去了参与的权力,秦桧代行皇帝职权在和约上签了字。

金朝内部的观点也并不一致,挞懒被金兀术以“与宋交通,倡议割地”为由处死,金兵遂开始长驱直入。秦桧的真正出名在于害死了忠贞不渝的抗金名将岳飞,他的行为使岳飞十多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这种自毁长城的举动让金朝的进攻更加坚决。“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没有了岳家军,自然也就没什么难事。冤屈难以得申的岳飞最后露出脊梁上“精忠报国”四字,在场诸人无不震惊,这时的秦桧发明了一项断案专利:莫须有。这个当时的口头语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大概可能有吧!正是这个口头语把他钉在耻辱柱上,永远遭到后世的唾骂。

据说油条就是宋朝百姓发明的“油炸桧”转化而来的,他的意义被定位成专有名词,我们说谁无耻,总愿意说他“坏得跟秦桧似的”。还据说有个明朝人在杭州的屠宰场里看到一头被刮毛的猪,月十皮上写着“秦桧十世身”字样。更有诸多文艺作品把秦桧的丑态搬上舞台,如此结局应该算是历史做出的公正的裁决。与奸臣在一起,让人似乎没有安全感,他们的为祸之严重并不仅仅在于迫害忠臣,还在于导致亡国之耻,这份耻辱也实在太难以承受,似乎也正是这个原因,人们每每提起汉奸佞臣一类的字眼儿,总是会发出极度仇恨的声音。

误国之逆行不胜枚举

同类推荐
  • 初唐逍遥王

    初唐逍遥王

    穿越初唐,一个拥有着超级外挂的人,他却只想种田,娇妻美妾,混吃等死。你们别惹我,别阴我,我情商低,智商也不高,玩不来政治的勾心斗角,更不懂什么妥协忍让,也懒得动脑筋,我只想安静快乐的活着,很怕死,如果感觉不安全,我喜欢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
  • 秦末为王

    秦末为王

    穿越三国的小说不胜枚举,而秦末汉初的小说却很少,不知为何。一个历史系的研究生李代在参观了西安兵马俑时不幸坠落兵马俑一号坑内,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秦朝,而且还是大秦位居三公丞相李斯的小儿子,也叫李代!且看他会尽秦末英雄,这其中有着有贤明之称的公子扶苏。有三代为将、痛击匈奴,修长城、建直道的忠信候蒙恬。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有以泗水亭亭长出身,一举得到大秦天下的刘邦。有那“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却又柔情似水的西楚霸王项羽。有那“战必胜,攻必克”之称的一代战神韩信。横刀立马,铁血大秦,且看李代如何挥军统一天下,成就一番霸业。秦末为王读者群:414991540,欢迎加入探讨
  • 孤血大明

    孤血大明

    来接手这个烂摊子能否将明朝重新带上正轨……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事件中,精选的重大事件上起于华夏民族的形成,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战争、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里程碑式的大事,200多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立体具象地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画面。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领略人类进步的一个个阶梯。读史,可以知兴亡,懂得人类进步的过程;可以明得失,做一个明智的人。
  • 逐鹿中原之佛系九黎部

    逐鹿中原之佛系九黎部

    完了,完了,我穿越了,大哥叫蚩尤,我是他八十一个兄弟中的一位。“兄弟们,有人要来攻打我们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个身着虎皮,举着铁棒身高七尺有余的大汉,站在广场中央的石头上大声怒问道。“战!战!战!”周仁环顾四周,只得举起手中的木棒,高声附和这群暴力分子!老祖宗,不肖子孙穿越的第一天起就要和你作对了!
热门推荐
  • 天魔剑神录

    天魔剑神录

    一个盗墓贼偶然穿越,偶然获得游戏系统,偶然加入了一个没落的修仙门派,然后在这种种偶然里不断振兴门派,并名动天下的故事。
  • EXO之复仇公主撒旦爱

    EXO之复仇公主撒旦爱

    她和他本是有娃娃亲的青梅竹马,然而,因为一场车祸,一切美好毁于一旦...
  • 壹颗星星挂天边

    壹颗星星挂天边

    小时候由一只小猫建立起的游戏,被所谓的配与不配无情隔断。十一年过去,再次相遇,以另一种姿态,重新建立在你的面前……
  • 她的人生陷阱

    她的人生陷阱

    藏好软弱,世界大雨滂沱,万物苟且而活,无人会为你背负更多
  •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大学

    流年浮沉,多年前的相遇、相知终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许多誓言也终会尘埃落定,无论在生活中相遇,还是在文字中邂逅,又有多少童真美好会携手永远?有多少缘分会美丽留住?又有多少故事会天荒地老?黎昕王幕晴的事儿让我们羡慕,然而他们最终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而那个可怜的我,最终又会得到谁的眷顾?花开、花落、偶见、分离,也许冥冥中已注定!就让一切随缘吧!
  • 原初代行者

    原初代行者

    严肃正经画风和正文不搭版:遗迹现世,神梦乍现。地球已不再是地球,众神操之为棋局,神之代行者穿越茫茫隐秘,探索埋藏于古文明遗迹中的线索,警惕着帷幕后的那双眼睛。简单粗暴总之就是很直接版:一堆不正经的神与代行者们在不正常的地球打着画风诡异的圣杯战争,快来看啊!
  • 元素契灵师

    元素契灵师

    有一种职业叫元素师,他们能在唤灵仪式后启灵。修到一定程度后,与天地灵物契约,两者互补发出巨大的威力。
  • 顾望卿

    顾望卿

    他身负皇命,私奔不成,各自娶嫁,她本希望隐忍息事。可是身世瞬息突变,贵女沦落成艺女,她苟延惨喘,容貌尽改!再重来时,艳惊天下,欠她的她要十倍偿还!…………………………求点击,求推荐,求评论,求收藏啊~各种求啊~~
  • 废材少爷是女生

    废材少爷是女生

    现代杀手王妖柒穿越到将军府极不受宠的“七少爷”凤妖柒身上。装丑也就算了,还是个傻子?傻子也就算了,还tm女扮男装?妖柒表示这人设……无力吐槽……意外惹了高冷的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咬牙切齿:“凤妖柒,你居然不傻?”凤妖柒无辜:“我什么时候说自己傻了?”太子殿下:好,我忍……太子殿下再一次咬牙切齿:“凤妖柒,你居然装丑?”凤妖柒道:“这是我保护自己的手段。”太子殿下:好,我再忍……太子殿下第三次咬牙切齿:“凤妖柒,你居然是女人?”凤妖柒道:“我……”太子殿下:忍不了了!!!你是个女的,本太子还装什么矜持。 于是,不久就出现了一幕极其诡异的画面…… 凤妖柒翻墙逃婚…… 太子殿下站在身后宠溺地看着她,凤妖柒下落,再惊悚地转头看着他,太子殿下声音尽可能的柔和:“我的未婚妻是想逃婚?
  • 施八方天仪则

    施八方天仪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