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49800000042

第42章 精神文明与文化事业(2)

民国12年(1923),沙县创建沙县县立初级中学,为全境最早创办的中学。1950年,全境有中学14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县立初级中学10所、私立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475人。1958年,境内增设高中部6所,新办一大批初中,普通中学发展到27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在校学生782人。2005年,全市普通中学189所,初中在校生145070人,毕业生51497人,招生39370人;高中在校生55507人,毕业13933人,招生20438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4097人,专任教师12487人。2012年,全市普通中学151所,初中在校生80336人,毕业生31218人,招生26758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8.12%;高中在校生51521人,毕业16424人,招生17448人;初中专任教师7731人,高中专任教师3843人;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55.89%。

4.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初,三明无高等院校。1975~977年,开办全日制高校2所,即福建农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三明数学大专班,3年中共招生1434人。1977年秋,三明师范创办大专班,首届招生500人。1978~1992年,三明先后创办全日制高校7所(班),即三明工业大专班、三明农业大专班、三明医疗大专班、福建农学院、三明师范专科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三明职业大学,共招生1.19万人,培养大专毕业生9167人。1999年9月,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教师进修学院“三校一院”合并组建为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18日升格成立为三明学院。2012年,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242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735人、专科毕业生693人;师范类毕业生63人、非师范类毕业生1765人。

高等职业教育1983年,三明职业大学创办,为三明市唯一一所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性职业专科学校。000年,三明职业大学并入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2月,福建水利电力学校升格为福建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5月,由原三明轻纺工业学校、三明财经学校、三明卫生学校组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至2005年,全市有福建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等职业学校。2012年,全市高等职业院校招生3177人,毕业305人。

5.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尤溪创办教员讲习所。此后,各县都办有各种类型的师范学校(包括师资养成所、师范讲习所、普通中学附设师范班等)。清宣统二年(1910),清流县王琼创办工读学校,为三明早期职业教育开始。民国16年(1927),宁化连冈中学附设乡村师范班,为全省最早开办的乡村师范。民国27年3月,省立师范学校随省政府内迁永安县。民国27年秋,福建省立龙溪简易师范学校迁于建宁县(民国29年迁往南靖县)。民国29年,福建省立顺昌简易师范学校迁于沙县琅口,改称福建省立沙县师范学校,增设普通师范科。民国30年,福建省立闽侯简易师范学校迁于沙县,改名林森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闽侯县)。

956年7月,莆田私立东山土木工程学校迁至永安,改名为福建水利电力学校,为新中国成立后三明境内最早的中专学校。1960年,三明冶金学校(隶属三明钢铁厂)、三明卫生学校、三明农林学校等创办。1960年,三明境内有农业中学70所,教学班113个,在校学生2184人。1978年,三明化工厂、省一建公司、永安机械厂、永安化纤厂等企业分别创办技工学校。1979年,遵照《国务院批转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各地创办职业中学。至1992年,全市有职业中学(中专)37所,在校学生达9725人。2012年,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校生58165人,毕业生21924人,招生18423人;有专任教师1600人。

技工学校教育1986年,按照劳动人事部《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暂行规定》的文件精神,全市创办技工学校。至1995年,全市有技校22所(其中,省部属10所),在校生5813人,开办50多个专业,新招生2500人。技校生双证率达88%。2003年,全市技校招生共4931人,同比增长1.2%。2004年全市技校招生4373人,在校生达10863人,就业率达98%以上。2012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1万人,在校生5.89万人,毕业生2.19万人。

6.成人教育

成人中等教育1951年始,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创办,至1954年实现每县1所。1960年,三明地区行政干校创办。981年,三明市干部学校创办,由市人事局兼管。1985年,由市总工会创办三明市职工中专。至1992年,全市共办29所成人中专。2003年,全市成人中等教育工作基本结束,各校不再招生。当年,全市有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生192人,毕业生372人,招新生615人,毕业班学生294人。成人高等教育1974年开始,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先后在三明地区各县设立函授站。1978年,三明正式成立农业函授大学(分校);1979年,先后成立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永安分校及各县电大工作站。1984年,三明化工厂职工业余大学、三明市业余大学成立;1985年,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三明分部、三明市党校大专班先后成立。至1992年,三明市创办成人高校6所、电大工作站10个。2012年,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101人,在校生450人。

7.扫盲教育

20世纪40年代末,三明境内青壮年文盲率仍占总人口的7.3%。1952年,全区办民校(含冬学)1603所、学员7.52万人。其中,速成班271所,学员2.22万人。1987年,经市政府检查验收,全市12个县(市、区)实现基本无文盲县。全市非文盲94.77万人,占青壮年总数104.59万人的1.3%,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扫除文盲的标准。1991~1992年,全市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3.82%。永安市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市”称号。2002年后,全市把成人扫盲工作的重点放在巩固、提高上。

8.自学考试

1984年10月,三明市成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负责三明全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领导和组织工作。1985年11月,增设永安市城关考试点。1986年4月,全市有10名考生通过规定全部课程考试,获得专科毕业证书,成为全省首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2005年,三明市自学考试报考人数20595人、41274人次,17080人获得单科合格证书,51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2012年,全市7729人、13095人次参加自学考试,10005人次获得单科合格证书,211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

9.特殊教育

民国27年(1938)3月,省中国银行在永安下茅坪康乐新村创办福利小学(后改为康乐小学),收养当时沦陷区的无依孤儿。1961年,三明儿童教养院(后改为三明儿童耕读学校)创办;1989年,三明市聋哑学校创办;各县也指定城区一所小学附设弱智儿童班。至1992年,全市共办20个弱智儿童班,有学生216人,教师33人。2012年,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2497人,专任教师134人。

四文化

1.红军刊物

民国18年(1929),中央红军入闽,当时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红军就有刊物。民国22年4月,红军闽赣军区政治部创办《红色射手》。当时,建宁、泰宁、将乐等县的红军和地方部队均属闽赣军区领导。《红色射手》为16开油印,设有《扩红播音台》、《党的生活》、《本报号召》、《最后消息》、《卫生知识》、《猜猜看》等栏目。

2.抗战文化

抗战时期,临时省会永安有30家出版部门、20个编辑单位、40余个文化学术团体和群众组织。省主席陈仪即委托进步作家黎烈文组建改进出版社,出版《改进》、《现代文艺》、《现代青年》、《战时民众》、《现代儿童》、《战时木刻》6种期刊,编印发行《改进文库》、《中国现代文艺丛书》、《现代青年丛书》等8套丛书及96种书籍。此后,永安县陆续办起39家出版社和省政府编译室、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省研究院编译室、省政干团编辑委员会等近20个省属机关院校设立的编辑出版单位,共出版13种报纸、136种期刊和各类专著800多种,各类丛书、丛刊近40套。其中,《改进》、《现代青年》、《现代儿童》、《现代文艺》、《联合周报》、《国际时事研究》等刊物,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

3.文化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各县接管当地“县民众教育馆”,成立文化馆,开展图书报刊阅览等文化活动。1955年,永安县兴建工人俱乐部,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内设图书馆、阅览室、棋艺室、综合活动厅等。三明境域各县先后建立工人俱乐部等文化设施。199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65个,文化中心(站)152个(其中乡镇文化中心(站)141个、街道文化站11个),电影院、影剧院104个(其中市区6个),市县图书馆12个,放映礼堂俱乐部43个,艺术表演场所11个。2012年1~9月,全市文化产业投资30.75亿元,有32个重点文化项目开工建设,近20个文化项目被列入省级重点在建项目。

4.三明市百花文艺奖

2006年,市政府颁发首届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4件:

短篇小说《雷余的诅咒》(萧春雷)、篆刻《作客三明》等(苏宝星)、快板《桃花渡》(周治彬)、小品《不在老地方》(高起光);一等奖8件:中篇小说《网上找骗记》(郑林)、散文《故乡的昆虫》(林万春)、散文《醉人的小夜曲---哭泣的火烧岛》(吴孝桢)、诗歌《平凡中的不平凡》(林秀美)、诗歌《你是程序中的一个》(詹昌政)、书法《春夜喜雨》(朱盛柏)、版画《客家家谱》(游火旺)、剪纸《抗洪救灾》(姚智木);二等奖18件;三等奖30件。

2009年,市政府颁发第二届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5件:组诗《轻的一种叙述》(卢辉)、行草《画竹歌》(连长生)、音乐《泡泡澡》(魏联词、陈久麟曲)、音乐《我是你肩上的一颗星》(贺磊词,林发、义彬、赵秀兰曲)、数字电影《村支书张仁和》(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监制,宁化县委、县政府等摄制);一等奖8件:散文《踩着阳光过日子》(苏诗布)、短篇小说《一条有远大理想的鱼》(绿笙)、短篇小说《面罩·弹山》(苏诗苗)、诗歌《上清溪上》(外一首)(林秀美)、楷书中堂《鲁迅“无题”律诗》(陈秀元)、中国画《武夷环秀》(黄文渊)、摄影《生死大营救》(杨为春)、寿山石微雕《中国必胜》(北京奥运会组雕)(毛新华);二等奖19件;三等奖30件。

2012年3月,市政府颁发第三届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6件:摄影《生死大营救》(杨为春)、歌曲《亲吻你再久依然恋着你》(贺磊词、伍林发曲)、长篇小说《石壁苍茫》(何葆国)、长篇散文《世族春秋》(萧春雷)、篆书《篆书扇面中堂》(傅宏志)、摄影《一家亲》(刘贤健);一等奖9件:长篇小说《永安笋商》(绿笙)、诗歌《雪域组诗》(黄莱笙)、长篇散文《历史上的60年》(冯敏飞)、行书《醉翁亭记》(戴建明)、行楷《诗话数则》(连长生)、国画《武夷昕韵图》(黄文渊)、寿山石微雕《福满乾坤寿悦盛世》(毛祚胜)、摄影《惊天》(黄棣龄)、摄影《历史的今天》(黄建明);二等奖9件;三等奖42件。

5.图书

明代,永安的罗克臣在贡川后山建立纹山书院,藏书10万卷。民国时期,各县均设有图书馆。其中,宁化县图书馆藏书达8300余册。1958年11月,在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建立三明市图书馆。1961年底,市政府拨专款派人到上海古旧书店购回古旧图书3万余册。随着三明工业建设上马,图书馆添购大批工业和科技书籍,使馆藏图书猛增至14万册。1983年5月,三明市图书馆升格为省辖三明市图书馆。1993年,全市共有12家公共图书馆。其中,市区有两家,即三明市图书馆和三明市少儿图书馆。2012年,全市图书馆总藏书量0.3万册;市图书馆共采购各类图书2100多册,接受社会各界赠书568册;年征集各类地方文献总数236种462册(件);修补破损图书512册,重贴并补写书后标1200多张,重贴色标2000多条。全年共接待各类读者51276人次,流通外借图书146635册次。

6.档案

同类推荐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本书分为三部分,包括:自我开发的能力、习惯和性格决定一生、社会交往和生存能力,旨在为父母提供一些观念和方法,让孩子学习社会生存的能力。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热门推荐
  • 转身请爱我

    转身请爱我

    一个青纯女的跟一个男的结婚了然后男的哥也喜欢那女的但是他哥结婚了,这样的剧情绝对可以征服你的心qq1725234976
  • 绝世残局

    绝世残局

    残局,指下到最后阶段的不完整的棋局。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破败混乱的局面。绝世残局,指的是步步危机,频频临死的状态。不过即便是绝世残局,也终究是一场没有下完的棋局。一个普通的凡人,因为觉醒了前世的记忆,从而得到前世的修炼经验,让他成为了一名修真者,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又因为一名绝色美女,将他带入一条充满荆棘的创世之路。而这些却都不是他的命运,他的命运将会是什么?又和绝世残局有什么关系?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一名普通凡人的修真之路。
  • 活在明日方舟的世界里

    活在明日方舟的世界里

    泰拉世界的乌萨斯帝国,拥有极其强大实力的同时,也极其敌视源石病感染者,但黎厄的父亲却毅然在切尔诺伯格的贫民窟内开了一家只治疗源石病的黑诊所,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诊所终究被发现,黎厄在目睹父母死亡后明白,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新人写书,请多多关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朽墓

    朽墓

    八十年代初期,一群在黄河上做着古老营生的河工,意外的打捞出了一口玉石棺材,却导致了无数人为此陪葬。二十多年后,我每日做着相同的梦,一张古老的照片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在追寻真相的路上,前方会有怎样的危难在等待着我们?是前进还是后退?最后又能否全身而退?
  • 人魈

    人魈

    阴暗潮湿的都市角落之外,物质生活充裕奢华,精神却枯萎糜烂,应不可知之命运诞生的人魈们,似人而非人,亦正亦邪,屠戮生灵,搅乱世间。屡屡遭劫的至亲之人,无尽人魈的疯狂侵袭,层层展现的宗族秘密,而面对凶残狡诈的人魈,看似平凡的主角,竟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 死幽大法师

    死幽大法师

    一千多年以前,在遥远的科波多尔大陆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黑暗帝国和光明帝国围绕大陆的归属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一开始,黑暗帝国凭借近乎无敌的亡灵军团一路凯歌,迅速杀到了光明帝国的首都。就在光明帝国危在旦夕之际,一向中立的龙族、精灵族、兽族、矮人族互结同盟站到了光明帝国一方,并立誓将黑暗帝国赶尽杀绝。
  • 血战诸天界

    血战诸天界

    得了癌症等死的徐龙一觉醒来发现竟然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自称“主神”的神秘光球,数之不尽的电影世界。只要完成“主神”发布的任务,就能够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在“主神”的命令下,徐龙开始不断地在各式各样的世界中穿梭。在不断强大的同时,他也发现这个自称为“主神”的神秘光球貌似并不是只有一个。主世界的灵气开始复苏,徐龙在一万米之下的海底发现了传说中的龙宫。阴邪之气汇聚,传说中的酆都鬼城也出现在了世人眼前。位面入侵,强者复苏,那些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也终于现出了踪迹。
  • 阡陌之倾尽年华

    阡陌之倾尽年华

    梓墨,一个前世今生都是杀手,云陌,一个如同仙人般的冷面王爷,他,和她,本来没有交集,却不想,因为一次蓦然间的偶遇,让他认识到了,这个腹黑的小痞子,本以为他将和他共度余生,却不想,他竟是她。。。。
  • 其实都只是一个梦

    其实都只是一个梦

    其实所有的都只是一个梦,每天都在做着不同的梦,最后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