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81600000018

第18章 苏联的终结

苏联这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幅度跨越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它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它的核武器可以把地球摧毁数百次,它可以把人类送上太空,但是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却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这个国家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了,该事件的标志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立国70多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将时任苏共总书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软禁起来,试图将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收回,同时停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军队、民众以及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仅仅3天政变便宣告失败,政变结束后戈尔巴乔夫恢复了职务。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得到大大加强,以至于联盟中央已经难以控制,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早在苏联解体之前,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就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措施与步骤。到“8·19政变”发生以后,除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加盟共和国已经全部宣布独立,即使是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1991年年底,与乌克兰总统及白俄罗斯于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邦联式的机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对此反响热烈,纷纷脱离苏联,在此时苏联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晚19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他的总统办公室,向全苏联以及全世界发表讲话。他说:“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我还对我国人民失去一个大国的国籍感到不安,它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十分沉重的后果。”最后戈尔巴乔夫以乐观的预言结束了演说:“我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迟早会结出硕果,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在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中。”

19时20分,戈尔巴乔夫将“核按钮”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余年的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代之而起的是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此消失在历史中了。

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的解体不仅仅对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上的冲击,更重要的在于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两极世界的消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降低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权,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受到极大影响。

二战毁掉了欧洲的繁华,但却没有将欧洲人的未来毁掉。摒弃了原有的介蒂,欧洲人走到了一起,他们要努力希望能迎接一个新的欧洲世纪。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在原来的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在欧盟中部长理事会起着决策作用,欧盟的绝大部分立法都是由它产生。欧盟各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了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是欧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欧洲法院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设在卢森堡。

1951年4月18日,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等6国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在罗马6国又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65年4月8日,6国又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合并了3个共同体的机构,合称欧洲共同体,但3个组织还是相互独立的机构,具有自己的独立法人资格。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后,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1973年后,丹麦、英国、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加入欧共体,其成员国扩大到12个。欧共体内的12国统一了关税,农业政策以及外贸政策都获得了统一,欧洲自己的货币体系建立了起来,在12国中还一个具有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的政治集团形成了,随着时间这一机构慢慢发展成为欧洲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在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欧共体国家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成立,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变成了一个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东欧的奥地利、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成为欧盟新成员,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将是欧共体成立以来吸收国家最多的一次。

2004年5月1日欧盟正式吸收10个中东欧新成员,扩大后的欧盟从15个成员国增加到25个。人口从约3.8亿增至4.5亿。欧盟经济总量将与美国不相上下,这将大大有利于多极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欧洲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自己的货币——欧元。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正式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进入流通。

欧盟的建立标志着冷战在欧洲造成的分裂将最终走向历史,欧盟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必将给欧洲格局及欧洲一体化带来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在安全和外交方面的影响表现的是最明显的。在安全方面,2003年底在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欧盟历史关于安全方面的第一份《安全战略文件》诞生了。文件在强调自身周边安全重要性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军事实力以便平衡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这是欧盟安全和防务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欧盟的独立防务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另外,在全球恐怖主义浪潮的刺激下,欧盟已决定建立全欧范围内的恐怖分子数据库、尽快实施全欧通行的逮捕证、对恐怖嫌疑犯实行全欧共同监控等等,欧盟还设立了反恐协调员一职,全面协调各国的反恐政策和措施。因此,欧盟加强了在内务和司法方面的合作,欧洲的国家关系更加密切。

在外交方面欧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它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各种经贸合作协定。欧盟有160多个国家向它派驻了外交使团,欧盟委员会也已在1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了代表团。欧盟派出这些代表团目的在于发展欧盟与这些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宣传欧盟价值观、提升欧盟在世界各国的形象,并随时向布鲁塞尔汇报驻在国的最新发展情况。

近年来,欧盟全球外交活动越来越活跃,在大国外交上,一方面,欧盟调整了与美国的关系,在诸如中东问题、伊拉克重建等问题上不再追随美国的脚步;另一方面,与中、俄等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得到加强,国际政治中的多边主义原则成为它维护的重要原则。每年美、日、俄、加、中等主要伙伴国都要与欧盟都要定期举行一至两次首脑会议,就环境保护、双边经贸、打击国际犯罪和毒品走私以及人权等问题进行磋商。

欧盟对于自身的周边环境非常的关注,在积极东扩的同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得到不断加强,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合作也在与日增多。欧盟的“近邻外交”旨在维护周边的安全与稳定,保障欧盟自身的切身安全利益。此外,欧盟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论坛宣传自己的理念,这些论坛包括联合国、欧亚会议和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等。欧盟的全球外交大大提升了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欧盟东扩后,自身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这是欧洲大陆统一的重要和关键一步。欧盟内外形势的发展已使欧洲各国经济、政治趋于一体化已经不可阻挡,欧盟也必将会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超级政治力量。

三百多年前,中朝军队就曾经共同抵抗过侵入半岛的侵略者,三百年后,两个民族又为着共同的使命而一起战斗,如同上一次,战争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发生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最初只是发生在半岛上的国家内战,但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介入导致这场战争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边疆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外国侵略者,赢得了朝鲜战争最终胜利。

朝鲜位于东北亚的朝鲜半岛,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比邻中国和前苏联。

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并将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为了反抗日本的侵略,中朝两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二战中,美、苏、英等国就战后恢复朝鲜统一与独立曾进行过多次讨论。1945年8月,美国提议以北纬38°线为界,由美、苏分别在朝鲜南、北部分别接受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苏联同意这个建议。1945年8月,苏联军队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北地区。1945年9月,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1945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了苏、美、英3国外长会议,会议中通过了建立朝鲜临时政府的协议。但苏联与美国发生意见分歧,会后苏美对于建立什么样的临时政府展开了激烈斗争。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李承晚担任总统,并且南朝鲜扬言要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劳动党领导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民主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9月金日成被任命为内阁首相。南北政权对立,导致双方的斗争日益尖锐,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正式爆发。

朝鲜内战在两个多月时间发生了5次战役: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釜山战役。朝鲜北方逐步把战线推到朝鲜南部。在朝鲜内战爆发第三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决定公开进行军事干预,命令麦克阿瑟使用海、空军全力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但顽强的朝鲜人民军爆发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到第四次战役已解放了南朝鲜五分之四以上的土地,把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压缩在面积不到朝鲜面积二十分之一的釜山、大丘、浦项三角地带。

第四次战役以后,美国军队增加了很多援军,完全取得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在后方供应困难,并且存在美国军队在后方登陆的危险状况下,北朝鲜为了顺利解放整个半岛毅然发起了第五次战役,虽然突破了敌部分地区的前沿防线,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9月10日,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开始反攻。9月15日,美国军队开始在仁川登陆,并在全线发起总攻。朝鲜人民军被拦腰截断,前后受敌,后勤出现严重困难,在经过一番激烈撕杀,被迫撤回“三八线”附近。取得优势地位以后,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战争。10月1日,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在麦克阿瑟指挥下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并妄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全境,消灭朝鲜人民军。至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处在旦夕危亡中。

早在1950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代表中国政府声明,在美国政府指使和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7日通过的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当局的决议,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背,是非法的。

9月30日,针对美国近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中国政府又发出严重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10月8日,东北边防军被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由彭德怀担任。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首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部队共有6个军、3个炮兵师,共32万人。而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则达42万人,其中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的部队是1个集团军部4个军10个师另2个旅,约20万人。进入朝鲜半岛以后,志愿军抓住对方以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从而继续分兵冒进的有利时机,放弃了原先预定的先防御,再进攻的计划,采取在运动中分批消灭侵略者的策略,发起了第一次战役,把过分前突的敌人击退到清川江以南地区,消灭敌人1.5万,美国军队在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妄想被粉碎了。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撤回到清川江以南迅速隐蔽起来。这个时候,美国军队虽然发现有志愿军参战,但却武断地认为这是一支人数不多的志愿军,于是重新调整部署,集中了5个军21万人的兵力,分成东西个攻击集团,在11月24日发起了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针对这种情况,将计就计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策略,在11月7日开始实施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被这个出人意料的打击,打得措手不及,12月24日中朝联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在这一次战役中,中朝联军共消灭敌人3.6万余人,平壤及“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重新回到朝鲜人民军的怀抱,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不得不转入防御,朝鲜战局发生了扭转。

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

第二次战役后,志愿军于1950年的除夕到1951年6月10日,又相继发动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战役,最终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在这5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共消灭敌人23万多人,其中有美国军队8.8万余人,挽救了危亡中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经过五次战役以后,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兵力不足,难以获得胜利。而中朝人民军队虽然取得了几次战役的胜利,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尚未发生绝对有利的转变,技术装备上还是处于绝对劣势,尤其是制海权和制空权完全被敌军掌握在手中。到1951年6月,双方开始转入阵地防御作战,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时候美国和南朝鲜不得不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然而,美国和南朝鲜还没有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意愿,企图利用他们的海、空优势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拒绝中朝提出的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当遭到中朝方面的拒绝后,又妄图使用武力迫使中朝人民军队屈服。

1951年8月中旬到10月下旬这段时期内,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悍然发起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同时为了打击中朝人民军队的后勤,在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运用空中优势对朝鲜北部公路、铁路进行了“细菌战”和“绞杀战”。对此,中朝人民军队则组织了夏秋季防御战,加强了后方的空中防御力量,建立了稳固的后勤运输线,并出动空军在清川江南北上空打击敌机,取得了反击作战的胜利。

从1952年春季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建起了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同时在整个前线派出小股部队,开展狙击活动,大量杀伤敌人,为了配合谈判而举行全线战术反击作战。

1952年10月8日,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为了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于10月14日对上甘岭地区志愿军阵地发起了攻势。在历时43天的“金化攻势”中,美方在面积仅有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两个高地附近,先后投入兵力6万人,火炮320余门,坦克180余辆,飞机出动3000多架次,投弹5000多枚,炮弹190余万发。山顶土石被打松1米多深,表面阵地全部被摧毁。志愿军先后投入兵力4万人,火炮130余门。在缺弹、缺粮、缺氧、缺水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防守部队利用坑道,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几百次进攻,消灭敌人2.5万多人,美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的攻势被粉碎。1953年4月26日,美国不得不回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为了早日停战,中朝人民军队从1953年5月中旬开始举行“战役性反击作战”,先后对敌实施了3次进攻。

在第三次进攻中,志愿军将5个军编成3个作战集团,在金城以南上所里到北汉江之间地区,对南朝鲜军队阵地进行主要突击,突破了敌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并先后击退“联合国军”约8个师千余次反扑,消灭敌人5万多人,收复土地180平方公里,促进了停战的最终实现。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抵抗面前,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终于作出了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交战双方朝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至此,朝鲜战争终以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而落幕。

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俘109.3万敌军,其中美国军队约40万人,12000多架敌机被击落击伤,257艘舰艇被击沉击伤,击毁击伤敌坦克2690辆,缴获和摧毁各种火炮车辆10万多件。朝鲜战争的失败使得美国的战争计划流产,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捍卫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中朝两国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和损失,获得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敌人的胜利。中朝人民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的正义斗争,推动了世界形势向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前进。这一战争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洗刷了中国的百年耻辱,使中国自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军队自此被其他各国所尊重。

二战以后,民族解放潮流在全世界兴起,任何国家和集团妄图阻止,都必将被大潮淹没。越南战争就将第一强国淹没了。

越南战争是越、老、柬3国人民的一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进行的战争,它自1961年5月美帝国主义入侵南越开始,到1975年4月结束,前后长达14年。越南战争中,共有约60多万人美国士兵投入战争,各种现代化常规武器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但3国军民顽强抵抗,最后终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支持和援助法国侵略印度支那半岛,同时在这一地区物色和扶植了一批亲美势力。1955年后,法国撤出印度支那,美国开始大量向南越派遣军事人员,“美驻印支军事援助顾问团”被换成“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西贡的吴庭艳政权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美支持吴庭艳政权发动“灭并”、“诉共”运动。1961年5月,美国100名“特种部队”官兵被调入南越,对越、老、柬3国的侵略战争正式开始了,3国人民也反对美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也就揭开了序幕。

第一阶段,主战场是越南南方。美国通过援助资金、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方式,积极扶植南越政府军队,并协助南越政府进行频繁的“扫荡”,建起了大量的无人区和“战略村”。针对美国的这种“特种战争”,越南南方解放阵线在普遍建立民兵游击队的基础上扩建部队,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与民兵相结合,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到1964年初,越南南方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0多万人,解放了南方五分之四的土地和三分之二的人口,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有利态势,美国的“特种战争”难以为继。

越南战争中的美国特种兵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派出大批军队,战争变成以美国军队为主体与各仆从国军队相配合的局部战争。1964年8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鱼雷艇与美国军舰在北部湾相撞。8月5日,美国借口“北部湾事件”,出动64架飞机对越南北方进行空袭。自此美国将战火由南越扩大到北越,遍及整个越南国土。

1965年2月初,大批美国飞机开始出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到3月下旬后越南北部几乎成天都处于美国飞机的轰炸中。与此同时,美国地面部队大量进入南越,并在4月15日后开始了直接与南越人民武装交战。这样,侵越战争就形成了“南打”、“北炸”两个战场。在南方战场,美国军队首先采取的是“墨渍”方针,也就是从西贡的沿海基地的据点到北纬17°线,进行搜索、清剿,然后再向解放区渗透。在第一个“旱季攻势”受挫后,侵越军队又采取了“搜索与摧毁”策略,也就是美国军队作为主力部队进行机动作战,而南越政府军以及各国仆从军负责防守要地。因此,为满足侵略需要,更多的美国地面部队拥入越南,截止1966年底已美国军队已经增加到32.8万多人。面对无论是武器还是数量都要强大的侵略军,南越军民实行人民战争策略,在艰苦的作战条件下,坚持抗战,最终美国的“搜索与摧毁”战略为指导的第二次“旱季攻势”不得不宣告破产。到1968年,美国军队转而实行“固守与清剿”策略,也就是美军主力部队从外线拉回到内线,而原来处于内线的南越政府军则开到外线,集中主力固守17°线及岘港、西贡、顺化等重要基地和城市,同时对所驻扎的区域进行扫荡和清剿,制造无人区,同时结合“绥靖”活动。愈来愈多的美国地面部队进入越南战场,到此时已经增加到54.35万多人。南越军民抓住美国侵略部队缩短战线、调整部署的有利战机,在1968年春、夏季于南越全境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从1961年以来,南越人民武装力量毙伤美国军队总数已经达到13万多人。

在“北炸”战场,美空军先是轰炸北纬20°线以南地区,从1965年5月起开始轰炸以交通运输系统为主的越南北方和中越边境地区,从1966年6月底起又大规模轰炸河内、海防的工厂、居民区、机场、水利设施和铁路、公路线。空袭强度不断增大,由每日几十架次到最多时一天750架次。在1965年2月到1968年11月整个轰炸期间,共有10.8万架次美国飞机空袭越南北方,共有258万吨各种炸弹投掷到北方,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投弹量达到16.2吨。针对美国军队的“北炸”计划,越南北方军民将军队防空与群众防空相结合,建设防空洞与防空壕,把战略物资与重武器疏散开来,设置假目标迷惑敌人和不断变换阵地,越军的飞机则相机作战。在历时3年多的反空袭中,共有3300多架美国飞机被越南北方击落,美国政府不得不在1968年11月宣布停止轰炸北越,准备进行结束战争的谈判。

尼克松于1969年1月成为美国37任总统后,实行“越南化”政策,将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撤出。但是在1970年3月18日,美国支持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并在4月30日打着清除在柬境内的越南“庇护所”和“供给线”的幌子,10多万美国军队入侵柬埔察,战火这时候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地区。在此之前,美国已于1964年在老挝进行过“特种战争”,激起了老挝人民的反击侵略者的战争。越、老、柬3国人民开始了共同抵抗美国侵略者的战争。

1971年2月初,美国为了分割越、老、柬3国的武装力量,切断“胡志明通道”,派遣1.5万美国侵略部队和3万南越军,分成3路进攻老挝的南部地区。为此,越、老集中5万部队,实行“诱敌深入、待机破敌”的策略,发起了印支九号公路战役。43天的战役中,有2.1万多人被歼灭,约500架美国飞机被击落击伤,对越南战争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1972年4月以后,美国恢复了对越南北方的大规模空袭。河内、海防地区是轰炸的重点区域,企图切断北越的国际支援以及北越对南越的支援,动摇北越抗战的意志和民心,逼迫越南在巴黎和谈中作出让步。但顽强的越南北方人民继续抵抗,共700多架敌机被击落,美国的战略企图破产了。1973年1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巴黎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越、老、柬3国坚持战斗,终于在1975年先后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

越老柬3国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一是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二是多种战术手段的综合运用,采取多种作战形式,三是全民游击战争;四是以重视防空,保障了交通运输线,五是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

在这场战争中,越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加上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越南共有500万平民死于战争。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的时候,越南饱受战争摧残,满目疮夷,战争留下了100万寡妇,88万孤儿,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

这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耗费了美国至少2500亿美元。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南战争极大地改变了冷战局面。美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面对苏联的强势,美国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因为越南战争而激化,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在美国民众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柬埔寨战前的西哈努克政府独立地位本已经很脆弱,朗诺政变以及美军入侵把柬埔寨政权推向了死亡。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乘机获得了政权。波尔布特推行了极左统治,采取人口灭绝政策,100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这不仅造成了地区动荡,而且也严重威胁越南政府的国内安全,应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对派的邀请,越南派出部队把波尔布特驱逐出城市,并扶植韩桑林政权,红色高棉则继续在农村对新政府发动游击战争。

中国是越战期间北越政权的最主要援助者和支持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以及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援助了超过200亿人民币给越南,中国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剧了。统一后的越南并没有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对国家利益的担忧倒向了苏联。

两伊战争让两个曾经富裕的国家负债累累,让无数生命消逝,所以战争只能是消耗的。

两伊战争是指发生在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的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有时候也被称为第一次海湾战争。

地处西南亚的伊拉克和西亚的伊朗是比邻的国家,两国同是伊斯兰国家,它们的共同边界长达1280公里,在共同边界南段,流淌着阿拉伯河,河东是伊朗最大的海港、著名的石油工业基地阿巴丹以及商业港口霍拉姆沙赫尔;河西是伊拉克最大港口城市巴士拉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法奥。

两伊争夺的主要是在阿拉伯河流域。这条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合形成的河流,注入波斯湾。阿拉伯河既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又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厂之一——伊朗阿巴丹炼油厂的出海口。这段下游河道有大约100公里流经两伊的边界地区。

1847年,伊拉克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的时候,奥斯曼帝国与伊朗签定条约,条约规定两国间的分界线是在伊朗一侧的河岸浅水线划分,阿拉伯河的主权全部属于伊拉克。沿河地带有着丰富的石油储藏,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1937年,两伊再度签订了另外一个边界条约,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港口地区在这个条约中被划归伊朗,伊朗拥有在阿拉伯河航行自由的权力,边界线则移到河道中心线。作为交换条件,伊拉克拥有征收航行税的权力。但这次条约在伊拉克国内始终是难以获得一致认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伊朗运用强权施加给伊拉克的。因此两国边界纠纷一直未曾停止。

当英国部队撤离海湾后,伊朗海军便在1971年11月驻扎到波斯湾入口处的三个小岛,即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这三个岛地处战略要地,扼守着海湾的咽喉。伊拉克对此表现出强烈愤慨。但伊拉克却被北部库尔德族谋求“独立”的战乱所牵制,而库尔德族的幕后支持者是伊朗,面对这种状况伊拉克只好暂时忍耐。

1975年3月6日,经过调解后两国在阿尔及尔签署了一份新的边界协议。伊拉克对伊朗占领的三岛表示默认,同时伊朗与伊拉克一起分享阿拉伯河的控制权。伊朗则停止支持库尔德人。阿尔及尔协议在伊拉克人观念中,它是不公平的,伊拉克认为海湾三岛应归属阿拉伯。

伊朗战俘回家与亲人相聚

两国之间除了领土纷争外,还夹杂着教派纷争。

两国虽然同是伊斯兰国家,但却分属相互对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教派。在伊斯兰世界,逊尼派占据多数,什叶派人数则相对来说要少很多。伊拉克执政的是逊尼派,但什叶派在穆斯林中占据了百分之六十;伊朗的穆斯林则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什叶派。

1963年,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因领导“白色革命”试图推翻巴列维国王,失败后被流放到伊拉克。在他流亡的14年中,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获得了很大影响力。巴列维国王在1979年被迫离开伊朗后,霍梅尼返回了德黑兰,并发动了“伊斯兰革命”,还向周围的伊斯兰国家输出“革命理论”,倡导建立伊斯兰的“神教统治”。

霍梅尼因为号召伊拉克多数派什叶派穆斯林推翻伊拉克的侯赛因总统,将两伊的矛盾推向了一个更深的程度。伊拉克在国内允许反霍梅尼的势力从事活动,设立广播电台,直接向伊朗民众宣传反霍梅尼政府节目。

1980年4、5月间,伊拉克首都4万名伊拉克籍的伊朗人被赶出伊拉克。随后,在巴格达的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穆罕默德·巴吉尔·萨德尔遭到暗杀。战争最终无可避免了。

1980年9月,伊拉克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战争主要在两国的边境地区进行。这是一次惨烈的战争,双方动用了飞机、重炮和导弹等常规武器,甚至还有化学武器,在战术上使用了人海战术,袭击包括对方首都在内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军事设施,共有540艘遭到袭击的油轮。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两伊战争正式结束。

战争中的伊朗士兵

在战争中,伊拉克获得了苏联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历时7年又11个月的两伊战争,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两伊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但战争结束后,它变成负债800亿美元。伊拉克在战争中死亡30万人、伤60万人,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则在战争后负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人、伤11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亿美元。

一场高科技的现代战争,预示了未来战争发展方向。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多、投入的兵器最多最先进、空袭规模最大、战况空前激烈以及战争进程异常迅速、双方伤亡损失又极其悬殊的一场现代化高科技局部战争。也称第二次海湾战争。

这场战争深刻影响了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同时,现代高科技作战模式所展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世界各国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掀起了世界现代化的高科技军事革命。

海湾战争的战争起因是伊拉克发动的对科威特的入侵。

两国在历史上就由于种种原因,在边界问题和主权有很多争议。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矛盾再次突显起来。伊拉克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将国家实力迅速推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具体要实施就是必须拥有一个自己的出海口,免除两伊战争带来的巨额外债,将自身打造成海湾地区强国。1990年7月,科威特政府收到伊拉克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出于国家利益,科威特拒绝了这些要求,自此伊拉克开始准备侵略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伊拉克军队的三个师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袭击。与此同时,一支伊拉克特种部队从海上用直升机对科威特市进行突击。黎明时分,东西两个攻击集群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国王匆忙之间与一些王室成员躲避到附近的美国军舰上。国王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王宫中战死。上午9时,科威特市已经基本被伊拉克军队控制。

到下午4时,科威特全境被伊拉克军队占领。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全世界引起了掀然大波。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为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故此反应最为强烈。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应对方案。会议最终通过了对伊拉克采取大规模军事打击的决议,逼迫伊拉克撤军。美国军队中央总部制定了“沙漠盾牌”军事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总统布什正式批准了这一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是先将军队分两个阶段投入海湾地区。第一阶段用17周时间将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部署完毕,以抗衡伊拉克军队。第二阶段是根据战争形式发展增派军队,以保证有足够兵力能够将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

根据计划,美国军队尽可能的出动了所有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工具,其中还包括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参加此次行动的国家也开始了自己的部署行动。到11月8日和11月底两个阶段的部署都完成了。这个时候,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这次战争中有1200辆坦克、2000辆装甲车、1300架飞机、1500架直升机、100余艘军舰被投入战斗。

协同作战的其他国家则出动了50万人。一些没有派出军队的国家则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以及医疗队。

联合国军为统一、协调指挥军队,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都要接受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国军队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但各国部队又同时接受本国的指挥。

面对联合国军的巨大压力,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延后战争爆发时间,将海湾冲突复杂化、长期化,分化瓦解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尽可能维持现有利益,同时,加强组织防御。为了获得民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这次撤军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相比较,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视线;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恢复和新建了24个师,伊拉克军队总人数达到120万人。在科威特部署了三道防线共43个师,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国军队针对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制定了“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计划,要求能够瘫痪伊拉克军队指挥机构;把伊拉克军队赶回国内;把伊拉克军队精锐消灭;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重建科威特秩序。

在真正过程中,各国在战争中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立体攻击,首先使用空中力量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然后在科威特战区进行地面战斗,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解放科威特市。

整个作战过程分为空中作战和地面战役两个阶段。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是1991年1月15日。美国国务卿贝克于1991年1月9日,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次会晤,双方分歧过大,最终没有取得任何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美国总统布什下令美国军队向伊拉克开战。

首先是空中作战阶段。

空中作战阶段通过战略性空袭,夺取战区制空权并为地面进攻做好战场准备。战争进行11天后,多国部队已完全掌握制空权。到了第三星期后,空中行动的重点转入科威特战区。至2月23日,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计划中的打击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伊拉克军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在科威特战区的伊拉克军队损失近50%,重武器损失30%,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件。在这段时间内,伊拉克军队消极防御,以藏于地下、隐真示假、疏散国外等措施躲避空袭,保存实力;同时不断用“飞毛腿”导弹袭击沙特、以色列、巴林境内的目标,迫使多国部队花费大量的时间派出大量的飞机寻歼伊拉克军队“飞毛腿”导弹。伊海空军则对多国部队实施有限反击,多次以飞机和导弹艇出击,但均告失败,发射的“飞毛腿”导弹多数偏离预定目标或被美“爱国者”防空导弹击落。地面袭击包括1991年1月29日—2月2日对海夫吉镇的袭击,但未能改变多国部队继续空袭的决心。此外,伊拉克军队在波斯海湾倾倒了大量石油、点燃科威特油井和威胁使用化学武器等手段企图阻滞和遏止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但都没有达到目的。

在执行完空中作战任务以后,就进入了地面作战阶段。

按照计划,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的联合国军有5个军队集团。美国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伊拉克军队同国内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是美国军队东线联合部队和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以及北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拉克军队部队,牵制伊拉克军队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国军队数十万人悄悄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到300多公里。

海湾战争最后阶段。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部队发起了大规模多兵种联合进攻。多国部队首先在中部战线进行攻击,吸引了伊拉克军队的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在西端造成“关门”的架势,在东端“驱赶”架势。此时,负责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了致命攻击。伊拉克军队尽管非常顽强,但最后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不得不向北和西后撤,并点燃了科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阿拉伯部队已经控制了科威特城全城,多国部队也大多达成了作战目标。到此时,美国总统布什要求暂时停火。整个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日通过了海湾地区正式停火的687号决议。海湾战争到此宣告结束。海湾战争中,美军死亡390人、伤3336人、被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34架、直升机22架、坦克35辆,2艘海军舰只触雷负伤;英军死亡36人、伤43人、失踪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亦损失轻微。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被重创或者被击毁。伊拉克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科威特的直接战争损失就达600亿美元;美国则在这场战争中耗费资金600亿美元。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战争节奏快、烈度高、立体性强。这次战争是对战争概念的一次新的诠释。这次战争表明,掌握电磁空间的控制权,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战略空袭在战争中成为独立一环节;在地面战斗中,实施战术欺骗、加强海空协同、进行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敌人重兵集团,对迅速达成战役目的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作战方式,如构筑坚固的地下掩体和人防工事,大量布设水雷、地雷和开展心理战等,在现代条件下还有一定作用;高技术武器装备需要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次战争的双方在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都有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为“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多种格局下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次战争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的体现。

同类推荐
  • 唐梦千变

    唐梦千变

    他只是一个大学生,本来睡觉做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奈何如今一入梦便会穿越回到盛世大唐,回去就回去吧,关键是每次都会去到不同人的身上,今晚是文治武功的天可汗李世民,明晚又变成了娇媚婀娜的杨玉环,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连性别都随机变换。天啊,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征战四方,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5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5

    安史之乱就像是个多米诺骨牌的开端,它的爆发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的爆发,皇位继承问题、官员腐败问题、藩镇割据问题、太监篡权问题……一项又一项地走上历史舞台,让看上去鼎盛完美的唐王朝,瞬间变成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病秧子。这种政治弊病,并没有因为安史之乱的结束而结束。这个乱世延续了很长时间,在唐朝中后期,形成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大乱世,为最终走向五代十国埋下了伏笔。
  • 三国之凉州王

    三国之凉州王

    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三国故事,一个平凡的人穿越到马超身上,不会制造玻璃,不会造肥皂,只有超前的眼光。且看一个平凡的人如何在三国的阴谋阳谋中逐渐成长。
  • 大唐客

    大唐客

    一个副教授穿越到了唐朝,一开始以孩童的身体成年人的思想只想在暗处积累势力等待回家,可是慢慢长大后,发现女皇成了迷妹,未来皇帝成了跟班,这个如何是好?...
热门推荐
  • 金主至上:抱紧冷情慕少

    金主至上:抱紧冷情慕少

    为了弟弟,她将自己贩卖;为了孩子,她将一切付出。孩子尚在年幼,男人不知所踪,母亲嗜赌如命,弟弟重病不治,韩芊雪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毁灭了银河系,所以才会被这般报复。
  • 梦月吸血鬼

    梦月吸血鬼

    沦陷后的家族....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的蝶蒂亚已经崩溃,心已经碎了,从鲜红的心脏变成了暗黑,眼神暗淡而可怕,已经再也不是以前欢乐的蝶蒂亚了,什么也挽回不了,而她,没有任何笑容,也令人害怕,担忧.....身为吸血鬼的蝶蒂亚因报仇,走向了复仇之路......
  • 丧尸一生

    丧尸一生

    我要活下去,但是这个城市这个都这个情况了。
  • 傅少你老婆又开挂了

    傅少你老婆又开挂了

    “老公,呜呜…”“笨蛋,哭什么,你都五六十了还撒娇?”全城最尊贵的男人心疼地为她拭泪,吩咐助理时却冰冷无情,“有人嘲笑我女人吃得多,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知道知道。”第二天,时妍看到嘲笑她的几位贵妇,毫无形象地蹲在路边,端着脸盆狼吞虎咽说真香。
  • 仙侠大冒险

    仙侠大冒险

    宅男厨师叶昊偶得一修仙系统,可自由穿梭于现实世界和修仙世界。当叶昊完成一个又一个修仙系统发布的坑爹任务时,叶昊突然发现自己的命运似乎又在重复之前的轨迹。难道这所有的一切仅仅是南柯一梦吗?书友群:437991223鹏孓等待各位的加入!!
  • 牧神陆的传说

    牧神陆的传说

    天色暗黑,雨滴滴在路人的脸上。咔嚓一声一道明亮的闪电从天而降。人们不觉回头,看到闪电劈到了大将军的庭院里。伴随这雷声过后一个小男孩降生到了这个世界上。经历风雨能否站立在这个大陆上拭目以待!!!
  • 九龙爵

    九龙爵

    青龙陨地,火凤翔天。伽罗花开,帝皇星现。异界天骄,中央之王!本以为是神谕中的应命王者,预言里注定的英雄,谁知竟是一个精心编织数百年的局……失踪的大天使长、神秘的双子教皇、遗忘身世的圣女、埋藏千年的王室隐秘……身陷云诡雾谲的乱局,谁能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阴差阳错之下,与龙魂之晶结下血盟,异界版吸星大法一般的饕餮神功,贯通天下武技的睚眦神功;顶级斗气修炼功法貔貅神功——神妙莫测的九龙功法,能否襄助一臂之力?帝皇斩星剑、神话裁决、烈炎飓风斧、冰河电光锤——中土百名神兵利器榜再现;囚牛、狻猊、狴犴、螭、犼、睚眦、霸下、貔貅、饕餮——匿迹数万年的九大龙爵骑士重临中土!懵懂少年成就传奇史诗。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平凡的男孩,都能创造奇迹。【起点第三编辑组作品】【司马出品,必属全本!】
  • 快穿宿主是我惹不起的人

    快穿宿主是我惹不起的人

    宿主太大佬,是我惹不起的人。那只有撒娇卖萌抱大腿。宁轩的任务是给攻略对象带来幸福。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哎,你追着我不放干什么?我还要回空间奶孩子!霸道帝王:阿宁猫系少年:阿宁······万千人影重叠,皆为一人。“阿宁,过来。”“听说你有后宫佳丽三千?”大臣捂嘴摇头,他们什么都没说。
  • 中国消失的服饰

    中国消失的服饰

    本书内容包括服装的“出现”与“消失”;冠冕之制:终结于帝制时代的章服;百姓衣裳:岁月中演进的男子服饰;红袖裙裳:不断变化中的女子服饰等。
  • 三世之凤凰劫

    三世之凤凰劫

    他和她初见,是修罗的战场,长剑一挑,直抵她的下颚,他笑道“原来是只小桃花妖”“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你就叫桃华吧”她跟在他身边,从此朝夕相伴,他的霸道深入她的骨髓,她不懂什么事爱,只愿永世追随。他险坠魔道,是她提了一把苍何在冲进浴血的战场抱住他。可他回头,轩辕剑从她的胸口穿过。她为他犯下天规,在诛仙台上苦苦挣扎十年,却等到他要推他入轮回道,永世不得飞升成仙。一千年的寂寞,他依然放不下她,只是这一世的他已不能那么肆无忌惮的爱。我给她一个梦,梦醒了你就带他走吧。这世间再没有他放不下的了。诛仙台上的一时好奇,他再也放不下,遍寻九天,只为能让她再生。若这一世他依然不能护着你,那换我来可好?